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比浊法ppt

合集下载

《免疫比浊分析》课件

《免疫比浊分析》课件

案例三
总结词
辅助诊断、判断病情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免疫比 浊分析可以检测出自身抗体,辅助医生进行 诊断和判断病情。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 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度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案例分享:免疫比浊分析在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
案例一
总结词
准确、快速、敏感
详细描述
免疫比浊分析在乙肝病毒检测中表现出高准确性和高敏感性,能够快速检测出乙肝病毒 的抗原和抗体,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二
总结词
早期发现、监测病情
VS
详细描述
免疫比浊分析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 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病情监测。通过定期 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及时发现肿瘤 复发或转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专业知识,对结果进行解读 和解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免疫比浊分析的仪器与试剂
仪器介绍
仪器类型
介绍免疫比浊分析中常用的仪器 类型,如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 化分析仪等。
工作原理
阐述仪器的工作原理,如光线通 过溶液时发生散射、吸收等现象 ,用于测量物质浓度。
仪器参数
研究进展与展望
• 自动化程度提高:仪器设备的自 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减少了人为 误差和操作时间。
研究进展与展望
标准化和规范化
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提高不同仪器 和试剂间的可比性。
智能化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检测结 果的自动分析和解读。
应用拓展
拓展免疫比浊分析在临床诊断、生物医药等 领域的应用范围。
实验注意事项
仪器维护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
实验 免疫比浊法检 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
1
实验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的 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疫 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细 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情况。
实验原理
聚乙二醇即PEG是中性、无毒且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和良 好的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具有高度的亲水 性,在水溶液中有较大的水动力学体积,并且没有免疫原性。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 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应维持反应管中的抗体蛋白量始终粒可形成浊度,造成 假性升高。
实验材料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试管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实验原理
优点
稳定性好,敏感性高(达ng/L)、精确度高,干扰因素少, 结果判断更加客观、准确。
快速、简便,结果回报时间短,便于及时将各种信息向 临床反馈,又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 理。

临床意义4特种蛋白 ppt课件

临床意义4特种蛋白 ppt课件


与染色体结合,消除坏死组织里的细胞DNA。 。
【反应原理】
• 样本中的CRP与超敏化的抗CRP抗体 胶乳颗粒试剂反应,形成免疫
• 复合物,在波长570nm处检测其浊度 变化,其变化程度与样本中的CRP
• 含量成正比。
【试剂构成】
• 试剂1(R1): • 氨基乙酸缓冲液 • 试剂2(R2): • 乳胶颗粒超敏化的CRP抗体液
3.自动分析:
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操作程序的设置 按手工操作法的 设置,根据各实验室拥有的分析仪型号及操作说明书而设 置。
4..适合仪器:
BIOBASE系列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 OLYMPUS 东芝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计算方式】
样本ΔA
• 样本ASO浓度=
× 标准浓度
标准ΔA
操作过程
预孵预时间 5min
5min
延迟时间
0.5 min
读数时间
4.5min
R1:试剂1 R1:100µl 蒸馏水、U
或S:2µl
读取吸光度A1 R2:试剂2 读取吸光度A2 R2:100 µl 计算ΔA
• 比色杯光径
1.0cm
• 温度
37℃
• 分析类型
终点法
• 校准程序:
• 用去离子水将CRP校准液按倍比稀释,以水为零点,建立工作曲线。
• 校准品另购,建议使用RANDOX或其它有溯源性的校准品。
• 稀释方法如下:
1
2
3
4
5
原液:水

1:3
1:1
2:1
原液
浓度
0.00
X/4
X/2
2X/3
X
操作步骤 预孵预时间

免疫学实验 免疫比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免疫学实验 免疫比浊(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
选择一种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 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相应抗原时,则 发生凝集,单个胶乳颗粒在入射光波长之 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胶乳凝集时,则 使透过光减少。这种减少的程度与胶乳凝 集成正比,与抗原量成正比。
(a)带抗体的胶乳在波长之内可透过光线; (b)结合后,则形成光线衰减
2. 海德堡(heidelberger)曲线理 论
2 抗体的质量
(1)特异性高 (2)效价高 (3)亲和力高 (4)抗血清来源
3 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
• pH 6.5~8.5
• 电解质 离子强度、种类(磷酸盐缓冲液)
4 增浊剂的使用
• PEG、tween-20等非离子型亲水 剂
• 作用:消除蛋白质分子周围的电子 云和水化层,促进抗原、抗体分子 靠近,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二)类型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2. 散射免疫比浊法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1 透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
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 (IC),当光线透过反应溶液时,由于溶液内复 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 少,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即光线 吸收越多,可用吸光度表示。吸光度和复合物 的量成正比,当抗体量固定时,与待检抗原量 成正比。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可测出 待检抗原含量。

样本管吸光度
• 浓度=————————×校准液浓度(g/L)

校管吸光度
• 结果及讨论
– 检测报告 – 检测意义
实验二、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球蛋白检测
实验步骤见说明书 IgG9.77g/L IgA1.72g/L IgM1.37g/L
沉淀反应
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

免疫比浊法(共10张PPT)

免疫比浊法(共10张PPT)

实验原理
聚乙二醇即PEG是中性、无毒且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和良好的
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在水溶 液中有较大的水动力学体积,并且没有免疫原性。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 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近反应,但如浓 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异的是复中合性物、,无抗毒原且抗具体有量独应特较理大化。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在水溶液中有较大的
水能动更力 好学地体避积免,标并本且之没间有的免污疫染原及性标。本对人的污染。
、 IgG、 IgM IgA 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以 应在维类持 风反湿应关管节中炎的中抗则体以蛋IgM白升量高始为终主过。剩,此值要预先测定。
复合物,在PEG作用下,成为悬浮于反应溶液中的微粒,使样品浊
度发生变化。在沉淀反应中形成的复合物微粒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
当一定波长光线通过浊度发生变化的反应混合物时,由于被不溶性 免疫复合物吸收而减弱,故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量呈 正相关。当抗体浓度固定时,样品的浊度与其中所含抗原量成正比。
OD340
样本管
+样品血清
(10mL)
能快更速好 、地简避便免,标结本果之回间报的时污间染短及,标便本于对及人时的将污各染种。信息向临床反馈,又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 当免抗疫体 球浓蛋度白固A,M定,时G(,I样gA品, I的gM浊, 度IgG与)其测中定所试含剂抗原量成正比。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

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酶类CK-MB,α-AMY等。
底物/代谢产物类:包括TG,TC,HDL-C,LDL-C,UA, UREA,Cr,Glu,TP,Alb,T-Bil,D-Bil,NH4+,CO2 等。
无机离子类:包括Ca,P,Mg,Cl 等。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吸收曲线
波长从200nm-400nm 的电磁波,称为紫外光,波长从400nm-760nm 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而绘 制出的一条曲线称为吸收曲线,在一段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可获得最大的测 定灵敏度。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连续监测法
连续监测法属于动态法检测的一种,适用于酶活性测 定和代谢物检测,多有酶的参与。该法是通过适当的 仪器,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原理是:在酶反应的最适 条件下,用物理、化学或酶促反应的分析方法,在反 应速度恒定期(零级反应期)来连续观察和记录一定 时间内底物或产物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酶反应初速 度计算出酶活力大小代谢物的浓度。计算方法有:1) 绝对法:酶活力(U/L)=△A×(反应液体积/样品体 积)×(1000/消光系数);2)相对法:酶活力 (U/L)=〔 △A (测定)/ △A (标准) 〕标准物的 活力或浓度。
两点终点法
两点终点法也称因定时间法,它可以用一种试剂或两 种试剂。这种方法是近年来,可加双试剂的生化分析 仪问世后,才被广泛应用。优点是可以消除样品、试 剂的颜色、浊度,以及一些干扰物对测定的干扰。原 理是:加入样品→试剂1 →读取A1 →试剂2 →读取 A2,其中要读取两次吸光度值,第一次相当于读出样 品空白的值,加入试剂2至第二次读数才是实际呈色 反应,因此A=A1-A2。比浊法也是一种终点法,不过 是一种浊度测定,而不是比色测定。比浊法可分为化 学比浊法与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又分为透射比浊 法和散射比浊法。免疫比浊法目前主要用于血清特种 蛋白的测定,如载脂蛋白(apoAI,apoB 等)、补体类(C3、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

其原理基于免疫学中的抗原-抗体反应。

在免疫比浊法中,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已知抗原浓度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然后,将待测抗原溶液与相应的抗体溶液混合,使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接着,加入一种适当的染色剂,使得结合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可见的沉淀。

测定过程中,通过测量混合液的比浊度,即溶液中悬浮颗粒的密度与大小,可以确定抗原的浓度。

比浊度与溶液中悬浮颗粒的聚集程度成正比,浓度越高,颗粒越多,聚集程度越大。

因此,比浊度的增加反映了抗原浓度的增加。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空白对照实验。

空白样品中不添加抗原,但同样进行抗体结合和染色剂反应,以消除其他非特异性反应的干扰。

免疫比浊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监测和研究等方面。

由于其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了免疫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课件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课件

1、标准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 • 1.1 标准液中Ig类型的不均一性: 1.2 标准液中Ig分子大小的不均一性 那么要求Ig标准液能代表健康人群平均水 平的Ig类型和分子大小,基质效应要小。
• • • •
1.3 Ig的国际标准: 1.3.1 WHO 67/97 定义:每瓶含100IU的血浆蛋白冻干品 WHO 67/97的明显缺限:
见表1




标本类型 血清 血清
简 要 评 价 慢,非特异性,不能 分类Ig,方法过时 慢,不能分类Ig,是 检测单克隆Ig的筛选 方法 较准确,慢
盐沉淀(金沉淀) Ig在某些盐(金化合物)溶液中形成沉淀,再用总 蛋白测定法测定Ig含量 电泳 蛋白分离成Alb和各种球蛋白;Ig在γ带
免疫扩散( (彩扩法) ) 免疫荧光
BN II的抗原过剩检测
预反应检测抗原过量 抗原过量
特殊项目的预反应- 避免抗原过量,增加结果的可靠性
IgM为例说明BN II的抗原过量检测原理
• 因此BN II在检测IgA和IgM时,能将抗原过 剩的风险降到最低! • 但是, BN II的抗原过量不能完全消除, 在极少数情况下,非常高的免疫球蛋白浓 度可能会产生错误的低结果。尤其是单克 隆免疫球蛋白可能会显示与多克隆标准品 不同的反应,在个别情况下,这可能会导 致结果降低的假象或导致非线性结果。
决定定抗原抗体复合物光学性质的因素; 光线透射与散射的数量及特性取决于 复合物的直径(d), 发射光的波长(), 检测器与发射光的角度, 介质的折射系数有关。



①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比光的波长要小得多( 510nm), 只产生Rayleigh 散射。 ②在直接抗原抗体反应期间,最初形成的小复 合物会通过交联而增大,到达大约3 x 10 E6 Da 大小的限度,产生Rayleign-Debye 散射。 ③在另一些反应中,抗体附着于大的颗粒上 (IgE),再和抗原形成的不可溶复合物,其大小 较光的波长要大得多。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是 Mie 散射

散射免疫比浊法

散射免疫比浊法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第一节 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一节
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免疫比浊技术分类:
透射免疫比浊法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散射免疫比浊法
(nephelometry immunoassay)
终点散射比浊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一、透射免疫比浊法
8 13 25 60 150 230 300 360 415 450 480 500 — 5 12 35 90 80 70 60 55 45 30 20
(二)技术要求
速率散射比浊法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抗体浓度及 纯度直接相关,需选用抗体纯度及亲和力交高的试 剂。此外,要保证待测样本血清的性状符合要求, 如严重脂血等即为不合格样本。
(三)方法学评也小,因此结果稳定、可靠, 特异性好,精确度高,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设备,一般分光光度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或散射比浊仪均可使用。
返回章目录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种
(三)方法学评价
该法具有快速、敏感度及精密度高的特点, 其最大优点在于快速,检测不必等到抗原抗体 达到平衡,大大节省反应时间,每小时可检测 标本数十份;敏感度高,最小检出量达微克/ 升水平。
四、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将抗体吸附在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粒 上,制成致敏的胶乳颗粒,当遇到相应抗原时, 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胶乳颗
抗原抗体反应曲线
二、散射免疫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散射比浊法是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

免疫比浊法PPT

免疫比浊法PPT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 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实验原理
优点
稳定性好,敏感性高(达ng/L)、精确度高,干扰因素少,结果判断更加客观、 准确。
快速、简便,结果回报时间短,便于及时将各种信息向临床反馈,又可节约 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空白管
+蒸馏水 (10mL)
校准管 +IgX试剂 37℃ (1mL) 5min
+校准品 (10mL)
混匀 37℃,10min
OD340
样本管
+样品血清 (10mL)
结果计算方法:
实验结果
样本管吸光度 Ig浓度(g/L)×= Ig校准浓度(g/L)
校准管吸光度 IgA:1.72 g/L IgG:9.77 g/L IgM,除非放置较长时间 。
如要形成较大的的复合物,抗原抗体量应较大。
实验材料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试管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实验方法
实验 免疫比浊法检 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
1
实验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的 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疫 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细 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免疫比浊分析

免疫比浊分析

(三)技术要求
• 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足够大。
• 抗原抗体复合物数量足够多。 • 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只能测定抗原抗 体反应的第二阶段。 • 高亲和力的抗体,并保证抗体过量。
(四)方法评价
优点: 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不足: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 ③透射比浊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 测需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进行,耗时较长。
1.抗原抗体比例 抗原抗体比例要适当。 诊断试剂应尽可能 溶液中免
颗粒上的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引起胶乳颗粒凝
聚 ,使透射光和散射光即出现显著变化。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 一种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
向角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
二、免疫散射比浊法
(一) 原理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是溶液中的微粒子受到 光线照射后,微粒子对光线产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 散射光。 悬浮微粒对光散射形成的散射光强度与微粒的 大小、数量、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测量角度等因 素密切相关。
不同大小的微粒形成的散射光分布不同。
当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的十分之一时,
(二) 技术要求 应选择适当的光源强度、反应时间、测量角 度及光源的波长。 另外,要注意保证抗原浓度合适。 此外,还要选择适宜的离子强度、pH值等。
(三)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一种动 态测定方法。
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PPT课件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PPT课件

BNⅡ、BN100特种蛋白分析分析系统
(二)ARRAY分析系统 1.测定原理 本系统属于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在抗体过量的 前提下,光束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时所产生的散 射光速率变化大小与抗原浓度成正比。
速率的峰值通过电脑处理系统转换成待测抗 原的浓度。
2.仪器基本组成
ARRAY系统由分析仪、电脑处理系统、打印 机构成,其主要构成部分为分析仪,由加液 系统、散射测浊仪、40孔样本转盘、20孔试 剂转盘、软盘驱动器等组成。
•41
• 4.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 A.抗体定性 B.抗体定量
• C.抗原定性 D.抗原定量
• 5.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两种受检抗原的性质完全 相同时,沉淀线出现
• A.二条直线相交叉 C.二条弧线部分融合
B.二条弧线完全融合 D.二条直线不连接
• 6.火箭免疫电泳达到终点时应
• A.火箭峰呈云雾状 B.火箭峰呈圆形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累计时间 复合物产 产生速率 生总量
5
8

10
13
5
15
25
12
20
60
35
25
150
90
30
230
80
35
300
70
40
360
60
45
415
55
50
450
45
55
480
30
60
500
20
•18
当抗体的浓度固定于一定范围时,复合物 形成的速率峰值的高低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随着时间的延长,免疫复合物的量逐渐增多, 抗原抗体结合速度的峰值在一定的时间出现。 通过微机处理即可得到待测蛋白成份的含量。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自动化和标准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免疫比浊法的检测过程将更加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 性。
多项目联合检测
未来免疫比浊法有望与其他免疫分析方法联合使用,实现多项目同时检测,提高诊断效 率。源自未来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前景
• 拓展应用领域:随着对免疫球蛋白研究的深入,免疫比浊 法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疾病预后评估、免疫治疗 监测等。
力。
质评样本处理
02
按照质评计划要求处理质评样本,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结果分析与反馈
03
对室间质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问题识别
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结果 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
原因分析
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 ,包括试剂、仪器、操作等方 面。
改进措施
影响。
06
总结与展望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优势与局限性
灵敏度高
免疫比浊法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 免疫球蛋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特异性强
该方法使用的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能够准确识别并定量目标免疫球蛋 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优势与局限性
• 操作简便:免疫比浊法检测步骤相对简单 ,易于自动化和标准化,适用于大规模样 本检测。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 种。血清型IgA主要存在 于血液中,而分泌型IgA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 化道等黏膜表面,是黏 膜免疫的主要抗体。
正常血清中含量极低, 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和 抗寄生虫免疫。当机体 发生过敏反应时,血清 中IgE水平会显著升高。
主要存在于B淋巴细胞表 面,作为B细胞分化发育 成熟的标志。在血清中 含量很低,其功能尚不 完全清楚。

06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06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化分析仪或散射比浊仪均可使用。
返回章目录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种
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向角
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二极 管接收散射光信号,经过微电脑处理,与标 准曲线进行比较,最后转换成待检物质的浓 度。
复合物产 产生速率 生总量
8 13 25 60 150 230 300 360 415 450 480 500 — 5 12 35 90 80 70 60 55 45 30 20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二)技术要求 速率散射比浊法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抗体浓 度及纯度直接相关,需选用抗体纯度及亲和力 交高的试剂。此外,要保证待测样本血清的性 状符合要求,如严重脂血等即为不合格样本。
4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在抗原或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比 浊仪在光源的光路方向上测定透射光强度与 入射光强度的比值或吸光度,来判断待测抗 原的量,这种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 。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透射免疫比浊法光路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二)技术要求
• 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足够大。
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要选择均匀一致的
胶乳颗粒。此外,试剂需要加保护剂以提
高其稳定性,所用器皿要洁净,避免杂质 微粒的干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三)方法学评价 该法敏感度高,试剂稳定,个体免疫复 合物对结果影响也小,因此结果稳定、可 靠,特异性好,精确度高,且不需要特殊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诱导剂
增 加 散 透 率 : 660nm 测 定 散 射 光
散射光测定
检测器 (LED) 样品
光电计 100 % 散射光强度 0% 时间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 是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态过程。 是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态过程。 — 所谓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 所谓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 单位时间内 复合物的速度。 复合物的速度。将各单位时间内形成复合物的 速率及测定的散射信号连接在一起, 速率及测定的散射信号连接在一起,即是动态 的速率比浊分析。 的速率比浊分析。 — 当仪器测定到某一时 间内形成速率下降时, 间内形成速率下降时, 速率峰, 即出现速率峰 即出现速率峰,该峰 值的高低, 值的高低,即代表所 测抗原的量。 测抗原的量。
光通量是每单位时间到达、 光通量是每单位时间到达、离开或通过曲面 的光能数量
散射比浊法
• 原理 在入射光的一定角度检测粒子发出的散 在入射光的一定角度检测粒子发出的散 一定角度 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IC的含量呈正比。 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IC的含量呈正比。 IC的含量呈正比
散射比浊法测定原理
聚集形成 聚集形成
材料
1.免疫球蛋白试剂A,M,G 1.免疫球蛋白试剂A,M,G 免疫球蛋白试剂 2.免疫球蛋白试剂A,M,G校准品, 2.免疫球蛋白试剂A,M,G校准品,蒸馏水 免疫球蛋白试剂A,M,G校准品 3.微量加样枪 3.微量加样枪 4.分光光度仪 4.分光光度仪
结果计算方法
样本管吸光度 Ig浓度(g/L)= 校准管浓度 × Ig校准浓度(g/L)
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光路
IC I
透射比浊法 检测器A 检测器
I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免疫比浊法检 测免疫球蛋白
-
免疫系
-
1
实验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 的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 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 细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情况。
-
实验原理
聚乙二乙二醇具有高度的亲水 性,在水溶液中有较大的水动力学体积,并且没有免疫原性。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 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试管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 实验方法
空白管
+蒸馏水 (10mL)
校准管 +IgX试剂 37℃ (1mL) 5min
+校准品 (10mL)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
实验原理
缺点
当抗体或抗原大量过剩时,出现可溶性的复合物,造成误差。
应维持反应管中的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此值要预先测定。
受血脂浓度影响。脂蛋白的小颗粒可形成浊度,造成假性升高。
少量小抗原抗体复合物极难形成浊度,除非放置较长时间 。
如要形成较大的的复合物,抗原抗体量应较大。
-
实验材料
-
实验原理
血浆蛋白分析技术经历了: 试管沉淀反应、琼脂凝胶的扩散实验发展到现代免疫 分析技术,其中很重要得一类就是免疫比浊法。
-
实验原理
抗体(Ab)与可溶性抗原(Ag)反应,形成一定结构的免疫 复合物,在PEG作用下,成为悬浮于反应溶液中的微粒,使样品浊 度发生变化。在沉淀反应中形成的复合物微粒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 当一定波长光线通过浊度发生变化的反应混合物时,由于被不溶性 免疫复合物吸收而减弱,故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量呈 正相关。当抗体浓度固定时,样品的浊度与其中所含抗原量成正比。
混匀
37℃,10min OD340
样本管
+样品血清 (10mL)
结果计算方法:
-
实验结果
样本管吸光度
Ig浓度(g/L)=
× Ig校准浓度(g/L)
校准管吸光度
IgA:1.72 g/L IgG:9.77 g/L IgM:1.37g/L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
实验原理
优点
稳定性好,敏感性高(达ng/L)、精确度高,干扰因素少,结果判断更加客观、 准确。
快速、简便,结果回报时间短,便于及时将各种信息向临床反馈,又可节约 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能更好地避免标本之间的污染及标本对人的污染。
可利用多道计数器、测光仪,同一份样品同时测定几十种和临床有关的分析 项目,血清用量少,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