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UNMUN 2011 会议总结

合集下载

交叉论坛会议总结发言稿

交叉论坛会议总结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交叉论坛会议,共同探讨和交流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会议的组委会,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本次交叉论坛会议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青年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交叉学科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在会议期间,我们共安排了10场专题报告、5场圆桌讨论以及2场互动交流环节。

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围绕交叉学科的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在此,我对会议的成果进行简要总结:一、交叉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交叉学科能够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会议中,多位专家强调了交叉学科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交叉学科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就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探讨。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生物医学交叉:生物技术与医学、信息技术的融合,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手段。

2. 材料科学交叉:材料科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交叉,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发展。

3. 环境科学交叉:环境科学与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问题。

4. 信息科学交叉: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交叉,为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5. 经济管理交叉:经济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交叉,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是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

会议中,多位专家就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下建议:1. 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通告撰写及组织教程

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通告撰写及组织教程
生的双休日时间约为二周,而后进行排版和校对工序,用时一周。若有特殊委员会则需追加用时。
会议用品设计及制作:共约需三周。国家牌、意向条、会议喷绘、横幅、周边产品等设计,耗时根
据设计者能力和设计要求而定,一至三周不等。联系制作方以及制作用时一周。
茶点:联系公司、谈价、签合同约二周。如果节俭办会,茶点采购则能省则省;若是资金充裕,则可
关于本文,关于我
目前而言,大部分模拟联合国会议的信息均以主办方之通告公函形式对外发布,因此参与者从通告撰写 细节上便可知晓主办方的工作态度。但限于组织团队经验,在主办方通告中撰写过程中往往出现遗漏或不 足之处,是为憾事。写作本文之目的,即是向模拟联合国筹办者以及潜在的模拟联合国参与者传递一种类 企业文化——Official and Professional,正式与规范。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除非你承认你的能力到此为止。 无论好与坏,它都是你的会议。
我们的缺陷
首先明白高中生自办会议为什么会不如大学主办的会议,然后在工作中多加留心,尽可能的弥补缺点。 1. 模拟联合国会议运作长期缺乏行业内部统一规范; 2. 高中组织者均为高中学生,组织团队缺乏足够经验,也缺乏指导; 3. 学业负担重,可以用于工作的自由时间太少,经验不足导致运作效率低; 4. 内部成员责任感不强,团队工作缺乏计划; 5. 外校参会方往往没有老师负责,外校方面的不可控因素较多; 6. 学生自有的人脉、资金不足,发挥空间较小;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2011
PKUNMUN2011
需要提及的是,为避免混淆,会议与主办方不应使用相同的英文简称,这是很多模拟联合国会议主办 方忽视的细节。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二篇)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二篇)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对于我个人和学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会议中,我与各国学者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并且参加了众多学术演讲和研讨。

以下是我对此次会议的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会议背景介绍、我个人的收获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一、会议背景介绍此次国际学术会议是由一家知名学术组织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学术研究的平台。

会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

会议的规模较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学者参加。

二、我个人的收获在此次会议中,我个人不仅作为听众参加了众多学术演讲,还有幸被邀请做了一场关于我个人研究的主题演讲。

在此次演讲中,我向与会的学者们介绍了我的研究项目,并与他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通过与会学者的讨论,我收获良多,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收获:1. 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会期间,我与许多国际学者进行了积极的学术交流,其中包括一些对我个人研究项目很感兴趣的学者们。

我们在会议期间互换了见解,相互借鉴了研究方法和思路。

这种学术合作的机会不仅为我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也为我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学术发现的碰撞:会议中的学术演讲和研讨会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各种学术观点和发现碰撞的平台。

我从许多顶尖学者的演讲中汲取了新的思路和想法,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做了一定的调整和修正。

这种思想碰撞的机会无疑加速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和发展。

3. 学术资源的拓展:不仅仅是学者间的交流和合作,此次会议还为我个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会议期间,我获得了许多学术期刊和书籍的推荐,这些资源对我个人的研究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还结识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这将为我今后的学术发展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支持。

三、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参加这场国际学术会议,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未来的几点思考:1. 学术国际化:此次会议使我切身体会到学术的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参加第二届“新学校”论坛心得体会

参加第二届“新学校”论坛心得体会

参加第二届“新学校”论坛心得体会2011年10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十一学校召开第二届“新学校”论坛。

使我近距离感受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本次论坛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主办,全国著名教育策划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李振村主持。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实验基地的校长做了典型发言,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市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作了精彩的报告中指出成功的经验各具特色,但是失败却具有相识之处,随后从教育的15种失败这个角度为参会人员带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

下面我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教学评价,德育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管理本次论坛给我印象最深的报告是全国著名的教育策划人、全国“新经典”实验课题组组长李振村老师的《寻找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教育真谛》,在李老师的报告中,他以教育故事的形式给我们解答了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他谈到“吴老师,你不必忏悔”这个故事,给我震动很大,在他的这个故事里,揭示了我们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除了成绩,我们还应当教给学生什么?还有李振村教授的点评,恰如其分,使我原本模糊的理念,顿时豁然开朗,明确了今后教学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

(二)校园文化我们在工作中,大多都大而化之的研究,操作中也只是泛泛而谈。

王校长给我们介绍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时,他说: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关注细节,比如,校园文化可以有很多分类,如通过彩绘弟子规、教室主题文化、校园橱窗等等。

作为校长,不仅要做好“大文化”。

更要做好小文化。

细节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校长的管理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文章可做。

第二天,在论坛的校长交流中,也有多名校长谈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或多或少的谈校园文化建设,不同的观点在报告厅里碰撞,确实让我对校园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李振村老师在总结吉林抚松县教育局陆世德的讲话时,谈了该县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指出:优秀的教育质量不仅仅是来自繁华的都市,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同样有高质量的教育。

I am a MUNer!(北大模联后记)_高中高二作文1600字

I am a MUNer!(北大模联后记)_高中高二作文1600字

I am a MUNer!(北大模联后记)·会议前穿上正装,将自己那双极不情愿的脚塞进了高跟鞋,任它们在鞋子里尖叫抗议。

最后一次在镜子前审视自己并缓缓地深呼吸,默默地告诉自己:我是个外交官,我要为我们毛里塔尼亚的利益而奔波!(用手机前面的自拍摄像头照的,有点模糊……)·会议进行时对于习惯了一中模联进程的我们来说,第一个分组会议的迅速入题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手忙脚乱,还好立即让自己进入了状态。

在开会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参会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你多发几次言,而在于你是否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本国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我们也在其他代表的出色表现下感受到了这一切的艰难。

由我们自己创立的一个非洲国家与阿拉伯国家的联盟刚刚有了雏形却因种种原因而破裂,想起当时激动地在会场上为我们的联盟而奔波的过程就觉得很惋惜、很无奈。

但我们依旧积极地寻找并融入其他国家集团并共同书写了决议草案,虽然答应把非洲国家的利益书写进去,但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成为这几天的一大遗憾,从而我们也真正地意识到了国家的贫穷弱小对于国际地位的影响,我的同伴感叹,真所谓“弱国无外交”啊!(图为会议中照的国家牌,前面是与其他传的意向条,意向条也是模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会议中有一个特殊的插曲——日本代表动议为地震中丧生的人们进行哀悼,这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国际精神,如果我们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对人权的呼吁,对和平美好世界的向往都仅仅局限于模联中理论的层面,那么我们就无法实践在模联会场里自己津津乐道的事,就完全与模联的精神相悖。

因为漠不关心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玷污,而幸灾乐祸则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践踏,是模联让我们与世界同步心跳,让我们共同为日本而祈祷。

(图为地球村是日本展台的一部分)·地球村代表一中参加模联的最大亮点在于地球村的出色表现,我们用塑料泡沫、沙子、骆驼玩具、颜料等等模拟了一个西非沿海沙漠国家的风情,旁边的喷绘作品以及照片墙都做了详细介绍。

201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心得

201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心得

201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心得wdjie. 201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心得[EB/OL]体育在线,2011-12-11[引用时间]./bbs/viewthread.php?tid=14283&extra=.参加了全国最为重要的体育学术会议(会议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地区范围最广、涉及学科最多、学科大佬最多,等等等等)——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之后,本不想多写什么,而且每当别人问及收获,总笑曰没什么收获。

但一来出于个人总结的角度,二来出于在线坛友的角度,三来出于责任的角度,还是简单整理总结一下吧。

能力、经历、精力有限,写得不好,更不一定对,望各位读者海涵。

一、会议管理1、良好的组织个人认为,会议的组织还是非常好的,不论是网站的建设,还是现场的服务,不论是征稿的程序,还是缴费的方法,很多方面都考虑了作者的需求。

比如征稿,征稿涉及许多方面,从征稿通知,到网站建立,到审稿流程,再到录用通知,程序可谓非常繁琐。

从作者的角度,九科大组织者在此方面做得很好,不像一些体育会议,投稿过程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图表的粘贴、全文的收集等等,给作者带来许多麻烦。

在征稿方面,许多期刊编辑部也没有做到如此流畅,正如我一位老师所言,投稿的时间和写论文的时间是一样的,投稿付出的精力不比撰稿付出的精力少。

现场服务方面,会议组织者也做得很好,尤其是志愿者的运用,热情大方、流程清晰、岗位明确。

如大型体育赛事一样,志愿者在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比如我入住的如家快捷(五角场)酒店,那里岗位的志愿者就比较负责,在注册时为参会代表带路,介绍校园情况,答复问题,提醒注意事项,催促赶班车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个人建议上海体育学院负责人应该将组织会议的总结公开发表出来,为后来的学术会议承办者提供经验,从组织的角度将九科大意义最大化。

2、争议的饮食饮食方面,许多代表不太满意,鄙人觉得还挺好吧,虽然是盒饭,但是也还说得过去,虽然我只去了两次,只用了两张餐券。

哈三中模拟联合国成员PKUNMUN09之行感想集_

哈三中模拟联合国成员PKUNMUN09之行感想集_

哈三中模拟联合国成员PKUNMUN09 之行感想集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2009,哈三中模拟联合国社团在鞠英大老师和于鸿老师的带队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中社团主席,高二24 王陆晨获得“杰出代表,outstandingdelegate"高二20 关若霖获得“最佳风度”高二21刘津阁获得“最佳谈判”。

高二20郑鹊,高二18 刘云志,高二18马欣悦,高二23 赵妍卉,高一20 郑春莹,陈天娇,高一(南岗)8班乔治都有杰出的表现。

1. up is down, end is startI could never forget the time when delegate of Cuba, with tears streaming down her face, stepped out of the sunny hall. The fact that it was her last MUN experience strokes her like a lightning bolt, searing her heart with an …outstanding delegate‟. And probably I should be crying too, laming over my last MUN conference as a delegate. But those who understand me know that I always reserve my tears for the ultimate moment, when it is finally time to convince myself that I should let go of this shroud of mine and be the true me.Model United Nations has always been a lovely dream that takes one to the pinnacle of one‟s miserable yet exciting life. The dream is so fresh and fragile that you can only whisper it, as if it is going to shatter with the slightest and most tender touch. Dramatically yet unsurprisingly, it is gone, to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bysmal memories of mine.My world is not upside down, because I happily accept that my time as a delegate was fading away. There‟s no remorse, there‟s only peace that lies within the deep of my heart, something that pacify my wounded soul, something that remind me of the cold and manipulative my inner-self. I am climbing the social ladder, reaching desperately for the top. However, it is the bottom that created me, milked me, and enriched me. I want to go down and go back, to Beijing,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to Weigong Village, where my untarnished love resides, where my dreams held upbeat till the day I went back once, twice…And now, the end is near, 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The curtain, to its miser, is veiled and thus requires someone to reveal the concealed secrets and ambitions. Frankly, this was not the end, only mere beginnings. To my own unfathomable character, I want to be the founding father of a community, a great man who can exert all his influence on millions of people. Just like Don Corleone, a reasonable man, a powerful man with dignity and pride. I am that man, but I need someone to share this with me, to share the moment of triumph, the moment of sorrow, the moment when he or she understand me, the true me.Up is down, my world is busy as hell, so why not a country house and some martini and a fireplace where I can tell my MUN stories.End is start, my work is far from over, and I am far from the end of my time.王陆晨Malawi UNDP2.THE BEST OF GREAT北大模联大会,在三月清冷的燕园中终于落幕。

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初赛评审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

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初赛评审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

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初赛评审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佚名【摘要】2011年10月30日上午,"北京联通杯"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暨京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初赛评审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高林教授、初评专家委员会全体专家及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评审会。

活动由大赛组委会常务副总指挥长、校教务处处长杨鹏教授主持。

【期刊名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5)004【总页数】1页(P5-5)【关键词】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应用;大学生;北京市;评审会;专家委员会;计算机教育;高等教育【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2011年10月30日上午,“北京联通杯”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暨京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初赛评审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高林教授、初评专家委员会全体专家及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评审会。

活动由大赛组委会常务副总指挥长、校教务处处长杨鹏教授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付晨光教授出席并致辞。

他重点强调了学科竞赛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促进创新、创意、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

今年竞赛的主题由手机创意设计扩展为移动终端应用创意与程序设计。

参赛高校范围也由在京高校扩展为京、港、澳、台在校大学生,参赛作品的上传和初评评审也首次使用新研发的云计算平台。

会上,评审专家分成5个组对初赛作品进行评审,最终有24所学校的60支代表队入围决赛,其中包括来自台湾4所高校的7支代表队。

决赛答辩于11月6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

北京嵌入式系统培训及会议总结(共10页)

北京嵌入式系统培训及会议总结(共10页)

北(Bei)京嵌(Qian)入式系统培训及(Ji)会议总结信科院电(Dian)子系吴筠我(Wo)于2008年1月22日-28日参加了由信息财产部电子信息中心开设的全国“嵌入式LINUX软件系统〞师资培训班。

该培训班有约四十所高校的老师参加。

培训内容详见附录1。

通过学习,底子达到了如下培训目标:1.了解嵌入式开发全过程2. 熟悉主流ARM体系布局及汇编编程3. 掌握嵌入式开发环境安装、编译、运行全过程4. 掌握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熟悉多进程编程5. 掌握嵌入式驱动程序开发,熟悉中断驱动编程6.培养嵌入式软件系统独立开发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我还参加了由微软〔中国〕于2008年1月30日~31日在北京举办“Faculty Connection — Embedded Curriculum Workshop〞。

该研讨会邀请了微软总部嵌入式系统领域资深专家就微软在嵌入式课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进行展示,展望嵌入式技术的开展趋势;介绍了GeorgiaInstitute of Technology嵌入式课程体系以及微软针对嵌入式课程设计的实践工程。

微软公司还对其举办的“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进行了介绍。

国内几十所高校嵌入式系统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内容见附录2。

我于2004年(Nian)开始担任电子系嵌入式(Shi)系统课程(Cheng)的教学工作。

本次培训和微(Wei)软会议对提高本人的嵌入式系统研发能力和教学程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深感受益良(Liang)多,对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有了新的体会。

下面将我在此次培训班和微软研讨会了解的一些信息和日后教学工作的一些设想总结如下。

一.嵌入式系统人才的市场需求及就业前景随着软件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巨大的智能扮装备需求拉动了嵌入式软件及系统的迅猛开展。

如今嵌入式系统技术和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全球IT财产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是IT财产开展的核心标的目的。

嵌入式产物在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通信工程、医疗安然、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模联立场文件总结样板

模联立场文件总结样板

国家 安哥拉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地区 非洲西南部 最不发达国家
南美洲 发展中国家 大洋洲 发达国家
主要立场观点 z 认为解决饥饿问题是其在结束内战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z 呼吁国际立足于粮食计划署,并对其自身的机构和功能进行
必要改革; z 粮食援助接受国努力维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加快基础设
施建设; z 粮食援助接受国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合作; z 广大发达国家、粮食生产和捐助国放宽、取消粮食出口限制; z 在不干涉内政情况下对正面对粮食危机的国家进行持续稳定
中亚 发达国家
西欧 发达国家
人才的培训; z 建议粮食计划署加强与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完善对自然灾
害的应急措施,并在战争频繁的国家及其边境增设难民署, 加强对难民的粮食供应工作; z 建议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与世界红十字会和世界卫 生组织的合作,加大对学龄儿童的粮食投资,加大利用粮食 援助来减缓艾滋病影响这一措施的力度。 z 粮食短缺已成为海地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最主要因素; z 呼吁粮食计划署为不稳定地区提供粮食援助,继续实行以工 换粮和学校供膳计划,优先为艾滋病患者和儿童、老人等弱 势群体提供口粮。承诺对内积极改革,完善政治制度,增强 运作透明度; z 呼吁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相关设备、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 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z 吁请粮食计划署建立防灾机制和灾后重建办法,积极应对突 发灾害; z 呼吁各国规范粮农贸易秩序,希望粮食计划署监督世界粮食 流向,保证粮食公平分配。 z 保障国际粮食价格稳定; z 保护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 z 促进贫弱地区农业生产与技术革新。 z 促进贫弱地区农业生产与技术革新; z 加强对贫弱人口粮食的援助。 z 将继续给予世界粮食计划署资金援助; z 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脱贫项目; z 呼吁国际合作和技术支持; z 关注特殊群体的援助情况。 z 鼓励对外投资促进农业发展; z 关注伊斯兰国家的粮食危机; z 支持粮食计划署的脱贫项目; z 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 z 呼吁各国应加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粮食援助; z 鼓励各国企业加强与政府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合 作; z 呼吁各国关于官方发展援助达到国民生产总值 0.7%时间表 的建议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建立相应监督和评估机制; z 呼吁各国采取适当措施鼓励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发展当 地的农业,打破贫穷恶性循环; z 呼吁各国加强对粮食欠缺地区妇女和儿童的救助和教育。

孟祥笛会议总结

孟祥笛会议总结

接新会议总结
2011年9月7日,土木工程系团委学生会举行了2011届接新动员大会,土木工程系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青协成员以及各班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主要是对9月9日至10日的接新工作进行动员以及具体事宜的安排。

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话,我渐渐了解到了接新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纪检部主要是负责新生接待,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工作,要全程与新生以及家长交流,是一个需要注意交流的工作,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与新生交流,并引领他们进行新生入学的种种手续,确保他们最快速的完成入学,开始大学生活。

新生与家长初到鹿山,对鹿山学院还很陌生,对大学生活除了兴奋之外还有一丝的忐忑与不安,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对家长与新生讲解鹿山学院以及在学校的注意事项,让新生更快的融入鹿山学院,融入大学生活。

通过这次会议,我了解到新生迎接工作要开展的顺利,提前的准备工作是很繁琐的,所以通过这次会议,我又学会了很多,受益良多。

我想通过这次会议,我更加有信心做好这次接新工作。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2011年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2011年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2011年工作会议纪要佚名【摘要】2011年8月21日,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长杨继平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主持。

国家林业局人事司副司长丁立新、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2页(P78-78,63)【关键词】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国家林业局;纪要;副理事长;大学校长;副司长;副主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5232011年8月21日,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长杨继平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主持。

国家林业局人事司副司长丁立新、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黄正秋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国家林业局人事司副司长丁立新依据人事司的职能,对“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行了回顾,对“十二五”期间林业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工作设想。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就加强高等林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工作和生态定位站的工作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想法和思路。

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黄正秋从人才使用的角度对高等林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会议邀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欧百钢作了有关林科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专业目录调整,从国家学科建设工作的整体层面,对林科重点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逻辑分析,从未来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林科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并分析论述了涉及学科建设内容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平台建设“4大”要素,强调处理好“4大”要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最后希望高等林业院校凝聚力量、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林学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术会议大会总结发言稿

学术会议大会总结发言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的大会总结。

首先,我谨代表本次会议的组委会,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本次会议,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旨在探讨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两天的紧张会议,我们收获颇丰,现作如下总结:一、会议成果丰硕本次会议共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共计200余人参加。

会议共安排了12场主题报告和20余场分组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1.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三是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专家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要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3.科技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专家们指出,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要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要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专家们强调,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

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011(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总结报告

2011(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总结报告
部部 长吴基传 致辞 原
T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致辞
邬院士做 了题 为 “ 于物联 网发展 的思考 ”的主题 报告 ,通过 “ 关 与通信 网络 的互 联 ” 对 感知层 面的布局 ” 、“ 、
第 9卷 第 3期
21 0 1年 6月
信 息 与 电 子 工 程
本 次 大 会 以 “ 用 为 本 — — 物 联 网 战 略 解 析 ”为 主 应
题 ,聚 焦 物 联 网 行 业 应 用 , 注 物 联 网前 沿 技 术 、热 点 关 下 物联 网 “ 热潮 ” 中 进 行 “ ”思 考 。 冷
专注聆听报告
应 用 、行业 标准 、运 营模 式 、人 才培养 、公共 服务平 台等 多个话题 ,探 讨 我 围物 联 网发 展 趋 势 及 发 展 战 略 ,在 当
的 “ 么是 物 联 网 ”转 变 到 今 年 的 “ 样 更 好 地 发 展 物 联 网 ” 什 怎 ,充 分 表 明 当 前 我 同 物联 网 的发 展 ,已 经 逐 步 } “ 扣 热
潮 ”转 变 为 “ 思 考 ” 冷 ,赢 得 了 现 场 听众 的一 致 认 同和 热 烈 掌 声 。 钟 志 华 院 士 做 了题 为 “ 通 物 联 网发 展 探 讨 ”的 主 题 报 告 , 入 探 讨 了 物 联 网技 术 在 重 庆 市 交 通 领 域 的应 用 交 深 和 发 展 现 状 。时任 重 庆 市科 学 技 术 委 员 会 主 任 、 庆 两 江 新 区 管 委 会 副 主 任 的钟 志 华 院 士从 重 庆 市 交 通 特 点 、交 重 通 领 域 物 联 网 应 用 的 发 展 规 划 、技 术 研 发 、 用 前 景 、 场 开 拓 等 多 个 角 度 展 开 讨 论 ,全 面 清 晰 地 展 现 r目 前 应 市

PKUNMUN_2013_北大模联学术标准手册

PKUNMUN_2013_北大模联学术标准手册

属于会议的过渡期, 在这个时期, 很多份工作文件会被更充分地讨论, 国家集团也更为明显, 各国的根本利益也逐步显露,如果会议进程较快,会进入到决议草案撰写环节。 分组会议(五) :共 分钟
属于会议的末期,国家集团根据工作文件撰写决议草案,并对决议草案进行充分讨论,提出 相应的修正案。 分组会议(六) :约 分钟
前言 学术标准手册使用说明
亲爱的各位代表: 大家一个更加
明确、清晰、完整的会议学术标准,以利于代表们更有效地学习规则、利用规则。 本《学术标准手册》继承了往届会议的主要学术思想并有所损益,是 年北京大学全国
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官方制定的唯一学术标准,会议期间,与学术相关的所有问题,均以本手 册作为依据。若出现本手册未涉及问题,当届大会组委会具有最终解释权。 本手册第一部分为 会议概述 ,主要为一般委员会的会议进程提供参考标准,以有利于会议 在相对稳定、客观的环境下进行,但此标准并非会议进程的唯一标准,代表不必拘泥于此。第二 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为 中文委员会学术标准 和 英文委员会学术标准 ,主要介绍了常规中文和 英文委员会的规则流程、 文件范例和主要用语, 常规中文和英文委员会涉及的规则均以此作为唯 一参考标准。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学术标准中,均未涉及危机部分,如以上 委员会在会议进程中遇到危机,请参考第五部分。第四部分为 特殊委员会学术标准 ,在二零一 三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共有五个特殊委员会,它们分别是主新闻中心 ( ) 、 联合国大会第五次紧急特别会议 ( )和国际劳工组织( ) 、 历史安全理事会 ( )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将介绍除 和
) ,本部分
之外三个特殊委员会的相关职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新闻中心与

国际学术参会总结发言稿

国际学术参会总结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我们的团队,对本次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总结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向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

同时,也要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和同仁,是你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分享,使得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旨在探讨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会议期间,我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

一、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本次会议紧扣时代脉搏,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

与会专家和同仁们分别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新能源、人工智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二、学术交流广泛,成果丰硕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学者和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

通过学术交流,我们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1. 学术报告精彩纷呈:会议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报告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推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术研讨深入广泛: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围绕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这些研讨不仅有助于增进学术界的了解和共识,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学术合作与交流:本次会议为与会代表们提供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机会。

许多代表表示,通过这次会议,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有望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研究。

三、国际视野,促进合作本次会议是一次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盛会。

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工作总结

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工作总结

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工作总结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工作总结(共2篇)由大文斗范文网会员“雄青山”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关于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工作总结120xx年x月x日,参会人员王景明,参加第xx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听取了清华教育技术研究所及使用信息化技术教育教学先进院校的专家们的汇报。

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以及时代进步需要,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技术支持,需要做到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性的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提高到革命性的高度。

2、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统筹管理。

很多院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管理安排,各部门间容易形成系统与技术的孤岛,学校的信息系统应该从整体实施的角度考虑,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3、真正深入的将信息化技术使用与教育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为了应对检查,不能讲投入变为摆设,从学校政策方面进行引导,提高教育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

4、高职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

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入手,产学一体,实景再现,能力递进,课程教学满足企业社会需求,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议题,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一致,注重实训信息化建设。

5、清华教育研究技术中心的产品介绍。

关于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工作总结2今年x月,我报名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专升本学习,并于4月正式成为网络教育学院的一名学员,自感十分的欣喜和荣幸。

在短短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有感受,更体会到网络教育这种形式所带来的便利。

无疑对求得知识、丰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

短短的学习也使我对远程网络教育有了一些认识,今天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心得。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事物,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学术会议总结范文

学术会议总结范文

学术会议总结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学术会议总结范文1:2011年10月18日-20日我们应邀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大会以“生物育种产业与粮食安全”为主旨,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专家学者500多人前来参会,会议中听取了及118名专家分别作了报告,受益颇丰。

大会首先听取了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翟虎渠教授作题为“作物科学50年”的报告,简要回顾了作物学会5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作物科学50年来对人类发展的特殊贡献,随后来自中科院的5位院士的主题报告。

其中对陶西平先生、刘思山教授及七节高中教师展评课作具体报告。

一、陶西平先生报告感悟。

陶西平先生就中国当前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作了一堂精彩的报告。

他提出三个明确的观念:1、着力提高教育质量;2、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3、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并将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中国教育的部分效仿,提出“中国的中学教育是存在着一些弊端,便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认为绝大多数还是好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的,只是有一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极端。

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几年的改革中,我们也改良了一些机制,改善了一些弊端,我们仍旧在努力。

”在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等问题上,陶西平先生格外强调“情趣教育”,认为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枯燥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应注重知识传授的艺术性。

他提出“情趣有助于培养自身的良好心态、高尚的志趣和专一的精神,没有有情趣的老师,就难以培养出有情趣的学生,而没有有情趣的校长就难以带出有情趣的教师。

”二、刘思山教授报告领悟刘思山教授就新课程的推进与生物课程标准(7-9年级)修订工作的进展作了详细报告,他指出:至2007年秋季,全国已有一个省份进入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区,如果推进顺利,2010年我国大陆所有省份将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 模拟联合国大会会议总结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组委会2011年3月二、参会学校分析 (6)三、会议学术质量总结 (8)四、特色活动 (17)五、会议调查问卷反馈 (18)六、媒体报道 (20)七、与中国联合国协会进一步合作的请求 (21)八、结语 (22)大学。

会议两所指导单位——北京大学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别在政策和学术两方面给予大会有力支持。

会议的承办方——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是北京大学团委领导下的学生社团,主要分为中学、大学和联合三个项目部,中学项目部负责该会议的所有具体承办任务。

大会组委会由项目部自行选出,并经指导单位批准后上任。

组委会成员均为北京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自不同院系,接受指导单位的荣誉聘书,任期自每年4月开始,至下一年4月结束,共一年。

根据2011年会议的需求,本届大会的组委会成员安排如下:职位姓名来自院系主管范畴秘书长沈希外国语学院中学项目总负责副秘书长牟舣国际关系学院财务、地区分会副秘书长邢源信息管理系会务、技术总负责学术总监马瑞娜外国语学院GA, UNFF, CSW, HABITAT学术总监吴溢慧外国语学院SC, IMO, MPC学术总监徐慕文外国语学院UNCTAD, AU, FSC, AF协调总监郑若愔政府管理学院高中联系人协调总监王岩桦社会学系高中联系人会务总监徐小溪国际关系学院会场及宾馆总负责会务总监石舍非信息管理系会议用品总负责公关总监刘昀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组织联络;媒体总负责公关总监王茜茜元培学院网站建设与维护;学者、嘉宾总负责公关总监陈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赞助商总负责经过组委会选拔,有60名本科生负责主持各委员会的学术工作,主要包括:议题设置、背景指导及更新的撰写、回答中学生来信或提问、主持官方论坛专版、主持大会程序、邀请学术讲座嘉宾等:GA-LEGAL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Co-Director 姜斌法学08 Co-Director 张月尧法学08 AD 赵笑竹法学07 AD 赖梦茵法学10 AD 杨妍捷国关10FSC 未来安理会AD 杨婧物理10 AD 郑雨蒙信管10 AD 李正一法学10 AD 康悦社会10SC安全理事会Co-Director 徐菁玮工学09 Co-Director 徐博雅外院09 AD 张梦秋元培09 AD 孙经娜光华10 AD 韩钧炀外院10AU非洲联盟大会Director 王筱稚元培10 AD 王子豪元培09 AD 严丹骅新传09 AD 祁祺经院10 AD 杨鹤经院09 AD 苏筱琳元培10UNCTA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Co-Director 杨小雨光华09 AD 刘雅清经院09 AD 余韧哲信科10 AD 王倩芸国关10 AD 张露外院10 AD 杜周安安外院10HABITAT联合国人类居住区规划署Co-Director 陈超外院08 Co-Director 徐天一历史09 AD 臧正城环09 AD 龙镜霓光华10 AD 周佳外院10IMO国际海事组织Co-Director 张世海数院09 AD 赵梓彤外院10 AD 张晨悦考古10 AD 周伊伦光华10UNFF联合国森林论坛Co-Director 张韦伟外院08 Co-Director 刘获国关09 AD 陈迎新外院09组委会于2010年5月6日-16日进行了大会报名工作,共有118所中学提交了报名表。

经过测试和材料审阅,经指导单位批准,共有90所学校最终获得参会资格。

2010年9月,组织方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该公司正式成为大会赞助商。

2010年10月23-24日,组委会邀请了这90所参会高中的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来到北大,举办了一场教师会议(Teacher Training Session)。

这是大会的前期筹备会,组委会现场发布了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委员会议题设置、《背景指导集》、《学术标准手册》,并根据电脑程序,现场随机进行了国家分配。

此外,会议还对师生进行了议事规则培训、学术资源检索培训,并邀请了中国联合国协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者们和师生们进行了四场主题鲜明的报告交流。

2011年1-2月,组委会通过网上平台收集了参会师生信息(共计794人),并同时收缴了会费。

(550元/人,免除各校1名老师的会费。

)由于大会属于非盈利性质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费。

会费标准根据大会成本计算,并报指导单位审批。

2011年3月10-13日,大会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

指导教师),577名高中生代表,52名观察员(即观摩学生),53名志愿者。

参会学校分布如下:阴影部分为本次大会未能覆盖区域。

其他省、市、自治区均至少有一所学校参会。

香港、澳门地区没有学校参与本次大会,台湾地区有1所学校参会。

在85所拥有正式代表席位的学校中,北京市共15所,占总数的12.75%;上海市共12所,占总数的10.2%;东部沿海地区17所,占14.45%;华南地区13所,占11.05%;中部地区14所,占11.9%;东北地区7所,占5.95%;西北地区7所,占5.95%。

同往年相比,本届大会报名阶段的总数为历年最高(共118所1),说明大会的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但录取的参会学校数首次下降,这主要是组织方根据往年扩招对会议质量的反馈和自身办会条件做出的调整。

在代表数量方面,本届大会也首次出现了人数的下降,主要原因为(一)参会学校总数减少(二)组委会对各校代表团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

2从结构1截止2010年5月20日,大会官网报名系统关闭时的数字。

2在往届大会中,各校的代表总数为10人团或5人团两种,由组委会根据学校报名材料和学校的往届表现进行分配。

今年的代表团改为8人/6人/4人三种,除去报名材料,组委会还根据了学校参与的网上模联基本知识测试(即学术水平测试)进行筛选。

和不稳定性,未能参与今年的会议。

2005-2011参会学校数量变化图32005-2011参会代表数量变化图3以拥有正式代表席位为标准统计。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学校2934396679978520406080100120学校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人数230300370555570675577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人数会4等),1个地区性政治组织(非洲联盟),2个创新委员会(大使论坛、主新闻中心)。

大部分委员会使用哈佛模联的议事规则,联合国森林论坛、大使论坛和主新闻中心使用特殊规则。

联合国森林论坛是今年的亮点,该委员会首次采用四人代表团制,每国设一位首席代表。

会议规则根据真实的森林论坛规则有所改编,是近年来组委会跳出哈佛模式的一种尝试。

各委员会的会议总体进行顺利,但各自也反映出不同的问题。

下文将节选6个委员会主席团在会后提交的总结报告,它们集中反映了一些主要的问题,兼顾值得一提的优点。

General Assembly Legal Committee (GA-LEGAL)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工作语言:英文,134个成员国,134个代表)Topic: Measures to Eliminate International Terrorism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反馈人:张月尧(Co-Director法学院)、姜斌(Co-Director法学院)作为联合国大会的第六委员会,GA-LEGAL在议题的内容、工作模式上存在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讨论和决议需要在国际法框架内进行,要求参会人员具有一定的国际法知识基础,以及将综合性的国际问题转化为可以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并对国家的国内立法和法制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本次会议GA-LEGAL对主席团和代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观察本次GA-LEGAL会议,我们发现会议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1、委员会和议题设置有难度,对代表会前准备要求较高。

如前所述,由于GA-LEGAL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要求代表具备一定的国际法知识背景和提取法律问题的能力,这对于高中生代表而言确实有难度。

为了帮助代表理解议题,本次大会特别选择了在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多次讨论过的议题,从而有较多的联合国既成文件和相关文献可供代表阅读,以加深对议题的了解并熟悉GA-LEGAL的工作模式,但这无疑又加重了代表会前准备的工作量。

我们可以理解高中生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难以调配时间全力准备模联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将在委员会设置和议题确定上更加谨慎,充分考虑高中生代表的时间和能力因素。

4仍然沿用当下安理会组织结构,但议题背景设定为2050年,主要讨论外层空间开发利用问题。

措施的结构。

准备不足的一个特殊表现,是很多代表将国际法与国内法概念混淆,不理解国际法作为“软法”的特点,而将GA-LEGAL认为是国际法的最高立法机关,致使很多发言和文件内容都超出了委员会职权范围。

2.2. 对联合国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

除去上述因议题较难导致的代表知识储备不够以外,本次会议上有较多代表对联合国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例如将联合国大会的职权和职能与联合国安理会或其它特殊委员会混淆,以及对法律委员会本身的职权缺乏了解,由于这些基本知识准备不足,导致代表之间丧失了交流的基础平台,对话和发言缺乏实质性内容或者超出本委员会权限,难以推动会议进展。

2.3.对所代表国家了解不够,角色扮演做的不够好。

这次会议上代表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的了解普遍不够,对本国的核心利益和立场、国内立法和政策了解不充分,整个会议中的ROLE PLAY做的不够好,代表的发言和动议不能代表国际社会真实情况,在议题上很难产生核心利益的对弈和辩论,代表的发言和动议难以推动会议发展,真正有代表性的发言和文件较少。

3、主席团与代表的交流能力均有待提高。

开会期间和闭会后,不少代表都反映会前和会议期间与主席团交流不够,对此我们表示歉意。

同时在会议期间,主席团也观察到有的代表在与主席团和其他代表的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方式和心态上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他们在会场上的发挥。

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代表与他人交流不畅:3.1.急于表达而怠于倾听。

在本次会议上,绝大多数代表明显表现出发言的愿望远高于倾听的意愿的特点,对其他代表的意见不甚关注,一味强调个人表现,在交流过程中表现的过于强势,不懂得妥协,导致相互谈判难以产生共识与合作。

同时,部分代表不主动与其他代表和主席团交流和分享观点,而是等待其他人来联系自己,结果导致自己的观点没有得到重视和表达。

3.2.参会目的不明确,在会议中缺乏参与意识。

参会目的功利化表现的较为明显:有代表抱着“为出国、升学简历提供模联参会证明”的功利态度参会,对模联会议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缺乏理解,会前准备不充分,在会议中严重缺乏参与感,影响了其他代表与之交流的积极性和相互交流的效率和学术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