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泥石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3.83
266.80
原地面
9.5
现地面
27.5
砖9 岩体中发育三组不连续结构面
200.00
220°<88° 310°<61° 130°<11°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滑坡地点
前兆
滑坡地点
1980年6月3日、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崩塌, 死亡307人。——典型岩质边坡地质模型之一。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模式
倾倒式崩塌
在河流峡谷区、黄土冲沟地段或岩溶区等陡坡上,岩体以垂直节理或 裂隙与稳定的母岩分开。通常坡脚遭受掏蚀,在重力作用下或有较大水平 力作用时,岩体因重心外移倾倒产生突然崩塌。 以坡脚的某一点为支点发生转动性倾倒。崩塌途径: ① 在重力作用下,长期冲刷掏蚀直立岩体的坡脚,由于偏压失去重心, 使直立岩体倾斜,最终导致崩塌; ② 当附加特殊的水平力(地震力、静水压力、动水压力以及冻胀力等) 时,岩体可倾倒破坏; ③ 当坡脚由软岩层组成时,雨水软化坡脚产生偏压,引起崩塌; ④ 直立岩体在长期重力作用下,产生弯折也能导致这种崩塌。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模式
比例 : 1 :200
25
拉裂式崩塌
196°
陡坡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时,由 于风化作用或河流的冲刷掏蚀作用,上 部坚硬岩层在坡面上常常突悬出来。突 出的岩体通常发育有构造节理或风化节 理,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分离面逐渐扩 展。一旦拉应力超过连接处岩石的抗拉 强度,拉张裂缝就会迅速向下发展,最 终导致突出的岩体突然崩落。
坡形
岩性
分离面及组合特征
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触发因素)
地震
降水 风力、水力、冻融作用 植物的根劈作用 人为活动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崩塌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结构
1、坡形
崩塌多发生在山地、高原沟谷及陡立河岸等陡峭斜坡地带,一 般坡度在45°以上。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三、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

地质历史分析法 刚体极限平衡法 数值模拟法


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法
长期监测法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
1、地震
地震引起的山体震动可引起斜坡体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急剧、 反复的应力变化,破坏坡体内部和临空面原有的脆弱力学平衡, 导致危岩体失去重心。地震甚至可以使一些原本较稳定的岩土块 体也发生崩塌。因此,地震是崩塌发生频率和规模最大的一种外 在激发因素。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形成机理
潜在崩塌体形成
成岩过程:沉积、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含原生裂隙的岩体。 构造运动:构造变形、破坏作用形成构造裂隙。 新构造运动:形成陡峭的地形和表生裂隙。
潜在崩塌体的位移
外部环境作用下,顺分离面位移,重心临空。
崩塌发生
崩塌体脱离母岩,沿坡面翻滚、跳跃、互相撞击,最后堆于坡脚 。伴 有崩塌气浪。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
4、植物的根劈作用
5、人为活动
人为活动诱发崩塌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人为的工程活动改变坡地系统结构(修筑铁路等改变坡形、采矿 掏空)。 人为活动促进了外部激发条件(爆破等)。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洞隙气压力
75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临 空 面
结构面
临 空 面
结 构 面
临 空 面
结 构 面
(a)
(b)
(c)
临 空 面
结构面
临 空 面



(d)
(e)
(a)无限块体;(b)倒楔块体;(c)稳定块体; (d)可能稳定块体;(e)关键块体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三、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
地质历史分析法
变形史分析法 依据崩塌发育规律中的发生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追溯潜在崩塌体 的变形发育史,判定其现今所处阶段,进而分析其稳定性。
地质综合分析 对潜在崩滑体的形体特征、地质构成、成灾条件、成灾动力、成灾 因素、成灾机理、变形破坏形式和特征、失稳条件和机制等进行全面系 统地整理、归纳,进而评价崩塌体现阶段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评价其失稳的必要条件、相关因素、失稳的可能性和失稳的规模、方式、 方向,预测失稳的时间。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模式
错断式崩塌
长柱或板状不稳定岩体的下部被剪 断,从而发生错断崩塌。 悬于坡缘的帽沿状危岩,后缘剪切面 的扩展,剪切应力大于危岩与母岩连接 处的抗剪强度时,则发生错断崩塌。 锥状或柱状岩体多面临空,下伏软基 抗剪强度小于危岩体自重产生的剪应力 或软基中存在的顺坡外倾裂隙与坡面贯 通时,发生错断-滑移-崩塌。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模式
鼓胀式崩塌
陡坡上不稳定岩体之下存在较厚的软弱岩层,上部岩体重力产生的压 应力超过软岩天然状态的抗压强度后软岩即被挤出,发生向外鼓胀。随着 鼓胀的不断发展,不稳定岩体不断下沉和外移,同时发生倾斜,一旦重心 移出坡外即产生崩塌。
20
危岩
1 1
15
3 3 3
1
10
4
N
3
W
2
边坡
1
E
5
坡面及结构面产状
S
坡 面:产状5°<80° 第1组:构造裂隙,产状5°<75°; 第2组:构造裂隙,产状90°<87°; 第3组:层面, 产状152°<3°; 第4组:卸荷裂隙,不规则。 0 5 10 15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东乡洒勒山滑坡
1983年3月7日,体积3100万立方米,堆积面积1.3 平方公里,摧毁3个村庄,伤亡260人。
2001年重庆武隆崩塌,开 始关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 防治。


滑坡高46.8米,前沿宽55.2
米,后沿宽25-30米,约
1.6万立方米,致使一幢9层 楼房被滑坡体摧毁掩埋,
造成79人死亡、7人受伤。
1996年发生于 巫峡左岸的横 石溪崩塌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瞿塘峡岸坡溶洞发育
175m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175
水位从75将升到175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远安盐池河磷矿崩塌前后
三峡库区170m蓄水后, 巫山发生崩塌,形成10 余m涌浪,威胁航运。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崩落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两 种
脱离母岩的岩土体顺坡滚动
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坠落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一、崩塌的概念与分类
崩塌分类
(1)按崩塌发生的地点分类 ① 山崩 ② 库岸崩塌 (2)按崩塌物的岩性特征分类 ① 岩体崩塌
三、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
地质历史分析法
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法 结构面之间、结构面与临空面之间的组合关系,判定不稳定块体可 能移动的方向和破坏方式。 结构分析法主要采用图解分析法。包括摩擦圆法、赤平极射投影法、 平面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等。 工程地质类比分析法 依据相似性原则,根据发生过的崩滑的地质体,分析潜在崩塌体的 稳定性,其实质是把集成经验(理论)应用到条件相似的工程。 类比的相似性原则: ① 崩滑体岩体性质、主控结构面、岩土体结构、斜坡结构和崩滑体 介质结构条件等的相似性。 ② 崩滑体赋存条件的相似性。 ③ 动力因素的相似性。 ④ 发育阶段的相似性等。
275
170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结构
2、岩性
① 由厚层坚硬的岩层如灰岩、砂岩、砾岩、花岗岩、闪长岩 等构成的斜坡体,岩石强度大,裂隙发育,形成高陡边坡; ② 相对软弱的岩层如页岩、泥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强 度较小,裂隙细密,岩石常呈碎块,个体稳定性较差。 ③ 黄土等边坡,土质硬,含有裂隙,风蚀、水力作用下易形 成崩塌。 ④ 组合型边坡。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
2、降水
① 雨水的渗入可增大裂隙网络中的动水压力,提高坡体向临空面方 向的推力; ② 雨水的浸润使分离面两侧的岩土软化,或减小分离面的抗滑阻力; ③ 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对岩土体的水力侵蚀,尤其是沟蚀,使分离 面的隙缝不断增大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模式
Fra Baidu bibliotek 滑移式崩塌
临近斜坡的岩体内存在软 弱面倾向与坡向相同,则软弱 面上覆的不稳定岩体在重力作 用下具有向临空面滑移的趋势, 当岩体的重心滑出陡坡,产生 突然的崩塌。降水渗入岩体裂 缝中产生的静、动水压力以及 地下水对软弱面的润湿作用都 是岩体发生滑移崩塌的主要诱 因。
② 土体崩塌
③ 混合体崩塌 (3)按分离面的特性、形状及其崩塌发生的原因分类
① 顺断层或风化层的崩塌
② 沿裂隙面的崩塌 ③ 探头崩塌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的形成条件
斜坡体系统结构(岩体结构系统)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结构
3、分离面及其组合特征(结构面)
分离面可以是岩层的层面、节理面、断层面、各种成因的裂隙或 裂缝,通常统称为“结构面”。 分离面把岩土体分割为各种形态、大小不一的块体,每一次崩塌 都含有部分分离面转变为坡体的临空面,从而改变危岩体的力学 边界。
第七讲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崩塌多发地区主要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区、青藏高 原东缘、黄土高原、湘西地区、云南高原以及川东 鄂西的中山区,涉及到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市)
3、风力、水力、冻融作用
水位变动带
风力:风荷载、加速风化,分离面强度降低。 弱崩解岩 拉裂缝 水力:斜坡底部侵蚀掏空,软化和崩解岩土体。 强崩解岩 冻融:冻胀、融水形成水压力、软化、加速风化、崩解。 崩塌堆积物 崩解残屑
(a)
(b)
(c)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汶川地震发生大量崩塌, 破坏道路交通。
提纲
一、崩塌的概念和分类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三、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 四、崩塌的防治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一、崩塌的概念与分类
崩塌 位于陡崖、陡坡前缘的部分岩土体,突然与母体分离, 翻滚跳跃崩坠崖底或塌落在坡脚的过程与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