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例上报程序使用流程

感染病例上报程序使用流程
感染病例上报程序使用流程

院感相关报卡程序使用流程

——感染病例上报

出现医院感染病例后,请于24h内通过内网电脑上“院感相关报卡程序”上报感染管理科。具体流程如下:

“院感相关报卡程序”→报卡类别处选择“院感报卡”(如图1) →输入需上报患者的住院号,回车或点上报→图2界面。

图1

图2

病人基本信息系统可自动提取,需要填写的有:

1.已送检但未出结果者,请勾选“有送检未出结果”。

2.“感染诊断”模块(如图3)

图3

每一个空项均通过点击下拉菜单选择正确信息(可通过首字母快速检索)。在相应感染诊断信息的网格上点右键,可新增或删除记录。

3.“易感因素”模块(如图4)

图4

点击下拉菜单选择易感因素(可通过首字母快速检索),在相应的网格上点右键,可新增或删除记录。如果某个易感因素与该感染相关,请在其后“是否相关”处的“□”内画√注意:如果有多个感染诊断,每个感染诊断又存在多个易感因素,则需选定(左键单击)某个感染诊断之后再添加其相应的易感因素。

4.感染诊断依据(如图5)

图5

点击编辑框最右侧下拉菜单,勾选诊断依据(可多选),点确定。注意:诊断依据下方的框内可编辑区域,务必在编辑框内

输入症状体征(如:发热、咳嗽、咳痰、寒战、

框内的字即为手录字样)。

5.病人已经出结果的送检标本,均会自动在“病人所有送检标本”

一栏出现(如图6)。勾选与此次感染相关的检验标本(可多选),

点击即可;如果发现勾选有误,则可将相应的检验信

息前的√去掉后,再点击即可(如图7)。

图6

图7

上述信息填写完毕之后,可直接点击。如果无手术切口则此份病历上报完毕;如果有手术切口则会自动弹出“手术部位感染登记表”界面(图8),继续填写。

图8

6. 手术信息

点“新增”即可出现“手术列表”(图9),双击出现感染的手术,

图9

弹出具体的手术信息填写界面(图10):

10

其中,灰色部分为系统已自动填写,其余各项需医生手动补充。所有项目均必须填写,无出血、输血填0。点击“保存”,回到“手术部位感染登记表”界面(见图8),点击“关闭”即上报成功并回到报卡界面,点击“关闭”即可。

注意:各科室可通过报卡界面左下方的“科室感染统计表”查看本科室某时间段内感染情况统计;通过“科室感染明细表”和“科室上报已确认明细”查看本科室某时间段内感染病例信息及上报病例确认情况。

备注:以上图示中病例信息只做演示参考用,无其他意义,特此说明。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与流程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与流程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主管医生须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随医嘱送至护士站存放)。 2.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3.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4.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5.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置原则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着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订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3.报告主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手卫生管理制度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与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与流程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实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责任制,院长为医院第一责任人。负责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领导管理。 二、各科室主任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科室责任人,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履行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职责。 三、医务人员应当掌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报告时限、处置工作及质量管理等要求。一量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验和干预,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四、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院内发现以上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一、)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二、)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五、医院内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六、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科室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七、各科室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1、报告 ⑴口头报告: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①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②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⑵书面报告: 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2、应急处置 ⑴隔离诊治病人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采取如下监测方法: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医院必须对每例病人实施住院过程全程医院感染监控,正确进行监测资料的填写、报告与评估。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和反馈。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每年组织两次,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2.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发病趋势监测等本底资料,结合本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选择监测目标。每年开展1-2 项。定期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馈利用,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并于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见附件)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医院感染暴发与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等部门,医院感

染管理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查找感染源和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 (二)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 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 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 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 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四)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五)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时,除上述措施外,医院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体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六)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七)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必须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主管医生于 24 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主管医生须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随即送到感染科。 2.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3.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4.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5.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 24 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置原则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

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订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主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x x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或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注:若经会诊确定为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地做好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1.目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规范和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3.应急组织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3.1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分级响应程序,负责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 3.2各成员部门的职责: ①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级别确定,对卫生处置进行技术指导,提出防控措施;对感染病人及高危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指导。进行医生人力协调工作,监督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等。 ②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与隔离等规章制度和护士人力协调工作; ③院感专职人员及时准确地完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及调查评估工作;作好有关记录,完成暴发事件的调查报告;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和监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负责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 ④医技科(检验室)承担相关检测工作,注意保存菌种以备进一步检测分析。法定传染病的菌毒种或特殊的菌毒种要及时送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保存。 ⑤药剂科、后勤部门负责应急药品、物资采购工作;提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质: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判定标准、终止条件以及分级 4.1 判定标准在短时间(1周)内连续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4.2 终止条件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控制程序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控制程序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一、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处理流程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 组织院感管理小组 流行病学调查 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并查找感染原因汇报分管院长 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要求进行上报 写出调查报告、制定防范措施 三、报告 1、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1)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赣县卫生局,

并同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书面报告: 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四、应急处置 1、隔离诊治病人 (1)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 (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3)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实施分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收治新病人; (4)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2、环境处理 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3、流行病学调查 (1)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 (2)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3)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5、制定控制措施 (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3)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4)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 (5)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 (6)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输液(血)反应报告规定 一、科室发生输液(血)反应必须及时填写输液(血)反应报告单一式三份护理部,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追究要求各项填写准确、完整,经该病区护士长签名后,于当日送交院感科、病区发生输液(血)反应逾期不报或有意隐瞒的,责任。 二、输液(血)反应液体的瓶口、静脉管道、针头用无菌纱布包扎,附上细菌培养申请单及病人寒颤高热时采的血标本和血培养申请单,及时由护士送检验科 三、检验科应将培养结果及时报告院感科,科室应将培养报告单贴入病历中。凡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班外时间,输液(血)反应标本直接送往检验科签收处理? 输液(血)反应报告单有紧急情况可直接报院行政总值班, 然后补报院感科。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一、医院感染病例应严格按照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 二、各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人时需在24小时内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或电 话报告上报院感科,报告人必须是病人的经治医生,进修生填写时需由上级医生签名确认,送 院感科。 三、如发现短时间内同一病区中出现多例同类感染的病例时,应及时通知院感科。 四、院感科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分管副院长,医院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 五、院感科将每月查阅发现的漏报病例通知病区医生,经治医生应及时进行核对,修正内容并补填至病历首页。 六、院感科将每月漏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汇总,出现一例漏报扣1分对科室或个人进行奖罚。 终末消毒制度 一、床、床旁桌、椅子热水瓶用消毒液擦洗。 二、出院后更换清洁的床单、棉褥、棉被、枕心晾晒或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三、一次性口杯、便盆、脸盆等,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四、传染病人、病房按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消毒。 (一)室内进行彻底的封闭熏蒸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 (二)病人的随身用物如衣服、食具、玩具、书报等均需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 (三)熏蒸消毒后,室内家具、墙壁、地面再次分别用含氯消毒液擦洗,进行彻底打扫除,并开窗通风1小时。 (四)换下的被服放入双层污物带内,标识清晰,密闭运送到洗衣房。 (五)收有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全部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贴“特殊感染性废物”标识,统一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五、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放置,生活垃圾用黑色袋装,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各类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用黄色袋装,只能装3/4满,并注明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做好交接登记工作?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外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洗手设施。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要求包装规范,包布完好无损,包内放置3M 灭菌标志,标明打包者、灭菌日期、过期日期(有效使用时间7天),灭菌后放入专柜,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过期予以重新灭菌。 四、各种注射器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静脉注射时应一人一针「止血带 (门 诊抽血室应加一巾)。 五、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每4小时更换1次,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外用盐水无菌保持24小时有效。以上各种药液、溶媒开启后应注明日期、时间、用途。 六、碘酒、酒精、碘伏瓶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及灭菌2次。常用无菌持物罐每周灭菌更换1-2次,置于无菌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 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漏的污物袋内,及时密闭运送至垃圾屋消毒处理。

2018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2018年1-6月份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一、目标性监测: 2018年全院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信息汇总表 1、全院留置导尿1007人次,留置导尿总日数为3255日,发生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1例,导尿相关人数感染率为0.10%,导尿千日感染率为0.3‰。 2、外科系统:1-6月份共计实施Ⅰ类手术545台次,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病例; 3、使用呼吸机53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总日数为335日,发生呼吸机相关感染病例0例,呼吸机相关感染率为0%。 4、使用中心静脉置管8人,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75日,未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病例,感染率为0。 二、医院感染病例分布表:

2018年1-6月全院院内感染情况汇总分析与反馈 总结与分析:

1、本年内全院发生医院感染36人次/37例次,共发生了5个部位的感染,上呼吸、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42%; 2、医院感染各部位发病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22%;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13%;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0.03%,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01%。 3、各部位医院感染分布比:上呼吸道感染占51.35%,下呼吸道感染占39.73%,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占8.1%,手术切口感染占2.7%。 三、2018年1-6月份出院人数 2018年1-6月份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分布表:

上呼吸道感染明显的季节性,3月份多发,切口感染仅6月份1例,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2018年第三季度各部位感染例数:

(一)上呼吸道感染19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53%,占出院人数的0.22%。分布在1月份5例、2月份2例、3月份8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份0例 (二)下呼吸道感染11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31%,占出院人数的0.13%。分布在1月份5例、2月份2例、3月份8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份0例 (三)胃肠道感染2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6%,占出院人数的0.02%。分布在2月份、3月份6月份各1例 (四)泌尿道感染3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8%,占出院人数的0.03%,分布在3月份1例、5月份2例 (五)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3%,占出院人数的0.01%。分布在6月份1例 四、感染原因分析: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主管医生须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随即送到感染科。 2.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3.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4.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5.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置原则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订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主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 置流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为规范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暴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确保,根据《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1、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处理流程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3.1.1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书面报告: 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4、应急处置隔离诊治病人 4.1.1将检查、检测、等工作。环境处理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输液(血)反应报告规定 一、科室发生输液(血)反应必须及时填写输液(血)反应报告单一式三份护理部,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追究要求各项填写准确、完整,经该病区护士长签名后,于当日送交院感科、病区发生输液(血)反应逾期不报或有意隐瞒的,责任。 二、输液(血)反应液体的瓶口、静脉管道、针头用无菌纱布包扎,附上细菌培养申请单及病人寒颤高热时采的血标本和血培养申请单,及时由护士送检验科 三、检验科应将培养结果及时报告院感科,科室应将培养报告单贴入病历中。凡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班外时间,输液(血)反应标本直接送往检验科签收处理. 输液(血)反应报告单有紧急情况可直接报院行政总值班, 然后补报院感科。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一、医院感染病例应严格按照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 二、各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人时需在24小时内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或电话报告上报院感科,报告人必须是病人的经治医生,进修生填写时需由上级医生签名确认,送院感科。 三、如发现短时间内同一病区中出现多例同类感染的病例时,应及时通知院感科。 四、院感科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分管副院长,医院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 五、院感科将每月查阅发现的漏报病例通知病区医生,经治医生应及时进行核对,修正内容并补填至病历首页。 六、院感科将每月漏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汇总,出现一例漏报扣1分对科室或个人进行奖罚。 终末消毒制度 一、床、床旁桌、椅子热水瓶用消毒液擦洗。 二、出院后更换清洁的床单、棉褥、棉被、枕心晾晒或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三、一次性口杯、便盆、脸盆等,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四、传染病人、病房按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消毒。 (一)室内进行彻底的封闭熏蒸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 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主管医生于24 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 理科。主管医生须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 随医嘱送至护士站存放) 。2.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 计、分析。 3. 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 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 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4. 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 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5.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4 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 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6. 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置原则 1. 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管理制度。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 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 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 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 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 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4) 制订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 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 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 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 报告主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 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 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2) 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 措施。 (3) 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4. 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手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 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要求如下: 1.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 对医院职工开展全员性培训,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 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I 类和II 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 。?类和?类区域包括: 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入院日期年月日 入院诊断:1. 2. 发生医院感染日期年月日 医院感染部位: 1.上呼吸道 2.下呼吸道 3.泌尿系统4.胃肠道 5.血液系统 6.皮肤与软组织 7.手术部位 8.中枢系统 9.骨、关节 10.生殖系统 11.口腔 12.其他 手术患者填写以下信息: 手术名称: 手术日期年月日择期手术□是□否 手术切口类型 □Ⅰ□Ⅱ□Ⅲ□IV ASA分级 □1 □2 □3 □4 □5 手术持续时间﹥3小时□是□否NNIS评分 □0 □1 □2 □3 报告医生报告日期年月日填写前,请仔细阅读《填写说明》(背面)。防保感控处

填写说明: 1、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感染疾病。 2、该报告卡须在医院感染发生后24小时内填写并报送医院防保感控处(敬业楼二楼防保 感控处或儿童医疗中心预防保健中心诊断室) 3、手术切口类型:按照现行的手术切口分类标准分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4、麻醉分级(ASA分级):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P6不作日常监测)。 5、NNIS评分:即“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 级和NNIS3级。 NNIS得分=手术切口得分+麻醉分级得分+手术持续时间得分 表1 各项得分标准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说明

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的填写说明 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只登记调查期间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表中的项目有些是必填的,如年龄、性别、科室、入院日期、感染部位等,这些因素是感染分类和感染病人的基本特征。有些是选择项,是根据各监测医院开展监测力度的大小而设立的,可根据各医院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而选择。 1.感染病人编号按感染病人年代及发生的先后排序。其编号方法是先写年代,随后是排序号。例如:2003年发生的第1例病例记为2003-1,2005年发生的第10例病例记为2005-10,以此类推。 2.年龄 (1)年龄>1岁的,记为多少岁,并在“岁”上打“∨”。 (2)年龄在1个月~1岁时,记录月数,并在“月”上打“∨”。 (3)年龄在1日~1个月时,记录日数,并在“日”上打“∨”。 3.诊断指感染病人出院时的主要诊断,最多填3个,若病人尚未出院则填写感染时的诊断,出院时更正。 4.感染日期是指出现症状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可以计算:入院到发生感染的间隔;手术到发生感染的间隔;用以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 确定感染日期应注意:①当实验室结果作为感染诊断依据时,应将收集实验室标本的那一日而不是出结果的那一日作为感染日期;②当感染与ICU有关但是在出ICU后24小时内发病时,出ICU的日期即为感染日期。 5.ICU病人指病人在ICU接受观察、诊断和治疗时发生的感染。病人在进入ICU48小时后以及出ICU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应在“是”上打“∨”。 6.泌尿道插管指符合泌尿道感染诊断标准的病例,在其细菌学检验结果、体征或症状之前2日内留置过导尿管者,记为“是”,否则填“否”;在放置导尿管时,细菌学证明已有泌尿道感染则记为“否”,因感染与放置导尿管无关。 7.动静脉插管是指导管插入装置的终端止或接近于心脏和大血管如动静脉留置针。如果在感染发生之前2日内使用过上述装置应为“是”,否则填“否”。 8.使用呼吸机是指使用机械装置协助病人呼吸,当病人发生感染前2日内使用过上述装置,除非有证据证明该装置与感染有关,否则应填“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采取如下监测方法: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医院必须对每例病人实施住院过程全程医院感染监控,正确进行监测资料的填写、报告与评估。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和反馈。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每年组织两次,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2.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发病趋势监测等本底资料,结合本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选择监测目标。每年开展 1-2项。定期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馈利用,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见附件)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医院感染暴发与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一、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四、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五、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现患率,若现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

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六、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七、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14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制度

1.目的: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 等,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2. 范围:全部住院病人。 3. 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 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 权责: 4.1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每季度向院长书面汇 报,定时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发现漏报应及时核查补报。 4.2兼职感控管理人员:有义务监督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登记和上报工作。 4.3经治医师: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临床医院感染病例。 4.4检验科:负责标本监管、检验或监督报告结果,发现异常及时和相关临床科室联 系,并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 5.作业内容: 5.1监管机制及指标: 5.1.1 门诊、病区、麻醉手术室设兼职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员要求医生、护士各 一名。 5.1.2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管床医生必须于24小时内在病区早会上报告。 同时立即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报医护部,并及时在医院感染 管理监控活动记录本上登记。 5.1.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专职人员应与门诊、病区、麻醉手术室的监控员 保持联系,在接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24小时内,完成登记工作。 5.1.4医院感染科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汇总及统计监测资料,定期向 全院公布,并按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5.1.5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于12小时内报告主管 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经调查证实医院感染暴发时按要求逐级上报。 5.1.6院感兼职管理人员必须相对固定,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 主管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若有变动应及时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辛集市第二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1、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 3.1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3.1.1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3.1.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2书面报告: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4、应急处置 4.1隔离诊治病人 4.1.1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 4.1.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4.1.3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4.2环境处理 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4.3流行病学调查 4.3.1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 4.3.2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4.3.3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5、制定控制措施 5.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5.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5.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5.4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 5.5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