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刘桐良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繁荣与发展的象征。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时,尤其是强风的袭击,需要具备坚固的结构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便是保障这些建筑能够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风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复杂的。
首先,风会对建筑表面产生直接的压力和吸力。
当风速较快时,这种压力和吸力可能会非常巨大,导致建筑结构的变形甚至破坏。
其次,风在绕过建筑时会产生漩涡和分离流,从而引起结构的振动。
如果这种振动与建筑的固有频率接近,就可能发生共振现象,对建筑造成严重的损害。
此外,高层建筑之间的风相互干扰,也会增加风荷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为了有效地进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第一步是要准确地评估风荷载。
这需要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来实现。
风洞试验是将建筑模型放置在风洞中,模拟实际的风环境,测量风对模型的作用力和响应。
数值模拟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风场和建筑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风在建筑表面的分布规律以及建筑所受到的风力大小和方向。
在了解风荷载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抵抗风的作用。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抗侧刚度相对较弱;剪力墙结构则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但空间布局不够灵活;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能够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提供较好的抗风性能;筒体结构如框筒、筒中筒等,由于其封闭的空间形式,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
结构构件的设计也是抗风设计的重要环节。
柱子、梁和剪力墙等构件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风荷载引起的内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等因素。
例如,增加柱子和梁的截面尺寸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建筑的自重和成本。
因此,需要在安全和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减少风对高层建筑的振动影响,还可以采用一些减振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分析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高度对风力的敏感性,抗风能力成为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提升抗风性能的方法和技术。
1. 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原则在进行抗风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1 结构稳定性原则:高层建筑的结构主要受到赋予风荷载的外部作用力,设计时应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倒塌或倾斜。
1.2 结构刚度原则:高层建筑的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刚度,以抵抗风力对结构的挤压和摆动。
1.3 减小风力作用原则:采用适当的设计手段,如减小建筑立面面积、采用适当的建筑形态等,减小风力对高层建筑的作用。
1.4 优化结构布局原则: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风性能。
2. 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分析方法2.1 风荷载计算方法:通过采用风荷载计算规范,如国家标准《建筑抗风设计规范》等,计算出高层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大小及其作用点位置。
2.2 结构响应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高层建筑结构在风荷载下的响应进行分析,包括结构的应力、变形等参数。
2.3 抗风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对结构响应进行评估,确定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如结构的安全系数、动力特性等。
3. 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提升方法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改进:3.1 结构形态优化:通过改变建筑形态,如减小建筑截面宽度、增加圆角等,降低风力对建筑的作用。
3.2 优化结构材料:采用高强度材料、耐腐蚀材料等,提高结构的抗风能力。
3.3 强化结构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技术,如预应力技术、抗风连接件等,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4 降低共振效应:采用减振器等技术手段,减小结构共振效应,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4. 抗风设计在高层建筑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抗风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以某高层建筑为例进行分析:4.1 风荷载计算:根据建筑抗风设计规范,计算出该高层建筑在不同风区、不同高度下的风荷载大小。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强烈的风力作用,对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成为了建筑工程的一个关键研究领域。
一、风力特性及其对高层建筑的影响风是大气中的一种运动,具有体积大、密度小、速度快等特点。
风力是由于空气的动能引起的,对高层建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力,如侧向风力、顶部气压力、风振效应等。
这些力会给高层建筑结构带来巨大压力,对其安全性构成威胁。
二、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重要性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是确保建筑结构完整性和人员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当的抗风设计可以减轻风对建筑的影响,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的形状、材料、尺寸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三、影响高层建筑抗风性能的因素1. 建筑结构形状:高层建筑的形状对其抗风性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圆形或多边形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风能力,而平面较大的建筑容易受到风的侧向力影响。
2. 建筑材料和结构: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风力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优质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强抗风性能。
3. 建筑高度:建筑的高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较高的建筑通常面临更大的风力作用。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需要更加注重对抗风性能的考虑。
4. 地理位置: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其抗风性能。
例如,建筑是否处于高风速地区、是否有附近的高层建筑等,都会对其抗风能力产生影响。
四、提高高层建筑抗风性能的措施1. 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合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筒体结构等,以实现更好的抗风性能。
2. 合理配置抗风设备:如风机、减振器等,可以有效减轻风力对建筑的影响,提高抗风性能。
3. 加强材料和结构设计: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增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大跨、柔、轻质和低阻尼方向发展,使得结构对风的敏感性大大增强,风荷载正逐渐成为结构设计时的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甚至是决定性的设计荷载。
因此对于高、长等柔性结构的抗风计算和设计是结构抗风安全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进行结构抗风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超限高层建筑,由于它们的结构设计计算己经超出了相关规范及规程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时应进行专门的研究,对于实际工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风对建筑结构的作用及结构抗风设计要求风荷载是建筑物的主要荷载之一,虽然其作用幅度比一般地震荷载小,但其作用频度却较地震荷载高得多。
随着结构规模的增加(高度与长度),风荷载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最后成为结构设计中控制性荷载,即非抗震设计时的荷载效应组合控制结构的设计。
1.1 建筑结构的风致效应建筑结构的风致效应包括静力效应和动力效应。
静力风效应是指由于结构上的静力风荷载所引起的结构的静内力和静位移;动力风效应是指由结构上的脉动风荷载和漩涡干扰力所引起的结构的振动反应,包括振动内力、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
1.2 风对建筑结构的作用在风力的作用下处在风场中的建筑物承受由风引起的静力荷载与动力荷载。
按风对建筑物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可分为:1.在建筑物的迎风面上产生的压力(气流流动产生的阻力),包括静压力和动压力;2.在横风向产生横风向干扰力(气体流动产生的漩涡扰力与湍流脉动压力);3.空气流经建筑物后在建筑物的背后产生的涡流干扰力(包括背风向的吸力)。
1.3 建筑结构抗风设计要求建筑物抗风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破坏现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抗风设计必须满足强度设计的要求,也就是说结构的构件在风荷载和其他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内力必须满足强度设计的要求。
确保建筑物在风力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倒塌、开裂和大的残余变形等破坏和损伤。
2.结构抗风设计必须满足刚度设计的要求,以防止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引起隔墙的开裂、建筑装饰和非结构构件损坏。
超高层建筑的风工程与结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风工程与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因其独特的高度和视觉冲击力,成为现代城市的地标建筑。
然而,超高层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风荷载。
合理的风工程和结构设计不仅能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和舒适,还能提高其经济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建筑的风工程与结构设计原则、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风荷载的计算是超高层建筑风工程的基础。
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风速、风向、建筑物的形状和高度等。
常见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包括风洞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
风洞实验通过缩尺模型在风洞中模拟真实风环境,测量建筑物表面的风压分布和风力系数,为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风荷载数据。
CFD模拟则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建筑物周围的流场特性和风荷载分布,辅助结构设计和优化。
在结构设计方面,超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需要通过多种措施来实现。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剪力墙结构、核心筒结构和外框筒结构等。
框架-剪力墙结构通过框架提供灵活性和变形能力,通过剪力墙提供刚度和承载力,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通过设置内部的核心筒,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外框筒结构通过设置外部的框筒,形成强大的侧向抗风体系,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
风振控制技术是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重要手段。
风振控制技术通过减少风荷载的作用和改善结构的动力响应,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常见的风振控制技术包括质量阻尼器(TMD)、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等。
质量阻尼器通过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附加质量块和阻尼装置,吸收和耗散风振能量,减小结构的振动和变形。
例如,上海中心大厦和台北101大楼都采用了质量阻尼器技术,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超高层建筑的风工程与结构设计已经在多个工程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迪拜的哈利法塔通过采用风洞实验和CFD模拟,优化了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布局,有效减小了风荷载的影响,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纽约的世贸中心一号大楼通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质量阻尼器技术,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风性能和舒适性,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典范。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优化路径
建筑与工程Һ㊀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优化路径陈㊀涛摘㊀要: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优化分析ꎬ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ꎬ避免因为风力过大导致高层建筑结构受到破坏ꎬ增强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ꎮ高层建筑的空间受力与地震和风力具有密切关联ꎮ在风场中的建筑物会产生气体流动的阻力和升力ꎬ对建筑物体型㊁面积㊁高度㊁位置都会产生不同影响ꎬ要积极加强对高层建筑物抗风设计全面优化ꎮ关键词:高层建筑ꎻ建筑结构ꎻ抗风设计㊀㊀地球上由于气流运动会产生风ꎬ靠近地面处风流速较小ꎬ高处风流速过大ꎬ使得高层建筑受到风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ꎮ如果没有针对风力影响设计高层建筑结构ꎬ便会使整个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ꎮ需要重点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效果性能ꎬ确保结构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ꎬ避免高层建筑结构出现损坏ꎮ一㊁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要尽量确保建筑结构整体构件能够满足风荷载以及其他荷载共同作用力ꎬ对设计强度提出非常高的要求ꎮ只有保证在共同作用力下ꎬ不会出现倒塌㊁开裂㊁残余变形的问题ꎬ才能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ꎮ结构抗风设计要符合刚度设计规范ꎬ在结构位移或者相对位移中要尽量避免受到风力的影响造成墙体开裂或者非结构构件位移过度产生的结构破损问题ꎮ在结构抗风设计中ꎬ要充分以人为本根据人的实际居住要求进行重点分析与论证ꎬ避免居住者受到风作用力造成的摆动ꎬ产生不适感ꎬ影响人们的正常居住ꎮ在结构抗风设计中通常会与振动频率ꎬ振动加速度和振动持续时间具有密切关联ꎬ要采用限制结构振动的方式ꎬ提高建筑结构数值效果ꎮ在抗风设计中ꎬ要想避免对外墙㊁玻璃㊁女儿墙以及其他装饰结构造成的破坏ꎬ需要对整个建筑结构合理优化ꎮ二㊁高层建筑抗风设计(一)基础设计在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中ꎬ要尽量确保抗风结构与结构稳定性保持一致ꎬ选用高级砂石ꎬ增强回填材料密实效果ꎮ避免受到水平作用力ꎬ使整个结构出现倾覆的可能ꎮ在基层实力层可以设置抗拔锚杆ꎬ通过锚杆㊁钻孔㊁灌注浆等多种施工方案ꎬ提高抗拔锚杆整体应用效果ꎬ增强整个地基的抗拔强度ꎮ(二)耗能减震系统在目前高层建筑设计中ꎬ需要通过耗能减震系统抵消风荷载对建筑物产生作用力ꎬ整个非承重构件设计需要针对耗能支撑剪力墙梁柱楼板等ꎬ通过对减震系统的合理设置与优化ꎬ运用黏弹性比较强的阻尼材料ꎬ增强减震抗震的效果ꎮ(三)水平力和风荷载叠加问题解决措施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ꎬ除了需要保证抗风性能之外ꎬ更应该重点关注抗震性能ꎬ由于风荷载作用力会导致结构构件内力增加ꎮ如果超过可承受范围ꎬ出现水平力和风荷载叠加的情况ꎬ致使建筑物的结构性破坏问题十分明显ꎮ在高压封闭区域需要进行加固设计增强水平风压的作用力ꎬ要控制建筑物水平压力ꎬ增加结构水平荷载应力ꎮ运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ꎬ提高结构构件钢筋整体含量ꎬ有效减缓水平风力荷载叠加而引发各种问题ꎮ(四)增强建筑物的承载力在高层建筑物抗风结构设计中ꎬ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承载性能可以有效抵抗风荷载ꎮ由于风荷载复杂多变ꎬ在刚度和承载力计算时要根据规范设计标准ꎬ全面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ꎮ三㊁高层建筑结构抗风加固的方法(一)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ꎬ就是对结构构件或者构筑物的截面积增大ꎬ从而起到加固效果ꎬ提高固件的承载能力ꎬ扩大截面范围ꎬ使建筑物自振频率发生改变ꎮ在正常使用阶段其性能得到显著改善ꎬ可以减少结构的动力风荷载效应ꎮ增大截面法能够在混凝土结构中广泛应用ꎬ但是会导致建筑结构的使用空间减少ꎬ也会增加结构的自重ꎮ(二)外包钢加固法在结构构件四周通过增加型钢的设计ꎬ能够在不增大构件截面尺寸条件下提高构件整体承载力ꎬ也能够使构件延性和刚度显著增加ꎮ在混凝土柱㊁梁㊁屋架等结构中广泛应用ꎮ但是外包钢加固使用钢量比较大ꎬ会增加额外费用ꎮ(三)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可以不改变使用空间的条件下增加建筑结构ꎬ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承载力ꎬ通过预应力消除或减缓加固杆件的应力滞后现象ꎬ使得杆件有效参与工作ꎮ预应力产生负弯矩也能快速抵消部分荷载弯矩减小原构件的扰度ꎬ缩小构件的裂缝宽度等ꎮ预应力加固法被应用在混凝土梁板等结构中ꎬ增强整个钢梁以及屋架加固效果ꎮ(四)改变受力体系改变受力体系加固能够通过增设支点或者利用托梁拔柱的办法去改变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增加支点ꎬ减少构件计算跨度ꎬ降低计算弯矩ꎬ提高构件的整体承载力ꎮ(五)外部粘钢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就是通过胶粘剂直接在构件表面粘贴一层钢板ꎬ通过以环氧树脂作为黏结材料ꎬ可以缩短施工工期ꎬ确保整个构件的外形ꎮ得到有效保护ꎬ在采用外部粘钢加固法时ꎬ需要注意防火ꎬ并且要求无化学腐蚀ꎬ必须由专门施工团队施工ꎮ四㊁结束语高层建筑层数不断增高ꎬ受到风荷载的影响十分显著要重点加大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ꎮ在高层建筑结构中ꎬ风力振动会引起周期疲劳产生累积损伤ꎬ因此要提高结构抗风抗疲劳能力ꎮ针对高层建筑结构受风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ꎬ并提出有效的抗风设计优化思路ꎬ提出相应的抗风加固方法ꎬ增强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ꎬ提高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ꎮ参考文献:[1]孙锋军.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ꎬ2018(1):472.[2]李奕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J].建材与装饰ꎬ2018(25):121.作者简介:陈涛ꎬ中哲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ꎮ19。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随处可见,其挺拔的外形和巨大的体量给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景观。
然而,由于地处风力较大的区域或者建筑本身的高度,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一些常用的抗风措施。
一、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重要性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较大,容易受到风的侵袭。
强风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风力作用产生的压力、抗力和振动,可能导致结构破坏;二是风载荷对建筑物产生的侧向力和扭矩,可能引发倾覆和侧倒。
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原则1. 强度与刚度相匹配原则: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应确保结构足够坚固和刚性,以承受风的作用力。
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与风荷载相匹配,避免过于保守或不足的设计,从而实现最佳的抗风效果。
2. 正确分析风荷载原则: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需要准确分析风荷载的作用机理和大小。
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高度、形状等特点,合理选取适用的风荷载标准,并综合考虑各个方向上的荷载作用,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整体系统性原则: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需要将结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包括主体结构、防风墙、剪力墙等组成部分。
各个组成部分应通过合理的布置和协同作用来提高整体系统的抗风性能,防止局部强度不足而导致的结构损坏。
三、高层建筑抗风措施1. 增加结构抗风强度: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增加结构的抗风强度。
例如,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材料,提高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2. 优化建筑形状: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形状,减小风阻力。
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形态,减小建筑表面的投影面积,降低风的作用力。
3. 设置防风墙和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的立面或者内部设置防风墙和剪力墙,增加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防风墙可以减小横向风荷载对建筑的冲击,而剪力墙则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4. 引入阻尼器和减振器:在高层建筑中引入阻尼器和减振器,用于吸收和分散风力作用引起的结构振动能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在当今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般矗立。
它们不仅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杰作。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面临自然力量时,尤其是风的考验时,需要精心的设计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这个看似无形却力量强大的自然元素,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风对高层建筑的作用是复杂而多样的。
首先,风会在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和吸力。
当风正面吹向建筑物时,会产生正压力;而当风绕过建筑物时,会在建筑物的背面和侧面产生负压力,也就是吸力。
这种压力和吸力的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变形和振动。
如果这种变形和振动过大,就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其次,风还会引起建筑物的涡激振动。
当风流经建筑物时,可能会在建筑物的后方形成漩涡。
这些漩涡的脱落频率如果与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接近,就会引发共振,导致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振动。
此外,强风还可能带来风荷载的突然变化,如阵风,这对建筑物的结构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为了应对风的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筑的外形设计。
一个合理的外形可以有效地减小风的阻力和压力。
例如,流线型的外形能够使风更加顺畅地流过建筑物,减少风的漩涡和分离,从而降低风荷载。
常见的流线型外形包括圆形、椭圆形和倒角的方形等。
此外,建筑的高宽比也会影响其抗风性能。
一般来说,高宽比较小的建筑在抗风方面更具优势,因为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更好。
结构体系的选择也是抗风设计的关键。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剪力墙结构则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但空间布局相对受限。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能够在提供较大抗侧刚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空间灵活性。
筒体结构,如框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抗风性能,特别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一、前言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加之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使得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高层建筑抗风的研究方法结构抗风性能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四种。
1、风洞试验方法风洞试验,即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用模型试验来模拟实际结构在风的作用下静力和动力效应。
常用的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刚性模型测压试验、高频动态天平试验、节段模型测力试验、节段模型测振试验和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等。
刚性模型测压试验也就是按照外形几何相似的原则,以一定缩尺比例制作测压模型进行风洞测压试验。
这种试验方法是一种结构表面上的所有压力测点的同步压力测试法,它要求所有测点同步测试,结构响应的计算可以考虑多模态的影响,但较多测点的同步测试需要较好的试验测试设备。
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得到理想状态下的结构响应,较容易实现,在高层建筑模型的风洞试验中该方法应用较广,但是它只能考虑一阶直线型模态,不能考虑高阶模态影响,一般只能从理论上进行修正或加入一定的假定来弥补试验的不足。
节段模型测力试验和节段模型测振试验一般使用刚性或弹性支座模型,通常用于桥梁结构,也可以用于其它细长形状的结构。
气动弹性模型试验能够全面考虑结构和气流的相互耦合作用,较为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大气边界层中的动力响应形式,是进行结构风致响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模型制作和试验都比较复杂。
2、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CFD数值模拟,即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建筑物周围的风压场变化并求解建筑物结构表面的风荷载分布。
它拥有直接模拟实际风环境的能力,但是,建筑物位于大气边界层中,气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流动状态十分复杂,往往是计算流体力学中最难模拟的内容。
同时,钝体建筑物周围流场也十分复杂,它是由撞击、分离、回流、环绕和旋涡等组成的,因此就目前来说,CFD 数值模拟方法还是无法替代风洞试验。
3、现场实测的方法现场实测是一种最直接的研究方法,除了对场地风场和建筑表面风压进行直接测量外,还可以在建筑物表面用传感器测量结构响应,可以用来对其他方法(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
【精品】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摘要: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是结构设计中位移和扭转超限的主要控制因素,也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风振控制措施,简要介绍在设计中的一些抗风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荷载;抗风措施;阻尼器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wind loads, the structural design displacement and torsion overrun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also focus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is paper, integrate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and the more common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a brief introduction in the design of some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wind load;structural control measures Damper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伴随城市化的快速进展,建筑高度和高宽比的增加及钢结构的大量应用,高层建筑的刚度越来越柔,阻尼比越来越小。
一方面要求建筑尽量轻柔化,可以减少自重减轻地震力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求建筑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刚度来解决水平荷载的影响,高层建筑物如果设计的太过轻柔则达不到足够的刚度,在风荷载作用下会导致水平位移过大,因此高层建筑如何做好抗风设计,除了做好合理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可以结合控制结构振动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在当今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般矗立。
它们不仅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更是人类建筑技术和智慧的结晶。
然而,在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背后,隐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设计考量——抗风设计。
风,这个看似无形却力量强大的自然元素,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风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强风会对建筑物产生直接的水平推力。
想象一下,狂风呼啸而过,用力地推搡着高楼,这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变形甚至损坏。
其次,风的作用还可能引起建筑物的振动。
持续的振动不仅会让居住或工作在其中的人们感到不适,长期下来还可能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风在建筑物周围形成的复杂气流,可能导致局部的压力差异,从而影响窗户、外墙等构件的性能。
为了应对风的挑战,工程师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建筑的形状和体型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流线型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小风的阻力,减少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比如,一些现代高层建筑采用了逐渐收窄的外形,类似于竹笋的形状,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风更顺畅地流过建筑,降低风的冲击。
结构体系的选择对于抗风性能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抵抗风荷载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在抗侧力方面相对较弱;剪力墙结构则能够提供较强的抗侧刚度,适合抵抗较大的风荷载;筒体结构则集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具有出色的抗风性能。
在实际设计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在抗风设计中,风洞试验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手段。
通过在风洞中模拟真实的风环境,对建筑模型进行测试,可以获取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压力分布等详细数据。
这些数据为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帮助他们优化建筑的设计。
例如,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可以调整建筑的外形、优化窗户的布置,或者增加一些抗风构件。
除了结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与抗风性能息息相关。
超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与结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与结构设计在现代化城市的天际线上,超高层建筑如同高耸的巨人,展现着人类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
然而,这些宏伟建筑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科学问题,其中风环境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尤为关键。
风,这个看似无形却力量强大的自然元素,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不可小觑。
当风遇到高耸的建筑时,会产生复杂的气流变化,形成诸如漩涡、阵风等现象。
这些风的作用不仅会给建筑物带来水平方向的推力,还可能引发垂直方向的振动。
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风环境的影响,超高层建筑可能会出现窗户破裂、外墙材料脱落,甚至结构损坏等严重问题,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
超高层建筑的风环境特点与普通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会显著增大,同时风的紊流度也会增强。
这意味着在超高层建筑的顶部和侧面,风的作用更加复杂和剧烈。
此外,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风在流经不同建筑之间的狭窄通道时,会形成所谓的“峡谷风”,进一步增加了超高层建筑所面临的风荷载。
为了应对风环境带来的挑战,结构设计师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巧妙的设计策略。
首先,在建筑外形的选择上,流线型的设计往往能够有效地减少风的阻力。
比如,一些超高层建筑采用了逐渐收窄的塔式外形,或者在建筑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使得风能够更加顺畅地流过建筑物,从而降低风荷载。
结构体系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超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它通过坚固的核心筒和周边的框架共同承担风荷载,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此外,加强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风致振动。
加强层通常由水平的钢梁和混凝土楼板组成,能够有效地将各个竖向构件连接在一起,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进行详细的风洞试验。
风洞试验是模拟真实风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在风洞中放置按比例缩小的建筑模型,测量风作用下的压力、风速等参数,为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设计师可以对结构的构件尺寸、配筋等进行优化,确保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风荷载概述
风对结构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顺风向:平均风(静力)和阵风脉动风(动力) 风的双重性
横风向:周期性振动(周期荷载)和随机性 振动(随机荷载)
细长柔性结构,横风向可能产生很大的动力效应.
风荷载概述
风对结构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计算方法
稳定风--静力即结构力学理论 脉动风(顺风向和横风向)-- 动力随机振动理论 横风向周期性风力--动力计算(确定性荷载)
风工程学
风工程研究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最直接、最有效 风洞数值模拟——费用低、效率高 桥梁抗风、建筑结构抗风、建筑风环境
风洞试验
风高层洞建筑模结构型之试抗风验设计是实验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与构筑物足 尺实例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当结构物未建成或无条件进行 实测时,模型风洞实验则是进行研究的唯一手段。通过对各种 特殊体型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建筑群的风洞试验研究,可为 设计提合理的参数,使拟建的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风洞试验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风洞试验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同济大学风洞实验室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同济大学风洞实验室
高层建筑结构之抗风设计
TJ-3大气边界层风洞:竖向回 流式低速风洞,试验段尺寸为2m 高×15m宽×14m长,其规模在同 类边界层风洞中居世界第二位。
高层建筑的防风设计研究
高层建筑的防风设计研究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和高度,面临着防风设计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研究高层建筑的防风设计,探讨有效的防风措施和技术,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居住舒适。
一、结构抗风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是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应该考虑建筑的整体形态、材料强度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来评估建筑的抗风性能。
常见的结构抗风设计方法包括静力分析、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等。
静力分析是最基本的抗风设计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确定结构的合理尺寸和连接方式。
风洞试验是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抗风设计方法,通过在风洞中模拟实际风场条件,测量建筑在不同风速下的受力情况,从而改进和验证设计方案。
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抗风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建筑的数学模型,模拟风场和风载的作用,分析建筑的响应和变形情况。
二、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应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是高层建筑防风设计中常用的工具,能够提供准确的风荷载数据和结构响应信息,用于评估建筑的抗风性能和优化设计方案。
风洞试验通常通过在风洞内模拟真实风场,利用传感器测量建筑的受力情况,揭示建筑的风荷载分布和结构的动态响应。
数值模拟则是通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建筑的数学模型,模拟风流场和压力分布,分析建筑的风荷载和结构响应。
数值模拟可以更加灵活和高效地模拟不同风场和建筑参数下的情况,为设计提供详尽的数据和参考。
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在高层建筑防风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预测建筑的风荷载和响应,从而优化结构设计和提高抗风能力。
三、防风构件与系统设计除了结构抗风设计外,高层建筑的防风设计还包括防风构件和防风系统的设计。
防风构件是指用于减小建筑表面风压、降低风阻力和增加建筑稳定性的措施,如风柱、风洞、螺旋桨等。
防风系统则是指通过合理布置和配置风洞、通风口、并联层等措施,形成相互补充的防风体系,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风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的威胁,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性能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探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一、风对高层建筑的影响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力量,它对高层建筑的结构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风的力量会对建筑物的外墙和结构构件产生巨大的压力。
其次,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使其变得更容易受到风的影响,例如其较小的基座和较大的高度会增加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因此,研究和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势在必行。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措施的研究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风能力,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适当的建筑形态设计可以降低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例如,通过增加建筑物的圆角或者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风的阻力,从而提高抗风能力。
其次,高层建筑的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钢结构,这些结构能够更好地分担风荷载,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最后,通过采用风洞实验等手段,可以对高层建筑的抗风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改善。
三、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的实践经验在实际的建设中,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例如,某市的高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综合对策,包括结构形态优化、风洞实验、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成功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风能力,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此外,在一些风灾频发地区,还存在高层建筑抗风问题的研究和发展,通过总结前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四、未来展望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高层建筑抗风问题,不断提高抗风能力,以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
同时,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与落实,推动高层建筑抗风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我们的城市提供更安全、更稳定的高层建筑。
结论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风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抗风措施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分析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抗风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高层建筑通常暴露在高空中,其结构必须能够承受强风的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几种常见的提高抗风性能的措施。
一、抗风性能分析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主要与其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一方面,结构的材料选择和构造形式对于增强抗风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建筑的整体结构布局和平面形态也会对其抗风性能产生影响。
1. 材料选择和构造形式高层建筑在材料选择上通常倾向于使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性能,能够有效抵抗风力的作用。
在构造形式上,常见的抗风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筒体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通过设置钢梁和柱子形成刚性框架,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刚性。
筒体结构将建筑物设计为整体筒形,能够减小风载对建筑物表面的冲击力。
剪力墙结构则通过设置坚固的墙体,提供抗风的支撑和刚性。
2. 结构布局和平面形态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平面形态也是影响其抗风性能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使建筑物的结构力线分布均匀,提高抗风能力。
同时,建筑物的平面形态也应尽量减小空气动力效应的影响,减小建筑物受风力影响的程度。
二、提高抗风性能的措施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加强结构刚度通过增加建筑物的刚性,可以提高其抗风性能。
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增加墙体和柱子的截面尺寸、增加钢结构中构件的厚度和宽度等。
同时,在设计中还可以增加适当的剪力墙,提供抗风的支撑作用。
2. 设置阻尼器或减振器阻尼器或减振器可以在建筑物受到风力冲击时,通过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减轻对结构的影响。
阻尼器可通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刚性的主梁或质量块,利用其惯性产生阻尼效应。
减振器则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液压缓冲器、钢丝绳等装置,消耗振动的能量。
3. 提高表面光滑度建筑物的表面光滑度对于减小风载有重要影响。
高空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与优化
高空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与优化高空建筑不仅是现代城市的地标,也是人类工程技术的壮举。
然而,高空建筑在面对风力的冲击时,往往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高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抗风设计和优化成为了高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抗风设计是指采用适当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措施,使建筑物能够抵御风力的作用。
根据大气风力的特性和高空建筑的特点,抗风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材料选择和工程措施,使建筑物在强风影响下保持平稳和安全。
抗风设计的工作主要包括风力荷载计算、结构系统设计、材料选择和风振分析等。
首先,风力荷载计算是抗风设计的基础。
根据气象学和工程力学的知识,工程师可以计算得出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所承受的风力荷载。
这些计算结果将指导后续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工作。
其次,结构系统设计是抗风设计的核心。
高空建筑的结构系统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在抗风设计中,工程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梁柱的配置,确保建筑物在强风冲击下能够均匀地分担风力荷载,减小风压的集中作用。
此外,适当的拼接和连接也是结构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材料的选择也对抗风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空建筑结构通常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材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能够减小因风力引起的变形和破坏。
此外,应根据结构系统和建筑物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以提高整体的抗风能力。
除了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风振分析也是抗风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风振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发生共振现象,导致结构的振动过大。
风振的出现不仅会导致建筑物的舒适性降低,还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通过风振分析,工程师可以确定结构的振动频率和振幅,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或消除风振现象的影响,如采用减振器、增加阻尼等。
在高空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和优化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可以模拟建筑物与风流的相互作用过程,进一步优化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防风与抗风设计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防风与抗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高层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高层装配式建筑所处位置大多位于开阔的地形或海边等特殊区域,其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天气条件。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防风与抗风能力,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防风设计原则1. 考虑建筑物形态与结构布局在高层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地点特征选择合适的建筑形态和结构布局。
可采用流线型或曲面型外墙设计来降低风对建筑表面的冲击,并降低气流产生的湍流效应。
2. 加强结构抗压能力通过使用优质材料和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增强高层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抗压能力。
使用钢骨架结构、钢混凝土组件等方式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风能力。
3. 优化建筑外墙材料选择选择耐风性好、结构轻巧的建筑外墙材料,如复合钢板、超玻璃纤维布带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可以有效减轻外墙受力,提高整体抵抗风灾的能力。
二、防风设计措施1. 使用适当的固定设备或装置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中,采用适宜的固定设备或装置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在屋顶设置锚固系统和安全防护栏杆,以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 加强连接点强度对于高层装配式建筑来说,连接点是一个薄弱环节。
为了增加连接点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采用特殊设计方案,如增加紧固件数量、使用高强度螺栓等。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构件在强风作用下产生位移或断裂。
3. 设置防风降噪设施同时考虑到建筑物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设置防风降噪设施是必要的。
如可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风挡板、降噪屏障等,减少风力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更好的室内舒适度。
三、抗风设计原则1. 考虑建筑整体稳定性高层装配式建筑的抗风设计需要优先考虑建筑物整体稳定性。
通过采用合理布局和重点加固关键位置,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抵御风灾。
2. 强化建筑结构连接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抗横向风压能力,应该加强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刘桐良
发表时间:2019-07-19T16:03:20.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刘桐良
[导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对风荷载更加敏感,在不少地区,抗风研究和设计已成为控制结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身份证号码:41048219900729XXXX 河南汝州 467599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对风荷载更加敏感,在不少地区,抗风研究和设计已成为控制结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根据建设规模,我国城市建设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结构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结构设计工作成为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面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抗风结构常见结构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在建筑方面高层建筑结构与低层建筑结构一样,需要同时承受结构自身自重(及其他荷载)产生的垂直作用和风荷载产生的水平作用,相对于低层建筑结构水平荷载对整个结构受力影响通常较小的状况,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水平风荷载会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受力控制因素。
针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风压等级的确立
设计风压等级的建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结构设计风压等级给出明确定义,具体的划分原则和范围界定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2.2 风振系数的确定
我国目前确定结构风震系数时采用的阻尼比是按已建建筑在微振下所获取的阻尼比实测值确定的,而抗风设计所取的风载是30-100年一遇的大风荷载。
此时,结构的振动将不是微小振动,而是有较大位移的振动,而大位移振动与微振的结构阻尼比是不同的,一般前者比后者大;而阻尼比增大,将使风振系数减小。
因此目前我国进行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风设计所取的风振系数可能偏大。
2.3 风振舒适度的考虑
《高规》中规定重现期为10年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公共建筑0.28m/s2;公寓建筑0.20m/s2。
本文认为存在如下有待完善之处:首先,重现期取为10年已不能满足要求。
《建筑荷载设计规范》中对一般结构基本风压重现期已规定为50年,且对特殊结构还要进行重现期为100年的舒适度验算;其次,该规定只将民用建筑分为公共建筑和公寓建筑两类,不够具体;再次,将峰值加速度限值仅定为0.28m/s2和
0.20m/s2,不够精确。
3 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
3.1 高层建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
主体结构开裂或损坏,如位移过大引起框架、剪力墙、承重墙裂缝或结构主筋屈服;层间位移引起非承重隔墙开裂;局部风压过大引起玻璃、装饰物、围护结构破坏;建筑物的频繁、大幅度摆动使居住者感到不适;长期的风致振动引起结构疲劳,导致破坏。
3.2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的一搬设计原则
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可靠地承受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控制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保证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条件;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外形。
采用较大的刚度可以减少风振的影响;圆形、正多边形平面可以减少风压的数值;尽量采用对称平面形状和对称结构布置,减少风力偏心产生的扭转影响;外墙、玻璃、女儿墙及其它围护构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与主体结构可靠地连接,防止局部破坏。
3.3 风荷载的计算
我国规范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对荷载统计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并且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来描述荷载的随机过程。
气流遇到建筑物时,在建筑物表面上产生压力或吸力,即形成风荷载,其大小主要与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有关,也与建筑的高度、形状和地表面状况有关。
根据新规范进行主体结构计算时,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风荷载作用面积应取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
3.4 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的振幅、震动速度和加速度控制
根据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响应主要作以下两方面的限制:
(一)限制结构的顶端水平位移u与总高度H的比值(u/H),目的是控制结构的总变形量。
(二)限制相邻两层楼盖间的相对水平位移Δh与层高h的比值(Δu/h),一般Δu /h在结构的各层中具有不同的比值,且往往最大的Δu/h 要超过u/H的限值。
限制最大的Δu/h目的是防止填充墙、装饰部件的损坏,避免电梯轨道和管道等设施产生过大的变形。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控制对于控制风振侧移是非常重要的,结构侧移特别是层间侧移是决定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因素,因此能否将侧移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是检验抗侧力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3.5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加固的方法
(一)增大截面法。
增大构件的截面面积,提高承载能力及截面刚度,改变自振频率,减小结构的动力风荷载效应。
多用于加固结构中的梁、板、柱和钢结构中的柱及屋架以及砖墙、砖柱等。
此法会减小使用空间,增加结构自重。
(二)外包钢加固法。
在结构构件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分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两种形式。
在保持原构件截面尺寸的同时提高构件承载力、延性和刚度,适用于混凝土柱、梁、屋架和砖窗间墙以及烟囱等结构构件的加固。
但用钢量较大、维修费用较高。
(三)预应力加固法。
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对结构进行加固。
在几乎不改变使用空间的条件下,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广泛用于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钢梁及钢屋架的加固。
加固效果好而且经济,很有发展前景;不足的是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
(四)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增设支点或采用托梁拔柱的办法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
大幅度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减小挠度、裂缝宽度。
多用于大跨度结构。
(五)外部粘钢加固法。
用胶粘剂在构件外部粘贴钢板。
施工简易周期短,加固后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形和使用空间,大大提高构件
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
但是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一般应由专业队伍施工。
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
4.1 基础设计,抗风结构需要建立在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采用级配比较高的砂石,保证回填材料的密实程度,防止水平作用力对结构产生倾覆性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在基础持力层的底部设置抗拔锚杆,通过锚杆钻孔、杆体制作安装、注浆等,提高抗拔锚杆的应用功能,使得地下室的基础具有足够的抗拔强度。
4.2 耗能减振系统的设置,设计高层建筑非承重构件的时候,利用耗能减振系统减少风荷载对建筑物的作用,系统由耗能支撑、剪力墙、梁柱、楼板等构成,减振系统的设置在结构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粘弹性比较强的阻尼材料,提高其耗能减振的作用。
4.3 水平力和风荷载叠加问题的解决思路,高层建筑面临高风压的问题,风的荷载作用加大结构构件的内力,如果超过其承受的范围之外,将出现水平力和风荷载的重叠,对建筑物产生一定的结构性破坏作用。
因此高风压区域要进行加固设计,一方面要分析水平风压的作用力大小以及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控制影响建筑物水平压力的土压力,在此基础上增大结构的水平荷载内力,并采用强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以便控制结构构件的钢筋含量,减缓水平力风荷载叠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4.4 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和刚度也是抗风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风荷载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笔者认为承载力和风荷载务必经过周密计算,并根据相关的规范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
做为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重视结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施工实践,通过大量工程经验的积累,作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各种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创第,管昌生等.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设计评述[J].广西大学学报,1996(4):312-315.
[2]高仁国.浅析高风压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福建建材,201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