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五章呼吸生理

合集下载

生理第五章呼吸试题及答案

生理第五章呼吸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呼吸二、填空题1、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或组织换气肺通气肺换气2、加温加湿过滤清洁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4、吸气呼气5、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肺泡表面力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三个互相衔接而又同时进行的环节。

外呼吸包括和。

2、呼吸道对吸入气具有、、、以及引起防御反射等保护作用。

3、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直接动力来自。

4、平静呼吸时,是主动的,是被动的。

5、肺的弹性阻力除来自外,还与有关。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D 2、E 3、E 4、C 5、B1.呼吸的概念是指()A.气体进出于肺的过程 B.气体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C.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D.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E.呼吸运动2.外呼吸是指()A.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E.肺通气与肺换气的过程3.呼吸运动是指()A.肺的扩大和缩小 B.肺压升高和降低 C.胸膜腔压的变化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 E.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4.关于平静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气是主动的过程 B.呼气运动不是由呼气肌收缩引起的C.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大 D.膈肌所起的作用比肋间外肌大E.吸气时没有辅助吸气肌参与5.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 B.肺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的弹性回缩力D.呼吸肌的舒缩 E.胸压与大气压之差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E 2、AC 3、BDE 4、ACDE 5、ABCDE A.调节气流阻力 B.使吸入气温暖、湿润 C.清洁过滤空气D.实现气体交换 E.引起防御反射2.平静呼吸时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有()A.肋间外肌 B.肋间肌 C.膈肌 D.胸大肌 E.腹壁肌3.呼吸运动中,肺压等于大气压的时相有()A.吸气之初 B.吸气之末 C.呼气之初D.呼气之末 E.呼吸道通畅且无气流流动时4.吸气时可发生()A.胸负压增大 B.肺压不变C.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增加D.气道口径变大 E.肺泡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减少5.与胸负压有关的因素是()A.肺压 B.肺回缩力 C.呼吸运动 D.肺泡表面力 E.胸膜腔密闭五、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F 2、F 3、T 4、T 5、F()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个环节。

《人体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呼吸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呼吸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3.胸内压4.肺泡通气量5.用力肺活量6.最大通气量7.血氧饱和度8.解剖无效腔二、填空题1.外呼吸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吸气末,肺内压_______________大气压,胸内压_______________大气压。

3.肺通气的阻力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_______________。

5.肺每分通气量等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乘积。

6.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肺换气是指()A.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环境之间所气体交换D.外界氧气进入肺的过程E.肺泡二氧化碳排至外环境的过程2.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胸腔内有少量的气体B.呼气时胸内压等于大气压C.用力吸气时胸内压是正压D.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E.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3.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和分泌B.增多时可引起肺不张C.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减少时可引起肺水肿E.减少时可增大肺弹性阻力4.肺换气的动力是()A.气体的分压差B.呼吸运动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E.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5.肺活量等于()A.潮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B.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C.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D.潮气量与余气量之和E.肺容量与补吸气量之差6.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50g/L时,出现紫绀B.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C.严重缺氧的人不一定都出现紫绀D.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紫绀E.一氧化碳中毒时不出现紫绀7.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KHCO3C.Na HCO3D.HbNHCOOHE.物理溶解8.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A.中枢化学感受器B.外周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中枢E.大脑皮层9.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A.O2B.H+C.CO2D.Hb10.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B.感受器在气管至细支气管平滑肌内C.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D.在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起重要作用E.又称黑-伯氏反射四、问答题1.简述红细胞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过程中的作用。

生理学 第五章呼吸

生理学 第五章呼吸

呼吸一.名词解释1.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2.顺应性(compliance)3.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4.潮气量(tidal volume,TV)5.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6.用力呼气量(FVC)7.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 dead space)8.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9.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10.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11.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12.肺扩散容量(pulmonary diffusion capacity)13.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14.氧容量(oxygen capacity)15.氧含量(oxygen content)16.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17.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18.波尔效应(Bohr effect)19.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20.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二、填空题2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_____,_____,_____其中外呼吸包括_____ 和_____;内呼吸包括_____ 和_____。

22.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直接动力是_____ 。

23.肺通气的阻力包括_____和_____ 两种。

24.肺的弹性阻力来自_____和_____,其中以_____为主。

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_____ ,它受_____、_____和_____ 的影响。

25.弹性阻力大,不易扩张,顺应性_____;弹性阻力小,易扩张,顺应性_____26.正常成人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_____为主;小儿主要是_____ 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呼吸为主。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呼吸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呼吸

11. 当呼吸肌完全松弛时,肺容量等于( )
A. residual volume B. vital capacity
C.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D. inspiratory capacity
E.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12. 呼吸频率从 12 次/分增加到 24 次/分,tidal volume 从 500mL 减少到 250mL,则( )
A. 为主动转运
B. 在血中溶解度大
C. 易通过呼吸膜 D. 分压梯度比较大
E. 相对分子量比 O2 大
18. 体内 CO2 分压最高的是( )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液
E. 细胞内液
19. 下列关于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C. 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有抑制作用
D. 脑脊液中的缓冲系统缓冲了脑脊液 pH 的变化
E. 血液中 H+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B 型题]
1~4 题
A. 肺通气量
B. alveolar ventilation
C. tidal volume D.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A. 安静时正常值为 0. 84
B. 比值减少,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
C. 肺尖部可增大到 3
D. 肺下部可低于 0. 84
E. 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
20. 下列哪种因素可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
A. CO2 分压增高 B. pH 值增高
C. 温度降低
D. 2,3-二磷酸甘油酸降低

5生理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第五章呼吸

5生理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第五章呼吸

生理练习题第五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2、肺通气3、呼吸运动4、肺内压5、胸内压6、弹性阻力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8、潮气量9、肺活量10、肺通气量11、生理无效腔12、肺泡通气量13、通气/血流14、血氧饱和度15、氧解离曲线二、填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又包括和。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3、肺通气的阻力有和两种。

弹性阻力用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关系。

4、肺的弹性阻力来自和,尤以为主。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肺泡液体分子层上,具有作用。

6、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它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气道口径的影响,其中是影响其阻力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7、肺总量等于四种基本肺容积:、、与之和。

8、功能残气量等于与之和。

9、生理无效腔等于和之和,其中正常人接近于零,因此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后者正常成人约为 mL。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和。

11、正常成人的通气/血流比值为。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缺氧。

12、O2和CO2都以和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运输,以为主。

13、O2主要以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形成和。

1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和血红蛋白自身性质。

15、氧合血红蛋白呈色,去氧血红蛋白呈色。

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

16、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和,可感受动脉血中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可感受的变化。

17、当动脉血中CO2浓度,H+浓度升高或O2分压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三、选择题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1、推进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A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B、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间的压力差C、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D、肺内压与跨壁压之间的压力差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2、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D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的扩大和缩小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3、以下过程属于被动过程的是( C )。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五章呼吸生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五章呼吸生理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五章呼吸生理名词解释:1 呼吸2 肺通气3 胸内压4 肺顺应性5 潮气量6 肺活量7 时间肺活量8 每分通气量9 肺泡通气量10 肺换气11组织换气12 血氧饱和度13氧解离曲线14肺牵张反射15表面活性物质16肺通气血流比填空题:呼吸的三个衔接环节是————、——————和————————。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一个——过程,而呼气是一个——过程。

胸内压的特点是——压,其生理意义是——————和——————。

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和————,其中以————阻力为主。

生理无效腔包括——————和——————————。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

氧气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而CO2主要形式是—————。

氧解离曲线右移,表明氧释放————,而氧结合——————。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顺应性和肺弹性阻力之间的关系呈——比。

单选题: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C)A.呼吸肌的舒缩B.肺舒缩运动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胸廓的舒缩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2 胸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A.肺的回缩力B.肺弹性阻力C.大气压力D.胸膜腔的密闭性E.胸廓的扩张3 维持胸内压的必要条件是(B)A.呼吸运动B.胸膜腔的密闭性C.胸膜腔中浆液分子的内聚力D.肺的自然容积小于胸廓的自然容积E.胸廓扩张4 胸廓弹性阻力影响呼吸,主要取决于(D)A.呼吸肌舒缩程度B.胸内压大小C.肺弹性阻力大小D.胸廓所处的位置E.肺内压大小5 对肺弹性阻力的叙述,错误的是(C)A.肺弹性阻力包括肺泡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B.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弹性纤维C.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D.肺弹性阻力大小一般用肺顺应性来表示E.肺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成反变关系6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A.由肺泡两型上皮细胞分泌B.主要成分是脂质C.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能增加肺的回缩力E.防止液体流入肺泡7 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其肺泡通气量约为(C)A.3 LB.4 LC.5 LD.6 LE.7 L8 气体扩散速率与(E)A.分压差成反比B.温度成反比C.扩散面积成反比D.扩散距离成正比E.扩散系数成正比9 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A.气体分压差B.气体溶解度C.气体分子量D.呼吸膜通透性E.气体与血红蛋白亲和力10 有关氧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E)A.O2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血液中化学结合的O2量远大于物理溶解的O2量D. O2与Hb的结合反应快,不需要酶的催化,,且可逆的E.吸入高压氧主要是增加化学结合的O2量11 Hb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B)A.Hb的浓度B.氧分压C.血浆pH值D.CO2分压E.2,3-DPG含量12 氧解离曲线通常表示(C)A.Hb氧容量与PO2关系的曲线B.Hb氧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C.Hb氧饱和度与PO2关系的曲线D.O2在血液中溶解的量与PO2关系的曲线E.血中CO2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13 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D)A.变深变快B.变浅变快C.变浅变慢D.变深变慢E.吸气时相缩短14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D)A.OH-B.H+C.O2D.CO2E.NaHCO315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C)A.血液中的CO2B.血液中的H+C.脑脊液中的H+D.脑脊液中的CO2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16 动脉血PCO2升高对呼吸的兴奋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实现的(C)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E.直接兴奋呼吸肌17 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的是(E)A.PCO2升高B.pH降低C.温度升高D.2,3-DPG升高E.库存三周后的血液18 肺活量等于(A)A.深吸气量+补呼气量B.肺总容量-肺活量C.深吸气量-潮气量D.深吸气量-补呼气量E.补呼气量+残气量19 调节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B)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大脑皮层20 胸内压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E)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B. 大气压+跨肺压C.肺内压+跨胸壁压D.大气压+肺回缩力E.大气压-肺回缩力回答题:试述胸内压特点、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

05.生理学题库(第五章-呼吸系统)

05.生理学题库(第五章-呼吸系统)

05.生理学题库(第五章-呼吸系统)第五章呼吸系统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腹式呼吸2.胸式呼吸3.顺应性4.潮气量5.肺活量6.时间肺活量7.肺泡通气量8.肺通气/血流比值9.血氧容量10.血氧含量11.血氧饱和度12.氧解离曲线13.氧解离曲线14.波尔效应二、填空1.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能差,主要因为_______减少,从而使肺泡气体更新率________。

2.血中002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是由于刺激了两类感受器,它们是________感受器和_______感受器。

3.呼吸的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

4.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呼吸膜面积,呼吸膜厚度和_________.5.功能余气量等于_______和______之和。

6.胸内负压是_______和_______的代数和,后者约有2/3来源于肺液泡的________ 。

7.当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可使________增大,而其减小时将发生__________。

8.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_______,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的结果。

9.以肋间外肌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_______,以膈肌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_________。

10.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直接动力来自________。

11.气胸会使胸内负压消失,肺呈_______状态。

12.肺的弹性回缩力来自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1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的回缩力将________,肺的顺应性将________。

14.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5.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传人神经为——。

三、单选题1.体内C02分压最高的是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2.外呼吸是指A.肺通气与肺换气B.肺与外环境进行气体交换C.肺泡与血中的运输D.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E.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3.肺通气是指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气体交换C.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气进入气道的过程E.肺泡CQ排至外环境的过程4.某人的呼吸频率为10次/rain,潮气量为600ml,他的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应该是A.2.5L/min B.3L/min C.4L/min D.4.5L/min5.肺通气的阻力有A.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B.肺弹性回缩力和呼吸道阻力C.肺泡表面张力和肺弹性回缩力D.肺弹性回缩和呼吸道口径E.肺通气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A.肺泡表面张力增大B.肺泡缩小C.肺顺应性增大D.肺回缩力增大E.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增大7.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为正压的时期是A.吸气中B.吸气末C.呼气中D.呼气末E.呼气中和呼气末8.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一氧化碳D.碳酸氢钠E.氧气9.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A.余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总容量D.潮气量+功能余气量10.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D.高铁血红蛋白11.胸膜腔内的压力,形成的因素是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十跨胸壁压D.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力E.大气压+肺回缩力12.正常人进行深呼吸而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2倍时A.肺泡气氧分压将增加2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2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10%D.肺泡通气也必定增加2倍E.以上都不对13.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吸气量E.时间肺活量14.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A.补吸气量B.补吸气量C.深吸气量D.余气量E.功能余气量15.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16.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吸气初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初E.呼气末和吸气末17.支气管平滑肌上分布的受体有A.B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M型胆碱能受体B.B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N型胆碱能受体C.B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M型胆碱能受体D.B2肾上腺素能受体N型胆碱能受体E.以上都没有18.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A.70% B.10% C.30% D.5% E.50%19.某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原因是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B.支气管痉挛C.肺纤维增生D.肺弹性回缩力增加20.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B.潮气量X呼吸频率C.功能余气量X呼吸频率 D.余气量X呼吸频率E.肺活量X呼吸频率2l.正常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相当于A.余气量B.呼气储备量C.功能余气量D.吸气储备量E.总肺容量22.当血氧含量等于血氧容量时,则血氧饱和度为A.20%B.40%C.50%D.80%E.100%23.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D.主要以HC03形式运输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24.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25.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A.大气压+肺内压B.大气压+肺回缩力C.大气压一肺回缩力D.大气压+表面张力E.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26.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共同点是A.吸气是主动的B.呼气是主动的C.吸气是被动的D.呼气是被动的E.有呼吸辅助肌的参与27.肺泡的回缩力主要来自A.肺的弹力纤维B.肺泡的表面张力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呼吸肌的收缩力E.大气对胸廓的压力28.使肺通气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B.吸人气中C()2浓度适当增加C.血液中H+浓度增加D.血液中O岛分压降低E.脑脊液中H+浓度降低29.肺换气的结果是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肺泡中的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中O头含量增加E.静脉血中002含量减少30.呼吸中枢正常的兴奋性依赖于A.高浓度的CO2B.正常浓度的O2C.缺02D.H+浓度E.肺牵张感受器传人冲动31.CO2使呼吸加深加快的主要途径是通过A.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作用于呼吸肌D.通过肺牵张反射E.呼吸肌本身感受性反射32.体液因素对呼吸的影响错误的是A.CO2是经常性的生理刺激B.血中CO2分压下降抑制呼吸中枢C.吸人气中CO2浓度越高肺通气量越大D.缺02抑制呼吸中枢E.血液中的H+主要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四、问答题1,胸内负压形成的机制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2.试述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生理学》复习题 习题5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 习题5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第五章呼吸答案一、名词解释1.肺通气: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2.肺换气:肺泡内气体与流经肺泡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顺应性: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可扩张的难易程度。

4.潮气量: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5.余气量:用力呼气末剩余在肺内的气体量。

6.功能余气量:平均呼气末剩余在肺内的气体量。

7.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8.用力呼气量:在一定时间内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快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9.肺泡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

10.无效腔:不能参与气体交换的那部分容积,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11.通气/血流比值:单位时间内的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

12.血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13.氧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14.波尔效应:血液PH值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下降的现象。

15.黑-伯反射:又称肺牵张反射,指肺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和肺缩小时促进吸气的反射。

二、填空与判断1.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肺通气、肺换气2.呼吸运动、肺内压的变化、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3.肺泡Ⅱ型细胞、二棕榈酰磷脂胆碱、降低表面张力4.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5.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越小6.气流速度、气流形式、气道口径7.肺泡通气量、肺血流量、0.848.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化学结合、氧合血红蛋白、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9.S、氧分压、血氧饱和度10.温度、二氧化碳分压、pH值、2,3-二磷酸甘油酸11.延髓12.延髓、H+13.颈动脉体、主动脉体、PCO2升高、H+浓度升高、PO2降低14.抑制、兴奋15.肺扩张反射、肺缩小反射判断题答案:1. ×2. × 3. √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择题答案:1-5 DDAAD 6-10 BBBDB 11-15 ECCBB 16-20 CBDAD 21-25 DCBDC简答题(略)。

生理学IV——第五章 呼吸习题+答案

生理学IV——第五章 呼吸习题+答案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一、单选题1.机体与环境间进行的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称为A.外呼吸B.内呼吸C.呼吸D.肺通气E.肺换气【答案】C2. 胸膜腔内压等于A.大气压-肺内压B.大气压-肺表面张力C.肺内压-肺回缩力D.大气压-非弹性阻力E.胸内压-肺回缩力【答案】C3.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分压差B.气体分子量C.气体溶解度D.呼吸膜的厚度E.温度差【答案】A4. 切断实验动物颈部两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将出现A.浅而快B.深而慢C.深而快D.浅而慢E.停止【答案】B5. 维持与调节机体正常呼吸节律的中枢部位是A.脊髓和延髓B.延髓和脑桥C.中脑和脑桥D.大脑皮质E.脊髓和脑桥【答案】B6. 从肺换气的角度看,能衡量最有效肺通气量的指标是A.潮气量B.肺活量C.肺通气量D.肺泡通气量E.时间肺活量【答案】D7. 肺通气的根本(原)动力是A.气体分压大小B.肺内压的变化C.胸内压变化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E.呼吸肌的舒缩活动【答案】E8.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能提高肺的顺应性D.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E.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酯【答案】A9. 肺总容量减去肺活量等于A.潮气量B.补呼气量C.功能余气量D.补吸气量E.余气量【答案】E10.二氧化碳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静脉血、肺泡、组织细胞B.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C.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D.组织细胞、肺泡、静脉血E.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答案】E11.血中氧分压降低导致呼吸加强的原因是直接兴奋A.延髓呼吸中枢B.呼吸调整中枢C.外周化学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E.肺牵张感受器【答案】C一、问答题1.什么是呼吸?呼吸过程需经过哪些环节。

答:机体与环境之间的O2和CO2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组成,即肺通气、肺换气、血液对气体的运输以及组织换气。

生理学习题 第五章 呼吸

生理学习题 第五章 呼吸

第五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2.胸内负压3.肺泡通气血流比值4.肺活量5.时间肺活量6.胸式呼吸7.生理无效腔8.肺牵张反射9.血氧饱和度 10.中枢化学感受器二、填空题1.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_______;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___.2.内呼吸指的是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或称组织换气。

3.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神经是_______,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4.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减小的神经是_______,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5.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分泌的。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6.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7.迷走神经通过M型胆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使气流阻力_______.8.正常成人腹式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为主_______;小儿主要是_______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__为主。

9.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形式。

10.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_______.11.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形曲线,它表示Hb 中O2的饱和度与_______的关系。

12.低O2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而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13.肺牵张反射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反射。

14.机体对呼吸运动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15.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___和_______.16.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它对细胞外液中_______浓度十分敏感。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三、判断题1.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迄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呼吸

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呼吸

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呼吸一、选择题1.人的肺泡面积大约为多少平方米?A.20B.40C.60D.80答案:D2.呼吸中枢的位置在:A.延髓B.大脑皮层C.小脑D.中脑答案:A3.呼吸频率的调节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减慢呼吸频率?A.低氧血症B.低CO2血症C.高氧血症D.高CO2血症答案:C4.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A.呼吸机械通气B.严重贫血C.肺栓塞D.肝硬化答案:A5.以下哪种主要肌肉参与深呼吸?A.膈肌B.腹直肌C.斜肌D.肋间肌答案:A二、判断题1.人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气管、肺、膈肌、肋骨肌和胸腔,正确()或错误()。

答案:错误,应为气管、肺、膈肌、肋骨肌和胸膜。

2.静息状态下,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次左右,正确()或错误()。

答案:错误,应为每分钟12-20次左右。

3.低氧血症会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正确()或错误()。

答案:正确。

4.人的肺泡内的氧分压高于肺泡外的氧分压,因此氧会从肺泡进入血液中,正确()或错误()。

答案:正确。

5.严重的肝硬化可以导致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正确()或错误()。

答案:错误,应为碱中毒。

三、名词解释1.肺泡通气和肺泡灌注比例失调:指在肺部某些区域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灌注量不能良好匹配的状况,可能会导致肺泡内部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积聚。

2.肺泡上皮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为主要的气体交换细胞,Ⅱ型则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帮助肺部维持通透性和防止坍塌。

3.呼吸功能解离:代表呼吸系统失去正常的呼出二氧化碳、补充氧气的功能,造成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4.呼吸机械通气:指通过人工方式,使用机器为患者提供正常的呼吸功能。

5.呼气末正压治疗:一种呼吸机械通气的方式,利用呼吸机在呼气时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正压,帮助保持肺泡的开放状态。

可用于支持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情的治疗。

四、简答题1.请简述人体对二氧化碳的代谢和排出过程。

第五章 呼吸习题(带答案)

第五章 呼吸习题(带答案)

第五章呼吸一、单项选择题1.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内压与气道阻力之差D.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E.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2.平静呼吸的特点是A.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B.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C.吸气与呼气都是主动的D.吸气与呼气都是被动的E.吸气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3.肺内压等于大气压的时期是A.呼吸全过程B.呼气末和吸气初C.吸气末和呼气初D.呼气初和吸气初E.呼气末和吸气末4.胸膜腔负压形成的前提条件A.肺的回缩力B.弹性阻力C.大气压力D.胸膜腔的密闭性E.胸廓的扩张5.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B.减小肺的顺应性C.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D.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酰卵磷脂E.防止肺水肿6.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A.肺难于扩张B.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C.肺弹性阻力减小D.肺泡表面张力降低E.肺顺应性增加7.肺气肿病人A.肺顺应性增大B.肺吸气阻力增大C.吸气困难明显D.吸气过程延长E.呼气时程缩短8.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气道的口径B.气流的形式C.气流的速度D.气道的长度E.气体的密度9.正常成人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进的气量约为A.300~350mlB.400~600mlC.600~700mlD.500~800mlE.800~1000ml10.平静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是A.潮气量B.功能残气量C.肺活量D.肺通气量E.肺泡通气量11.正常人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约占用力肺活量的A.50%B.60%C.70%D.83%E.90%12.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钟,其肺泡通气量约A.3000mL/minB.4000 mL/minC.5000 mL/minD.6000mL/minE.7000 mL/min13.下列哪项是评价肺一次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A.肺活量B.用力呼气量C.每次肺通气量D.每分通气量E.肺泡通气量14.安静时,正常成入的V A/Q的正常值是A.0.64B.0.064C.0.48D.0.84E.0.08415.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的分子量D.呼吸膜的通透性E.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16.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组织液B.细胞内液C.毛细血管血液D.动脉血液E.静脉血液.17.Hb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A.Hb的浓度B.氧分压C.血浆pH值D.CO2分压E.2,3--DPG含量18.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酰血红蛋白C.碳酸氢盐D.氧合血红蛋白E.去氧血红蛋白19.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大脑20.关于血液中CO2对呼吸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是调节呼吸的重要体液因素B.血液中CO2升高可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C. CO2可直接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D.血液中CO2浓度过低可出现呼吸暂停E.血液中C02浓度过高可出现呼吸麻痹21.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A.血液中一定程度的缺氧B.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C.血液中一定浓度的碱性物质D.肺牵张感受器传入冲动E.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22.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A.血液中的CO2B.血液中的H+C.脑脊液中的H+D.脑脊液中的C02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23.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肺牵张感受器D.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E.脑桥中枢化学感受器24.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B.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至延髓C.可促进吸气及时转入呼气D.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对呼吸节律起重要调节作用E.有明显的种属差异25.缺O2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一部位而实现?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敏感区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D.脑桥呼吸中枢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26.下列各项中,能使通气/血流比值升高的是A.肺水肿B.肺气肿C.哮喘发作D.肺纤维化E.肺毛细血管阻塞27.在高原、高空环境下,只要吸入气PO2大于60 mmHg, Hb氧饱和度仍可达A.50%~60%B.60%~70%C.70%~ 80%D.80%~ 90%E.90%以上28.慢性肺心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头痛、烦躁不安,血气分析PO2:56mmHg、PCO2:65mmHg,此时给病人吸入高浓度O2可致呼吸暂停,因为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维持主要依靠A.高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高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缺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E.缺O2直接刺激呼吸中枢29.某年轻男性患者,劳动后突感右侧胸部撕裂样疼痛,半小时后入院。

生理学习题:5呼吸

生理学习题:5呼吸

第五章呼吸选择题(1)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A.潮气量×呼吸频率B.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C.余气量×呼吸频率D.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E.肺活量×呼吸频率(2)参与平静吸气的肌肉主要是:()A.膈肌、肋间外肌B.膈肌、腹壁肌C.膈肌、肋间内肌D.膈肌E.肋间外肌(3)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呼气全程B.吸气末期和呼气末期C.呼气末期和吸气中期D.吸气全程E.呼吸全程(4)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A.每分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每分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5)下列关于CO中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Hb与CO的亲合力比O2大250倍B.Hb与CO结合生成HbCOC.CO中毒后病人出现严重缺氧,表现发绀D.CO与Hb结合后,可阻止HbO2的解离E.CO与Hb结合,使Hb失去携带O2的能力(6)吸气时发生的变化是()A.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上升,呼吸道管径不变B.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上升,呼吸道管径变小C.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下降,呼吸道管径扩大D.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上升,呼吸道管径扩大E.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下降,呼吸道管径变小(7)呼吸节律形成机制最有可能的是()A.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B.下丘脑神经网络的调控C.脑桥的自发节律性活动D.延髓吸气切断机制E.脊髓的反馈调节(8)胸膜腔内压等于:()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弹性阻力C.大气压-肺泡表面张力D.大气压-肺回缩力E.大气压-肺弹性纤维回位力(9)一个Hb分子可结合的氧分子是()A.8个B.6个C.4个D.2个E.1个(10)肺的顺应性越大,表示()A.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小B.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无变化C.肺的弹性阻力大,肺的扩张度小D.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大E.肺的弹性阻力小,肺的扩张度大(11)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常见的病症是()A.肺栓塞B.休克肺C.肺炎D.呼吸窘迫综合征E.肺泡蛋白质沉积症(12)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减少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13)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吸气时低于大气压B.呼气时高于大气压C.吸气时和呼气时均等于大气压D.呼气初胸内压绝对值高于吸气末E.吸气与呼气过程中均低于大气压(14)肺泡通气量是指()A.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B.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C.尽力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气体量D.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E.无效腔的气量(15)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D.吸气时一些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E.呼气是一个被动过程(16)内呼吸是指()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线粒体内外的气体交换D.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E.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7)若潮气量为500ml,解剖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时,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等于()A.900ml/分B.1800ml/分C.3600ml/分D.4200ml/分E.4800ml/分(18)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形成碳酸C.形成碳酸氢盐D.形成氨基甲酸HbE.形成二氧化碳Hb(19)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肺内压高于大气压B.肺内压高于胸膜腔内压C.胸膜腔密闭D.气道内压高于大气压E.气道跨壁压等于大气压(20)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A.0.048B.0.084C.0.24D.0.48E.0.84(21)某人100ml血液中含15克Hb,已知1克Hb可结合1.34mlO2,如果此人静脉血中氧含量为10ml%,那么静脉血中Hb的氧饱和度约为()A.10%B.20%C.50%D.25%E.95%(2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的顺应性增加:()A.肺弹性阻力增加B.肺弹性阻力减小C.气道阻力增加D.气道阻力减小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23)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的弹性回缩D.呼吸肌舒缩运动E.肺内压周期性变化(24)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实现的()A.肺泡膜B.呼吸膜C.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D.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E.上述各条均不正确(25)对肺的气道阻力描述,错误的是()A.它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B.它与气道半径的2次方成反比C.它增大时,可出现呼吸困难D.它与气体流速呈正相关E.上呼吸道是产生气道阻力的主要部位(26)胸廓向内回位的弹性阻力表现在:()A.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B.任何情况的吸气时C.深呼气时D.深吸气时E.呼吸的全过程(2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内哪种细胞合成分泌的:()A.肺泡Ⅰ型上皮细胞B.肺泡Ⅱ型上皮细胞C.气道上皮细胞D.肺成纤维细胞E.肺泡巨噬细胞(28)下列情况中使呼吸运动增强最明显的因素是:()A.PCO2升高B.PO2下降C.H+浓度增加D.非蛋白氮增多E.乳酸增多(29)在1mmHg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某种气体的毫升数称为该气体的:()A.肺扩散能力B.肺扩散容量C.呼吸膜通透性D.肺扩散指数E.肺通气/血流比值(30)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A.吸气初B.呼气初C.吸气末D.呼气末E.以上都存在(31)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A.等于大气压B.低于大气压C.高于大气压D.与吸气中期相等E.与吸气末期相等(32)决定某种气体扩散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的分子量D.呼吸膜的通透性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33)在肺水肿,肺充血等病理情况下,呼吸浅快的主要原因是激发了()A.加压反射B.肺牵张反射C.中枢化学感受器活动D.肺缩小反射E.外周化学感受器活动(3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肺上皮细胞B.增加肺弹性阻力C.降低气道阻力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降低呼吸膜通透性(35)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A.脑脊液中的CO2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H+D.血液中的H+E.脑脊液的中PO2(36)肺通气是指()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氧气入肺的过程E.肺内二氧化碳出肺的过程(37)下列关于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呼吸运动的随意控制依赖于大脑皮质B.大脑皮质通过控制低位脑干呼吸神元的活动而调节呼吸C.在建立与呼吸有关的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起重要作用D.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呼吸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需要大脑皮质参与E.言语与唱歌反映了大脑皮质对呼吸的控制作用(38)Hb氧饱和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A.血中Hb含量多少B.血中PN2大小C.血中PCO2大小D.血中PO2大小E.血液温度高低(39)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

“第五章呼吸”习题一、单选题1.呼吸的全过程不包括A.肺通气B.肺换气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通气E.组织换气答案:D2.实现肺通气的组织器官是A.呼吸道B.胸廓C.肺泡D.呼吸道、肺泡E.呼吸道、胸廓、肺泡答案:E3.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A.肺的扩大与缩小B.胸廓的扩大与缩小C.肺的弹性回缩D.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E.胸膜腔内压的变化答案:D4.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呼吸肌的舒缩运动C.肺的弹性回缩D.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E.胸膜腔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答案:B5.肺的回缩力来自A.肺的弹性纤维B.肺的表面张力C.肺的弹性纤维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肺的弹性纤维和肺泡表面张力E.胸廓的弹力作用答案:C6.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胸膜腔密闭B.肺内压高于大气压C.呼吸肌收缩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E.呼气肌收缩答案:A7.胸膜腔内压力是由哪项所形成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肺回缩力C.肺内压+跨胸壁压D.肺内压-跨肺压E.肺内压-肺回缩力答案:E8.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压B.胸内负压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肺泡表面张力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答案:D9.关于肺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气初低于大气压B.呼气初高于大气压C.吸气末等于大气压D.呼气末等于大气压E.呼吸运动增强时肺内压变化较小答案:E10.关于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吸气时低于大气压B.呼气时高于大气压C.吸气末和呼气末均等于大气压D.胸内压绝对值呼气末大于吸气末E.平静呼吸过程中均低于大气压答案:E11.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降低肺的顺应性B.稳定大、小肺泡容积C.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防止肺水肿的发生答案:A12.可使肺顺应性增加的是A.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B.气道阻力减小C.气道阻力增加D.肺弹性阻力减小E.肺弹性阻力增加答案:D13.影响呼吸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呼吸频率B.气道口径C.气流速度D.气流形式E.粘滞阻力答案:B14.能引起呼吸道口径增大的是A.组胺释放B.副交感神经兴奋C.交感神经兴奋D.呼气时E.慢反应物质释放答案:C15.如果空气进入一侧胸膜腔内,则该侧胸内压和肺将出现A.胸内负压升高,肺缩小B.胸内负压升高,肺扩张C.胸内负压减小,肺扩张D.胸内负压消失,肺萎缩E.胸内正压,肺扩张答案:D16.下列哪项对肺泡气分压的变化起缓冲作用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吸气量E.余气量答案:B17.肺活量等于A.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B.潮气量+补呼气量C.潮气量+补吸气量D.潮气量+余气量E.肺容量-吸气量答案:A18.每分通气量7.5L/min,肺泡通气量4.5L/min,呼吸频率15次/min,无效腔应当是A.150mlB.200mlC.250mlD.350mlE.数据不足,无法求出答案:B19.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A.每分钟通气量增加B.每分钟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不变答案:D20.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吸气量E.时间肺活量答案:E21.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分子量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D.呼吸膜的通透性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答案:B22.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肺泡气B.动脉血C.静脉血D.毛细血管E.组织液答案:E23.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变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D.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E.通气/血流比值为0.84的情况下,换气效率最高答案:C24.若分压差相等,CO2的扩散速率约为O2的A.5倍B.10倍C.15倍D.20倍E.25倍答案:D25.关于Hb与O2结合,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Fe2+与O2的结合反应是氧化反应B.Hb与O2的结合不需要酶催化C.反应快、可逆D.Hb与O2的结合曲线呈S型E.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答案:A26.关于CO中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Hb与CO的亲和力是O2的210倍B.Hb与CO结合生成HbCOC.CO中毒后病人表现发绀D.CO与Hb结合后,可阻止HbO2的解离E.CO与Hb结合后,使Hb失去携带O2的能力答案:C27.下列哪项决定了血红蛋白氧饱和度A.PH值B.2,3-DPG含量C.血红蛋白浓度D.氧分压E.二氧化碳分压答案:D28.氧离曲线右移与下列哪种情况有关A.PH值升高B.温度降低C.PCO2升高D.2,3-DPG降低E.PO2降低答案:C29.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物理溶解B.碳酸氢盐C.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碳酸E.与血浆蛋白结合答案:B30.心血管和呼吸的基本中枢在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层答案:B31.生理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最重要刺激物是血液中一定浓度的A.NaHCO3B.O2C.CO2D.H+E.OH—答案:C32.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A.脑脊液中的CO2B.脑脊液中的O2C.脑脊液中的H+D.血液中的H+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答案:C33.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得A.浅而快B.浅而慢C.深而快D.深而慢E.无明显变化答案:D34.不是呼吸道功能的一项是A.加温、加湿空气B.气体交换C.调节气道阻力D.引起防御反射E.清洁、过滤空气答案:B35.下列因素中,与胸内负压形成关系不大的是A.呼吸运动B.密闭的胸膜腔C.肺回缩力D.肺内压E.出生后胸廓的成长速度快于肺答案:A36.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为A.外呼吸B.内呼吸C.肺通气D.肺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C37.肺通气与肺换气合称A.外呼吸B.内呼吸C.肺通气D.肺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A38.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为A.外呼吸B.内呼吸C.肺通气D.肺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D39.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为A.外呼吸B.内呼吸C.肺通气D.肺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B40.组织换气也称A.外呼吸B.内呼吸C.肺通气D.肺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B41.吸气时A.胸内负压值减小,肺内压增大B.胸内负压值减小,肺内压减小C.胸内负压值增大,肺内压增大D.胸内负压值增大,肺内压减小E.胸内负压值和肺内压保持不变答案:C42.呼气时A.胸内负压值减小,肺内压增大B.胸内负压值减小,肺内压减小C.胸内负压值增大,肺内压增大D.胸内负压值增大,肺内压减小E.胸内负压值和肺内压保持不变答案:B43.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为A.肺活量B.肺泡通气量C.每分通气量D.肺总容量E.时间肺活量答案:C44.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为B.肺泡通气量C.每分通气量D.肺总容量E.时间肺活量答案:B45.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呼出的最大气量为A.肺活量B.肺泡通气量C.每分通气量D.肺总容量E.时间肺活量答案:B46.气体交换的动力是A.肺扩散容量B.气体分压差C.气体扩散系数D.气体扩散容量E.通气/血流比值答案:B47.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为A.肺扩散容量B.气体分压差C.气体扩散系数D.气体扩散容量E.通气/血流比值答案:E48.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动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静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答案:E49.CO2分压最低的部位是A.动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静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答案:A50.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动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静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答案:A51.O2分压最低的部位是A.动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答案:E52.低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E.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答案:A53.低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E.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答案:C54.动脉血中PCO2升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通过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E.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答案:B55.动脉血中PCO2升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作用可能通过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E.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答案:C56.动脉血中[H+]升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通过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抑制呼吸中枢D.直接刺激呼吸中枢E.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答案:A36.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门诊诊断为肺气肿。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呼吸一、镇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②和③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外呼吸包括④和⑤;内呼吸包括⑥和⑦。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①,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②。

3.胸和胸壁之间的胸膜腔一个含有①的潜在的②的腔隙,其中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③大气压,故称为④。

4.肺通气的阻力有①和②两种。

弹性阻力用③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④关系。

5.肺的弹性阻力来自①和②,其中尤以③为主。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①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②,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③上,具有④作用。

7.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①中,它受②、③和④的影响。

8.肺的有效通气量是① ,由于②的存在,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③。

9.决定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①、②和③。

如果每分肺通气量不变,呼吸频率愈快,肺泡通气量就会④。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①、②和③。

11.正常人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①。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②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③_。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④12.0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有①和②两种,以③为主。

02主要以④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⑤和⑥。

1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①、②、③和④。

14.氧合血红蛋白呈①色,去氧血红蛋白呈②色。

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③,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④。

15.血红蛋白和CO结合的能力是02的①倍,因此空气中即使只有少量的CO也会造成②。

16.形成正常基本呼吸节律的中枢部位是①和② ,即③。

目前流行的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认为:延髓的④兴奋,引发吸气动作,再通过⑤机制发生呼气。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①和② ;可感受③和④浓度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⑤ ,可感受脑脊中⑥浓度的变化。

浓度①,H+浓度②18.当动脉血中CO2或0分压③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219.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①的平滑肌中,该反射的传入神经是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
王国卿
第五章呼吸生理
名词解释:
1 呼吸
2 肺通气
3 胸内压
4 肺顺应性
5 潮气量
6 肺活量
7 时间肺活量
8 每分通气量
9 肺泡通气量10 肺换气11组织换气12 血氧饱和度13氧解离曲线14肺牵张反射15表面活性物质
16肺通气血流比
填空题:
呼吸的三个衔接环节是————、——————和————————。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一个——过程,而呼气是一个——过程。

胸内压的特点是——压,其生理意义是——————和——————。

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和————,其中以————阻力为主。

生理无效腔包括——————和——————————。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

氧气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而CO2主要形式是—————。

氧解离曲线右移,表明氧释放————,而氧结合——————。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顺应性和肺弹性阻力之间的关系呈——比。

单选题: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C)
A.呼吸肌的舒缩
B.肺舒缩运动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胸廓的舒缩
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2 胸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A.肺的回缩力
B.肺弹性阻力
C.大气压力
D.胸膜腔的密闭性
E.胸廓的扩张
3 维持胸内压的必要条件是(B)
A.呼吸运动
B.胸膜腔的密闭性
C.胸膜腔中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D.肺的自然容积小于胸廓的自然容积
E.胸廓扩张
4 胸廓弹性阻力影响呼吸,主要取决于(D)
A.呼吸肌舒缩程度
B.胸内压大小
C.肺弹性阻力大小
D.胸廓所处的位置
E.肺内压大小
5 对肺弹性阻力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肺弹性阻力包括肺泡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
B.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弹性纤维
C.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
D.肺弹性阻力大小一般用肺顺应性来表示
E.肺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成反变关系
6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由肺泡两型上皮细胞分泌
B.主要成分是脂质
C.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能增加肺的回缩力
E.防止液体流入肺泡
7 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其肺泡通气量约为(C)
A.3 L
B.4 L
C.5 L
D.6 L
E.7 L
8 气体扩散速率与(E)
A.分压差成反比
B.温度成反比
C.扩散面积成反比
D.扩散距离成正比
E.扩散系数成正比
9 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
A.气体分压差
B.气体溶解度
C.气体分子量
D.呼吸膜通透性
E.气体与血红蛋白亲和力
10 有关氧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E)
A.O2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血液中化学结合的O2量远大于物理溶解的O2量
D. O2与Hb的结合反应快,不需要酶的催化,,且可逆的
E.吸入高压氧主要是增加化学结合的O2量
11 Hb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B)
A.Hb的浓度
B.氧分压
C.血浆pH值
D.CO2分压
E.2,3-DPG含量
12 氧解离曲线通常表示(C)
A.Hb氧容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B.Hb氧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C.Hb氧饱和度与PO2关系的曲线
D.O2在血液中溶解的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E.血中CO2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13 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D)
A.变深变快
B.变浅变快
C.变浅变慢
D.变深变慢
E.吸气时相缩短
14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D)
A.OH-
B.H+
C.O2
D.CO2
E.NaHCO3
15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C)
A.血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H+
C.脑脊液中的H+
D.脑脊液中的CO2
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
16 动脉血PCO2升高对呼吸的兴奋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实现的(C)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直接兴奋呼吸肌
17 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的是(E)
A.PCO2升高
B.pH降低
C.温度升高
D.2,3-DPG升高
E.库存三周后的血液
18 肺活量等于(A)
A.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B.肺总容量-肺活量
C.深吸气量-潮气量
D.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E.补呼气量+残气量
19 调节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B)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大脑皮层
20 胸内压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E)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 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肺回缩力
E.大气压-肺回缩力
回答题:
试述胸内压特点、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有哪些?
试述氧解离曲线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试述缺氧、CO2潴留和H+浓度升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作用。

氧,二氧化碳的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