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无答案) 华师大版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导学案

诸子百家导学案

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教师寄语: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韧不拔!矢志不移,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派、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2、理解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成就以及代表作。

一、自主学习(一)历史条件:1、经济的发展。

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提高----------铁器、牛耕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2、社会变革。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诸子百家(先独立完成,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学派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作主要观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二、精讲点拨【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思想:“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

2、教育家:(1)教师:a、有教无类(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b、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a、六经皆艺(全面发展);b、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独立思考:要求学生要敢于坚持自已的意见,要“当仁不让于师”;(3)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相长。

三、合作探究,集思广益(通过自主学习,你还存在疑难吗?小组的力量是巨大的,那就快来发挥小组的优势吧!比一比,看哪些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1、你知道哪些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你能准确解释它的含义吗?2、解释韩非“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和孙武“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是什么意思?3、课本p103思考与讨论。

四、成果展示(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的智慧,相信每一小组都有展示的强烈愿望!下面就把你小组的成果与班内每一位同学分享吧!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展示最精彩!)五、课堂小结六、巩固提高讲练结合、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里,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2、《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A、老子B、孔子C、孟子D、孙武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5、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于()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尧舜禹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6、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急剧变化B、经济飞速发展C、“春秋无义战”D、各学派激烈辩论7、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8、战国时期,庄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法治”二、列举题(根据下列提示列举相对应的人物)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三、改错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内容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2.能力培养①分析“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②联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

③针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组织讨论。

④比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

⑤收集与“诸子百家”有磁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②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他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改造和运用,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长达2000年之久,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③认识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他的许多名言警句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④认识道家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观念。

⑤认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了解其在历史上曾适应当时统一国家建立集权的需要。

〖教学要点〗1.重点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本课的重点,应突出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则应着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启迪作用。

2.难点“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易对初一学生讲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讲“人”再涉及其思想,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使“诸子百家”显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

〖教学建议〗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教学,“儒家”为一课时,“道家”、“法家”为一课时。

1.儒家①孔子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孔子像,结合小字的有关内容,介绍孔子的外表和简单生平,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陕西省长治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陕西省长治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诸子百家【学习目标】1、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概括其共同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初步认识孔子的历史地位,感受百家争鸣对当时及后世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孟子的名言警句在后世的启迪作用。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103-107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诸子百家?课文介绍了哪几家?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2、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有哪些思想观点?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有哪些成就?《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3、儒家代表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谁?其主要思想是什么?4、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各自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各有什么著作?【合作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哪一历史事件之后,“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2、梳理归纳知识结构,填写表格【达标测试】1、在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2、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A《诗经》B《道德经》C《春秋》D《论语》3、下列思想家中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4、“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

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 诸子百家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 诸子百家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诸子百家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 )A、屈原、贾谊B、刘发、吴芮C、马殷、马希D、刘备、孙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B、蔡伦C、李白D、魏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最能体现2000多年前我国哪一领域的成就?A、青铜制造业B、冶铁业C、科学技术D、音乐文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B、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C、晋楚之战后,晋文公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A、老子B、墨子C、孙子D、韩非【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 )A、屈原B、李冰C、商鞅D、扁鹊【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关于商朝的青铜器,下列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一项是( )A、商朝的青铜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B、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C、商朝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D、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 )A、韶乐B、钟鼓之乐C、祭祀礼乐D、唐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曾被流放湖南,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是( )A、杜甫B、李白C、屈原D、柳宗元【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导学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培养综合归纳能力3、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南朝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

他利用前人创造的“”,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年。

2、北朝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北魏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是一部综合性的专著,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著。

4、思考:“动脑筋”(第119页)和“活动与探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祖冲之和圆周率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教材,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动脑筋”(第119页)。

第二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图,师讲解主要内容;第三子目:郦道元和《水经注》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活动与探究 (课本120页)(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展示表格制作情况;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生活朝代数学:祖冲之称谓主要成就承前启后的魏生活朝代晋南北朝文化农学:贾思勰称谓(一)主要成就生活朝代地理学:郦道元称谓主要成就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人辈出,成果璀璨,我国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承先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承先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案

《第21课承先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基础知识。

2.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绩的学习,培育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学习,使今世青年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奉献。

【课前预习、课内探讨】(我学习,我欢乐;我试探,我收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祖冲之①时期:②评价:③最突出的成就:④该成就的地位:二、贾思勰⑴时期:⑵评价:⑶主要成就:编写《齐民要术》。

①主要内容:a.b.c.②地位:三、郦道元⑴时期:⑵评价:⑶主要成就:写成《水经注》。

1.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①地位:②主要内容:【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祖冲之活着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准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这项果领先世界_________年()A.500 B.700 C.1900 D.近10002.《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A.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要不断进行改革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C.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抓紧农时,因地耕耘D.介绍了我国的山川河流的走向3.《水经注》是一部()A.农学专著B.植物学专著C.生物学专著D.地理学专著4.有一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能够查阅的书籍是()A.《缀术》B.《水经注》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5.读贾思勰种植农作物图:依照图请回答:(1)图中的科学家要紧的高作是什么?(2)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3)他的高作的要紧内容是什么?(4)这部高作有何重要价值?6.魏晋南北朝科学家的成绩表姓名朝代及称谓主要成就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计算圆周率到″贾思勰北朝著名农学家著有《》郦道元北魏杰出著有《水经注》7.【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本课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咱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请列举。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诸子百家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1)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在教育,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了解(2)孟子;老子;韩非子各家学说及其主X2能力:通过学习“孔子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树立浩然正气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作为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的警句名言对后世具有启迪作用。

学习难点:“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X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一)儒家1“诸子百家”主要有哪些学派?2百家争鸣的局面怎样形成?3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什么时期的人?他是怎样的人?4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是什么?5孔子从事编审的文化典籍有哪些?他的言论被整理成的书是什么?6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X是什么?(二)道家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是什么时期的人?著作是什么?2老子的思想是什么?他的主X是什么?3道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谁?他的思想主X是什么?(三)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是什么时期的人?著作是什么?2他的思想主X是什么?(四)其他1墨家的创始人是谁?他的主X有哪些?2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军事格言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师参与)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2孔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名字,是时期的鲁国人。

是家和家。

他主X和。

是做人的道理,要求要有和。

是体现西周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规X。

3孔子是教育家,他广收门徒,著名的有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为后世传诵的格言,如。

4孔子的言论被弟子编成一书。

5孟子是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X是他的名言是。

6老子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一书。

他的思想,主X。

7韩非的主X是,今世必然胜过前世,强调主X君主要有建立的国家。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诸子百家》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诸子百家》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诸子百家》教案(1)华东师大版〖内容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2.能力培养①分析“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②联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

③针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组织讨论。

④比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

⑤收集与“诸子百家”有磁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②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他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改造和运用,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长达xx年之久,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③认识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他的许多名言警句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④认识道家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观念。

⑤认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了解其在历史上曾适应当时统一国家建立集权的需要。

〖教学要点〗1.重点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本课的重点,应突出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则应着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启迪作用。

2.难点“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易对初一学生讲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讲“人”再涉及其思想,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使“诸子百家”显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

〖教学建议〗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教学,“儒家”为一课时,“道家”、“法家”为一课时。

1.儒家①孔子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孔子像,结合小字的有关内容,介绍孔子的外表和简单生平,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学习目标】1、知道诸子百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贡献;3、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墨子、孙子等诸子的主要思想【学习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自主学习】1、(1),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的局面. (2)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他著的在世界军事史上游击队高的荣誉【达标检测】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学派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3.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学而时习之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A.商纣王 B.周文王 C.秦始皇 D.周幽王5.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历代封建王朝都对孔子奉若神明,尊为“至圣”,其重要的原因是()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秦始皇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制度的理论来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7.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孙子【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历史上第21课学案

七历史上第21课学案

家和法家的思想。 ( 3)收集与“诸子百家”有关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
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或“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讲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 2)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讨论、
10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检查, 根据小 探究、交流,达

组 代 表 回 答 成共识。

指导、点拨。
学生根据预
习的内容、 生
(1)“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
成的问题作 答
教师检查
小组合作讨
5
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拓 展 训 练 单 论完成, 学科组

(2)今天,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孔子的教
( 3)认识孟子
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 4)认识道家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朴素的辩证法
观念。( 5)认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了解其在历史上曾适应当时统一国家建立集
权的需要。
重点 难点
重点: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地位、影响) 难点:“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
学生思考新的 问题进入新课 学习。
导入新课, 激 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
学生阅读文本, 讨论并明确: 1、孔子思
师生讨论
学生根据预
15 想的核心。Βιβλιοθήκη 2、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时 教 师 根 据 习的内容、 生成
分 响。3、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继承人的贡献。 4、 学生预习、 回 的问题作答。
钟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点击新目标1、记住孔子及其言论集《论语》;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2、列举“百家争鸣”时期的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3、理解孔子的巨大贡献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链接旧知识回忆前面三课内容,填空(1)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_______; ______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广汉三星堆发掘出的________ 造型独特,魅力无穷。

(2)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_________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了。

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

课堂进行时[情景创设]2020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灿烂的文明与辉煌的时代,交相辉映。

……那一夜中国感动了世界,特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大气磅礴,更让世人了解和认识了孔子以及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敬仰?灿烂的中华文明宝库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骄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21课。

[课前热身][新课解读]——孔子、百家争鸣结合课文120-122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材料二孔子被尊为“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万世师表)”,受到后人的景仰和祭祀。

……材料三据了解,从2020年起,全球已建立了226家孔子学院,里面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在从事学习和研究包括孔子在内的中华文化……德国人专门为孔子塑像,美国人曾经评选了世界十大思想家,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孔子。

————百度搜索《孔子》(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的言论集叫什么?(2)概括孔子的巨大贡献(思想、教育)(3)用一句话评价孔子6、阅读课文122-123 页,回答(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2)填表(四个重要学派)学派代表人物著作基本观点(3)在这些学派中,你最同意哪家学派的什么主张?并说明理由。

第21课诸子百家(华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华师大版)

课本P112。 。 课本
感想:孔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感想:孔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正是他一生努力不懈的结果。 家,正是他一生努力不懈的结果。一个人 要想成就一定的事业,必须努力学习, 要想成就一定的事业,必须努力学习,不 断学习,终身学习。 断学习,终身学习。 理解: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理解: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永 不落伍。 不落伍。
孔子一生经历坎坷,3岁丧父,17岁丧母。 孔子一生经历坎坷, 岁丧父,17岁丧母。 岁丧母 幼年谋生艰难,看过仓库,放过牛羊等。 幼年谋生艰难,看过仓库,放过牛羊等。但 他刻苦求学,勤奋自勉, 食无求饱, 他刻苦求学,勤奋自勉,以“食无求饱,居 无求安”的毅力完成学业,奠定了其“ 无求安”的毅力完成学业,奠定了其“三十 而立”的基础。随后他招徒讲学, 而立”的基础。随后他招徒讲学,致力于教 弟子3000 出名的有72 3000, 72人 孔子在“ 育,弟子3000,出名的有72人。孔子在“五 十而知天命”之时周游列国, 十而知天命”之时周游列国,向统治者宣扬 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因政见过于理想, 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因政见过于理想, 与当时钩心斗角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 与当时钩心斗角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最终 黯然回到鲁国,潜心讲学整理古籍。 黯然回到鲁国,潜心讲学整理古籍。终成伟 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 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 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
老子
道家
庄子
1、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2、思想成就: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中 思想成就: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包含着对立的方面,对立的双方彼此相互联系, 包含着对立的方面,对立的双方彼此相互联系,又能相 互转化。老子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互转化。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时期宋国人。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竭力想逃避 战国时期宋国人。著有《庄子》一书。 现实,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现实,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精神领域 里找到一种安慰。 里找到一种安慰。

第21课诸子百家(华东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华东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备课时间:12月11日备课人: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搜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一说其中的含义。

课时目标①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①分析“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②联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

③针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组织讨论。

④比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

⑤收集与“诸子百家”有关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课程导入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列国并立、大国兼并,制度改变。

导出文化特征:百家争鸣自主学习学派代表观点著作儒家孔子“仁”(“义”、“礼”)《论语》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孟子》道家老子辨证法思想、无为而治《老子》法家韩非“法治”(发展、变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韩非子》墨家墨子“兼爱”、“非攻”(“举贤”“节俭”)《墨子》兵家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孔子: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数罟,<gu,渔网>不入洿<wu池塘,洼地>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1.(2014·湖北孝感·3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古代农业评说】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可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1)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1课科学技术(上)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应用及其向外传播情况。

2、知道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预习检测】(请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1、重大科技发明【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项目发明时期改进时期改进人物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发术【拓展练习】(让我想一想,请相信我,我肯定会做出来的!)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最终完成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 ( )A、战国B、唐朝C、宋朝D、元朝3、下列与中国四大发明相关的事件中,发生在宋代的不包括( )A、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C、火药开始应用于事战争D、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灭金的战争C. 南宋将领抗击金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2分)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⑶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重大科技的发明与传播印刷术发明改进优点影响传播指南针发明改进传播及影响火药发明事应运传播。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诸子百家导学案

第21课诸子百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1.知道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2)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2)把握孟子的主张及其名言警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认识孟子许多名言警句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认识老子的思想,韩非子的思想及影响。

【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

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

1、在诸子百家中,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其创始人是后期的。

2.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和。

同时,他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一生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法。

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收集起来,编成了一书。

3. 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一书。

他把孔子“仁”的理论推广发展为思想,主张。

重视人的作用,认为是政权兴亡,战争成败的关键。

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它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并著有(又名)一书流传下来。

5.战国末期的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并著有一书。

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了理论,后来被秦始皇所采纳。

【四、合作探究】(一)想一想1.课本P104页阅读与思考。

2.课本105页思考与讨论?3.课本P105页理解4.课本106页复习与议论。

(二)试一试试用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和著作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春秋战国时期,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 庄子D.韩非2.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是()A. 韩非B. 墨子C. 庄子D. 孟子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这句话所反映的教育思想是()A. 注意因材施教B.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C. 不问贵贱,广收门徒D. 对学过的知识要按时复习4.下列学说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是()A. 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 墨家的学说D.韩非的思想5.法家思想中最受战国统治者赏识的思想是()A. 社会改革的思想B. 法治思想C.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D. 大力发展军事的思想6.阅读下列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 用心 专心
2
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民,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教育思想的很多方面并 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 五、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爱心 用心 专心
3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学而时习之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爱心 用心 专心
1
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① 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史上游击队高的荣誉.
2、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
姓名
时期主 要 思 想 及 源自位(影响)著作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三、自我检测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3、-------------是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大方鼎。
二、设问导读
1、完成填空
( 1 )、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 各 个 学 派 纷 纷 著 书 立 说 , 发 表 意 见 , 并 互 相 辩 论 , 形 成 了
---------------的局面.
(2)、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他著的------------在世界军事
② 有人认为,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抛 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民,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五、拓展研究 8.请你就“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找四位同学扮演儒、墨、道、法、兵五家角 色,进行陈述。
参考答案 一、二参考书本 三、1.C 2.A 3.D 4.D 5.C 6. C 四、7. 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 的态度;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②不对。因为孔了的思想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
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4.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
第 21 课 诸子百家
一、温故互查
1、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熔冶在一起铸
造成青铜器.-------------是商周手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部门,其工艺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
列.
2、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照他们的用途可以分为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