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思考.docx
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思考与探索
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思考与探索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原则,首先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金融业必须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无论对国家金融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全局意义。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不久前经历的全球经济危机所给予的深刻教训,是正在经历的欧债危机所给予的深刻教训。
本文以当下国内外经济社会条件为时代背景,结合我国金融服务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对如何推动和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进行探讨。
一、时代背景——我们仍然处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之中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拉开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序幕,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危机远未结束。
关于本次危机何以至此的原因,人们的共识是:虽然危机的爆发源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但究其根源,则是美国金融业无限制地运用货币杠杆化,资产证券化过度,使得衍生金融工具非理性不断叠加,最终导致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形成的恶性膨胀。
所以,本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虚拟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受限度。
我们知道,所谓实体经济(real economy)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相关的服务经济活动。
所谓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指银行信用、有价证券(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资本的市场交易活动。
由于虚拟经济的非实体性质,使其具有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特征。
一般而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前者借助于后者,后者依赖于前者;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前者是检验后者发展程度的标志。
然而,一旦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形成“泡沫”,而一旦泡沫破灭,则意味着经济不景气、衰退、萧条,甚至最终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中国银行永嘉县支行麻王武摘要:在经历了温州地区民间借贷风波后,永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压力与制约,凸显实体经济内卷化,制造业与商贸业结构调整缓慢。
永嘉县拥有大量从事阀门、鞋服生产销售的企业,解决好资金投向永嘉当地实体经济的问题关乎当地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商业银行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现有的措施提出了6点建议:(1)创新融资方案,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设立专业小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3)加大对国家政策支持行业的资金投入,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4)建立互联网平台,搭建商业银行营销与实体企业融资诉求的桥梁;(5)与保险公司合作,控制授信风险;(6)加强贷后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实体经济。
关键词:商业银行实体经济金融融资温州永嘉2013年,在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与借贷风波后期的不利影响后,永嘉县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然而,相对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利润空间低,从而使得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中,造成泡沫的出现与经济运行风险的增加。
一、为什么金融业要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具有“以钱生钱”的特点,金融市场是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个平台,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可以引导社会上庞大、分散和无序的资本自动流向那些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从而产出最大的生产力。
无论是经济的增长率还是劳动力的就业率都要仰仗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而且,金融业的长远发展也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
宏观经济形势好,货币信用状况就宽松,利率水平也会相应地降低,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红火。
从这个意义上,金融是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永嘉拥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尤其在永嘉县瓯北镇,存在大量从事阀门、鞋服生产销售的实体企业,解决好当地金融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关乎当地金融业长期健康发展以及实体经济的提振,是摆在当前的一大课题。
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3600字
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3600字银行是实体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奠定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现阶段的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毕业/2/view-11430872.htm银行;实体经济;服务一、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情况概括首先,社会融资系统中,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融资比例非常高。
社会融资规模就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实体经济组织在金融系统内得到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这里的金融体系是整体的金融概念,涉及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涉及市场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中间业务。
也就是说,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体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虽然受到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的发展进程加快等市场因素的影响,银行贷款总量的比例在社会整体的融资规模中有所下降,但在总体来看,银行贷款融资所占比例还是非常高。
其次,银行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冲击下,银行改变着自身的盈利模式,不断的拓展各项业务及服务的方向,逐渐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势服务领域。
在现阶段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之外,还有结算、代理、投资、顾问咨询以及信用承诺等中间业务,这些服务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实体经济对于银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最后,就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由于我国的监管体制,银行间缺乏竞争。
在银行改制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既定的银行框架,银行业务同质化发展,没有差异化,缺乏特色。
第二,银行贷款投向的单一及存贷利率的监管限制与风险不匹配。
银行的贷款投向多为重资产型的传统制造业,担保方式多为房地产抵押,银行长期陷入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存贷差的简单、粗旷型传统业务中。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创新经验总结材料最新分享2篇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创新经验总结材料(最新分享2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经验做法总结1今年来,*农商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支微、专注服务本土”的战略定位,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坚守定位,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
年初以来,该行按照“规范化组织、无感化评价、差异化授信、排除法筛查、标准化导入、模块化风控、常态化签约、整体性推进”的思路, 在所辖农村(城郊)地区全面推进无感化整村授信,农户“一次也不跑”便获得3-1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线上签约后可通过手机银行随时用信。
目前已完成第一轮整村授信行政村*个, 系统导入户数*户、授信金额*元;农户线上签约*户,签约金额*元。
二是聚焦实体,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
保持涉农贷款持续增长,着重在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大信贷投入,扶持了粮棉油、蔬菜、花木、甲鱼、西瓜、黄桃、红提等一批特色种养业发展。
认真开展“百行进万企”“行长结对服务中小企业业”“金融服务本地优势产业链”等专项行动,采取“一对一”上门服务方式,瞄准企业需求疏堵点、解难点、纾痛点;对困难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和班子包户走访,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一企一策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双重压力。
充分运用央行货币信贷政策,累计发放再贷款资金*元,将支小再贷款、转贷款等政策红利充分向涉农小微客户传导。
三是创新驱动,服务手段进一步拓展。
快贷不断升级优化,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申贷入口,现已上线“普惠快贷” “小微快贷” “乡村快贷”三个子产品,授信客户达到*户,授信金额* 元,用信余额*元;在金融超市上线了创业担保、信补贷等* 个信贷产品,目前对接客户*户,月末用信*户,金额*亿元;加入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经中心授权今年累计办理抵押登记代理业务近*笔,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在偏远村居建立了集金融、社区、政务、公益等于一体的“*e站”*个,彻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了助农服务机具和智慧柜员机的布放力度,上线了“金融背夹”,金融服务更加亲民便民。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就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实现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实体经济的繁荣也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市场机会。
因此,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1. 资金投向不够精准:在一些情况下,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并不够精准。
部分银行倾向于将大量资金投向相对成熟和风险较低的行业,而对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不够。
2. 利率政策不合理:银行业的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前我国利率相对较高,这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融资成本压力,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
这也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有限,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3. 风险管理不完善: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没有严格把控风险,导致一些不良贷款的产生。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1. 利益驱动:一些银行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将资金投向相对成熟和风险较低的行业,忽略了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
这使得一些优质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
2. 管理机制不完善: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贷款审批过程中的风险把控欠缺,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增加。
同时,一些银行缺乏对实体经济的深度了解,在资金分配上缺乏精准性。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1. 完善金融政策: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高信贷资金供给等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2. 加强风险管理:银行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和贷款审批机制,严格把控不良贷款的风险。
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摘要】文章在说明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阐述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性,考察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市场竞争特征不明显、经济风险在银行系统积聚、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风险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情况,从提高市场化程度、借助上市融资分散银行系统风险、差异化市场定位和拓展金融服务外延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关键词】银行;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市场化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关于我国金融改革亦有相关论述: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目前,关于如何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必要性鉴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以及我国部分金融资源亦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强调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作用,加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面临很多困难,如产能过剩、增速放缓、出口受挫、融资困难等。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体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投融资规模的扩大、资金流动速度的加快以及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正是金融业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和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银行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一)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融资占主体根据我国中央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 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所以,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为当前银行业的重要工作。
本文主要从银行业改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银行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性银行业改革创新是推动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业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改革创新能够推动银行降本增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改革创新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改革创新也能够加强对银行风险的管控,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国内外众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金融科技的应用,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银行业应当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实体经济持续注入新活力。
2.加强风控体系建设近年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不少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2%,甚至达到了3%以上。
这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益,也给后续的风险管控带来了极大挑战。
银行业要增加风险的识别和诊断能力,以及提高风险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
3.深化服务模式创新银行业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实体经济的需求,不断优化和升级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
发展普惠金融,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到农村和偏远地区,满足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措施1.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的主要力量。
但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银行业要更加主动地服务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支持其健康发展。
银行业务如何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业务如何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力量,扮演着储蓄、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重要角色。
银行业务的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既要确保资金供给的充足和流动性,还要提供风险规避与风险管理的服务,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首先,银行业务的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需要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的发展。
银行可以与实体经济主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其真正的融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方案。
在提供贷款业务时,银行需要充分评估实体经济主体的信用风险,并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给予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以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银行业务的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和创新。
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创新,银行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出更多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银行可以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和流动资金的问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此外,银行还可以发展创新的支付工具和金融科技服务,提高支付效率和便利度,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第三,银行业务的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银行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保证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
银行要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评估企业信用状况、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等进行风险评估和综合评级,确保风险可控。
此外,银行还可以引入保险和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和风险管理,提高银行对实体经济风险的容忍度和抵御能力。
最后,银行业务的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加强监管和合规管理。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各项金融法规和政策,确保业务合规、风险可控。
同时,银行需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建立健全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识别并应对风险。
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进、 共 同发展 。银 行作 为 支持 实体 经济 发展 的重 要 较 明显 。 金 融 力量 , 帮 助 实体 经 济 渡过难 关 并 实现 可持 续 发 展 势在必 行 。 二、 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
第二个层面 , 银行贷款融资市场 内部 、 银行与银行
之 间的竞争不足。 随着银行业改制 , 不 同资金规模和股 权结构类型的银行 不断涌现 。现代银行体 系框架逐渐
( 三) 调整激励机制 , 激发经营人员的积极性
为全面落实集 团公 司“ 煤为基础 , 化为方 向” 的发
的同时 , 充分发挥科研 单位的前瞻性 , 不断创 新 , 促进 展战略 ,指导和督促化工企业树立危机意识 、目标意
识、 责任意识 , 全面快速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推动 化工企业运营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 、 精细化 、 规范化 ,
1 1月召开 的十八 大 ,关于我 国金融 改革亦有 相关论 期规律 的作用 , 加之席卷全球 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 我国
述: 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 、 支持实体 经济发展 的现代 实体 经济 的发展遇到 了严峻的挑 战, 面临很多困难 , 如
金融体 系。目前 , 关于如何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 经济 的 产能过剩 、 增速放缓 、 出E l 受挫 、 融资 困难等。 目前 , 我
方 面探 讨 如 何 提 高金 融服 务 实体 经 济 的 效 率 。
【 关键词】 银行 ; 实体经济; 贷款; 利率市场化 2 0 1 2年 1月召开 的第四次全 国金融工作 会议 明 的战略意义。
确提 出“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 2 0 1 2 年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 的支持。经济发展周
形成 , 但银行之间存在 比较严重的同质竞争 , 特色不 明 显, 市场细分程度不高。 ( 二) 经济风险过 多积聚在银 行体 系而不能得到有 由于银行贷款是企 业融资 的主渠道 , 那 么企业所
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 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与风险防控。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稳健运行对整个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
要加强金融监管,增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改革创新的重点方向。
要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推广使用移动支付、电子银行等新兴支付方式,方便客户的日常消费和金融操作。
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金融科技的安全可靠。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
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其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
要积极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农村企业发展;推广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扩大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等。
要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
银行业改革创新需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要加强机构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引才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创新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还要加强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眼光和创新思维的金融人才。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
银行业改革创新是全球性的课题,各国银行业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学习借鉴彼此的经验和做法。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金融论坛、签订金融合作协议等形式,推动国际间的金融合作与创新。
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建设与改革,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进步作出贡献。
增强银行业改革创新,促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与风险防控,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新常态下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个案
6 78
.
亿元 。 其中 : 中间业务收入 3 . 5 9 亿元 , 占手续费
及佣金收入 9 9 . 1 7 %,比 2 0 1 0 年提高 6 个 百分 点, 中间业务收入是 2 0 1 0 年的 1 . 9 7 倍, 银行在 强化经 营传统资产 、负债等业务 的基 础上 , 中
2 01 3血 5 7 O . 1 1 0. 5 5 8 7 . 9 4 4 . 91 4 7 4 . 9 8 2 4 . 6 l
长1 0 . 5 4 %; 各项存款余额 6 0 1 . 4 1 亿元 , 比年初 增加 1 3 . 4 7 亿元 , 增长 2 . 3 %, 增速位列 自治区第 1 1 位, 存款增速 自 2 0 1 0 年一路下滑 ; 各项 贷款
1 3 %, 分别低于 2 0 1 4年预计值 的 0 . 5和 4 个百
分点 , 表 明经济转 型发 展任务艰 巨 , 经济下行
压 力依 然 较 大 。 同时 , 乌 海 市银 行 业 金 融 机构 数量 由 2 0 1 3年 的 1 2家 增 至 l 4家 , 光大银行 、
余额 5 4 0 . 0 9 亿元 , 比年初增加 6 5 . 1 1 亿元 , 增长
单位 : 亿元 、 %
能被放弃 。2 0 1 4年 , 乌海市银行业不 良贷款不
良率 2 . 5 7 %,高于上年 同期 2 . 0 9 个百分点 , 不 良贷款增加 的银行 由 2 0 1 3年的 5 家 ,发展 到
2 0 1 4的 1 0家 ,这 种 逆 向经 营 的选 择 在 一定 程
7 1 . 5
6 7 . 5
2 01 1生 4 8 1 . 5 8 1 7. 5 4 9 4 . 5 5 20 . 0 4 3 2 530 1 64 0
银行服务创新心得.doc
银行服务创新心得银行服务创新心得篇1我在__银行已经工作差不多五个月了,虽然说我的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财会类型,但在银行工作这么久,我对一些业务也算是能做到得心应手了,甚至我在上个月还参与了带一批新员工,下面我觉得我可以聊一聊这段时间工作的心得体会。
以前我是有一种错误的观念的,那就是将卖保险和银行员工联系起来,实际上银行之中也会有着一些保险业务,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我觉得目前这份工作最有用的地方就是能够在不断的工作中逐渐掌握一种销售的技巧,也可以说是营A销的理念吧,毕竟现在不管是什么职业,首先得要能说会道,也就是说必须要有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来银行办理业务的人员明白我想要表达的理念,做好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服务业的一种,工作的越久便越觉得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至少这段时间,我的口才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尤其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有着非常好的团队精神。
在银行办理业务,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手续处理知识,而且要对金融方面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有时我不仅仅是办理储蓄业务,因为如果只做这方面的工作的话,还不如多置办几台自动取款机呢。
有的时候学校和一些私企单位会为学生或者新员工统一办理银行卡,这个时候我会兼任业务员的工作,带他们去进行借记卡和储蓄卡的办理与激活,并且会推销银行自主研发的APP,其中也有着我们自己的理财产品,因为现在很多人对金钱方面的观念是比较淡薄,只会取款、存款、转款和贷款,其他的应用则接触的比较少,这个时候就需要我去说服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实我还是比较羡慕那些在外面奔波的银行业务员们,虽然说这样会比较累,但是机遇也会比较多,不过虽然能够接受信用卡业务的人比较多,但是那都是老客户了,新客户对于信用卡业务则是表现出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因此也会给人造成一种业务员就是卖保险的错觉。
虽然这五个月并没有那么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我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不过也多亏了经理和同事们之间的相互扶持,我才能走得这么远。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实践与思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实践与思考一、当前辖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矛盾和挑战(一)整体经济环境方面,存在经济规模小,产业基础薄弱现实问题,客观上制约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经济规模小,且增速放缓。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52.12亿元,同比增长5.1%,比2016年回落3.5个百分点;二是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骨干企业。
与周边城市相比,主导产业不明显,尚未形成稍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此外,民营经济较弱,辖区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2017年下规模工业企业172家,是上年的4.23倍;上规模工业企业264家,同比少增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仅为6家。
(二)信贷资源的总量配置上,存在“信贷充裕“与”资金紧张”的矛盾现象。
信贷数据显示,辖区近年信贷资源总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17年,市各项贷款余额为1018.44 亿元,同比14.68%,较GDP同期增速高九个百分点;存贷比为81.61,持续位居全省第一,信贷对经济的贡献度呈持续上升态势(见表1);但金融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一是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市场,而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二是融资成本高企,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4%,比中型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50%)高1.44个百分点,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小微企业贷款与中型企业贷款利差明显较高,最高达到1.76%(见图1)。
三是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银行间接融资,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6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其中只有4家企业成功融资,总计1.67亿元,至今仍没有企业在主板上市融资,为全省两个未有主板上市企业的地市之一。
(三)地方金融资源弱小,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优化。
一是地方银行法人金融机构较弱,目前辖区有6家农合机构和2家村镇银行,总体上呈现散、小、弱的特点,辖区还未有一家地方法人机构资产规模超百亿,收入严重依赖存贷业务,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弱;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金融新业态发展缓慢,2017年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24家(其中:停业1家),各项贷款余额17.08亿元(注册资本20.82亿元),同比减少1.44%,累计发放贷款7.96亿元,同比减少12.43%。
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_林宏山
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_林宏山
一、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思考
1、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核心主体
尽管金融技术、金融服务和金融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受到实体经济的规范性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限制,导致实体经济仍然是金融服务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强调实体经济的活力和发展重要性,要提高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和帮助程度,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思想,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
2、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支撑作用。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支持,而且要求金融机构利用智能手段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更精细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支持,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加强与创新科技的结合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要求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新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思考.docx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思考一、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宏观背景(一)实体经济发展有要求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资金供不应求的问题,企业要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不仅需要经过长达几个月时间审批,而且还可能会发生较大的交易成本,大量的企业只能转而谋求民间资本的支持,表明实体经济对金融需求大,必须创新金融支持渠道。
(二)商业银行发展有要求“次贷危机”表明,商业银行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的进行金融创新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紧密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创新,既可以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可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标,实际上,截止到20XX年末,金融机构境内贷款规模达到750433.10亿元人民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之大由此可见。
二、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虽然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从实际来看部分商业银行热衷于虚拟经济,20XX年《财富》世界500强发表的资料显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成为中国最赚钱企业。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商业银行本身经营体制因素的影响,也有监管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垄断竞争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虽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特别是区域性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寡头垄断的局面,但总体来看依然处于垄断竞争的局面,商业银行作为拥有资金资源的主体,为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积极投资于虚拟经济,大量资金在虚拟经济领域空转,这既减少了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加剧了企业对有限资金资源的竞争,而且也间接的增大了商业银行在资金供需双方力量对比中的话语权,这将进一步激励商业银行控制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甚至导致寻租等问题的产生,加大了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成本。
(二)监管等外部因素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但目前这种外部力量更多的是一种软约束,尚未形成硬条件,如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紧紧围绕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虽然明确了要求,但未有具体的、量化的监管举措,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资金分配上缺乏外部监督,难以形成流向实体经济的持续动力,即使流入也难以形成一种长久的机制。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论文-实体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论文-实体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是无可厚非的,金融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腾飞作出的突出贡献有目共睹。
然而,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部分观点认为,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乏力是金融业过度发展的结果,认为我国出现了与美国一样经济过度虚拟化的问题。
经过简单的对照我们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成思危认为金融市场规模不应过分超过实体经济,比例应在5左右。
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比例为1,最高时也不过1.5,世界平均水平是12,而美国2000年时就达到了5。
由此可见,我国金融业发展并未出现过度虚拟化,发展水平还没有到达与实体经济的最佳比例。
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呢?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未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未处理好协调发展、功能匹配、紧密结合的三个方面的关系,破坏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促进共生的动态平衡,制约了实体经济良好、持续发展。
(一)违背协调发展关系有的地方政府过分强调金融市场繁荣,忽视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发展,阻碍和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结果导致社会资本脱实向虚、民间融资混乱发展,企业资金断链、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等现象频发,出现了地区经济空心化。
(二)违背紧密结合关系研究表明,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的垄断以及工具多样性等方面的问题,使得银行业无法自发与实体经济匹配起来,需要政府运用调控手段来进行调节,然而行政手段的不灵活性,往往造成要么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要么流动性过于萎缩制约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后果。
(三)违背功能匹配关系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对于银行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短期内银行未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诉求,例如几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已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半壁江山,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思考
一、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宏观背景
(一)实体经济发展有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资金供不应求的问题,企业要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不仅需要经过长达几个月时间审批,而且还可能会发生较大的交易成本,大量的企业只能转而谋求民间资本的支持,表明实体经济对金融需求大,必须创新金融支持渠道。
(二)商业银行发展有要求
“次贷危机”表明,商业银行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过度的进行金融创新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紧密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创新,既可以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可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标,实际上,截止到20XX年末,金融机构境内贷款规模达到750433.10亿元人民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之大由此可见。
二、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虽然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从实际来看部分商业银行热衷于虚拟经济,20XX年《财富》世界500强发表的资料显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成为中国最赚钱企业。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商业银行本身经营体制因素的影响,也有监管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垄断竞争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
虽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特别是区域性银行
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寡头垄断的局面,但总体来看依然处于垄断竞争的局面,商业银行作为拥有资金资源的主体,为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积极投资于虚拟经济,大量资金在虚拟经济领域空转,这既减少了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加剧了企业对有限资金资源的竞争,而且也间接的增大了商业银行在资金供需双方力量对比中的话语权,这将进一步激励商业银行控制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甚至导致寻租等问题的产生,加大了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成本。
(二)监管等外部因素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但目前这种外部力量更多的是一种软约束,尚未形成硬条件,如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紧紧围绕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虽然明确了要求,但未有具体的、量化的监管举措,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资金分配上缺乏外部监督,难以形成流向实体经济的持续动力,即使流入也难以形成一种长久的机制。
此外,从社会监督来看,企业需要商业银行的支持,缺乏进行监督的动力,而社会公众、媒体等监督力量则缺乏相应的信息,难以有效的开展监督活动。
三、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思考
20XX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的规模分别达到12532、509、2727、1111、1679、287亿元人民币,表明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未来主要在信贷支持、理财融资、企业债、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
(一)通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
信贷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主渠道,首先,要创新服务理念,商业银行要从资金垄断者转变为服务者,树立服务理念,以服务的态度参与实体经济。
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制定完善的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公开,避免部分素质不高业务人员寻租等事项发生。
其次,要创新服务模式,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人才方面的优势,为贷款企业提供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促进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通过理财融资服务实体经济
要创新性的推进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应用,当前,中Y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已经开始运行,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发起企业债权融资活动,扩大融资规模。
实际上,银监会数据显示,20XX年一季度,银行业理财资金账面余额达到8.2万亿元,这些资金中投向实体经济的比重达到70%以上,银监会更是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融资行为。
(三)通过企业债服务实体经济
通过企业债服务实体经济表现在2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组织企业债的发行活动,除一般性的企业债外,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组织发行小企业金融债,为发展态势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其次,商业银行是部分企业债的最终购买人,截止20XX年2月,商业银行企业债增持量达到71.82亿元,占全部企业债新增量的比重达到85%,表明商业银行在企业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