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
新生儿病房及NICU管理规范
新生儿病房及NICU管理规范新生儿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为新生儿提供医疗护理的特殊场所,其管理规范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及 NICU 的管理规范。
一、环境管理1、布局与分区新生儿病房及NICU 应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更衣室、配奶室等;半清洁区为治疗室、处置室等;污染区则为病房内的卫生间、污物处理间等。
各区域之间要有明确的标识和分隔,以防止交叉感染。
2、温度与湿度病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 24-26℃,相对湿度在 55%-65%。
NICU 内的暖箱和辐射台的温度要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病情进行调节,以保证新生儿的舒适和体温稳定。
3、通风与消毒病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日定时通风换气。
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等方式。
地面和物体表面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4、噪音控制病房内应保持安静,噪音应控制在 45 分贝以下。
医护人员要做到动作轻柔,避免大声喧哗,仪器设备的声音要尽量调低。
二、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资质新生儿病房及 NICU 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技能,经过新生儿护理和急救培训。
医生要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操作和病情观察。
2、人员配备根据病房的床位数量和患儿的病情,合理配备医护人员。
NICU 内每张床位至少配备 1 名医生和 2 名护士,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的医疗护理。
3、手卫生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患儿前后、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
定期进行手卫生监测,确保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性。
4、探视制度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探视时间要固定,并控制探视人数。
探视人员要穿戴隔离衣、鞋套,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病房。
对于感染性疾病患儿,应禁止探视。
三、医疗设备与物资管理1、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
1、重症新生儿入院后安置在重症抢救区域,放置辐射保暖台或暖箱里进行24h
床边监护。
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
3、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要求用药;并测血糖,发现结果>6.7mmol/L或
<2.2mmol/L者及时告诉医生并按医嘱处理、监测血糖。
4、由责任护士负责重症患儿的日常护理、治疗、抢救及记录。
5、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对腕带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进行PDA扫码
给药。
6、使用呼吸机、CPAP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加强气道管理,防止发生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每班记录呼吸机参数,参数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7、按时按量喂养,胃管喂养忌快速推入,每次喂奶前回抽胃内残留量,如>1/3
胃奶量时通知医生。
8、做好晨、晚间护理,常规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
9、保持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每天2次,
每次30分钟。
10、病室内的一切物品、仪器、药品均定位放置、专人专管、定时检查、消毒、
维修、保养,各班要严格检查、清点、记录,保证紧急使用。
11、每班护士要进行床头交接,包括监护仪参数、输液速度、患儿的情况等。
1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1、根据病种安排病室,保持室内温度22℃-25℃,湿度55%-65%,通风良好,防止交叉感染。
2、为患儿系好手标(床号、姓名,性别),测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体重。
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并在护病单上记录。
对急危重症患儿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3、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洗净双手,并用含氯消毒液250mg/L泡手。
4、入院后前3日,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稳定后,每日测体温4次,病危患儿及放入暖箱的患儿每4小时测体温1次。
高热者先逐层松包,禁用药物降温,慎用物理降温,降温半小时测体温1次。
5、足月儿每周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周测体重3次,每周剪指甲1次。
6、母乳喂养不能吸奶者,用鼻饲或口饲,喂奶前换尿布,喂奶时防止呛咳,喂结轻拍背部,置侧卧位。
7、注意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及会阴皱褶处的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以鞣酸软膏,并记录大小便情况。
8、晨间护理时注意全身有无异常,如黄疸、脐炎、脐出血、皮下出血等,脐带未脱落禁沐浴,每日换药1次,保持敷料干燥,防止污染。
脐部潮湿或有分泌物时用3%双氧水洗净后涂以2%碘酊,再用75%酒精脱碘,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同时观察脐周皮肤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9、定时更换体位,每4小时翻身1次。
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巡视,发现有气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即通知医生。
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护理常规1、按高危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集中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室保持安静并谢绝探访。
3、根据病情及体温情况,置患儿于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
每2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4、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行心电监护,严格遵守监护仪器操作规程,注意观察并详细记录。
5、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决定氧疗方式,监测氧饱和℃或行血气分析,观察氧疗效果,管道及湿化器每日更换1次。
6、使用呼吸机者常规插管,吸入氧气应加温湿化,温度30-32℃。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疾病概述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了重大发现,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中心的地区性新生儿医疗救护网和转运系统的建立,保证了危重儿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
危重新生儿包括:(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者。
(二)重症休克。
(三)反复惊厥。
(四)重度窒息。
(五)极低出生体重儿。
(六)某些外科手术后,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食管气管瘘等。
(七)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种生理功能受影响以及需全静脉营养、换血者、严重心律失常、重症败血症、脱水、酸中毒等。
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患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患儿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3.专人看护,心电监护,重点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4.保证患儿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及鼻饲的护理。
5.每日为患儿清洁口腔2次。
6.保护眼睛,必要时按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眼睑不能闭合着,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7.每日为患儿晨间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必要时每2小时为患儿翻身1次,预防压疮。
8.观察排便情况,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状。
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质等。
必要时可留置尿管,做好会阴部护理。
9.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
10.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患儿的保温。
专科护理1.入院前的准备预热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床,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2.入院前的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脉插管给药等)。
不需要紧急处理或经过紧急处理后的患儿,医生立即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安排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识别和评估:对高危儿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
2. 监测和治疗: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糖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 呼吸支持: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儿,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确保充分的氧合和通气。
4. 营养支持: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儿,应根据其体重、年龄等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5.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6. 家庭护理指导:为患儿的家庭提供相关的护理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照顾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多学科协作: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儿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常规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常规一、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治疗新生儿危重疾病的集中病室,是为了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病情的连续监护和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及护理而建立的,其目的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监护对象(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内的患儿。
(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
(3)胎龄<30周、生后48小时内,或胎龄<28周、出生体重<1000g的所有新生儿。
(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食管气管漏、膈疝等。
(5)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换血者。
2、监护内容危重新生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除须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外,还应利用各种监护仪器、微量快速的检测等手段,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
(1)心脏监护持续监测危重儿心电活动,发现心率、心律及波形改变,如:心率急剧增快或下降各种心律紊乱和电解质紊乱等。
心电监护仪的传感器是由三根皮肤生物电极组成,多数采用双极胸前导联,正、负、地极一般以不同颜色来区分,正极粘贴于左胸大肌下,负极粘贴于右锁骨下,地极粘贴于大腿或腋中线下胸部。
(2)呼吸监护①呼吸运动监护:常用阻抗法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波形,发出呼吸暂停警报等。
某些呼吸暂停监护仪带有唤醒装置,在发出呼吸暂停警报的同时冲击婴儿足底,刺激呼吸。
②通气量和呼吸力量监护:应用双向流速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呼吸机管道,持续监测机械通气患儿的气体流速、气道压力,以便准确指导通气参数的调节,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③氧心率呼吸描记仪:同步描记瞬时心率、呼吸和经皮氧分压曲线,并以数字显示心率和呼吸频率,有报警系统。
(3)血压监测包括直接测压法和间接测压法。
①直接测压法(创伤性测压法):是经动脉(脐动脉)插入导管,并接通传感器,由传感器将压力转为电信号,经处理在荧光屏上连续显示血压波形及血压平均值。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asphyxiaofnewbom)是指婴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包括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
1.复苏护理(1)畅通气道:置新生儿于辐射热源保暖区,维持和肛温36.5〜37.5℃。
患儿仰卧、肩部抬高2〜2.5cm,使颈部稍向背后伸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2)建立呼吸:拍打足底、托背促使自主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立即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为5L/分,将面罩密闭患儿口鼻,通气频率40〜60次/分,如仍无自主呼吸则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3)维持循环:如心率<60次/分,则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的配合为30:2o(4)药物治疗: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及时、准确应用,遵医嘱予0.1%肾上腺素行气管内注入或静脉滴注,并行扩容、纠正酸中毒等治疗,观察用药反应。
(5)评价:复苏过程中评价患儿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以便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2.饮食护理适当推迟喂奶时间,必要时可给予胃管喂养或静脉补液。
3、病情观察严重监测患儿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神志、肌张力、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
4.预防护理(1)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早产、难产。
(2)加强胎儿监护,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时处理。
(3)胎儿娩出时正确应用复苏技术,及时救治窒息。
5.健康指导(1)耐心向患儿家长说明病情,减轻患儿家长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
(2)定期复诊。
第二节小儿惊厥惊厥(convulsions)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发生率高,为成年人的10〜15倍,尤以婴幼儿多见。
1.急救护理(1)惊厥发作时不要搬动患儿,就地抢救,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衣领,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旋转牙垫,防止咬伤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症新生儿护理方针
重症新生儿护理方针概述重症新生儿是指出生后需要特殊护理和监测的婴儿。
他们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并需要密切监护和及时干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重症新生儿护理方针,确保他们得到恰当的关注和照顾。
护理目标1.保证重症新生儿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
2.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液体管理。
3.预防和控制感染。
4.促进早期出院和康复。
护理措施1.基本生命体征监测重症新生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应密切监测,以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2.管道和导管护理重症新生儿常需要各种管道和导管(如气管插管、导尿管等),护理人员应确保管道通畅、干净,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和机械损伤的风险。
3.营养和液体管理重症新生儿的营养和液体管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婴儿的特殊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喂养计划,并确保妥善监测体重、血糖和电解质水平,以确保婴儿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
4.预防感染重症新生儿容易感染,因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此外,必要时应提供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
5.早期出院和康复重症新生儿的早期出院和康复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肌肉训练、早期母乳喂养和亲子互动等,以促进快速恢复和适应社会环境。
结论重症新生儿护理需要综合的团队协作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重症新生儿护理方针,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护理和照顾,确保重症新生儿的安全和康复。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是指对处于危重病情或需要综合护理的新生儿进行专门护理,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一般规范。
一、环境准备:1. 护理室要保持安静、温暖、干净,光线要柔和。
2. 护理室要装备完善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3. 护理器具要严格消毒并放置整齐,方便使用。
4. 床铺要平整、干净,为新生儿提供有舒适感的睡眠环境。
二、新生儿的观察:1.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2.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意识、反应、色泽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口腔、肛门等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预防并治疗呼吸道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等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循环系统护理:1.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随时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
2. 做好新生儿的血液检查、输血等操作,注意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五、消化系统护理:1. 对于需要喂养的新生儿,要根据医嘱进行喂养,保证喂养的时间和量。
2. 对于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要进行光疗和监测血清胆红素。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吐奶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和保持干净。
六、感染预防与护理:1. 严格做好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2. 定期进行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和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3. 注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传播。
七、心理护理:1. 给予新生儿足够的爱与关心,保持亲密接触,增强亲子关系。
2. 尊重新生儿的个人习惯和需求,适当给予安抚和悉心照顾。
3.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为其提供温情呵护。
综上所述,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保证重症新生儿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新生儿科危重患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危重患儿护理常规一、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一)入院前准备预热暖箱或辐射保暖台,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二)入院时措施1.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静脉插管给药。
2.及时称体重、建立静脉通道、插胃管行胃肠减压,连接各种监护仪,确认仪器运转正常并开启报警器,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三)入院后护理常规1.置重症监护监护室,专人守护。
2.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1)呼吸和心血管系统1)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各种参数的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使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
4)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者护理常规。
5)遵医嘱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做动脉血气分析。
(2)泌尿系统1)称体重,每日1次或遵医嘱。
2)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包括所有静脉入量、口服量、尿量及其他损失量。
(3)神经系统1)观察神志、瞳孔、反应、肌张力并做好记录。
2)每日或隔日测头围1次。
3)必要时监测颅内压。
(4)血液系统: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定期检测血常规、血小板、红细胞比容。
(5)消化系统:观察腹胀、呕吐、大便的颜色、量及性质。
二、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一)复苏1.复苏程序新生儿窒息复苏严格按照A→B→C→D步骤进行,顺序不能颠倒。
复苏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
(1)A畅通气道1)新生儿娩出后即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
2)摆好体位,肩部以小毛巾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
3)立即吸净口、咽、鼻粘液,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先吸口腔,再吸鼻腔粘液。
4)温热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
(2)B建立呼吸1)触觉刺激拍打足底和摩擦婴儿背部来促进呼吸出现。
经过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或仅有手足青紫者可予以观察。
2)正压通气触觉刺激如无呼吸建立或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复苏囊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尖端、口鼻,但不盖住眼睛;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吸呼比1:2,压力以可见胸动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护士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要求
护士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要求引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工作,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来确保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护士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要求,旨在提高护士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
1. 专业技能要求1.1 技术操作能力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技术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 呼吸机操作和监测; - 静脉通路的插入和管理; - 动脉穿刺及动脉压力监测; - 给药计量和途径; - 人工喂养和管道护理; - 气管插管和气管吸引。
1.2 情绪控制能力护士需要具备情绪控制能力,能够在面对患儿和家属的各种情绪时保持冷静,以专业、温暖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1.3 团队合作能力护士需要积极融入团队,与医生、其他护士和相关人员合作,共同为新生儿提供综合护理服务。
1.4 紧急情况处理能力护士需要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能够迅速判断和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和稳定。
2. 知识要求2.1 新生儿生理和病理知识护士需要熟悉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了解正常的新生儿生理指标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2.2 呼吸系统知识护士需要了解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和常见疾病,掌握呼吸机操作和监测等相关知识。
2.3 循环系统知识护士需要了解新生儿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熟悉相关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2.4 消化系统知识护士需要了解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常见疾病,熟悉人工喂养和管道护理等相关知识。
2.5 感染控制知识护士需要具备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基本操作。
2.6 伦理道德知识护士需要遵循伦理道德原则,保护患儿的权益和隐私,依法、规范地开展工作。
结论护士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除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将为新生儿的健康和康复作出重要的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技能和知识要求可能会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指在护理重症新生儿过程中应注意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以保证重症新生儿获得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的主要内容:1.保持空气流通:重症新生儿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护士需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换空气。
2.科学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和生理需求,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要保持乳房清洁,防止感染。
3.保持清洁卫生:护士需要定期给新生儿洗澡,并保持新生儿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发生皮肤病和感染。
护士也需要勤洗手,并做好个人卫生。
4.定期观察体温:护士要定时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体温异常,避免过热或过冷引起的问题。
5.规律更换尿布:护士需要根据新生儿的排尿情况,定时更换尿布,保持尿布干爽,避免尿布皮炎的发生。
6.定期观察呼吸和心率: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7.加强感染防控:护士要做好新生儿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同时,护士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加强自己的防护意识。
8.提供情感支持:护士需要为新生儿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怀。
护士也需要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共同来克服重症新生儿护理带来的困难。
9.定期观察尿量和粪便:护士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尿量和粪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同时,要帮助新生儿建立良好的排尿和排便习惯。
10.加强家庭护理:对于重症新生儿出院后,护士要进行详细的家庭护理指导,让家长能够正确照顾新生儿,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的主要内容,护士在实施护理时需要严守这些规范,保证新生儿获得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为新生儿的康复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nicu护理工作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是一套为新生儿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细致、严谨护理服务的规范体系。
以下是NICU护理工作制度的详细内容,共计1000字以上。
一、护理工作目标1. 为新生儿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安全。
2. 提高新生儿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及健康成长率。
3.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满足患者需求。
4. 加强护理团队协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1. NICU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组织护理培训,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
2. NICU护士长:负责日常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管理护理人员,指导护理业务,确保护理质量。
3. NICU护理人员:按照分工负责新生儿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执行医嘱,参与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三、护理工作程序与流程1. 患者接收:护理人员接到患者后,了解患者病情,做好交接,确保患者安全。
2. 病情评估: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执行医嘱,给予生活护理、专科护理、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4. 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5. 抢救配合:遇患者病情危急,迅速参与抢救,执行医生指令,配合完成抢救措施。
6. 患者转归:患者病情好转或康复,协助医生做好出院指导,确保患者居家护理安全。
四、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护理质量控制:实行护理部、护士长、护理人员三级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持续改进。
2. 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3. 不良事件上报:发现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五、护理培训与教育1. 护理人员培训: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
2. 继续教育: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升专业素养。
3. 护理学术交流:开展护理学术交流,分享护理经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二)高危儿护理常规(三)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四)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五)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2013修订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一)早产儿护理常规(二)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四)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六)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七)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八)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2013修订新生儿疾病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
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2℃~24℃,湿度55%~65%。
病室内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三氧机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内清洁。
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7℃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应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眼睛、面部到头部、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内、女婴外阴等部位。
(5)无沐浴禁忌者每日沐浴一次,不宜沐浴者每日行床旁擦浴1次。
沐浴用品保证1人1用1消毒。
6.患儿入室后立即测体重一次,以后每日监测体重一次。
7.喂养选用母乳或新生儿配方奶。
一般每 2 小时喂一次,或按需喂养。
奶量以奶后不吐、安静、无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15~30g /d)为宜。
选择奶嘴时宜选用质地柔软的小号橡胶奶嘴,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发生呛咳引起窒息。
喂奶时注意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如呕吐、胃排空迟缓、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
8.基础护理(1)脐部护理1)注意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出、脐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征象。
2)残端及脐轮每日用消毒液涂擦至少2次,并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液污染。
(2)勤换尿布每次更换6~8次,尿布上涂抹鞣酸软膏,避免尿液及大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
(3)口腔护理每日2次,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4)眼部护理每日2次,选用生理盐水。
(5)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起褥疮。
9.严格身份识别(1)新患儿入院时需作手记、脚记(注明姓名、床号、登记号或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保证双重身份识别。
(2)住院期间的任何操作,如沐浴、静脉推药、加药、抱出做检查以及出院等都必须查对手记、脚记确认患儿身份。
(3)出院时必须先确认患儿手记、脚记,核实家属出院结账单及身份证,与家属一起查对患儿身份并做好登记方可将患儿交给家属。
10.做好健康宣教,宣传合理喂养、保暖等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和预防呼吸道疾病、预防接种,并建议定期作保健随访。
11.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SP02及皮肤颜色、神志、哭声以及有无抽搐等征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作好护理记录。
(2)仔细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发现异常及时给以相应的处理。
(3)观察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及速度。
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注意保护患儿安全,严防坠地、烫伤。
高危儿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高危新生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SP02及血压等。
3.入住暖箱的新生儿应注意监测体温,根据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4.密切巡视患儿,病情有变化及给予特殊处置者随时记录,无特殊变化者每4小时记录一次(前夜记录两次)。
5.机械通气患儿每4小时口腔护理1次,Q2H翻身及改变体位1次。
6.备好抢救药物及设备,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分秒必争组织有效的抢救。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呕吐常见为解剖生理发育暂时不良或喂养不当(喂养过快或过慢,吸入大量空气)所致。
病理性呕吐常见为胃食管返流、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感染、消化不良、牛奶变态反应、脑部产伤、药物刺激等。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生理性呕吐注意合理喂养,少量多餐。
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
4.病理性呕吐的对症处理(1)因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咽下综合征)而致呕吐者用生理盐水洗胃,洗胃时注意改变位置,直到抽出的胃内容物清亮为止。
(2)如呕吐系因窒息导致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出血等原因引起者,应绝对卧床,抬高头部,暂停喂养,必要时可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因幽门痉挛而引起的呕吐,可在奶前15分钟遵医嘱口服1/2000阿托品2滴以解痉止吐。
服药后注意观察有无脸红、口干等副作用出现,防止中毒的发生。
5.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衣服清洁干燥,防颈部皮肤因呕吐物刺激引起破溃、感染。
6.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量、性质、味、色。
同时观察前囟、眼眶有无凹陷以及皮肤弹性等脱水征表现。
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护理常规胎龄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因各系统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生活力低下,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
精心护理是提高成活率和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体温管理(1)室温宜保持在24℃--26℃,湿度宜在55%--65%。
(2)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常规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一般在32℃--35℃,具体应根据出生体重、日龄、患儿的体温等进行调整。
(3)出暖箱条件:①体重达到2000g,且在室温下体温维持正常者;②入住暖箱满1个月,即使体重未达2000g,在室温下体温维持正常者。
3.喂养(1)喂养时间出生时无缺氧,一般情况好的早产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32W以上的早产儿开奶时间一般为生后4小时内;小早产儿(出生时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开奶时间为生后4--12小时。
(2)选用母乳或稀释早产儿配方奶。
(3)能吞咽无吸吮能力者,采用滴管喂养;无吸吮力及吞咽功能者采用鼻饲喂养,隔日更换胃管1次。
(4)奶量添加根据体重及消化吸收功能而定。
1000克以下早产儿开始添加量为每次0.5--2ml;1000--1500克每次2--5ml;1500--2000克者每次5--12ml。
数日后每次或逐次增加2--4ml,直至达到所需要的奶量。
(5)喂奶次数视患儿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喂一次。
体重不足1000克者,每1~2小时喂一次或持续微量喂养。
4.呼吸管理(1)不主张常规吸氧,有呼吸窘迫及SP02低于85%时才给吸氧。
(2)注意监测吸氧浓度及SP02,维持SP02在85%--95%,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暂停。
(3)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SP02、BP等,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5.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低血糖、呕吐、抽搐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详细记录。
6.健康教育早产儿出院后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可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喂养至体重达到3000g后可改用正常足月儿配方奶粉喂养。
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3.喂养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者,遵医嘱严格控制喂养量,并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重者遵医嘱禁食、静脉补充营养。
4.穿刺部位的处理各种穿刺、注射后应按压针刺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有凝血功能异常者抽血前征得家属同意。
5.加强皮肤、脐带护理,防止皮肤损伤、出血,并积极预防褥疮。
6.病情观察:1)、呼吸、心率、SP02及BP。
2)、精神状态、反应、面色、末梢循环、呕吐物的性质、次数、大小便颜色、量。
3)、有活动性出血者,密切观察出血部位、性状、次数、量、色等变化。
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作好输血及抢救准备。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新生儿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和胎粪、羊水、奶汁吸入性肺炎。
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浅快,三凹征、青紫、肺部细湿啰音。
但多数表现不典型,有的仅表现拒乳,口吐泡沫,体温正常或不升,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者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证营养供给供给充足水份及奶量,喂奶时呛咳明显者用鼻饲管喂养。
应少量多餐。
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奶后头高侧卧位,防止呕吐后窒息。
加强巡视,发现呕吐、颜面发绀等异常及时处理。
3。
遵医嘱留取痰培养标本,予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翻身、拍背、吸痰。
4.遵医嘱用输液泵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或肺水肿。
5.观察病情注意T、P、R、sP02、面色、神志等变化以外,如发现下列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各好各种抢救物资,配合抢救。
(1)患儿如有呼吸窘追,SP02进行性下降至85%以下或呼吸暂停等考虑呼吸衰竭,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立即作人工呼吸,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突然加重的面色苍白或青紫、烦躁不安、气促、呼吸持续>60~80次/分,心率持续>160~180次份,短期内肝脏增大,尿少等,应考虑心衰。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围生期窒息,会导致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历甚至可引起死亡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用氧方式,可给予鼻导管吸氧或头罩吸氧,如缺氧严重,可给予人工通气。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T、P、R、B、P、SPO2,神志、瞳孔、前囟张力、肌张力、抽搐症状及药物效果,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4.监测血糖HIE患儿血糖值一般处于较低水平,新生儿低血糖大多表现无特异性,应注意观察低血糖表现,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输液速度,一般为6—8mg/kg.min,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5.注意保暖选择适宜的暖箱温度,并维持箱温的稳定,每日用消毒液擦洗暖箱表面,一切治疗和护理操作均在箱内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散热。
6.控制惊厥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声光刺激,如发生烦躁、尖叫应立即遵医嘱采取药物止惊,同时密切观察肌张力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