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1.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①主张通过“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早期维新派尚未提出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排除④,答案为A。

答案:A

2.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解析:从1898年到1905年,对于废除科举制的态度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一变化主要是新式教育的推广收到成效,新式教育得到认可,所以本题选择A项;B项与此无关;C项说法不正确,当时出国留学还不被人接受;D项错误,清政府并没有强力推行新式教育。

答案:A

3.1894年和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分别成立了兴中会和强学会。两会的相同之处有( )

①基于民族危机②为中国寻求出路③变革社会的方式④所要建立的政体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兴中会和强学会都是民族危机下建立的团体,故①正确;兴中会和强学会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故②正确;兴中会主张暴力革命,而强学会主张维新变法,故③错误;兴中会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强学会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故④错误。

答案:A

4.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强学会促进了维新思想在全国的传播,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D项正确;强学会不是研究儒学的团体,排除A项;张之洞等人加入强学会也不能说明他与顽固派决裂,排除B项;

各省督抚对维新变法持观望态度,有的甚至反对,排除C项。

答案:D

5.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 ) A.慈禧太后同意有限变法

B.慈禧太后反对变法

C.慈禧太后支持全面变法

D.光绪帝欲借助改革夺回政权

解析:“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说明要延续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变法的前提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即同意有限变法。故A项正确。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材料四

图一《孔子改制考》封面图二北京强学会旧址图三《时务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3)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解析: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抓住材料一中的“先王”,材料二中的“君臣一伦”及“黑暗”,材料三中的“天不可独任”等关键信息就容易回答第 (1)(2)问。第(3)问“方式”的归纳,从三幅图片中可得出其中三种方式,其余的根据教材归纳。

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7.思想具有超越地域、民族和时间的永恒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材料二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材料一、材料二对孔子的认识有何不同?其各自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可以归纳为道德楷模,后者根据材料二“孔子之道……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可以归纳为改革先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前者身处启蒙运动,为了批判欧洲的教权政治和封建专制统治,借用儒家德治思想,后者为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如何减少阻力以最大限度地宣传变法,孔子就成了可利用的道具。

答案:认识:材料一认为孔子是道德的化身;材料二认为孔子是改革家。

出发点:伏尔泰借用孔子的思想抨击教权和专制统治,宣扬启蒙思想;康有为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