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必背内容汇总(史上最全)
2019考研政治要关注的100个时政热词

2019考研政治要关注的100个“时政热词”2019年考研快要开始,大家争分夺秒,政治考察与时事热点联系紧密,考生必须要注意关注。
本人梳理了100个时政热词,大家冲刺阶段记得注意看看相关的热点和知识点:1、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4、两个“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五大发展观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7.五种重要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8、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9、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0、反“四风”反“四风”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1、三严三实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2、政治规矩“政治规矩”包含: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二、党的纪律尤其政治纪律是刚性约束;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四、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13、四个“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这是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
14、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脸红出汗成为常态;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2019版考研政治复习考点

2019版考研政治复习考点多选题1、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决定》的精神,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的需要。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C.完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D.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E.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答案:A,B,D,E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单选题2、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答案: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推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多选题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答案:A,B,C,D[命题出处] 《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六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2019考研政治备考:史纲时间轴梳理汇总

2019 考研政治备考:史纲时间轴梳理汇总【1840年—1919 年大事记】一、1840 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主要矛盾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实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实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实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水准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但客观上因为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1、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865 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1885 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说明中国**** 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4、1895年(1)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 《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 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 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5、1898 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水准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水准的政治权利,促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

/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文都教育为帮助广大考生得到更高的分数,现在就考研政治方面的一些必备知识做一些基本介绍。
以下是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
一、考查目标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自2010年开始,采用新的教材体系。
它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也就是时政)、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2018年,尤其是毛中特考查内容会有很大变化。
它对考生的要求是: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在这方面,尤其是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学科中重要的知识点会不断的重复出现(以不同的角度或题型重复出现),重点永远是重点,而重点的部分也是非常强调基础知识,这个现象从2010年开始到2012愈加明显。
除了马原,其它学科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原则。
多数题是可以从平时基础知识的消化积累能完成的,这个恰好是保障得高分的最重要的环节。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每门课都有自己学科的范畴,学科所要阐述的规律就是通过范畴的演绎进而得出一定论断。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有些重要的范畴、规律和论断,要求我们从本学科的专业术语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也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性严肃性。
也只有这样,在进入主观题答题中,才不会感觉“不知道怎么去写”。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2019考研政治高分必备知识: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有一系列原理。
尤其是马原部分。
这些原理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的。
用在哪里呢?都是对历史上或现实中一些观点的判断,并且是站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去看,而不是简单的“我认为……”。
对于正确的,需要说明它符合具体哪些原理,对于错误的,不仅要知道与马克思主义哪些原理、原则相悖,如何纠正,等等。
2019年考研政治必背共7页word资料

2019考研政治分析题死记硬背25点----芦欣老师(2019-10-30 10:57:13)转载▼标签:杂分类:分析题黄金模板23例谈一、洋务运动【命题角度】1.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3.评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纲领或指导思想。
二、党的创立与党的领导【命题角度】1.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的基本特点;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历史的必然;4.中国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能照抄西方政党制度。
三、抗日战争【命题角度】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3.抗日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4.根据“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等有关材料分析抗战是空前广泛的全民族抗战的原因;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角度】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的主要原因。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角度】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命题角度】1.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1)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投资拉动向创新拉动转变(3)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转变(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2.扩大内需,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导向型;3.统筹国内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在对外开放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命题角度】1.收入分配改革,重点是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让低收入群体受益,甚至更多地受益;2.房地产政策调整;3.物价调控。
八、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解题思路】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依据;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措施;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5.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措施。
2019考研政治 思修知识点背诵汇总(背诵版)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绪论(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配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坚定理想信念(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1)理想: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2)信念: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分为低层次的信念和高层次的信念。
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最高层次的信念(即信仰)具有最大统摄力,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此,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就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识点

2019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识点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就目的来讲,它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就广度和深度来讲,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就性质来讲,它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各方面创新,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道路。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概念。
考研政治重点

2019考研政治重点2019考研政治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考研中出现的次数也相继增多。
一起来看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参与此种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息;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第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有一个怎样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的问题。
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展。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精华版)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手册一,考前必背的概念、段落(约2648字)(一)(背诵)几个重要的概念●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韵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目标,无形中降低了人的道德要求,使人随着金钱的增长而道德败坏堕落,使人丧失长远目标而贪图眼前利益,使人生堕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背诵)几段重要的话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背诵))(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①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2019年考研政治必背9大原理(直接打印版)

2019年考研政治必背9大原理(直接打印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而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和推动力。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具体措施要正确处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既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别事件的影响,及时调整策略,以实现事物的良性发展。
原理五【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内容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规律,即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一系列的否定,最终达到新的肯定状态。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具体措施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辩证性和复杂性,善于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不断推动事物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原理六【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客观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主观能动性则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辩证统一。
具体措施要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推动事物发展。
在实践中,要善于把握客观规律的变化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实现事物的良性发展。
原理七【全面性和局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全面性和局部性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全面性是指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局部性是指事物的个别性、特殊性、局限性。
全面性和局部性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辩证统一。
具体措施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全面性和局部性,既要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又要注意个别性和特殊性,以实现事物的全面发展和局部优化。
原理八【历史的发展性】原理内容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由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具体措施要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性和客观规律,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积极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原理九【实践基础性】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9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精品教育.doc

2019考研政治复习知识2019考研政治复习知识(一)1、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内容: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2、遵义会议内容: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是党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是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革命问题的开端。
3、七届二中全会时间:1949年3月内容:(1)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2)提出党的建设问题两个务必: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内容:纠正了“左”倾错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和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意义:把党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2019考研政治复习知识(二)(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2019年考研政治必备

1. 为什么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理想信念的作用)答: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一方面说明了理想信念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青年在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中的地位。
(1)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当代青年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无穷的力量。
(2)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广大青年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和亿万人民一道创造辉煌,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 当代青年应当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答:青年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1)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立下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2)立志做大事: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3)立志须躬行: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脚踏实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现实出发,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1. 为什么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答:1.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确立远XX想,并实现远XX想的过程。
然而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艰苦困苦、玉汝于成”就是说明了理想(创新创业)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彩版)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彩版)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特点: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③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①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
2019考研政治25个知识点口诀背诵

社会主义民族革命
湖南领导报告高潮
人民纠正持久矛盾
干部通知目前决议
发刊本本关系延安
分为六句话,每句话的首词连起来是:“中国社会,湖南人民干部发
刊”(有点象报社),记住首词后就可以把整个内容会议起来。每个词语代表一
本书,标题代表两本书,具体如下:
目前:《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 1947
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主持 1981
发刊:《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
本本:《十大关系》 1956
延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
高潮:《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1955
人民:《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纠正:《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
持久:《论持久战》1938
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
干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48
通知:《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1931
战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中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
改造:《改造我们的学习》 1941
日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
政府:《论联合政府》 1945 中共七大
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
主义:《新民主主义论》 1940
民族:《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
革命:《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
湖南:《湖南农****动考察报告》1927
领导:《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
报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9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考研政治:必背42个核心考点汇总考点1:帝国主义侵华的严重后果是什么?1、通过四种手段,控制了中国,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组织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2、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引发了近代中国革命。
考点2:中国并未被瓜分亡国的原因是什么?1、原因在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2、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考点3: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在侵华的过程中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它在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受到极大屈辱。
2、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3、它主观上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4:近代但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看主观因素)1、客观:敌强我弱,落后的封建主义难敌新兴资本主义列强。
2、主观: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何评价旧民主主义革命考点1:如何看待近代农民斗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1、革命性:近代社会中,首先奋起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是农民群众,他们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动摇了其统治,显示了革命主力军的伟大力量。
2、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比较: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的斗争能够不断走向胜利?1、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蕴藏着极大的革命性;2、有了无产阶级,即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克服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目光和自身弱点,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具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考点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突出表现有:1、有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的领导;2、提出了革命纲领;3、产生了一位大历史人物——孙中山;4、实现了一次历史性巨变。
考点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失败它虽然带来巨大变化,但未能改变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
考点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史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连同官僚资本主义一起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方面来说,在于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的弱点和错误,主要是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稳固的革命政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这些弱点和错误来自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
三种建国方案及其历史结局。
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官僚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其主张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行军事独裁;2、民资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为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为中国共产党,其主张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考点2: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具有现实性,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可以有,而中国不能有?1、帝国主义不允许;2、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决定其不肯能成功;3、中国反动统治者拒绝任何民主改革。
考点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倡导者于何时因何故放弃此方案?注:见“方向八——考点1”。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考点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迅速复兴?1、基本社会原因: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没有改变,蒋介石建立的是地主买办阶级的统治;2、党的主观努力:大革命给党以深刻教训,认识到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正确的方针。
3、广大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4、根本原因在于党仅仅依靠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制度。
考点2:大革命失败后,党为什么要退出城市,进军农村?1、党的主干力量遭到严重挫折,已无法攻占城市,需要寻找保存和发展革命的新道路。
2、城市被反动势力占据,农村是其薄弱环节;3、农民是广大的革命力量,反帝反封的主力军。
考点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1、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结合起来,成功的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2、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3、为全党的斗争树立了榜样,并为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考点1: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地位。
1、历史地位:近代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奠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促进了民族团结,弘扬了民族精神。
2、国际地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主战场;最早抗击了法西斯;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和南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创造了战略反攻的条件。
考点2: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和原因:1、两次胜利两次失败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两次胜利指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土地革命的兴起,两次失败指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抗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3、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经验有了深入理解。
考点3: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毛泽东思想的指导;2、中共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的方针;4、中共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坚力量;5、中共成为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考点4:党为什么在抗战前夕实行政治策略的转变(主要指开始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日本要变中国为其独立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挽救民族危亡,夺取抗战胜利的需要。
考点5:党为何在抗战时期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1、进步势力主要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2、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他们是我们同顽固势力作斗争取得胜利的砝码;3、顽固势力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
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摧残进步势力。
重庆谈判考点1:为什么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1、战后总的国际政治形势有利于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力量有了新发展;2、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高度团结;3、为建立新中国,使中国走上和平发展新阶段。
考点2:为什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2、国民党军队完成内战部署尚需时日;3、国际上苏美希望中国能和平建国。
目的:一是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内战准备;二是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以期不战而消灭革命力量;三是谈不成即内战,将责任转嫁中央。
考点3:为什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中共是真诚为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欲和平建国;2、中共“七大”,毛泽东指出,对蒋介石以“洗脸”政策代替“杀头”政策;3、全国人民有强烈和平建国要求;人民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形势有利于朝着人民的方向发展。
考点4:为什么美国支持中共和谈?1、诱使或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实现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2、从经济、政治、军备等方面援助蒋介石,给予其内战支持。
党的土地政策方面考点1:党在三个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过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抗日战争时期采取“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恢复到没收地主土地,概括为两种政策,两次调整。
考点2:土地政策的实质:没收的政策,即“打土豪,分田地”,其实质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政策;“减租减息”政策是对地主的让步,实质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政策。
考点3:第一次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抗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为挽救民族危亡,集中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团结地主共同抗日。
考点4:解放战争时期恢复没收地主土地原因:蒋介石发动反人民内战,地主阶级导向蒋介石,农民群众有强烈推翻封建剥削制度的愿望,为满足其要求,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实行“没收”。
考点5:土地改革的作用。
1、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翻身,农民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2、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农业合作化角度考点1:为什么要肯定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1、它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为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
2、它在当时避免了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考点2:如何评价80年代的农村改革(土地承包经营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农民要求,改变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合作化基础上对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并非对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否定,退回到个体所有,它符合农村实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考点1: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客观依据和有利条件。
客观依据:民族资产阶级居于两面性,落后的中国经济必须要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有利条件:1、国营经济比重增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限制;2、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不怕资产阶级造反。
考点2:改造的必要性。
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2、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需要。
考点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这也是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和限制的主要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
考点4:对民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1、有偿而不是无偿;2、逐步而非突然改变其所有制;3、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安排必要工作;4、政治上照顾,给予选举权,代表人物有恰当政治安排。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考点1:毛泽东为何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1、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现成道路可循;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建设中暴露出缺点和错误;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
考点2:探索的成果(P23-P26相关内容)理论成果: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②中共“八大”的召开;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具体成果:①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②“六又”政治局面的提出;③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