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规划培训课件
THANKS.
免疫规划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传染病
通过免疫规划,可以有效 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 播,减少疾病对社会的危 害。
提高人口素质
免疫规划能够提高人群的 免疫水平,增强个体的抵 抗力,降低患病风险,从 而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公共卫生发展
免疫规划是公共卫生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 施免疫规划,可以促进公 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疫规划的策略与实
02
施
疫苗种类与接种计划
减毒活疫苗
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等,通过 减弱病原体活性,刺激免疫系统产生 相应抗体。
灭活疫苗
如流感、甲型肝炎和乙型脑炎疫苗等 ,使用病原体灭活后制成的疫苗。
疫苗种类与接种计划
• 组分疫苗:如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b 疫苗等,仅包含病原体的一部分成分,安全性较 高。
某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监测 数据和健康记录等方法, 对某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 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
该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显 著降低了目标人群的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了 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 疫苗接种计划的具体建议, 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接 种率等。
免疫规划的未来展望
04
新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新疫苗的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型疫苗被研发出来,针对各种传 染病提供更全面、高效的保护。
新疫苗的应用
新疫苗的上市将进一步扩大免疫规划的覆盖范围,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 人群健康水平。
免疫规划与其他公共卫生政策的整合
妈妈班免疫规划 ppt课件
接种暂缓:
Ø身体不适,腹泻每天4 次以上,呕吐等 Ø各种皮炎,化脓性 皮肤病,严重湿疹
Ø感冒,体温超过37℃ 或有淋巴结肿大
Ø严重咳嗽 Ø2天内服用过药物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后留院观察30分钟(观察室) 口服糖丸者前后30分钟不能喂奶,喂热水 接种当天尽量多喂水,不去公共场所不做剧烈运
及时带孩子进行免疫接种是每个 家长应尽的义务和孩子应得的权 利。
主要内容
B.
A. 接种证的作用
接种注意事项
v接种证是预防接种 的凭证
v所有接种都记录在 证上
v接种前/后 v接种禁忌/暂缓 v常见接种反应/处理
C. 疫苗与疾病
v家长常见问题/误解/处理 v疾病特点
预防接种证的作用
n 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该带预防接种 证、房权证或户口簿(流动儿童要带家 长的暂住证或村、居委会证明或村卫 生室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到家庭住地所
属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做好预约登记,保 证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n 预防接种证记录宝宝打预防针的种类、时间 和次数
n宝宝将来入托、入学、出国都须查验预防接 种证,所以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
日常接种流程
一、预 检
Œ登记询问健康状况及过敏史 •家长签字后开据预检单
二、预约登记
① 打印接种证,发牌 ② 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二类苗需要家长自己掏钱,所以是自费疫苗。 国家规定的二类疫苗包括: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一些造
价比较高的疫苗。 二类苗也包括了部分一类苗的替代疫苗 ,需要自费接种。
所有的疫苗都应该接种,接种后都对儿童有好处,只是国 家限于当前的财力,不能把所有的疫苗都免费,所以有些 造价高的疫苗还是要由自己来承担费用。
免疫规划培训课件
加强疫苗研发与创新
继续投入研发新型疫苗,对抗不断变异 的病毒和细菌,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疫苗接种挑
战,实现全球疫苗接种目标。
提升疫苗可及性与公平性
推动疫苗普及,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 家和贫困地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 种到必要的疫苗。
监测与评估
对免疫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实施 计划。
免疫规划监测与评估
接种率监测
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龄组、各类疫苗 的接种率,评估免疫规划实施效果。
抗体水平监测
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了解人群抗体水 平分布,评估疫苗接种效果。
疫苗有效性评估
通过对比接种与未接种人群的发病率, 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从最早的疫苗研发到现在的全球疫苗接种计划,免疫规划在人类 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免疫规划的成就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合作加强,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 控制,甚至被消除。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免疫规划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疫苗供应、 接种率不均、疫苗可及性等。
对未来免疫规划的建议与展望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疫苗。
04
解决方案: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
疫苗接种率不均问题
01
接种率地域差异大
02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一些地区或国 家出现免疫空白,容易引发传染病爆发。
03
解决方案: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率
04
通过加强疫苗宣传、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便利性,鼓励更多人接种 疫苗。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费用问题
继续投入研发新型疫苗,对抗不断变异 的病毒和细菌,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疫苗接种挑
战,实现全球疫苗接种目标。
提升疫苗可及性与公平性
推动疫苗普及,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 家和贫困地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 种到必要的疫苗。
监测与评估
对免疫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实施 计划。
免疫规划监测与评估
接种率监测
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龄组、各类疫苗 的接种率,评估免疫规划实施效果。
抗体水平监测
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了解人群抗体水 平分布,评估疫苗接种效果。
疫苗有效性评估
通过对比接种与未接种人群的发病率, 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从最早的疫苗研发到现在的全球疫苗接种计划,免疫规划在人类 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免疫规划的成就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合作加强,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 控制,甚至被消除。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免疫规划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疫苗供应、 接种率不均、疫苗可及性等。
对未来免疫规划的建议与展望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疫苗。
04
解决方案: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
疫苗接种率不均问题
01
接种率地域差异大
02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一些地区或国 家出现免疫空白,容易引发传染病爆发。
03
解决方案: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率
04
通过加强疫苗宣传、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便利性,鼓励更多人接种 疫苗。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费用问题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扩大免疫规划
流动儿童管理 定义:户籍在外县、市、区,或无户口, 随父
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6周岁儿童 流动儿童实行现居住地管理,与本地儿童享受
同样效劳。 居住 <3个月的,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接种; 寄居 ≥3个月的,由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接种,
建立接种卡〔簿〕、建立或补办预防接种证
扩大免疫规划
扩大免疫规划
“三查七对五告知〞 “三查〞 检查受种者安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 查对预防接种卡和接种证
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有效 期
“七对〞 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
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扩大免疫规划
接种部位和途径
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 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麻腮、
扩大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对象的管理 儿童出生1个月内,乡级或接种单位建立儿童的预防
接种卡、证和电子档案。 村级在每次接种完成后2天内将预防接种记录提交乡
级,由乡级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 乡级负责接种卡、信息化 村级负责接种证、接种册〔新接种卡2021年7月1日以
后出生儿童使用〕 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长保管
冻状态 方法: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瓶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
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 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过。
疫苗和冷链管理
正确使用疫苗,可保证最大限度地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阳光直射或用热的注射器抽取疫苗。 疫苗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应放置在冰箱或冷藏包内,用一
为第1针合格接种,第2针的时间以第1针为准间隔三年,以此类推 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满6周岁时接种,6-7周岁内完成接种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PPT课件
• 承担预防接种人员应当具备: • 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 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 岗。
(五)疫苗分类
我国将疫苗分成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 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确定的 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 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 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它 疫苗。
2001年EPI 2007年EPI 2008年EPI 2008年全部
从2008年开始合肥市逐步实施了扩大国家免 疫规划,目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共有11种, 22针次(一介苗(1针)----出生时接种一针, 2.乙型肝炎( 3针)---出生24小内、1个月、6个月 3.脊髓灰质炎(4剂)--2、3、4月基础三剂;4岁加强一剂 4.白百破(4针)--3、4、5月基础三针;1.5-2岁加强一针 5.麻风疫苗(1针)---8月 6. 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苗(1针)-----1.5-2岁 7. 白破二联(1针)---6岁一针 8. 乙脑减毒活疫苗(2针)---8月、2岁 9.AC流脑结合疫苗(2针)---6月龄以上接种二针,间隔1个 月; 10.A+C流脑多糖疫苗(2针)---3岁、6岁 11. 甲肝减毒活疫苗(1针)----1.5岁
(六)预防接种服务
• 预防接种服务是预防接种工作的最基本内容,也 是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的基础。《传染病防治法》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 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 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的组织形式 • 预防接种服务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完成的。 根据接种服务的组织形式,预防接种服务可以分 为常规接种和群体性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PPT医学课件
–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 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 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 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 补种原则部分。
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
序。
3
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 免疫程序
– 指对某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针对传染病需要接种 疫苗的种类、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 体规定。
• 传染病流行情况:疾病负担。 • 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
– 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2016年版)
疫苗种类
接种年(月)龄
名称
缩写 出生时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8月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乙肝疫苗
HepB 1 2
3
卡介苗
BCG
1
脊灰灭活疫苗
IPV
1
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
12
3
百白破疫苗
DTaP
成。 •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
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8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 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 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 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 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 补种原则部分。
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
序。
3
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 免疫程序
– 指对某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针对传染病需要接种 疫苗的种类、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 体规定。
• 传染病流行情况:疾病负担。 • 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
– 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2016年版)
疫苗种类
接种年(月)龄
名称
缩写 出生时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8月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乙肝疫苗
HepB 1 2
3
卡介苗
BCG
1
脊灰灭活疫苗
IPV
1
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
12
3
百白破疫苗
DTaP
成。 •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
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8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 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免疫规划村级培训ppt课件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 及说明(2016版)
免疫规划科
(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 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 ,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 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特殊情况应对
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如遇IPV供应不足,首剂可用 bOPV替代
bOPV转换实施后,如遇bOPV暂时供应不足,应先完成第1剂 次IPV的接种,待恢复供应后补种相应剂次bOPV
有条件者,在此期间也可利用第二类含IPV成分疫苗在自 愿自费的原则上完成接种
镇原县2017年二价脊髓灰质炎 减毒活疫苗补充免疫要点讲解
选好接种点,实施定点集中式接种,同时辅以巡回、入户 接种。设置接种点数量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 摸底情况等综合考虑。接种点应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 (幼儿园可在医务室、办公室等地设立临时接种点)。房间 应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准备好工作台、肾上腺素等应 急处置药品及药械、以及接待儿童、家长用的座凳等物品。
主要内容
常规免疫监测
疫苗冷链管理
2021/3/4
1
转换期常规免疫实施
2016年5月1日后 常规免疫已有1剂次及以上tOPV或IPV:按序贯免疫程序使用bOPV 完成后续接种; 仅有bOPV接种史(即无IPV或tOPV接种史):至少应保证接种1剂 次IPV
常规免疫原则
国家免疫规划脊灰疫苗与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以同时接种
接种点要有醒目的标记,张贴补充免疫宣传画和横幅,每 个接种点应合理安排接种儿童数量,防止发生因待种儿童太 多、等待时间太久而造成混乱局面或因缺乏耐心而放弃接种 的情况。
免疫规划宣教PPT课件
接种后生活护理注意事项
2023/11/26
28
接
接种后生活护理注意事项
种
疫
苗
注
意
事
项
不要在婴儿房间内吸烟,
婴幼儿应当有单独的小床。 如果与成人睡一张床,婴
婴儿呼吸系统比较脆弱。
幼儿应有单独的被窝,不
能与成人睡在一个被窝。
在冬季,婴幼儿睡觉时 穿的衣服不要太厚、太 紧。盖的被子不要太厚 重,不能用毛巾被或盖 被等让婴幼儿蒙脸睡觉。
疫 苗
疫苗接种的成效
与
预
防
接 种
消灭、消除
介
绍
1979年全球消灭天花,2000年中国消灭脊
灰
发病率显著降低
1978年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麻疹、百日咳、白喉、结核、破伤风、流脑、 乙脑等疾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 抗原携带率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
有效手段
在应对新发传染病和突发传染病时,如手足口、水痘流行时,接种疫苗成为 重要的手段。
2023/11/26
6
疫 苗
按照生产工艺划分的疫苗种类
的
分
类
及
可 预
减毒活疫苗
防
的
疾 病
灭活疫苗
➢ 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经处理毒力完全丧失 ➢ 接种后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 但需要的抗原量多
2023/11/26
预防接种
疫苗
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 菌、病毒等)及其代谢 产物,通过人工减毒、 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 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 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将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 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 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第三章 预防接种与免疫规划 PPT
❖预防接种是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 体获得对相应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用于预 防接种的生物制品通称为免疫制剂。
一、预防接种的种类
(一)人工自动免疫
❖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内,使机体产生特异性 免疫,从而预防相应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常用疫苗的种类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成分疫苗
❖3. 接种后的工作: (1)接种记录、观察与预约 (2)剩余疫苗的处理
本章小结
❖预防接种由计划免疫步入免疫规划时期,疫 苗增多,受益人群扩大,应用14种疫苗预防 15种传染病;免疫规划实行冷链管理;预防 接种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按免疫 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务必牢记免疫规划疫苗 的免疫程序。
第二节 免疫规划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 免疫水平分析,按国家规定免疫程序,有 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以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
❖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体现在一方面不断将安全有效的疫苗纳入 其中,另一方面扩大了预防接种的受益人 群。
预防接种形式
常规免疫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通畅,必要时给氧; ②止痉,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刺人中; ③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热。
❖5.多发性神经炎: ①支持疗法,应用葡萄糖、维生素C等静脉滴
注; ②应用激素治疗; ③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继发感染加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6.脑炎和脑膜炎: ①抗病毒治疗; ②控制高热和惊厥,保持呼吸道畅通; ③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④控制脑水肿。
❖局部反应:轻者不必处理 较重者可局部热敷(卡介苗除外)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原则
❖1.过敏反应: ①给予肾上腺素治疗; ②抗过敏治疗; ③支持疗法,如卧床休息、饮食富于营养,保
一、预防接种的种类
(一)人工自动免疫
❖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内,使机体产生特异性 免疫,从而预防相应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常用疫苗的种类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成分疫苗
❖3. 接种后的工作: (1)接种记录、观察与预约 (2)剩余疫苗的处理
本章小结
❖预防接种由计划免疫步入免疫规划时期,疫 苗增多,受益人群扩大,应用14种疫苗预防 15种传染病;免疫规划实行冷链管理;预防 接种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按免疫 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务必牢记免疫规划疫苗 的免疫程序。
第二节 免疫规划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 免疫水平分析,按国家规定免疫程序,有 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以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
❖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体现在一方面不断将安全有效的疫苗纳入 其中,另一方面扩大了预防接种的受益人 群。
预防接种形式
常规免疫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通畅,必要时给氧; ②止痉,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刺人中; ③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热。
❖5.多发性神经炎: ①支持疗法,应用葡萄糖、维生素C等静脉滴
注; ②应用激素治疗; ③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继发感染加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6.脑炎和脑膜炎: ①抗病毒治疗; ②控制高热和惊厥,保持呼吸道畅通; ③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④控制脑水肿。
❖局部反应:轻者不必处理 较重者可局部热敷(卡介苗除外)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原则
❖1.过敏反应: ①给予肾上腺素治疗; ②抗过敏治疗; ③支持疗法,如卧床休息、饮食富于营养,保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及说明PPT课件
▪ 对于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HIV感染状况 分3种:(1)HIV感染儿童;(2)HIV感 染状况不详儿童;(3)HIV未感染儿童。 由医疗机构出具儿童是否为HIV感染、是否 出现症状、或是否有免疫抑制的诊断。HIV 感染母亲所生<18月龄婴儿在接种前不必 进行HIV抗体筛查,按HIV感染状况不详儿 童进行接种。
▪ 3.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
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
种。
9
(五)流行季节疫苗接种建议
▪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 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 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 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10
(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建议
5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 用原则
▪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 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 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 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 免疫程序,以及该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 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 种。
▪ 2.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如经医疗机构诊 断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 不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如无艾滋病相 关症状,可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13
建议
▪ 3.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 肝疫苗、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 群流脑多糖疫苗和白破疫苗等。
▪ 4.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除非已明确未感染HIV, 否则不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脑灭活 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及说明
▪ 3.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
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
种。
9
(五)流行季节疫苗接种建议
▪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 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 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 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10
(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建议
5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 用原则
▪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 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 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 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 免疫程序,以及该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 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 种。
▪ 2.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如经医疗机构诊 断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 不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如无艾滋病相 关症状,可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13
建议
▪ 3.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 肝疫苗、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 群流脑多糖疫苗和白破疫苗等。
▪ 4.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除非已明确未感染HIV, 否则不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脑灭活 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及说明
免疫规划主要技术规范ppt课件
18
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二)
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
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
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协助上级处理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
开展免疫预防及相关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和 咨询活动等;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负责
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 范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预 防接种质量,保障受种者的健康和安全,根 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 防接种工作规范》、《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 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中所指的预防接种单位,是 指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条例》指定的, 承担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有明确责任 区域,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
“村医疗卫生机构”,一般是指向农村居民提供 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村卫生室(所、 站)、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属于非营利性医疗卫 生机构。
《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 197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6
第四条: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
17
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一)
20
单位的认定与许可
预防接种单位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 门指定,并颁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或乡级)医 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未 实施门诊化接种的乡镇,每个行政村指 定1所接种单位。区域范围较大或人口较 多的乡镇、街道可适当增加接种门诊设 置数量;
第三章 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第四章 预防接种单位分类分级管理
第五章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
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二)
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
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
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协助上级处理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
开展免疫预防及相关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和 咨询活动等;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负责
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 范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预 防接种质量,保障受种者的健康和安全,根 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 防接种工作规范》、《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 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中所指的预防接种单位,是 指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条例》指定的, 承担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有明确责任 区域,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
“村医疗卫生机构”,一般是指向农村居民提供 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村卫生室(所、 站)、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属于非营利性医疗卫 生机构。
《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 197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6
第四条: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
17
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一)
20
单位的认定与许可
预防接种单位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 门指定,并颁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或乡级)医 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未 实施门诊化接种的乡镇,每个行政村指 定1所接种单位。区域范围较大或人口较 多的乡镇、街道可适当增加接种门诊设 置数量;
第三章 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第四章 预防接种单位分类分级管理
第五章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PPT
。
组织培训师资
邀请免疫规划领域专家和学者 担任培训师资,确保培训内容 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实施培训活动
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各级医疗 机构和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培训 活动,提高免疫规划服务能力 和水平。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 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
和优化后续培训方案。
04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接种实施
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具体接种工作, 确保接种质量和安全。
03
02
宣传推广
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媒体资源,开展 免疫规划知识宣传。
监测评估
疾控部门负责对接种工作进行监测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04
02
免疫规划实施情况
疫苗接种覆盖率
总体覆盖率
今年全市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8%, 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在部分地区运行不够稳定,影 响了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公众认知度不足
01
部分公众对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不足,影响了接种
积极性。
基层服务能力不足
0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免疫规划宣传、接种、管理等方面存在短
板,影响了工作效果。
疫苗供应不稳定
03
疫苗供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生产、批签发、配送等,可能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完善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影响 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需加大投入力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
针对新型传染病和突发疫情,加大新型 疫苗研发力度,提高疫苗预防效果。
强化基层免疫规划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疫规划能力 建设,提高基层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
组织培训师资
邀请免疫规划领域专家和学者 担任培训师资,确保培训内容 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实施培训活动
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各级医疗 机构和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培训 活动,提高免疫规划服务能力 和水平。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 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
和优化后续培训方案。
04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接种实施
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具体接种工作, 确保接种质量和安全。
03
02
宣传推广
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媒体资源,开展 免疫规划知识宣传。
监测评估
疾控部门负责对接种工作进行监测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04
02
免疫规划实施情况
疫苗接种覆盖率
总体覆盖率
今年全市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8%, 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在部分地区运行不够稳定,影 响了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公众认知度不足
01
部分公众对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不足,影响了接种
积极性。
基层服务能力不足
0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免疫规划宣传、接种、管理等方面存在短
板,影响了工作效果。
疫苗供应不稳定
03
疫苗供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生产、批签发、配送等,可能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完善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影响 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需加大投入力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
针对新型传染病和突发疫情,加大新型 疫苗研发力度,提高疫苗预防效果。
强化基层免疫规划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疫规划能力 建设,提高基层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网络取得发展 建立了免疫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疾病专报 监测网络(AFP、麻疹、新破、乙脑、流脑)、实验室监测网 络(AFP、麻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15
传染病控制成绩
消灭天花 通过普种,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 完成三个“85%”的目标 1989年3月实现了以省为单位4种疫
3
一、计划免疫前期(1949-1977年)
4
建国初期的免疫预防
确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开 展免疫预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范围内开 展二项接种工作。
1950年10月7日,政务院发出了《关于发动 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国施行免 费种痘,防治天花,全国种痘5亿多人次。
同年,卫生部积极推行BCG接种工作。1954 年卫生部发布《接种卡介苗暂行办法》。
发《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12
重要的里程碑
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 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 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 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 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 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 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 28亿元。
13
内容提要
我国预防接种简史 我国预防接种主要成就 预防接种工作的特点 有关基本概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免疫规划工作目标
免免疫规疫划规划张洁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1
内容提要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简史 我国预防接种主要成就 预防接种工作的特点 有关基本概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免疫规划工作目标
2
一、计划免疫前期(1949-1977年) 二、计划免疫(1978-2004年) 三、免疫规划时期(2001-至今)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实 施,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法律上保 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
9
第3阶段(1991~2000年) 主要任务在巩固和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控制和
消灭针对传染病
1992年2月,国务院颁布《90年代中国儿童 发展规划纲要》,将消灭脊灰作为巩固和 发展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 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提出1995年消除新 生 儿破伤风 和加速控制麻疹的目标。
5
国民经济发展时期的免疫预防
1953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白喉类毒素注射注 意事项的通知》,要求对6月龄—8岁儿童进行接种。
1954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1954年流行性乙 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工矿工人及严重 流行大城市的6月龄—10岁儿童接种。
195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 知》,规定了接种百日咳、伤寒、霍乱等疫苗的具 体要求。
14
体系建设成绩
建立了预防接种管理体系 国家、省、地(市)、县(区) CDC均成立了免疫预防专业科室,建立了覆盖全人群的产科接 种点、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
建立了一支专业队伍 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培 训了大量的基层接种人员。
建立冷链运转系统 1981年起,逐步建立冷链运转系统,使 预防接种由季节性接种进入常规接种。
1982年召开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统一全国儿童免疫程序。 1984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试行预防接
种证制度的通知》,要求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必须持符合规 定、记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 。 1985年12月召开第2次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实现普 及儿童免疫目标的策略和措施。
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1991年3月实现了以县为单位4种疫 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1996年实现了以乡为单位4种疫苗 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实现“无脊灰”目标 在提高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 上,连续多年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病例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我国于2000年已经阻断了本土脊 灰野病毒的传播,被证实为“无脊灰区”,我国消灭脊灰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 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1963年,卫生部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 提出建立预防接种卡片,加强计划接种,标志我国 预防接种逐步走入计划接种时代。
6
二、计划免疫时期 (1978—2004年)
1. 第1阶段(1978-1985年): 加强计划免疫 2. 第2阶段(1986~1990年):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3. 第3阶段(1991~2000年):在巩固和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 上,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
1992年全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到儿童计划免 疫管理,规定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
疫苗。
10
三、免疫规划时期 (2001---至今)
11
2001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计划免疫工作目标;
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新生儿免费接种。 2004年12月1日已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
7
第1阶段(1978-1985年) 通知》,全国实行 计划免疫;
1980年,卫生部颁布《预防接种工作实践办法》,对预防接种的 组织领导、儿童免疫程序、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1981年,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进行“冷链”合 作项目,解决疫苗冷藏和运输问题。
8
第2阶段(1986~1990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1985年,李先念主席向世界承诺实现普及儿童免疫 目标(两个85%的目标)。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协调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 种日”。
1987年,卫生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儿童计 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卫生部下发《计划免疫技术 管理规程(试行)》。
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 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 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
种管理条例》,并于2005年6月1日起实施。 2005年,卫生部出台《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006年,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
15
传染病控制成绩
消灭天花 通过普种,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 完成三个“85%”的目标 1989年3月实现了以省为单位4种疫
3
一、计划免疫前期(1949-1977年)
4
建国初期的免疫预防
确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开 展免疫预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范围内开 展二项接种工作。
1950年10月7日,政务院发出了《关于发动 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国施行免 费种痘,防治天花,全国种痘5亿多人次。
同年,卫生部积极推行BCG接种工作。1954 年卫生部发布《接种卡介苗暂行办法》。
发《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12
重要的里程碑
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 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 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 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 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 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 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 28亿元。
13
内容提要
我国预防接种简史 我国预防接种主要成就 预防接种工作的特点 有关基本概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免疫规划工作目标
免免疫规疫划规划张洁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1
内容提要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简史 我国预防接种主要成就 预防接种工作的特点 有关基本概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免疫规划工作目标
2
一、计划免疫前期(1949-1977年) 二、计划免疫(1978-2004年) 三、免疫规划时期(2001-至今)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实 施,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法律上保 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
9
第3阶段(1991~2000年) 主要任务在巩固和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控制和
消灭针对传染病
1992年2月,国务院颁布《90年代中国儿童 发展规划纲要》,将消灭脊灰作为巩固和 发展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 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提出1995年消除新 生 儿破伤风 和加速控制麻疹的目标。
5
国民经济发展时期的免疫预防
1953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白喉类毒素注射注 意事项的通知》,要求对6月龄—8岁儿童进行接种。
1954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1954年流行性乙 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工矿工人及严重 流行大城市的6月龄—10岁儿童接种。
195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 知》,规定了接种百日咳、伤寒、霍乱等疫苗的具 体要求。
14
体系建设成绩
建立了预防接种管理体系 国家、省、地(市)、县(区) CDC均成立了免疫预防专业科室,建立了覆盖全人群的产科接 种点、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
建立了一支专业队伍 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培 训了大量的基层接种人员。
建立冷链运转系统 1981年起,逐步建立冷链运转系统,使 预防接种由季节性接种进入常规接种。
1982年召开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统一全国儿童免疫程序。 1984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试行预防接
种证制度的通知》,要求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必须持符合规 定、记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 。 1985年12月召开第2次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实现普 及儿童免疫目标的策略和措施。
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1991年3月实现了以县为单位4种疫 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1996年实现了以乡为单位4种疫苗 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实现“无脊灰”目标 在提高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 上,连续多年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病例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我国于2000年已经阻断了本土脊 灰野病毒的传播,被证实为“无脊灰区”,我国消灭脊灰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 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1963年,卫生部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 提出建立预防接种卡片,加强计划接种,标志我国 预防接种逐步走入计划接种时代。
6
二、计划免疫时期 (1978—2004年)
1. 第1阶段(1978-1985年): 加强计划免疫 2. 第2阶段(1986~1990年):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3. 第3阶段(1991~2000年):在巩固和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 上,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
1992年全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到儿童计划免 疫管理,规定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
疫苗。
10
三、免疫规划时期 (2001---至今)
11
2001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计划免疫工作目标;
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新生儿免费接种。 2004年12月1日已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
7
第1阶段(1978-1985年) 通知》,全国实行 计划免疫;
1980年,卫生部颁布《预防接种工作实践办法》,对预防接种的 组织领导、儿童免疫程序、异常反应诊断和处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1981年,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进行“冷链”合 作项目,解决疫苗冷藏和运输问题。
8
第2阶段(1986~1990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1985年,李先念主席向世界承诺实现普及儿童免疫 目标(两个85%的目标)。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协调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 种日”。
1987年,卫生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儿童计 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卫生部下发《计划免疫技术 管理规程(试行)》。
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 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 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
种管理条例》,并于2005年6月1日起实施。 2005年,卫生部出台《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006年,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