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1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及注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春芳歇(xiē),王孙自可留。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译文及注释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注释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7-9]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下:顺流而下
6、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7、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a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傍晚。
2、空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的山,而是因为植物的茂密,掩盖了人活动的踪迹。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及翻译

1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2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雨后山泉在岩石上流的情景。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6随意:任凭。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
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山居秋暝的这首诗的意思

山居秋暝的这首诗的意思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杰创作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山居生活中的感受和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和大致意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大致意思:
在雨后的清空山中,天气变得凉爽,晚上逐渐变成了秋天。
明亮的月光穿过松树的缝隙,照亮了静谧的山间,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竹林里传来洗衣女儿的声音,莲花在渔船下轻轻摇曳。
随心所欲地享受春天的芳香,年轻的王孙可以在这里尽情停留。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宁静、自然和随意的生活方式。
王杰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山野秋色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
这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追求田园生活和自然之美的主题。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出自《全唐诗》。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
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
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1: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译文2: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词语解释】浣女:洗衣女。
1.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2.暝:日落,黄昏。
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4.新:刚刚。
5.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归。
【诗文赏析】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山居秋暝》全文带拼音

《山居秋暝》全文带拼音Shān jū qiū míng秋月明,山居之处,qiū yuè míng,shān jū zhī chù,山林幽静,暮色降临,shān lín yōu jìng,mù sè jiàng lín,云淡风轻,涧水潺潺。
yún dàn fēng qīng,jiàn shuǐ chān chān。
野花香醉,鸟语啼鸣,yě huā xiāng zuì,niǎo yǔ tí míng,松树低垂,岩石青冥。
sōng shù dī chuí,yán shí qīng míng。
孤烟远山,归思无边,gū yān yuǎn shān,guī sī wú biān,心静自然,禅意融悠。
xīn jìng zì rán,chán yì róng yōu。
山居秋暝,寂静无言。
shān jū qiū mìng,jì jìng wú yán。
解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山村秋夜的安逸恬静之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山间秋夜的宁静和美好。
首句以“秋月明,山居之处”作为引子,表明了诗人置身山居的场景。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山林幽静、暮色降临的景象,以及云淡风轻、涧水潺潺的自然声音。
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山间的宁静与祥和。
接着诗人用“野花香醉,鸟语啼鸣”表现了山间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松树低垂、岩石青冥的自然景观。
这些画面勾勒出了山居的山水风光,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最后两句“孤烟远山,归思无边,心静自然,禅意融悠。
”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思考和领悟。
山居秋暝注释和译文

山居秋暝注释和译文《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名篇。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2.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3. 新:刚刚。
4. 清泉石上流:写的是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5.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6.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7. 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 随意:任凭。
9. 春芳:春天的花草。
10. 歇:消散,消失。
11.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哎呀!您瞧瞧,王维这诗写得多美呀!那雨后的空山,多清新,多宁静,就好像咱们心里头那片最纯净的角落。
明月照在松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这画面,难道不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吗?再想想那竹林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是洗衣姑娘们结伴归来啦,还有那莲花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这一切,多生动,多有趣!春天的花儿就算谢了又怎样?在这秋天的山里,咱们照样能过得逍遥自在!您说是不是?反正我觉得呀,王维这首诗让咱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山里的宁静与美好。
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能把咱们一下子就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山居秋暝古诗

山居秋暝古诗
山居秋暝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居秋暝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山居秋暝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山居秋暝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
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

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1.原文篇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译文篇二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3.注释篇三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4.赏析篇四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山居秋暝的背景和意思

山居秋暝的背景和意思摘要:一、山居秋暝的背景二、山居秋暝的意思三、山居秋暝的文学价值四、如何欣赏山居秋暝五、山居秋暝的现实意义正文:一、山居秋暝的背景山居秋暝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晚年时期,当时他因身处宦海沉浮,对纷繁喧嚣的官场感到厌倦,向往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山居秋暝正是表达了诗人这种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心态。
二、山居秋暝的意思山居秋暝的意思是指在秋天的山间居住,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描绘了山间居民丰收的喜悦、清澈泉水的流淌、树林间鸟儿的欢叫以及傍晚时分的暮色。
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山居秋暝的文学价值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四、如何欣赏山居秋暝欣赏山居秋暝首先要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其次,要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描绘手法,如泉水、丰收、鸟语等,这些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要体会诗人的情感,跟随诗人的笔触,感受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喜悦。
五、山居秋暝的现实意义山居秋暝虽然创作于唐代,但它的现实意义仍然深远。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向往自然、宁静的生活。
山居秋暝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忘记心灵的滋养,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寻找内心的宁静。
同时,山居秋暝也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的向往,对我们今天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山居秋暝是一首描绘秋天山间美景、表达诗人向往自然的诗。
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还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心灵追求。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1赏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山居秋暝》原文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及注释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解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山居秋暝全文注释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知是少女洗衣归来,莲叶轻摇知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让我流连久居。
注释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笑语喧哗。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加翻译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加翻译学了这首古诗,你了解其中的含义吗?你对此又有怎样的体会呢?一起再来看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加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居秋暝原文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翻译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扩展阅读:山居秋暝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了解背景反复吟, 联想想象创意境。 欣赏韵律品语言,
把握题旨入诗情。
石 头 城
“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城, 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 置重要。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 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 京西郊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 名为“石头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 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年 (626),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中唐诗人、哲学家文学家。 出身浙江嘉兴,自幼好学,博览古今,贞元进士, 授监察御史等职。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贬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 九年后,元和十年(815)被召进京,游玄都观, 因作诗《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权贵,再度被贬, 先后任连州(广东连县一带)、苏州等地刺史。任 中体恤民情,减赋济灾,有不少德政。长庆元年 (821)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和县 (安徽和县 一带)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 晚年,因足疾回洛 阳,常与白居易饮酒酬唱,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 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郎等职, 世称“刘宾客”。
绝句
韵律:与律诗相 同,但不一定对仗
诗人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山西 永济)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 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 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 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 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 活。他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主要是 山水田园诗,其诗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 术结晶。
归 隐
学习尾联
思考:《楚辞· 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 久留”的句子。王维却认为“王孙自可留”。结合全 诗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 居山生活的美好让王维产生了向往之情,所以 他说“王孙自可留”,其实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追 求。“留”与句首“空”相呼应。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③。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④。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⑤。
悠闲自在
颔联中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让 作者想到什么?
(联系诗人此时此地此情此境展开联想。)
时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终年58岁, 写这首诗时是767年,他55岁,日薄西山,岁近迟暮。
地点:夔州长江边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 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 开阔。
【注释】 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迟:缓缓地升 起来。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菑(zī):已开垦一年的土地, 这里泛指田亩。③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形容树木茂密, 环境幽深。④朝槿(zhāo jǐn):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际开花,朝开 幕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 来佐餐。⑤野老:自称。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 杂 篇· 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社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 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 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海鸥何事更相疑:《列子· 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 鸟想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 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写作背景
•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 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 (767)作者寄寓夔kuí 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 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 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 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 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抒发了诗人 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杨伦称赞此诗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甚至称 它是“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 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思考:颔联、颈联写了哪些景? 有何特点?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 感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从 动静、试听、视角等方面考虑)?
分析:写了明月、松、清泉、竹、浣女、渔舟, 这些景物清静,幽美,明洁,体现了诗人归隐 的情怀。运用了动静结合, 试听相兼,俯仰结合,先声 夺人的手法(诗中有画)。
诗人为什么要选取“松”、“清泉”、 “竹”这些物象来写?有什么特别的含 义?
真恨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 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风、天、猿、渚、沙、鸟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这些景象给人什么感觉?
大家想象一下, 首联中的“飞鸟”, 应该是一只在什么处境中的鸟? 联 想 鹰击长空
鸟鸣山更幽 渚清沙白鸟飞回 孤独苦闷的飞鸟
活力和朝气
情景交融
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 感。 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
黄沙,荒凉萧瑟;百战,战 事之频繁,戍边时间之漫长; 穿金甲,战斗之艰苦。 用典,借指侵扰西北地区的 敌人。表现胸怀襟抱,金甲 易损,生命可抛,但报国的 意志不会减。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 “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 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 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 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 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 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名句回味
门泊东吴万里船。 1.窗含西岭千秋雪,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春夜喜雨》 《春望》 《绝句四首》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望岳》
悲
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 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 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 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 确。”(《鹤林玉露》)
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究竟悲从何来?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 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 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 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山 居 秋 暝王
维
诗歌体裁——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 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 和绝句。
诗句字数整齐。(五言、七言)
近 体 诗
律诗
句数一定:一般每首八句 计四联 :每两句成一联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末联)中间两 联必须对仗 句数一定:每首四句
一.诵读指导
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音注释:
暝(míng):晚。 空山:幽静的山。 喧(xuān):声音喧哗。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随意:任凭。 歇(xie ):凋落,凋零。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 是诗人自称。
分析:这些物象象征诗人高 洁的人格,体现了诗人追求 高洁理想的境界。是诗歌中 常见的意象。
意象
意象:指诗歌中融 入了作者情思的形 象,包括人、物、 景、事。
意象:松
——挺拔,傲霜凌雪,
坚强不屈。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咏 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
景
首联
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颔联
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气势开阔
颈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抒发长年漂泊、老 病孤愁的感情
抒 情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欣赏格律
• 此诗在句式上的特点 •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 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 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 “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 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 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 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 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
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空”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你能联系王维其他含有“空” 字的诗歌吗?
分析:“空”是寂静空旷的意思, 这个字既表现了雨后山野的静谧, 又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幽静宁谧的 喜爱,诗人借“空”抒发归隐情怀。
鹿柴(zhà 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菁苔上。
山居秋暝 暝:晚
王维
首联 颔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 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从军行》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 环境险恶、条件艰苦、战争频繁, 借以反衬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 大无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 的歌颂,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