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及形态.PPT

合集下载

白细胞检查ppt演示课件

白细胞检查ppt演示课件
一般把体积在35-90fl为淋巴细胞,90-160fl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160fl以上为嗜粒细胞。 目前医院所做的血常规检验以三分类与五分类为主,这对于白细胞分类 来说的,三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大体的分为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中 间细胞(其它白细胞)、小细胞(淋巴细胞)三类。五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 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五类,而在一些医院还在使用手工分类的方法。
方法学评价(了解)
10
显微镜计数法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优点:设备简单、费用低廉,不需昂贵 仪器,适合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分散就诊 的患者 缺点:费时、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准 确性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影响因 素较多(如微量吸管、血细胞计数板、 细胞分布情况及诸多人为因素等)。

优点:操作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 由于电脑计数,速度快,计数精确性高。 是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的筛检方法,适 合于大批量标本集中检测,国内已普及 到县(区)以上医疗单位。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12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DLC)是在显 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上白细胞的形态,并进行分类计数,求得各种白 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和绝对值。 由于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同因素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白 细胞发生变化。因此,直接了解白细胞形态或分类的变化,较了解白细胞总 数更能反映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方法:1.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


显微镜法

13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瑞氏)染色后,在油镜下,根据白细 胞形态特点逐个分类计数(一般计数100~200个白细胞),并观察其形态 的变化,然后求得各种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

血液组成及功能 ppt课件

血液组成及功能  ppt课件
28 因子ⅹIII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同义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凝血激素 ca2+ 前加速素 前转变素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stuart-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合成部位 肝 肝 内皮细胞 内皮、血小板 肝 肝 肝 肝 肝 肝 肝
ppt课件
主要功能 形成纤维蛋白 转变为凝血酶 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 参与凝血大部过程,辅因子 增强因子Xa激活因子II的作用 参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增强因子IXa 激活因子X的作用 IXa可激活因子X 参与激活因子II及VII,VIII,V XIa在Ca2+存在下激活因子IX 激活因子XI为XIa 使纤维蛋白单体之间形成肽键
18
ppt课件
各种血细胞 1.2.3.单核细胞 4.5.6.淋巴细胞 7.8.9.10.11.中性粒 细胞 12.13.14.嗜酸性粒 细胞 15.嗜碱性粒细胞 16.红细胞 17.血小板.
19
ppt课件
第二节 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血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造血过程:指的是种类造血细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 (一) 造血过程及调节 1、造血过程 造血干细胞(hemopoitic stem cells)
第三节 二、血液凝固 (三)血液凝固过程的调节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 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肝素
◆蛋白质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
33
ppt课件
第三节 二、血液凝固 (三)血液凝固过程的调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血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特点 细胞核为杆状或分叶状,细胞质颗粒微 细,染成紫红色 细胞核分为两叶,多呈八字形,颗粒粗 大,染成红色

临床白细胞(WBC)及其分类(单核、淋巴、中性、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解读及临床意义

临床白细胞(WBC)及其分类(单核、淋巴、中性、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解读及临床意义

临床白细胞(WBC)及其分类(单核、淋巴、中性、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或降低解读及临床意义细胞(WBC)是人体内的防御细胞,能够排除异己,当人体受到外来的细菌、病毒侵扰时,白细胞就会主动攻击它们,通过吞噬作用清除入侵的细菌和病毒,通过形成抗体和淋巴细胞来破坏或灭活入侵的病原体,使机体不受到侵害。

白细胞由骨髓产生,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就是这五种细胞的统称。

白细胞①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WBC)代表“防御卫士”,一旦有细菌、病毒等入侵时就会现身将其消灭,给人体一个健康环境,是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

②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在(4-10)×109/L,在此数值上下浮动0.5×109/L,也可考虑属于正常范围,这与人们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成年男女一般都在此范围内,且不同性别间没有太大不同。

③儿童和婴幼儿则完全不同,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数量可达到(15-20)×109/L,在随后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6个月-2岁之间可达到(10-12)×109/L,在5岁以下儿童也往往高于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④另外,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在出生后4-6天和4-6岁存在两个生理交叉点,两个指标都达到50%,即在4-6天和4-6岁间淋巴细胞比例比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是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其他时间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两者所占白细胞比例慢慢接近成人的指标。

白细胞分类及相关特征2.1 中性粒细胞:①NEUT概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是多形核粒细胞(PMN),属于白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变形游走能力和吞噬能力。

白细胞ppt课件

白细胞ppt课件
( white blood cell examination )
精品ppt
2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 核细胞。
精品ppt
3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
成人
(4 ~ 10) ×109/L
新生儿
(15 ~ 20) ×109/L
6个月~2岁 (11 ~ 12) ×109/L
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急、慢淋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低: 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性疾病。
5.单核细胞
功能: ① 诱导免疫反应; ② 吞和杀死某些病源体; ③ 吞噬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亡细胞; ④ 抗肿瘤活性; ⑤ 对白细胞生成的调节。
③ 棒状小体:有棒状小体即可拟诊为急性 白血病,也可做为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急粒、急单有、急淋无。
精品ppt
22
(2) 异型淋巴细胞
在外周血中有时可见的一种形态变 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流行性 出血热等。过敏性疾病也可出现。
精品ppt
23
分为三型: Ⅰ型:泡沫型:常见 Ⅱ型:不规则型 Ⅲ型:幼稚型
产生机制: ①生成增多;②释放加速;③从边缘
池至循环池移动;④粒细胞释放入组织减 少;⑤共同作用。
精品ppt
7
分裂池
原早 粒幼

中 幼 粒
骨髓
成熟池
晚杆 幼状 粒核
储存池
杆分 状叶 核核
血液
功能池
循环池 边缘池
机制
原因
正常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ppt课件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ppt课件
细胞重叠
12
细胞太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各类成熟白细胞的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Ne):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上呈圆
形 , 直 径 10 ~ 13µm , 胞 浆 染 粉 红 色 , 核 形 一 叶 (杆状核)至五叶不等,以三叶者多见,染成深 紫红色,胞浆中有许多细小均匀紫红色颗粒。
2024/7/20
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单核细胞(Mo):在瑞氏染色涂片上为12~
20µm,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形多种 多样,最重要的特点是染色质较细致疏松,呈丝 网状或条缕状,着色较淡胞浆较多,淡兰色,含
2.瑞氏染色操作
2024/7/20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白细胞分类:
低倍镜下所见
先用低倍镜选择厚薄适宜,染色 良好,细胞分布均匀的体尾交界 处,滴加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 类计数。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 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通常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并 报告各种白细胞所占比例。
2024/7/20
1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白细胞形态与分类 ppt课件

白细胞形态与分类 ppt课件
中性分叶 核粒细胞
一些异常结构及细胞的认识
• 中毒颗粒:中性粒 细胞中出现粗大、 大小不等、分布不 均匀的紫黑色或深 紫红色颗粒常见于 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和大面积烧伤
• 空泡变性 :中性粒 细胞胞质 内出现一 个或数个 空泡
• 杜勒小体:是中性 粒细胞胞质毒性变 化保留的局部嗜碱 性区域,呈圆形、 梨形、云雾状,天 蓝色或灰蓝色
白细胞形态和分类
镜下细胞
• 显微镜下识别一个细胞从以下三个反面着 手:
• 胞体:形态、大小 • 胞质:量、颜色、内容物(颗粒) • 胞核:外形、染色质结构、着色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胞质丰富呈天蓝色常有少量大而稀疏的紫红色誓天青颗粒荧光夜跑是一种新兴运动方式参赛者利用荧光装备随性装扮自己进行无排名之分无速度之争的跑步运动它是一项推崇健康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的赛事荧光夜跑是一种新兴运动方式参赛者利用荧光装备随性装扮自己进行无排名之分无速度之争的跑步运动它是一项推崇健康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的赛事单核细胞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淡紫红色常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胞质丰富染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含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灰尘样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荧光夜跑是一种新兴运动方式参赛者利用荧光装备随性装扮自己进行无排名之分无速度之争的跑步运动它是一项推崇健康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的赛事荧光夜跑是一种新兴运动方式参赛者利用荧光装备随性装扮自己进行无排名之分无速度之争的跑步运动它是一项推崇健康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的赛事荧光夜跑是一种新兴运动方式参赛者利用荧光装备随性装扮自己进行无排名之分无速度之争的跑步运动它是一项推崇健康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的赛事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荧光夜跑是一种新兴运动方式参赛者利用荧光装备随性装扮自己进行无排名之分无速度之争的跑步运动它是一项推崇健康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的赛事一些异常结构及细胞的认识中毒颗粒

第二节白细胞分类计数

第二节白细胞分类计数
3.白细胞分类记录方法 (1)分类计数器法 (2)完全记录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1 .各类细胞所占百分率乘以白细胞总数 /L.即得每升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浓度数 (习惯称绝对值)。
某种白细胞数/L=某种白细胞%×白细 总数/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2 .血片中如有幼红细胞.也应逐个计数, 不列入白细胞总数,而是报告分类计数100 个白细胞的过程中见到的幼红细胞数,并应 注明其所属阶段。
大淋巴细胞:
体积较大直径 10μm ~ 15μm ,胞 核染色质比小淋巴细胞 疏松,胞质量丰富,呈 透明的淡蓝色,常有少 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 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淋巴细胞 (血涂片)
小淋巴细胞 Giemsa染色
大淋巴细胞 Giemsa染色
5.单核细胞(M)
形态: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镜检中,对细胞形态力求掌握最根本点, 如核形、核染质结构、胞质色泽、颗粒等反 复对比。由于染色条件不可能使每一张涂片 完全一致,因此细胞大小,染色深浅,色调 等变化不是绝对不变的,要学会“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
在注意细胞比例关系变化的同时,更要注 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改变。发现特殊变化要 及时报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分类法 2.血细胞分析仪分类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步骤 1.制备血涂片 2.血涂片染色 3.白细胞分类 4.计算百分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羽 状 尾 部
良好血涂片外观
-羽(子弹头)状尾部 -周边有空白 -无划痕

白细胞形态与分类课件

白细胞形态与分类课件

学习交流PPT
3
中性粒细胞
• 细胞体呈圆形,约为红细胞的2倍;细胞核为深 紫红色,染色质致密成块状,粗糙不均。细胞质 丰富,成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中 性颗粒。杆状核粒细胞核型多样,可呈C形、S形、 V型或不规则形分叶核粒细胞分为2~5叶,甚至5 叶以上各叶之间或相连或完全分开,且大小形状 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
白细胞形态和分类
学习交流PPT
1
镜下细胞
• 显微镜下识别一个细胞从以下三个反面着手: • 胞体:形态、大小 • 胞质:量、颜色、内容物(颗粒) • 胞核:外形、染色质结构、着色
学习交流PPT
2
白细胞概述
• 白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外周血中主要有中性 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 胞、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又分为中性杆 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 杆状核和分叶核的划分:一般以核径最窄处小于 最宽处1/3即为分叶核,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 1/3即为杆状核
学习交流PPT
4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学习交流PPT
5
嗜酸性粒细胞
• 细胞呈圆形,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核多为两叶, 呈眼镜状,也可偶见3~4叶,染色质粗糙染紫红色。 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且折光 性强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有时染色不好可呈淡 紫色。嗜酸性T
10
学习交流PPT
11
单核细胞
• 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 或不规则形,淡紫红色,常折叠扭曲,染色质细 致,疏松如网状,胞质丰富,染灰蓝色或淡粉红 色,含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灰尘样淡紫红色嗜 天青颗粒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退行性左移——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核左移:杆状核细胞增多或幼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1)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2)
核右移:巨幼贫、化疗后
01
中毒性改变:感染、中毒
02
巨多分叶核:巨幼贫、药物
03
棒状小体(Auer小体):AML
04
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05
与遗传有关的畸形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棒状小体(Auer小体)
2
正细胞性 80-100 27-34 32-36
5
单纯小细胞性 <80 <27 32-36
4
小细胞性 <80 <27 <32
3
大细胞性 >100 >34 32-36
血细胞比容测定
02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03
GVHR、GVHD
04
AA(相对增高)
05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
A
E
D
B
C
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
吞噬RBC及清理炎症反应场所
调节WBC生成
抗肿瘤活性
诱导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功能
某些感染:疟疾、TB
血液病:M5、MDS、粒缺恢复期、恶组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增多:红系增生旺盛 减少:造血功能减低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01
RDW-CV 11.5%-14.5%
02
增高表示红细胞大小不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BC体积分布宽度
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记录法:用画“正”号或“++++”表示依次记录下白细胞。 缺点:不能随时反应已数细胞总数。
半记录法:默记分类细胞总数,将除中性以外白细胞划出或用手摁计数器记出。 分类计数器计数法:使用专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计数后电脑直接打印出结果
.
4
中性粒细胞
根据细胞核的不同分为中性杆状核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种。胞体呈圆形, 直径10μm~15μm,约为红细胞的2倍。细胞核为深紫红色,染色质致 密成块状,粗糙不匀。胞质丰富,呈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 中性颗粒。 杆状核与分叶核的划分:一般以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即为分叶核,核 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即为杆状核。
白细胞 形态学检查 及分类计数
.
1
目的
了解各种类型白细胞的形态特征,掌握血涂片制作方法和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细胞形态特征 的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 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
2
显微镜法操作步骤
1.涂片、染色
同瑞氏染色法
2.低倍镜观察
观察全片细胞的着色、分布情况
• 胞核:细胞核大,常偏于细胞一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 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
.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种白细胞鉴别要点
三种粒细胞主要依据胞质中颗粒形态和染色性质去相互鉴别;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则重点根据细胞核的特征去区别。
.
10
显微镜法计数注意事项
1.选择体、尾交界处进行分类计数。 2.分类时要有秩序地、循一定方向顺序地连续进行,既不
大淋巴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0μm ~ 15μm ,胞核染色质比小淋
巴细胞疏松,胞质量丰富,呈透明的淡蓝色,常有少量大小不等的 嗜天青颗粒。
.
8
单核细胞
• 形态: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
• 胞浆:较多,染淡蓝色或灰蓝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胞浆内含少量细 小、弥散分布灰尘样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
3.油镜观察、计数
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分布均匀区 随机选择视野,“城垛式” 顺序
血涂片中白细胞分布规律: 头部、体部: 淋巴细胞 尾部、两侧: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4.计 算
镜检
片尾末端: 异常大的细胞

某种白细胞绝对值/L=某种白细胞%×白细总数/L 飞
123
5.报告方式 : 百分率(%)
.
3
显微镜分类常用的记录方法
杆状核
分叶核
.
5
嗜酸性粒细胞
形态:略大于中性粒细胞
胞浆:胞浆内充满桔红色 嗜酸性颗粒
胞核:常呈分叶、眼镜状,二叶居多, 染色质粗,染深紫红色。
颗粒特点: 粗大整齐 分布均匀 排列紧密 有立体感
.
6
嗜碱性粒细胞
形态:与中性粒相似或略小 胞浆:胞浆内少量深紫蓝色 嗜碱颗粒 胞核:常扭曲成S型,界限不清,分叶多
有核红细胞
疟原虫
.
12
参考值范围
.
13
不明显,常被嗜碱颗粒遮盖
.
颗粒特点: 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 嗜碱性强 易被溶解
7
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呈圆形,直径6~10μm 。胞核圆形。偶见凹陷,
染色质粗糙紧密,排列均匀,无空隙。常有隐约成块现象,核周常 有染色质浓集,核膜明显,有时可见潜在核仁。胞质量极少,仅在 核的一侧出现一线天蓝或深蓝色,有的甚至完全不见。胞质中一般 无颗粒存在,偶见几颗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重复亦不遗漏,避免主观选择视野。(城垛形,弓字形) 3.白细胞总数与细胞分类的关系:
(3.0~15.0)×109/L之间,分类计数100个WBC >15.0×109/L以上时,分类计数200个WBC <3.0×109/L时,应2张血涂片计数50~100个WBC
.
11
显微镜法计数注意事项
4.分类中如见血涂片存在有核红细胞,应逐个计数但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 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有核红细胞个数来报告,并应注明其所属阶段。 分类中还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散在分布、成簇状分布、 卫星分布)、染色及其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如疟原虫)及其它异常 所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