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系的平衡—思考题-解答
第四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
mC 0 : YB 2a Pa 0
NC
P
2 c os
P 2 cos450
20 2
14.14
kN
YB
Pa 2a
P 2
10
kN
X B NC sin
20 2
2 10 kN 2
2、取AB梁为研究对象
[例4-1] 结构如图,已知P=2kN 求杆CD的受力及A处的反力 解:①研究AB杆
②画出受力图
③列平衡方程
X 0 RAcos SCDcos4500 (1)
Y 0 PRA sin SCD sin450 0 (2)
④解平衡方程 由EB=BC=0.4m,
解得:tg
EB AB
柄O2A在铅垂位置时,F=6kN,略去各处摩擦和各构件的重量。
求: ①克服工作阻力所需要的Mmin=?
②轴承O1 、 O2的约束反力? ③连杆AB内力?
解:1、分析: (1)整体 有六个未知量N ,
XO2 , YO2 , XO1 , YO1 , M,
整体无法解。
(2)从未知量到已知量:从轮1
轮2 连杆
可动铰链支座。已知:P=20kN,q=5kN/m, a=1m, 450 。
求:支座A、C处、中间铰链B的约束反力。
mA
XA
YA
2a
分析: 整体:四个反力
a a NC
→不可直接解出 拆开: AB杆五个反力
mA
X A YA
2a
X B
YB
XB
YB a
NC
理论力学-3-力系的平衡
z
F2
O
F1
F
z
0
M F 0 M F 0
x y
自然满足,且
M F 0
z
M F 0
O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于是,平面力系平衡 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z O y
Fx 0 Fy 0 M F 0 o
其中矩心 O 为力系作用面 内的任意点。
静不定次数:静不定问题中,未知量的个数与独立的平 衡方程数目之差。
多余约束:与静不定次数对应的约束,对于结构保持静 定是多余的,因而称为多余约束。 关于静不定问题的基本解法将在材料力学中介绍。
P A m a B q
解:对象:梁 受力:如图 方程:
C
b
F F
0, FAx P cosq 0, FAx P cosq # FAy FB P sin q 0 1 y 0, M A F 0, m FBa Pa bsinq 0 2
B A
FR FR
x
A
B
FR
A、B 连线不垂直于x 轴
B A
FR
x
3.3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三矩式” M A = 0, MB = 0 , MC = 0。
C B A C B A
FR FR
满足第一式? 满足第二式? 满足第三式?
B A
FR
FR
A、B、C 三点不 在同一条直线上
C A
B
M (F ) 0 Fy 0
A
FQ (6 2) FP 2 FB 4 W (12 2) 0
FQ FA FP FB W 0
理论力学:第3 章 力系的平衡
力系平衡是静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静力学最重要的内容。其中平面力系的平衡又
是重要之重要内容,平面物系的平衡又是重要之重要内容。
事实上我们已经得到力系的平衡条件(充要):
R
0,M O
0 。下面将其写成代数方程即
平衡方程,用其解决具体问题。
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受力图如图(c),列解方程:
Y 0, P cos G sin 0
P
使 P 最小,则
G sin cos
G sin cos( )
cos( ) 1,
arctan 3
3652'
Pmin
G sin
20
3 5
12kN
4
另解:(几何法) 画自行封闭的力三角形,如图(d),则
Q
G(b
e) 50b a
Hale Waihona Puke 350.0kN∴ 使起重机正常工作的平衡重为:333.3kN≤Q≤350.0kN 注:也可按临界平衡状态考虑,求 Pmin 和 Pmax。 静力学的应用:
学习静力学有何用处?——上面几个例题有所反映。
例 1:碾子问题——满足工作条件的载荷设计。
例 2:梁平衡问题——结构静态设计(一类重要工程问题)。
分由由由图图图析(((:acb)))汽:::车受平面平行力mmm系EBB(((,FFF))易) 列解000,,,方程。下shl面只给出方程:
例 4 平行力系典型题目,稳定性问题且求范围。 行动式起重机的稳定性极其重要,要求具有很好的稳定裕度,满载时不向右翻倒,空载时不 向左翻倒。已知自重 G = 500kN,最大载荷 Pmax = 210kN,各种尺寸为:轨距 b = 3m,e = 1.5m, l = 10m,a = 6m,试设计平衡重 Q,使起重机能正常工作,且轨道反力不小于 50kN。
《理论力学》第四章-力系平衡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4章作业题解4-1三铰拱受铅直力F 作用。
如拱的重量不计,求A 、B 处支座反力。
解答 左半拱为二力构件,A 处约束力作用线通过两铰。
整体为三力平衡力系,三力组成闭合的三角形如附图(a ),根据几何关系确定约束力的大小。
45sin sin sin B A F F F ==j a其中31tan =j ,043.18=j ,056.116=a 。
解得F F F F B A 79.0 ,35.0==。
4-3 已知F =10 kN ,杆AC ,BC 及滑轮重均不计,试用作图法求杆AC ,BC 对轮的约束力。
解:取脱离体轮C ,示力图如图所示,力F 1=F 2=F ,其合力通过轮心C ,故仍是汇交力系的平衡。
:0=åiyF 045sin 20=-F F BCKN FF BC 1.1445cos =°=045cos :010=-+=åF F F FAC BC ix0=AC F4-7 长2l 的杆AB ,重W ,搁置在宽a 的槽内,A 、D 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试求平衡时杆AB 与水平线所成的角a 。
设a >l 。
解答 取杆为研究对象,为三力汇交力系的平衡。
示力图如附图(a)所示。
在ΔADE 中,a cos AD AE =。
在ΔAEC 中,l AE ´=a cos 。
所以有l AD ´=a 2cos 。
在ΔA GD 中,a cos a AD =。
得a =a 3cos ,31cosl a -=a 。
F BCAC题3-4 附图F BF AF BF AFa45j(a)A (a)题4-7 附图G4-9 AB ,AC ,AD 三连杆支撑一重物,如图所示。
已知W=10kN ,AB =4m ,AC =3 m ,且ABEC 在同一水平面内,试求三连杆所受的力。
解:取铰A 研究,示力图如图示,为汇交力系的平衡。
0=åix F : 05430sin =´°+AD AB F F 0=åiy F : 05330sin =´°+AD AC F F 0=åiZF: 030cos =-°W F AD联立求解KNF KNF KN F AD AC AB 5.115.36.4=-=-=4-8 图示结构上作用一水平力F 。
第6章 力系的平衡—思考题-解答
第6章力系的平衡——思考题——解答6-1 空间一般力系向三个相互相交的坐标平面投影,得到三个平面一般力系,每个平面一般力系都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这样力系就有九个平衡方程,那么能否求解九个未知量为什么6-1 解答:(1) 空间一般平衡力系,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能求解六个未知量。
(2) 空间一般力系向三个相互相交的坐标平面投影,得到三个平面一般力系,每个平面一般力系都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这样力系就有九个平衡方程,但并非独立,因为三个相互相交的坐标平面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每一个坐标平面之间的夹角是确定的,共有三个确定的夹角),这样得到的三个平面一般力系,每个平面一般力系都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力系就有九个平衡方程,其实独立的还是六个平衡方程,能求解六个未知量。
6-2 试问在下述情况下,空间平衡力系最多能有几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1)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 (2)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相交; (3)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且相交; (4)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一固定平面平行; (5)各力的作用线分别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内; (6)各力的作用线分别汇交于两个固定点; (7)各力的作用线分别通过不共线的三个点;(8)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分别汇交于两个固定点; (9)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一直线相交,且分别汇交于此直线外的两个固定点; (10)由一组力螺旋构成,且各力螺旋的中心轴共面;(11)由一个平面任意力系与一个平行于此平面任意力系所在平面的空间平行力系组成;(12)由一个平面任意力系与一个力偶矩均平行于此平面任意力系所在平面的空间力偶系组成。
6-2 解答:空间的一般平衡力系共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0=∑xF,0=∑y F ,0=∑z F ,0=∑x M ,0=∑y M ,0=∑z M(1) 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 —— 最多有五个独立平衡方程。
假设各力的作用线均与z 轴垂直,则0=∑z F 自动满足,独立的平衡方程有5个。
力学中的平衡问题及解题方法
力学中的平衡问题及解题方法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力学中,平衡是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的状态。
解决平衡问题是力学学习的基础,本文将重点介绍平衡问题的概念及解题方法。
一、平衡问题概述在力学中,平衡是指物体的合力与合力矩均为零的状态。
合力指的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合力矩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矩之和。
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相互抵消;合力矩也为零,即力矩的总和等于零。
通过解决平衡问题,我们可以推导出物体的受力关系及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解题方法解决平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通过自由体图分析自由体图是解决平衡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将物体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独画在一张图上,即可更清晰地分析受力情况。
首先,选择心理上合适的参考点,计算该点的合力和合力矩,然后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推导出物体的受力关系。
在绘制自由体图时,需要标注各个力的名称、大小和方向,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2. 利用转动平衡条件解题当物体可以绕某个轴进行转动时,我们可以利用转动平衡条件解题。
转动平衡条件是指物体的合力矩等于零,即物体受力矩的总和等于零。
通过将每个力的力矩与其距离乘积求和,然后令其等于零,我们可以解得物体的未知量。
在利用转动平衡条件解题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参考点和力臂的方向。
3. 使用迭加法解题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
对于一个复杂的平衡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平衡问题来处理。
将物体逐步分解,每次只考虑其中的一部分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平衡条件解题。
最后通过迭代计算,得到物体的受力关系和未知量。
4. 运用静摩擦力解决问题在某些平衡问题中,静摩擦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当其超过一定程度时,可以阻止物体发生滑动。
通过利用静摩擦力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涉及摩擦力的平衡问题。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3章 力系的平衡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答第3章 力系的平衡3-1 试求图示两外伸梁的约束反力FRA 、FRB ,其中(a )M = 60kN ·m ,FP = 20 kN ;(b )FP = 10 kN ,FP1 = 20 kN ,q = 20kN/m ,d = 0.8m 。
知识点:固定铰支座、辊轴支座、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难易程度:一般 解答:图(a-1) 0=∑x F ,FAx = 00=∑A M ,05.34R P =⨯+⨯--B F F M 05.342060R =⨯+⨯--B F FRB = 40 kN (↑)=∑y F ,0P R =-+F F F B Ay20-=Ay F kN (↓)图(b-1),M = FPd 0=∑A M ,03221P R P =⋅-⋅++⋅d F d F d F dqd B即 032211P R P =-++F F F qd B 02032108.02021R =⨯-++⨯⨯B FFRB = 21 kN (↑)=∑y F ,FRA = 15 kN (↑)3-2 直角折杆所受载荷,约束及尺寸均如图示。
试求A 处全部约束力。
A MB Ay F B R F CAx F PF(a) M A B B R F A R F P 1F C qdBD(b)(a )(b ) 习题3-1图FMB习题3-3图sF W A F ABF BF AN F(a)知识点:固定端约束、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难易程度:一般 解答: 图(a ): 0=∑x F ,0=Ax F=∑y F ,=Ay F (↑)0=∑A M ,0=-+Fd M M AM Fd M A -=3-3 图示拖车重W = 20kN ,汽车对它的牵引力FS = 10 kN 。
试求拖车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A 、B 对地面的正压力。
知识点:固定端约束、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难易程度:一般解答: 图(a ):0)(=∑F A M 08.214.1NB S =⨯+⨯-⨯-F F W6.13NB =F kN=∑y F ,4.6NA =F kN3-4 图示起重机ABC 具有铅垂转动轴AB ,起重机重W = 3.5kN ,重心在D 。
理论力学第3章 力系的平衡
基础部分——静力学第3 章力系的平衡主要内容:§3-7 重心即: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3-2-1 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iF F R ∑=)(i O O F M M 已知∑=iF F R ∑=)(i O O F M M 投影式:平衡方程i即:力系中所有力在各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所有力对各坐标轴之矩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说明:¾一般¾6个3个投影式,3个力矩式;¾一般形式基本形式3-2-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xy zOF1F2Fn平面内,¾一般形式¾3个2个投影式,1个力矩式;¾ABAzzCC附加条件:不垂直附加条件:不共线Bx二矩式的证明必要性充分性合力平衡AA 点。
B 点。
过ABBx故必有合力为零,力系平衡证毕平面问题3个3个 解题思路BAMFo45l l[例3-1] 悬臂梁,2解:M A 校核:0)(=∑F MB满足!解题思路?AyF AxF[例3-2] 伸臂梁F AxF AyF BF q 解:0=∑x F 0)(=∑F AM3(F −+0=∑yF3(F −+(F −+0)(=∑F AM=∑yF0=∑x F F AxF AyF BF q 思考:如何用其他形式的平衡方程来求解?0=∑x F 3(F −+0)(=∑F AMF AxF F BF q 0)(=∑F BM(F −+二矩式思考练习][练习FFlll F ACB DlllACB DM=F l[思考][思考]lll F ACB DlllACB DF见书P54例3-1—约束lllACB DF—约束CBADEFM—约束—约束—整体平衡局部平衡CB ADEFM研究对象的选取原则¾仅取整体或某个局部,无法求解;¾一般先分析整体,后考虑局部;¾尽量做到一个方程解一个未知力。
qCBAm2m2m2m2MBCM[例3-3] 多跨梁,求:如何选取研究对象?F CqF CFAxF AyM ABAqF'BxF'ByM A F Ax F AyF Bx F By解:先将分布力用合力来代替。
第6章 力系的平衡—习题1
第6章 力系的平衡——习题16-1(7.1 改动字母) 图示均质长方形薄板,重P = 200N ,角O 通过光滑球铰链与固定墙相连,角B 处突缘嵌入固定墙的光滑水平滑槽内,使角B 的运动在x 、z 方向受到约束,而在y 方向不受约束,并用不计质量的钢索DE 将薄板支持在水平位置上,试求O 、B 处的约束力及钢索DE 的拉力。
(题 6.1答案:N 100=Ox F ,N 200=Oy F ,N 100=Oz F ,0==Bz Bx F F ,N 6100=DE F )6-2(7.2) 图示重为P ,长为l 的均质直杆AB 用两根与杆等长的相互平行的绳索DA 和EB (质量不计)挂在水平天花板上。
现在杆上作用一主动力偶,其力偶矩M 的方向垂直向上,试求杆平衡时转过的角度及绳索的拉力大小。
(题6.2答案:Pl M 2arcsin2=ϕ,2cos 221ϕPF F T T ==)6-3(7.3 改动字母) 图示长为2a 、宽为a 的均质矩形薄板ABDE ,重为P ,由六根无重直杆支撑在水平位置,已知铅垂杆的长度均为a 。
现沿边ED 和DB 作用水平力F 1和F 2,若不计摩擦,试求各杆对板的约束力。
(题6.3答案:P F F 2111N -=,12N 25F F -=,13N 22F F -=,)2(21214N F F F +-=,题6-1图题6-2图)2(22215N F F F +=,P F 216N -=)6-4(7.4 改动字母) 图示边长为b ,重为P 的等边三角形均质薄板ABD 用三根铅垂杆1、2、3和三根与水平面成30◦ 角的斜杆4、5、6支撑在水平位置,在板的平面内作用着一主动力偶,其力偶矩M 的方向垂直向下,若不计各杆的自重和铰接处摩擦,试求各杆对板的作用力。
(题6.4答案:)2(311P b M F +-=,P F 312-=,P F 313-=,bM F 344=,b MF 345-=,b MF 346=)6-5(7.5) 如图所示,长为2l 的均质筷子放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已知筷子重为P 。
《理论力学》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习题解
①
(压力)
②
(拉力)
③
(压力)
[习题3-36]图示冲压机构。设曲柄OA长r,连杆AB长l,平衡时OA与铅直线成α角,求冲压力 与作用在曲柄上的力偶M之间的关系。
解:
以曲柄O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因为OA平衡,所以
由滑块B的平衡可知,
[习题3-37]图中半径为R的扇形齿轮,可借助于轮 上的销钉A而绕 转动,从而带动齿条BC在水平槽内运动。已知 , 。在图示位置 水平( 铅直)。今在圆轮上作用一力矩M,齿条BC上作用一水平力F,使机构平衡,试求力矩M与水平力F之间的关系。设机构各部件自重不计,摩擦不计。
解:因为桥AB平衡,所以
①
②
③
当汽车后轮处在桥中点时, ,此时,
当 时,后轮的位置:
[习题3-33]汽车起重机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已知起重量 =10kN,起重机自重 =70kN。求A、B两处地面的反力。起重机在这位置的最大起重量为多少?
解:因为起重机在图示位置时处于平衡,所以
①
②
设最大起重量为 ,则此时
[习题3-11]连杆AB、AC、AD铰接如图。杆AB水平。绳AEG上悬挂重物W=10kN。图示位置,系统保持平衡,求G处绳的张力FT及AB、AC、AD三杆的约束力。xy平面为水平面。
解:以结点E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习题3-12]水平圆轮的直径AD上作用着垂直于直径AD、大小均为100N的四个力,该四力与作用于E、H的力F、F′成平衡,已知F=-F′,求F与′的大小。
①
②
③
解:图(a)
(1)以刚架ABCD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2)因为AC平衡,所以
工程力学-力系的平衡及思考题
4
滚阻力偶与主动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随主动力偶 的增大而增大(故此时轮子的滚动并未发生)。但滚阻力 偶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其力偶矩的最大值为:
M f ,max FN
称为滚动摩阻系数。
的量纲为长度,通常 很小,只要主动力偶的力偶
矩Fh大于滚阻力偶最大值 FN,轮子即可滚动。
的几何意义:使法向约束力FN向前进方向平移的最
3 3
30
P
0
FSD (1
3 )P 2M
2
l
17
YO
O
XO
YB
B XB
FND
3P 3
FSD (1
3 )P 2M
2
l
物理条件:
FSD fS FND
3 4
3P P 34
P FSD fS FND 4
P
FND
(1 3 )P 2M P
A
2
l4
D FSD FSD D
B F
C
结论 C,D两处的摩擦因数应满足
f SC
s in 1 cos
O
W
A
D
f SD
(Fl
Fl sin aW )(1 cos )
(1
aW Fl aW
)
sin (1 cos )
(1)C,D处摩擦因数均满足条件时轮子才能 保持静止。
(2)C处是否打滑(摩擦因数的条件
f SC
sin 1 cos
),
只与角有关,与力F、轮子重量W无关。
(3)D处是否打滑(摩擦因数的条件
f SD
(Fl
Fl sin aW )(1
cos )
)
则与 、F、W有关。
6-平面力系-任意力系平衡
用线通过塔架轴线。最大起重量W1 = 200 kN,最
大吊臂长为12 m,平衡块重W2 ,它到塔架轴线的 距离为6 m。为保证起重机在满载和空载时都
W2
6 m
不翻倒,试求平衡块的重量应为多大。
解: (1)作起重机的受力图
12 m W
W1
4m
满载时 W1=200N 起重机易绕 B 顺时针翻倒! FA
FB
12
§2-5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二、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
平面平行力系: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思考:1. 平面任意力系都有哪些特殊情况?
2.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建立坐标系,使所有的力都与x轴垂直, 则各力在 x 轴上的投影都为零,即
Fx 0 -----无效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只有2个独立(有效)平衡方程
4
知识回顾4 -----分布荷载的合力与作用点
1. 均布线荷载 q 为均布荷载集度,单位:N/m
合力大小: FR = q xi = q xi= ql 合力作用线通过中心线AB的中点C
FR qxi
a
q
b
A
C
B
l/2
xi
l
q
a
A
=荷载图面积
b FR
B
C
5
知识回顾4 -----分布荷载的合力与作用点
2. 按照线性规律变化的线荷载
FR
b
qxi
合力大小:
q
l
lq
1
FR
dF
0
0l
xdx ql 2
A x
C xi
B
合力作用点 C 的位置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力系的平衡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第3章力系的平衡3-1 试求图示两外伸梁的约束反力F R A、F R B,其中(a)M = 60kN·m,F P = 20 kN;(b)F P = 10 kN,F P1 = 20 kN,q = 20kN/m,d = 0.8m。
(a)(b)习题3-1图3-2 直角折杆所受载荷,约束及尺寸均如图示。
试求A处全部约束力。
习题3-2图3-3 图示拖车重W = 20kN,汽车对它的牵引力F S = 10 kN。
试求拖车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A、B 对地面的正压力。
习题3-3图3-4 图示起重机ABC具有铅垂转动轴AB,起重机重W = 3.5kN,重心在D。
在C处吊有重W1 = 10kN 的物体。
试求滑动轴承A和止推轴承B的约束力。
习题3-4图习题3-5图 习题3-6图习题3-8图 习题3-7图 3-5 图示钥匙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AB = d 1,BC = d 2。
设在钥匙上作用一个力偶矩为M 的力偶。
试求其顶点A 、B 、C 对锁孔边上的压力。
不计摩擦,且钥匙与锁孔之间的隙缝很小。
3-6 图示一便桥自由放置在支座C 和D 上,支座间的距离CD = 2d = 6m 。
桥面重321kN/m 。
试求当汽车从桥上面驶过而不致使桥面翻转时桥的悬臂部分的最大长度l 。
设汽车的前后轮的负重分别为20kN 和40kN ,两轮间的距离为3m 。
3-7 直解三角形平板OBC 的载荷,约束及尺寸(OB = d 1,OC = d 2)如图所示。
试求A 、O 处约束力。
3-8 起重机装有轮子,可沿轨道A 、B 移动。
起重机桁架下弦DE 的中点C 上挂有滑轮(图未画出),用来提起挂在索链CG 上的重物。
从材料架上提起的物料重W = 50 kN ,当此重物离开材料架时,索链与铅垂线成 = 20°角。
为了避免重物摆动,又用水平绳索GH 拉住重物。
设索链张力的水平分力仅由右轨道B 承受,试求当重物离开材料架时轨道A 、B 的受力。
清华出版社工程力学答案-第3章 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ln
=
l n
3-11 厂房构架为三铰拱架,由两片拱架在 C 处铰接而成。桥式吊车沿着垂直于纸面
方向的轨道行驶,吊车梁的重量 W1=20 kN,其重心在梁的中点。梁上的小车和起吊重物的
重量 W2=60 kN。两个拱架的重量均为 W3=60 kN,二者的重心分别在 D、E 二点,正好与
吊车梁的轨道在同一铅垂线上。风的合力为 10 kN,方向水平。试求:当小车位于离左边轨
ΣFy = 0, FAy = FB′y = qd (↑); (c) 题解:
图(c1):
ΣFx = 0, FBx = 0
ΣMB
=
0,
−
qd
⋅
d 2
+ FRC
⋅ 2d
= 0 , FRC
=
qd 4
(↑)
ΣFy = 0, FBy + FRC − qd = 0 ,
FBy
=
3 4
qd
(↑)
图(c2):
ΣFx = 0,FAx = 0
ΣFy
=
0,
FAy
=
qd
+
FB′y
=
7 4
qd
(↑)
ΣMA
=
0, M A
−
FB′y
⋅ 2d
− qd
⋅
3d 2
=0
(d) 题解:
∴ MA = 3qd 2(逆时针);
图(d1):
ΣMB
=
0, FRC
=
M 2d
(↑)
ΣFy
=
0,
FBy
=
M 2d
(↓)
8
(c)
A
q
B
理论力学 陈立群 第3章 平衡问题 解答
第三章平衡问题:矢量方法习题解答3-1讨论图示各平衡问题是静定的还是静不定的,若是静不定的试确定其静不定的次数。
题3.1图解:(1)以AB杆为对象,A为固定端约束,约束力有3个。
如果DC杆是二力杆,则铰C处有1个约束力,这4个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独立平衡方程有3个,所以是1次静不定;如果DC杆不是二力杆,则铰C和D处各有2个约束力,系统共有7个约束力,AB 杆和DC杆上的约束力各组成平面一般力系,独立平衡方程共有6个,所以,是1次静不定。
(2)AD梁上,固定铰链A处有2个约束力,辊轴铰链B、C和D各有1个约束力,共有5个约束力,这5个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列出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所以,AD梁是2次静不定。
(3)曲梁AB两端都是固定端约束,各有3个共6个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而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3个。
所以是3次静不定。
(4)刚架在A、B和C处都是固定端约束,各有3个共9个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而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3个。
所以是6次静不定。
(5)平面桁架在A处为固定铰链,B处为辊轴铰链,共有3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而独立的平衡方程也有3个,因此,该平面桁架的外力是静定的。
平面桁架由21根杆组成,所以有21个未知轴力,加上3个支座反力,共有24个未知量。
21根杆由10个铰链连接,每个铰链受到平面汇交力系作用。
若以铰链为研究对象,可以列出2×10=20个平衡方程。
所以,此平面桁架的内力是24-20=4次静不定。
(6)整体在A处为固定铰链,B处为辊轴铰链,共有3约束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而独立的平衡方程也有3个,因此,该系统的外力是静定的。
除了3个约束外力外,3根杆的轴力也是未知的,共有6个未知量。
AB梁可以列出3个平衡方程,连接3根杆的铰链可以列出2个平衡方程,共有5个方程,所以,该系统的内力是1次静不定。
3-2炼钢炉的送料机由跑车A与可移动的桥B组成,如图示。
跑车可沿桥上的轨道运动,两轮间距离为2米,跑车与操作架、手臂OC以及料斗相连,料斗每次装载物料重W=15kN,平臂长OC=5m。
工程力学__第3章力系的平衡习题解
sin ( ) 3 cos )
即 3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习题 3-4 图
即 2 tan tan
1
O
2
注:在学完本书第 3 章后,可用下法求解: Fx 0 , FRAG sin 0
Fy 0 , FRBG cos 0
M A (F ) 0
,G
l s3in(
)
FRB
l
解:(a),CD 为二力杆; 图(c)— 力偶系
ΣMi = 0
FRA FRC M 2 M
2
d
d
2
习题 3-11 图
— 11 —
(b)AB 为二力杆
图(d):ΣMi = 0, FRC FD M ,
d
FRA FD M d
FD
D
A
45
D BM
M
FRA
FRC
C
FRC
FRA
A
FD' B
D
(d)
(e)
(c)
F
q
5 (6 2l) 340l 0
3
l = 1m 即 lmax = 1m
C 6 l (a)
D FR D
l
3-18 木支架结构的尺寸如图所示,各杆在 A、D、E、
F 处均以螺栓连接,C、D 处用铰链与地面连接,在水平杆 AB
的 B 端挂一重物,其重 W = 5kN。若不计各杆的重,试求 C、
G、A、E 各点的约束力。
3-10 试求图示结构中杆 1、2、3 所受的力。 解:杆 3 为二力杆 图(a):
ΣMi = 0
F3 dM 0 M
F3 d
F = F3 (压) 图(b):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习题答案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一、填空题1、在平面力系中,若各力的作用线全部,则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2、求多个汇交力的合力的几何法通常要采取连续运用力法则来求得。
3、求合力的力多边形法则是:将各分力矢首尾相接,形成一折线,连接其封闭边,这一从最先画的分力矢的始端指向最后面画的分力矢的的矢量,即为所求的合力矢。
4、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作用线过力系的。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为:力系中各力组成的力多边形。
6、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这一个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系的汇交点,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各力的。
7、若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矢所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表示该力系的等于零。
8、如果共面而不平行的三个力成平衡,则这三力必然要。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一个力可分解成为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可见力的分力是量,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量。
10、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
11、已知平面汇交力系合力R在直角坐标X、Y轴上的投影,利用合力R与轴所夹锐角a的正切来确定合力的方向,比用方向余弦更为简便,也即tg a= | Ry / Rx | 。
12、用解析法求解平衡问题时,只有当采用坐标系时,力沿某一坐标的分力的大小加上适当的正负号,才会等于该力在该轴上的投影。
13、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会值为;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的值等于力的大小。
1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是两个的方程,因此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
15、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_____。
16、力偶中二力所在的平面称为______。
17、在力偶的作用面内,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应取决于组成力偶的反向平行力的大小、力偶臂的大小及力偶的______。
18、力偶无合力,力偶不能与一个_____等效,也不能用一个______来平衡.19、多轴钻床在水平工件上钻孔时,工件水平面上受到的是_____系的作用。
《平面力系》思考题
平面力系思考题1.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么?2.图示分别作用一平面上A、B、C、D四点的四个力F1、F2、F3、F4,这四个画出的力多边形刚好首尾相接。
问:(1)此力系是否平衡?(2)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什么?思1图思2图3.如图所示,如选取的坐标系的y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写出∑Fx=0,∑Fy=0和∑m0=0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4.重物FG置于水平面上,受力如图,是拉还是推省力?若,摩擦系数为0.25,试求在物体将要滑动的临界状态下,F1与F2的大小相差多少?思3图思4图习题1.已知F1=100N,F2=150N,F3=F4=200N,各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试分别求出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
题1图2.已知F1=7kN,F2=5kN,求图中作用在耳环上的合力FR 。
题2图3.如图所示,物体在某平面内受到三个力偶的作用。
设F1=200N,F2=600N,M=100N·m,求其合力偶。
题3图4.一个桥梁桁架所受荷载如图所示,求支座A、B的反力。
题4图5. 汽车吊如图。
车重FG1=26 kN,起吊装置重FG2=31 kN,作用线通过B点,起重臂重G=4.5 kN,求最大起重量Fmax 。
(提示:起重量大到临界状态时,A处将脱离接触,约束反力NA=0)题5图6.求图示各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题6图7.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题7图8.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
题8图9.如图所示三铰拱,求其支座A、B的反力及铰链C的约束反力。
题9图10. 多跨梁由AB和AC用铰链B连接而成,支承、跨度及载荷如图所示。
已知q=10kN/m,M=40kN·m。
不计梁的自重,求固定端A及支座C处的约束反力。
题10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力系的平衡——思考题——解答6-1 空间一般力系向三个相互相交的坐标平面投影,得到三个平面一般力系,每个平面一般力系都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这样力系就有九个平衡方程,那么能否求解九个未知量?为什么?6-1 解答:(1) 空间一般平衡力系,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能求解六个未知量。
(2) 空间一般力系向三个相互相交的坐标平面投影,得到三个平面一般力系,每个平面一般力系都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这样力系就有九个平衡方程,但并非独立,因为三个相互相交的坐标平面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每一个坐标平面之间的夹角是确定的,共有三个确定的夹角),这样得到的三个平面一般力系,每个平面一般力系都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力系就有九个平衡方程,其实独立的还是六个平衡方程,能求解六个未知量。
6-2 试问在下述情况下,空间平衡力系最多能有几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1)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 (2)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相交; (3)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且相交; (4)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一固定平面平行; (5)各力的作用线分别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内; (6)各力的作用线分别汇交于两个固定点; (7)各力的作用线分别通过不共线的三个点;(8)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分别汇交于两个固定点; (9)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一直线相交,且分别汇交于此直线外的两个固定点; (10)由一组力螺旋构成,且各力螺旋的中心轴共面;(11)由一个平面任意力系与一个平行于此平面任意力系所在平面的空间平行力系组成;(12)由一个平面任意力系与一个力偶矩均平行于此平面任意力系所在平面的空间力偶系组成。
6-2 解答:空间的一般平衡力系共有六个独立的平衡方程0=∑xF,0=∑y F ,0=∑z F ,0=∑x M ,0=∑y M ,0=∑z M(1) 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 —— 最多有五个独立平衡方程。
假设各力的作用线均与z 轴垂直,则0=∑z F 自动满足,独立的平衡方程有5个。
(2) 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相交 —— 最多有五个独立平衡方程。
假设各力的作用线均与z 轴相交,则0=∑z M 自动满足,独立的平衡方程有5个。
(3) 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且相交 —— 最多有四个独立平衡方程。
假设各力的作用线均与z 轴相交且垂直,则0=∑z F ,0=∑z M 自动满足,独立的平衡方程有4个。
(4) 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一固定平面平行(与“各力的作用线均与某直线垂直”相等价)——最多有五个独立平衡方程。
假设各力的作用线均与xy平面平行(与“各力的作用线均与z轴垂直”相等价),∑z F自动满足,独立的平衡方程有5个。
则0=(5) 各力的作用线分别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内——最多有四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6) 各力的作用线分别汇交于两个固定点——最多有五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6-3 如图所示,ABCDA′B′C′O 为边长等于a 、b 、c 的长方体,试问下列方程组中, 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1)0=∑x F ,0=∑z F ,0=∑x M ,0=∑y M ,0=∑z M ,0=∑'A A M ; (2)0=∑x M ,0=∑y M ,0=∑z M ,0=∑'B B M ,0=∑'C C M ,0=∑y F ; (3)0=∑x M ,0=∑y M ,0=∑z M ,0=∑'A A M ,0=∑'B B M ,0=∑'C C M 。
6-3 解答:(1) 0=∑x F ,0=∑z F ,0=∑x M ,0=∑y M ,0=∑z M ,0=∑'A A M : 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原因如下:设空间力系向点O 简化所得到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的力偶矩分别为k F j F i F k F j F i F F F z y x z y x O ρρρρρρρρ)()()(R R R R ∑∑∑++=++==k M j M i M k M j M i M M z y x z y x O ρρρρρρρ)()()(∑∑∑++=++= 由于满足方程 0=∑x M ,0=∑y M ,0=∑z M ,故 0=O M ρ,又满足方程 0=∑x F ,0=∑z F ,又根据 0R ==∑'b F M y A A ⇒ 0R =y F ⇒ 0=∑y F 。
由此可见,题目中的六个方程能保证空间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所以它们是空间思考题6-3图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2) 0=∑x M ,0=∑y M ,0=∑z M ,0=∑'B B M ,0=∑'C C M ,0=∑y F : 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原因如下:设空间力系向点O 简化所得到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的力偶矩分别为k F j F i F k F j F i F F F z y x z y x O ρρρρρρρρ)()()(R R R R ∑∑∑++=++==k M j M i M k M j M i M M z y x z y x O ρρρρρρρ)()()(∑∑∑++=++= 由于满足方程 0=∑x M ,0=∑y M ,0=∑z M ,故 0=O M ρ,又根据 0R =-=∑'b F M x C C ⇒ 0R =x F , 再根据 0R R =+-=∑'a F b F M y x B B ⇒ 0R =y F ,至此,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可能是一个合力 k F F F z O ρρρR R ==或平衡力系,这两个结果均满足0R ==∑y y F F ,即题目中第六个方程给不出任何新的信息,也就是说它与前五个方程是线性相关的。
因此,这六个方程不能保证空间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所以它们不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条件,但显然是必要条件。
解析:(1) 空间力系与其向点O 简化所得力系是等效力系,它们对任何一根轴的矩和在任何一根轴上的投影均相等。
(2) 若将题中第六个方程改写为0=∑x F ,或0=∑l M (其中l 轴为既不与z 轴平行,也不与z 轴相交的任一轴),则这六个方程就成为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3) 0=∑x M ,0=∑y M ,0=∑z M ,0=∑'A A M ,0=∑'B B M ,0=∑'C C M : 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原因如下:设空间力系向点O 简化所得到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的力偶矩分别为k F j F i F k F j F i F F F z y x z y x O ρρρρρρρρ)()()(R R R R ∑∑∑++=++==k M j M i M k M j M i M M z y x z y x O ρρρρρρρ)()()(∑∑∑++=++= 由于满足方程 0=∑x M ,0=∑y M ,0=∑z M ,故 0=O M ρ,又根据 0R ==∑'b F M y A A ⇒ 0R =y F ⇒ 0=∑y F ,0R =-=∑'b F M x C C ⇒ 0R =x F ⇒ 0=∑x F , 0R R =+-=∑'a Fb F My x B B ⇒ 0R =y F ⇒0=∑yF由此可见,0=∑'A A M 与0=∑'B B M 是等价的线性相关方程。
因此,题目中给出的六个方程不能保证空间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所以它们不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条件,但显然是必要条件。
6-4 试分别给出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时平衡方程四矩式、五矩式和六矩式的一种方法。
6-4 解答:待解答6-5 图示均质等粗直角弯杆,已知其AB = l ,BD = 2l ,试求平衡时ϕ为多少?6-5 解答: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
0=∑B M :0cos sin 2211=⋅-⋅ϕϕBC P BC P ⇒0cos 2sin 221=⋅-⋅ϕϕBD P AB P ⇒ 0cos 222sin 211=⋅-⋅ϕϕl P l P ⇒ 4tan =ϕ ⇒ο9638.75=ϕ思考题6-5图思考题6-5图 (a)6-6 自重和摩擦不计的图示平面结构受三个已知力作用,分别汇交于点B 和点C ,平衡时有 。
(1)F A = 0,F N D 不一定为零; (2)F A 不一定为零,F N D = 0; (3)F A = 0,F N D = 0; (4)F A 和F N D 均不一定为零。
6-6 解答:(2) F A 不一定为零,F N D = 0 :正确。
思考题6-6图 (a)思考题6-6图 (b)6-7 试问图示各系统分别是什么系统(静定、超静定、机构)?6-7 解答:(a) 静定系统(结构); (b) 单自由度系统(机构); (c) 一次静不定系统(结构); (d) 一次静不定系统(结构); (e) 静定系统(结构); (f) 静定系统(结构)。
思考题6-7图 (a)M思考题6-7图 (b)M思考题6-7图 (c)M思考题6-7图 (d)思考题6-7图 (e)思考题6-7图 (f)6-8 若不计自重和摩擦,试问图示平面系统中杆OA、AB、CD分别在什么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思考题6-8图6-8 解答:杆OA在三个共线力(三个力的作用线均与OA重合)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杆AB在三个平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杆CD在力偶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6-9 若不计自重和摩擦,试问图示平面系统中杆AB 和CD 分别在什么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6-9 解答:杆BD 和杆GH 为二力杆。
对于整体而言,整个结构为力偶平衡系统,A F ρ与C F ρ的大小相等方向反向。
待续思考题6-9图D6-10 若不计自重和摩擦,已知M 1 = M 2 = M ,两圆盘的半径都为r ,试计算图(a)、(b)所示结构中A 、B 、C 处约束力的大小和方向。
从计算结果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思考题6-10图 (a)思考题6-10图 (b)6-11 试判断图示平面桁架中哪些杆为零杆?6-12 如何快速地求出图示平面桁架中杆OC 的内力?思考题6-11图 (a)思考题6-11图 (b)思考题6-12图6-13 在图示平面桁架中,杆OE 与BC 、杆BD 与AE 都相交但不相连,如何快速地求出杆AB 的内力?6-14 在如图所示桁架中,OABCDE 为正八角形的一半,杆OC 、OD 分别与杆AE 、BE 相交但不相连,F 1 = F 2 = F ,如何快速地求出杆BC 的内力?思考题6-13图思考题6-14图6-15 已知F 1 = F 2 = F ,如何快速地求出图示平面桁架中杆GL 和KN 的内力?6-16 如图所示,均质物块重为P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23sf ,今受到一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 的作用,且F = P ,若物块不会被翻倒,试问物块能否保持平衡?为什么?思考题6-15图2思考题6-16图6-17 如图所示,在机械设备、木工以及坑道作业中,常采用一种楔块,将楔块打入上下两段支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