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5.5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秀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秀教案人教版

《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83页。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材着重回顾了和整理了本单元的两个重点内容,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归纳和整理本单元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等知识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

但是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而且杂多,而学生以往的数学思维都是停留在对具体事物的个数的认识上,而现在有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在学生的思维上必然会产生一个飞跃,因此关注学生这一思维上的变化,活用教材,培养和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知识的意识。

同时让学生学会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知识,有利于形成学生自身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归纳和整理并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熟练地解各种形式的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及其分析应用题关键局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2、会根据本单元知识结构,系统归纳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并将本单元知识形成条理性、模块性;会在具体情况中用字母表示数;会正确熟练地解各种方程;会分析实际问题中关键句并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式。

3、通过小组讨论能使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学会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好吗?师:只要告诉我你的鞋码是多少,老师能很快算出你的脚长大约是多少?生说鞋码,老师说脚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圆》整理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圆》整理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圆》整理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的定义、半径、直径、圆心等。

2.掌握圆的相关性质,如圆心角、弧和弦的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圆规、量角器等3.课件:电子版教案、习题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圆,引导学生讨论圆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概念学习(15分钟)1.定义圆:圆是由平面内与一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概念。

3.学生进行课本上相关概念的讲解。

三、示范演练(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不同大小的圆,让学生测量半径和直径,并求出圆心。

四、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互相练习画圆、测量直径、半径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引入新知(10分钟)1.圆心角、弧、弦的概念。

2.圆心角的性质。

3.弧和弦的关系。

三、示范演练(1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具有不同圆心角的圆,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四、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圆心角、弧和弦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圆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关于圆的练习题。

2.总结圆心角、弧和弦的性质。

3.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整理与复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圆相关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整理与复习》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整理与复习》课件(共16张PPT)
(2)如果要压路314 m,这台压路机的前轮大约要转动多少圈? 314÷(3.14×1.6)=62.5(圈)
答:这台压路机的前轮大约要转动62.5圈。
三、易错练习
1. 判断。
(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一定相等。
(√ )
(2)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它们的周长与它们的直径的比值相等。 (√ )
(3)圆的面积大于扇形的面积。
一、复习回顾
二、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
三、圆的面积
1.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2. 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实际问题。
一、复习回顾
四、扇形
A
O
( 弧AB )
B
A O (圆心角∠AOB)
B
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圆心角小,扇形就小;圆心角大,扇形就大。
三、易错练习
3. 一张圆形会议桌的桌面直径是4 m。 (3)圆桌的中央是一个直径为2 m的自动旋转圆形转盘,转盘
外围的桌面面积是多少? 3.14×(4÷2)2-3.14×(2÷2)2=9.42(m2) 答:转盘外围的桌面面积是9.42平方米。
四、拓展练习
1.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0 cm2,求圆环的面积。 解:设大圆的半径为 R,小圆的半径为 r。 1 R2 1 r2 =200 22 R2 r2 =400 3.14×400=1256(cm2) 答:圆环的面积是1256 cm2。
二、基础练习
3. 求下图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3.14×7×2×1 +3.14×7=43.96(cm) 2
面积:3.14×72×1 =76.93(cm2) 2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1)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1)

1 2
③ 3.14×10×6
4、解决问题
1、 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60
厘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圈, 2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2、王大爷想用31.4米的铁 丝在自家的后院围一个菜园, 要使面积尽量的大,该围什 么图形呢?面积是多少?
3、、一个圆形花圃的半径是3米, 花圃的外面筑了一条宽为1米的环形小 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圆周率
无限不循环小数
3.1415926535……
通常取近似值:3.14
公式
C=πd d=C÷π
C=2πr r=C÷π÷2
练习:1、填空
(1) 、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 )决定,圆的位置由 ( 圆心 )确定。
(2)、一个圆至少对折( 2 )次,可以确定圆
的圆心。这说明圆是( 轴对称)图形。
(3)、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 无数 )条半 径,( 无数 )条直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倍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1 )。
3、选择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C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B )叫直径。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三、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将圆分成若干等分。
3.一个圆环,外圆的半径是6分米,环宽4分米,它 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圆环,内圆的半径是6分米,环宽4分米,它 的面积是少?
五、外方内圆 内圆外方
.
o
S阴=S正-S圆
=0.86r2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圆 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圆 整理和复习》

圆心角
O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 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作扇形。
B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 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
圆心角
O
在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 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圆心角相等时,半径越大扇形就越大。
综合运用
选自教材第75页整理和复习第1~2题
扇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圆36心0°角
变式训练
5. 如图,图形的半径是6cm,涂色部分所表示的扇形的圆心 角是80°,求扇形的面积。
6×6×3.14=113.04(平方厘米) 80°÷360°=29 113.04×29=25.12(平方厘米)
答:扇形的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
变式训练
6. 如图,下面三个圆的周长都是25.12厘米,请你算一算下面 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变式训练
2. 一个圆形牛栏的直径为30m,至少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 牛栏围上3圈?
3.14×30×3=282.6(m) 答:至少要用282.6m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
变式训练
3. 一个圆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是6.2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先求出正方形的周长,而圆的周长与正方形周长相等,再 根据周长求出圆的半径,最后根据S=πr²求出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S=πr²
圆环的面积
S环=πR²-πr²=π(R²-r²)
组合图形的面积 扇形
外圆内方 外方内圆
知识梳理
1.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用圆规画圆
一、定点 二、定长 三、一只脚旋转

小学数学六年上册第五单元《圆》错例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上册第五单元《圆》错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错例一【错例来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42页第4题的第2小题。

【错题再现】请分别以下面的线段为直径和半径画圆。

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情况如下:(1)(2)(3)【题意解读】这一作业是《圆的认识》教学后相应的作业练习,这是《圆》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即圆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而这一题的练习设计正是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全面深入地诠释。

“以下面的线段为直径和半径画圆”,第一,考查的是学生对直径、半径概念的理解,如果只是让学生去选择哪条是圆的半径,哪条是直径?那只是考查学生对圆各部分名称,直径、半径的了解。

而这题让学生通过以这条线段为直径、半径来画圆,便是对圆的各部分名称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知识的应用,那才是这课知识的内化与提升。

第二,学生在理解半径和直径作图时,需要考虑圆规尖脚的位置,即圆心位置的确定,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体验思维的开放性。

同时,也很好的理解了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第三,这题除了在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注重学生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

如题目中“分别”“直径和半径画圆”,需要学生有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况说明】经过调查发现,一个班级中有30%的学生画对,有25%的学生以这条线段为直径画一个圆,30%的学生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一个圆,10%的学生以这条线段为直径、半径,但圆心在线段中间画两个圆,还有5%的学生没有画。

【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及抽样20%的学生的谈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如下: “老师,我没看清楚题目,以为就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一个圆(或以这条线段为直径画一个圆““不知道怎么画?”“我是以它为直径一个,再以它为半径画一个呀”(圆心都在线中间的同学的回答)“没看全题目,就以它为直径画一个圆了”从学生的回答中深知,在教学完这节课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现分析出错的原因,如下:第一,概念模糊,理解不深刻。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12
149
17 138
3
124
8
128
13
129
18 136
4
126
9
142
14
143
19 130
5
140
10 134
15
129
20 135
(1)完成下表。
身高段/cm 120~129 130~139 140~149 合计
人数
7
8
5
20
(2)每种服装各要买多少套? 小号7套,中号8套,大号5套。
4.下面数据分二别、用哪基种础统计练图表习示比较合适?
三、强化练习
4.某校体育小组对六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最喜欢哪一
项球类活动”的调查。根据调查情况,他们制作了右边
的统计图。
如果这个学校六年级有200名同学喜欢足球活动,那么
喜欢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的同学分别有多少名?
200÷20%=1000(名) 乒乓球: 1000×30%=300(名) 跳绳: 1000×15%=150(名) 踢毽子: 1000×12.5%=125(名) 答:喜欢乒乓球的有300名同学,喜欢跳绳的有150名同学, 喜欢踢毽子的有125名同学。
(3)要绘制一幅能反映出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绘制 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较好。
2.看图填空。
三、强化练习
(1)下图是一个(扇形)统计图; (2)图中C部分代表( 45)%; (3)如果整幅图表示育才小学有1000人,那B代表( 300 )人。
三、强化练习
3.仔细推敲,正确判断。
(1)要清楚地反映各年级人数同全校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折线 统计图。( ×) (2)扇形统计图是根据折线统计图制成的。( ×) (3)要反映班里“优秀”“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应绘制条 形统计图。(×) (4)要表示地球上山脉、河流、陆地面积与地球表面积的关系,应选 用扇形统计图。(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巩固练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巩固练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再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

问:如果甲先做3小时,那么乙再做几小时就可以完成?甲、乙单独完成分别要多少小时?2. 某家商店决定将一批橘子的价格降到原价的70%卖出,这样所得利润就只有原计划的,已知这批橘子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6角,原计划可获利润2700元,那么这批橘子共有多少千克?3. 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后出售的现价及节约的钱。

(1)(2)4. 蚂蚁从一个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个点数现在为1,问起点数是多少?可以用时数轴表示吗?5.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乙速度比是5:4,4小时后,甲车到达乙地,乙车离A地还有72千米。

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 一项工程,由甲乙两队合作施工正好8天完成。

已知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如果由甲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完成?7. 老王和老张从甲地到乙地开会,老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先出发2小时后,老王才出发,老王用了3小时追上老张,求老王的速度?8. 石家庄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86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30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9. 有1张5元,4张2元和8张1元的人民币,从中取出9元钱,共有几种不同的取法?10. 只列式,不计算。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

甲做完13后,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才能做完?11. 服装店老板买进500双袜子,每双进价3元,原定零售价是4元.因为太贵,没人买,老板决定按零售价打八折出售,卖了300双,剩下的又按原零售价打七折售完.请你算一下,卖完这500双袜子是盈利还是亏本了?盈利(或亏本)多少元?12. 年终一家电器商店的微波炉按七五折出售,一台便宜150元,这种微波炉的原价是每台多少元?13. 加工一批零件,单独1人做,甲要10天完成,乙要15天完成,丙要12天完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1.根据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灵活、全面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整理与练习】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计算下题。

求出右图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

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

若不同图形比较,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m,周长是多少米?3.14×4=12.56(m)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m,直径是多少米?12.56÷3.14=4(m)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m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4×22=12.56(m 2)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m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12.56÷(2×3.14)=2(m )3.14×22=12.56(m 2)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m ,内直径是4m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一个圆形餐桌面直径是2m ,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 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如果这张餐桌的中央放一个半径是0.5m 的圆形转盘,剩下的桌面面积是多少?3.14×2=6.28(m )3.14×(22)2=3.14(m 2) 6.28÷0.5=12.56(人) 大约能坐12人。

3.14-3.14×0.52=2.355(m 2)剩下的桌面面积为2.355m 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一、基本概念 1、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二、经典题1.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用简便方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81+31) 1317-(261÷81-115)241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11+811)65×51+65 65+89×95×98 (41-41×21)÷419×65+65÷91 109×87÷(54+41) (83+271)×8+27192.解方程。

x +75X = 6 X ︰32= 54 1- 15 x = 52三、易错题1、比12米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米的是( )2、一根麻绳对折4次以后比对折5次以后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米,这根麻绳长( )米。

3、关系式填空:一本书,看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还剩25页。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4、一根绳子被截成2段,第一段长32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2,请问( )A 第一段长B 第二段长C 一样长 5、一件商品提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降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价比原价()A 便宜B 贵C 一样价钱6、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增加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里把( )看成单位“1”A 水B 冰C 无法确定7、梨有120个,比苹果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问苹果有多少个?8、一根绳子长20米,第一次用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精品课件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精品课件

13 9+4 14 9+5 15 9+6
8+5 8+6 8+7
7+6 7+7 7+8
6+7 6+8 6+9
5+8 5+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9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 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呢?
16 9+7 8+8 7+9 17 9+8 8+9 18 9+9
第一行:一个加数减少1,另一个 加数增加1,得数保持不变。
巩固练习
8+8 8+9
竖排,第二列的第一个加数相同,都 是8,第二个加数从2开始,一个数比 一个数多1,直到9;
知识梳理
在卡片上分别写出20以内所有的进位加法算式,再
整理一下。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第一列: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 数依次增加1,得数也依次增加1。
知识梳理
在卡片上分别写出20以内所有的进位加法算式,再
整理一下。
10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11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12 9+3 8+4 7+5 6+6 5+7 4+8 3+9
原来有多少个西瓜?
被猪八戒偷吃了 9个西瓜。
把吃的9个和剩 下的5个加起来。
9 + 5 = 14 (个)
知识梳理
在卡片上分别写出20以内所有的进位加法算式,再
整理一下。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我们将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第五单元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

具体章节有: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学会使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表示数据。

2. 统计表的制作:学会制作条形统计表、折线统计表和扇形统计表。

3. 统计图的制作:学会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能熟练制作和解读统计表、统计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

难点:如何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份成绩单,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与复习。

2. 知识梳理:我带领学生回顾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让学生回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

接着,引导学生回顾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 例题讲解:在此环节,我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然后,我会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我会及时批改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五单元的练习题。

2.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制作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75~75页的相关内容。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3.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出本单元的部分知识,可能有重复或遗漏,也可能是杂乱无序的,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

1.学生自主整理。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圆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但有点乱,怎样让这些知识更有条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看一遍教材,然后根据这些知识要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要求整理的结果一定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地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整合,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完善整理结果,取长补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全班交流,找有代表性的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面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目的是让不一样的整理方式、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进行碰撞,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矫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4.梳理内化,细化知识点。

师:你能对照知识结构图为大家介绍每个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吗?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回顾、剖析本单元的每个知识点。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完善知识结构图。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1.完成教材第75页“整理和复习”第1 题。

(课件出示)小组交流讨论,怎样找到这两幅图的圆心和直径。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正方形、圆的轴对称性来找圆心和直径。

左图和右图均是利用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找到圆心和直径。

师:如果左图中圆的半径是2 c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如果右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6 cm²,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学生自主解答。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整理与复习》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整理与复习》精品教学课件
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4.小铁环半径为4dm ,大铁环半径为5dm。大铁环和小铁环直径的比
是(
),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二.判断对错
1.直径是半径的 2 倍。
( )
2.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2dm,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三.(1)王大爷打算在空地上用9.42m 的竹篱笆围成一个养鸡场,
心得,派出代表
进行汇报
大千世界,许多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我们一定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谢谢大家
第五单元

整理与复习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的特征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有无数条
直径所在的直线为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的周长
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积
扇形
请你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直径。
O
d
O
d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的特征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有无数条
直径所在的直线为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扇形
圆环
C=2πr或C=πd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怎样围能使养鸡场的面积最大?
(2)张大爷按照我们的设计方案造好了养鸡场,现在想在养鸡场
外围铺一条2m 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回想一下,这
节课你学到了哪些
知识?和大家一起
分享说一说!
今天你学会了
什么?
评总
价结
反回
思顾
你有什么
感想?
让学生以小组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整理与复习
一、思前想后,填补空白。

1. 圆的位置是由( )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 )决定的。

2.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倍,直径与周长的比是( )。

3. 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形有( )条对称轴。

二、反复比较,认真选择。

1. 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A. 3
B. 6
C. 9
2. 用铁丝围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用的铁丝最长。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
3. 半径2米的圆,面积和周长(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无法比较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一个圆形花坛,直径12米,在它的周围有一条宽2米的环形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
1. 圆心半径
2. π 1:π
3. 1 无数
二、
1.C
2.A
3.C
三、
12÷2=6(米)
6+2=8(米)
3.14×(8²-6²)=97.92(平方米)答:小路的面积是97.92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