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合集下载

郁达夫

郁达夫

生平经历
• 郁达夫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 法语、马来西亚语。九岁便能赋诗。 • 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 成立创造社,担任《创造季刊》、《创造月刊》、 《洪水》半月刊编辑, • 同年10月,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 篇小说集《沉沦》。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 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 众文艺》。 •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 之一。
沉 •• 小说中“我”的感伤, 大多是由于所谓的“忧郁症”导致的敏 感、多疑、偏狭造成的,也都能推到是日本 沦 军国主义者对“支那人”的歧视上:因为
“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 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 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而郁达夫 所描绘的伤感中,也包含了有所不幸、有所 苦闷即大大发作的性情中人和浪漫主义。 • 郁达夫小说惯用第一人称“我”,这个 “我”并不仅仅是起到讲述故事或者勾连情 节的作用,在一些作品里“我”竟至成了作 品的主人公,情绪由“我”起伏波动,情节 由“我”而发展变化。同时,这个“我”并 不仅仅是作者个人,而是相当典型的概括出 了“零余者”即正直、善良、清贫的知识分 子共同的命运。
• 有一年郁达夫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 水遥山,餐罢得一上联: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账曰: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 三竺:指上、中、下竺。六桥:指苏堤上映波桥、 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 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
沉 沦
• 《沉沦》定稿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 表作。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创办创造社, 开始文学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说集《沉 沦》。(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亦是他的 代表作,当初出版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他讲 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 的悲哀。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 • 郁达夫在《自序》中说:“《沉沦》是描 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 郁病Hypochondria 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 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 突。”这一段话既阐明了小说的主题,也概括 了作品的主要内容。通篇着力描写与渲染的就 是忧郁,苦闷,性。

散文家:郁达夫(中国)人物简介

散文家:郁达夫(中国)人物简介

郁达夫散文的影响与地位
郁达夫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
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 郁达夫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郁达夫的散文丰富了现代散文的题材和风格
• 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郁达夫散文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对后世作家的启示
• 郁达夫的散文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 反映作者对农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 如“蚕儿吃了桑叶,就要长大了”的描绘
《志摩在回忆里》:纪念徐志摩的友谊与情感
对徐志摩的友谊的怀念
• 反映作者对徐志摩的友谊的珍视
• 如“志摩在回忆里”的描绘
对徐志摩的怀念
• 反映作者对徐志摩的怀念之情
• 如“志摩是一首永远读不完的诗”的描绘
04
• 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展现情感的深度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 如《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的秋景的描绘
郁达夫散文的语言清新与优美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词更具表现力
• 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展现作品的意境
• 如《春蚕》中对农村生活的描绘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郁达夫:中国散文家人物简介
DOCS
01
郁达夫生平与创作历程
郁达夫的成长背景与早年经历

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书香门第
• 父亲是一位教育家,母亲是一位贤淑的女性
•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涉猎古籍,熟悉诗词
早年求学经历
• 曾就读于私塾和教会学校
• 如《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的秋景的描绘

中国近代人物之郁达夫

中国近代人物之郁达夫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 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佳句欣赏(郁文)
• 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远一程,山一程》
• 无雨那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到昼之光芒。 ——《炉边独语/雨》
•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钓台题壁》
• 倾城春色,终不过繁华过往。
文 学 成 就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 《血泪》(《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 《日记九种》1927年,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 《达夫日记集》1935年,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达夫散文集》1936年, 《闲书》(散文集)1936,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 《达夫诗词集》1948,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1982,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 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 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作品江南欣,秋赏当之然也故是有都的的,但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 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 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 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 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的过程上, 是不合适的。 。。。。。。。

郁达夫及其创作

郁达夫及其创作

郁达夫旧居
日本留学期间旳郁达夫
郁达夫与王映霞
郁达夫三弟兄
风雨茅庐
郁达夫手迹
《沉沦》第一版封面
二、有关名词概念
1、发明社:直抒情感,“主情主义”
1923年由一批在日本留学旳青年作家组织成 立旳文学社团。发明社主要组员有郁达夫、 郭沫若和成仿吾等。发明社旳作家从理论到 实践都强调小说旳主观性和抒情性。他们旳 作品大都有一种抒情主人公旳自我形象,作 者不着意于经过人物性格刻画,以某种思想 意识教化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旳强烈 感情,去打动读者。这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 是一全新旳样式,也是对老式小说观念旳一 种新发展。
所以买通了郑秀岳,买到了满口金牙旳青年 男子等。
大胆前卫旳恋爱理念,着重于肉体感官享有
“恋爱就是性交,性交就是恋爱,所以恋爱 应该不择对象,不分畛域旳。不论对方旳是 猫是狗,是父是子,一道玩玩,又有什么不 能够呢?”
美与丑,善与恶 对比强烈
强调主观抒情旳其他作家
叶灵凤(1905-1975) 《菊子夫人》、《姊嫁 之夜》
——成仿吾《沉沦旳评论》
2、《迷羊》:爱情旳迷失
王介生 体弱多病旳文学青年 谢月英 一种演老生旳女戏子 最终因为经济原因,谢月英离开了王介生,
跟随了一种有钱旳老头。 情欲?爱情?
《她是一种弱女子》构思1927年,1932年出 版,起初被政府指为“普罗文艺”被查禁, 后更名《饶了她》,并删节处理。
以新军阀混战为背景,塑造三位女性。女性 之间旳情爱关系,他们旳不同人生路向。
官宦之后:郑秀岳
清贫之家:冯世芬
土豪之女:李文卿
郑秀岳: 软弱贪婪
情感上依赖冯世芬,生活上羡慕有钱人。
逐渐在金钱和肉体旳引诱下被李文卿控制。

郁达夫

郁达夫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2.07~1945.09.17),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郁达夫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郁达夫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三岁丧父,家庭窘迫。兄弟三人,大哥干农活,二哥打工。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值抗日时期,妻子王映霞红杏出墙,与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许绍棣(郁达夫旧日同学)有染。郁达夫忍痛说:“许君究竟是我的朋友,他奸淫了我的妻子,自然比敌寇来奸淫强的多,并且国难当前,这些个人小事,亦只能暂时搁起,要紧的,还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复仇!”并作词《贺新郎》:“匈奴未灭家何恃?且由他,莺莺燕燕,私欲弥子,留取吴钩拼大敌,宝剑岂能轻试?歼小丑,自然容易。别有戴天仇恨在,国尚亡,妻妾宁非妓?先逐寇,在驱雏。”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郁达夫简介及作品分析

郁达夫简介及作品分析

郁达夫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

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

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

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

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

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

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

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

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

郁达夫简介及生平事迹

郁达夫简介及生平事迹

郁达夫简介及生平事迹郁达夫,原名郁振铎,字达夫,号雨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将从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两个方面来介绍他。

一、生平事迹郁达夫于1880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1902年,郁达夫考入了南洋公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在南洋公学期间,他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1904年,他辍学回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他的第一篇小说《春蚕》发表于《新民丛报》,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

1912年,郁达夫创办了《晨钟报》,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份以文学为主的报纸。

他在报纸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社论,对当时的文学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9年,郁达夫参加了“五四”运动,成为了运动的领袖之一。

他在运动中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批判意义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927年,郁达夫因参加了南昌起义而被捕,不久后被杀害。

他的英勇牺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成就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散文以其清新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他的诗歌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郁达夫

郁达夫

Your company slogan
郁达夫的成就:
●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 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 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 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 《沉沦》,他在《沉沦》中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 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 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春风沉醉的晚上》
小说高潮依赖于情 绪的抑扬起伏,并 用诗一般语言倾吐
抒情主人公“我”
《薄奠》
心中情素。
Your company slogan
郁达夫
1927年后,以《过去》为标志,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一方面努力追随时代的浪潮,探索着用现实主义的方法
反映社会和时代,写下了《她是一个弱女子》、《出
奔》等作品,同时,他的忧郁气质、纤弱敏感的个性和 表现自我的艺术观又使他倾心于渲泄和呻吟,追求抒情 风格,这样又创作了《烟影》、《东梓关》、《迟桂 花》等代表他后期艺术成就的抒情之作,三十年代郁达 夫的创作就徘徊于这两种艺术倾向之间。
郁达夫
(2)在“表现自我”的艺术主张支撑下,凭借着
“零余者”的形象,郁达夫尽情地抒写着一己的体验
、心境,渲泄着那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我情感中体验出来的思乡、
念子、怜妻、哭穷等情绪,并混合着病态的性苦闷, 激烈的社会人生牢骚,使作品涌动着忽高忽低、忽急 忽缓的情绪潮,形成了极富个性的抒情特质。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位于杭州余杭区路场官弄63号
嗯~
有机会去看 看~~~
Your company slogan

郁达夫

郁达夫

他虽然修读的是经济,但文学 活动不绝,在留学期间阅读了不少 外国小说,以俄国、德国小说居多。 1921年,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 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织文学 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写作小 说。该年10月15日,首部短篇小说 集《沉沦》出版,内容畅述留学日 本时迷恋日本女人的故事,故事也 刻画了主角因孤独、性压抑及对中 国的矛盾情结所产生的复杂心理结 构,内容香艳豪放,轰动国内文坛。 郁达夫在二十多岁时患了肺结 核。
郁达夫
(1896.12.07~1945.09.17)
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 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 家、诗人。代表作《沉沦》、 《故都的秋》、《春风沉醉 的晚上》、《过去》、《迟 桂花》等。
早 年
郁达夫,本名郁文,出生于浙江省富 阳市满州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 家庭,三岁丧父,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 赋诗。曾先后于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 之江大学预科(因为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杭府中学(与徐志摩同学)。1913年随 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1919年11月入东京 帝国大学经济学部,至1922年毕业回国。
遇 害
1942年6月初郁达夫逃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居于当地华侨 蔡承达的房屋,并在当地人协助之下开设酒厂维生。
附近地区的日本宪兵队得悉赵廉是当地唯一懂日语的华侨,希望他当翻译。郁达 夫不收日军薪金,但当时其自愿充当日军翻译一事仍然引起当地人的许多误解和 不满,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和华侨。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 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 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 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 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 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 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 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 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 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 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 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 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 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

郁达夫

郁达夫(中国作家)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文,字达夫,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郁达夫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生平事迹: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1899年,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1903年,郁达夫进入私塾读书。

1908年,就读富阳县立高等小学。

1910年,郁达夫与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

1911年,郁达夫进入蕙兰中学读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却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郁华(郁曼陀)赴日本留学。

1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1917年7月毕业;11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留学期间,郁达夫阅读了大量外国小说,尤以俄、德小说居多。

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成仿吾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成仿吾[3]1921年,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小说创作;10月15日,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国内文坛。

1922年,郁达夫回国,在安庆法政专校教授英语,与当时同为该校教员的陶希圣颇有交往。

1923年辞职,出任北京大学讲师,讲授统计学。

1924年,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任教,为期亦仅一年。

1926年,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年底辞职;返回上海后,郁达夫开始主持创造社出版工作,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郁达夫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郁达夫

郁达夫

郁达夫故居(16张) 郁达夫故居建于30年代,属中式花园别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63号,叫 “风雨茅庐”,是1933年4月郁达夫为暂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时购置的寓所。故居由当时 学人马君武题为“风雨茅庐”,由郁达夫自己设计。
参考资料 1 1945年9月17日 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_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9-04-29] 2 郁达夫在南洋被迫 充当日军宪兵部翻译 .网易[引用日期2013-09-19] 3 郁达夫「沈沦」における名古屋と名古屋人 の描写につい て .名古屋大学校史馆[引用日期2019-05-03] 4 郁达夫日本留学的经历对小说《沉沦》的影响 .论文[引用日期 2019-05-03] 5 郁达夫与戚公祠 .福州晚报[引用日期2015-04-25] 6 郁达夫的生死迷局 .中国文化传媒网[引用 日期2013-09-19] 7 郁达夫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11-07] 8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 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2015-11-07] 9 徐志摩和郁达夫在杭州哪所学校同学过? .凤凰网[引用日 期2015-11-21] 10 【国学名家】郁达夫 .武汉理工大学党员网[引用日期2015-11-07] 11 日本的文学碑和文学散 步 .腾讯[引用日期2019-05-04] 12 郁达夫的浪漫与“放荡”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11-21] 13 郁达夫曾从上 海举家移居杭州 遭鲁迅坚决反对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5-11-21] 14 作家郁达夫:办刊著文宣传抗战 .中 国青年报[引用日期2015-11-21] 15 作家郁达夫:办刊著文宣传抗战 .中华新闻传媒网[引用日期2015-11-10] 16 笔作枪 “文人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 .中国江苏网[引用日期2015-11-24] 17 历史上的今天:郁达夫遇难, 疑被日本宪兵杀害 .东方新闻网[引用日期2015-11-07] 18 浅析郁达夫的情色小说:受日本肉欲享乐文......

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简介
深刻的内心剖析是借鉴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理论; 同时法德的文学思潮也对其创作影响很大。 其中对《沉沦》影响最大的是日本 的“私小说”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创作于1932年3月,在郁达夫的小说中算不上佳作。作者 自己是这样评价的:“这一篇小说,大约也将变作成我作品之 中最恶劣的一篇。”后来,他在《沪战中的生活》中又对创作 《弱女子》的意图作了说明:“我的意思,是在造出三个意识 志趣不同的女性来,如实地描写出她 们所走的路径和所有 的结果,好叫读者自己去选择应该走那一条路。” 理论界对《弱女子》的评价和研究,大多取批评和 否定的态度,并且,主要是围绕三位女性人物(特别是“弱女 子”郑秀岳)进行的,而对差不多贯穿小说后半部分的“弱女 子”的丈夫吴一粟却几乎没有提及。笔者以为,郁达夫在小说 中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吴一粟应有自己的一席地位。关 于吴一粟这一人物,有些问题值得探讨,如:作者为什么要在 《弱女子》中塑造了一个比“弱女子”还弱的“弱男子”? “弱男子”吴一粟是否也属于“零余者”?为此,本文想对这 一人物作些初步探讨。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 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 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 颓伤的情感。
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 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 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
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 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 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 所接纳的作品。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 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 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 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 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 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 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 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 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 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 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生平简介

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生平简介

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生平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郁达夫生平简介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文学家,《在寒风里》、《孤独者的哀愁》、《我的忏悔》等都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

为了让大家全面地了解郁达夫,我们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郁达夫简介吧!1896年,郁达夫在浙江一个知识家庭出生。

三年后,郁达夫的父亲去世,郁达夫在家人支持下,开始到学堂读书。

1912年,郁达夫考上了浙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而遭到学校开除。

第二年,郁达夫和哥哥郁华前往日本留学,1914年7月份时,郁达夫考入了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并选择学医。

随后,郁达夫一面学医,一面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1916年,郁达夫从医科部转至政治学科学习。

第二年,郁达夫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经济领域的知识。

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1921年,郁达夫和好友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开办了“创造社”,并发表了他人生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

1922年,郁达夫学成回国,并在多所高校任职授课。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领土,侵害中国人,这激发了郁达夫创作灵感,他积极号召中国人反抗日本人的侵略。

随后,郁达夫辗转多个地区,为抗日战争不断努力着。

1938年,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战争宣传工作。

1945年,郁达夫遭到汉奸告发,被日本人残忍地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中。

郁达夫在文学上的成就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位文学家,《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都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

从总体上来说,郁达夫在文学上有何成就呢?郁达夫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包含三点,接来下我们分别浅谈一下郁达夫的文学成第一,郁达夫首创了自传体小说形式,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体裁。

在郁达夫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便是郁达夫“以我之口,叙述故事”。

郁达夫

郁达夫

4
文学成就
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 郁达夫作品图片 (12张) 早期:1920—1933。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 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 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 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 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 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晚期:1938—1945。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 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15]
3
人物生平2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郁达夫与关楚璞、姚楠、许云樵等文人创建新加坡南洋学会。民国三十年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行 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年初,郁达夫出席了由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新加坡文化界抗敌联合会”成立大会, 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二月,新加坡沦陷后,胡愈之、 郁达夫等参加抗战委员会的28位文化界人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的巴亚公务市,郁达夫化名赵 廉,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后来日本宪兵得知他精通日语,胁迫他当了7个月的翻译。其间,他暗 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成仿吾抗战胜利后,陈嘉庚曾对中共党员国外统一战线负责人夏衍说:“那 时郁达夫不仅掩护了我,还援救了许多被日本人逮捕的华侨。”一位马来西亚共产党负责人说:“没有 他的帮助,我们的组织会遭到不可补救的损失。”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宪兵开始全面调查郁达夫,并准 备对郁达夫在内的南下文化界人士实施大屠杀。身处险境的郁达夫安排胡愈之等人先行离开印尼。六月, 郁达夫流亡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在当地华人协助下开设酒厂谋生。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郁达夫相关知识点总结

郁达夫相关知识点总结

郁达夫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生平郁达夫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名医,自小成长在知识渊博、家风严谨的家庭环境中。

对于文学的追求始于儿时,他的文学天赋在早年即有所显露。

1912年,郁达夫考入日本岐阜高等学校。

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在读书的同时,广泛阅读了世界文学名著,并深受影响。

他还曾在东京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继续深造西洋文学。

二、文学成就郁达夫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怀和对于文学的探索,使得他在文学创作上有了非凡的成就。

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其中既有批判现实的激烈作品,也有优美的散文和诗歌。

他的代表作品有《故都的秋》《散文诗选》《英国游记》等。

在文学的探索上,郁达夫兼收并蓄,善于借鉴西方文学成就,同时也很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他以独特的眼光和才华,创造了一批富有现代气息、融合了东西方文学风貌的优秀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作品特点郁达夫的作品以独特的写实主义风格和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而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较为出色,作为一位颇具讽刺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家,郁达夫的智慧和才情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他所倡导的“文学为了生活,生活为了文学”的文学理念,使得他的作品总是生动地描绘出社会百态和人民的命运。

他的作品不断地打破传统文学惯例和文风,呈现出了较为丰富的文学形态。

四、对后人影响郁达夫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思想上的开拓,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给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动力,激励着后来的一代文学家不断地创新和进取。

郁达夫的文学理念和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飞速发展和浓厚的创作氛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作品对于后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五、晚年生活1945年,郁达夫因病离世,终年50岁。

他虽然短暂的生命没有造成多富盛名的文学积淀,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永垂不朽。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郁达夫(1895-1945),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而被誉为“文学革命先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其富有文学才华的作品上,还表现在他对文学思想的推动和可贵的创新实践上。

本文将从郁达夫的文学思想、短篇小说创作和文学运动等方面介绍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一、郁达夫的文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郁达夫的文学思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坚持倡导自由思想和个人独立精神,主张文学应当关注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关心弱势群体的命运。

他的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郁达夫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写作,使古老的文言文与时俱进,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狂人日记》是白话文的代表作,以其犀利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深度,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用词简练,语言平实,使广大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郁达夫的短篇小说创作郁达夫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以独特的叙述风格,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性的复杂。

他的作品深入民间,关注底层百姓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例如,他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以街头巷尾发生的琐碎事件为背景,展现了普通人的苦难与悲欢。

这些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众多读者。

他的小说充满了对生活的关怀,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他以自己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和反思。

郁达夫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塑造了许多深具生命力的形象,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郁达夫对文学运动的推动郁达夫还对中国文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致力于推动革命的文学运动。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宣传个人主义和民主思想,鼓励文学家们以独立的精神探索现实,揭示社会的弊端。

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简介一、背景介绍郁达夫 (1895年3月七日 - 1945年12月十日) 是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散文和小说作品闻名于世,并且对于推动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郁达夫在文学领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使他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生平经历郁达夫于1895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吴江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

他的父亲是一名富有的地主,而母亲则来自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

在父母的教育下,郁达夫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展示出卓越的才华。

在北京读初中期间,郁达夫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撰写自己的作品。

他的作品很快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使他开始步入文学界。

在青年时期,郁达夫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迅速成为一个知名的革命家。

他致力于为社会主义和进步事业奋斗,并通过笔触表达他对于社会的关注和批判。

然而,郁达夫的生活并不平静。

在1927年,他因为参与左翼运动而被逮捕,并被迫离开中国。

在流亡期间,他继续写作,并发表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直到1945年,郁达夫在台湾去世。

三、文学成就郁达夫以他的散文作品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他的散文经常以纯粹而优美的风格展示,探索了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的复杂性。

在他的小说作品中,郁达夫通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困境。

他以真实和直观的方式描绘了人们的内心挣扎,同时也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除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外,郁达夫还致力于翻译工作。

他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引入中国,使中国读者能够接触到世界文学的精华。

他的翻译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四、影响与遗产郁达夫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他的作品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深深地触动了许多读者的内心。

他的写作风格和翻译技巧也对后来的一代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他的散文和小说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并成为中国文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逝世后的几十年里,郁达夫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郁达夫的简介

郁达夫的简介

郁达夫的简介1902年,郁达夫七岁时,进入私塾,8岁转入魁星阁私塾就读。

据《富阳县教育志》记载,私塾教材采用《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千家诗》、《女儿经》等韵文为主,对较高程度的学生则授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1904年,郁达夫9岁,改进公立书塾“春江书院”,这实际上是高一年级的书塾,即所谓“经馆”之属。

书院以读《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左传》等为主。

郁达夫从这里开始正在接触古典文学,特别是对旧体诗和韵文发生了深厚的兴趣。

1907年,春江书院改为富阳县高等小学堂,郁达夫也在这时转入了学堂。

在这期间,郁达夫遇见了两位教员,其中李问渠,他不仅思想开放,能接受新思想,而且他的诗和经史子学都有很高的造诣,郁达夫和其他许多人一样都受到过他的熏陶。

另一位是王沛文(王子明),郁达夫也深受其影响,一首诗《寄王子明业师居富阳》“况当少小离乡日,更苦陬偶学语初”足见影响之深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刻苦好学,成绩优秀,因此在郁达夫13岁时(1908年),受堂长和知县的提拔,跳班升了级。

正因有如此深厚的学业基础,因此在小学毕业时,他已经能够阅读家里一只开禁的书箱里的《石头记》和《六才子》。

1910年冬天,郁达夫高小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奖得吴梅村诗集,是郁达夫严格意义上的研求韵律之始。

此前郁达夫虽然广读诗书,但还只是停留在爱好上,而吴梅村的诗给他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是他真正开始了对诗的研究。

1911年春天,郁达夫离开家乡,到杭州、嘉兴府中,由于语言的不通,生活的不惯,孤独与乡愁时时袭扰着他,他只能借助读书来得到排遣。

吴梅村诗集是这一时期所精研的教材之一,此外朱彝尊、李商隐、杜牧、李白等人以及清人诗,也开始大量阅读。

《自述诗》之十五“怨湖旧忆梅村曲,莺粟人传太史歌”就明确告诉我们这一点。

清代诗歌给了他很多的影响;但影响更大的就是吴梅村,郁达夫说:“因为吴梅村的夫人姓郁,我当时虽则还不十分懂他的诗的好否,但一想到他是我们郁氏姻亲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感到一种亲热。

郁达夫现代诗歌

郁达夫现代诗歌

郁达夫现代诗歌
郁达夫(1896-1945)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郁达夫的现代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郁达夫的现代诗歌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故都的秋》:这首诗描绘了故都北京的秋天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秋风萧瑟”、“黄叶满地”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秋天世界。

2.《沉沦》:这首诗反映了郁达夫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诗中的主人公身处黑暗之中,无法自拔,最终选择沉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3.《离骚》:这首诗以屈原的《离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长夜漫漫”、“风雨如晦”等,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4.《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春风吹过”、“桃花盛开”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世界。

5.《葬花吟》:这首诗描绘了葬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落花流水”、“春去秋来”等,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总之,郁达夫的现代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郁达夫的名人故事

郁达夫的名人故事

郁达夫的名人故事郁达夫(1895年-1945年),原名郁仁,字达夫,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郁达夫以其深刻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思想见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为您介绍郁达夫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贡献。

一、生平事迹郁达夫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兼作家,从小就培养了郁达夫对文学的兴趣。

郁达夫在浙江绍兴上了私立文渊学校,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后来,他前往上海求学,并进入了交通大学学习。

郁达夫的文学才华很快显露出来,他在上海开始创作小说,以及投稿各种杂志和报纸。

他的短篇小说《胪行闲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使他一举成名。

此后,他陆续发表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包括《纪事》、《春上旧《类》》等。

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落后,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除了文学创作,郁达夫还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一股反封建的思潮,倡导革命、民主与科学。

郁达夫积极呼吁青年人追求独立自主和知识解放,他的鼓舞人心的演讲深受观众的喜爱。

然而,郁达夫的一生并不顺利。

由于他公开批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公,他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打压和封禁。

他的作品经常被封禁,他也被迫离开上海,奔赴了巴黎。

正是在巴黎的岁月,郁达夫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伤逝》、《许鸿才》等。

然而,郁达夫仍然思念着祖国,他决定返回中国继续为民族文学事业而奋斗。

1945年,郁达夫不幸在重庆去世,享年50岁。

他的离世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沉重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二、文学贡献郁达夫是中国近代文学的一位巨人,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他的作品通常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激烈的批判,同时也突出了他对女性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郁达夫的小说作品以描写人物心理为特点,深入探索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创造了一系列深情而悲伤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桂花》在恬静悠远的意境中叙写‚我‛至 翁家山的感触和情思。‚我‛是一位颇有成就 的作家,与翁家山的则生是旧时的同窗挚友,
上大学时均深怀远志,期望‚将来为国家人类 致大用‛。然而翁则生不幸染肺病且恋爱失败, 身心的疲惫与打击使得他不得不中途辍学而返 家静养。自此,我与则生便有十多年一直没有 联络过。不想,十年后,翁则生的一纸长信创 造了‚我‛与他重聚的机缘。于是‚我‛便在 这‚秋高气爽的时节‛。兴致勃勃地去了翁家 山,与翁则生共享一夕长谈的清宵。
第四节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的小说
教学目标
1.创造社的重要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 2.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 3.郁达夫作品中显现的反传统道德的病态人格 和苦闷心理特征。
4.《沉沦》的思想、艺术与分析。
鲁东大学文学院
教学重点
1、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与风格
2、《沉沦》的思想与艺术分析 教学难点 1、郁达夫作品中显现的反传统道德的病态人格 和苦闷心理特征。 2、‚零余者‛的形象。
鲁东大学文学院
一、生平
郁达夫(1896—1945),名文,浙江富阳人。在散
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贡 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
在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
学校求学时的郁达夫
一九一九年夏
在名古屋第八 高等学校毕业 时的 郁达夫
创造社时期
1921-6 创造社在郁达夫寓所成立,郭沫若、张资平、 何畏、 徐祖正出席。 -9 应郭沫若邀,回上海负责《创造》季刊出版事项。 -10 去安庆任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英文科主任 1922-3 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经济学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9 仍回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并接妻子同住。 1923-10 去北京大学教书,任统计学讲师。 1925-2 到武昌师范大学校长任文科 教授。 -11 辞职回上海。 1926-2 参与编辑《创造月刊》。 1927-8 在上海《申报》《民国日报》 刊登启事,退出创造社。
解放后 被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 士‛。
(二)郁达夫的文学观念
1.将感情作为文学的本质。
《我承认是失败了》—《晨报副刊》1924-12-26 我持以批评作品的好坏的标准,是情调两字。一篇 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 染,能够很切实的感着这作品的气氛的时候,那么不 管它的文字美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 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
3.重视心理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三)小说创作
1.1927年以前为第一阶段,既有向旧道德冲锋
陷阵的勇气,又有自伤自悼的晦气,相当真实 而且深刻地显示了新旧转型期青年的人格特点 和个性特点。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迷羊》等。
2.第二阶段是中年阶段,艺术由躁热走向沉静。
郁达夫以自叙传为主的小说中,贯穿着生存焦
郁达夫(左)与长兄郁曼陀(中)、二兄郁养 吾(右)
1927-1 认识王映霞。 1928-1 同王映霞结婚,后生子郁飞、郁云、郁荀。 1940-3 与王映霞协议离婚。
左联时期
1930-3 经鲁迅提名,加入左联。 -3-19 因发起组织自由运动大同盟,被国民党 浙江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和郁 达夫等,被迫隐居。 -11 被左联开除。
《小说论》1926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2.文学就是自我表现。
《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1927-8作 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 我,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 话,是千真万确的。起初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将来大约也是不会变的。 《小说论》1926 要明示人物的性格,随时随地,把这一个人物的心 理描写一点出来,力量最大。 小说背景的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的感觉, 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 ‚
心无城府,真纯如冰似雪。莲儿所拥有的这种 玉洁冰清的真纯使我的邪念顿然消失,灵魂最
终得以洗涤并净化。
桂花开得愈迟馨香愈久,寡居且已二十八岁
的莲正如迟开的桂花,生命的馨香漫溢。品 味其青春的风韵和率真的品格,便像感受到 桂花的馨香一样,让人体味到生活的底蕴淡 远的伟美、清纯和高洁。我正式在这样的体 悟中坚定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念的——“但愿得 我们都像是迟桂花!‛
…她的眼里却无丝毫羞惧兴奋的痕迹出现,她的微笑,还依旧同平

时一点也没有什么笑容一样。看了我这一种奇怪的形状,她过了 一歇,反又自然的问我说:‚你究竟在那里想什么?‛ …… “我……我在这儿想你!‛ ‚是在想我的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么?‛ 她的这句反问,又是非常的率真而自然,满以为我是在为她设想 的样子。我只好沉默着把头点了点,而眼睛里却酸溜溜的觉得有 点热起来了。 ‚啊,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 我流起眼泪来了呢?‛
空山月夜:月波轻漾,秋虫吟唱,白雾萦山, 灯火阑珊。——空山秋夜 的静温寂寥别具一番情 趣, 清晓景致:百鸟和鸣,清阳吐秀,空气澄鲜, 朝雾带凉,和如桂花清香,仿佛宿梦也能摇醒。 ——如果把翁家山视作一幅山水画,那么其外在的钟灵毓秀,清
丽自然,内在的玲珑剔透、静穆幽远,与迟桂花的馥郁芳香一起, 便从形与质上构成了这幅山水画的整体框架。其意境见出清空入 禅的绝妙,然而郁桂飘香又点化了意境的静穆,予人以清鲜的风 采和鲜活的生命气息。格调静美情境婉丽。在这里,再也体味不 到咀嚼未熟橄榄的苦涩,再也不见作者自身放荡而自卑、愤世又 沉痛的心理潜影。
虑与挣扎化解的变奏。
《迟桂花》更多侧重在化解,尤其是性爱净化
升华的化解,美的自我化解。
二、《沉沦》及其成就
郁 达 夫 成 名 作 ︽ 沉 沦 ︾ 初 版 书 影
(一)《沉沦》的内容与主题
1.‚他‛是一个‚零余者‛的形象,是五四时期一部 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是遭到社会现实的挤压而 无力把握自己命运、而用畸形变态的方式来对抗的 小人物,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迟桂花》
以自叙传的文学风格和‚零余者‛的抒情形
象显现自我内在的心理真实,可谓郁达夫小 说的基本特征。病态的癫狂和抑郁的苦闷便 构成了达夫所描写的都市风景的主要内容。 如果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依然放眼都市, 那么《迟桂花》即已涉足乡野,以激越亢奋 的笔触雕绘乡情野趋的旖旎与绮丽,便把读 者带进一个独特的时空。
1933春 移居杭州。 1936-2-7 被委任为福建省府参议。
漂泊南洋时期
1938-3 应郭沫若邀请,去武汉参加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工作,任 设计委员。 1939-1 担任《星洲日报》副刊等的编辑。 1942-2 因新加坡沦陷,撤退,5月初到达苏门答腊西部小镇巴 爷公务,6月被日本宪兵强逼任翻译。9月开设赵豫记酒 厂。 1943-9 与华侨何丽有结婚,后生子大雅,生女美兰。 1944-2 被汉奸告密,真实身份被日军发现。 1945-8-29 晚 被日本宪兵秘密逮捕,后杀害于武吉丁宜附近的丹戎 革岱的荒野,享年50岁 。
“ 听听她那种舒徐清澈的语气,看看她那一
双天生成像饱使过耐吻胭脂棒般的红唇,更 加上以她所特有的那一脸微笑,在知识成分 之外还不得不添一种情的成分上去,于书的 趣味之上更兼一层撩人的风韵在里头。‛
人因博识而常被喻为一部上晓天理下察地势
的百科全书,但这种比喻不无遗憾地抹杀了 人的活泼与生气。莲并非如此,她是一部活 的书,而且她那清澈的语气、耐吻的红唇、 款款的微笑又使她深含一种情的风韵。莲的 这种呼之欲出的美的情韵,叫我倾倒,也令 我想入非非,然而当我捏住她的手默默地注 视她的时候,莲又是一种怎样的淳朴与率真!
韩侍桁《郁达夫先生作品的时代的意义》( 1934-410《文学批评集》) 他书中所提出的是什么问题呢?知识欲的饥荒与性 欲的不得适当的调剂以及贫穷的痛苦。 他是使用新鲜的名词与新鲜的解说(灵与肉), 而在作着肉的放纵的宣传,在当时恰巧是适合了多数 青年们的内心的要求。 利用了这些问题而制作小说的郁达夫先生,是成 了当时的多数的青年的代言人了,因此他享受了出乎 他的作品的艺术性所应得的过甚的声誉。
(二)《沉沦》的艺术特征 1.着重表现自我,具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
自传之一——八 雪夜——日本国情的记述
‚我‛,‚他‛,Y,伊文,黄仲则,于质夫, 文朴等主人公,他们飘泊身世、不幸的遭遇、感伤 的性情和苦闷的情怀,都直接取材于作家本人的经 历、遭遇和心情,并基本与作者的生活轨迹相吻合, 是作者的一种艺术外化(自叙传并不等于自传)。
怎样看待性描写?
从作品的需要出发。 结合当时的历史需要。 考虑作者的倾向。
郭沫若《论郁达夫》 ‚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 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 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 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 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 于狂想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 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我和翁则生是两类经验不同人生的知识分子。身心
的交困使志存高远的翁则生过早地归于静寂,在生 命的平淡和圆静中体味并享受着生活的芬芳;而我 则置身尘嚣,在体验、感受生活日苦的同时,借创 作去抽象生活并传达我的社会理想。无意识的‚退 避‛和有意识的‚进取‛两种生活取向在翁家山着 块婉丽的土地上发生了潜隐的碰撞,撞击的结果不 是‚进取‛战胜了‚退避‛,而是‚退避‛消融了 ‚进取‛。翁家山圆静生活所散发出来的郁郁馨香 不仅洗尽了‚我‛灵魂中既有的尘念,而且让我感 受到了生活所具的别样的风韵,从而更加坚定了自 己,也坚定生命的伟美与高洁!
苏雪林《郁达夫论》 (1934-9-1《文艺月刊》6卷3期)
郁氏虽爱谈性欲的问题,而他所表现的性的苦 闷,都带着强烈的病态,那所谓‚色情狂‛的倾向 者是。 此外,自我主义、感伤主义和颓废色彩,也是 构成郁氏作品的元素。 有人骂他的作品为‚卖淫文学‛,我觉得这句 话是不为过甚的。 艺术缺陷:1.不知注重结构 2.句法单调 3.人物行动没有心理学上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