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年表
清朝皇帝继位年表

太宗第九子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格吉特氏)
孝陵
河北遵化
康熙
圣祖
仁皇帝
玄晔
1654-1722
1661-1722
世祖第三子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景陵
河北遵化
雍正
世宗
宪皇帝
胤禛
1678-1735
1722-1735
圣祖第四子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泰陵
河北易县
乾隆
高宗
純皇帝
弘历
1711-1799
1735-1799
世宗第四子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裕陵
河北遵化
嘉庆
仁宗
睿皇帝
永琰
1760-1820
1796-1820
高宗第十五子
孝仪純皇后
昌陵
河北易县
道光
宣宗
成皇帝
旻宁
1782-1850
1820-1850
仁宗第二子
孝淑睿(喜塔腊氏)
嘉陵
河北易县
咸丰
文宗
显皇帝
奕宁
1831-1861
1850-1861
宣宗第四子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清朝皇帝继位年表
年号
庙号
谥号
名讳
享年
在位年份
承袭关系
生母
陵墓
所在地
天命
太祖
高皇帝
努尔哈赤
1559-1626
1616-1626
明建州左卫之长子
宣皇后(喜塔腊氏)
福陵
沈阳东郊
崇德
太宗
文皇帝
皇太极
1592-1643
1626-1644
中国古代史记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记事年表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2070年:夏禹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际记载的王朝。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结束了夏朝的统治。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开始了周朝的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中国进入春秋时期。
- 公元前476年:孔子诞生,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 公元前221年:秦国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建立了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战胜项羽,统一中国,开始了西汉的统治。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结束了王莽篡汉的统治。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结束了东汉的统治,开始了三国时期。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结束了西晋的统治。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刘宋,开始了南北朝时期。
-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结束了隋朝的统治。
-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结束了长达289年的统治。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断代史帝王年表

中国断代史帝王年表一、中国历史朝代主要有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具体朝代年份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孙中山,共计:3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三、中国上下5000千年历史朝代顺序历史朝代依次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唐朝中后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南唐、前属、后属、南汉、南楚、吴越、闽国、荆国、北汉、北宋、南宋、辽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
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
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
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
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
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
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
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根据传说,夏朝的创立者是禹,夏朝共经历了17代君王。
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商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相对繁荣,但末代君王纣王暴虐无道,导致商朝灭亡。
西周(约前1046年-约前771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明确历史记载且存在确凿实物证据的王朝,周朝的政权得以建立的关键是围魏救赵的战略,周朝共经历了15代君王。
东周(约前770年-前221年)周朝的分裂导致东周的建立,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大潮,孔子、孟子等众多思想家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战国时期,诸国争锋相对,后期七国鼎立,最终秦国崛起,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统一文字和货币等举措都为后世所重。
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王朝之一。
西汉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东汉时期逐渐衰落,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的阶段,三国鼎立,分别为魏、蜀、吴。
这一时期有着丰富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等。
西晋(265年-316年)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失败了北方胡族的攻击,最终被八王之乱分裂。
东晋(317年-420年)东晋是南京国君刘裕建立的王朝,对抗了匈奴侵略,并开始了南方经济的复苏。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的时期,南北朝共分为南朝刘宋、南齐、南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581年-618年)隋朝是由隋文帝杨坚所建立的王朝,政权是通过武力合并北方后发起对南方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
推荐清朝大事年表

11、1588年4月,努尔哈赤娶哈达贝勒扈 尔干女哈达纳喇氏阿敏格格为妻。苏完部主 索尔果归附,以其子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并 以褚英之女相嫁;董鄂部主何和里归附,授 为一等大臣,并以长女相嫁;又收雅尔古部 扈拉瑚子扈尔汉为养子,后授为一等大臣 9 月,娶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妹叶赫纳喇氏孟古 格格为妻,率兵征完颜部王甲城,灭其部
5、1580年,长子褚英出生,母为佟佳氏
6、1583年,明宁远伯李成梁发兵攻阿 台,努尔哈赤父、祖皆死于战乱。李成梁将 塔克世所遗土地人马派给努尔哈赤,并敕书 13道,马30匹,又给都督敕书,袭都督指挥 衔,每年给银800两,蟒缎15匹。5月,努尔 哈赤以父祖所遗13甲起兵,开始统一女真族 的战争。7月,二子代善生,母为佟佳氏。
53、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 在景山自杀殉国。明朝覆灭。同年,清军入 关,定都北京。明宗室福王、鲁王、唐王、 桂王先后建立南明政权(1644—1661年)抗 清。
54、1653年,皇三子玄烨出生于景仁宫 母亲为佟佳氏。
55、1661年,郑成功据台湾反清。同年 永历帝(桂王)被俘,南明政权告终。顺治 皇帝驾崩,玄烨即皇帝位,改元康熙。
7、1584年,努尔哈赤攻占董鄂部。正 月,征李岱,克兆佳城。6月,率兵攻翁科 洛城,被鄂尔果尼与洛科射中,伤重几死, 创愈后,又率兵往攻,俘鄂尔果尼与洛科, 授为牛录额真。
8、1585年2月,攻界藩,斩其城主纳申 巴穆尼。4月,攻哲陈部,在浑河畔以少胜 多。9月,率兵攻取苏克素浒河部安土瓜尔 佳城。
61、1678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 周,8月病死。其孙吴世番继立。
62、1679年,开博学鸿词科。
63、1681年,吴世番兵败被杀,三藩 之乱平。
64、1683年,清军攻台湾,郑氏投降, 中华全境统一。俄自雅克萨攻瑷珲。
中国朝代年表

中国朝代年表炎帝、黄帝(华夏族)尧舜禹:4000多年前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500年)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600年)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894年)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16年)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231年)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196年)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61年)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156年)南北朝:公元386-581年(196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3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290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54年)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319年)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98年)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277年)清朝:公元1644-1911年(268年)中国朝代都城夏禹定都在阳城,先亳后殷莫忘商;(河南登封、河南郑州、河南安阳)西周镐京东洛邑,秦灭六国都咸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陕西咸阳)西汉隋唐都长安,东汉西晋魏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蜀在成都无建业,东晋南朝全建康;(四川成都、江苏南京)北宋开封南临安,元明清代北京当。
(河南开封、浙江杭州、北京)。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事年表中国历史⼤事年表⼀、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奴⾪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秦(BC221年到BC206年)唐(618年到907年)明(1368年到1644年)清(1636年到1911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年代中国⽆产阶级产⽣1851年⾦⽥起义、太平天国建⽴1856年-1860年第⼆次鸦⽚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战争1895年中⽇《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潮,⼋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1913年⼆次⾰命1915年新⽂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1923年京汉铁路⼯⼈⼤罢⼯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会师1931年九·⼀⼋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军南京⼤屠杀1940年百团⼤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五、现代史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1950年中国⼈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民共和国宪法诞⽣1966年⽂化⼤⾰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化⼤⾰命结束1978年改⾰开放1992年邓⼩平讲话,加快改⾰开放1997年⾹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世界历史⼤事年表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6世纪欧洲⽂艺复兴运动1487-1488迪亚⼠远航到达⾮洲南部沿海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1520-1570西欧宗教改⾰1640英国资产阶级⾰命开始1688英国光荣⾰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18世纪60年代英国⼯业⾰命开始1775-1783北美独⽴战争1776北美⼤陆会议发表《独⽴宣⾔》,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1785⽡特的改良蒸汽机投⼊使⽤1789.7法国资产阶级⾰命开始1792.9法兰西第⼀共和国成⽴1794法国热⽉政变1799拿破仑发动“雾⽉政变”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帝国开始1830法国七⽉⾰命1831,1834法国⾥昂⼯⼈起义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意志西西⾥⼯⼈起义1848.2《共产党宣⾔》发表1864第⼀国际成⽴1868⽇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普法战争,德意志统⼀最终完成1871.3-5巴黎公社19世纪70年代第⼆次⼯业⾰命开始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889第⼆国际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3俄国社会民主⼯党第⼆次代表⼤会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涨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1910⽇本正式吞并朝鲜1914-1918第⼀次世界⼤战(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1917.11.7俄国⼗⽉社会主义⾰命1918.11德国⼗⼀⽉⾰命爆发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涨1919.1-6巴黎和会1921.11-1922。
中国历史纪年表pdf

中国历史纪年表pdf摘要:一、夏商周时期1.夏朝:约前2070年至前1600年2.商朝:前1600年至前1046年3.西周:前1046年至前771年4.东周(春秋时期):前770年至前476年5.东周(战国时期):前475年至前221年二、秦汉时期1.秦朝:前221年至前206年2.西汉:前206年至公元9年3.新朝:公元9年至23年4.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曹魏:220年至265年2.蜀汉:221年至263年3.东吴:222年至280年4.西晋:265年至317年5.东晋:317年至420年6.南北朝:420年至589年四、隋唐时期1.隋朝:581年至618年2.唐朝:618年至907年五、五代十国时期1.后梁:907年至923年2.后唐:923年至936年3.后晋:936年至947年4.后汉:947年至951年5.后周:951年至960年六、宋元明清时期1.北宋:960年至1127年2.南宋:1127年至1279年3.辽朝:907年至1125年4.西夏:1038年至1227年5.金朝:1115年至1234年6.元朝:1271年至1368年7.明朝:1368年至1644年8.清朝:1636年至1911年正文:中国历史纪年表概述了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时期。
以下是各时期的简要概述:一、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止于公元前1600年。
商朝继夏朝之后,始于公元前1600年,终于公元前1046年。
商朝后期,国都迁至殷。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始于周武王建立周朝,止于周幽王。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二、秦汉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嬴政完成了国家统一。
秦朝之后,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年)和东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相继成立。
中国历史年表(远古至清代)

中国历史年表〈三皇〉〈约公元前41世纪—前26世纪〉伏羲〈天皇〉龙女娲〈地皇〉蛇神农〈人皇〉牛〈五帝〉〈约公元前26世纪—前2029年〉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公元前2029年—前1559年历时470年〉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历时600余年〉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周〈公元—年历时年〉西周〈公元—年历时年〉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黳扈〉周懿王〈姬坚〉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涅〉东周〈公元—年历时年〉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釐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襄王〈姬郑〉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王子〈姬朝〉周敬王〈姬匄〉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历时年〉战国〈公元前475—前年221历时年〉秦〈公元前221—前206年历时15年〉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终年49〉王位25年/帝位12年秦二世〈胡亥〉前230—前207〈终年24〉在位3年秦三世〈子婴〉?—前206〈终年?〉在位46日汉〈公元—年历时年〉西汉〈公元—年历时年〉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终年53〉汉王4年/帝位8年汉惠帝〈刘盈〉前211—前188〈终年24〉在位7年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终年46〉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前188—141〈终年48〉在位16年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终年71〉在位54年汉昭帝〈刘弗陵〉前95—前74〈终年22〉在位13年昌邑王〈刘贺〉生卒年不详〈终年?〉在位27日汉宣帝〈刘询〉前91—49〈终年42〉在位25年汉元帝〈刘奭〉前76—前33〈终年44〉在位16年汉成帝〈刘骜〉前51—前7〈终年45〉在位26年汉哀帝〈刘欣〉前26—前1〈终年26〉在位6年汉平帝〈刘衍〉前9—公元5〈终年14〉在位5年孺子〈刘婴〉公元5—25〈终年21〉在位3年更始帝〈刘玄〉?—25〈终年?〉在位3年建世帝〈刘盆子〉10—?〈终年?〉在位2年新朝〈公元8/23年历时16年〉王莽/前45—23〈终年68〉在位16年东汉〈公元25/220年历时196年〉光武帝〈刘秀〉前6—公元57〈终年63〉在位33年汉明帝〈刘庄〉28—75〈终年48〉在位18年汉章帝〈刘炟〉56—88〈终年33〉在位13年汉和帝〈刘肇〉79—105〈终年27〉在位17年汉殇帝〈刘隆〉105—106〈终年2〉在位8月汉安帝〈刘祜〉94—125〈终年32〉在位19年汉少帝〈刘懿〉?—125〈终年?〉在位7月汉顺帝〈刘保〉115—144〈终年30〉在位19年汉冲帝〈刘炳〉143—145〈终年3〉在位5月汉质帝〈刘缵〉138—146〈终年9〉在位18月汉桓帝〈刘志〉132—167〈终年36〉在位21年汉灵帝〈刘宏〉166—189〈终年34〉在位22年汉少帝〈刘辨〉175—189〈终年15〉在位6月汉献帝〈刘协〉181—234〈终年54〉在位31年三国〈公元—年历时年〉曹魏〈公元—年历时年〉魏武帝〈曹操〉155—220〈终年66〉魏国实际奠基者魏文帝〈曹丕〉155—226〈终年40〉在位7年魏明帝〈曹叡〉205—239〈终年35〉在位13年魏少帝〈曹芳〉232—274〈终年43〉在位15年高贵乡公〈曹髦〉241—260〈终年20〉在位7年魏元帝〈曹奂〉246—302〈终年57〉在位6年蜀汉〈公元—年历时年〉昭烈帝〈刘备〉161—223〈终年63〉在位3年后主〈刘禅〉207—271〈终年64〉在位41年东吴〈公元—年历时年〉长沙恒王〈孙策〉175—200〈终年26〉东吴实际奠基者吴大帝〈孙权〉182—252〈终年71〉在位31年吴废帝〈孙亮〉243—260〈终年18〉在位7年吴景帝〈孙休〉235—264〈终年30〉在位7年吴末帝〈孙皓〉242—283〈终年42〉在位17年晋〈公元—年历时年〉西晋〈公元—年历时年〉东晋〈公元—年历时年〉十六国〈公元—年历时年〉前赵后赵冉魏成汉前燕后燕北燕南燕西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秦后秦西秦代国大夏柔然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历时169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历时169年〉宋齐梁陈北朝〈公元386—581年历时195年〉北魏〈公元386—557年历时171年〉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幼主〈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脩〉东魏〈公元534—550年历时16年〉孝静帝〈元善见〉西魏〈公元535—556年历时21年〉西魏文帝〈元宝炬〉西魏废帝〈元钦〉西魏恭帝〈拓跋廓〉北齐〈公元550—577年历时27年〉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范阳王〈高绍义〉北周〈公元557—581年历时24年〉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隋〈公元581—618年历时38年〉隋文帝〈杨坚〉541—604〈终年64〉在位24年隋炀帝〈杨广〉569—618〈终年50〉在位14年隋恭帝〈杨侑〉605—619〈终年15〉在位6月秦王〈杨浩〉?—618〈终年?〉在位6月越王〈杨侗〉?—619〈终年?〉在位1年唐〈公元618—907年历时289年〉唐高祖〈李渊〉566—635〈终年70〉在位9年唐太宗〈李世民〉〈终年〉在位年唐高宗〈李治〉〈终年〉在位年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终年〉在位年唐中宗〈李显〉〈终年〉在位年唐殇帝〈李重茂〉〈终年〉在位年唐睿宗〈李旦〉〈终年〉在位年唐玄宗〈李隆基〉〈终年〉在位年唐肃宗〈李亨〉〈终年〉在位年唐代宗〈李豫〉〈终年〉在位年唐德宗〈李适〉〈终年〉在位年唐顺宗〈李诵〉〈终年〉在位年唐宪宗〈李纯〉〈终年〉在位年唐穆宗〈李恒〉〈终年〉在位年唐敬宗〈李湛〉〈终年〉在位年唐文宗〈李昂〉〈终年〉在位年唐武宗〈李炎〉〈终年〉在位年唐宣宗〈李忱〉〈终年〉在位年唐懿宗〈李漼〉〈终年〉在位年唐僖宗〈李儇〉〈终年〉在位年唐昭宗〈李晔〉〈终年〉在位年唐哀帝〈李拀〉〈终年〉在位年吐蕃南诏大理前理后理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吴越楚闽前蜀后蜀南唐南平南汉北汉宋〈公元960—1279年历时319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历时167年〉宋太祖〈赵匡胤〉〈终年〉在位年宋太宗〈赵匡义〉〈终年〉在位年宋真宗〈赵恒〉〈终年〉在位年宋仁宗〈赵祯〉〈终年〉在位年宋英宗〈赵曙〉〈终年〉在位年宋神宗〈赵顼〉〈终年〉在位年高太后〈宣仁太后〉〈终年〉在位年宋哲宗〈赵煦〉〈终年〉在位年宋徽宗〈赵佶〉〈终年〉在位年宋钦宗〈赵桓〉〈终年〉在位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历时152年〉宋高宗〈赵构〉〈终年〉在位年宋孝宗〈赵昚〉〈终年〉在位年宋光宗〈赵惇〉〈终年〉在位年宋宁宗〈赵扩〉〈终年〉在位年宋理宗〈赵昀〉〈终年〉在位年宋度宗〈赵禥〉〈终年〉在位年宋恭帝〈赵显〉〈终年〉在位年谢太后〈谢道清〉〈终年〉在位年宋端宗〈赵昰〉〈终年〉在位年帝昺〈赵昺〉〈终年〉在位年辽〈公元916—1125年历时209年〉金〈公元1125—1234年历时109年〉西夏〈公元1038—1227年历时189年〉元〈公元1271—1368年历时97年〉明〈公元1368—1644年历时276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28—1398〈终年71〉在位31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1377—?〈终年?〉在位4年明成祖〈朱棣〉永乐1360—1424〈终年65〉在位22年明仁宗〈朱高炽〉洪熙1378—1425〈终年47〉在位1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1398—1435〈终年38〉在位10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1427—1464〈终年38〉在位22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1428—1457〈终年30〉在位8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1447—1487〈终年41〉在位23年明孝宗〈朱祐樘〉弘治1470—1505〈终年35〉在位18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1491—1521〈终年30〉在位16年明世宗〈朱厚骢〉嘉靖1507—1566〈终年60〉在位45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1537—1572〈终年36〉在位6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63—1620〈终年58〉在位48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1585—1620〈终年36〉在位1月明熹宗〈朱由校〉天启1605—1627〈终年23〉在位7年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611—1644〈终年34〉在位17年清代〈公元1644—1911年历时267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终年68〉在位11年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终年52〉在位17年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终年24〉在位18年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终年69〉在位61年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1678—1735〈终年58〉在位13年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终年89〉在位60年清仁宗〈嘉庆〉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终年61〉在位25年清宣宗〈道光〉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终年69〉在位30年清文宗〈咸丰〉爱新觉罗-奕宁1831—1861〈终年31〉在位11年清穆宗〈同治〉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终年19〉在位13年清德宗〈光绪〉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终年38〉在位34年清逊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终年62〉在位3年。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水,建立夏朝- 公元前2000年:夏桀暴虐,被商汤推翻- 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正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 公元前1300年:商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 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文王所灭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475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统一币制-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楚汉之争推翻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 公元前141年:平定党锢之乱- 公元9年:王莽篡位,西汉灭亡东汉(25年-220年)- 25年:刘秀建立东汉-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220年:曹操灭东汉,三国时期开始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220年:曹魏正式建立,三国鼎立- 265年:晋朝建立-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南北朝结束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581年:隋朝建立- 618年:唐朝建立-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宋朝(960年-1279年)- 960年:宋朝建立- 1127年:金国攻破开封,南宋建立- 1279年:元朝灭宋,结束南宋明朝(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421年:明成祖永乐大典-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清朝(1644年-1912年)- 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1796年:乾隆皇帝去世- 1912年:辛亥革命,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以上是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的主要内容,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时期。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现今地于山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2、商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675-1029年,都城:毫,现今地于河南商丘,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汤3、西周,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文王姬昌图:春秋列国形势4、东周春秋、战国,起讫年代:约公元前770-221年,都城:洛邑,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平王姬宜臼图:战国形势5、秦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21-207年,都城:咸阳,现今地于陕西咸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始皇帝嬴政图:秦时期疆域6、西汉,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图:西汉时期疆域7、新朝,起讫年代:公元9-23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王莽8、东汉,起讫年代:公元25-220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9、曹魏,起讫年代:公元220-265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10、蜀汉,起讫年代:公元221-263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11、孙吴,起讫年代:公元222-280年,都城:建业,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吴大帝孙权图:三国时期地图12、西晋,起讫年代:公元265-31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图:西晋时期地图13、东晋,起讫年代:公元317-420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14、前赵、汉赵,起讫年代:公元304-329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匈奴族,开国皇帝:高祖光文皇帝刘渊15、成汉,起讫年代:公元306-347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巴氐族,开国皇帝:太宗武皇帝李雄16、前凉,起讫年代:公元314-363年,都城:姑臧,现今地于甘肃武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王张寔17、后赵,起讫年代:公元319-351年,都城:襄国,现今地于河北邢台,统治民族:羯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皇帝石勒18、前燕,起讫年代:公元337-370年,都城:龙城,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19、前秦,起讫年代:公元351-394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世宗明皇帝符建20、后秦,起讫年代:公元384-41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羌族,开国皇帝:太祖武昭皇帝姚苌21、后燕,起讫年代:公元384-407年,都城:中山,现今地于河北定州,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22、西秦,起讫年代:公元385-431年,都城:苑川,现今地于甘肃榆中,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23、后凉,起讫年代:公元386-403年,都城:略阳,现今地于甘肃平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太祖懿武皇帝吕光24、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14年,都城:西平,现今地于青海南宁,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武王拓跋乌孤25、南燕,起讫年代:公元398-410年,都城:广固,现今地于山东益都,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26、西凉,起讫年代:公元407-421年,都城:酒泉,现今地于甘肃酒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昭武王李暠27、胡夏,起讫年代:公元407-431年,都城:统万城,现今地于陕西靖边,统治民族:匈奴,开国皇帝: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28、北燕,起讫年代:公元407-436年,都城:和龙,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高句丽,开国皇帝:燕惠懿帝高云29、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39年,都城:张掖,现今地于甘肃张掖,统治民族:卢水胡,开国皇帝: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东晋十六国时期地图30、南朝*宋,起讫年代:公元420-47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31、南朝*齐,起讫年代:公元479-502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32、南朝*梁,起讫年代:公元502-557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武帝萧涎33、南朝*陈,起讫年代:公元557-58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34、北朝*北魏,起讫年代:公元386-534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珪35、北朝*东魏,起讫年代:公元534-550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孝静帝元善见36、北朝*西魏,起讫年代:公元535-556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文帝元宝炬37、北朝*北齐,起讫年代:公元550-577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齐文宣帝高洋38、北朝*北周,起讫年代:公元557-581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周孝闵帝宇文觉图:南北朝时期地图39、隋朝,起讫年代:公元581-618年,都城:大兴,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隋朝地图40、唐朝,起讫年代:公元618-90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图:唐朝地图图:唐朝地图41、后梁,起讫年代:公元907-923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晃42、后唐,起讫年代:公元923-93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43、后晋,起讫年代:公元936-947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44、后汉,起讫年代:公元947-95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高祖刘暠45、后周,起讫年代:公元951-96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46、前蜀,起讫年代:公元891-92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王建47、后蜀,起讫年代: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孟知祥48、杨吴,起讫年代:公元892-937年,都城:扬州,现今地于江苏扬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杨行密49、南唐,起讫年代:公元937-975年,都城:金陵,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烈祖李昇50、吴越,起讫年代:公元893-978年,都城:杭州,现今地于浙江杭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肃王钱繆51、闽国,起讫年代: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现今地于福建福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王审知52、马楚,起讫年代:公元896-951年,都城:长沙,现今地于湖南长沙,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穆王马殷53、南汉,起讫年代:公元905-971年,都城:兴王府,现今地于广东广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龑54、南平,起讫年代:公元907-963年,都城:荆州,现今地于湖北荆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信王高季兴55、北汉,起讫年代: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现今地于山西太原,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世祖刘崇56、北宋,起讫年代:公元960-1127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图:宋辽时期地图(宋朝地图)57、南宋,起讫年代:公元1127-1279年,都城:临安,现今地于浙江临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宗赵构图:宋金时期地图(南宋地图)58、辽国,起讫年代:公元907-1125年,都城:皇都,现今地于辽宁,统治民族:契丹族,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宝机59、大理,起讫年代:公元937-1254年,都城:太和城,现今地于云南大理,统治民族:白族,开国皇帝:太祖段思平60、西夏,起讫年代:公元1032-1227年,都城:兴庆府,现今地于宁夏银川,统治民族:党项族,开国皇帝:景帝李元昊61、金,起讫年代:公元1115-1234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女真族,开国皇帝:金太祖阿骨打62、元朝,起讫年代:公元1206-1368年,都城:大都,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蒙古族,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图:元朝地图63、明朝,起讫年代:公元1368-1644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图:明朝地图64、清朝,起讫年代:公元1616-1911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满族,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图:清朝地图图: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疆域与现在对比图下图是简要汇总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武昌起义爆发
12月
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
禁止女子緾足、废除“大人”“老爷”称呼(孙中山)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月12日
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3月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9月
新文化运动兴起
前期1915-1917;后期1917-?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中亚浩罕国率军入侵新疆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创办
1862年
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败洋枪队
1864年
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年
太平军再次打败戈登的洋枪队
1864年7月
清朝攻陷天京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创办
1871年
沙俄侵占伊犁地区
1872年
《申报》创刊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
广西发起金田起义
1853年
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建立与清对峙政权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
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
雇用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
1860年8月
太平军在上海击败洋枪队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掠夺并焚烧圆明园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9年
张謇创办的大生产纱厂建成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6—1901.9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0年7-8月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1901年9月
清代历朝纪年表

清代历朝纪年表清(公元1644—1911年)1644 甲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元年1645 乙酉二年1646 丙戌三年1647 丁亥四年1648 戊子五年1649 己丑六年1650 庚寅七年1651 辛卯八年1652 壬辰九年1653 癸巳十年1654 甲午十一年1655 乙未十二年1656 丙申十三年1657 丁酉十四年1658 戊戌十五年1659 己亥十六年1660 庚子十七年1661 辛丑十八年1662 壬寅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元年1663 癸卯二年1664 甲辰三年1665 乙巳四年1666 丙午五年1667 丁未六年1668 戊申七年1669 己酉八年1670 庚戌九年1671 辛亥十年1672 壬子十一年1673 癸丑十二年1674 甲寅十三年1675 乙卯十四年1676 丙辰十五年1677 丁巳十六年1678 戊午十七年1679 己未十八年1680 庚申十九年1681 辛酉二十年1682 壬戌二十一年1683 癸亥二十二年1684 甲子二十三年1685 乙丑二十四年1686 丙寅二十五年1687 丁卯二十六年1688 戊辰二十七年1689 己巳二十八年1690 庚午二十九年1691 辛未三十年1692 壬申三十一年1693 癸酉三十二年1694 甲戌三十三年1695 乙亥三十四年1696 丙子三十五年1697 丁丑三十六年1698 戊寅三十七年1699 己卯三十八年1700 庚辰三十九年1701 辛巳四十年1702 壬午四十一年1703 癸未四十二年1704 甲申四十三年1705 乙酉四十四年1706 丙戌四十五年1707 丁亥四十六年1708 戊子四十七年1709 己丑四十八年1710 庚寅四十九年1711 辛卯五十年1712 壬辰五十一年1713 癸巳五十二年1714 甲午五十三年1715 乙未五十四年1716 丙申五十五年1717 丁酉五十六年1718 戊戌五十七年1719 己亥五十八年1720 庚子五十九年1721 辛丑六十年1722 壬寅六十一年1723 癸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元年1724 甲辰二年11725 乙巳三年1726 丙午四年1727 丁未五年1728 戊申六年1729 己酉七年1730 庚戌八年1731 辛亥九年1732 壬子十年1733 癸丑十一年1734 甲寅十二年1735 乙卯十三年1736 丙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元年1737 丁巳二年1738 戊午三年1739 己未四年1740 庚申五年1741 辛酉六年1742 壬戌七年1743 癸亥八年1744 甲子九年1745 乙丑十年1746 丙寅十一年1747 丁卯十二年1748 戊辰十三年1749 己巳十四年1750 庚午十五年1751 辛未十六年1752 壬申十七年1753 癸酉十八年1754 甲戌十九年1755 乙亥二十年1756 丙子二十一年1757 丁丑二十二年1758 戊寅二十三年1759 己卯二十四年1760 庚辰二十五年1761 辛巳二十六年1762 壬午二十七年1763 癸未二十八年1764 甲申二十九年1765 乙酉三十年1766 丙戌三十一年1767 丁亥三十二年1768 戊子三十三年1769 己丑三十四年1770 庚寅三十五年1771 辛卯三十六年1772 壬辰三十七年1773 癸巳三十八年1774 甲午三十九年1775 乙未四十年1776 丙申四十一年1777 丁酉四十二年1778 戊戌四十三年1779 己亥四十四年1780 庚子四十五年1781 辛丑四十六年1782 壬寅四十七年1783 癸卯四十八年1784 甲辰四十九年1785 乙巳五十年1786 丙午五十一年1787 丁未五十二年1788 戊申五十三年1789 己酉五十四年1790 庚戌五十五年1791 辛亥五十六年1792 壬子五十七年1793 癸丑五十八年1794 甲寅五十九年1795 乙卯六十年1796 丙辰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元年1797 丁巳二年1798 戊午三年1799 己未四年1800 庚申五年1801 辛酉六年1802 壬戌七年1803 癸亥八年1804 甲子九年1805 乙丑十年1806 丙寅十一年1807 丁卯十二年1808 戊辰十三年1809 己巳十四年1810 庚午十五年1811 辛未十六年1812 壬申十七年1813 癸酉十八年1814 甲戌十九年1815 乙亥二十年1816 丙子二十一年1817 丁丑二十二年1818 戊寅二十三年1819 己卯二十四年1820 庚辰二十五年1821 辛巳清宣宗爱新觉2罗旻宁道光元年1822 壬午二年1823 癸未三年1824 甲申四年1825 乙酉五年1826 丙戌六年1827 丁亥七年1828 戊子八年1829 己丑九年1830 庚寅十年1831 辛卯十一年1832 壬辰十二年1833 癸巳十三年1834 甲午十四年1835 乙未十五年1836 丙申十六年1837 丁酉十七年1838 戊戌十八年1839 己亥十九年1840 庚子二十年1841 辛丑二十一年1842 壬寅二十二年1843 癸卯二十三年1844 甲辰二十四年1845 乙巳二十五年1846 丙午二十六年1847 丁未二十七年1848 戊申二十八年1849 己酉二十九年1850 庚戌三十年1851 辛亥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元年1852 壬子二年1853 癸丑三年1854 甲寅四年1855 乙卯五年1856 丙辰六年1857 丁巳七年1858 戊午八年1859 己未九年1860 庚申十年1861 辛酉十一年1862 壬戌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元年1863 癸亥二年1864 甲子三年1865 乙丑四年1866 丙寅五年1867 丁卯六年1868 戊辰七年1869 己巳八年1870 庚午九年1871 辛未十年1872 壬申十一年1873 癸酉十二年1874 甲戌十三年1875 乙亥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元年1876 丙子二年1877 丁丑三年1878 戊寅四年1879 己卯五年1880 庚辰六年1881 辛巳七年1882 壬午八年1883 癸未九年1884 甲申十年1885 乙酉十一年1886 丙戌十二年1887 丁亥十三年1888 戊子十四年1889 己丑十五年1890 庚寅十六年1891 辛卯十七年1892 壬辰十八年1893 癸巳十九年1894 甲午二十年1895 乙未二十一年1896 丙申二十二年1897 丁酉二十三年1898 戊戌二十四年1899 己亥二十五年1900 庚子二十六年1901 辛丑二十七年1902 壬寅二十八年1903 癸卯二十九年1904 甲辰三十年1905 乙巳三十一年1906 丙午三十二年1907 丁未三十三年1908 戊申三十四年1909 己酉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元年1910 庚戌二年1911 辛亥三年3。
清朝年号纪年表

清朝年号纪年表
清朝的年号纪年表如下:
顺治皇帝:
1. 顺治元年(1644年)- 顺治十年(1657年)
康熙皇帝:
1. 康熙元年(1662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雍正皇帝:
1. 雍正元年(1723年)- 雍正十三年(1735年)
乾隆皇帝:
1. 乾隆元年(1736年)- 乾隆六十年(1796年)
嘉庆皇帝:
1. 嘉庆元年(1796年)- 嘉庆廿五年(1820年)
道光皇帝:
1. 道光元年(1821年)- 道光二十七年(1850年)
咸丰皇帝:
1. 咸丰元年(1851年)- 咸丰十年(1861年)
同治皇帝:
1. 同治元年(1862年)- 同治十三年(1874年)
光绪皇帝:
1. 光绪元年(1875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宣统皇帝:
1. 宣统元年(1909年)- 宣统三年(1911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建立初期的顺治元年至康熙六十年(1644年-1722年)之间,还有一些其他年号并行使用。
例如,崇德、弘光、宝历等年号也被使用,但不被普遍承认。
清朝历史年表

公元1631年,颁布《离主条例》,得到汉人的拥护
公元1635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
公元1638年,下令解放农奴,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公元1639年,发动松锦大战,歼明军13万,俘洪承畴,并劝降.
公元1643年,因操劳过度,于清入关前一年驾崩,庙号太宗,葬清东陵
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18年
公元1638年,出生23年
公元1643年,即位,年号顺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统一全国.
公元1645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百姓死亡人数过百万.
公元1650年,亲政
公元1661年,驾崩,庙号世祖,葬清东陵﹙此乃一家之言﹚
公元1685年,进兵沙俄的雅克萨城
公元1689年,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疆界
公元1690年,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6年,再次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7年,第三次亲征准葛尔,并消灭首领葛尔丹
公元1712年,宣布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十年为准.以后多增人口不再征税,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公元1722年,驾崩,庙号圣祖,葬清东陵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13年
公元1678年,出生57年
公元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
公元1725年,实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国策.公元1728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
公元1729年,设立军机处,权力逐渐取代内阁
公元1735年,驾崩,庙号世宗,葬泰陵
中国古代历代朝代年表

中国古代历代朝代年表1.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周武王。
西周时期,君主实行封建制度,分封诸侯,确立了以天子为中心的宗法政治体制。
2.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分封制逐渐演变为分封混乱的时期。
不同的诸侯争夺领土和势力,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3.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天下。
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了分封制度,大力推行法律和行政改革,著名的万里长城也始建于此时。
4. 西汉(前206年-公元9年)西汉是秦朝灭亡后的第一个朝代,由刘邦建立。
西汉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推行黄老儒学,规范文字,开展了对外贸易,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
5. 新莽(公元9年-公元23年)新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朝代,由王莽建立。
新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由于政策不得人心,受到了各方的反对和抵抗,最终被推翻。
6.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后的第二个汉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
东汉时期,继承了西汉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
7.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的时期,主要由魏、蜀、吴三个政权争夺控制权。
其中魏国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晋朝。
8.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西晋是三国时期后的朝代,由司马炎建立。
西晋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但也面临了农民起义、战乱等问题。
9.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东晋是西晋东迁后的朝代,由司马睿建立。
东晋时期,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社会动荡不安,但在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10.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政权对立的时期,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隋共五个朝代。
清朝历史年表

清朝历史年表中华民国成⽴以后中国地区年号年号起讫时间君主使⽤时间备注通志1915年察都1年见于荣孟源《中国历史纪年》,所据不详洪宪1916年袁世凯1年⼤同1932年—1934年溥仪3年康德1934年—1945年溥仪12年?中华民国(公元1912-公元1949)皇帝年号公元⽇期⼲⽀⽇期民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壬⼦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13年癸丑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甲寅年民国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卯年民国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丙⾠年民国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丁巳年民国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戊午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19年⼰未年民国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庚申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21年⾟⾣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22年壬戌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23年癸亥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24年甲⼦年民国民国⼗四年公元?1925年⼄丑年民国民国⼗五年公元?1926年丙寅年民国民国⼗六年公元?1927年丁卯年民国民国⼗七年公元?1928年戊⾠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29年⼰巳年民国民国⼗九年公元?1930年庚午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31年⾟未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32年壬申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33年癸⾣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34年甲戌年民国民国⼆⼗四年公元?1935年⼄亥年民国民国⼆⼗五年公元?1936年丙⼦年民国民国⼆⼗六年公元?1937年丁丑年民国民国⼆⼗七年公元?1938年戊寅年民国民国⼆⼗⼋年公元?1939年⼰卯年民国民国⼆⼗九年公元?1940年庚⾠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41年⾟巳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42年壬午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43年癸未年民国民国三⼗三年公元?1944年甲申年民国民国三⼗四年公元?1945年⼄⾣年民国民国三⼗五年公元? 1946年丙戌年民国民国三⼗六年公元?1947年丁亥年民国民国三⼗七年公元?1948年戊⼦年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49年⼰丑年清朝(公元1616-公元1911)皇帝年号公元⽇期⼲⽀⽇期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丙⾠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年公元?1617年丁巳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戊午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四年公元? 1619年⼰未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壬戌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年公元?1623年癸亥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甲⼦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年公元?1625年⼄丑年后⾦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天命⼗⼀年公元?1626年丙寅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丁卯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年公元?1628年戊⾠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巳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庚午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未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壬申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癸⾣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年公元?1634年甲戌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亥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丙⼦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年公元?1636年丙⼦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年公元?1637年丁丑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戊寅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卯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庚⾠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巳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壬午年后⾦⼤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年公元?1643年癸未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年公元?1645年⼄⾣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丁亥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戊⼦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丑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庚寅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年公元?1651年⾟卯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壬⾠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年公元?1653年癸巳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年公元?1654年甲午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年公元?1655年⼄未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三年公元?1656年丙申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四年公元?1657年丁⾣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五年公元?1658年戊戌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六年公元?1659年⼰亥年清世祖福临顺治⼗七年公元?1660年庚⼦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年公元?1661年⾟丑年清圣祖⽞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壬寅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63年癸卯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甲⾠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 1665年⼄巳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丙午年清圣祖⽞烨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丁未年清圣祖⽞烨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戊申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69年⼰⾣年清圣祖⽞烨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庚戌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71年⾟亥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72年壬⼦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73年癸丑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74年甲寅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1675年⼄卯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676年丙⾠年清圣祖⽞烨康熙⼗六年公元?1677年丁巳年清圣祖⽞烨康熙⼗七年公元?1678年戊午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79年⼰未年清圣祖⽞烨康熙⼗九年公元?1680年庚申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81年⾟⾣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82年壬戌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83年癸亥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84年甲⼦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1685年⼄丑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686年丙寅年清圣祖⽞烨康熙⼆⼗六年公元?1687年丁卯年清圣祖⽞烨康熙⼆⼗七年公元?1688年戊⾠年清圣祖⽞烨康熙⼆⼗⼋年公元?1689年⼰巳年清圣祖⽞烨康熙⼆⼗九年公元?1690年庚午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91年⾟未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92年壬申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93年癸⾣年清圣祖⽞烨康熙三⼗三年公元?1694年甲戌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四年公元?1695年⼄亥年清圣祖⽞烨康熙三⼗五年公元?1696年丙⼦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六年公元?1697年丁丑年清圣祖⽞烨康熙三⼗七年公元?1698年戊寅年清圣祖⽞烨康熙三⼗⼋年公元?1699年⼰卯年清圣祖⽞烨康熙三⼗九年公元?1700年庚⾠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1701年⾟巳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1702年壬午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1703年癸未年清圣祖⽞烨康熙四⼗三年公元?1704年甲申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四年公元?1705年⼄⾣年清圣祖⽞烨康熙四⼗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六年公元?1707年丁亥年清圣祖⽞烨康熙四⼗七年公元?1708年戊⼦年清圣祖⽞烨康熙四⼗⼋年公元?1709年⼰丑年清圣祖⽞烨康熙四⼗九年公元?1710年庚寅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711年⾟卯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712年壬⾠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713年癸巳年清圣祖⽞烨康熙五⼗三年公元?1714年甲午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四年公元?1715年⼄未年清圣祖⽞烨康熙五⼗五年公元?1716年丙申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六年公元?1717年丁⾣年清圣祖⽞烨康熙五⼗七年公元?1718年戊戌年清圣祖⽞烨康熙五⼗⼋年公元?1719年⼰亥年清圣祖⽞烨康熙五⼗九年公元?1720年庚⼦年清圣祖⽞烨康熙六⼗年公元?1721年⾟丑年清圣祖⽞烨康熙六⼗⼀年公元?1722年壬寅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年公元?1724年甲⾠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巳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丙午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丁未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戊申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年公元?1730年庚戌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亥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年公元?1732年壬⼦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年公元?1733年癸丑年清世宗胤禛雍正⼗⼆年公元?1734年甲寅年清世宗胤禛雍正⼗三年公元?1735年⼄卯年清⾼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37年丁巳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戊午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未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庚申年清⾼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年清⾼宗弘历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壬戌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43年癸亥年清⾼宗弘历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甲⼦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 1745年⼄丑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46年丙寅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47年丁卯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48年戊⾠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49年⼰巳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50年庚午年清⾼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1751年⾟未年清⾼宗弘历乾隆⼗七年公元?1752年壬申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53年癸⾣年清⾼宗弘历乾隆⼗九年公元?1754年甲戌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55年⼄亥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56年丙⼦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57年丁丑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58年戊寅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59年⼰卯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60年庚⾠年清⾼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1761年⾟巳年清⾼宗弘历乾隆⼆⼗七年公元?1762年壬午年清⾼宗弘历乾隆⼆⼗⼋年公元?1763年癸未年清⾼宗弘历乾隆⼆⼗九年公元?1764年甲申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65年⼄⾣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66年丙戌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67年丁亥年清⾼宗弘历乾隆三⼗三年公元?1768年戊⼦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四年公元?1769年⼰丑年清⾼宗弘历乾隆三⼗五年公元?1770年庚寅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六年公元?1771年⾟卯年清⾼宗弘历乾隆三⼗七年公元?1772年壬⾠年清⾼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1773年癸巳年清⾼宗弘历乾隆三⼗九年公元?1774年甲午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75年⼄未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76年丙申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77年丁⾣年清⾼宗弘历乾隆四⼗三年公元? 1778年戊戌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四年公元?1779年⼰亥年清⾼宗弘历乾隆四⼗五年公元?1780年庚⼦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六年公元? 1781年⾟丑年清⾼宗弘历乾隆四⼗七年公元?1782年壬寅年清⾼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83年癸卯年清⾼宗弘历乾隆四⼗九年公元?1784年甲⾠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85年⼄巳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86年丙午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87年丁未年清⾼宗弘历乾隆五⼗三年公元?1788年戊申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四年公元?1789年⼰⾣年清⾼宗弘历乾隆五⼗五年公元?1790年庚戌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六年公元?1791年⾟亥年清⾼宗弘历乾隆五⼗七年公元?1792年壬⼦年清⾼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1793年癸丑年清⾼宗弘历乾隆五⼗九年公元?1794年甲寅年清⾼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1795年⼄卯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丙⾠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797年丁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戊午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未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庚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壬戌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03年癸亥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甲⼦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05年⼄丑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06年丙寅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07年丁卯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三年公元?1808年戊⾠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四年公元?1809年⼰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五年公元?1810年庚午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六年公元?1811年⾟未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七年公元?1812年壬申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13年癸⾣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九年公元?1814年甲戌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15年⼄亥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16年丙⼦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年公元?1817年丁丑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三年公元?1818年戊寅年清仁宗顺琰嘉庆⼆⼗四年公元?1819年⼰卯年清仁宗顺琰嘉庆⼆⼗五年公元?1820年庚⾠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22年壬午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癸未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甲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丙戌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丁亥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28年戊⼦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丑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30年庚寅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31年⾟卯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32年壬⾠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1833年癸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四年公元?1834年甲午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五年公元?1835年⼄未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六年公元?1836年丙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七年公元?1837年丁⾣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38年戊戌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九年公元?1839年⼰亥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40年庚⼦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41年⾟丑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42年壬寅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1843年癸卯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四年公元?1844年甲⾠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五年公元?1845年⼄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六年公元?1846年丙午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七年公元?1847年丁未年清宣宗旻宁道光⼆⼗⼋年公元?1848年戊申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九年公元?1849年⼰⾣年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1850年庚戌年清⽂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亥年清⽂宗奕詝咸丰⼆年公元? 1852年壬⼦年清⽂宗奕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癸丑年清⽂宗奕詝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甲寅年清⽂宗奕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卯年清⽂宗奕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丙⾠年清⽂宗奕詝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丁巳年清⽂宗奕詝咸丰⼋年公元?1858年戊午年清⽂宗奕詝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未年清⽂宗奕詝咸丰⼗年公元?1860年庚申年清⽂宗奕詝咸丰⼗⼀年公元?1861年⾟⾣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年公元?1863年癸亥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甲⼦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丑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丙寅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丁卯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年公元?1869年⼰巳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庚午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年公元?1871年⾟未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年公元?1872年壬申年清穆宗载淳同治⼗⼆年公元?1873年癸⾣年清穆宗载淳同治⼗三年公元?1874年甲戌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亥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76年丙⼦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丁丑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戊寅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卯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庚⾠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82年壬午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癸未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84年甲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85年⼄⾣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86年丙戌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1887年丁亥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四年公元?1888年戊⼦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1889年⼰丑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公元?1890年庚寅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1891年⾟卯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92年壬⾠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九年公元?1893年癸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94年甲午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95年⼄未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896年丙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1897年丁⾣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 1899年⼰亥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公元?1900年庚⼦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1901年⾟丑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年公元?1902年壬寅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九年公元?1903年癸卯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1904年甲⾠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1905年⼄巳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1906年丙午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三年公元?1907年丁未年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四年公元?1908年戊申年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年清溥仪宣统⼆年公元?1910年庚戌年清溥仪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亥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历史年表
清﹙女真●满﹚﹙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
太祖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
公元1559年,出生
公元1577年,开始了他六年的游历生涯
公元1584年,祖父与父亲被明军杀害, 努尔哈赤继建州左卫都指挥史
公元1586年,击败叶赫等九部联军。
公元1587年,建赫图阿拉城
公元1593年,统一了建州女真,又把目标盯向海西女真
公元1601年,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从而建立八旗
公元1607年,灭辉发
公元1611年,灭扈伦
公元1616年,称帝,建国,国号金,年号天命
公元1618年,宣读告天“七大恨”,誓师伐明,并在萨尔浒大败明军
公元1619年,灭叶赫,统一海西女真,在此期间内也统一了东海女真,完成了统一所有女真部落的大业.
公元1621年,发动辽沈之战
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推行“计丁授天,按丁编庄”制度,
公元1626年,兵败宁远,不久伤重而亡,庙号太祖,葬福陵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
公元1592年,出生
公元1612年,第一次出征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后,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同成为辅政四大贝勒公元1626年,被推举为后金大汗,年号天聪
公元1627年,出兵剿灭朝鲜,使其成为后金的咐属国
公元1631年,颁布《离主条例》,得到汉人的拥护
公元1635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
公元1638年,下令解放农奴,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公元1639年,发动松锦大战,歼明军13万,俘洪承畴,并劝降.
公元1643年,因操劳过度,于清入关前一年驾崩, 庙号太宗,葬清东陵
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 18年
公元1638年,出生 23年
公元1643年,即位,年号顺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统一全国.
公元1645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百姓死亡人数过百万.
公元1650年,亲政
公元1661年, 驾崩, 庙号世祖,葬清东陵﹙此乃一家之言﹚
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 61年
公元1654年,出生 68年
公元1661年,即位,年号康熙
公元1667年,亲政
公元1669年,软禁鳌拜,下诏停止满州贵族圈地
公元1673年,开始裁撤三藩
公元1681年,平定三藩
公元1683年,收复台湾
公元1685年,进兵沙俄的雅克萨城
公元1689年,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疆界
公元1690年,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6年,再次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7年,第三次亲征准葛尔,并消灭首领葛尔丹
公元1712年,宣布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十年为准.以后多增人口不再征税,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公元1722年, 驾崩, 庙号圣祖,葬清东陵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13年
公元1678年,出生 57年
公元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
公元1725年,实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国策. 公元1728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
公元1729年,设立军机处,权力逐渐取代内阁
公元1735年, 驾崩, 庙号世宗,葬泰陵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高宗弘历
在位时间: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 60年
公元1711年,出生 88年
公元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公元1747年与1766年,两次平定大小金川
公元1755年,平定准葛尔叛乱
公元1757年,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
公元1791年,清军入藏
公元1792年,亲自撰写《十全武功记》,并花费15年时间完成《四库全书》公元1795年,退位,传位嘉庆
公元1799年, 驾崩, 庙号高宗,葬裕陵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仁宗顒琰
在位时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 24年
公元1760年,出生 60年
公元1795年,即位,年号嘉庆
公元1799年,赐死和珅
公元1804年,镇压白莲教起义
公元1813年,天理教起义,闯入紫禁城,史称“葵酉之变”
公元1820年, 驾崩, 庙号仁宗,葬清西陵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宣宗旻宁
在位时间: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 30年
公元1782年,出生 68年
公元1820年,即位,年号道光
公元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暴发
公元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公元1850年, 驾崩, 庙号宣宗,葬慕陵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文宗奕泞
在位时间: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 11年
公元1831年,出生 30年
公元1850年,即位,年号咸丰
公元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暴发
公元1858年,与英法签订《天津天约》
公元1861年, 驾崩, 庙号文宗.
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穆宗载淳
在位时间:公元1861年—公元1874年 13年
公元1856年,出生 18年
公元1861年,即位,年号同治
公元1874年, 驾崩, 庙号穆宗,葬惠陵。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德宗载湉
在位时间: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 34年
公元1871年,出生 37年
公元1874年,即位,年号光绪
公元1908年, 驾崩, 庙号德宗.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末帝溥仪
在位时间: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 3年
公元1906年,出生 61年
公元1908年,即位,年号宣统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溥仪退位,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灭亡了公元1931年,在日本人的保护下前往东北
公元1950年,回到中国,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
公元1959年,被特赦
公元1967年,去世,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太祖(1616-1626)
太宗(1627-1643)
世祖顺治福临(1644-1661)
圣祖康熙玄烨(1662-1722)
世宗雍正胤 (1723-1735)
高宗乾隆弘历(1736-1795)
仁宗嘉庆琰(1796-1820)
宣宗道光宁(1821-1850)
文宗咸丰奕 (1851-1861)
穆宗同治载淳(1862-1874)
德宗光绪载 (1875-1908)
宣统溥仪(190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