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合集下载

6(第六章)货币市场

6(第六章)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1.货币市场的特点(1)交易期限短(最短只有半天,最长不超过1年)(2)流动性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其偿还期限呈反向变动关系,偿还期越短,流动性越强)(3)安全性高(发行主体信用等级较高,只有具有高资信等级的企业或机构才有资格进入货币市场来筹集短期资金)(4)交易额大(货币市场是一个批发市场,大多数交易的交易额都比较大,个人投资者难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2.货币市场的功能(1)它是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政府的国库收支经常面临先支后收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政府在货币市场上发行短期政府债券——国库券,因而国库券是货币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2)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指其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或满足必要的借款要求的能力)。

(3)它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4)它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基准利率是一种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被广泛用作各种利率型金融工具的定价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利率的风向标,货币市场交易的高安全性决定了其利率水平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发挥基准利率特有的功能)。

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一)含义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主体目前包括了所有的金融机构,但是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功能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源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吸收来的存款必须按照一定的比率缴存到其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准备金账户上,用以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清偿能力(流动性)。

如果缴存的准备金达不到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则商业银行将受到中央银行的处罚;反之超过了比率,对于超出部分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不付息或仅支付极低的利率,信息交换后,准备金不足的银行开始从准备金盈余的银行拆入资金,以达到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准备金盈余的银行也因资金的拆出而获得收益。

第六章 互换工具及其应用

第六章 互换工具及其应用

习 题
4、为什么说利率互换可以分解为一系 列的远期利率协议?货币互换可以分 解为一系列的远期外汇协议?
甲银行:浮动利率债券多头+固定利率 债券空头 乙公司:浮动利率债券空头+固定利率 债券多头
利率互换可以分解为一个债券的多头 与另一个债券的空头的组合。
利率互换现金流量图(债券组合)
P P R2 R2 R1
P
理解利率互换III
头寸分解(II)
列(4)=行(I)+…+行(VIII) 除了行(I)的现金流在互换签订时就已 确定,其他各行现金流都类似远期利率 协议(FRA)的现金流。
一笔固定利率的英国国债投资加上一份支付英 镑固定利息、收入瑞士法郎固定利息的高信用 等级货币互换,可以构造出一个近似的瑞士国 债投资头寸。 一笔本金为A的浮动利率资产与一份名义本金 为2A的利率互换空头组合,可以构造出一份合 成的逆向浮动利率债券。
习 题
1、甲公司和乙公司各自在市场上的10年期 500万美元的投资可以获得的收益率为:
利用利率互换进行信用套利 VII
利用货币互换进行信用套利 I
例:假设中国银行(甲方)和日本某 家银行(乙方)在美元市场和瑞士法 郎市场上的相对借款成本为:
利用货币互换进行信用套利 II
假定中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瑞士法郎,市场的汇 率为1美元=2瑞士法郎,即中国银行需要2亿瑞士 法郎;日本银行需要1亿美元。有两种选择: 一是,中国银行以5.0%的利率直接到市场上借入 瑞士法郎;日本银行直接以13.0%的利率到市场借 入美元。 二是,中国银行发挥自己在两种市场中借款的比 较优势,以10%的利率在美元市场借入美元,日本 则以6%的利率在瑞士法郎市场借入瑞士法郎,然 后双方进行货币互换,可以节省2%的成本。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的经济或社会意义,对于个人或社会来说,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价值交换是指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买卖行为来实现价值转化和互换的过程。

价值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价值交换,人们可以将自己所具有的资源、技能、劳动等转化为货币或其他物品,从而获取生产资料、商品和服务。

价值交换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价值交换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价值交换,不仅仅是买卖商品,还包括劳动买卖、技术交换、合作共赢等形式。

价值交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物质需求,也是为了实现个体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价值交换的核心是互惠性和公平性。

在价值交换中,双方都希望通过交换获取更多的利益。

因此,价值交换需要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双方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

同时,价值交换也需要建立在信任和诚信的基础上,只有双方都能够遵守约定和信守承诺,才能够建立起稳定和可持续的交易关系。

价值交换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还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价值交换,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和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使得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

同时,价值交换也为社会的团结和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人们能够共同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实现共同的利益。

然而,价值交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可能导致资源和权利的不平等分配,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其次,在市场经济中,价值交换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此外,价值交换也容易受到利益追求的驱动,忽视其他价值目标,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价值交换的监管和制度建设,确保交换关系的平等和公正。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价值交换行为的道德追求,倡导诚信和公共利益的观念,激励良好的交换行为。

第六章互换合约

第六章互换合约
互换中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通常是按债券 等价收益率BEY(Bond Equivalent Yield) 来报价的。
所交换的利息额计算公式: I=P×r×t
其中: I——利息额; P——名义本金; r——互换期内年利率; t——计息天数占全年比例
计算天数比例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某石油生产商想在未来5年内固定自己出 售石油的价格,他每月的平均产量是 4000桶。同时,有一石油精炼商想在未 来5年内固定自己购买石油的价格,他每 月的用量是5000桶。他们分别与互换做 市商进行商品交换,同时继续在现货市 场上进行交易。
•二公司进行互换交易:
平均即期价格
平均即期价格
4000桶
(1)以新的基础资产为标的资产 (2)已有的互换品种条件发生变化 (3)构造新的互换品种
1. 商品互换
交易双方中,一方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以每 单位固定价格定期向交易的另一方支付款项; 另一方则为特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以每单位浮动 价格定期向前一方支付款项。
互换的商品通常是相同的,不必交换名义商品; 也可以不同,需要交换名义商品。
第六章 互换合约
一、概述
(一)互换交易的产生
互换(Swap)又称作掉期。
假定英国和美国各有一家公司,每一家
公司在对方国家设有一子公司,这两家
子公司都需要获得融资。最直接的方法
是每个母公司各自对其海外子公司提供
贷款。
美国 美国母公司
贷款
英国
美国公司在英国 的子公司
英国公司在美国 的子公司
贷款
交易商的办法是使其互换业务账面上的 所有风险很好地实现对冲。
11.6%-11.4%=0.2%的利率差是交易商为 此次互换所收取的回报。

高考政治经济学复习之交换理论

高考政治经济学复习之交换理论

高考政治经济学复习之交换理论交换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研究人们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在高考政治经济学的复习中,交换理论是一个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对交换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交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比如买卖商品、劳动分工、资源调配等等,这些都是交换的具体表现。

交换理论研究的就是这些交换行为的规律和原则。

首先,交换理论强调价值体系。

交换是基于价值的,只有在互相认可对方的价值的基础上才会进行交换。

价值是交换的基础,它来自于货物或服务的稀缺性和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价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质、社会和心理等因素。

其次,交换理论强调互惠性。

交换是双方互惠的行为,双方通过交换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或利益。

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互惠性的基础。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从交换中获益时,交换才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此外,交换理论还强调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交换过程中,买方和卖方往往有不同的信息,这种不对称性会影响交换的效果和结果。

对于买方来说,缺乏对商品真实价值的了解可能被卖方利用,而对于卖方来说,缺乏对买方需求的了解可能导致销售不畅。

因此,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对称性对于有效的交换至关重要。

最后,交换理论还强调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代价。

这些成本包括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

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易的顺利进行和交换的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加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交换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了解交换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希望大家能够注重对交换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为自己的经济学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交换理论不仅是一门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互换的基本经济学原理

互换的基本经济学原理

互换的基本经济学原理
互换的基本经济学原理是指市场经济中的互惠性原则和供求关系原则。

1. 互惠性原则:互换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根据互惠性原则,人们通过互相交换商品和服务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互换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认为,参与交换的双方都会从交换中获得利益。

买方通过购买商品或服务获得所需的利益,卖方通过出售商品或服务获取利润。

2. 供求关系原则:供求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求关系原则认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当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时,价格会上升。

供求关系原则也指出,价格上涨会导致供应增加和需求减少,而价格下降会导致供应减少和需求增加。

互换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资源配置的决策以及经济系统的运行。

通过互换,市场能够根据供求关系自发地调节资源的分配,同时提供了激励,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国际贸易及价值转移 (国际贸易教程》ppt课件件)

第六章    国际贸易及价值转移  (国际贸易教程》ppt课件件)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
一、传统的贸易利益分配理论
B国国内交换比率
Y
B国
不贸 易区
双方贸易区
A国国内交换比率
A国不贸易区
O
X
由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及其相互间的贸易占世 界生产和贸易总量的绝大比重,故贸易条件一 般贴近于发达国家国内交换比率,这样国际贸 易利益的分配更多地倾向于相对落后国家。
国际贸易对于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极 大的贡献(物资、技术、管理、环境等)。
三、国际贸易的竞争利益
竞争除了可能会产生某种社会劳动浪费之 外,更多的是通过有效分配资源和组合资源使 社会生产向前发展,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国 际贸易则为引进竞争机制提供了条件——在开 放的情况下,消费者主要根据产品的质量、效 用、价格、使用方便程度选择进口商或本国生 产的商品,迫使生产者提供新、优、廉的商品, 人类社会因而得以进步。
思考题
为什么说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引 擎?
试述国际贸易乘数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与传统观点对立的贸易利益分配理论的主要内
容有哪些? 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节 国际价值转移与国际剥削
一、关于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产生原因的几 种观点
(一)不等价交换源于垄断 (二)不等价交换源于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 (三)不等价交换源于劳动生产率差异
二、关于国际剥削原因的探讨
(一)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商品交换获得的利益 与本国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的关系
(二)各国国内生产价格的形成与价值转移之 间的关系
资差异导致剩余价值率差异。 在国际交换中,这种不等价交换式实际上是富国的劳动
者剥削穷国的劳动者。
(四)现代国际剥削论的其他观点
帕罗伊克斯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第六章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第六章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构金 第 体融 六 系中 章 介 机
2012-10-30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

1
第一节 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概述
一、概念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以及为金 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机构 各国金融体系的共同特点是呈现众多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从各个金融机构的关系看,是一种以中央 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各种 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种 金融中介机构并存的格局
3
三、金融中介机构存在性和功能分析
(一)有关金融中介存在性的理论观点 1.“资产转换”功能说 认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发行间接融资证券, 在资金剩余单位和资金不足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从 而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 2.“风险分担与转移”功能说 通过不同的资产组合可以增加资金流动性和分担、转移 风险。 3.“降低交易成本”功能说 4.“提供信息的专业代理人”功能说:事前不对称信息问 题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5.“代理监督”模型:事后不对称信息问题 6.“信用配置”功能说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 7
2012-10-30
一、商业性金融中介机构
(三)契约性储蓄机构 是在契约的基础上按期取得资金的金融中介机构,如保 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1.人寿保险公司 2.火灾和意外伤害保险公司 3.个人养老基金和政府退休基金 (四) 投资性金融中介 1.投资银行 2.共同基金 3.金融公司 4.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 10
2012-10-30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改革
(2)解放区的金融中介机构 从形式上看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由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构成 共有约30多家,它们除了办理存贷款业务 外,一般均发行地方货币。 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打击高利贷, 促进农业发展和支持革命战争等方面起了 很大作用。

真实型领导如何抑制员工反生产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真实型领导如何抑制员工反生产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真实型领导如何抑制员工反生产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1. 本文概述在当今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领导力被认为是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真实型领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方式,强调领导者真实性、开放性以及与下属建立真诚的关系。

尽管真实型领导理论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关于其如何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尤其是通过领导成员交换(LM)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LM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如何调节这一过程。

通过文献综述,本文首先明确了真实型领导、LM、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接着,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模型,该模型将LM作为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变量,来解释真实型领导如何抑制员工的反生产行为。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不同行业和组织的实证研究。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旨在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并为组织提供实践指导,帮助领导者更有效地运用真实型领导来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总体而言,本文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真实型领导理论的理解,还为领导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在如何通过改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增强员工自我效能感来抑制反生产行为方面。

2. 文献综述真实型领导是一种领导风格,强调领导者真实性、开放性和诚信(Avolio Gardner, 2005)。

研究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员工态度(如工作满意度)和行为(如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Walumbwa et al., 2008)。

关于真实型领导如何直接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

员工反生产行为是指员工的行为或态度对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Skarlicki Folger, 1997)。

文献中关于反生产行为的前因和后果已有很多研究,但真实型领导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尚未得到充分探讨。

第六章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ppt课件

第六章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ppt课件
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
由。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比如父母告诉自己
的女儿不要和某个人交朋友,女儿却偏偏要和这个人
好。她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通过拒抗体现自己的 自由。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和 性别等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中,社 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对组织或他人的 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性别与从众行为的关 系比较复杂,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比男 性高,但最近的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伊格列 (Eagly 1987)指出,如果男女在从众行为上有差异 的话,也仅仅发生在要求女性当面反对对方的情境下。
(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由于谢立夫的研究是在一种模糊的情境中进行的,那 么,当情境很明确的时候,人们会不会从众呢? 阿希 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情境:当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 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 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 助手(也叫同谋),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 当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 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 (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旁边分别标有A、B、 C,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简单地报出A、B、 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
二、社会影响
(一)定义 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上改变
他人态度或行为。六种社会力量: 奖赏的权力压制的权力 参照的权力 法定的权
力 专家的权力 信息的权力
(二)社会影响理论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 人的社会 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 人的 数量、他人的重要性和他人的接近性。
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 人类学家试图从人类社会的起源找到社会交换的根源,因此他们以研究近似 于初民 社会的原始部落为己任,并希冀能够找到社会交换的起因及影响因素。于是,他们的 关注点很自然地落到受风俗、习惯等文化价值所规范的交换上。
(一)马林诺夫斯基和功能主义
• 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i,1884—1942)是人类学功能学派 的创始人,在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犃狉犵狅狀犪狌狋狊狅犳狋犺犲犠犲狊狋 犲狉狀犘犪犮犻犳犻犮)一书中,他研究了 特罗布里安岛上居民之间存在的一种被 称为 ‚库拉圈‛ (Kularing)的封闭式交 换关系圈——— “一旦在库拉 中,就永远在库拉中‛ (马林诺夫斯基,2011∶45)。 马林诺夫斯基发现, 库拉圈不仅是经济和物质的交换网,而且是用来加强社会关 系的符号交换。一旦两 人之间进行库拉交易,则永远进行库拉交易。
• 2.经济学家把人看成理性的,认为他们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里同他人进 行交易 或交换时,总是寻求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且市场中的人们是自由的, 可以得到 充分的必要信息;他们能够考虑所有的替代性选择,并在此基础上,理 性地选择能 使其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本章要点
• 3.人类学家试图从人类社会的起源中找到人类社会交换的根源,因此他们 以研究 近似于初民社会的原始部落为己任,并希冀能够找到人类社会交换的起因 及影响因 素。于是,他们的关注点很自然地落到受风俗、习惯等文化价值所规范 的交换上。 这种交换受一定发展阶段条件下社会结构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仪式化 特征,也在 ‚赠予—接受—回报‛之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了社会的秩序,是人们获 得社会支持的有效手段。
(四)埃默森:交换网络理论
• 20世纪60年代,埃默森 (RichardEmerson)追随齐美尔的理论 传统,寻求 关于基本交换过程的形式社会学。埃默森要考察的问题是,个人与集体 行动者之 间的各种交换能否以同样的原则来理解。通过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社会网 络分析 的综合研究,埃默森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答案。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他 提供 了交换背后的驱动力,而网络社会学使他以相同的术语对个人与集体行动者之 间 的关系进行概念化。

巴师夏交换与价值论主要内容

巴师夏交换与价值论主要内容

巴师夏交换与价值论主要内容
摘要:
1.巴师夏的交换与价值论背景
2.巴师夏交换与价值论的核心观点
3.巴师夏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4.巴师夏的效用理论
5.巴师夏交换与价值论的影响与意义
正文:
巴师夏(Francois Bastiat)是19 世纪法国的一位经济学家,他的交换与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一种批判和发展。

巴师夏认为,价值是由交换产生的,而不是由劳动产生的。

他的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巴师夏交换与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价值是由供需双方在市场上通过交换所决定的。

在市场上,商品的供应和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反映了商品的价值。

巴师夏认为,价值并不是商品固有的属性,而是由市场上的人们通过交换行为赋予商品的。

因此,价值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巴师夏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商品的价格会不同,二是劳动价值论忽略了市场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他认为,劳动价值论只看到了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而忽视了商品的效用和市场需求。

因此,劳动价值论无法完全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

巴师夏的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效用,即商品对人们的
满足程度。

商品的效用越大,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大,商品的价格也就越高。

因此,商品的价值是由其效用决定的,而不是由劳动决定的。

总的来说,巴师夏的交换与价值论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衍生金融工具》第六章 互换

《衍生金融工具》第六章 互换
2
第一节、互换的产生与发展
互换的思想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英国当时流行的平行贷款与背对背贷款。 平行贷款是指不同国家的两个母公司分别在国内向对方公司在本国境内的子公司提供金 额相当的本币贷款,并承诺在指定到期日,各自归还所借货币。 背对背贷款(back-to-back loans)是指两个国家的母公司相互直接贷款,贷款品种不同但币值 相等,贷款到期日相同,各自支付利息,到期各自偿还原借款货币。背对背贷款尽管有两笔 贷款,但只签订一个贷款协议,协议中明确若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抵消应尽的义务,这大大 降低了贷款中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浮动利率参照: 国际: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 国内:隔夜和3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O/N SHIBOR和3M SHIBOR)、银行同业间7天回购定盘 利率(FR007)、1年期贷款利率等
6
利率互换
表6—1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
● 产品定义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的人民币本金 和利率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交换的金融合约 ● 交易方式 询价交易和点击成交 利率互换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中心的交易系统进行,未通过交易中心系统达成的 ,金融机构应在利率互换交易达成后的下一工作日12:00前将交易情况送交易中心备 案 ● 参照利率 利率互换交易的参照利率应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 银行间市场具有基准性质的市场利率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 ● 交易主体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简称市场参与者)中,具有做市商或结算代理业务资格的 金融机构可与其他所有市场参与者进行利率互换交易,其他金融机构可以与所有金融 机构进行利率互换交易,非金融机构只能与具有做市商或结算代理业务资格的金融机 构进行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利率互换交易

价值与交换(李德伟)

价值与交换(李德伟)

价值与交换(李德伟)9⽉29⽇参加了于⽼师的团队领导⼒沙盘课程,被⽼师的⼀句话引发了思考,这就是⼈与⼈的交换价值。

我们常常说要给⼈价值或⾃⼰体现价值,怎么做好它是常常不能把握的?霍曼斯(美国社会学家)他强调⼈和⼈的动机的重要作⽤,认为⼈与⼈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种交换过程,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理研究。

他把社会看作是个⼈⾏动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是个⼈⾏为的集合,因⽽个⼈⾏为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最⾼原则。

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为主义交换论。

⼈脉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

⼈脉的作⽤是降低信息成本和降低交易成本。

如果别⼈没有看出你的价值,为什么要预⽀价值(⾃⼰的时间和经验)给你?当你开始发展⼈脉,⼀定要记得⽤各种⽅式塑造⾃⼰能够提供的价值才可以被认为是可以进⾏价值交换的⼈。

⼈脉⼀定追求品质⽽不是数量,好的⼈脉是愿意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甚⾄是资源好的⼈脉是结果。

你越是成功你的⼈脉就越⾼⼤上,⽽不是你找个⾼⼤上的⼈脉圈你就能成功。

如何实现交换?交换的时间、场所、媒介等都是促成交换的外在因素,⽽真正实现交换的是⼈的内在价值,更准确的是对另⼀位交换者的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是客观的但⼜基于⼈的主观评价。

因此,交往的前提是创造⾃⾝价值,当⾃⾝拥有⾜够的思想、知识、财富、权利、魅⼒时⾃然⽽然会吸引别⼈的注意。

是不是拥有价值便⼀定能实现交换?并⾮如此,如何将价值传递出去也很关键。

⾸先,要培养⾃⼰输出价值的能⼒,即如何让你的表达,你的展⽰甚⾄是给与更吸引⼈?让⼈感觉更舒服?其次,价值传递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式,时机,表现形式等,外因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会很⼤程度上影响你的价值传递。

最后,你的价值是否是你渴望的交换者所需要的,所认可的?或者是否是市场所需要的?俗话说,“投其所好”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成功的交往,取决于三个⽅⾯,交换主体的价值,交换外部条件以及交换对象的需求。

当我们对某段⼈际关系发⽣抱怨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交换的不对等。

经济学交换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交换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交换的基本原理引言经济学交换是经济体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交换活动一直存在,并且推动了各种经济体的发展。

经济学交换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通过交换物品或服务来实现双赢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交换的基本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

交换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交换指的是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通过给予或得到物品、服务、权益等来实现利益交换的一种行为。

交换是一种经济行为,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合作分工、拍卖等方式进行。

价值理论与交换在经济学中,价值理论是解释经济交换的基本理论之一。

价值理论认为,物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稀缺性和可替代性。

当一个物品在市场上很稀缺而且难以替代时,它的价值就会很高。

而相反,当一个物品容易获得并且有很多替代品时,它的价值就会很低。

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对同一物品的价值可能不同。

这是因为人们对物品的需求和喜好不同,同时个体的资源和能力也有所不同。

因此,个体进行交换时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来决定交换的对象和条件,以追求最大化的福利。

相对比较优势与交换相对比较优势是经济学中解释交换的重要概念之一。

相对比较优势指的是在特定活动或物品生产中,某个个体或地区的相对成本较低,从而可以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该物品。

通过比较各个个体或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可以实现交换的效益最大化。

通过交换,个体或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相对比较优势,生产并提供自己擅长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获得其他个体或地区擅长的产品或服务。

这样,每个个体或地区都可以在交换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福利。

供求关系与交换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供求关系指的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经济学交换中,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交换物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物品价格会下降,从而促进需求的增加,直到供求达到平衡状态。

相反,当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时,物品价格会上升,从而减少需求,直到供求达到平衡。

供求关系的平衡是通过交易市场上的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交换与礼物交换之间中介价值的比较
• (二)从物物交换到礼物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 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类产生之初过着群居生活,谋生手 段极其落后,人们并没有交换意识,协作与互助是人类生存的 根本,个体之间的赞同、尊重、服从是群体交往的需要,而这 正是社会交换的萌芽阶段。数百万年以后,剩余产品出现,为 了增进友谊和团结,氏族、部落之间偶然的礼物互赠紧随而至, 这就是最初的社会交换。尽管最初的礼物赠送并不是为了得到 回赠,但是回赠总是会发生的。于是,礼物赠送慢慢发展成稳 定的礼物互赠,彼此得到对方的善意,又都从使用对方的产品 中感受到满足。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 •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第二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内容提示】
交换是主要的社会活动之一。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是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根本在于人与人 之间在实物和情感上的相互交换和支持。交换客体价 值的计算和衡量依赖于“可以作为万物之尺度”的中 介价值的存在。经济交换中的中介价值是货币。通过 货币夷平一切的万能性,经济交换把微观的与宏观的 经济现象串联在了一起。而社会交换的交换客体涉及 物品、金钱、信息、权力、服务、赞同、尊重、服从、 陪伴等,因此,其中介价值也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交换
• (一)齐美尔:经典社会学家的交换理论 • 在《货币哲学》中,齐美尔描述了金钱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交换至少包括:(1)对自己不具有的有价值物品的渴 望;(2)某一可辨识的人拥有这一物品;(3)能提供有价值的物品 以便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价之物;(4)拥有这一有价值物 品的人接受其物品。特纳把齐美尔的交换原则分为四点。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 (二)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交换动机与交换类型
• 庞巴维克是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他继承了门格尔的衣钵,奥 地利学派的理论观点在他的著作中得到最为完整的展现。庞巴维克关 于交换行为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资本实证论》(The 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1923)一书中。他认为,形成价格和促成 交易均取决于一切参加交换的人的动机:一种是非利己动机,如人情、 风俗、友谊、虚荣或外界的影响(即政府税制、工会规则、工资评议 会等);另一种是利己动机,即追求本身的直接经济利益的动机。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 (四)埃默森:交换网络理论 • 埃默森借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关心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形 式。埃默森认为,如果交换关系存在,就意味着行动者愿意交换有价 值的资源,其理论目标并不在于理解这一关系如何产生,而在于以后 会发生什么,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行动者本身成为社会学分析 的单位。
三、交换时间:历时性和即时性
• 社会交换则不同,社会交换中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它 的交换时间的历时性。再次以与经济交换相并列的礼物交 换为例。在礼物交换中,赠与和回报都与交换主体之间的 特殊关系相始终,交换客体的价值体现在这种特殊关系下 的任何一次交换中。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指 出:“亲密的共同生活中个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 长期的,因之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往回。亲密社 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费孝通,1998:72)。
网络资源
• • • • • • • • • • • • • 中国社会学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社会学视野网: / 人大社会学视野论坛 /bbs/ 榕树社会学在线: /bbs/index.asp?action=frameon 美国社会学杂志 http://www.journals.​/AJS/hom​e.html 美国社会学协会: http://www.asanet.or​g/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 (4)剥夺/满足命题(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 报酬的获得越频繁,其价值将越来越小,即边际效用递减。 • (5)攻击/赞同命题(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 • (6)理性命题(rationality proposition):行动者在进行 两者间的选择时,通常会选择那种对自己获利可能性较大 的行为。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 (一)马林诺夫斯基和功能主义 •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1884—1942)是人类学 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一书中,他研究 了特罗布里安岛上居民之间存在的一种被称为“库拉圈” (Kula ring)的封闭式交换关系圈。马林诺夫斯基发现, 库拉圈不仅是经济和物质的交换网,而且是用来加强社 会关系的符号交换。一旦两人之间进行库拉交易,则永 远进行库拉交易。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 (二)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交换动机与交换类型 • 门格尔是奥地利学派创始人,他关于交换行为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 他的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1871)一 书中。门格尔认为,当人们在其预期的期间内,对于一种财货的需求 量超过其支配量时,则在情况许可下,为完全满足其欲望,就会产生 对于该项财货进行经济交换的冲动。当经济人意识到他们欲望的满足 及满足程度的大小依存于他们对于某财货一定量的支配时,该财货对 于经济人而言,就获得了我们叫做“价值”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 一、经济交换与礼物交换之间中介价值的比较
• 二、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一、经济交换与礼物交换之间中介价值的比较
• (一)从货币到礼物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 由于礼物交换不需要即时性回报,因此,礼物交换中的中介价 值是潜在的,不需要有实在性,不存在“价值的现金化”(西 美尔,2007:6),不存在携带、分割、储存、找零等问题; 它不需要具有流通手段、储存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只需要 具价值尺度的功能,即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就是一个计价 单位,类似于人民币的单位“元”的作用,而不是人民币。
一、价值取向:复杂性和单一性
• 阎云翔通过研究一个中国村庄中的礼物交换发现,“礼物 经济是嵌于商品经济当中的”。在中国人的礼物交换中, “现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系网络的培养和人情伦 理的遵奉,兼具利益与非利益、表达性与工具性、情愿和 被迫两方面的特点”(阎云翔,2000:203210)。
二、交换主体:特殊性和普遍性
二、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 (五)布迪厄:交换的社会构成理论
• 布迪厄主张超越以往的那种客观(对象)理论与主观(主 体)理论之间二分法的局限性。他指出了商品的象征性、 围绕它的欲望以及为获得它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技能方面 的训练等问题,并将人们鉴别自身文化资质的存在纳入分 析框架之内,从而为我们分析主观欲望、消费行为的可塑 性(商品化、产业化)提供了可能。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二)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1)成功命题(success proposition):活动得到报酬的频 率越高,也就越可能履行这种活动。 (2)刺激命题(stimulus proposition):如果人们在过去 的情境中曾经得到了报酬,那么现在的情境与过去的情境 越相似,也就越有可能发生同样的行为。 (3)价值命题(value proposition):活动所得的价值越高, 行动者越有可能从事这种活动。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 (二)列维-斯特劳斯和结构主义 • 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1908—2009)在 “基本构造”中,把“互惠(性)原理”或者“交 换的原理”看做人之所以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原理。 社会是基于互惠(性)原理来进行相互沟通的体系。 在交换上,诸事实作为对话的要素而被感知。基于 这一逻辑的社会、文化秩序,作为“能使矛盾统一 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互惠性的概念也是普遍的 精神结构的要素。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 (一)亚当·斯密的观点: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 • 在其《国富论》中,斯密首先讨论了分工、交换与 货币。他指出交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一 方面,人类固有的交换倾向引起了社会的经济分工, 而分工的程度则取决于交换能力的大小,即市场范 围的大小。人们在交换中发现,与其什么事情都自 己做,还不如专门做一种事情,生产一种东西,然 后互相交换,这样可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另一方 面,交换促成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出现。
一、价值取向:复杂性和单一性
• 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法国社 会学家、民族学家,涂尔干的学术继承人。其影 响最广的著作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 与理由》(1925)。通过对古式社会中礼物交换 的研究指出:“这些所谓的自愿的呈献,表面上 是自由的和无偿的,但实际上却是强制的和重利 的。从外在形式上看,呈献差不多总是慷慨大度 的馈赠,但其实,在与交易(transaction)相伴 的这些行为中,只有虚构、形式和社会欺骗;或 者说穿了,只有义务或经济利益”(莫斯,2005: 5)。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 人类学家试图从人类社会的起源找到人类社会交换的根源,因此他们 以研究近似于初民社会的原始部落为己任,并希冀能够找到人类社会 交换的起因及影响因素。于是,他们的关注点很自然地落到受风俗、 习惯等文化价值所规范的交换上。这种交换受一定发展阶段条件下社 会结构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仪式化特征,也在“赠与—接受—回报” 之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了社会的秩序,是人们获得社会 支持的有效手段。
四、交换价值:含蓄性和明确性
• 社会交换倾向于追求互惠的最优化,考虑了许多非经济利 益因素,而经济交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礼物交换中的 交换主体只对交换客体的价值进行含蓄的估量,无论怀着 期待赠与,还是怀着感激回报。也正是这种含蓄性才使个 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得以存在。费孝通指出:“亲密社群中 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 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须往来了” (费孝通,1998: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