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应用文-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应用文-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摘要:外部性是一种经常出现的

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本文详细阐述了外部性概念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九类,并归纳

了四种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

虽然人们发现外部性的历史非常短,但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

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的今天,研究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倡的产权理论或合约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外部性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认真探索一下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演进

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先提出的,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第二类,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

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1]。

1924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

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

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企业给其它企业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4]。

奈特于1924年对庇古上述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那么“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2]。到1943年,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近似的看法,也认为“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但是,他们比前人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外部不经济”,将污染等问题与“外部不经济”

起来。[5]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表述发生了宽泛化的趋势,有的学者甚至将“外部性”等同于市场失灵来看待。下面3位学者的表述,也许能够透视这一趋势。1952年米德给出了这样一个表述:“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5] 1958年贝特提出了更加宽泛的概念:“我认为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扩展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有用的,这远比限制要好,最好让‘外部性’指示这样一种状况,即在用价格划分成本与收入时,出现非帕雷托的成本与收益关系。”[5] 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在1962年用一个函数关系式表达了对“外部性”的认识,“外部性可以表达为:UA=UA ( X1 . X2... Xn,Y1 )

UA表示A的个人效用,它依赖于一系列的活动(X1.X2.Xn),这些活动是A自身控制范围内的,但是Yi是由另外一个人B所控制的行为,B被假定为社会成员之一。”

于上述这一宽泛化的趋势中,西多夫斯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外部性”不等于市场失灵,但存在某种关系,既然我们对此联系的认识尚未清楚,所以不存在统一的界定。应该承认,并不能因为对某些概念的界定的“不愉快”而放弃对市场的理论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科思虽然没有对“外部性”进行界定,但他的经典

《社会成本问题》中“交易成本”这一范畴的提出,似乎为埃利斯和费尔纳及奈特对“外部性”的论述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科斯认为庇古是在错误的思路上讨论外部性问题。他在文中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庇古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无论初始的权利如何分配,最终资源都会得到最有价值的使用,理性的主体总会将外溢成本和收益考虑在内,社会成本问题从而不复存在。科斯认为,庇古等福利经济学家对外部性问题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简单地在于分析方法上的不足,而根源于福利经济学中的方法存在根本缺陷[6]。

1970年,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

了《合约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一文,对“外部性”作出了非常独到的解释。他认为,每一经济行为都有其效应,产生大量“外部性”的原因主要是:①缺乏签约权;②合约存在,但条款不全面;或者③有些条款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与一些边际等式不相符。张五常认为传统的“外部性”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应该用“合约理论”代替“外部性”理论[8]。

鲍默尔和奥茨于1988年在对诸多“外部性”的论述考察之后,进行了概括:“如果某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效用或利润)中包含的某些真实变量的值是由他人选定的,而这些人不会特别注意到其行为对于其他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此时就出现了外部性;对于某种商品,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形成一个潜在的市场,而这种市场的不存在会导致非帕雷托最优的均衡,此时就出现了外部性。”〔[5]鲍默尔和奥茨的概括是较为全面的。因此许多教材在探讨“外部性”问题时,都借用其表述。

二.外部性问题的分类

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分类都是促使问题研究引向深人的基础。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的不同,外部性可以从下列九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可分为外部经济(或称正外部经济效应、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或称负外部经济效应、负外部性);从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从外部性产生的时空可分为代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从产生外部性的前提条件可分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与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从外部性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的外部性与不稳定的外部性;从外部性的方向性可分为单向的外部性和交互的外部性;从外部性的根源可分为制度外部性与科技外部性;从和帕累托的相关性可分为帕累托相关的外部性和帕累托不相关的外部性;从竞争性和排他性可分为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

三.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进展

当出现外部性时,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即所谓市场失灵。当存在负外部性时,企业的产量会远远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而在正外部性条件下,企业的产量又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因此,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外部性是外部性内部化的终极目标。从外部性概念的提出至今,主要有四种方法:

1.庇古税或补贴

庇古税的出发点是最优的负外部性,补贴的出发点则是最优的正外部性。如图1,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负外部性,必须将企业的产量从Q1,减少到Q*,当针对企业每一单位的产出征收P的税,那么企业的边际净收益曲线P1Q1将向下垂直移动P个单位到PQ*,此时

企业的最大化产量为Q*(此时边际私人收益为零,即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而且符合最优负外部性的产量标准。补贴其实可以看作是负的庇古税。如图2,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正外部性,必须将企业的产量从Q1扩大到Q*,当针对企业每一单位的产出给予A 的补贴,那么企业的边际净成本曲线Q1C1将向下垂直移动A个单位到Q*C,此时企业的最大化产量为Q*(此时边际私人成本为零,即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而且符合最优正外部性的产量标准。'

应用文写作概述.pdf

应用文写作概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分类;应用文的作用和写作要求。 掌握: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重点掌握:主旨、材料、结构的概念,写作要求;应用文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方式; 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法;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 应用文的概念、特点 应用文写作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实践性。 1.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 2.应用文的特点 文体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应用文无论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中不仅要摆出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且要明确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见、办法,直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实用性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 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写作的时效性上。延误时间,时过境迁,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体式的规范性 应用文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的规范,即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有大体的规定,不能乱用。二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文种在写法上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变更。 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是。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文中所写的数据、材料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是确切,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否则作者将承担一定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语言的简明性 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应用

关于路径依赖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路径依赖理论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路径依赖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梳理了路径依赖的历史、概念、作用机制、在制度变迁研究中的拓展和实践应用的研究成果。我发现,路径依赖的概念分歧与共识并存,学者们同时讨论了路径依赖的作用机制。部分学者研究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拓展了它的研究领域。此外,路径依赖同样能被应用至经济实践当中去。在当前经济结构性改革的热潮下,路径依赖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另外,此综述力争完整回顾前任对路径依赖的研究,找出路径依赖研究的理论空白,以期对该领域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路径依赖;演化经济;技术变迁;制度变迁 一、引言 路径依赖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自然科学,后来被一些经济学家引入到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使得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最先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经济学用于分析技术变迁的是David和Arthur,而North将其用于制度变迁的分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对该理论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所以国内学术界对路径依赖理论是争

论和共识同时存在的。因此,摆在学者面前的就是对路径依赖理论的系统的梳理。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路径依赖理论的认知,更能很好的利用该理论指导实践。但是,经济学家运用新古典主义范式去分析经济和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时是低效的。因为新古典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的理论,它的假设时间是可逆的而制度是无效的,这与现实情况截然不同。他们单纯地从价格体系的变动来分析经济变迁过程,对于经济变迁中的报酬递增性、正反馈性、多重均衡性的把握是不准确的,经济变迁过程的复杂特性产生了这些特征。这就希望我们能用一个动态的眼光看待路径依赖。 在本文中,我们将遵循理论产生、发展和实践这一逻辑批判性地综述路径依赖相关理论,其中在理论产生后对路径依赖的基本问题定义和作用机制进行简要整理评述,目的是回顾学者们对路径依赖的研究,找出路径依赖理论现有的不足之处,尽可能的对路径依赖的研究做出贡献。在当前经济结构性改革的热潮下,解决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 二、路径依赖的概念 Arthur(1989)认为路径依赖是动态经济过程的一种非遍历性,他指出:如果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中,不同的历史事件及其发展秩序无法以100%的概率实现同一种结果,那么这个经济系统就是路径依赖的,通俗的讲就是不能每次重复同一过程都导致同一结果。这是路径依赖最早的严格形

河流污染二维水质模型研究及RMA4模型概述_马莉

河流污染二维水质模型研究及RMA4模型概述 马 莉1,2,桂和荣1,3,曹彭强4 (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32007;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系,安徽淮南 232007; 3.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摘 要:介绍二维水质模型常用的模拟手段、建模求解步骤的要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对RM A 4水 质模型的特点进行详细归纳和分析,最后探讨河流水质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建立二维河流水质 模型进行水质模拟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河流;二维;水质模型;RMA 4 中图分类号:X 522;O 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162(2011)01-0102-07 Study on i ntegration of 2D water quality m odels and revi ew of RM A4model MA L i 1,2,GU I H e rong 1,3,CAO Peng q iang 4 (1.D epart ment o f Earth and Env iron m ent ,A nhui U nivers 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H uai nan 232007,Ch i na ; 2.D epart ment o fM i ning Engeer i ng ,H uainan V o ca ti ona l T echn ical Co llege ,Hua i nan 232007,China ; 3.Suz hou Co lleg e ,Suzhou 234000,Ch i na ; 4.D epa rt m ent ofH ydrolody and W ater R esources ,H oha iU niversity ,N anji ng 210098,Ch i na)Abst ract :The co mm on m ethod o f 2D w ater quality m odels and the po ints for so l v ing t h e w ater qua lity m ode ls were introduced i n t h is paper .Then a w ater qua lity m odels RMA4w as i n tr oduced and its character i s tics w ere analyzed .Fina ll y the developi n g trends o f si m ulati o n o f river w ater qua lity w as d iscussed .Th is is beneficia l to bu ild i n g and using m athe m atic mode ls to si m u late the river w ater qu lity . K ey w ords :river ;2D;w ater qua lity m ode;l RMA4 1 河流污染二维水质模型研究概况 水质模型是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描述,它既是水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又是水环境研究的重要工具.它涉及水环境科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和水污染控制的许多实际问题.最早研究的水质模型为一维水质模型,其主要应用于河道很长,而水面宽度和深度 收稿日期:2010-06-08 基金项目: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马 莉(1983 ),女,辽宁沈阳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安徽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引文格式:马莉,桂和荣,曹彭强.河流污染二维水质模型研究及RM A 4模型概述[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1):102-108. 2011年1月 第35卷第1期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 l o f Anhu iU n i versity (N a t ural Science Ed iti on)January 2011V o.l 35N o .1

西方主要外部性理论综述

西方主要外部性理论综述 外部性是指外在性、外部效应、毗邻效应、第三方效应。它是指经济主体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的值发生了改变。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产业集聚外部性理论,提出了一些看法。 标签:产业集聚集群外部性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外在性、外部效应、毗邻效应、第三方效应。它是指经济主体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他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的值发生了改变。外部性有两种类型: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使个别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对外部性的研究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这对于国内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马歇尔外部性 马歇尔(1920年)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它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马歇尔认为,企业集聚有三个优势:一是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尤其能提供不可贸易的特殊投入品。从企业的价值来看,它附属于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营销渠道及客户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各个链接点的协调,这个网络越密集,竞争越激烈,一些关键的最新的设备和服务越容易获得,而且越容易享受到合理价格和高水平服务。这使得集聚企业比在其他地方的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集中精力做他们更擅长的事情。二是企业集聚能培育出可以共享的劳动力市场。行业集中能使经营水平不同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从工人角度讲,他们的失业风险也会大大降低,有时候他只是从一家企业转到另一家企业上班而已。这样,既保障了低失业率又避免了劳动力短缺。三是企业集聚有助于知识溢出。高精尖的专业化知识和技术,或是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或通过模仿获得。知识的溢出是通过研究自主创新的产品而解密和专业化知识在个人之间的交流两个途径实现的。企业的集聚还能产生产生现有的产业的扩散效应,不断有新企业产生,带动更多的竞争,激发创新。另外,劳动力市场共享使人才在集聚企业之间流动,带动企业模仿对手的长处。 马歇尔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但他的研究又是不完全的,他对产业区功能、度量、效应等问题并未触及,而且没有考虑区域的企业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进入与退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连接与创新,没有注意到不同产业集聚程度和可持续性。 二、克鲁格曼外部性 就外部经济作用于产业空间集聚而言,克鲁格曼则明显强调金钱外部性。金钱外部性是指源于需求和供应的市场不完善的外部性,市场规模效应是金钱外部

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

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 作者:陈瑞红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交流意见、切磋技能、传递经验、展示才智的平台,许多大公司都办起了内部期刊,有的公司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有奖征文比赛,发动员工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想点子、找路子,及时总结从工作实践、学习思考中领悟出来的真知灼见。由于这类文章一般都是在对某一实际工作对象加以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所以这里将其统称为分析类应用文。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分析类应用文用途很广;而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写作此类文章的水平却亟待提高。大多数企业员工都面临着这样一个矛盾:有材料、有想法、有感悟,却苦于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有条理、透彻地表达出来。企业员工写不好分析类应用文,固然有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理论环节的薄弱。针对此种状况,本文拟就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实理论知识,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 分析类应用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分析,要想写好它,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分析能力。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要深入准确地把握某一对象,就需要分析它的质和量。因此,我们通常把分析方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大类。如果说定量分析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数学、统计学的学科基础和大量的定量分析训练的话,那么充实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则是提高定性分析能力的前提。在这里,我们谈的主要是后一点,即如何运用理论提高定性分析能力的问题。 定性分析是指对对象质的规定性进行科学抽象和理论分析,并从中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和深刻的见地。要提高定性分析能力,我们不但要具备哲学、逻辑学的思辨、思维的方法论的修养,而且还要对所要进行理论分析领域的理论知识比较熟悉。譬如:我们要对某一地区的电信运营活动加以分析,除了要具有一般的哲学、逻辑学素养之外,还要熟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理论、管理学、市场学的理论,以及电信行业乃至某一类电信产品所特有的运营规律。如果对以上领域的理论知识不甚了解,那么我们对于该领域的问题和现象的分析,就难以进行。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理论知识的充实扩展,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平时就要注意积累,而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新的理论知识。有人也许会说:各种各样的理论这么多,如何学呢?三点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跟自己平时调查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理论;二是选取本领域有代表意义的名家名作来读;三是不贪多,但要领会得深。这样一来,至少能够保证你在分析某一特定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有人也许会说:分析思辨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哪里是读几本理论书就能具备的呢?不错,分析思辨的确是一种能力,思辨能力,不能排除天赋的差异,但也并不神秘,

R_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

文章编号:1000-2995(2001)05-0056-08 R&D 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 ① 骆品亮,向盛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摘要:与一般的产品竞争不一样,R&D 竞争存在外部性。首先分析了R&D 外部性(溢出 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对R&D 激励的损害;接着考察了外部性的内部化机制,着重探讨 如何通过专利保护、合作R&D 、政府补贴及特许权经营等方法将R&D 的溢出效应内部 化。最后,讨论对我国企业R&D 激励的启示。 关键词:技术创新;外部性;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2]。随着竞争的日益全球化,R&D 对于现代企业培养核心能力、提高竞争优势之重要性不言而喻。WT O 在即,R&D 的激励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意义深远。 市场结构(准确地讲,是市场竞争度)是影响企业R&D 动力的首要因素。尽管Schum pter 于1942年在其经典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指出,垄断性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技术变革的发动机[3]。但这一论断更多的是基于直觉的判断,尽管有为数不少的追随者为其寻找论据[4]。半世纪以来,更多的研究表明,竞争比垄断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的R&D 活动[5-7]。直观地,垄断企业的创新动机最多是为了巩固其对市场的垄断地位,提高垄断地位,尖刻点讲,垄断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在“自我替代”;而竞争性企业“白手起家”,从事新技术的开发活动则是以囊括整个市场利润为目标。 然而,R&D 的外部性使得竞争性市场结构对R&D 的激励效能大打折扣。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公共品(Public G ood )的部分特性,当缺乏严格的制度保护时,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工艺R&D 的成果,很容易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此即溢出效应(S pill Over E ffect )。事实上,Mans field 等人发现60%的专利在四年内被模仿[8];而Levin 有同样的感叹:三年时间内过半的创新产品被模仿[9]。R&D 的溢出效应产生了信息经济学所讲的(正)外部性问题,即一个企业 收稿日期:2001-04. 基金项目:①本文受复旦大学“三年行动计划”文科科研基金项目(00QNY B031)资助. 作者简介:骆品亮(1969-10),男(汉),福建泉洲人,复旦大学创业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培训咨询部主管,博士,副教授,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向盛斌(1967-05),男(汉),湖南长沙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第22卷 第5期 科 研 管 理 V ol.22,N o.5 2001年 9月 Science Research M anagement Sep., 2001

应用文写作概述2课时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概述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及其特点 (二)掌握应用文各要素的概念及其运用 (三)形成初步运用应用文各要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应用文各要素的概念及特征 (二)教学难点:应用文各要素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授课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第一章应用文的概述 授课步骤: 导入新课 一、请同学们回忆曾经学过的文体有哪些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小说…… 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材料(广义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价值功能可以分为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狭义的文章)等类。从结构形式来看,文学体裁(常简称为体裁)可以分为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等形式。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体裁(常简称为文体)可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形式。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类新的文体——应用文 二、再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经接触过的应用文有哪些 书信、演讲比赛中使用的演讲稿、学校橱窗里张贴的通知、运动会时写的通讯稿件等 本学期,我们讲系统地学习关于应用文的知识,熟悉并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及用法。

第一节应用文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一、应用文写作的意义 (一)大到管理国家,小到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 (二)应用文写作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应用文写作时提高写作者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应用文的广泛应用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应用文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一)应用文的含义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办理公私事物、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时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有: 1、应用文是一种文体(本质属性); 2、应用文格式规范、行文简约、具有实用性(特点); 3、应用文的使用者是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个人; 4、应用文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传播信息的(作用)。 (二)应用文的分类 前面提到的书信、演讲稿等都属于应用文,但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应用文,那么应用文究竟分几种呢本教材分四个部门,我们不妨把应用文分为行政公文、事物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贸文书、科技文书、传播文书、日常文书、礼仪文书、学业文书十种。本学期我们将有所侧重的进行学习。大家可参照课本目录简要浏览一下。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科斯手段,也叫产权管理。其具体手段是明晰产权和建立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解决环境经济问题的

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_写作指导

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_写作指导 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 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交流意见、切磋技能、传递经验、展示才智的平台,许多大公司都办起了内部期刊,有的公司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有奖征文比赛,发动员工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想点子、找路子,及时总结从工作实践、学习思考中领悟出来的真知灼见。由于这类文章一般都是在对某一实际工作对象加以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所以这里将其统称为分析类应用文。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分析类应用文用途很广;而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写作此类文章的水平却亟待提高。大多数企业员工都面临着这样一个矛盾:有材料、有想法、有感悟,却苦于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有条理、透彻地表达出来。企业员工写不好分析类应用文,固然有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最要害的问题还在于理论环节的薄弱。针对此种状况,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实理论知识,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分析类应用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分析,要想写好它,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分析能力。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要深入准确地把握某一对象,就需要分析它的质和量。因此,我们通常把分析方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大类。假如说定量分析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数学、统计学的学科基础和大量的定量分析练习的话,那么充实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则是提高定性分析能力的前提。在这里,我们谈的主要是后一点,即如何运用理论提高定性分析能力的问题。定性分析是指对对象质的规定性进行科学抽象和理论分析,并从中得到规律性的熟悉和深刻的见地。要提高定性分析能力,我们不但要具备哲学、逻辑学的思辨、思维的方法论的修养,而且还要对所要进行理论分析领域的理论知识比较熟悉。譬如:我们要对某一地区的电信运营活动加以分析,除了要具有一般的哲学、逻辑学素养之外,还要熟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理论、治理学、市场学的理论,以及电信行业乃至某一类电信产品所特有的运营规律。假如对以上领域的理论知识不甚了解,那么我们对于该领域的问题和现象的分析,就难以进行。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理论知识的充实扩展,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平时就要注重积累,而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新的理论知识。有人也许会说:各种各样的理论这么多,如何学呢?三点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跟自己平时调查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理论;二是选取本领域有代表意义的名家名作来读;三是不贪多,但要领会得深。这样一来,至少能够保证你在分析某一特定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有人也许会说:分析思辨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哪里是读几本理论书就能具备的呢?不错,分析思辨的确是一种能力,思辨能力,不能排除天赋的差异,但也并不神秘,它能够凭借后天的练习而提高。读一些思辨性强的著作,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思辨能力的练习;而另一种有效的思辨能力的练习,就是运用你所把握的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理论本身不是远离生活的,也不是笼统的。理论只有在脱离了生活现实的时候,才被讥笑为无聊的空头理论。其实,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都离不开理论的规约和指导:政治生活中讲政治理论,企业生产中讲治理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讲艺术哲学或者说美学。理论就像一把解剖刀,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使用这把解剖刀去解剖现实现象的过程。怎样解剖呢?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就是“观照”的思路,也就是说你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往前走——理论家、研究者是如此这般讲的,那么,事实又怎样呢?共4页,当前第1页1234如何借助于理论写好分析类应用文相关内容:公务员考试写作知识 知等手段,现在变换成书写和印发《会议通知》的手段达到通知的目的。这主要是从提高工

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研究

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 比较研究

【摘要】外部性问题是一个长久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庇古和科斯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庇古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提出了“庇古税”,而科斯则主要依靠市场运作,提出了“科斯定理”。然而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配合。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 【关键字】外部性庇古科斯 一、外部性的含义 1 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Externalities)一词,在经济学文献中有时又被称为“外部效应(ExternalEffects)”或“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国内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外在经济”或“外在性”。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自从其产生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但是,由于外部性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进行过探讨。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外部经济概念,其学生庇古则在 1920 年发表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在庇古之后,鲍默尔、萨缪尔森、史普博、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著名经济学家都对外部性问题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当前,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较为流行的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定义,均来自布坎南等人的论述。1962 年,布坎南(Buchanan)和斯塔布尔宾(Stubblebine)给外部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某些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就表明该经济中存在外部性。该定义用数学语言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外部性行为的基本特征,因此成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外部性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4039095.html, 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 作者:罗娟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09期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较多,但结论各异。为了能够客观合理地给学生作文打分,还需要借助计算机和语料库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语言层面保证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由多个评阅人对作文的篇章结构和内容综合打分。 [关键词]写作测试信度评分量表计算机语料库 英语写作评分中的信度及误差控制是研究较多又很棘手的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作文评分中有很大误差,因此控制评分误差以提高信度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二、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写作测试评分中的中心因素是评分员和评分量表,在评分量表中,整体评分法 (holistic scoring) 与分项评分法 (analytic scoring) 是写作测试中最常用的两种评分法。整体评分法是按考官对考生的写作内容和流利性等方面的整体印象,总体给一个等级或分数,分项评分法则把考生的写作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分解开来,从不同的维度分别评分,然后根据每个方面的得分和权重算出写作总分。 这两种评分方法主要应用于口语与写作等主观性测试,国内外对于两种方法的评分信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选用哪种评分法以达更高的评分信度,在语言测试界见解不一。诸多研究者认为分项法评分信度比整体评分法更高 (Hamp-Lyons, 1991; Weigle, 2002; 李筱菊,2001) 。但另一派研究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整体评分法的评分信度、评分人间一致性更高,适应在大规模测试的写作评分中采用(Cooper,1977; Huot,1990; McKendy,1992)。对此论断,其他研究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现将某些代表性研究概述如下。 在20世纪后期,限于理论与研究工具的发展,一些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来计算写作中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信度,这样只能检验写作评分中的随机误差,随着教育测量学的发展及新分析技术的应运而生,评分信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准确。

应用文写作概论

应用文写作概论、行政公文概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重新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由于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施行。 2. 应用文书分为、和三大类。 3. 以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为标准,公文可分为、、和泛行文四类。 4. 以为目的的写作,是应用文书写作。 5. 行政公文有种。 6. 文头部分由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和紧急程度等项目组成。 7. 发文字号由、、三部分组成。 8. 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密级的位置在。 9. 一份格式完整的公文,由、、三部分组成。 10. 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两种,位置在。 11. 签发人指。 12. 完整的公文标题由、、三要素组成。 13. 标题中除、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14. 公文附件的标注位置,在正文之下。 15.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纸。A4型纸尺寸为。 16. 标注主题词应以和为依据。 17. 向下级机关的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18. 经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视为正式公文并依照执行。

19. 报告中不得夹带事项。 20. 行文关系,主要有、、和四种。 21. 行文方向,分为、、和四种。 22. 党要分开行文。 23. 联合行文的必要条件是机关单位必须。 24. 材料是写作的,是形成主旨的,是说明主旨的。 25. 显示主旨的方法有、、、、、和。 26. 选择材料的标准有、、、和。 27. 材料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28. 应用文书材料与观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和。 29.材料是否切题的实质,是和材料是否统一的问题。 30. 应用文书语言的特点有、、、、和。 31. 受应用文书写作目的的制约,其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为、和。 32. 完整的议论,由、和、构成。 33. 举例说明,通常有和、两种。 34. 应用文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和四种。 二、选择题: 1.签署是指____。 A.机关领导人在定稿上亲笔签名 B.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上亲笔签名 C.机关领导人对收文的办理签注批示意见 D.文件的承办人在文件处理单上亲笔签名 2. 主送机关指____。 A.收文机关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 D.必须送达的机关

我国主要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评述

收稿日期:2001-12-17;改回日期:2002-03。 基金项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CXIOG-A00-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71053)、中国科学 院西部行动项目(K ZCX 1-10-04)资助。 作者简介:唐政洪(1974-),男,汉族,湖南东安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土壤侵蚀、流域管理信 息系统方面的研究。E -mail :tangzh @https://www.360docs.net/doc/5c4039095.html, 。 我国主要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评述 唐政洪,蔡强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大量的坡面、流域及区域侵蚀产沙模型。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地貌条件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侵蚀产沙有不同于欧美的特点,因此我国的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有明显不同于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特点。本文对我国近年来主要的土壤侵蚀经验性模型、理论性模型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国外一些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在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指出了我国土壤侵蚀产沙模型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土壤侵蚀模型;应用;评述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对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的研究,中国与欧美各 国研究的侧重点有着很大不同。欧美各国人少地多,开发利用的大都是缓坡地,对陡坡地有着严格的保护,因而研究的基本为缓坡地模型;而我国的人多地少的国情,加之我国以黄土高原等地为代表的复杂的地貌特征,使得我国对于陡坡地的侵蚀产沙规律有着独到的研究,并总结出大量的坡面及流域侵蚀产沙模型。我国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陡坡地侵蚀产沙模型,充分考虑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切割严重的地貌特征,并存在重力侵蚀和高含沙水流的侵蚀产沙特点,这些陡坡地模型深化了土壤侵蚀产沙规律,是对国际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的重要发展。许多学者分析了坡面或流域侵蚀产沙机制,提出了众多的坡面及流域侵蚀产沙计算方法,它们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按经验统计的途径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流域产沙模型,即侵蚀产沙经验公式。 另一类是按成因分析建立的概念性流域产沙数学模型,即侵蚀产沙的理论模型,它能较好地反映侵蚀产沙机理,考虑因素较为全面、合理。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2 我国近年来主要的侵蚀产沙经验模 型研究 2.1 我国不同区域自建立侵蚀产沙经验模型 侵蚀产沙经验公式主要从侵蚀产沙因子角度入手,建立径流、产沙与降雨、植被、土壤、土地利用、耕作方式、水保措施等之间的多元回归因子关系式。经验公式结构简单,计算方便,在制定公式使用资料范围内具有可靠的精度,但模型被移植使用时以及向设计条件外延时,模型精度难以控制,模型的实用性受到影响。这类侵蚀产沙模型以坡面模型和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为代表,同时也包括部分区域性的侵蚀产沙预报模型,这些通常不考虑侵蚀产沙过程,称之为“黑箱”或“灰箱”模型,在模型形式上主要是采用侵蚀产沙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式。现介绍我国目前主要的侵蚀产沙经验模型。 1.文康(1982)建立了陕北岔巴沟产流模型[1],模型的主要参数有时段雨量、降雨历时、土壤前期含水量、流域最大下渗率、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及抛物线指数。并在0.18km 2的团山沟进行了径流模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采用按自记雨量站划分产流计算单元,对187km 2的整个岔巴沟流域进行了计算,将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表明,模型的加权平均误差精度仅为58.8%,这主要是因为现有自记雨量站 20卷4期466~475页 2002年8月 山 地 学 报 JOURNA L OF M OUNT AI N SCIE NCE V ol.20,N o.4pp 466~475 Aug.,2002 文章编号:1008-2786(2002)04-0466-10

网络外部性理论综述

网络外部性理论综述 在经济生活中,个体的消费行为总是会发生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个体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也会受到其他消费者的影响。社会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从众现象。但是其中蕴含着经济学的道理,即产品对个体的效用会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供给方规模经济相对应。 当需求方规模经济被运用到信息技术与网络领域中时,学界提出“网络外部性”的产品来予以概括和解释。 网络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Externality)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当某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了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便产生了外部性。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当个体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本质上,外部性就是指经济主体的利益受到了他人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经济影响,也包括非经济影响。外部性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诞生较晚,对于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界定也存在不同表述,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Rohlfs (1974)在对电信服务的研究中发现,用户在选择电话网络时,更倾向于那些用户规模更大的网络,因为这意味着潜在通话对象越多,对于用户的价值就越大。 虚拟网络中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Windows操作系统在市场中受到的青睐即是一例,Rohlfs将这种现象称为“正的消费外部性”,Rohlfs的研究也被公认为是网络外部性领域的最早论述,但直到1985年,经由Katz和Shapiro 的论述,“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这一概念才作为“正的消费外部性”的指代正式出现并首次 获得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 Katz等在对耐用品的研究中提出,消费者从产品中获得的价值,不仅与该产品的现有消费规模有关,也可能与其未来规模之间存在联系。正是在此基础上,大量相关研究进一步展开,该研究也成为网络外部性领域的重要标志。网络外部性也被认为是网络产业竞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因素。Katz等根据研究给出网络外部性的相应定义:即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数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 相比之下,给出的定义则更为宽泛,他们认为网络外部性是指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代理人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产生的净价值增量。他们同时指出,这种影响也可以是负的,当超过一定规模时,用户的效用也可能因此降低!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提要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是相关行为者非自愿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某小区用电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要的对比,提出了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 一、外部性基本内涵 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联之中,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干扰是必然存在的,形成经济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据考证,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和阿弗里德·马歇尔。尤其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问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自马歇尔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对外部性的认识有许多种: 1、“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2、”当一个或者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反过来说,只要有人承担了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性。”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就是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 在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因为,在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使该经济主体不会增加生产或消费。在此情况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经济主体对资源的使用不足。同样,在负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该经济主体也并不承担超过私人成本的那部分成本,因而该经济主体的生产量或消费量就超过了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佳数量。此时,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企业对该社会资源的使用就过量了。总之,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社会资源使用不当;正外部性时,资源使用不足;负外部性时,资源使用过量,这就使资源的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影响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即当

应用写作试题库

应用文写作概述 一、判断题 1.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 2.应用文的作者只能是个人。× 3.应用文具有惯用的格式。√ 4.应用文和文学作品一样允许虚构。× 5.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通用事务类应用文主要是组织用,个人也可以用。√ 6.通用事务类应用文不具有公文那样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7.公文用于国家行政机关,不能用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 8.个人事务类应用文以传递事务信息为目的,有些也带有一定的社交礼仪色彩。√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市政府要发一则“关于禁止……的通告”,这份公文由市委秘书长委托王秘书负责撰写,那么发文时的署名应是()。A A.市政府 B.市长 C.市委秘书长 D.王秘书 2.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应该()。B A.作文自娱 B.抑制表现自我的欲望 C.语不惊人死不休 D.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3.以下关于应用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个人写的是家信、启事等,组织写的主要是公文。 B.应用文具有纸质载体,这使得它可以流转,可以保存,起档案资料的作用。 C.事务正式办理之前,若要了解情况,则须写简报。 D.若要作统筹安排,则须写计划或规划。 4.以下关于应用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一些应用文的署名作者背后很可能有代言作者。 B.由于应用文被广泛地、时常地使用,就逐渐地形成了应用文各个文种的惯用格式。 C.应用文写作有很强的时限性,时过境迁事情就难办。 D.应用文写作多用曲笔,表现手法多样。 5.关于应用文的写作,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应用文写作是一种严肃的事务行为,任何人都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来撰写应用文。 B.许多公文写作的目的本身就是贯彻上级批示、实现领导意图的,因此要了解上情。 C.只要掌握好写作程式,即便没有业务知识的人也可以写好应用文。 D.动笔写应用文之前,作者须千方百计地获取所涉及事务的信息。 6.下面四类应用文中不属于司法类应用文的是()。C A.上诉状 B.答辩状 C.审计报告 D.判决书 三、多项选择题

现代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

应用文平时题目 应用文写作概论、行政公文写作概论 源自:作业习题发布日期:2011-6-17 阅读:2331次

29.材料是否切题的实质,是和材料是否统一的问题。 30.应用文书语言的特点有、、、、和。 31.受应用文书写作目的的制约,其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为、和。 32.完整的议论,由、和、构成。 33.举例说明,通常有和、两种。 34.应用文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和四种。 二、选择题: 1.签署是指____。 A.机关领导人在定稿上亲笔签名 B.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上亲笔签名 C.机关领导人对收文的办理签注批示意见 D.文件的承办人在文件处理单上亲笔签名 2. 主送机关指____。 A.收文机关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 D.必须送达的机关 3. 拟办,指____。 A.拟稿 B.对发文审核把关 C.对来文办理做出批示 D.对来文办理提出建议性意见 4. 一般文件的成文日期,指_____。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文件用印日期 C.文件发出日期 D.领导人签署文件正本日期 5. 联合行文的作者,应为______。 A.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 B.同级或级别相近的机关 C.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 D.具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 6. 发文字号是指 A.文件代号 B.机关代字 C.发文年度 D.发文顺序号 7. 注办是指 A.对来文进行分送 B.对来文办理提出初步方案或建议 C.对来文阅读、执行与办复 D.对来文办毕签注承办经过和结果 8. 清退指将办完清理出的文书交给_______ 。 A.发文机关或指定的专门部门 B.档案部门 C.文件销毁部门 D.秘书部门 9. 以机关名义对外签发公文,必须遵循_____。 A.集体会商的原则 B.先核后签的原则 C.正职签发的原则 D.规范签发的原则 10. 盖印章时,应做到_____。 A.上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B.既压正文,又压成文日期 C.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D.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11. 最有效的催办方式是 A.电话催办 B.文字催办 C.登门催办 D.会议催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