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

4.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

2.机械设计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包括尺寸计算、强度计算、运动学分析等。

3.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包括材料的选用、加工方法等。

4.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5.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5.CAD软件:为学生提供CAD软件,方便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选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具备机械零件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3)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

3.机械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运动设计、动力设计等。

4.CAD软件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介绍:本课程名为“机械设计基础”,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背景是响应国家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课程在整个教育计划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学习者分析:目标受众为大学本科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已经完成了高中阶段的物理和数学学习,对机械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理论的接受程度有限。

先备知识主要是对物理学和数学有一定的理解,但缺乏实际的机械设计经验。

三、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应该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常见的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

2.技能目标: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能够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工作。

3.情感目标:学生应该对机械设计产生兴趣,能够主动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四、课程内容:1.模块/单元划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常用方法、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机械设计的实践。

2.内容描述:每个模块下有多个单元,详细列出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主题和子主题。

如模块一中的单元一为“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单元二为“机械设计的数学基础”等。

3.核心概念:每个模块中都有关键的概念或理论,如模块一的核心概念为“力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模块二的核心概念为“机械设计的优化方法”等。

五、教学策略: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动设计和技术的整合。

1.教学方法:将主要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讲授理论知识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实验操作则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活动设计: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设计比赛、小组项目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5 四、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5 五、计算传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参数 .................................................................................................................5 第二部分 V 带传动设计 .............................................................................................................................................7 V 带传动设计 .........................................................................................................................................................7 第三部分 齿轮的结构设计 .........................................................................................................................................9 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9 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3 第四部分 轴的结构设计 .............................................................................................................................................17 一、高速轴的设计 ...............................................................................................................................................17 二、中间轴、低速轴的设计 ...............................................................................................................................17 三、轴的强度校核 ...............................................................................................................................................20 第五部分 轴承选取及校核 .........................................................................................................................................22 一、各轴轴承选择 ...............................................................................................................................................22 第六部分 键的选取 .....................................................................................................................................................23 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 ..................................................................................................................................23 二.中间轴键的选择 ..............................................................................................................................................23 三.低速轴键的选择 ..............................................................................................................................................23 第七部分 联轴器的选取 .............................................................................................................................................24 第八部分 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24 第九部分 箱体及其附件主要尺寸 .............................................................................................................................25 一、箱体尺寸 .......................................................................................................................................................25 二、起吊装置 .......................................................................................................................................................26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门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轴承应用、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与结构分析、机械应用与传动机构综
合设计等,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使
学生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利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机械设
计的方法和流程,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深入了解。

二、课程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实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并熟悉软件工具
的使用;
2、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流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元件及材料
等的选择和应用;
3、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结构分析,理解机械传动机构
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组件;
4、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或小组设计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
行机械结构参数化定义、机械结构能力仿真与验证;
2、轴承应用:了解轴承的类型及应用,学习轴承选型、轴承安装、
润滑、清洁与检测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目录设计任务书 (1)一、课程设计题目 (1)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已给方案 (2)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一、传动方案(已给定) (2)二、该方案的特点分析 (3)三、原动机选择 (4) (5)四、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5)五、计算传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参数 (5)第二部分V带传动设计 (7)V带传动设计 (7)第三部分齿轮的结构设计 (9)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9)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3)第四部分轴的结构设计 (17)一、高速轴的设计 (17)二、中间轴、低速轴的设计 (17)三、轴的强度校核 (20)第五部分轴承选取及校核 (22)一、各轴轴承选择 (22)第六部分键的选取 (23)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 (23)二.中间轴键的选择 (23)三.低速轴键的选择 (23)第七部分联轴器的选取 (23)第八部分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24)第九部分箱体及其附件主要尺寸 (25)一、箱体尺寸 (25)二、起吊装置 (26)三、窥视孔、窥视盖 (26)四、放油孔和螺塞M20 (26)五、通气螺塞M20 (26)六、油标尺 (27)第十部分参考文献 (28)第十一部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28)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1.原始数据:数据编号61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820运输机带速v(m/s) 0.85卷筒直径D(mm)3402.工作条件:1)每天一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使用年限10年,大修期3年;2)连续单向回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5%;3)室内工作,环境中有粉尘;4)生产厂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5)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6)小批量生产。

二、课程设计任务1.传动装置设计计算(总体设计及传动件及支承的设计计算);2.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1张A1图纸手绘);3.减速器装配图设计(1张A1图纸打印);4.减速器零件图设计(2张A3图纸打印,包括低速级大齿轮和低速轴);5.减速器三维造型(光盘1个)。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V带设计 (6)五.带轮的设计 (8)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29)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32)十二. 箱体的设置 (33)十三.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十四.设计总结 (37)十五。

参考文献 (38)一.任务设计书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

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个人设计数据:运输带的工作拉力T(N/m)___4800______运输机带速V(m/s)____1.25_____ 卷筒直径D(mm)___500______已给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式中:η1为V 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4,2['1 i ;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设计者曹新涛班级2012(机A1234班)学号11213030404指导教师郭艳艳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 年12月9 日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内容:1.绘制装配图一张(A1)2.绘制零件图一张(A4)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概述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的箱体、相互啮合的一对或几对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轴及轴承等所组成的独立部件。

在少数场合也可以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此时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按传动原理可分为普通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大类。

普通减速器的类型很多,一般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一蜗轮减速器等。

按照减速器级数的不同,又分为单单级、两级和三级减速器。

此外,还有立式和卧式之分。

各种减速器在个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减速装置,它的的特点是效率高、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但其体积较大、结构不紧凑。

二、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是最简单的一种减速器,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

图所示减速器的装配图。

本减速器工作时,回转运动通过齿轮轴17传入,再经过齿轮轴17上的小齿轮传递给大齿轮31,经过键30将减速后的回转运动传给工作机械。

因此,齿轮轴17为输入轴,轴27为输出轴。

减速器一般有箱体、齿轮、轴承和附件组成。

本减速器由31种零件装配而成,其零件明细表见装配图。

1.两条主要装配线围绕着输入轴和输出轴有两条主要装配路线。

由于输入轴17上需要安装齿轮直径很小,故将齿轮和轴制成一体,称为齿轮轴。

输入轴17均由滚动轴承22、25支撑。

轴承两端均装有嵌入端盖19、24、16、28,用以固定轴承。

轴从嵌入端盖16、24孔中伸出,该孔和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防止机体内润滑油渗漏及灰尘进入箱体内,嵌入端盖16、24内分别装有填料15、23。

输入轴17上装有挡油环21,利用离心力的作用甩掉油液及杂质,防止机体内轮滑油溅入轴承。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word文档良心出品)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学号: 0901********学生姓名:乔旋指导教师:许立忠教师职称:教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传动方案分析...................................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五、轴的设计......................................................................六、键的选择校核............................................................七、轴承的校核...................................................................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十二、设计小结.............................................................参考资料...................................................................二、传动方案分析2.1.传动系统的作用:作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也经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许多东西,树立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

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解,达到谅解。

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紧张而辛苦的两周课程设计结束了。

当我快要完成设计的时候感觉全身心舒畅,眼前豁然开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际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的机械产品或零部件,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造等方面。

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图和工艺分析等环节。

4.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设计立项,确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和流程,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2. 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设计题目,并向指导老师提交选题申请。

3. 中期检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中期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 设计完成,学生完成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

5. 最终评定,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成绩和评价。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五、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要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学生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报告。

六、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机械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解释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 了解并能够描述不同机械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3.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阅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改良;2. 能够运用机械制图软件,准确地绘制出所设计机械的图纸;3. 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并解决机械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和设计潜能;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协同工作;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关注机械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机械设计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设计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质、机械结构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第二章 力学基础、第三章 材料力学性质2. 机械传动方式:介绍不同类型的机械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分析各自特点和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传动3. 机械制图:教授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制图规范、视图表示方法、尺寸标注等,使学生能够阅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制图4. 机械结构设计与改良: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改良,培养其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两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两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例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输送设备的传动装备二、运动简图图11—电动机2—V带3—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滚筒6—输送带三、工作条件该装置单向传送,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容许误差为±5%.四、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mm):320运输带速度V(m/s):0.75滚筒轴转矩T(N·m):900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六、设计说明书内容1. 运动简图和原始数据2. 电动机选择3. 主要参数计算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6. 机座结构尺寸计算7. 轴的设计计算8. 键、联轴器等的选择和校核9. 滚动轴承及密封的选择和校核10. 润滑材料及齿轮、轴承的润滑方法11. 齿轮、轴承配合的选择12. 参考文献七、设计要求1. 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设计;2. 在指定的教室内进行设计.一. 电动机的选择一、电动机输入功率w P60600.75244.785/min 22 3.140.32w v n r Rn π⨯⨯===⨯⨯90044.785 4.21995509550w w Tn P kw ⨯===二、电动机输出功率d P其中总效率为32320.960.990.970.990.960.833v ηηηηηη=⨯⨯⨯⨯=⨯⨯⨯⨯=带轴承齿轮联轴滚筒4.2195.0830.833wd P P kw η=== 查表可得Y132S-4符合要求,故选用它。

Y132S-4(同步转速1440min r ,4极)的相关参数 表1 额定功率满载转速堵转转矩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额定转矩 质量5.5kw1440min r2200N mm ⋅ 2300N mm ⋅68kg二. 主要参数的计算一、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144032.1544.785m w n i n ===总 查表可得V 带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2~4,圆柱齿轮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为3~5,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21.3~1.5i i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正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正文

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杨晓晨专业采矿工程班级08-6班学号01080190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运动简图原始数据工作条件输送机连续工作,单向提升,载荷平稳,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10年,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_5%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1份减速器装配图1张减速器零件图1张指导老师程刚开始日期2011年1月9日完成日期2011年1月14日第二章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主要是分析和拟定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型号,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为设计传动件和装配草图提供依据。

第一节分析和拟定传动方案本设计中,采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中运动简图所示的传动方案。

第二节选择电动机电动机是最常用的原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简单和维护容易等优点。

电动机的选择主要包括选择其类型和结构型式、容量(功率)和转速、确定具体型号。

1、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取丫或YB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容量工作机所需的功率F w V w 7 X103乂1.05P w KW = 7.82 KW1000 n w 1000 0.94其中带式输送机的效率w二0.94 (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1 )。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wP 0n其中n为电动机至滚筒主动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包括V带传动、一对齿轮传动、两对滚动轴承及联轴器等的效率,n值计算如下:'I :】b * g *「* c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1查得V带传动效率 b =0.96,—对齿轮传动的效率g =0.97,—对滚动球轴承传动效率,0.995,联轴器效率,因此c =0.98= 0.96 0.97 0.995 0.98 = 0.908所以P w 7.82P。

KW =8.65KWn 0.908根据P0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m使P m二1〜1.3 P^ 8.65 ~ 11.25 KW,并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0-110查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m =11 KW。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拟定传动方案 (2)三、选择电动机 (3)四、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 (4)六、V带传动设计 (5)七、齿轮传动设计 (8)八、高速轴轴承的设计 (9)九、高速轴直径和长度设计 (11)十、高速轴的校核 (12)十一、低速轴承的设计 (14)十二、低速轴直径和长度设计 (15)十三、低速轴的校核 (16)十四、键的设计 (18)十五、箱体的结构设计 (19)十六、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21)十七、润滑与密封 (23)十八、课程设计总结 (24)十九、参考文献 (24)一、设计任务书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二、拟定传动方案为了估计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范围,以便合理的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拟定传动方案。

可先由已知条件计算起驱动卷筒的转速n w ,即601000601000 1.50119.4/min 240w v n r D ππ⨯⨯⨯==≈⨯一般常选用转速为1000r/min 或1500r/min 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传动装置总在传动比约为8.1或12,根据总传动比数值,可初步拟定出以二级传动为主的多种传动方案。

如图2-1[2]所示的四种方案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些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方案b 不宜在长时间连续工作,且成本高;方案d 制造成本较高。

根据该带式传送机的工作条件,可在a 和c 两个方案中选择。

现选用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方案a 。

据此拟定传动方案如图:传动装置拟定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 (IP4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它为卧式封闭结构。

2、电动机容量(1)工作机所需功率w p1250 1.501.8810001000w FV p KW ⨯===(2)电动机输出功率d pηwd p p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543221ηηηηηη⋅⋅⋅⋅=式中,21ηη、…为从电动机至卷筒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 V带设计 (6)五.带轮的设计 (8)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29)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32)十二.箱体的设置 (33)十三.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十四.设计总结 (37)十五。

参考文献 (38)一.任务设计书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

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个人设计数据:运输带的工作拉力T(N/m)___4800______运输机带速V(m/s)____1.25_____卷筒直径D(mm)___500______已给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式中:η1为V 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4,2['1 i ;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搓丝机传动装置设计班级学号:14041032设计者:苏雨指导教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3月15日一:设计题目:搓丝机传动装置设计1.1 设计要求1) 该机用于加工轴辊螺纹,其结构见下图,上搓丝板安装在机头上,下搓丝板安装在滑块上。

加工时,下搓丝板随着滑块作往复运动。

在起始(前端)位置时,送料装置将工件送入上、下搓丝板之间,滑块往复运动时,工件在上、下搓丝板之间滚动,搓制出与搓丝板一致的螺纹。

搓丝板共两对,可同时搓出工件两端的螺纹。

滑块往复运动一次,加工一件。

2) 室内工作,生产批量为5台。

3) 动力源为三相交流380/220V,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4) 使用期限为10年,大修周期为3 年,双班制工作。

5) 专业机械厂制造,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蜗轮。

图1.1: 搓丝机简图1.2原始技术数据1.3设计任务1. 完成搓丝机传动装置总体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技术方案图。

2. 完成主要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3. 完成装配图1 张(用A0 或A1 图纸),零件图2 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1 份。

二:机械装置的总体技术方案设计2.1 拟定传动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二:根据系统要求可知:滑块每分钟要往复运动24次,所以机构系统的原动件的转速应为24r/min。

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则需要机构系统有减速功能。

运动形式为连续转动→往复直线运动。

根据上述要求,可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该机构有尺寸较小,结构简洁的特点。

利用曲柄和连杆共线,滑块处于极限位置时,可得到瞬时停歇的功能。

同时该机构能承受较大的载荷。

整个搓丝机由电动机、开式齿轮减速器、一级减速器、曲柄滑块机构、最终执行机构组成。

如技术方案一图所示。

其中,r=148.5mm。

l=1371.5mm。

e=666mm。

最大压力角α=33°。

急回夹角β=7°,急回特性为k=1.0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设计任务书 (1)一、课程设计题目 (1)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已给方案 (2)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一、传动方案(已给定) (2)二、该方案的特点分析 (3)三、原动机选择 (4) (5)四、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5)五、计算传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参数 (5)第二部分V带传动设计 (7)V带传动设计 (7)第三部分齿轮的结构设计 (9)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9)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3)第四部分轴的结构设计 (17)一、高速轴的设计 (17)二、中间轴、低速轴的设计 (17)三、轴的强度校核 (20)第五部分轴承选取及校核 (22)一、各轴轴承选择 (22)第六部分键的选取 (23)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 (23)二.中间轴键的选择 (23)三.低速轴键的选择 (23)第七部分联轴器的选取 (23)第八部分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24)第九部分箱体及其附件主要尺寸 (25)一、箱体尺寸 (25)二、起吊装置 (26)三、窥视孔、窥视盖 (26)四、放油孔和螺塞M20 (26)五、通气螺塞M20 (26)六、油标尺 (27)第十部分参考文献 (28)第十一部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28)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1.原始数据:数据编号61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820运输机带速v(m/s) 0.85卷筒直径D(mm)3402.工作条件:1)每天一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使用年限10年,大修期3年;2)连续单向回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5%;3)室内工作,环境中有粉尘;4)生产厂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5)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6)小批量生产。

二、课程设计任务1.传动装置设计计算(总体设计及传动件及支承的设计计算);2.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1张A1图纸手绘);3.减速器装配图设计(1张A1图纸打印);4.减速器零件图设计(2张A3图纸打印,包括低速级大齿轮和低速轴);5.减速器三维造型(光盘1个)。

三.已给方案1.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

2.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高速级用斜齿圆柱齿轮,低速级为直齿圆柱齿轮。

两级齿轮的材料均为45号钢( 需要调质和正火 )。

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一、传动方案(已给定)1.外传动为V带传动。

2.减速器为展开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采用斜齿圆柱齿轮。

方案简图如下:二、该方案的特点分析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发挥其传动平稳,缓冲吸振和过载保护的特点。

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

减速器部分采用的是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闭式齿轮传动,能适应在繁重及恶劣的条件下长期工作,且使用维护方便。

该种减速器结构简单,但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

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这样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将能减缓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

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电动机型号额定 功率满载转速轴直径 D 轴长度 L中心高 HY132S-45.5Kw1440r/min38mm475mm 132mm四、各级传动比的分配总的传动比为: ==wmn n i 1440/64.598=30.16 查表2-1取V 带传动的传动比为=0i 3,取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为==01i 5.1i i 4.478则低速级的传动比为==102i i ii 2.589 五、计算传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参数1.各轴转速==m n n 01440 r/minmin /48031440001r i n n ===min /107478.4480112r i n n ===min /75.475.1107223r i n n ===总传动比=i 30.16第四部分 轴的结构设计一、高速轴的设计1.轴的材料及热处理选择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45钢,调质处理。

2.初估轴的最小直径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机械设计》表15-3,得1261030-=A ,取1120=A 则:3110min 1n p A d ≥=112×57.23507725.43=mm 因为高速轴上安装有大带轮,所以高速轴的直径不能和电机轴的直径相差太多.已知选用的电机型号Y132S-4,其电机轴直径为38mm.所以高速轴,安装大带轮一段的直径初定为32mm. 3.初选轴承 因为高速轴上装有斜齿轮,则在齿轮啮合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力,为了能承受轴向力的作用,并且适应相对较高的转速,所以选用角接触球轴承,型号为7207AC 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d=32mm 且因为大齿轮的圆周速度超过2m/s,所以选择油润滑,则高速轴每个轴承旁边都要安装挡油环. 4.结构设计(参见结构简图) (1)各轴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1段装大带轮,取为32mm>dmin ,2段前部应与密封毛毡的尺寸同时确定,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d 1=34mm 的毡圈,故取2段34mm 后部分与轴承配合,该轴轴段3安装轴承7207AC 和挡油环,故该段直径为35mm ,通过公差选取不一样控制。

轴承成对使用,d 5=35mm 。

5段与齿轮配合,考虑到齿轮的轴向定位,取d 3=40mm ,4段为轴肩,取d 4=50mm ,3段不装任何零件,但考虑到挡油环的轴向定位,及整个轴的比例协调,取为34mm 。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轴段6的长度为轴承7207AC 的宽度和挡油环厚度和箱体内壁到齿轮端面的距离之和,定为32mm,段5的长度根据齿轮宽度可得,定为70mm ,4段为轴肩,取6mm 。

3段的长度考虑与其他轴的关系,取107mm ,轴2考虑轴承7207AC 和挡油环的厚度和端盖,定为70mm 。

1段的长度是在确定大带轮的宽度得到,取50mm 。

二、中间轴、低速轴的设计1.轴的材料及热处理选择≥min 1d 30.4mm同高速轴, 选择常用材料45钢(低速级用40Cr ),调质处理。

2.初估轴的最小直径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机械设计》表15-3,得1261030-=A ,取1120=A (低速轴取1000=A ,则: mm 37127538.411233220min 2≈⨯=≥n P A d mm 4575.47358.411033330min 3≈⨯=≥n P A d折算出的为轴受扭段的最小直径.(1)对于中间轴来说, 轴受扭段即为两齿轮中间轴段.但根据两齿轮的大小,并且中间轴尺寸应比高速轴大,所以将中间轴的最小直径定在两端装轴承处.则其受扭段的直径必然超过此估算的最小直径,肯定能满足按扭转剪切计算的强度要求.(2)对于低速轴来说,轴受扭段即为大齿轮到联轴器端的轴段,则最小轴段应定为外伸端装联轴器的轴段,根据联轴器的选择,最小直径定为48mm 。

3.初选轴承(1)因为中间轴上装有斜齿轮,则在齿轮啮合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力,为了能承受轴向力的作用,并且适应相对较高的转速,和较高速轴更粗的直径,所以选用角接触球轴承,型号为7208AC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d=40mm,也即为中间轴的最小直径. (2)因为低速轴上安装直齿圆柱齿轮,所以采用角接触球轴承,型号为7211AC 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d=55mm.4.结构设计(参见结构图) (1)中间轴图一. 中间轴1)各轴直径的确定初估轴径后,句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右端开始确定直径.该轴轴段5安装轴承7208AC 和定位套筒,故该段直径为40mm 。

因为中间轴齿轮分度圆较大,不宜与齿轮做成一体,所以将轴4段,轴2段装齿轮,轴4段定为44mm,轴2段定为44mm 。

段3考虑到齿轮的轴向定位,所以以轴环的形式设计,直径定为50mm ,1段装轴承和挡油环,与5段直径相同,取直径为40mm 。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轴段1,5的长度为轴承7208AC 的宽度和定位套筒厚度,1段定为43.5mm ,5段定为37.5。

4段考虑用于高速级大齿轮定位,应比该齿轮稍窄,定为64mm 。

2段同样需要安装低速级小齿轮,考虑该齿轮的周向定位,定长度为110mm 。

3段轴环的宽度取6mm 。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与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k6,与高速级大齿轮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为键2 :14×9 GB1096-79,与低速级小齿轮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为键3 :14×9 GB1096-79。

4)轴上倒角与砂轮越程槽与圆角根据标准GB64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1×45。

因为轴上装有轴承,所以轴段1,轴段5需要磨削,则应该在轴段1的右侧,轴段5的左侧有砂轮越程槽,根据刀具的宽度,槽的尺寸为4×1。

齿轮轴肩定位处需要设计过渡圆角。

根据低速级小齿轮齿顶圆直径为107mm,其圆角半径为3mm,所以轴环3左侧过渡圆角半径定为2mm. 根据高速级大齿轮齿顶圆直径为268mm,其圆角半径为5mm,所以轴环3左侧过渡圆角半径也定为2mm。

(2)低速轴图二低速轴1)各轴直径的确定初估轴径后,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右端开始确定直径.该轴轴段1安装联轴器,故该段直径为48mm。

轴7段和轴3段安装轴承和定位套筒,所以定为55mm. 轴2段应与密封毛毡的尺寸同时确定,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d=52mm的毛毡圈,故取2段52mm.段4定位轴承,直径取为60mm,6段安装低速级大齿轮,定为60mm.5段考虑齿轮的轴向定位,以轴肩的形式设计,定为66mm。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轴段1应该按选用联轴器的尺寸定为70mm,轴段7和轴段3长度为轴承7211AC的宽度与挡油环宽度之和,定为48mm和36mm,轴段2长度为轴承盖厚度与向外部分轴长,为60mm。

5段用于定位齿轮,定为6mm,第6段为96mm,4段的长度是在确定其他段长度后自然形成的,为70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与低速级大齿轮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键 18×11×90 GB1096-794)轴上倒角与砂轮越程槽与圆角根据标准GB64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2×45。

因为轴上装有轴承,所以轴段3,轴段7需要磨削,则应该在轴段3的右侧,轴段7的左侧有砂轮越程槽,根据刀具的宽度,槽的尺寸为4×1齿轮轴肩定位处需要设计过渡圆角.根据低速级大齿轮齿顶圆直径为268mm,其圆角半径为3mm,所以轴肩5右侧过渡圆角半径定为2mm.三、轴的强度校核因为低速输出轴上扭矩最大,所以以校核低速轴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