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豫西烟区上部叶成熟度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豫西烟区上部叶成熟度与品质形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256c5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4.png)
表2 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株型结构处理株高(cm)主茎节间长(cm)单株果枝数(台)果枝与主茎夹角(°)果枝第1节间长(cm)果枝第2节间长(cm)主根长(cm)A71.0a4.5ab9.3a65.1a8.4a3.9a30.3aB68.5a4.3a9.6a65.6a8.4a4.2ab29.1a人工67.9a4.9b8.0b65.7a9.0a5.0b26.8a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下表同。
花生殖生长的作用,促进花蕾提早开花、提早结铃、提早吐絮;二是化学打顶可能存在抑制蕾铃脱落的作用,从而导致化学打顶棉花植株开花数、结铃数和吐絮数高于人工打顶。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确认。
处理A与处理B相比在促进棉花生殖生长方面效果较好,处理A在花铃期(M)的铃数、吐絮期(N)的吐絮数均多于处理B,但差异不显著。
2.3 化学打顶对棉株顶部与内外围棉铃性的影响由图2可知,化学打顶对棉株顶部2个果枝结铃数的影响较大,处理A倒1果枝结铃数比人工打顶减少0.6个,差异显著,处理B减少0.5个,但差异不显著;处理A、处理B倒2果枝结铃数均显著少于人工打顶,分别相差0.6、0.5个;处理A、处理B倒3果枝结铃数与人工打顶相比均减少0.2个,但无显著差异。
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相比果枝内围铃(第1果节铃)、外围铃(第2果节及以外铃)均无显著差异。
处理A、处理B内围铃比人工打顶分别增加0.7、1.8个;处理A外围铃比人工打顶减少0 1个,处理B增加0.4个。
处理A与处理B相比,顶部(M)结铃数、内外围(N)结铃数略少,但差异不显著。
2.4 化学打顶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在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相比,除衣分显著增加外,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铃质量均略微增加,差异不显著。
与人工打顶相比,喷施A、B打顶剂的衣分分别增加1.2、1.0百分点,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0.3、0 1个,铃质量均增加0.2g,籽棉产量分别增加11 0、10.6kg/667m2。
化学打顶
![化学打顶](https://img.taocdn.com/s3/m/5b9719354b35eefdc8d33353.png)
三、2012年试验情况与结果分析
(一)
(二)
(三)
棉花化学 整枝剂作 用原理
试验材 料和方 法
试验结 果与分 析
(一)新型棉花化学打顶专用调节剂作用原理
新型棉花化学打顶专用调节剂的主效成分 有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剂)、幼嫩组织微 触伤材料(摘心剂)和缓释剂三种: 1、抑制剂:可被内吸传导,抑制棉花主茎 的伸长。 2、摘心剂:智能识别顶芽并发挥微 创 伤效果,对已有叶片、蕾、铃等无影响。 3、缓释剂:持续维持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并 缓和微创材料的触伤效果,直至棉花自封顶 。
由左表可见,单株铃数:102团
/105团/106团/共青团农场“化学” 分别比“人工”0.2/0.2/0.5/0.3 个,芳草湖“化学”比“人工” 少0.4个;单铃重:106团/芳草湖 /共青团/“化学”分别比“人工” 多0.1/0.3/0.3克(102团、105团 “化学”与“人工”相同);籽 棉产量:102团/105团/106团“化 学”分别比“人工”高 2/24.4/41.3公斤,芳草湖/共青 团“化学”分别比“人工”少 1.8/2.4公斤;皮棉产量:102团 /105团/106团/芳草湖/共青团 “化学”分别比“人工”高 0.8/10.8/19.3/3.0/0公斤。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对棉花顶心的影响
3.2 对农艺性状影
3.3 对棉铃空间分布影响
3.4 对棉铃吐絮期的影响
3.5 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3.6 对产量性状影响
3.1 对棉花顶心的影响
• 喷药后7-10天,棉株顶心紧缩、不同程度退绿、变黄,株高停止增长。 10-15天后顶心与茎、枝交界处开始出现离层,用手轻松晃动棉株,顶心 容易脱落。
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
![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e5c49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5.png)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2):44~50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2.006收稿日期:2022-07-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2020YFD1001000)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49)ꎻ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TDZKJS202001ꎬTDZKBS202201)作者简介:田玉刚(1996 )ꎬ男ꎬ甘肃平凉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ꎮE-mail:2331672066@qq.com赵书珍(1970 )ꎬ女ꎬ高级实验师ꎬ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ꎮE-mail:zszzky@163.com∗同为第一作者ꎮ通信作者:万素梅(1968 )ꎬ女ꎬ博士ꎬ教授ꎬ研究方向为旱区农业资源管理及高效农作制度ꎮE-mail:wansumei510@163.com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田玉刚1ꎬ赵书珍1∗ꎬ林皎1ꎬ胡守林1ꎬ陈国栋1ꎬ李浩1ꎬ王博然1ꎬ郎禹超1ꎬ李鹏程2ꎬ万素梅1(1.塔里木大学农学院ꎬ新疆阿拉尔㊀843300ꎻ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ꎬ河南安阳㊀455000)㊀㊀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裸地栽培下棉花最优打顶方式ꎬ以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ꎮ试验以新陆中82为材料ꎬ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ꎬ研究了化学打顶(3种配方ꎬ分别记为C1㊁C2㊁C3)㊁人工打顶(A)和不打顶(N)处理对棉花株型及干物质积累㊁分配和产量的影响ꎮ结果表明:打顶处理能降低棉花株高和单株果枝数ꎬ显著提高单株铃数㊁单铃重和产量ꎬ但对茎粗影响较小ꎮ打顶后35dꎬ株高和单株果枝数表现为C3>C2>C1>Aꎬ均显著低于N处理ꎻ单株铃数㊁单铃重㊁产量则表现为C1与A处理相当ꎬ均高于C2和C3处理ꎮ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均较好地符合Logistic曲线ꎬR2值分别达0.97和0.82ꎻ生殖器官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48.76~73.33g/株ꎬ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均表现为A>C1>C2>C3>Nꎻ营养器官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44.04~51.33g/株ꎬ打顶处理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均低于不打顶处理ꎮ化学打顶处理中ꎬC1处理的单株果枝数㊁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与A处理差异较小ꎬ单株铃数㊁单铃重㊁产量与A处理无显著差异ꎮ综合上述分析ꎬ裸地栽培下化学打顶可以代替人工打顶ꎬ适时适量喷施打顶剂能有效调控棉花株型ꎬ提高产量ꎬ其中C1处理(25%氟节胺)效果最好ꎮ本研究结果可为南疆裸地栽培模式下棉花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ꎮ关键词:棉花ꎻ化学打顶ꎻ裸地栽培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ꎻ产量中图分类号:S562.0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2-0044-07EffectsofToppingMethodonDryMatterAccumulationandYieldCharacteristicsofCottonunderBareGroundCultivationTianYugang1ꎬZhaoShuzhen1∗ꎬLinJiao1ꎬHuShoulin1ꎬChenGuodong1ꎬLiHao1ꎬWangBoran1ꎬLangYuchao1ꎬLiPengcheng2ꎬWanSumei1(1.CollegeofAgronomyꎬTarimUniversityꎬAlaer843300ꎬChinaꎻ2.CottonResearchInstituteꎬ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Anyang455000ꎬChina)Abstract㊀Thisexperimentwasaimedtoselecttheoptimaltoppingmethodforcottonunderbaregroundcultivationinordertoincreaseproductionefficiencyandeconomicbenefit.WiththevarietyXinluzhong82astestmaterialꎬtheone ̄waycompletelyrandomizedgroupdesignwasadoptedtostudytheeffectsofdifferenttop ̄pingmethodsonplanttypeꎬdrymatterformationanddistributionandyieldofcotton.Thetreatmentsweresetaschemicaltopping(threeformulationsꎬwrittenasC1ꎬC2andC3)ꎬmanualtopping(A)andnotopping(N).Theresultsshowedthattoppingcoulddecreasetheplantheightandfruitingbranchnumberperplantꎬsignificantlyincreasethebollnumberperplantꎬsinglebollweightandyieldꎬbuthadlittleeffectonstemdi ̄ameter.Onthe35thdayaftertoppingꎬtheplantheightandfruitingbranchnumberperplantshowedC3>C2>C1>AꎬandtheywereallsignificantlylowercomparedwithNtreatmentꎻthebollnumberperplantꎬsinglebollweightandyieldunderC1treatmentwereequivalenttothoseofAtreatmentꎬandhigherthanthoseofC2andC3treatments.ThedrymatteraccumulationofcottonreproductiveandvegetativeorgansfittheLogisticcurvewellunderdifferenttoppingmethodswiththeR2valuereaching0.97and0.82.Themaximumdrymatteraccu ̄mulationamountofreproductiveorganwasintherangeof48.76~73.33gperplantꎬanditandthedurationofrapidaccumulationshowedasA>C1>C2>C3>N.Themaximumdrymatteraccumulationamountofvegetativeorganswas44.04~51.33gperplantꎬanditandthedurationofrapidaccumulationundertoppingtreatmentswerelowercomparedtoNtreatment.InthechemicaltoppingtreatmentsꎬC1treatmenthadfewerdifferenceswithAtreatmentinfruitingbranchnumberperplantꎬthemaximumdrymatteraccumulationamountandthedurationofrapidaccumulationꎬandalsoinbollnumberperplantꎬsinglebollweightandyield.Inconclusionꎬchemicaltoppingcouldreplacemanualtopping.Timelyandappropriatelysprayingtoppingagentcouldeffec ̄tivelycontrolcottonplanttypeandincreaseyieldꎬandtheC1treatment(25%flutriafol)hadthebesteffect.Theseresultscould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chemicalregulationofcottonunderbaregroundcultivationmodeinsouthXinjiang.Keywords㊀CottonꎻChemicaltoppingꎻBaregroundcultivationꎻDrymatteraccumulationanddistribu ̄tionꎻYield㊀㊀新疆是我国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区ꎬ长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ꎬ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残膜污染ꎮ裸地栽培技术完全解决残膜污染ꎬ减少生产成本ꎬ为 碳达峰 碳中和 目标的实现做出农业领域的贡献[1]ꎮ打顶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栽培技术环节ꎬ合理打顶可以有效抑制其顶端优势ꎬ在提高产量与品质方面均有重要作用[2]ꎮ传统的人工打顶方式劳动成本较高且劳动效率低下[3]ꎬ机械打顶则易对棉株㊁蕾铃等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4]ꎬ为此ꎬ赵强等[5]提出了化学打顶的方法ꎮ化学打顶一方面可以节约劳动力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抑制棉株主茎生长ꎬ尽可能避免出现大量无效果枝ꎬ集中营养物质向有效果枝运输ꎬ提高结铃率和单铃重ꎬ进而提高产量[6]ꎮ因此ꎬ研究裸地栽培下化学打顶对于解决残膜污染及提高棉花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ꎮ化学打顶对棉花农艺性状㊁经济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Copur等[7]开展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ꎬ发现普遍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ꎻ叶春秀等[8]发现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均具有一定的封顶作用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达到增产效果ꎻ张凤娇等[9]认为ꎬ与不打顶相比ꎬ化学打顶处理下南疆棉花的株高㊁节数显著降低ꎬ而产量与人工打顶处理的基本一致ꎻ史亚辉等[10]发现施用化学打顶剂的棉花株高和叶枝增长量均低于人工打顶ꎬ而且施药间隔期越久株高增长量越低ꎻ崔延楠等[11]认为人工打顶5d后喷施化学封顶剂300mL/hm2ꎬ可以抑制无效枝伸长ꎬ防止蕾铃脱落ꎬ从而增产ꎻ吴雪琴等[12]研究发现ꎬ滴灌条件下化学打顶较人工打顶更利于光合产物的生产ꎬ能够很好地协调棉花生长发育ꎬ有助于棉花干物质积累及合理分配ꎮ上述研究均是针对覆膜棉花栽培开展的ꎬ而裸地栽培下化学打顶对棉花干物质积累㊁分配及生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ꎮ本试验以不打顶和人工打顶为对照ꎬ就裸地栽培下3种化学打顶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和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ꎬ探讨裸地栽培下化学打顶的可行性以及化学打顶新途径ꎬ以期为裸地栽培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试验于2021年在新疆阿拉尔市东区生态林54㊀第2期㊀㊀㊀㊀田玉刚ꎬ等: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N40ʎ32ᶄ34ᵡ㊁E81ʎ18ᶄ07ᵡꎬ海拔1015m)进行ꎮ该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ꎬ年均气温10.7ħꎬ无霜期149~246dꎬ年日照超过2900hꎬ4 10月平均日照长为9.5h/dꎬ年降水量约50mmꎮ试验地0~100cm土层以壤土为主ꎬ土壤干容重1.44g/cm3ꎬ田间最大持水量21%ꎮ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2ꎬ属中早熟陆地棉ꎬ全生育期133d左右ꎬ具有耐盐碱㊁耐低温与早熟的特性ꎮ于2021年4月20日播种ꎬ采用(66+10)cm种植模式ꎬ株距11cmꎬ播深3.0~3.5cmꎻ10月25日收获ꎮ1.2㊀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不同打顶方式设计如表1ꎮ每处理重复3次ꎬ共15个小区ꎬ每处理留一个小区测产ꎮ7月15日进行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ꎬ其中化学打顶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分别进行1次性喷施ꎮ越冬前进行漫灌ꎬ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ꎬ其余管理与常规大田管理保持一致ꎮ㊀㊀表1㊀试验处理设计处理配方提供单位化学打顶C125%氟节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C243%矮壮素+2%甲哌鎓+聚醚改性活性剂山东道正元合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C325%甲哌鎓+5%烯效唑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打顶A不打顶N1.3㊀测定项目与方法1.3.1㊀农艺性状㊀喷洒药剂5d后开始记录棉花的株高㊁茎粗㊁果枝数等指标ꎮ1.3.2㊀干物质量㊀喷洒药剂5d后ꎬ每个处理分别选3株连续且具代表性棉株进行取样ꎬ将根㊁叶㊁茎等不同部位分别放入烘箱中105ħ杀青30minꎬ之后85ħ烘至恒重并称量记录ꎮ1.3.3㊀产量及其构成㊀单铃重:每个处理收取50个中部棉铃ꎬ重复3次ꎬ取平均值ꎻ衣分:衣分(%)=(皮棉重/籽棉重)ˑ100ꎻ产量以小区实收为准ꎮ1.3.4㊀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㊀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ꎬ其基本模型如下:Y=Ym/(1+ea-bt)㊀ꎮ式中:t表示棉花化学打顶后的时间(d)ꎻY表示棉花的干物质积累量(g)ꎻa㊁b是2个待定系数ꎬ均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ꎻYm表示棉花干物质的最大积累量(g/株)ꎮ当t0=-a/b时ꎬ干物质积累速率达到最大值Vm[g/(d 株)]ꎬ即:Vm=dy/dt=-bYm/4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进行数据预处理ꎬ用DPS7.05进行统计分析ꎬ利用Origin2021软件整理数据并绘图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生长指标表现2.1.1㊀株高㊀如图1所示ꎬ裸地栽培下不同打顶方式处理的棉花株高随时间推进均缓慢增加ꎬ相比于人工打顶ꎬ3种化学打顶处理的株高均显著增加ꎮ与不打顶比较ꎬC1在打顶10d后对株高产生显著抑制ꎬC2在打顶15d后产生显著抑制ꎬC3在打顶25d后产生显著抑制ꎮ因此ꎬC1对棉花株高的抑制效果最大ꎬ塑型效果最好ꎮ打顶后35dꎬC1㊁C2㊁C3处理的棉花株高分别较A处理提高7.18%㊁13.93%㊁18.62%ꎮ同期不同折线上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达0.05显著水平ꎬ下同ꎮ图1㊀打顶后棉花株高变化动态2.1.2㊀茎粗㊀如图2所示ꎬ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茎粗均随生育进程缓慢增加ꎮ与不打顶比较ꎬ化学打顶后20d内ꎬ处理间茎粗基本无显著差异ꎻ25d后ꎬ化学打顶处理的茎粗略高ꎬ但差异不显著ꎮ除C2处理外ꎬ化学打顶处理25d后的茎粗显著低于人工打顶ꎮ2.1.3㊀果枝数㊀如图3所示ꎬ各处理棉花果枝数随着时间推进而增加ꎬ打顶处理均显著降低果枝数ꎻ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ꎬ化学打顶处理增加了果6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枝数ꎬ35d时增幅分别为8.27%㊁20.08%㊁27.95%ꎬ其中C2㊁C3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ꎮ图2㊀打顶后棉花茎粗变化动态图3㊀打顶后棉花果枝数变化动态2.2㊀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产量指标的影响由表2可知ꎬ打顶方式对棉花单株铃数㊁单铃重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ꎬ对衣分无显著影响ꎮ单株铃数在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ꎬC1处理的单株铃数最多ꎬ为8.34个ꎬ比A处理略高ꎮ单铃重表现为A>C1>C2>C3>Nꎬ人工打顶与C1处理无显著差异ꎬ与C2㊁C3㊁N处理差异显著ꎮ产量表现为A>C1>C3>C2>Nꎬ其中ꎬA处理产量最高ꎬ为5655.0kg/hm2ꎬ与N㊁C2处理差异显著ꎬ与C1㊁C3处理差异不显著ꎮ裸地栽培下3种㊀㊀表2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处理单株铃数(个)单铃重(g)衣分(%)产量(kg/hm2)C18.34ʃ0.54a6.13ʃ0.16a41ʃ2a5617.5ʃ81.51aC27.59ʃ1.07a5.62ʃ0.27b39ʃ2a5305.0ʃ116.51bC37.56ʃ0.51a5.52ʃ0.09b42ʃ2a5503.1ʃ127.87aA8.28ʃ0.25a6.35ʃ0.09a41ʃ1a5655.0ʃ65.38aN5.93ʃ0.35b4.45ʃ0.19c40ʃ1a4440.0ʃ128.16cF值7.46∗53.53∗∗1.1065.98∗∗化学打顶处理的棉花产量均高于5300kg/hm2ꎬC1处理产量最高ꎬ为5617.5kg/hm2ꎮ2.3㊀棉花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的Lo ̄gistic模型参数特征2.3.1㊀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㊀由表3可知ꎬ各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R2均大于0.97ꎬ方程拟合效果好ꎬ说明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符合Logistic模型ꎮ化学打顶处理单株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人工打顶处理ꎬ其中ꎬC1处理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仅比人工打顶低8.21%ꎻC2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最高ꎬ为1.40g/dꎬ比人工处理低3.45%ꎮ不打顶处理的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较低ꎬ说明与打顶处理比较ꎬ不打顶会影响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进而影响棉花产量ꎮ不同打顶处理下单株干物质进入快速积累期的时间为打顶后13.02~15.58dꎬ结束快速积累期的时间为打顶后38.87~48.97dꎮ化学打顶处理进入单株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时间均早于人工打顶处理ꎬ其中C1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差距最小ꎻ化学打顶处理中ꎬC1处理结束快速积累的时间最晚ꎬ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最晚ꎬ但均早于人工打顶处理ꎻ化学打顶处理中C1的快速积累持续期最长ꎬ为32.36dꎬ与A处理相比少3.06%ꎮ不打顶处理下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各参数值均较小ꎬ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ꎮ2.3.2㊀棉花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㊀由表4可知ꎬ各处理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的Logistic模型R2均大于0.80ꎬ达显著水平ꎬ说明棉花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的Logistic拟合效果较好ꎬ其参数可以作为裸地栽培下棉花生产管理的参考指标ꎮ打顶处理单株最大干物质积累量(Ym)均低于不打顶ꎬ其中ꎬC3处理低于人工打顶处理ꎬC1和C2处理略高于人工打顶处理ꎮ由t1㊁t2可以看出ꎬ打顶处理前ꎬ棉株在蕾期与花期均在进行快速营养生长ꎬ其中ꎬC2㊁C3处理较早进入快速营养生长ꎬ其次为A处理ꎬC1处理略晚于A处理ꎬN处理最晚ꎻ打顶处理后ꎬ化学打顶下快速营养生长持续期均长于人工打顶ꎬ但比不打顶处理缩短39.34%~40.17%ꎬ说明化学打顶可以促进棉花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ꎮ74㊀第2期㊀㊀㊀㊀田玉刚ꎬ等: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㊀㊀表3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处理模型值打顶后天数5122529435055模型表达式R2Ym(g/株)Vm[g/(d 株)]t1(d)t2(d)әt(d)t0(d)C1观察值6.8111.6624.5631.6446.0058.8557.01拟合值7.0511.5425.1330.4348.5155.2158.74Y=67.31/(1+e2.55-0.08t)0.9717∗∗67.311.3715.1847.5432.3631.36C2观察值6.6311.6625.1331.2147.4458.3456.87拟合值6.7911.3525.4130.8748.9655.3258.56Y=65.85/(1+e2.59-0.08t)0.9888∗∗65.851.4014.9645.9630.9930.45C3观察值6.3911.1525.1230.2743.4351.2952.19拟合值6.7911.3424.7829.7445.0449.9952.42Y=57.60/(1+e2.44-0.09t)0.9907∗∗57.601.2513.0243.4330.4128.23A观察值6.9312.2425.2834.8547.7761.9961.99拟合值7.6412.3326.4431.9851.3558.8462.89Y=73.33/(1+e2.55-0.08t)0.9944∗∗73.331.4515.5848.9733.3832.28N观察值6.3610.6619.9627.5345.0447.2242.29拟合值4.819.0222.8227.8841.5344.9946.45Y=48.76/(1+e2.73-0.10t)0.9976∗∗48.761.2713.6038.8725.2826.24㊀㊀注: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单位为g/株ꎻYm表示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量ꎬVm表示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ꎬt0表示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ꎬt1㊁t2分别表示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起始㊁终止时间ꎬәt表示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ꎮ∗∗表示方程拟合效果达极显著水平(P<0.01)ꎮ下同ꎮ㊀㊀表4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处理模型值打顶后天数5122529435055模型表达式R2Ym(g/株)Vm[g/(d 株)]t1(d)t2(d)әt(d)t0(d)C1观察值33.2937.0041.0846.9150.8344.5345.65模拟值32.6837.7543.5744.5946.5546.9747.16Y=47.55/(1+e-0.39-0.08t)0.82∗47.550.95-21.2311.6132.84-4.81C2观察值34.3136.9641.2146.7349.5544.6046.89模拟值33.5837.9743.3444.3846.5547.0847.34Y=47.97/(1+e-0.5-0.07t)0.85∗47.970.83-26.1411.7537.9-7.2C3观察值32.0233.3938.1343.2544.4641.3143.12模拟值31.0634.9439.7340.6742.6743.1743.42Y=44.04/(1+e-0.54-0.07t)0.87∗44.040.74-27.4911.5939.08-7.95A观察值34.3138.9642.2146.7349.5544.6046.89模拟值34.1638.9944.2045.0746.6747.0047.15Y=47.42/(1+e-0.53-0.08t)0.87∗∗47.420.87-22.069.4431.51-6.31N观察值31.2934.0043.2344.1054.8346.5348.65模拟值30.0635.6243.3945.0448.6949.6550.12Y=51.33/(1+e-0.01-0.07t)0.86∗51.330.99-19.5919.3739.96-0.11㊀㊀注:∗表示方程拟合效果达显著水平(P<0.05)ꎮ2.4㊀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ꎬ株高与单株果枝数呈显著正相关ꎬ与单铃重呈显著负相关ꎬ与茎粗㊁单株铃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83与-0.81ꎬ说明株高越高ꎬ越趋于营养生长ꎮ单株果枝数与单株铃数㊁单铃重㊁产量呈显著负相关ꎻ单株铃数与单铃重㊁产量呈显著正相关ꎬ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㊁0.98ꎻ单铃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ꎬ相关系数为0.95ꎮ3㊀讨论3.1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变化董春玲[13]研究表明ꎬ与人工打顶相比ꎬ化学打顶一定程度上增加棉花株高㊁单株果枝数㊁主茎节间数ꎬ抑制营养生长ꎬ促进向生殖生长转变ꎬ使得棉花株型更加紧凑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不同打顶处理后ꎬ棉花株高㊁茎粗随着时间推进逐渐增长ꎬ与不打顶相比ꎬC1㊁C2㊁C3处理的株高分别在10㊁15㊁20d后显著降低ꎬ茎粗在25d后略有增加ꎬ单株果枝数在10d后显著减少ꎻ与人工打顶相比ꎬ化学打顶对棉花单株果枝数有促进作用ꎬ这与康正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ꎮ可见ꎬ化学打顶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和单株果枝数ꎬ塑造相对紧凑的株型ꎮ3.2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特性棉花干物质生产与积累是产量形成的基础ꎮ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是构成棉花个体发育的两个基本过程ꎬ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ꎬ其协调性是产量高低的关键ꎮ合理增加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可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ꎮ本研究发现ꎬ化学打顶棉花单株生殖器官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人工打顶ꎻ与不打顶比较ꎬ化学打顶有效提高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㊁延长快速积累时间ꎬ降低营养器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㊁缩短快速积累时间ꎬ8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㊁∗∗分别表示指标间的相关性达显著㊁极显著水平ꎮ图4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指标的相关分析促进棉花干物质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换ꎮ这与王潭刚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ꎮ本试验是在花铃期打顶ꎬ此时处于棉花干物质积累高峰期ꎬ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57.6%~60.7%[16]ꎮ本研究中化学打顶处理C1的干物质积累特性与人工打顶差距最小ꎬ生殖器官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可以达到预期ꎬ该结果可为花铃期化学打顶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ꎮ3.3㊀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产量及其结构特性产量形成主要由光合作用与干物质转运共同决定[17]ꎮ化学打顶通过改善棉花的空间结构ꎬ提高光能利用效率ꎬ最终提高棉花产量[18]ꎮ作物生产力与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到经济器官中的有效干物质紧密相关ꎬ是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19]ꎮ与不打顶比较ꎬ裸地栽培下化学打顶有利于棉株塑形及光合产物形成ꎬ促进光合产物由源器官向库器官的运移ꎬ提高棉花产量ꎮ本研究发现ꎬ与不打顶比较ꎬ化学打顶对棉花产量㊁单株铃数及单铃重均有显著影响ꎬ对衣分影响不显著ꎬ其中C1处理与人工打顶无显著性差异ꎬ这与李明华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ꎮ4㊀结论与不打顶比较ꎬ裸地栽培下化学打顶对棉花株高㊁茎粗有很好的控制ꎬ因此对棉花株型起到很好的塑造作用ꎬ从而有效提高冠层空间的利用效率ꎻ能促进棉株干物质积累及分配ꎬ促进养分向生殖器官积累ꎬ其中C1处理下棉株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迅速ꎬ且最大干物质积累量较高ꎮ与人工打顶比较ꎬC1处理棉花平均产量㊁单株铃数㊁单铃重与其无显著差异ꎬ同时解放了劳动力ꎬ提高了生产效率ꎮ综上所述ꎬ在本试验裸地栽培条件下ꎬ棉花新陆中82化学打顶以C1(25%氟节胺)处理最佳ꎮ同时ꎬ裸地栽培条件下ꎬ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㊁品种特性㊁土壤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ꎬ提高打顶前棉花灌溉量与氮肥施用量ꎬ促进营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ꎬ后期则可通过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来调控棉花的果枝数㊁结铃数ꎬ最终达到提高棉花产量的目的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田云ꎬ尹忞昊.中国农业碳排放再测算:基本现状㊁动态演进及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ꎬ2022(3):104-127. [2]㊀李莉ꎬ黄子蔚ꎬ陈冠文ꎬ等.棉花打顶对激素的影响与养分吸收变化[J].干旱区研究ꎬ2006ꎬ23(4):604-608. [3]㊀李亚兵ꎬ韩迎春ꎬ冯璐ꎬ等.我国棉花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ꎬ2017ꎬ29(S1):80-88. [4]㊀韩辉.棉花机械与人工打顶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ꎬ2007ꎬ13(5):179.[5]㊀赵强ꎬ周春江ꎬ张巨松ꎬ等.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棉花学报ꎬ2011ꎬ23(4):329-333. [6]㊀杨成勋ꎬ张旺锋ꎬ徐守振ꎬ等.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ꎬ2016ꎬ49(9):1672-1684.[7]㊀CopurOꎬDemirelUꎬKarakusM.Effectsofseveralplantgrowthregulatorsontheyieldandfiberqualityofcotton(GossypiumhirsutumL.)[J].NotulaeBotanicaeHortiAgrobotaniciCluj ̄Napocaꎬ2010ꎬ38(3):104-110.94㊀第2期㊀㊀㊀㊀田玉刚ꎬ等: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8]㊀叶春秀ꎬ王刚ꎬ李有忠ꎬ等.不同化学打顶剂对北疆早熟陆地棉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ꎬ2017ꎬ30(4):762-766.[9]㊀张凤娇ꎬ武刚ꎬ覃文彬ꎬ等.打顶剂不同喷施时间对南疆棉花产量㊁品质的影响[J].塔里木大学学报ꎬ2021ꎬ33(2):69-78.[10]史亚辉ꎬ蔡晓虎ꎬ韩睿ꎬ等.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株型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ꎬ2021ꎬ58(5):802-813.[11]崔延楠ꎬ张璐ꎬ张特ꎬ等.化学封顶结合人工打顶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ꎬ2020ꎬ57(12):2197-2204.[12]吴雪琴ꎬ赵强ꎬ田立文ꎬ等.3种打(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株型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ꎬ2021ꎬ30(12):1797-1803.[13]董春玲.棉花喷施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植株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ꎬ2013.[14]康正华ꎬ赵强ꎬ娄善伟ꎬ等.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ꎬ2015ꎬ52(7):1200-1208.[15]王潭刚ꎬ马丽ꎬ李克富ꎬ等.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ꎬ2019ꎬ21(6):110-116.[16]董扬.不同化控剂对糜子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ꎬ2022ꎬ50(10):75-80.[17]WardlawIF.Interactionbetweendroughtandchronichightemperatureduringkernelfillinginwheatinacontrolledenvi ̄ronment[J].AnnalsofBotanyꎬ2002ꎬ90(4):469-476. [18]杨成勋ꎬ姚贺盛ꎬ杨延龙ꎬ等.化学打顶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ꎬ2015ꎬ52(7):1243-1250.[19]KumarRꎬSarawgiAKꎬRamosCꎬetal.Partitioningofdrymatterduringdroughtstressinrainfedlowlandrice[J].FieldCropsResearchꎬ2006ꎬ98(1):1-11.[20]李明华ꎬ路茜ꎬ崔静ꎬ等.增密减氮对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ꎬ2020ꎬ57(6):990-999.0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
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综述
![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afa00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e.png)
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综述戴翠荣;王献礼;贺美球;王文涛【摘要】Topping is a key link in cotton product, a timely topping can bring the growth duration of cotton forward, increas the amount of cotton bol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tton and increas the output of cotton. Mechanized topping can greatly shortens the working hours, increases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labour intensity.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mechanized cotton topping of XPCC, pio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lies in mechanized topping and chemical topping and shows the new path of further research.%打顶是棉花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适时适期完成打顶工作,可促使棉花早结铃、多结铃,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棉花产量.实现打顶机械化可以大大减少打顶时间、提高劳动效益、降低劳动强度.为此,文中介绍了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机械打顶和化学打顶两种打顶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期刊名称】《新疆农机化》【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作者】戴翠荣;王献礼;贺美球;王文涛【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01新疆兵团作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在中国棉花总量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1]。
化学打顶剂复配对棉花品种塔河2_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化学打顶剂复配对棉花品种塔河2_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6c931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7.png)
DOI:10.19462/ki.zgzy.20240103009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中熟棉花新品种(系)的综合评价闻小霞 杨中旭 李庆恩 李晓宇 尹会会 李秋芝 李海涛 商 娜 李 彤 尉法刚(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院,聊城250000)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山东省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系),本研究以中早熟常规组21个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21份棉花材料15个性状变异系数为0.62%~30.20%,单株结铃数变异系数最高(30.20%);其中有5个性状变异系数均超过10%(均为农艺性状),而纤维品质指标均小于10%。
生育期与株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籽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
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82%,可代表15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
通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及其对应的权重求和对参试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鲁棉1142、鲁棉271、德棉14号综合评价较高,表现较好。
关键词:棉花;中熟;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ew Mid Maturity Cotton Strains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WEN Xiaoxia,YANG Zhongxu,LI Qing’en,LI Xiaoyu,YIN Huihui,LI Qiuzhi,LI Haitao,SHANG Na,LI Tong,YU Fagang(Liaoche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aocheng 250000,Shandong)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属于抗旱耐盐碱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人们衣食住行中“衣”的生产制造原料,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棉花化学打顶试验示范
![棉花化学打顶试验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6abd8bbceb19e8b8f6bacf.png)
老 旧菇 棚及 一 些 菜棚 改 造 的菇 棚 , 病虫 害 发 生严 重 ,
如何 有 效 防治 病虫 害 ,成为 当前菇 农 面 对 的一 个 重
要 问题 。
一
、
主 要病 害及 防 治
1 . 绿 霉 茵
毛 霉 是高 温 高湿 条件 下 侵 染食 用 菌 培养 料 的一 种竞 争 性 杂菌 。毛霉 孢 子存 在 于空 气 、 水源 、 土 壤 和 有机 残 体 中 。培养 基 灭 菌不 彻底 , 或未 严 格 消毒 , 接 种粗放 , 生 产环 境 闷湿 , 培 养 料水 分 过 高 的情 况 下 ,
2 . 对棉 花 产量 的影 响
试 验设 2个 处理 : 处理 1 , 喷 施禾 田福 可 。 机械 喷
雾 ,第 1 次于 6 月1 8日, 6 6 7 米 喷施禾田福可①号
药8 O克塑 造株 型 ; 第 2次于 7月 1 4日, 6 6 7米 喷 施
表 2 不 同处理棉 花 产量 结构
3 4 农 村 科技 2 0 1 3 ( 1 2 )
i N i on g ‘ u n
e J ●
平 菇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贾 文捷 。 郝 敬 酷
( 新疆 农 业科 学 院植 物 保 护研 究 所 , 乌 鲁木 齐
8 3 0 0 9 1 )
随着 全 疆地 区平 菇栽 培 面积 不 断 扩大 ,栽 培周 期 为常年 化 生产 , 病 虫害 也有 不 断加 重趋 势 。尤其 是
- u I _ g 0 U I I I r 、口
u●
花 化 学 打 顶 试 验 示 范
罗 凤 君
( 兵 团第一 师十二 团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阿拉 尔
硅腐肥在棉花上施用效果试验
![硅腐肥在棉花上施用效果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776aadf3186bceb19e8bbb9.png)
由表 2可知 : 用 硅腐 肥 对 棉 花 产量 有 较 显 著 施
影响 , 平均 每 6 7米 籽棉 2 09 6 产 6 .5千 克 , 比空 白区
素1 0千克 , 追肥 6 7米 尿素 2 6 施 5千克 。处 理 C, 空
白对照 。
增产 9 . 1 4千 克 , 产率 为 5 . %; 6 增 41 3 比常 规施 肥 增 产 2 .5千 克 , 产率 1 . %。 53 增 07 6
的施 用效 果 ,为该 肥料 进 一步试 验 和 大面 积推 广应 用 提 供依据 。
二 、 料与 方法 材
1试 验 时 间 .
生育期 浇水 5次 , 计 每 6 7米 水 40米 合 6 浇 2 。化控
4次 , 别在 6月 6日、 分 6月 2 1日、 7月 1 t 7月 2 5 E、 3 日。7月 1 t 5 E人工 打顶 。1 0月 3日对各处 理小 区第 1次 收获 , 同时进 行 1 田间测产 和 室 内考 种 取 样 工 % 作 ,0月 2 t 2次 收获 。 1 5 E第
N ong C u n K e Ji
硅 腐 肥 在 棉 花 上 施 用 效 果 试 验
李 作 忠
( 吉市三 工镇农 业技 术推 广站 , 吉 昌 昌
8 10 )苗 率 9 .%, 6 7米 苗 12万 株左 右 。全 58 每 6 保 .
通 过 田间肥效 对 比试验 ,验 证 硅腐 肥在 棉 花上
四、 结果 与分 析
试验 于 21 0 0年 4月 ~ O月 在 昌吉 市 三 工镇 长 1 丰村 实施 。
2供 试 材 料 .
1对棉 花 生育性 状 的影响 . 表 1 不 同处理棉 花 生育性 状
棉花田管和棉花打顶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棉花田管和棉花打顶技术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b1523d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6.png)
棉花田管和棉花打顶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棉花田的管护和打顶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1. 管护技术:合理的管理和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棉花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包括及时除草、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
学习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田间管理的效能,确保棉花能够健康生长。
2. 打顶技术:打顶可以促使棉花植株分枝,增加产量。
掌握合适的打顶时机和方法,可以控制植株的分枝数量和高度,提高棉纤维的质量。
学习打顶技术需要了解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还需要熟悉具体的操作技巧。
3. 实践经验:实践是学习棉花田管和打顶技术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反复练习和摸索,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逐渐掌握技能和掌握技巧。
同时,可以与有经验的农户或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和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术。
总结起来,学习棉花田管和打顶技术需要理论基础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遵循农业生产的合规要求,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化学打顶剂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对棉花抗氧化性及品质的影响
![化学打顶剂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对棉花抗氧化性及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65a7a7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3.png)
化学打顶剂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对棉花抗氧化性及品质的影响郝斌1,张博1,张楠楠1,陈春利1,纪宇曦1,董红强1,2(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南疆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兵团重点试验室,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对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过氧化氢(H 2O 2)含量、丙二醛(MDA )含量、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以及棉花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
于药后每隔7d 取样1次,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种酶活性和2种抗氧化小分子物质含量。
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处理下,棉花随着施药后天数的增加,酶活性以及抗氧化小分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不同;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120g/hm 2处理对棉花H 2O 2含量、MDA 含量、CAT 活性、POD 活性、SOD 活性影响明显。
棉花H 2O 2含量、MDA 含量、CAT 活性、POD 活性、SOD 活性因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化学打顶剂不同浓度影响也不同。
因此,矮壮素水杨酸120g/hm 2为适宜的浓度;不同浓度的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化学打顶剂不影响棉花品质。
关键词:棉花;化学打顶;抗氧化;品质到了控制顶尖生长的效果,不仅能有效控制棉花株高,而且在果枝生长、塑造株型、提高冠层透光率这些方面的控制效果也表现良好,最终还能增产,但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11]。
化学打顶作为一项新型简约化植棉的技术,在棉花种植生产中推广很有必要,但要以不减产和不降低棉花纤维品质为前提,在当地机采棉栽培体系下,制定出一套适用的化学打顶药剂综合配套农事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南疆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还能节省植棉成本,对扩大规模化种植棉田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2]。
通过研究本试验化学打顶剂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对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丙二醛(MDA )、过氧化氢(H 2O 2)等酶活性及抗氧化小分子物质含量和棉花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矮壮素水杨酸离子液体药剂浓度,以期为棉花化学打顶以及环境胁迫高温下诱导抗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98554f1aef8941ea76e058e.png)
2 1 5盱片厚 度 。 最 后一 次喷 药后 6d测 量棉 株倒 ..
4叶 叶片厚 度 , 结果 表 明 , 照 叶 片 厚 度 最小 , 壮 对 矮 素最 大 ( 3 。 图 ) .
旨 吕
蹬 古
3 小 结
清水 ( K) 棉太 金 C 矮壮素 缩节胺
喷施 调节 剂 能影响 棉花 生 长 发育 和 产量 , 有效
不 同生 长调 节剂 对棉 花 生长发 育 的影 响
金 路路 , 徐 敏 。 子胜 王 ( 宁省经 济作 物研 究所/ 辽 国家棉 花产 业技术 体 系辽 河 综合试验 站 , 阳 1 1 0 ) 辽 1 0 0
Th n u n e o fe e tGr wt g l td M e ia n n Co t n Gr wt e I f e c fDif r n o h Re u a e d c me to to o h l
地 解 决 了肥 促 与 疯 长 、 长 与坐 铃 的矛 盾 , 调 了 疯 协
密、 、 肥 水与 成铃 的关 系 , 棉花 高产 优质 综 合 配套 是
关 键 技 术 措 施 之 一 ,已成 为棉 花 生 产 的 一 项 必不 叶面积 测量采 用 叶形纸 法 , 从现 蕾 至打 顶后 结
可 少 的技术 。然 而在生 产 中也 出现 了一些 问题 , 效 果 不理 想 。本 研 究使 用 生 产 上 普 遍 应 用 的 生 长调
・
2 1 6成 铃 分 布 。 表 4表 明 , 壮 素处 理 第 一 果节 .. 矮 成铃 率最高 , 太金处 理第 二果 节成 铃率 、 棉 第二 果节
以外 成铃 率 、 ~4果 枝 成 铃 率 均 最 高 , 节胺 处 理 1 缩 5- " 8果枝 成铃率最 高 , - ' 清水对照 均最低 。可 以看 出 , 喷施化 学调节剂 对棉株成铃 分布有很 大影响 。
棉花打顶去侧枝操作方法
![棉花打顶去侧枝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8eb5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9.png)
棉花打顶去侧枝操作方法棉花打顶去侧枝是指在棉花生长过程中,通过剪除顶部和侧枝的方法,来促进棉花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以下是棉花打顶去侧枝的具体操作方法:1. 打顶操作:在棉花苗期或初花期,棉花主蔓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打顶操作。
打顶的目的是使棉花发展主蔓,提高储量和产量。
首先,选取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分枝较少的棉花植株进行打顶。
然后,用剪刀或割刀将主蔓的顶部剪除,剪口要平整,保留一定的叶片。
打顶后,注意及时清除剪下的顶部,以免影响棉花周围的环境。
2. 去侧枝操作:在棉花花苞开始膨大时,对棉花的侧枝进行去除,以减少枝叶的竞争,使棉花的养分能够更好地分配到果实上。
选择去除长度大、侧枝比较长的侧枝。
去侧枝时,使用锋利的剪刀或割刀从侧枝与主蔓交接处45度角剪除,剪口要平整光滑,不留残枝。
同时,注意去除过程中要将剪下的侧枝及时清理干净,以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3. 注意事项:进行棉花打顶去侧枝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合打顶去侧枝的时间一般是在棉花苗期或初花期。
此时棉花生长较快,进行打顶去侧枝能够更好地控制整株棉花的生长。
b. 注意力度和次数:打顶和去侧枝的力度要适中,剪口要平整光滑,不要将棉花主蔓和侧枝剪断。
此外,次数也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多的打顶去侧枝会影响棉花的生长和养分摄取。
c. 定期观察和清理:打顶去侧枝后,要定期观察棉花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掉枯黄的叶片和病虫害的防治。
同时,还需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适量的追肥和浇水,以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通过棉花打顶去侧枝的操作,可以控制棉花的生长形态,促进果实的发育,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这种操作方法在棉花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棉花的抗病虫能力,为棉花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噻苯隆复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噻苯隆复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b0a36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6.png)
河南农业科学,2024,53(4):47⁃56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15933/ki.1004-3268.2024.04.006噻苯隆复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吴刚,田阳青,赵强,李欣欣,穆妮热·阿卜杜艾尼,王文庆,张家豪(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胺(W4),以清水为CK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棉花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分析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SPAD 值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处理中W3处理各项调查指标总体最优。
具体表现如下:吐絮期,W3处理棉花株高、株宽、第3果枝长、第7果枝长、叶枝长较CK 分别降低1.23%、3.14%、10.96%、11.72%、18.92%;施药后30d ,SPAD 值和蕾铃的干物质积累量较CK 分别增加2.05%和9.98%,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较CK 提升7.61%,叶面积指数较CK 提高10.85%;单株铃数较CK 增加11.28%,籽棉产量较CK 增加11.23%。
综上,在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0.1%噻苯隆450mL/hm 2+5%烯效唑75g/hm 2能够抑制棉花无限生长,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 值,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提高单株铃数,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棉花;噻苯隆;植物生长延缓剂;生长发育;产量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268(2024)04-0047-10收稿日期:2023-05-18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0A01002-2)作者简介:吴刚(1997-),男,新疆察布查尔锡伯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
打顶和摘心的作用
![打顶和摘心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6aaa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7.png)
打顶和摘心的作用打顶和摘心是两种常见的农业技术操作,它们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打顶和摘心的定义、作用、适用范围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打顶的作用打顶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将植株的顶端部分切割或捏掉的操作。
打顶主要应用于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分蘖: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打顶能够刺激植株的分蘖生长。
当顶端被打掉后,植株会通过侧芽的生长来弥补顶端的损失,从而增加植株的分枝数目,提高产量。
2. 避免过分生长:打顶可以限制植株的生长高度,避免过分生长导致植株倒伏。
对于高秆作物来说,高度过高会增加植株的风险,容易造成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
3. 促进果实发育:打顶能够促进农作物的果实发育。
在打顶后,植株的能量会更多地分配到侧枝和果实上,从而使果实更加饱满和健康,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二、摘心的作用摘心是指将植株茎轴的心脏部分(也即是茎顶部的生长点)切除的操作。
摘心主要适用于茎叶作物,如番茄、辣椒等,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分枝:摘心能够促进植株的分枝生长。
当茎顶部的生长点被摘除后,植株会通过侧生芽的生长来弥补顶端的损失,从而增加植株的分枝数目,增加果实的产量。
2. 控制植株高度:摘心可以控制植株的高度,使植株生长更加紧凑。
对于茎叶作物来说,过高的植株会增加管理的难度,摘心能够使植株保持适宜的高度,方便管理和采摘。
3. 促进果实发育:摘心能够促进农作物的果实发育。
通过摘除心脏部分,植株的能量更多地分配到侧枝和果实上,从而使果实更加饱满和健康,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适用范围打顶和摘心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田种植中更为常见。
打顶技术适用于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而摘心技术适用于茎叶作物,如番茄、辣椒等。
四、实施方法1. 打顶操作: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使用刀具或手指将顶端部分切割或捏掉即可。
化学封顶棉花高产诊断指标鉴定及产量形成的生育规律
![化学封顶棉花高产诊断指标鉴定及产量形成的生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b806f9131126edb6e1a102e.png)
doi:10.6048/j.issn.1001-4330.2019.02.003
化学封顶棉花高产诊断指标鉴定及产量 形成的生育规律
刘开宇,王蜜蜂,崔延楠,张 特,赵 强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目的】研究北疆地区化学封顶棉花,产量形成所对应的生育规律及叶龄指标,建立高产诊断指标并 研究高产形成的生育规律。【方法】选取高产、中产、低产三块棉田,分析不同产量棉田棉花生育过程及农艺 指标变化规律,建立诊断指标表。【结果】不同产量棉田各生育时期在株型的表现上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出 叶速度,茎粗,果枝现蕾、开花和吐絮的时间。化学封顶高产棉田主茎叶片数控制在 17片左右,株高控制在 75~80cm,化学封顶后株高增长量在 10cm以内,各果枝第一节位现蕾、开花速率宜保持在 3d/台,吐絮在 2. 12d/台,现蕾至开花以 22d为宜,开花至吐絮以 57.5d为宜。【结论】制定化学打顶高产棉田“叶龄 -相对株 高法”、“叶龄 -相对茎粗法”叶龄高产诊断指标表,保证化学封顶棉田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需在棉花不同生 育时期,合理控制株形、出叶速度及长势。 关键词:棉花;化学封顶;叶龄;农艺性状;生育规律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19)02-0216-10
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1膜 6行,滴灌种植模 式,行距配置(72+4)cm。于相近区域选取不同 产量棉田,每块棉田选取 3个点作为重复,小区面 积 33.4m2,水肥管理一致,其他措施随大田。 1.2.2 测定项目 1.2.2.1 农艺性状调查
在试验小 区 内 选 择 长 势 均 匀 具 有 代 表 性 样 点,每小区选取内外行各选取连续 5株,共计 10 株。从第 3片真叶开始分别记录棉株每片真叶展 平日期和展平日期的茎粗(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株高,每台果枝第一、第二果节现蕾、开花、吐絮日 期等指标。 1.2.2.2 经济性状调查
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5101378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00.png)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15]李 蒙,李亚琼,李亮杰,等.砻糠灰不同配比的草炭基质特性及其对甜瓜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4):84-92.[16]郭世荣.无土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113-120. [17]朱经伟,张 恒,冯 娅,等.不同育苗基质对贵州烤烟主产区烟苗综合素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6):32-37.[18]朱振国,李 峰,温 亮,等.IBA对烟草幼苗SPAD值及光合系统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9):35-38.[19]宋碧清,禹晓梅,郑昀晔,等.烟草种子成熟过程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0):3349-3354.[20]李小龙,董青君,郭建华,等.蚓粪基质育苗对田间烟草长势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4):15-20.[21]孙程旭,冯美利,刘立云,等.不同椰衣栽培介质对西瓜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2):6-11.[22]夏志林,莫静静,箄剑渝,等.基质对烤烟托盘育苗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77-80.[23]吕秀敏,聂 欣,徐辰生,等.基于蚯蚓堆肥的烟草育苗基质开发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3):316-319.[24]张力方,李志元,秦 勇.不同复配基质对盆栽荆芥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3,60(1):150-160.[25]卢万义,覃创羿,鲁宗翰,等.不同基质配比对沃柑大苗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果树,2023(3):79-84.谢 佳,许豆豆,赵 强,等.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5):89-9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5.013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谢 佳,许豆豆,赵 强,田阳青,任若飞(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为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新疆库尔勒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7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大田常规甲哌(DPC,225g/hm2)使用剂量为对照,在棉花全生育期中分别喷施675g/hm2Pro-Ca与225g/hm2DPC、975g/hm2Pro-Ca与225g/hm2DPC、1275g/hm2Pro-Ca与225g/hm2DPC、675g/hm2Pro-Ca、975g/hm2Pro-Ca和1275g/hm2Pro-Ca,共6个处理。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e23c52aa32d7375a417801b.png)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作者:袁青锋郑新疆张静管利军徐宇强朱晓平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采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和人工打顶方式对棉花进行打顶,比较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打顶时,棉花的株高、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高于人工打顶,单铃质量、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使用化学打顶方式,棉花有增产潜力。
关键词:化学打顶;棉花;生长发育;产量中图分类号:S56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072-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适宜棉花的生长。
打顶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新疆兵团棉区机械化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棉花打顶仍无法摆脱手工操作。
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源紧缺、用工成本上涨过快,棉花打顶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或打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机械打顶对棉株蕾铃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降低了棉花的吐絮效率,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
化学打顶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控制棉花的无限生长,从而达到类似人工打顶的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
李新裕等在长绒棉上开展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缩节胺来取代人工打顶试验;李雪等研究辛酸甲酯、癸酸甲酯和6-BA对棉花打顶的影响,但效果不明显;赵强等研究含有缩节胺、缓释剂和助剂的化学打顶剂,在南疆棉花生产应用中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在东疆地区还没有开展棉花化学打顶方面的研究。
本试验通过棉花叶面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研究东疆垦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上推广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于2013年4-10月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院所进行,选取东疆棉花主栽品种大铃148为供试材料,4月22日播种,种植密度21.6万株/hm2,采用2m超宽膜栽培,一膜6行,株行距为12.5cm×60cm。
棉太金对抗虫棉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
![棉太金对抗虫棉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47f8486cc22bcd126ff0c9b.png)
( 每小 区随机收获 正 常吐絮 棉铃5 个 测定 铃重 和衣 3) 0
由于B 基 因 导人 引 起 了棉 花 生 理紊 乱 , 在 着 前 期长 势 T 存 过弱、 后期 容易早 衰 的问题 , 严重影 响棉花 产量 。 寻求专 为
门针 对转 B 基 因抗 虫 棉 的化 学 调节 剂 , T 鲁西 综 合 试验 站 于2 1年 在 山东 临清 进行 了棉太 金 在棉 花生 产 上 的调控 01
第1 卷 1期 8 8
李海涛等
棉太金对抗虫棉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的影 响
5 9
22 成 铃 分 布 调 查 结 果 .
分和合 理分 配 , 对增加果 枝数 、 棉铃 数起 到很好 的作用 。 因
试 验 设3 处 理 : 1) 太 金 。 花 期 每6 7 1 1 个 ( 棉 初 6 m用 袋
号6 l 盛 花 期 每6 7 1 号 1 ml 打顶 后 每6 7 m, 6 m 用 袋2 2 , 6 m 用 1 3 1 m ; 2)2 %助 壮 素 。初 花 期 每6 7 lml 袋 号 8 l( 0 6 m用 O ,
5 8
安徽农学通报 ,A h i giS iB l2 1 .8 1 1 n u r c. u1 0 21 (8 A .
棉太金 对抗 虫棉农 艺性状 、 济性 状 的影 响 经
李海 涛 杨 中旭 李 秋芝 尹会会 王士红 李 彤
( 国家棉 花产业技术体 系鲁西综合试 验站 , 山东 聊城 2 2 0 ) 50 0
分等 。
( 吐絮期分 小区收花测产 。 4)
2 结 果 与分 析
21 农 艺 性 状 调 查 结 果 .
试验, 以期棉 太金适 宜 的应用技 术与鲁 西地 区栽培技 术整
棉花生产的全程化学调控技术
![棉花生产的全程化学调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2b74d55022aaea998f0fa1.png)
气温 高 时 ,喷施 浓度 可低 一 点 ,反 之 ,则 浓度
适 当 加 大 。若 秋 桃 特 别 多 , 棉 铃 铃 期 差 距 过
3 .抓好 配套 措施
缩 节 胺 、调节 胺 、 “ 0 ”等 既 不 是 肥 , 82
大,则可分期分层喷施 ,即先喷下部分棉铃,
也 不是 药 ,只 是 一种 调节 物 质 , 因此 ,在应 用
促 早现 蕾 。营养 钵 苗蕾 期 到初 花期 ,对 于 旺长
节 胺 7 5 1 克 ,初 花 期 每 公 顷每 次 用 缩 节 胺 .~ 5
4 .提 高棉花 纤维品质 ,有利于提 高经济 苗 ,可 喷 1 次缩 节胺 ,蕾期 每 公 顷每次 用缩 ~2
・l ・ 2
中国棉麻流通 经济
就 行 了 。首 先 ,要 明确 化 学 调 节 剂 的 类 学 调 节 剂 品 牌 很 多 , 但 棉 株 生 长 迟 缓 , 上 部 果 枝 伸 展 不 出来 , 可 用
在 棉 花 生产 上 普 遍 应 用 的是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3  ̄5 p m “ 二 o ”进 行 缓 解 ,或者 加 强 0 0p 的 九 “ 0 ” 、调节 胺 、缩 节胺 和助 壮 素 。 “ 0 ” 棉 田管 理 ,增加 施肥 浇水 次数 也可减 轻药 害 。 82 82
斤 喷 雾 , 以缩短 中部 主 茎 、果 枝长 度 ,推 迟封 盛 蕾至 打 顶期 ,要 及 时喷 施调 节胺 、缩 节胺 或
行和减 少 蕾铃脱 落 。
者 助壮 素 ,防止 疯长 ,封顶 落锁 。 2 .正确 配 制施 用剂量 ,注意施 药质 量
四是 打 顶 后 亩 用 4 5 缩 节 胺 对 水 5 公 ~ 克 0 斤 喷施 棉 株 中、上 部 , 以防止 顶部 果枝 甩 长辫 子 ,抑 制 赘芽 生 长 ,改 善棉 田通 风透 光 条件 。
不同打顶时间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打顶时间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62600f90c69ec3d5bb75ef.png)
棉 铃小 , 部形 成 的花铃 脱 落 , 成 空梢 , 响产 量 。 上 形 影 ② 生育进 程偏 晚 的棉 田若 打 顶偏 晚则 易形 成 中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品种 随着 打顶 时间 的后 延 。 两 株 高和 果枝 台数 都 明显增 加 , 茎节 间距 也加 大 , 主 而 下 空 。棉 铃 纵 向分布 与打顶 时 间 的关 系是 中 下部 结 铃 率 随打顶 时 间的后 延 而减 少 ,上 部结 铃 率 随打 顶
吐絮率 ( %)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5 . 74
不 同打顶 时期棉 花产 量 因子 ( 新陆早 2 4号)
日期( / 日 月) 2 / 2/ 3 / 06 56 06 57 / 1/ 1 / 不打 项 0 7 5 7
、
材 料 与方法
1试验 地情 况 . 试验 地位 于农 6师新 湖农 场 3分场 1 3连 2区 1
公 顷静缸 ( 万十 )8 1 58 0 7 6 8 5 8 5 7 2 5 3 2 0 8 8 5 5 8 1 6 7 6 9 8 4 4 6 7 9 7 2 静 重( %) 表分( %) 57 6 l . . 9 O 3. 72 3 . 71 6 l . O 3. 7 3 59 . 8 3. 7 0 56 . 9 3. 6 9 53 . 9 3. 71 5 . " 3. 7 1
57 . 6
47 .1 3. 77
公顷特数( 万十)9 7 6 9 6 9 7 3 0 2 8 9 2 9 5 1 4 O 3 6 6l 2 8 4 1 2 1 9 3 75 l6 0 8 5
暑墓 181 8510l5 l . lo 蔷 l7 . 5 7 7 . 9 857 l 5 9 6 2 5 4 7
打顶对棉花赘芽生长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
![打顶对棉花赘芽生长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acafde3f8c75fbfc77db2e1.png)
棉花赘芽由一级腋芽渊果枝或叶枝冤叶腋内 的分生组织分化发育而来袁是一级腋芽先出叶的 腋芽分化出的二级腋芽[1]遥 赘芽在棉花胚胎发生 期就已经形成袁在水肥充足尧棉田郁闭等环境条 件下袁极易快速生长形成叶枝遥 打顶以后袁赘芽生 长更为迅速遥 棉花赘芽的生长消耗营养袁并且影
摘要院以赘芽生长势强的冀 151 和 269 系及赘芽生长势弱的冀棉 169 和 182 系作为材料袁观察打顶渊D冤尧打顶 + 顶施 IAA渊D+T冤和打顶 + 果枝顶芽施用 IAA渊D+F冤处理下赘芽的生长势以及内源 Z+ZR 与 IAA 含量的变化遥 结果显示袁棉花上部赘芽在打顶 20 d 后显著伸长袁内源 Z+ZR 水平在打顶 6 h 后也明显提高袁IAA 水平显著下 降曰 而 D+T 和 D+F 处理的棉花上部赘芽的伸长及内源 Z+ZR 水平的提高幅度均明显低于 D 处理袁IAA 含量 则无显著变化遥 表明棉花茎节处合成的 CTK 促进赘芽生长袁其水平受茎中由上而下 IAA 流的控制遥 棉花赘芽 的生长既受主茎中 IAA 流调控袁也受果枝中 IAA 流的影响遥 关键词院棉花曰赘芽曰打顶曰激素曰调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院A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2-7807渊2014冤04-0295-06
赘芽数渊逸1 cm冤Number of redundant vegetative shoots (逸1 cm)
上部 Uper 下部 Lower 总数 Total
3.1 b
2.2 a
5.3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 花 学 报 C  ̄ n S in e 2 1 , 3 4 :2 - 3 o o ce c 0 2 ( ) 3 9 3 3 1
化 学打顶 对 南疆棉 花 农 艺和 经济性 状 的影 响
赵 强 , 春江 张 巨松 , 松 林 , 一周 , 李 恽友 兰 。 田晓 莉 ,
期 冠 层 透 光 性好 。 学 打 顶 棉 花 上 部 果枝 结铃 数和 内 围铃 数 略 高 于 人 工 打 顶 , 重 与人 工 打 顶 的 相 当, 分 略 化 铃 衣
有 降低 , 子棉 和 皮 棉 产 量 与 人 工 打 顶 相 当且 有增 产潜 力 , 综合 纤 维 品质 无显 著 影 响 。 对
摘 要 : 陆 地 棉 品种 中棉 所 4 以 9号 为 材 料 , 2 0 -2 1 于 0 8 0 0年 在 新疆 阿 克 苏 市开 展 了化 学 打 顶 和 人 工 打 顶 的 田 问对 比试 验 . 究 了 2种 打 顶 方 式 下 棉 花 农 艺 性状 、 层 特 征 、 铃 空 间 分 布 、 量 性状 及 纤 维 品质 的 异 同 点 。 研 冠 棉 产 结 果 表 明, 学打 顶 后 棉 株 高 于 人 工打 顶 , 株 宽 、 枝 长 及 叶枝 长 显著 低 于 人 工 打 顶 , 而株 型 更 紧凑 、 絮 化 但 果 因 见
i S uhXi in n o t n a 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
Z AO Q a g,Z U C u -a g, HA —o g, I o gl Y ul T A Xiol H in HO h n in Z NG J sn 2L n —n, uN Yo — n, I N a — r , j u S i a i
wi u t a t c lv r h i CCRI 9a tra, r m 0 8t 0 . h h mia eo p n g n o ti e l w— l a e p q a h o i e s 4 ma ei l f o 2 0 o2 T e c e c l t p ig a e t n an d so r e s d me i u t l r 1 0 d c e c d a d a d t e , n sa p i da e s met st ema u l e o p n o o . h e u t d c t dt a ep a t e o p d n d i v s a d wa p l t h a i a n a t p i g i c  ̄ n T er s l i iae t h ln sd t p e i e t me h d n sn h t b h mi a g n r a lr n a r we a o e d t p e y h n s wh c e u t d i r g tt n mi a c d l yc e c l e t a we et l d n ro rt n t s e o p d b a d , i h r s l mo e l h a s t n e i mid e ea h h e n i r t n a d l we y r o o o a o y Ad i o al , h mia e o p n i o l rt e b l weg t b tr d c d t e l tp r e t n o rl e fc  ̄ n c n p . d t n l c e c ld t p i g d d n t t h o l i h , u e u e h i ec n a i y ae n si h l . e b l n mb rp rp a ta d y ed f r h mia e o pn r r a e a h s o a u l eo p n n 2 , u l t Th o l u e e ln n i l o e c l t p i g we eg e t r h n t o e f r n a t p ig i 01 b t g y c d t m d 0 t e s me a elte 0 9 Th r r o sg i c n i e e c o r h n ie f e u l y b t e h mi a d t p i g h a st atri 2 0 . e e we en in f a t f rn e i c mp e e sv b r a i ewe n c e c l e o p n h n i d f n i q t a d ma u l eo p n . twa o c u e a e c e c ld t p i g i ap t n il r ci e t e lc e ma u ld t p i g i n n a t p i g I d sc n l d d t tt h mia e o p n s o e t a t o r p a e t n a eo p n h h ap c h n
(. 国农 业 大 学 农 学 与 生 物技 术 学 院作 物 化 学 控 制 研 究 中心 , 京 1 09 ;. 1中 北 0 13 2 新疆 农 业 大 学 / 育 部 棉 花 工 程研 究 中 教
心, 乌鲁 木 齐 8 0 5 ; . 京 市农 业技 术推 广 站 , 京 1 0 2 ) 3023 北 北 0 0 9
f. et f rpC e cl o  ̄ LC lg f giut eadBoeh ooy C ia r ut a nvr t B in 0 13 1 C nr o C o hmia C n o o eeo A r l r n itcn l , hn Agi l rl iesy eig10 9 , e l c u g c u U i, j
关 键 词 : 花 ; 学打 顶 : 艺 性 状 ; 量 ; 维 品质 棉 化 农 产 纤 中 图分 类 号 : 5 20 ¥ 6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 7 0 ( 0 1 0 .3 90 10 —87 2 l )402 —5
E e t f h mi l eo pn nteC n p n ido o o ( o spu h s tm) f c o e c tp i o a o y dYe f t nG s y i C aD g h a l C t m i uu r
Abt c: il ep r n o t o o h mi l n n a dtp igw s o d c di Aks 4 。7N 8 。6E , ni g satFe x ei tb u t nc e c dmau l e pn a n u t eu(11 , 62 )Xi a , r d me a ct aa o c e n jn
C i ; . ot n ier gReer e t,t hn s ns yo d c tnXi i gA r utrlU ie i , rmq hn 2 C tn E gn ei sac C nr h C ieeMiir fE uai / n a gi l a nvr t U u i a o n h e e t o jn cu s y 8 0 5 hn ; . e igA r—eh ooyE t s nSao , e i 0 2 , hn ) 30 2 C ia3 B in goTc n l xe i tt n B in 1 0 9 C i j g no i jg 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