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导论

合集下载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复习资料 makun绪论: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学是“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他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为教学艺术。

(p1)2、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P3)1)教育文献法2)教育观察法3)教育实验法4)比较法 5)教育统计法6)个案研究法7)教育调查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P11)(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论语》(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2、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P17)(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第一章1、教育的构成要素(P23)(一)受教育者:是指受教育影响的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受教育者是指一切受教育影响的人;狭义的受教育者是指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二)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施教的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者指所有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如家长、朋友等;狭义的教育者则指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中的中介主要是教育资料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P33)(一)教育的民主化趋势(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三)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四)教育的信心化趋势(五)教育的未来化趋势(六)教育的终身化趋势第二章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P45)(一)遗传因素: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形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二)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身心发生作用的外部世界的一切因素(三)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主题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或精神交换的活动(五)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2、个体个性化具体指的是什么?(P49)个体的个性化:是指个体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教育学导论结语

教育学导论结语

出自:《教育学导论》李剑萍魏薇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一、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亦随之有所不同。

通常,教育学以学校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兼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尤其注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普通基础教育。

否则,通常将有特别说明,如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

所谓问题,一般指事物的关节点或矛盾的必须解决之处;所谓教育问题,一般指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

教育现象则是教育本质的外部表现,既可能是直接的表现,也可能是间接的表现;既可能是完整的表现,也可能是零散的表现;既可能是正确的表现,也可能是歪曲的表现。

教育现象的范畴要比教育问题的范畴广得多,其中既有可称之为教育问题者,也有不能称之为教育问题者。

教育学既要研究教育问题又要研究教育现象,其实反映了教育认识对象中一般与个别、普通与特殊的矛盾关系。

对全部教育现象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加选择地一一进行研究,不仅要耗费大量研究资源,而且实际上也无法做到。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研究当前的教育问题,又可能以偏概全,挂一漏万。

因为,囿于研究中的主客观条件,有些教育现象或许已经成为教育问题,可能已经是今后教育问题的根源,倘不及早着手,必将贻误将来。

所以,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都不能忽视,要在普遍调查基础上进行重点突破,要兼顾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即学会“弹钢琴”,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虑不在千里之外,患必在几席之间”。

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仅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们只能认识、掌握、利用规律,却不能创造、改变规律。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认识揭示运用教育学规律,为确定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方法、组织形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教育理论框架与应用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教育理论框架与应用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教育理论框架与应用
概述
研究生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以及教育实践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研究生教育学导论中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教育理论框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教育理论框架
定义与作用
教育理论框架是基于不同研究领域和学派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和分析工具,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各种教育问题。

主要理论框架
1.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2.构造主义:认为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例如皮亚杰和维果茨
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3.社会文化观点: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例如文化历史心
理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关于文化媒体的研究。

教育理论的应用
教育政策
教育理论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指导。

比如,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奖惩体系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可以在教育政策中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

教学设计
不同的教育理论框架对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启示。

例如,构造主义理论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关元素。

评价与反馈
通过应用教育理论框架,可以开发出科学、客观且有效的评价方法。

例如,基于社会文化观点的评价方法强调考虑考生所处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

结语
本文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学导论中关于教育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的内容。

研究者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理解教育现象、设计教育方案并开展科学的评价。

教育学导论(完整)

教育学导论(完整)
如果是四个字的话是———(1)尊师爱生(2)教学相长(3)民主平等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名解):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的全民化;
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而且是一种必需。
值得指出的是,全民教育更多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继续教育。
(填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3、教育目的的分类
按照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卢梭;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涂尔干。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是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也是对现代人的根本诠释。
3、自从古代社会以后,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填空)
4、简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类考题重点背诵)
(1)教育的终身化;
法国教育学者保罗。朗格朗堪称终身教育思想的真正肇始者。(可出填空)
终身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制度,毋宁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它可以从纵横两方面理解。从纵的方面讲,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讲,教育要同时满足人各个层面的学习要求。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是一门介绍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历史发
展,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

2.教育学的理论: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思想,包括行为主义、认知
主义、人本主义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

3.教育学的方法: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文献研究、调查
研究、实验研究等,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4.教育学的应用领域:介绍教育学在教育实践、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领域
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总之,教育学导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的机会,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来深入理解教育学的概念和理论。

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教育学导论目录(1)

教育学导论目录(1)

《教育学导论》目录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室职业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概述第二节,教育的演进第三节,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二节,人生的阶段特征与教育第三节,学生观与师生关系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第四节,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第三节,当代课程改革第六章,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及其分类第七章,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教学过程第二节,教学原则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九章,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试题的编制第三节,考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二节,中国德育的传统与当代改革第三节,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第十一章,班级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组织第二节,班级管理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 【关于教育】:第一章-----第四章【关于教学】: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最好把目录背诵下来,这种整体知识的框架对你的记忆很又帮助、【备考提示】:概念的理解,名词解释,名人著作也很重要答辨析题的方法:针对细节辨析,深化,横向的平行比较,纵向深入分析。

答论述题的方法:一定要针对教学实例论述,答出要点,最后,从整体上总结,归纳。

理解+适当背诵,形成知识框架!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思路,题型难度!。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加粗字体:名词解释教育学导论笔记红色字体:重点蓝色字体:标题,便于看清题目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一、1、教师:广义上是指教师是对教育机构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狭义上是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2、教师专业化的含义:①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②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3、专业性职业:需要经过专门教育或培训,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专业标准从事工作,从而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4、现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①着重于满足社会对教师数量的需求(满足数量)②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质量)③致力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追求专业化)5、教师职业的特点:①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②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③工作绩效的模糊性④职业待遇的福利性⑤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6、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既非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学工作的要求,也非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努力的目标,更不能取代有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

7、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共性、教育性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制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9、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0、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从事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必须经常修习涵养的内容,是当代教师质量合教师风貌的集中体现。

11、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本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12、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要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②要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③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④要练就必要的专业智慧13、教师的权利有哪些?教师的权利: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或不可为的许可和保障。

教育学导论(第十一章定稿)

教育学导论(第十一章定稿)
详细描述
在古代萌芽阶段,一些哲学家和教育家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如孔子、苏格拉底等。到了近代形成阶段, 一些经典的教育学著作开始出现,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在现代发展阶段, 教育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总结词
教育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教育的本 质和价值,探讨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04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CHAPTER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规定了教育工作 的方向和重点,指导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
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用于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 法律文件。它为教育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教育的公正、公平和有 序。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 方面。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等,旨在探究教育的本质和 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普通教育学
研究一般教育原理和方法,涉 及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
VS
详细描述
心理学基础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 知发展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 过程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它为教育教学提 供科学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 求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 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人类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文化对教 育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学导论(第十一章定稿)
目录
CONTENTS

《教育学导论》 第八章 教学过程

《教育学导论》  第八章 教学过程

• • • • •
辨析: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课程 教学与上课
(二)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 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 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 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八章 教学意义和过程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结构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关系
• 什么是教学?
• 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 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 •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 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 能力。” • 我国学者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 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 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 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 顾明远辞典界定:“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 活动。” •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界定:“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定义 学校教学这样定义:学校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学习、
掌握特定文化,并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这一定义在
指称范围上,是特指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学校的教学 (一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不用“教学”而用“教育”); 在活动主体的行为方式上,指出教师主要是引导、促 进学生学习,学生主要是学习掌握文化。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教育学统考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参考书目的选择对于备考教育学统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旨在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导论类1.《教育学》(第三版)作者:张大勇该书是教育学导论的经典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2.《教育学思潮》作者:钱学森该书对20世纪以来的教育学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解读了各个教育学派别的观点和理论,对于学习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非常有帮助。

3.《教育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作者:黄冲该书介绍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对于进行教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二、教育史类1.《中国教育史》(第三版)作者:刘国良该书较全面地概述了中国教育史的演变过程和主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教育传统、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西方教育史》(第六版)作者:李方桂该书详细介绍了西方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对于了解西方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脉络有很大帮助。

3.《教育史教程》(第二版)作者:戴新宇该书系统地梳理了世界各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全球范围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异同。

三、教育心理学类1.《教育心理学》(第五版)作者:王铁崖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涵盖了学习、记忆、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学生的心理和指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儿童心理学》(第六版)作者:王亚南该书详细解析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理论,对于教师了解和指导儿童的心理发展非常有帮助。

3.《青少年心理学》(第二版)作者:王文宇该书深入剖析了青少年心理的特点、发展和问题,对于了解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有很大帮助。

大学二年级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导论

大学二年级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导论

大学二年级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导论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的导论一、引言教育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探索其在大学二年级教育中的角色与重要性。

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习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教育学可以提供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指导方案。

三、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教育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研究,教育社会学可以洞察教育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四、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的关系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科,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学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而教育社会学将教育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研究。

教育学的研究结果为教育社会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则揭示了教育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教育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大学二年级教育中的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应用大学二年级教育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关键阶段,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对教育问题的觉察和思考能力。

因此,在大学二年级的教育中,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结论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在大学二年级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教育学导论

语文教育学导论

语文教育学导论一、语文教育学导论的意义语文教育学导论这个话题,说实话,听起来有点儿正式,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我们每个人都在语文的海洋里游来游去,从小到大的课本上满是文章、诗歌、故事、散文,一直都离不开语文。

只是,直到你真正开始了解语文教育学时,才会发现原来它不只是让你学会朗读写字,背诵古诗那么简单哦。

语文教育学其实是在讲怎么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去把语文这一门看似简单的学科,传递给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里遨游,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去体会其中的美妙和哲理。

想想看,语文教育学的目的不就是让你学会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理解、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吗?听说,学习好语文,能提升你的情商哦!你会发现,语言的力量无处不在,影响深远,不信你看看那些讲得天花乱坠的演讲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语文的魅力有多大。

就拿老师来说吧。

说起语文老师,他们可真得了不起,不仅仅是因为背得了那些成千上万的诗词,也不仅是因为懂得课本里的每一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把书本上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传递给学生对语言的感知。

学生能通过老师的教学,领略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甚至有些学生在这些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找到兴趣,找到爱好。

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语文教育学就像是架起了通往知识的桥梁,而老师,正是那位用心搭桥的匠人。

二、语文教育学的核心内容语文教育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可丰富了,它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

说白了,它包含了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到课堂管理、学习评估的一大堆内容。

每一部分,都像拼图一样,拼成了完整的语文教育的蓝图。

拿教学方法来说吧,大家都知道,语文教学不比数学,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答案。

语文教学是活的,它得根据学生的思维、兴趣、情感来变化和调整。

比如,语文老师要教学生写作文,教的不仅是如何结构文章,更重要的是,怎么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写的每一篇作文都像是从他们心里流出来的,充满了自己的个性和想法。

《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

《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

《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第一节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1.1 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递知识、技能的功能,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使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2 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保障;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为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2.1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民素质不断提高,道德风尚良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等。

2.2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价值观多元化导致的困惑,道德滑坡现象,文化市场鱼龙混杂等。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应对。

第三节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与措施3.1 强化教育引导,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2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发挥教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支持优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网络空间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节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4.1 案例一:某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月”活动某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育学导论教学设计方案

教育学导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教育学的价值;熟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育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 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教育学的价值3.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4. 教育学的应用与教育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教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教育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教育学的价值(3)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4)教育学的应用与教育实践3. 课堂讨论(1)针对教育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2)分组讨论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情境。

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互动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策略。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综合掌握情况。

教育学导论重点知识汇总

教育学导论重点知识汇总

1908,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成立了国际数学联盟IMU的一个新的下属组织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克莱因(德)当选为该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克莱因的教学思想:1,数学老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简单2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3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4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概念综合起来法国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主任Alfred Binet曾提出教育研究有三种主要方法,问卷,观察,实验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曹子方曾运用皮亚杰的方法,对幼儿计数的认知发展做过具体研究,发现3~7岁幼儿对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2000年三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大会主席藤田宏教授提到数学发展史的四个高峰: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公理化数学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数学观的发展变化1公理化方法,形似演绎仍然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但是数学不等于形式,数学正在走出形式主义的光环2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注重应用3数学不等于逻辑,要做好的数学1954年发表的中学数学大纲修订草案指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指出三大能力,计算,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弗赖登塔尔(荷兰)曾是荷兰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和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1967-1970,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主席,在他的倡议下,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F,在法国里昂。

他在著作中体现理论,它的主要观点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除草与播种》以及《数学教育再探》,他所认为数学教育有5个特征,1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平台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著作《怎样解题》1944,《数学的发现》1954,《数学猜想》1961.他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习过程的三个原则,主动学习,最佳动机,循序渐进。

学前教育学导论课件

学前教育学导论课件
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加学术会议
学前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术 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 育动态,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参与课题研究
学前教育教师可以参与课题研究 ,通过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05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传统 的学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和优势,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 进行个性化教育。这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即教育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每个孩子的潜 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儿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在 这种观点下,教师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孩子在探索和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案例四: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结词
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是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重 要环节,通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及时发现 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详细描述
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包括设计评价方案、采 集和分析数据、反馈评价结果等环节。评价方案要注重 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涵盖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等方面。采集和分析数据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反馈评价结果要及时、客 观、具体,为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案例五: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探索
总结词
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探索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的重要动力,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 新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

教育学导论重要知识点

教育学导论重要知识点

教育学导论重要知识点
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的科学,它研
究如何培养人们的智力、精神、道德、身体、社会性、审美力和职业技能,以及教育活动如何影响人们的发展和行为。

2、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社会
功能、教育的心理功能、教育的组织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技术功能等。

3、教育学的主要分支:教育学的主要分支有基础教育学、教
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技术学等。

4、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情感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5、教育学的重要方法:教育学的重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回顾法、案例研究法等。

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要点

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要点

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要点导论教案设计是大学三年级教育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学习。

本文将从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一、目标设定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学导论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教育学科的整体认识,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可以设定以下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思考。

二、内容安排教育学导论的内容广泛而复杂,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进行安排。

以下是一个合理的教育学导论课程的内容安排:1. 教育学的概念与发展:介绍教育学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探讨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2. 教育哲学:介绍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3. 教育心理学: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能力。

4. 教育社会学: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5. 教育管理与政策:介绍教育管理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教育组织和管理的了解和思考。

6. 教育评价与测量:介绍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评价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教育学导论教学,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适合教育学导论教学的方法:1. 讲座式教学:通过讲授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析能力。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现代外语教育学导论(2024)

现代外语教育学导论(2024)

引言概述现代外语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外语教学原理、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学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外语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以现代外语教育学导论为题,从五个方面对现代外语教育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外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外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以及未来外语教育的趋势和挑战。

一、外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1.外语教学的概念和特点2.外语教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3.传统外语教学与现代外语教学的区别和发展趋势二、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1.外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和重要性2.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阶段3.情绪与外语学习的关系4.语言焦虑在外语学习中的影响5.培养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三、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小组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3.任务型教学法的原理与案例分析4.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5.翻转课堂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和效果四、外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1.外语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原则2.外语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口语和写作等评估内容的设计4.外语教学中的自我评估与同伴评估5.外语教学评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五、未来外语教育的趋势和挑战1.科技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发展趋势2.多元文化教育对外语教育的影响与挑战3.外语教育的全球标准与认证体系4.教师素养与外语教育的未来发展5.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总结现代外语教育学作为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具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对外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外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以及未来外语教育的趋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并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推动外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导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1、当代中国教师职业具有形象的准公共性、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工作绩效的模糊性、待遇的福利性、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努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

3、开放型和定向型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定向型代表是苏联。

优点:培养目标集中,办学效益较高,学生专业思想牢固,专业训练扎实。

缺点:知识结构狭窄,学术水平低,适应能力差,生源和毕业出路受到很局限。

开放型:不设专门的师范院校,由综合院校来承担,代表是美国,有利于提高师资的质量尤其是专业化水平更有益处。

4、教师专业化还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较早对教师专业化作了明确说明。

1996年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近年来,中国的教师职业己经由满足数量为主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主。

5、世界上最早的师范学校可追溯到17世纪末。

法国天主教士拉萨尔首创师资训练学校。

第一章教育6、终身教育一词始见于1919年的英国。

终身教育蓬勃兴起的原因:第一,社会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可能在完成一次正规教育后便能应付一生的各种挑战。

第二,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使得人们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三,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只有持续地进行适时训练或再受教育,才能胜任自己的社会职责。

第四现代科技使每个人都处在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并与信息社会保持和谐,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的形式,发展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思想。

第五,现代人总是要面对挑战,为了迎接挑战,每个人都要完善和发展自己。

7、终身教育的意义:首先,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其次,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再次,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

最后,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8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扫盲,发展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生活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其中扫盲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教育机会平等己列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

9、全民教育兴起的原因:其一,从个体发展来看,全民教育既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

其二,从社会或国家层面看,全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结果,其三,全民教育是促进世界文明和共同繁荣的需要。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全民教育的基本概念。

10、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1、师生关系的影响:其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学生的活动效率,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

第三章1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教育的培养规格,文化影响教育教学的内容,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广义的教育活动。

13、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具有保存和继承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14关于环境教育1987年提出20世纪最后10年-----1991至2000年为环境教育十年。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设想,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5、当代中国学制改革趋势或特点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活性。

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

为了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下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第五章,课程16、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提出隐性课程。

17、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分科教学的孔子。

在古代欧洲当推亚里士多德。

经历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18、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习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德国的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苏联赞可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儿童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方面的发展。

外延比智力广,智力发展只是其中一部分。

三大流派。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特点安排学科的基本结构,再次提倡发现法。

德国的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范例要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和范例性。

特色;一以范例性的知识结构理论进行取材,二范例要是理论和实际自然结合的成果。

三范例的内容是综合的。

四是范例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联赞可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他把一般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一般发展是指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

主要观点即五大原则。

19、1912后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率先提出综合课程的主张。

分为三种;一是相关课程二是融合课程三是广域课程20、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

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反映己有的教学经验,多种多样的教学经验经过科学的概括与系统的构建,通过教学模式可升华为教学理论,教学理论通过教学模式可转化为教学方案。

教学模式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师角色,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方式等),教学评价21、暗示教学模式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师洛扎诺夫。

程序:入境,介绍,积极音乐会,消极音乐会22、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最早由美国的卡罗尔自先提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部分:认知领域: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动作技能:基础目标、规定动作、创造动作。

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只要有合适的教学条件,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都可以完成任务。

程序:确定教学内容及要求;实施教育计划;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对己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再次的强化。

掌握教学法的要求:教师把教材内容组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测验及格都可以做补充练习,不及格者由教师针对他们没有掌握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学生再学习,接着再进行针对性测验,直至最终掌握。

然后才开始第二单元的教学。

23、我国六因素教学模式又称教学方式最优教学法,湖北大学黎世法倡导。

程序: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

24、情境教学模式。

江苏南通李吉林。

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理解:深入情境,理解课文,激发感情。

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25、尝试教学模式邱学华倡导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程序: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合作教学法的观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创造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教会学生自尊自爱,学会尊重他人;实行学生的民主自治,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学校要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多样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

“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前苏联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的。

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使学生能在认识到教材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材。

程序:教师按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师出示纲要信号图表,再次讲解,突出重难点,指出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把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发给每个学生消化,然后将其贴在各自的手册里,上课使用的大型图表要贴在教室墙上,以便学生课下复习巩固;要求学生回家后按教科书和纲要信号图表进行复习;第二次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记忆,在练习本上画出上一节课的纲要信号图表;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表回答问题。

快乐教学法:要求第一创设快乐的环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并感受学习之乐趣;第二,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动机;第三,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导学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求:学前导兴趣,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中导思路,因势利导,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学后导结论,总结概括,升华认识明析结论。

26、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教学策略的基本类型产生式教学策略(了解即可)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优点:①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学习效果较好;②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

①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②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不足: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

替代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

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

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优点:①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②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

不足:①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②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与性学习: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特别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教师讲授与学习的关系,文化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知识的选择、应用、创新的关系。

二是整体推进与个别化关系,既要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怀,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分层分类指导和推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

三是学生参与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以产生整体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