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基础 PPT.共38页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1b4f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b.png)
雷电灾害及预防
雷电灾害
雷电是指天空中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可导致火灾、爆炸、 电击等灾害。
预防措施
加强防雷设施建设,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高耸建筑物、金属框架结构等易导 电物体,不在大树下避雨,不接触裸露电线和电器设备等。
台风灾害及预防
台风灾害
台风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性涡旋,可导致狂风 暴雨、巨浪、风暴潮等灾害。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究的重点之一。
雷暴系统
雷暴是指积雨云中强烈的雷电和降水 现象,常伴随着大风、冰雹等天气现 象。
雷暴的预报和预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雷暴的形成和发展与空气的上升运动 和不稳定能量有关,是夏季常见的天 气现象之一。
PART 05
气象灾害与预防
暴雨洪涝灾害及预防
暴雨洪涝灾害
暴雨是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超 过50毫米的降水,可能导致河流 水位上涨、山洪暴发、城市内涝 等灾害。
详细描述
气象是研究地球大气层中发生的各种天气现象和气象过程的科学,包括温度、湿 度、降水、风、气压等要素的变化规律。气象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 重要意义,如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
气象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气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过程具有不同的特 点。
气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气象条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气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天气预报可以指导人们的出行和生产活动,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 。同时,气象灾害也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如暴雨、台风、干旱等灾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威胁。因此,了解气象知识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第一章 第一节大气概况
![气象第一章 第一节大气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9690bd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e.png)
第一节 大气概况 第二节 气温 第三节 气压 第四节 空气水平运动--风 第五节 大气环流 第六节 大气湿度 第七节 大气垂直运动 第八节 云和降水 第九节 雾和能见度 第十节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第一节 大气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成分;大气污
染;大气垂直结构。
重点:大气中的易变成分及其作用;对流
(3)上层:离地面6km到对流层顶,中纬度地区上空盛 行西 风,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形成高空急流(风速 ≥30m/s),波状式的层流是该层的运动特点。
中层和上层 几乎不受摩擦作用,称为自由大气。对流 层顶:厚度约为1-2km,温度随高度呈等温或逆温状态。
2. 平流层(Stratosphere):厚度:自对流层顶到大约55km。
4、城市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
5、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 6、产生有毒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总结:
1、对气温有影响:CO2,臭氧,水汽 2、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CO2,水汽 3、唯一吸收紫外线:臭氧(O3) 4、产生温室效应:CO2 5、唯一一种在常温常压下能产生相变:水汽 长波辐射:地球大气辐射能量的95%集中在
最轻。湿空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只有干空气密度 的62.2%。大气中水汽含量范围在0~4%,它也是造 成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的主要物质条件。
3、杂质 1)、杂质: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
要包括尘埃、烟粒、细菌、病毒、花粉和微 小盐粒等,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 又称为气溶胶粒子,包括水汽凝结物(水滴、 冰晶)、微小盐粒等。 2)、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是可压缩气体,大气密度随 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少。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12e7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9.png)
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物理现象。 关注地震、火山活动、磁暴和太阳风暴等地球物理现象。
总结
通过了解气象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现象,抵御气象灾害,并掌握 气象预报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同时,展望气象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气象科学的进步与创新。
2. 大气结构和公共气象观测要素
大气结构
大气圈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部大气层。 温度和压力在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变化。
公共气象观测要素
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以及降水是公共气象观测的重要要素。
3. 气象灾害和防御措施
暴雨和洪水
暴雨和洪水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采取防御措施,如修建排水系统、建立防洪工程和加强预警体系。
雪灾和雪灾防御措施
雪灾可能导致道路封闭、交通堵塞和供电中断。 加强道路清理、冰雪防治工作和提醒民众防寒保暖。
台风和暴风雨灾害
台风和暴风雨给沿海城市和岛屿带来破坏性影响。 完善防台风准备工作,加强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和紧急疏散计划。
4气象资料,对未来天气进行推测。 预报分类包括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
气象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了解气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大气结构和公共气象观测要 素。掌握不同气象灾害的影响和相应的防御措施,同时了解气象预报和地球 物理学的基本知识。
1. 介绍气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 象
气象学,定义为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要素及其在气候和天气变化中的作用的 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大气的物理性质、大气现象和大气过程。
气象学课件
![气象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4c65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8.png)
3
寒潮危害图
4
• 冷害 • 定义
冷害是指农作物生育期间遭受到0℃以上(有时甚至 20℃左右)的低温危害,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生 殖器官的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农业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 类型
根据低温对作物危害的特点及作物受害的症状,可将冷 害分为障碍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 • 障碍型冷害
• 洪灾:
湿害
包括江河洪水和山洪,一般有突发暴雨或长期的降 雨引起,西部也可能由大量融雪引起,沿海可能由风暴 潮或海啸引起。
19
• 涝害: 由于雨量过大或过于集中,或农田排水不畅,造成农田
或其它植被生长区的地表积水过多,使植物受害的现象。 • 湿害(渍害、沥涝):
连阴雨时间过长,或雨水过多,或洪涝灾害之后农 田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土壤 透气不良,温度过低,作物根系缺氧受到伤害,造成 作物生长发育受阻或死亡的现象。
夏季: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
2
• 危害 • 农业 晚春:使幼嫩的作物和果树遭受冷害或晚霜的冻害。
秋季:初霜往往使作物的收成受到影响。 冬季: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和果树受到不
同程度的冻害。 • 畜牧业 北方大风雪使牧区牲畜遭到冻饿和死亡。 • 渔业 在海上,由于寒潮常形成风力6级以上的大风
和浪高3米以上的大浪,使渔业生产不能正常 进行。
15
• 大气干旱: 空气干燥、大气蒸发力强,促使植物蒸腾过快,根系从
土壤吸收的水分难以补偿水分收支失衡而造成的危害。
• 生理干旱:
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使根系的生理活动遇到障碍, 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危害。
春旱
气象知识分享ppt
![气象知识分享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46e5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8.png)
contents
目录
• 气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天气现象解析 • 气候变化趋势与影响评估 • 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策略 • 气象服务创新与实践案例分享 • 气象知识科普传播途径拓展
01 气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气象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圈中各种气 象现象和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 科学。
降水过程
水汽凝结形成云滴,云滴增长形成雨滴 或雪晶,当雨滴或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 时,由于重力作用而降落至地面。
雷电产生原理与防护措施
雷电产生原理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当云 层内部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 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
电现象。
雷电类型
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 等类型,对建筑物、电子设备和人 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人工消雾技术
利用加热、吸湿等原理消 除大雾天气,提高交通能 见度和保障飞行安全。
人工防雹技术
通过向云层中播撒防雹剂 等手段,减少冰雹对农业 生产的危害。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对历史灾害资料的分析,了解灾害 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评估未来可能发生
的灾害风险。
模型模拟法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灾害 发生过程,预测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快速调配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 效地提供救援物资。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
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并进行定期培训和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和应对能 力。
推进跨区域应急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应急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应对 自然灾害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气象学.pptx
![气象学.pptx](https://img.taocdn.com/s3/m/6430034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8.png)
《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合作框架为 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 机制,各国需共同努力实现减排目标 。
适应策略
针对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采取适应 策略来降低其影响,如建立气候适应 型城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水 资源管理等。
06
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
Chapter
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站点布局与选址
农业生产指导
气象学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天 气信息和气候预测,指导农民合理安 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02
大气圈层与结构
Chapter
大气圈层划分
01
对流层
地球表面最接近的大 气层,天气主要发生 在这里,包括云、雨 、雪等。
02
平流层
位于对流层之上,其 中包括臭氧层,对地 球生命起到重要保护 作用。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季节变化 ,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植被茂盛。
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季 之分,湿季时草木茂盛,干季时 草原枯黄,动物有大规模迁徙现 象。
温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01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植被以温带落叶阔
叶林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02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由森林到草原、
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气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
气象学为天气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技术支持,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未来天
气情况,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气候预测
通过对历史气候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气象学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灾害防御
气象学在防御台风、暴雨、洪涝、干 旱等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减少灾害损失提供了有力支持。
气象基础知识PPT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f33355b7360b4c2e3f6454.png)
气象上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
云底高度,将云分成高、中、低云三
大类。云是天气的相貌,一般天上挂
什么云,就指示地面上有与其相对应
的天气,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
天气变化的动态。
-
8
常见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是指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 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风、 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 综合表现。一般可分为降水、地面凝结、视程 障碍、雷电等。
-
3
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 态(经融化后)的水。降水量以在水平面上积累 的深度表示,单位为毫米(mm),取一位小数。 1毫米(mm)雨水相当于1亩地浇了约667公 斤(kg)的水。
-
4
固态降水有雪、冰粒、冰雹等,雨和雪的 混合降水在天气预报中称为雨夹雪。降雪大小 用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来表述,降雪量和雨量一 样也用毫米(mm)表示,是将承接到的降雪融 化后量得的。积雪深度是在平坦开阔的地面上 直接用尺子量出来的,单位是厘米(cm),简称 雪深。冰雹以个体的直径表示,单位是毫米 (mm)或厘米(cm)表示。
-
19
扬沙:
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 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00米至小于10000米。
沙尘暴:
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
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根据能见度的
大小,沙尘暴的强度还可分为沙尘暴、强沙尘
暴、特强沙尘暴三个等级。
-
20
强沙尘暴图片
-
21
2.2.4雷电
-
18
霾: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空气普遍混浊 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 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15b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f.png)
VS
气象预报的方法
包括数值预报方法、统计预报方法、经验 预报方法等,其中数值预报方法最为准确 。
气象服务的类型与内容
气象服务的类型
包括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 象服务等,其中公众气象服务最为普遍。
气象服务的内容
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灾害预警、气象 信息等,其中天气预报最为基础。
气象预警与应对措施
干旱
长时间内降水不足或无降水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水源枯竭、农作物歉收等灾 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寒潮与热浪
寒潮
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风力增强、降水增多等天气现象,可能带来冰雪、冻害等灾害 。
热浪
长时间的高温天气现象,可能导致人体中暑、水源短缺、农作物枯萎等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 响。
06
气象学发展与应用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支
大气圈
天气学
气象学主要研究大气圈中的气象现象、气 候变化以及与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相关 的现象。
天气学是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 究大气中天气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
气候学
应用气象学
气候学主要研究气候的形成、演变和分布 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 境的影响。
现代气象学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就,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
气象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农业
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为农业 生产提供及时的天气信息和农 事建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交通
气象条件对交通运输有重要影 响,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为 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环境
气象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空气质量 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
气象简单学习 ppt课件
![气象简单学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d474883c1ec5da51e270b9.png)
6
阵风
例:METAR VHHH 150100Z 16023G34KT
机场名
时间(UTC) 风向风速(m/s)
130V200 7000 R07R/1700U R25L/P2000
节 RVR
风向变化范围 能见度 RVR 右 上升趋势
11
Φ 天气现象的影响与运行标准
• 大风:平均风速达到12m/s以上的风
• 风切变:表现为气流运动速度和方向的突然
变化
需及时告诉机组
• FG: 影响能见度
• +RA: 夜间不能落地
• TSRA: 见后面雷达图
• SN、PL: 飞机可能需要除冰
• 除FEW外,当报文报002时,需引起注意
12
大致掌握的运行标准: 1、落地标准: A、九寨机场:能见度:2000M
FC 2. 天气现象的影响与运行标准 3. 重要天气预告图、雷达图 4. 京渝两场的气候特征 5. 特殊机场的气象特征 6. 其它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附近 BL 高吹
或霰
SS 沙暴
的
DS 尘暴
10
SH 阵性
SPECI(特选报)—发现要及时告诉其他班 组成员,采取相应措施
例:SPECI ZUCK 220615Z FG BKN001=
FC(预报) 例:Z
FCCI39 Z Z 191524 28004G09MPS
气象知识.ppt
![气象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57551b561252d381eb6e35.png)
随着生产的发展,气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又相 继出现海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森林 气象学、污染气象学等应用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在气 象学领域的应用,又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如雷达气 象学、卫星气象学、宇宙气象学等。
气象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许多 学科的应用科学。几千年前,人们对大气现象已有记 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观测仪器的发明、探 测手段、通信装备及计算工具的发展,人类对大气现 象探索的扩大及加深,使之逐步发展为科学的气象学。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在气象科学领域广 泛应用,使气象科学进入崭新时期。
8
生产影响巨大。如1994年7月12日,受台风减弱的低 压影响,阳新及大冶南部普降特大暴雨,阳新城关24 小时降雨量高达538.7mm,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数十 人死亡;1998年7月22日黄石市区普降特大暴雨,24 小时降雨量达360.4mm,伤亡数十人,经济损失数亿 元之多。由此可见,防汛任务是湖北“天大是事”, 也是黄石“天大是事”。汛期气象服务历来是我市气 象预报服务的重点,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暴雨 的监测预报能力,是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关键。
7
1、降水:黄石年平均降水量1467.5mm,降水年 变率大,年最大降雨量与年最小降雨量之差高达 1292.6mm,相当于正常年降雨量的一倍。1954年以来, 我市共发生大涝以上的年份有9年(1954、1969、 1975、1977、1983、1989、1996、1998、1999年), 其中1954、1983、1998年为重涝年,年降水量均在 2000.0mm以上。而1966、1968、1978、1985年全年降 水量不足1000.0mm,较历年平均偏少3成以上。全年 雨量集中于夏季,平均降水量为605.1mm,占年降水 量的41.2%,尤以梅雨期最为集中,有些年份6—7月 雨量占全年一半还多。由于雨量集中,暴雨频繁,强 度大,时空分布不均,天气变化剧烈,容易造成山洪 暴发、江河溃堤、垮库、倒坝等严重灾害,危及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对工农业
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f484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6.png)
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气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我们都会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做出合适的计划。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气象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话题,我们只需要知道明天会下雨还是晴天就足够了。
事实上,气象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气象的基本概念。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它涉及大气的组成、结构和运动。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来预测天气变化。
这些观测数据是从气象站、卫星和其他气象设备中收集的。
气象学家使用气象仪器来测量和记录气象要素。
其中最常见的是温度计、湿度计和气压计。
温度是指物体的热量,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气压是大气对地面的压力。
这些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天气的变化。
天气预报是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气象学家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甚至几周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数据的质量、气象模型的准确性等。
气象学家还研究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例如,他们研究气旋、高压系统和风暴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气象现象的原因和预测天气变化非常重要。
气象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气候学。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模式。
气候学家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他们使用气候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气候变化。
除了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气象学还有许多其他应用。
例如,气象学在农业、航空、能源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来决定何时播种和收获作物。
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调整航班计划。
能源公司可以根据天气预测来管理能源供应。
总之,气象学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科学。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还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气象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对气象的了解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气象学基础 ppt课件
![气象学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6b1c6a856a561252d36fd5.png)
测定。
8. 水平能见度
定义: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 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最 大水平距离。单位:km
3 状态方程
空气的状态可以用密度、体积、气压、温度来 表示。
状态方程:用来表示上述四个物理变量之间的 关系或规律的方程。
5) 绝对湿度(a)
定义:单位容积湿空气中含有水汽质量,单位取 g/m3。
6) 比湿 (q)
定义: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的
总质量(水汽质量加干空气质量)的 比值,称为
比湿。g/g
q=mw/(mw + md)
mw为该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md为该团湿空气中 干空气的质量。由此公式和状态方程可得:
1.2历史
我国
宋代曾有僧赞宁 (公元10 世纪) 利用土炭湿度计
来预报晴雨
殷代甲骨文
西汉相风鸟
(公元前1000年) (公元前104 年)
国外
古代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碑上 记载着许多有关天气的知识。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大约公元前 350年著作了《气象学》。
课程介绍
课程设置: 理论+实验
教材
《气象学》,贺庆棠、陆佩玲主编,中国林 业出版社,2010年。
考核方式 平时(30%)+考试(70%)
参考书
1.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主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2.农业气象学,段若溪、姜会飞主编,气 象出版社,2005年。
3.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李爱贞、刘厚风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