(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

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

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

超重:FN〉G,失重:FNr}3。

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

高中物理知识完整结构图

高中物理知识完整结构图

高中物理知识完整结构图第一章力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吸引大小:G= 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定在物体上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力弓方向:与物体所受外力方向、物体形变方向相反L胡克定律:F= kx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挤压③相对滑动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F= F N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挤压③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所受其他力的合力方向相反大小:O V F W F max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关系3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合力范围:| F i-F』< F<| F1+F2I受力分析「隔离法整体法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大小、万向、作用点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的三要素第二章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时间、时刻位移速度■加速度直线运动一s v=Ts=vtv t= v 0+ at v-1 图象-v o+ v t v= = v t2 2「v t = gt._ 1 . 2 自由落体* =2gv t=2 ghv t2- v0=2 as特例彳v t = v o- gth=v o t- gt22 2L v t - v o =- 2gh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勻速亘疑动狀态或静止状态,亘到有外力迴康『基本公式;a= -^-龙F=吨特点:矢童性;日的方向与ZF 的方向时割相同 焉时性:a^ZF 同时产生同对消失、同时变化 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各自产主一个加速度,物体的加速 废是这些分加速度的矢重和I 应用:①两冀常见的动力学题目扛: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比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件顿运动定律杲联结力和运动 的桥梁1 ②超重.失重问题塞物体在竖賣肓向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 物体在耍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处于超重' 失重状态时,界枝持物的压力或对悬逼的拉力大于重力或小于重力,限物体的重力尢六殳有变化 「内容二 F=-F ‘ 特点;F 与F 大小相等方向t 目反、同性质、作用时頂朋同■■关键;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鬧区别 匚适用范围;宏观、低速、惯ft 券考系牛矍一定律 牛顿第二宀獐 - ——牛矍三定律_在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陰性、惯性参垮系L 质量是物体惯臥小的唯一量度运动的独战据运目IF 勺合 实例立性原理成:与分解d b第五章曲线运动绳干末端連度 的分解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定律内容及表达式:F G 巴学r1.两质点之间的引力,“ r ”为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 体之间的引力,“ r ”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3.—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 体及球外一质点之间的 距离,“ r "为球心到质点 天体运动 应有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速度万 有 引 力的距离.第七章机械能第八章动量®S:尸即,去量,卫与F同向吕状态量,卩划8时邃度概<念*动量变化:△严爭'p"的肓向2冲量的方向相同动I种墓 4^矢量冲量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孑过程量彳fS.动量定理1阳/首,矢歳式’装选取正方向规JJ律][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常结论;系统动壘守恒,即小‘动莹守恒定律$注意2系统性、矢童性、同时性、同系性应用匸反冲运动第九章机械振动广受力特征:回复力FGtr「弹簧振子基恋模型[(L单摆:^<10°•简谐运动(无阻尼振动)/描柢叙振幅、周期和頻率述[单摆周期徉2兀图象正弦或余弦曲蛙振动铠动能和势能之和;机械能守恒I「特ilL振幅駁诚'阻尼掠动J嗓因’振动能逐断转化为其他形武的琵定义:周期性的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州幽跟几无关特征]I『占目差越小,振幅』越大第十章 机械波「僭威条件「注源和介质.浚的形成原因丄介质质点側右相互作用力.波的实质[传递扳动形式、腿址和倩总•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后一质点的撮埶襦后于前一虞点”且重复询一備 点的撮动.每个质点的起撮方向是相同的.St 的 盘[纵注:质点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直线上,笊苗处为 密部,第疏处为疏部.-波連;机械液的特播連度■其大小由传播撮动的介质决定・ 频率:蛙的頻率等于质点振动频率.崔大小由扳涼决定•与介 质无応液拴:丄=3八英大小由传播旅动的斧质与撮岡共同决定-「意文:棊一时刻養个质点偏离乎覧位置的慌况・囹形;正劳:政余孜曲线〔与掘动图療很相低•但启本质区别L 可以找岀人/乩也可判断任一砸点的加速度及位称 方向•已知僅理方向町判断质点的扼动方副等, J 各対波綾此通过:互不干UL介厳质点的位移曾于各位移的矢址和,L超再波:頻率大于20 000 {長的声波.L 声波]可听声波的頻率范国是20〜20 00&皿 j 次声波:频率低于20的声彼.第十一、十二章 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 固体、液体和气体「《!竝:麻点的振动方闵勺传播方向垂15,敝咼处为彼峰嚴低 牡为渡谷.机檢波的聲加原理注(绕过障碍物或孔继鹼传播.製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时发生 射,干,明显術射.『两列波左招遇的区域内叠加形成.有些区域撮动加强•有些区域ife 动减弱■且拥强区与 减關区相问,不随吋间改变. 产生条件:两列注频率相同,相着恒定*『诡源与观察若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痹考感到 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液源与观察考相互 菲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特殊现象, 多料勒效应[分子 固、液体为球,计算分子直径「 物体是由夭量I 摸型 气体为立方体,计算分于「可距” 分子组成的“油鶴法■测分于直径10—"E.•阿伏加總罗常数..\^-6r 02Xl.^ mor 1 (扩敵'分子平均勖能由温度央定.温度的微观含义;分子乎均功能大小的标志•反映分子復运 动懺烈程度.f r= JT 时,矗小| I •壇大,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勢能码増加13丁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于势能耳嗾少 严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兀域少门J •减小’克服分子■力做?tb 耳壇加I 宏观上央定于撫悴的押积物体的『勺能是物体中所冇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份子势愷的总 內能( 和由物质的员、81度、体积决定改变物体內能j 做功荔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转化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内能的转務 迪力学第一定律 △UnW+Q 寵鼠守恒定律 [能源开发 热力学跖二定律自发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环境保护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只能无限搂近.第十三章 电场分子热运动能民守恒分子功理论分子永 不停息 地做无 规则运动解释;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休颗粒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运列「不是分于的运诙,它反映出液体分子在做永 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功”产生原@ :液件另子对國粹小颗包撞击不平 衡产生的.[■都随分子间距「的堆大而嫌小,且斥力减小得快.分子间»> >0 同时存丿衽引力坨° 和斥力〕v 曲I 其含力称为分子力物体阿內龍间距r分子热运动能址守恒,丿別=,用■■种类正电荷、负电荷相互作用特点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无电荷疋=1.60X107 C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 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 、 穆到另一部分. '电场强度 矢量,单位小/C,方向与+ g 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适用于一切电场. 真空中点电荷场强公式疋=矗乡 电场力 F=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电场力 F=it 岁,适用于真空中点电 荷间的相互作用.]它上面每一点的切绩方向都跟这点的壮场强度方 向一瞰电场线越密的地方\丘越大.电勿线 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即为E 的方向.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隈远处〕出发,络止于负电荷、或无限远处人第十四章恒定电流电荷 电场力的性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l= E/( R+ r)电源E 、r 及电阻测量电源的总功率P 总=EI 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UI2电源的内耗功率P 内=l r1丄:电源(E 、r)电阻R ------- ►1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l=U/R串并联焦耳定律 Q= I Rt 电功 W= Ult电阻定律R= !S路端电压随 外电阻变化 半导体、超导体永瑋体—电流的鹹应11 1 p磁场的描述晞忌应强度 大小彷IL 方向与磁场 方向相同对运动电荷洛伦益力方向!左手颐磁体(N 、对电流安培力礙感线[磁通岸qvE^mvVr=nirB 2* rmv T _ ?im Bl T W第十六章电磁感应第十七章交变电流第十八章 电磁场和电磁波厂振葫原理’利用电容器充放电和娃圈自感作用产生振游电益,砸成电场厂电蛊波的形成和开啟电路广横波电磁波电磁波的特点£传播时不需要介质1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电磴波的发身捋n 接收(调制和调谓):电视、雷达等振茹过程:电 场 电 磁a'■振跡电嚣的周期和频率!T^njLC ‘ 1p 2rc 』LC羞克斯丰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圉产 生电场 確场的产生J 电锻波的应用 电荡能和磁场能的周期性变化电遵第十九章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广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在真空中:c=3.0 x 10 8m/s ;在介质中:v=_现象:影子、光的反射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严条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规律:反射定律:①三线共等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丄应用:平面镜成像、改变光路、漫反射等*4光的折射全1反射4条件: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规律:折射定律:①三线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②折射率:n= S P 1= C光从真空中进入某介质)sin 2v色散:①现象: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会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半光带②原因:棱镜对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因而不光经棱镜后,偏折角不同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同色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临界角C:sin C=应用:光纤通讯、海市蜃楼的形成、医用内窥镜等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第二十一章 量子论初步光豊»说光的fi fe”光波是糧液*应用光电效应光的本性玻尔模型物质波量子论初步第二十二章原子核。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 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 律顿
运 动 定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带电粒子在 电磁
复合场中的 运动
带电粒子在 磁场中的运动
只受洛仑
力,且 V0 ⊥ B 时 有:
BqV=m V 2 R
R= ,T=
有效值 U=
I=
周期、频率、角频率 T=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
摩 擦 力
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 f=μN。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
1.做 平 抛 ( 或 类 平 抛 ) 运 动 的 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 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 中点
分 子 动 理 论








热 和
内 能

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
构图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②分子直径数量级 10-10m,分子质量数量级 10- 26kg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 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 23mol-1。 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r0=10-10m; r = 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r
I U R
I E E反 Rr
U R I
I U E反 R
R l S
E Ir U
R R
r
E
U
电压 U
U IR E反 U IR
P它 IE反
P IU
P热 I 2R
IE I 2R I 2r
IU I 2 R U 2 R
W非 Q+Q内 IE IU I2 r IU IE反 +I 2 R W Q
直线传播、反射
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光的全反射 光 的
衍射


干涉 光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多普勒效应
偏振
原子物理: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
hν0 W0
截止频率
hν W0
发生条件
遏止电压 eU c 0 Ekm
最大初动能 初动能

Ekm hν W0
电 子
饱和光电流 光电流
qE
电场强度 E E U
EF q
dE
U EdE 电势差 U U AB A B
WAB qU AB
U AB
WAB q
A U AO
q
Ep
k
电势φ
Q r
,
1
2
...
Ep
q
电荷 q
静电力 F W qEdE 静电力的功 W W ΔEp 电势能 Ep
场 霍尔效应
回旋加速器
只 加减速直线运动 有 偏转类平抛运动 电 场
对象选取 分析顺序 分析依据
分析方法
F m a
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 模型 方法
时刻、时间
位移、路程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全图【170张幻灯片】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全图【170张幻灯片】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超链接标志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பைடு நூலகம்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解题方法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解题方法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解题方法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电势高低的 判断方法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平行板电容器动 态分析方法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返回上一层
解题方法
双星

(完整word)高中物理基本知识及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分配

(完整word)高中物理基本知识及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分配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及各知识点分值分布情况汇总编制:马玉娟职务:教师【必修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基础) (P8)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特殊运动)(P30)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基础)(P50)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受力分析专题、正交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P67)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P85)(牛顿三定律是研究力与运动的基础)学生实验课题研究课外读物【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特殊运动) (P1)1 曲线运动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3抛体运动的规律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5 圆周运动6 向心加速度7 向心力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会用到力的分解和合成,进而求向心力)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P28)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万有引力理论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一般会考察1个选择题,主要是和同步卫星相比较,大约占分值6分)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P50)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P75)(力,电,磁中功能关系都会用到,作为工具)【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P1)(出1个选择题,占6分)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电容器与电容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和磁场相结合,出一个综合大题,大约18分)第二章恒定电流(P40)1 电源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8 多用电表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0简单的逻辑电路(会出实验题,大约占10分)第三章磁场(P79)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课题研究附录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课外读物(P108)[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P1)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电磁感应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6、互感和自感7、涡流(一般会有1选择和1大题,主要考察电磁学及产生的运动,大约占24分)第五章交变电流(P33)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一般会有1个选择题目,大约占6分)第五章传感器(P55)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传感器应用(一)3传感器应用(二)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附一些原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课题研究怎样把交流变成直流(P77)(一般不单独出题,常与恒定电流结合出选择题)【选修3-3】第七章分子运动理论(P1)1物体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和温标5内能第八章气体(P19)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和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P37)1固体2液体3饱和气和饱和气压4物态变化中的能力交换第十章(P59)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力守恒定律4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P86)【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P1)1 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 单摆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P23)1 波的形成和传播2 波的图象3 波长、频率和波速4 波的反射和折射5 波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多普勒效应(简谐运动、机械波一般会考一个选择题或选修中的一问,大约占4分,和交变电流相联系)第十三章光(P49)1光的折射2光的干涉3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4光的颜色色散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全反射8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P82)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振荡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P104)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P117)【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P1)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动量守恒定律(一)3动量守恒定律(二)4碰撞5反冲运动火箭6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P27)1能力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2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崭新的一页:例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P51)1电子的发现2原子的核模式结构模型3氢原子光谱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P73)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和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6重核的裂变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课题研究(P108)力学占物理高考总分值的 38% 电磁学占38%能量约占4%选修3-4占15分,约20% 课标卷中物理总分110分,占理综卷总分的36.667%(考试时间分配约55分钟)。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图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图

核力 指把各种核子紧紧地约束在 原子核里的力。 核能 指原子核转变中释放(或吸 收)的能量。 质能方向 E=mc2,指出物体具有的 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由质 能方程可以根据原子核转变中发生 的质量亏损Δm,计算出所能释放 的核能ΔE(Δm·C2)。
重核裂变 如:29325U 01n 3980Sr15346Xe 1001n 一个铀核裂变时,放出的几个中子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

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
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平行板电容 C= 4kd
电动势 ε= W
q
电 源
内电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流形式 I= Rr
欧姆表
电压形式 ε=U+U′
串、并联关系
串联
并联
电 路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1 1 1 R R1 R2
功率形式 Iε=IU+I2r 电功 W=IUt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
动 定
方向相同。表达式 F 合=ma,其中 F 单位:牛(N);m 单位:千克(kg);a 单位:米/秒 2(m/s2)。意义:力是改变物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的全部内容。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很全
力学知识结构图
光学知识结构图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构图电磁学知识结构图。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最全}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最全}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V(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一、知识网络图解1.“运动的描述”网络图:2.“直线运动”网络图:直线运动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双向匀变速 20at21t v x +=二、易错知识清单1.质点(1)质点的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忽略时,为了研究方便,就可忽略其形状、大小、体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①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作质点.②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2.时间间隔与时刻①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即为时刻。

②时间间隔: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例如,前几秒内、第 几秒内。

3.位移与路程4.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②平均速度=总时间总位移,平均速率=总时间总路程; 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速率. 5.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①假设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是正比关系;②推论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③用小角度的光滑斜面来延长物体的下滑时间,再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合理的外推来得出结论。

三、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公式①速度公式:v =v 0+a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③推导式:v 2-v 20=2ax .这 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一般以始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三个推论①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2t x 02t υ+υ=υ=∆∆=υ ,由此可知物体的位移:t 2x 0⋅υ+υ= ②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υ s2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υ0与υ的关系为22202s υ+υ=υ③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推广为x m -x n =(m -n )aT 2. (3)v 0=0的四个比例①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④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常用的“六种”物理思想方法 (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知识图谱(高清版)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知识图谱(高清版)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三年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三年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目录1.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概述 (3)2. 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3)3. 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4)4. 必修一第三章弹力 (4)5. 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 (5)6. 必修一第三章力的合成分解 (5)7.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6)8.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6)9.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7)10. 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 (7)11. 必修二第五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抛体运动 (8)12. 必修二第五章圆周运动 (8)13.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9)14. 必修二第六章宇宙航行 (9)15. 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 (10)16. 必修二第七章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0)17. 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1)18. 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1)19. 3-1第一章静电场 (12)20. 3-1第一章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2)21. 3-1第一章电场电场强度 (13)22. 3-1第一章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13)23. 3-1第一章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 (14)24. 3-1第一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4)25. 3-1第二章恒定电流 (15)26. 3-1第二章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15)27. 3-1第二章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6)28. 3-1第三章磁场 (16)29. 3-1第三章磁场磁感应强度 (17)30. 3-1第三章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8)31. 3-2第四章电磁感应 (19)32. 3-2第四章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19)33. 3-2第四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20)34. 3-2第四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20)35. 3-2第五章交变电流 (21)36. 3-3气体1 (22)37. 3-3气体2 (22)38. 3-3分子动理论 (23)39. 3-3热力学定律 (23)40. 3-3热与热机 (24)41. 3-3物态和物态变化 (24)42. 3-4机械振动 (25)43. 3-4机械波 (26)44. 3-4光 (27)45. 3-4电磁波 (27)46. 3-4相对论简介 (28)47. 3-5动量守恒定律 (29)48. 3-5原子核 (29)49. 3-5原子结构 (30)50. 3-5波粒二象性 (30)51. 实验与探究 (31)52. 力与机械 (31)1.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概述2.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3.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4.必修一第三章弹力5.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6.必修一第三章力的合成分解7.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8.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9.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10.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11.必修二第五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抛体运动12.必修二第五章圆周运动13.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4.必修二第六章宇宙航行15.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16.必修二第七章势能动能动能定理17.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8.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19.3-1第一章静电场20.3-1第一章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21.3-1第一章电场电场强度22.3-1第一章电势能电势电势差23.3-1第一章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24.3-1第一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5.3-1第二章恒定电流26.3-1第二章欧姆定律电阻定律27.3-1第二章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8.3-1第三章磁场29.3-1第三章磁场磁感应强度30.3-1第三章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1.3-2第四章电磁感应32.3-2第四章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33.3-2第四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34.3-2第四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35.3-2第五章交变电流36.3-3气体137.3-3气体238.3-3分子动理论39.3-3热力学定律40.3-3热与热机41.3-3物态和物态变化42.3-4机械振动43.3-4机械波44.3-4光45.3-4电磁波46.3-4相对论简介47.3-5动量守恒定律48.3-5原子核49.3-5原子结构50.3-5波粒二象性51.实验与探究52.力与机械第 31页 /共 31页。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知识分享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知识分享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的 概 念
三 种 常 见 的 力
运 动 和 力
力学知识结构图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矢量性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
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 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 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同样,在只有弹力做功 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 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 机械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冲量 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而具有的能。
叫做力的冲量 单位 牛·秒。冲量
的方的冲量

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规律:F=
m
V2 r
=m界失ω角,2反r =射Cm光时4最T,折强22射.r这光种线现完象全消叫
做全反射。SinC= 1
n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棱侧射镜面出规射时光律入,竖从:直,出玻水方从射璃平向另光棱方一线镜V向y个跟的=V侧入一gxt,=面射个Vy0=,1X=g全腰Vt0反直2t 射角棱三射角
用于变力做功的过程)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
势能 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和物
体各部分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势 能。
重力势能 EP=mgh h 为物体距
零势能位置的高度。零势能位置可 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 势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重力 势能的变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 少。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影 半影 日食 月食 小孔成像
光的直基线本传公播式:Vt=V0+at
(均匀介质)
1
S=V0t+
a真t2 空中光速
c = 3.0×108M/秒
2
反射定律 入射线、反射线与法线共
Vt2 V02 面2a,s 且 分 居 法 线 两 侧 ,入 射角 = 反 射
光的反射
角。
V V0 Vt平面镜成像 特点:成虚像。像与物等

*动量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表达式 Ft=P 末-P 初
和 动
叫做动量 单位:千克·M/
(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作用的过

秒。动量的方向,即速度的
系程统)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
方向。
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6
2/6
几 何 光 学
光 学 知 识 结物 构体

图运 动
光 的 本 性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
动 定
方向相同。表达式 F 合=ma,其中 F 单位:牛(N);m 单位:千克(kg);a 单位:M/秒 2(m/s2)。意义:力是改变
2 大小,正立,且与镜面位置对称。
折射定律 光线从第一种媒质射入第 二种媒质时,入射线、折射线与法线共 面,且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 (i)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与分折运射动角求(r合)正运弦动的叫比运值动为一常量 n, 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n运= 动叫运动的分解。运
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sin边i 形(n定由则两种媒质种类决定),称为 sin r
第二种媒质对第一种媒质的折射率。 如第一种媒质是空气或真空,n 又称 为第二种媒质的折射率。
匀速率圆周运动 光的特折点射:合外力总指向全圆反心射(现又象称向光心线力从)空。气或 描述量:线速度 V,真角空速中度射ω向,其向它心媒加质速(n度密>
α,圆轨道半径 r,圆运动n 疏周)时期,当T入。射角大于等于临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
功 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形式 转换。大小:W=FScosα (两个要素: ①力 ②力方向上有位移)单位:焦(J) 正功 :表示动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小于 900。) 负功:表示阻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大于 900。)
响,地球周围各地 g 值不同。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 g 值较大,赤道 g 值较小;通常取 g=9.8M/秒 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 F
G
Mm R2
。通常取引力常量 G=6.67×10-11 牛·M2/千克 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
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
向相反;其大小 f=μN。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

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
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功率 平均功率 P W t 单位:瓦(焦/秒) 即时功率 P=FVcosα,单位:瓦(焦/秒)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
动能定理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
功 和 能
EK mv 2 2 。 (动能是运动状
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W=EK2—EK1 (动能定理适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
势能统称机械能)
态的函数,是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
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 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 的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重力 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 G=mg。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