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单元教学课件: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实践--以《平面向量》为例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单元教学课件: 核心素养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实践以《平面向量》为例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单元教学课件: 核心素养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实践以《平面向量》为例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1
2、数学抽象:
例 5.如图,在平面四边形 ABCD中,已知 E, F,G, H 分别是 AB, BC,CD, DA
的中线,若
EG2
HF 2
1,设
AD
x,
BC
y,
AB
z, CD
1,则
2x z2
y 8

最大值为
P12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3
Ⅱ[1]
中各轨迹区域对应的 x,y 的取值范围.

Ⅳ[1]
Ⅱ[3]
Ⅱ[2]
Ⅰ[1] O
Ⅳ[2]
B Ⅰ[2] A Ⅳ[3]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1、逻辑推理: (二)分层设计问题 例 4.(1)设 O 为 ABC 内一点, S1 SOBC , S2 SOAC , S3 SOAB ,
核心素养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实践
——以《平面向量》为例Fra bibliotek一、《平面向量》单元综述
P1
1、《平面向量》单元在教材及高考中的地位 平面向量这一章知识在教材中起着 “承上启下”的
作用,它与高中阶段的许多知识都有结合,如三角函数、 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平面向量 的基本概念、定理、运算以及内隐和外显的性质,如: 模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三点共线的判定和 应用等。
2)若 O 是 ABC 的垂心,则 tan AOA tan BOB tan COC 0 。 3)若 O 是 ABC 的外心,则 sin2AOA sin2BOB sin2COC 0 ;
4)若 O 是 ABC 内心,则 aOA bOB cOC 0或sinAOA sinBOB sinCOC 0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2.1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2.1

4.在△ABC 中,A→B=a,B→C=b,C→A=c,则 a+b+c=________. 解析: 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得A→B+B→C=A→C,即 a+b+c=A→B+B→C+ C→A=0. 答案: 0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通技法·互动讲练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法二:三个向量不共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来作.如图, (1)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作O→A=a,O→B=b; (2)作平行四边形 AOBC,则O→C=a+b; (3)再作向量O→D=c; (4)作平行四边形 CODE, 则O→E=O→C+c=a+b+c. 即O→E即为所求.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题型三 向量加法的应用 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4 3千米/时,他在水流速度为 4 千米/时的
河中游泳.若他垂直游向河对岸,则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 小为多少?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2)当两个向量不共线时,两个法则是一致的. 如图所示:A→C=A→B+A→D(平行四边形法则), 又∵B→C=A→D, ∴A→C=A→B+B→C(三角形法则). (3)在使用三角形法则时,应注意“首尾连接”;在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应 注意范围的限制及和向量与两向量起点相同.
提知能·高效测评
[规律方法] 向量运算中化简的两种方法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3.2-3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3.2-3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解析: (1)∵A(2,-4),B(0,6),C(-8,10) ∴A→B=(-2,10),B→C=(-8,4),A→C=(-10,14), ∴A→B+2B→C=(-18,18), B→C-12A→C=(-3,-3).
数学 必修4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解析: 由题知 B、D 分别是 30°,12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设 B(x1,y1),D(x2,y2).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x1=cos 30°= 23,y1=sin 30°=12,∴B 23,12. x2=cos 120°=-12,y2=sin 120°= 23,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高效测评
[自主学习]
1.已知向量a=(-2,3),b=(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向量a的终点坐标为(-2,3)
B.向量a的起点坐标为(-2,3)
C.向量a与b互为相反向量
D.向量a与b关于原点对称
解析: 因为a=(-2,3),b=(2,-3),所以a+b=(-2,3)+(2,-3)=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 变式训练
3.(1)若 a=(-1,2),b=(1,-1),c=(3,-2),且 c=pa+qb,则 p=________,
q=________;
(2)已知四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 A(0,2),B(-1,-2),C(3,1),且B→C=2A→D,
法二:A→B=(3,2)-(0,1)=(3,1), B→C=A→C-A→B=(-4,-3)-(3,1)=(-7,-4).故选 A.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2.2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2.2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通技法·互动讲练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题型一 向量的减法运算 化简下列各式:
(1)(A→B+M→B)+(-O→B-M→O); (2)A→B-A→D-D→C.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数学 必修4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2)如图所示,四边形 ACDE 是平行四边形,点 B 是该平行四边形外一点,且 A→B=a,A→C=b,A→E=c,试用向量 a,b,c 表示向量C→D,B→C,B→D.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3)注意在封闭图形中利用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 例如,在四边形 ABCD 中,A→B+B→C+C→D+D→A=0.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 变式训练 3.(1)如图,O 为平行四边形 ABCD 内一点,O→A=a,O→B=b,O→C=c,则O→D =________;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思维启迪] 1.准确理解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1)向量减法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 设 x+b=a,则 x=a-b,如图,设O→A=a,O→B=b. 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知O→A=O→B+B→A, ∴B→A=O→A-O→B=a-b.
3.下列四式中不能化简为A→D的是( ) A.(A→B+C→D)+B→C B.(A→D+M→B)+(B→C+C→M) C.O→C-O→A+C→D D.M→B+A→D-B→M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4.2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4.2

角 ——在 0≤θ≤π 内,由 cos θ 的值求角 θ.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 变式训练
3.(1)已知 a,b 为平面向量,a=(4,3),2a+b=(3,18),则 a,b 夹角的余弦
值等于( )
8 A.65
B.-685
16 C.65
D.-1665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目标导航】 1.理解并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及运算. 2.能够用两个向量的坐标来解决与向量的模、夹角、垂直有关的问题.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新知初探] 知识点一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2)由题设知A→B=(8,-4),A→C=(2,4),B→C=(-6,8),所以A→B·A→C=2×8+(- 4)×4=0,即A→B⊥A→C.所以∠BAC=90°.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 (1)C (2)A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误区突破]
(2)已知 A(-2,1),B(6,-3),C(0,5),则△ABC 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解析: (1)设 a,b 的夹角为 θ,b=(x,y),则 2a+b=(8+x,6+y)=(3,18), 所以86+ +xy= =318,, 解得xy==-125,, 故 b=(-5,12),所以 cos θ=|aa|·|bb|=1665.故选 C.

高中人教版必修4数学课件第二章2.3.1精选ppt课件

高中人教版必修4数学课件第二章2.3.1精选ppt课件

量组:
①A→D与A→B;②D→A与B→C;③C→A与D→C;④O→D与O→B,其中可作
为这个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的一组基底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A→D与A→B不共线;②D→A=-B→C,则D→A与B→C共线; ③C→A与D→C不共线;④O→D=-O→B,则O→D与O→B共线. 由平面向量基底的概念知,只有不共线的两个向量才能构成一 组基底,故①③满足题意. [答案] B
2.设 e1,e2 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以下各组向量中 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 A.e1,e2 B.e1+e2,3e1+3e2 C.e1,5e2 D.e1,e1+e2 答案:B
3.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关于向量夹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与B→C的夹角是锐角 B.A→C与A→B的夹角是锐角 C.A→C与B→C的夹角是钝角 D.A→C与C→B的夹角是锐角 答案:B
1.若向量 a,b 不共线,则 c=2a-b,d=3a-2b, 试判断 c,d 能否作为基底. 解:设存在实数 λ,使 c=λd, 则 2a-b=λ(3a-2b), 即(2-3λ)a+(2λ-1)b=0, 由于向量 a,b 不共线, 所以 2-3λ=2λ-1=0,这样的 λ 是不存在的, 从而 c,d 不共线,c,d 能作为基底.
2.两个向量的夹角 (1)向量的夹角是针对非零向量定义的. (2)向量的夹角和直线的夹角范围是不同的,它们的范围分别是 [0,π]和0,π2.
1.如果 a 与 b 是一组基底,则下列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
A.a+b 与 a-b
B.a+2b 与 2a+b
C.a+b 与-a-b
D.a 与-b
条件 结论 基底

最新高中数学人教A版(课件)必修四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1

最新高中数学人教A版(课件)必修四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1
示这两个向量的和
平行四 边形法

①把两个已知向量的始点平移到同一点 ②以这两个已知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上以两向量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向量就是这两个已知 向量的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1)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①a+(b+c)=(a+c)+b;②A→B+B→A=0;③A→C=D→C+A→B+B→D.
+c,并求出其模的大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B
→ (2)DA
→ CB
(3)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a+b=A→B+A→D=A→C.
根据三角形法则,延长 AC,在 AC 的延长线上作C→E=A→C,则 a+b+c=A→C
+A→C=A→C+C→E=A→E(如图所示).
所以|a+b+c|=|A→E|=2 12+12=2 2.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理解向量的加法及其运算法则、运算律.(重点) 2.理解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难点) 3.数的加法与向量的加法的联系与区别.(易混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1 向量加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最新2019-2020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教材分析第四册第二章优质课件

最新2019-2020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教材分析第四册第二章优质课件
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 理解有关的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3课时
第1课时为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第2课时为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第3课时为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与数的运算进行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可采取发现法,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自己 类比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过画图验证 的实验方法理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议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 教师放手让学生活动,然后作适当的点评。
注意:浙江教学序与教材编写序
谢谢
杭州长征中学朱成万 zhu3602@
作出两种情况下 3e1+2e2、e1-2e2,
共线时“不能”, 不共线时“总能”
通过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得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课时
第1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第2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
角。 教学中建议采用探究法,要求学生自己利用向
量的数量积定义推导有关结论,这些结论可以 看成是定义的一个推论,教学中应当让学生独 立完成,教师作适当点评。
②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 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
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③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平面向量的 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 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复数及其 类比 运算数
实数及其运算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一般化
平面上向量 及其运算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5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5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题型二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两个力 F1=i+j,F2=4i-5j 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 A(20,15)
移动到点 B(7,0)(其中 i,j 分别是与 x 轴、y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求: (1)F1,F2 分别对该质点做的功; (2)F1,F2 的合力 F 对该质点做的功.
A.(-1,-2)
B.(1,-2)
C.(-1,2)
D.(1,2)
解析: 由物理知识知 f1+f2+f3+f4=0,故 f4=-(f1+f2+f3)=(1,2).
答案: D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3.在△ABC 中,(B→C+B→A)·A→C=|A→C|2,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思维启迪] 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应用的五个主要方面 (1)要证明两线段相等,如 AB=CD,则可转化为证明A→B2=C→D2. (2)要证明两线段平行,如 AB∥CD,则只要证明存在实数 λ≠0,使A→B=λC→D 成立,且 AB 与 CD 无公共点. (3)要证明两线段垂直,如 AB⊥CD,则只要证明数量积A→B·C→D=0. (4)要证明 A,B,C 三点共线,只要证明存在一实数 λ≠0,使A→B=λA→C. (5)要求一个角,如∠ABC,只要求向量B→A与向量B→C的夹角即可.
夹角为 60°,那么→F1的大小为( )
A.5 3N
B.5 N
C.10 N

2019-2020年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第二章平面向量 2.4.2

2019-2020年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第二章平面向量 2.4.2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名师点拨已知非零向量a=(x1,y1),b=(x2,y2). a∥b⇔x1y2=x2y1,即x1y2-x2y1=0. a⊥b⇔x1x2=-y1y2,即x1x2+y1y2=0. 这两个结论不能混淆,可以对比学习,分别简记为:共线纵横交错
积相等,垂直横横纵纵积相反.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1)a·b=a1b1+a2b2;
(2)a⊥b⇔a1b1+a2b2=0;
(3)a·a=|a|2⇔|a|= ������12 + ������22;
(4)cos θ= |������������·||������������|⇔cos θ=
������1������1+������2������2 ;
解析:∵a⊥(a-b), ∴a·(a-b)=0, ∴a2-a·b=5-(x-4)=0,解得x=9.
答案:A 反思有关向量垂直的问题,通常利用它们的数量积为0来解决.本 题也可先求出a-b的坐标,再代入a·(a-b)=0,解得x.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一
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例1】 已知a=(2,-1),b=(3,-2),求(3a-b)·(a-2b). 分析:先求出a·b,a2,b2,再对(3a-b)·(a-2b)展开求解;或先将3a-b,a2b的坐标求出,再进行运算.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3.1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3.1

n)b.
所以13mb+(1-m)a=12na+(1-n)b,由于 a,b 为基底,所以113- m=m= 1-12nn, ,
解得 m=35,n=45,所以A→E=25a+15b.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规律方法]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指出了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表示为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 线向量 e1,e2 的线性组合 λ1e1+λ2e2,在具体求 λ1,λ2 时有两种方法: (1)直接利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及向量共线定理. (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利用定理中 λ1,λ2 的唯一性列方程组求解.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二章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三角函数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题型三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 M 是 AB 的中点,且A→N=13A→C,BN 与 CM
相交于点 E,设A→B=a,A→C=b,试用基底 a,b 表示向量A→E.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2021版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4课件:本章整合2

2021版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4课件:本章整合2

真题放送
-35-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2015·江苏高考)已知向量a=(2,1),b=(1,-2),若ma+nb=(9,-
8)(m,n∈R),则m-n的值为 .
解析:由ma+nb=(9,-8)得, m(2,1)+n(1,-2)=(9,-8), 即(2m+n,m-2n)=(9,-8),
真题放送
-25-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真题放送
4(2015·陕西高考)对任意平面向量a,b,下列关系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a·b|≤|a||b| B.|a-b|≤||a|-|b|| C.(a+b)2=|a+b|2 D.(a+b)·(a-b)=a2-b2 解析:当a与b为非零向量且反向时,B显然错误. 答案:B
-26-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真题放送
-27-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真题放送
-28-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真题放送
-29-
本章整合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真题放送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4.1

数学必修4第二单元课件2.4.1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①因为(a-b)·(a+b)=12,
即 a2-b2=12,
所以|b|2=|a|2-12=1-12=12,
故|b|=
2 2.
②因为 cos θ=|aa|·|bb|= 22,
又 0°≤θ≤180°,故 θ=45°.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数学 必修4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题型三 向量的夹角与垂直
(1)(2015·重庆卷)已知非零向量 a,b 满足|b|=4|a|,且 a⊥(2a+b),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
π
π
A.3
B.2

5πBiblioteka C. 3D. 6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且 a·b=-6e21+2e22+e1·e2=-6+2+12=-72,
所以 cos〈a,b〉=|aa|··|bb|=
-72 7×
7=-12,
所以 a 与 b 的夹角为 120°.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2)因为 n⊥(tm+n),所以 tm·n+n2=0,所以 m·n=-nt2,又 4|m|=3|n|, 所以 cos〈m,n〉=|mm|··|nn|=43m|n·|n2 =-34t=13, 所以 t=-4.故选 B. 答案: (1)120° (2)B
数学 必修4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抓基础·新知探究
通技法·互动讲练
提知能·高效测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途径: 回归用数量积的定义求值、数量积不等式求范围等, 提高代数运算的正确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8
4、数学运算:
例 11.已知圆 的半径为 1,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 为两切点,
那么
的最小值为
(D )
A.
B.
C.
D.
例 12.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当每个 i (i 1, 2,3, 4,5, 6) 取遍 1 时,
| 1 AB 2 BC 3CD 4 DA 5 AC 6 BD | 的最小值是___0____,最大值是__2__5___.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9
4、数学运算:(巩固练习)
1.
|
a
|
1,
a

(a

b)

2
b
,则
|
b
|
的取值范围是:
2.△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 H,
若 OH m(OA OB OC) ,则 m 的取值是
A、-1
B、1
C、-2
D、2
()
3.已知 ABC 中, AB 4 , AC 2 ,若| AB (2 2) AC | 的最小值为 2, 则对于 ABC 内一点 P , PA (PB PC) 的最小值是
感谢大家的聆听,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6
1、逻辑推理:
(一)概念的辨析
例 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向量 AB 与 CD 是共线向量,则 A、B、C、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②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③单位向量都相等;④若 a / /b, b / /c, 则 a / /c .
2、数学抽象:
例 6.若 O 是锐角 ABC内一点,满满足足| |OOAA|2|2+| |BBCC|2|2 =| O| OBB|2 |2+| C| AC|2 |2| O=|CO|C2 |2|+A|BA|2B, |2 ,则
点 O 是△ ABC 的
(D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例 7.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OPMN 中, A 为线段 MP 上的动点, OA 交 NP 于 B,求证: | OA || OB |1.
4)若 O 是 ABC 内心,则 aOA bOB cOC 0或sinAOA sinBOB sinCOC 0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0
2、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 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 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 以表征。 落实途径: 通过把一些表面上看是非向量的问题,通过数学抽象转化 为向量的问题来求解,从而培养学生转化和化归的能力。
一、《平面向量》单元综述
P2
2、《平面向量》单元知识线索: (1)、几个概念:零向量、单位向量、向量的模、向量的 夹角、向量的平行(共线)、向量的垂直等; (2)、几个运算:向量的加减运算、向量的数乘运算、向量 的数量积运算; (3)、几个定理: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等。
一、《平面向量》单元综述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1
2、数学抽象:
例 5.如图,在平面四边形 ABCD中,已知 E, F,G, H 分别是 AB, BC,CD, DA
的中线,若
EG2

HF 2
1,设
AD

x,
BC

y,
AB

z, CD
1,则
2x z2

y 8

最大值为
P12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3
B. min{| a b |,| a b |} min{| a |,| b |}
C. max{| a b |2 ,| a b |2} | a |2 | b |2
D. max{| a b |2 ,| a b |2} | a |2 | b |2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8
则 x 2y 的最大值为__5____.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6
3、直观想象:(巩固练习)
1.已知△ABC,若对任意 t R , BA tBC AC ,则 ACB

2. 已知向量 a, b 为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 c 满足 a c,b c 600 ,则.设 为两个非零向量 a, b 的夹角,已知对任意实数 t ,| b t a | 的最小值为 1
A. 若 确定,则 | a | 唯一确定
B. 若 确定,则 | b | 唯一确定
C. 若| a | 确定,则 唯一确定
D. 若| b | 确定,则 唯一确定
B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7
1、逻辑推理: (二)分层设计问题
例 3. (1)平面内一组基底 OA,OB 及任一向量 OP , OP OA OB(, R) ,
若点 P 在直线 AB 上,证明: 1.
(2)平面内一组基底 OA,OB 及任一向量 OP , OP OA OB(, R) ,
若 k ( k 为常量且 k 0 值),试探究点 P 的轨迹与直线 AB 的关系.
(3)若 OP xOA yOB(x, y R) ,则 x, y 的不同
取值范围决定了动点 P 的不同轨迹区域. 写出右图
Ⅱ[1]
中各轨迹区域对应的 x,y 的取值范围.

Ⅳ[1]
Ⅱ[3]
拓展应用: (2017 年浙江)如图,已知抛物线 x2=y,点 A(-12,14),B(32,94), 抛物线上的点 p(x,y)(-12<x<32).过点 B 作直线 AP 的垂线垂足为 Q. (1)求直线 AP 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PA|·|PQ|的最大值.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4
求证: S1OA S2OB S3OC 0 ; (3)证明如下结论:
1)若 O 是 ABC 的重心,则 OA OB OC 0
2)若 O 是 ABC 的垂心,则 tan AOA tan BOB tan COC 0 。 3)若 O 是 ABC 的外心,则 sin2AOA sin2BOB sin2COC 0 ;
3.已知平面向量 a, b 满足| a |
2 6
,b

e1

e2
(

R)
,其中
e1,
e2
为不共线的
单位向量,若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任意向量 a, b 恒有| a b |
2 3
,则 e1, e2
夹角的
最小值是_________.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7
4、数学运算: 数量积的运算、模的运算、向量夹角有关的代数运算等等。
P3
3、《平面向量》单元方法线索: 构图法(数形结合)、坐标法、基底法、数量积投影法、 极化恒等式法等。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4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核心素养:逻辑推理、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也 将以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为线索来进行,抓住重点,突 破难点。
D.若存在实数 ,使得 b a ,则| a b || a | | b |
2.记
max{x,
y}


x, y,
x x

y y

min{x,
y}


y, x,
x x

y y
,设
a,
b
为平面向量,则
A. min{| a b |,| a b |} min{| a |,| b |}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5
1、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类比推理,以及从一般到特 殊的演绎推理。在对概念的辨析和结论的生成过程中,培养逻辑 推理能力。 落实途径: (一)通过对概念的辨析,培养学生善于全面思考问题的品质。 (二)通过由浅入深地分层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和 推理的能力。
3、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主要是数形结合,即借助图形来解决代数(运算) 的问题。 落实途径: 数形结合解决与向量模长和夹角等有关问题,利用投影法、 构图法、极化恒等式法等求解数量积有关问题。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5
3、直观想象:
例 8. 已知向量 a ≠ e ,| e |=1,对任意 t∈R,恒有| a -t e |≥| a - e |,则 ( C )
Ⅱ[2]
Ⅰ[1] O
Ⅳ[2]
B Ⅰ[2] A Ⅳ[3]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1、逻辑推理: (二)分层设计问题 例 4.(1)设 O 为 ABC 内一点, S1 SOBC , S2 SOAC , S3 SOAB ,
P9
若 OA 2OB 3OC 0 ,求证: S1 : S2 : S3 1: 2 : 3 ; (2)设 O 为 ABC 内一点, S1 SOBC , S2 SOAC , S3 SOAB ,
1、逻辑推理:
(一)概念的辨析(巩固练习) 1.设 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
A.若| a b || a | | b | ,则 a b
B.若 a b ,则| a b || a | |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