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意识到海水的成分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3.掌握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4.培养探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5.培养科学态度及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2.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教学难点:探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一种方法,本次课程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这种简单而又重要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海水及其成分的介绍。

2.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3.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4.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让学生思考海水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2.学习:介绍海水的成分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意义。

3.分享:展示海水晒盐的实验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测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平衡的变化。

4.分组实验:根据实验流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5.汇报分享: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分享,让其他同学对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进行评论和补充。

6.总结:对本次实验过程进行讨论总结,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化学平衡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及设备1. 教学资源1.沪科版高中化学教材。

2.海水晒盐实验指导书。

3.实验记录表。

4.其他相关资源(如视频、图片等)。

2. 教学设备1.实验仪器:容器、加热器、试剂等。

2.实验器材:量杯、试管、漏斗等。

五、教学评估本次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评估,以及对化学平衡应用的理解程度评估。

教师可根据实验记录表和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还可以通过课后问题的提问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本课程可以通过延伸阅读、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拓展。

具体建议包括: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海水的其他应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践。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I. 教育目标
1.让幼儿了解盐的来源和制备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II. 教育内容
1. 前置知识
认识海水和盐的来源。

2. 教育过程
第一步:观察实验
•准备:盐卤水、容器、玻璃棒、天气晴朗的阳光。

•操作:将盐卤水倒入容器中,挑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将容器放置在太阳下曝晒,不停地用玻璃棒搅拌盐卤水。

第二步:引导探究
•引导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太阳晒盐卤水吗?你们都是如何来知道这些的呢?
•引导原因:引导幼儿思考一些现象的原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深化幼儿对于晒盐制备过程的认识。

第三步:团队合作
•合作过程: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盐卤水的变化。

第四步:展示成果
•展示方式:每个小组对观察到的盐晒制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分享。

•展示内容:小组呈现实验记录本,记录了自己实验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结果。

III. 教育评价
1.通过幼儿自发的讨论和探究,引导幼儿了解盐卤水晒盐制备的过程,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2.通过团队协作,让幼儿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格和团队意识。

3.通过展示,让幼儿有了分享的机会,同时也让每位幼儿的思考和探究得到了评价和鼓励。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参考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参考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相关知识: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在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3.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制成溶液,有些物质几乎不溶于水重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板书提纲:
第二节 海水“晒盐”
⎪⎪


⎪⎪
⎪⎪⎩
⎪⎪⎪⎪⎪

⎪⎪⎨⎧⎪⎪⎪⎪⎪⎩⎪⎪
⎪⎪⎪⎨⎧⎩⎨⎧⎪⎩⎪⎨⎧⎪⎩⎪⎨⎧⎩⎨
⎧→→→步骤仪器粗盐提纯溶解度曲线意义影响因素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二者转化定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结晶母液
粗盐
结晶池蒸发池海水法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课题:海水晒盐
教学内容:
1.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
2.学习海水晒盐的实验步骤
3.观察并记录海水晒盐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海水
2. 盛海水的容器
3. 玻璃烧杯
4. 太阳能灯或台灯
5. 电子秤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海水
2.将玻璃烧杯放置在太阳能灯或台灯下,加热海水
3.观察海水中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
4.等到海水蒸发完全,观察烧杯底部的盐川
实验结果:
经过海水晒盐,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留下盐川在玻璃烧杯底部。

延伸实验:
1.尝试不同浓度的海水进行晒盐实验,比较结果。

2.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海水晒盐的速度和产量。

3.探究海水晒盐对海水中盐川的重新溶解情况。

反思:
海水晒盐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盐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注意火源和实验工具的安全使用,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的盐从何而来以及生活中盐的应用等问题。

初中化学_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海水“晒盐”》学情分析在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溶解的过程,知道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在第八单元第一节中已知道海水含有丰富的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食盐。

在生活中,食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的课的教学就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以学生熟悉的和已有的知识为起点提出问题:人们怎样从海水中获取食盐?通过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和原理的分析,引出结晶的概念,学习蒸发结晶。

关于溶解度,学生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量的,也能想到某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科学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对“究竟有多少因素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等一系列问题是不清楚的。

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经验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溶解度”相关内容的教学。

《海水“晒盐”》效果分析通过课堂反馈和课下调查,发现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本节以海水晒盐的过程作为内容载体展开,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溶解度的建立做好了铺垫,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的能力。

3.通过情景剧的创设,突破了本节难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对溶解度的认识由单纯的概念理解内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4.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体会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能更好地体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建立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

5.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结晶之美。

在“探究活动二”中,学生加热盛有未溶解的硝酸钾的试管,发现硝酸钾溶解,一会儿冷却后又发现有固体析出,体验到了结晶的美妙。

6.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通过我国食盐的发展史,使学生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

《第三节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
海水晒盐粗盐提纯教学设计
课题
粗盐提纯
课型
新授课




1、通过食盐在生活生产中有很多用途,但不能吃多,吃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懂得凡事都有两面性
2、通过设计实验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认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事先科学统筹活动任务中各种要素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实验活动的步骤与方法,周密思考规避各种意外风险的措施,才能顺利达成实验的目的。
师:提问1、用什么方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2、学生思考思考需要哪些操作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学生回答过滤和蒸发的分离混合物方法
学生回忆溶解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师:播放视频:蒸发错误视频
生:思考视频中4个情景实验操作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总结蒸发注意事项
生:设计实验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并进行实验
德育教育:食盐可以吃,吃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懂得凡事都有两面性
6、通过画图加入试剂后溶液中离子变化,掌握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以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微视频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信息化应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食盐的用途,引出粗盐提纯
生:观看食盐用途的视频,思考食盐如何得到
引出课题粗盐提纯
3、通过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离子,认识到化学科学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认识物质的独特视角,不仅要认识物质外在的宏观属性,还要探究其内在的微观本质。
4、通过在分组实验中的分工合作和对实验反思交流,认识到科学研究既需要独立思考又离不开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养成团结协作、互助共赢的科学研究习惯。
5、通过让学生参与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领悟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混合物的思路和方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第一章:海水晒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1.2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的定义和历史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图片展示法: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海水晒盐的准备工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前的准备工作。

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晒盐前的准备工作。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准备工作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海水引入和分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掌握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海水引入的方法和步骤海水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引入和分配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让学生了解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方法。

让学生掌握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技巧。

4.2 教学内容晒盐区域的划分方法晒盐区域的管理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方法。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技巧。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晒盐区域划分和管理的理解程度。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海水晒的教案设计,分享给大家。

海水晒盐课题 6-2海水晒盐(第三课时)内容标准了解粗盐中杂质的成分、实验的用途学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粗盐中杂质的成分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物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重点:粗盐提纯的方法难点:化学方法除杂质的原则教法学法:实验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图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仪器板书设计 6-2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1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2物理除杂:溶解:玻璃棒烧杯过滤: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蒸发: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3化学除杂:除杂试剂的选择: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4食盐的用途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三、粗盐的提纯1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2物理除杂:溶解:玻璃棒烧杯过滤: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蒸发: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强调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飞溅3化学除杂:除杂试剂的选择: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问题:是否需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杂质离子:Na+Cl-SO42-Ca2+Mg2+过量BaCl2Na+Cl-Ca2+Mg2+Ba2+过量Na2CO3Na+Cl-Mg2+CO32-过量NaOHNa+Cl-CO32-OH-过滤盐酸Na+Cl-注意:添加的试剂必须过量,以达到完全除杂的目的氯化钡和碳酸钠的添加顺序不可颠倒除杂遵循的原则:不与原物质发生反应不引进新的杂质4食盐的用途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制造烧碱、氯气、盐酸、纯碱等的基本原料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燃料等。

幼儿园海水晒盐教案

幼儿园海水晒盐教案

幼儿园海水晒盐教案教育背景海水晒盐是一项有趣的科学实验,能帮助幼儿深入了解盐的生产过程。

在这项实验中,幼儿将探索海水的组成,了解晒盐的过程,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应该能够: - 理解海水的组成成分; - 了解晒盐的过程; - 识别不同种类的盐并理解它们的用途; -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一些标注好的海水和清洁水样本;•透明塑料杯,喇叭口杯子等;•海水晾干后的盐和清洁的盐;•研磨器,木棍,勺子,筛子,容器等;•现场活动,如户外场地或可以容纳多人的室内区域;•工艺品试卷;•讲故事的书。

教学流程准备1.先为幼儿介绍好海水晒盐。

2.请幼儿将样本进行比较,使他们能够说出其中的不同之处(皂泡意味着水的硬度,KCl意味着钾的含量)。

3.讨论一下幼儿可以使用什么东西来晒盐的问题。

实验1.将透明的塑料杯分别装满海水和清洁水,并提供水样本。

提醒幼儿注意样本中的颜色和其他物质。

2.请幼儿尝一尝两种水的味道,并让他们描述以下两者的味道是否有区别。

3.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水样本的不同之处来推测海水的成分。

4.将孩子分成小组,给他们提供所需的材料。

每组至少需要1个木棍,1个瓶子,1个筛子和1个容器。

然后请幼儿设计晒盐的方案。

5.带领孩子去户外场地或室内区域,让他们开始实验。

如果在户外,请让幼儿小心,以免被阳光强烈照射。

6.让小组一起开始实验并互相帮助。

鼓励他们讨论自己的方案,并帮助其他组尽可能地晒盐。

7.当孩子们完成晒盐的过程后,请他们收集并记录好他们所晒的盐。

并在大现场上展示他们的成果。

8.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试卷,并让他们将晒盐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终结1.在书籍或故事的辅助下,回顾了晒盐的过程和海水盐的重要性。

2.大声向孩子宣布他们所达到的目标,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科学实验中继续探索。

教学反思这项幼儿园海水晒盐教案是一个有趣的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探索力。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的概念。

3.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知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并会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5.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6.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重结晶等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4.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概念。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3.会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4.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5.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难点:1、溶解度概念2、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三、课时分配(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第二课时: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

四、教学设计:【导入】课件展示海水晒盐的图片,引出课题——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37页,总结海水晒盐常用的方法、原理,完成学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也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海水的成分和盐类资源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海水晒盐的具体原理和过程认识不深,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2.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这一方面的培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现象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考虑到海水资源是有限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水资源。
5.预习作业:
-阅读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预习盐水蒸发和结晶的原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发挥创新精神。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海水晒盐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学目的: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在家中利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例如使用一个平底锅和太阳光来模拟晒盐过程。
3.研究性作业:
-调查生活中的盐类产品,了解它们的来源、制作工艺和用途,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探究不同盐类产品(如海盐、岩盐、井盐等)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其成因。
4.思考题:
-思考如何优化海水晒盐的工艺,提高盐的提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92海水晒盐》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化学《92海水晒盐》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及过程;掌握海水晒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习惯;认识到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应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1.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及过程;2.理解海水晒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的物理意义;2.掌握海水晒盐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和水中溶质浓缩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盛海水的容器、大圆底玻璃烧杯、石墨舟、电子天平实验试剂:盐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学生已学知识,提问:“你们知道海水中含有什么物质吗?”2.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海水中溶质的种类。

3.老师提供一些提示,引导学生回答有盐、钾、钙、镁等物质。

第二步:展示实验现象(1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海水晒盐的图像或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学生提问:“为什么晒干后盐结晶出来?”3.分组讨论,学生就晒盐的原理进行猜测并展示。

第三步:进行实验(30分钟)1.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进行海水晒盐实验。

2.将盛有海水的容器摆放在教师台上,让学生将石墨舟放置在水面上,并称量石墨舟的质量。

3.学生自行倒入盛有海水的容器中,并观察水面的变化。

5.学生将石墨舟取出,放置在教师台上,称量石墨舟的质量。

6.学生计算盐溶液的质量,并求出溶液中盐的质量。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晒盐的原理是什么?”第四步:讨论(15分钟)1.老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回顾,让学生说出晒盐的原理。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晒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3.引导学生分析晒盐的原理,解释为什么经过晒干后盐结晶出来。

4.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指正。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1.老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2.播放课程视频,让学生结合实验经验总结海水晒盐的过程。

3.整理并归纳学生的回答,总结海水晒盐的原理及方法。

初中化学_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海水“晒盐”,了解食盐的工业生产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掌握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微粒观和化学价值观的理解。

同时,本节课以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过滤操作等基础知识为载体,系统介绍了海水晒盐的过程,粗盐的提纯方法。

本节的学习核心是通过粗盐提纯方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分离和提纯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但是本节课另一重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思维平台,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过滤、化学沉淀法的内涵。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溶解、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对于具体的海水晒盐的过程及粗盐提纯的原理并不了解。

在难溶性杂质的分离过程中过滤操作已经在八年级学过,课前让学生复习回顾过滤过程中“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要点及玻璃棒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做到熟练操作。

利用粗盐的提纯可以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掌握分离和除杂的方法和思路。

可溶性杂质分离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有难度的,所以本节课我只渗透除杂的方法化学沉淀法的应用,至于加试剂的顺序放到后面练习或复习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海水晒盐的方法,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粗盐提纯的过程,学会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到烟台有全国较大的盐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增强社会责任感。

德育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的有效开展,认识到遵守实验规则和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增强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会在学习、生活中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养成遵规守纪、注重安全的行为习惯。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第一篇: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初四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3、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初步认识蒸发结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深刻体会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配制方法2、了解蒸发结晶是结晶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难点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教学用品小烧杯(50ml)、小烧杯(100ml)、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金属片、电热吹风机、酒精灯、火柴、带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水、海水、硫酸铜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通过观看“盐田法”晒盐的流程引导学生找出和要学的化学知识相关的联系点。

通过“一定量的溶剂里固体溶质能否无限溶解”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

让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充分体现了现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解释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使之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大家对大海非常熟悉。

你知道海水是什么味道吗?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引言)如何把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课题——海水“晒盐”的过程(课件展示)请看工业上用“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通过观察说出海水“晒盐”的几个主要流程(总结提问)结晶池中的海水经过风吹日晒,首先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继续日晒就会结晶析出食盐晶体。

在晒盐过程中提到了“饱和溶液”和“结晶”,那么,什么是“饱和溶液”和“结晶”呢?(实验探究)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固体溶质能否无限溶解呢?学生都认为不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化学九年级下鲁教版6.2海水“晒盐”教案

化学九年级下鲁教版6.2海水“晒盐”教案

6.2海水“晒盐”(一)知识链接: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2.氢氧化钠溶于水;氢氧化钙溶于水(选填易、可、微、难)3.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通常为)里达到时所能溶解的。

(二)探究新知:1.有一天,食盐与硝酸钾在比谁的溶解能力强食盐说:我溶解能力大,在200C时,在每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

硝酸钾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能够溶解在水中,在10o C时,我在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20g呢!食盐又说:你的20g是溶解在100g水里,还是我你强。

硝酸钾又说:但是你的温度比我高,我在600C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5g。

食盐又说:那在200C时你怎么不说?硝酸钾又说:那么,你在600C时,是多少呢……究竟谁的溶解能力强,大家给他们评一评吧……2.溶解度的概念?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4.溶解度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5.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6.参考课本P43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8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多少?何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值相等?小结: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3.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可用数轴表示)(三)典例剖析:的混合物,例1.某温度时,向100克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NaCl和KNO3并充分搅拌,则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和NaCl的溶解度分别会()A.都增大 C.NaCl的质量分数减小,溶解度不变B.都减小 D.NaCl的质量分数增大,溶解度减小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B.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九年级《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在本节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从而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盐业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立志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海水晒盐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
3.教师简要介绍海水晒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包括盐分的溶解与结晶、蒸发法的原理等。
2.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海水晒盐实验的器材、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实验主题:海水晒盐
实验目的:
1. 了解海水中含有盐类的成分。

2. 理解盐水蒸发后可以得到盐。

实验材料:
1. 海水
2. 干净的容器
3. 灶台或炉子
4. 烧杯
5. 火柴或打火机
实验步骤:
1. 将海水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容器中海水的量约为1/4满。

2. 将容器放在灶台或炉子上小心加热,使海水蒸发,留下盐。

3. 当海水完全蒸发后,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容器内残留的物质,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经过蒸发后,发现容器内残留了白色的晶体状的物质,这是盐。

2. 通过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和燃烧声音等现象,可以进一步确认残留物质是盐。

3.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海水中含有盐类成分,而海水蒸发后可以得到盐。

拓展实验:
1. 可以用不同的水源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水源中盐的含量。

2. 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实验安全提示:
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火源安全,避免发生火灾。

2. 烧杯在加热过程中会变热,注意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海水中含有盐类成分,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海水蒸发得到盐。

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认真操作,注意安全,并且能够从实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通过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从海水“晒盐”的过程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多媒体课件:猜谜语!
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吃的食盐来自于哪里吗?(学生思考、猜谜)。

讲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板书:第二节(1)海水“晒盐”的过程。

设计意图: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认为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播放视频:海水“晒盐”的过程(认真观看视频)。

板书:海水“晒盐”的流程(总结海水“晒盐”的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通过观看海水“晒盐”的过程,你有什么疑惑?(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一:在一定量的溶剂(水)中,固体溶质是否能无限制的溶解?(学生分组探究活动,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时往往是有限度的,我们就把这种达到最大限度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我们称之为不饱和溶液。

板书: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现在你手中的溶液是什么溶液?你是如何判断的?那怎么才能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呢?(思考并回答)设计意图: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活动二:如何将底部未溶解的固体物质溶解?(分组探究活动,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板书:转化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归纳: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促进思维向深入发展,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对学生进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小结: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该溶质的饱和溶液”(通过演示实验证明),深入领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其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及语言归纳能力,初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探究活动三: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分组实验并回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讲解:结晶及方法,归纳海水“晒盐”中的蒸发结晶;观察活动二中的硝酸钾结晶并总结出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验得出结论,从而使得学生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利用图片介绍:常见晶体
课堂收获:(谈收获)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并总结。

学以致用:1.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食盐不会结晶析出,而在风吹、日晒下才会析出?
2.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
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海水“晒盐”过程中,为什么不将海水蒸干?(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拓展,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 ?编辑孙玲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