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优秀教案6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桌子有多长》教案范本三篇:游戏中学习
教案一:游戏中学习——《桌子有多长》1.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认知长度概念,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通过游戏了解长度的概念。
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测量长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告诉他们在这个游戏里需要用到测量长度的知识。
(2)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各自选一个物品来测量,并用纸尺测量物品长度。
比较各小组的测量结果,看哪个小组测得最准确。
(3)游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问题,如何测量长度,为什么要用纸尺等。
(4)竞赛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测量给定物品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交给老师。
比较各小组测量结果,看哪个小组测得最准确。
5. 课后练习老师留下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测量能力。
6. 反思综合上课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教案二:游戏趣味教学——《桌子有多长》1.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加深对长度概念的理解。
3. 教学难点通过游戏趣味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4.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一款有趣的小游戏,并带着学生一起体验游戏的乐趣。
(2)游戏规则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让他们选取一个物品,利用纸尺等工具测量物品的长度。
(3)竞赛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测量给定物品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交给老师。
比较各小组测量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积分统计,以便给出小组排名。
(4)结论引导学生分析游戏中的问题,总结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5. 课后作业老师留下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测量能力。
6. 反思综合上课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案)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2.能够正确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长度单位2.常用的长度单位3.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4.长度单位的换算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不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并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五、教学方法1.授课法与讲解法相结合。
2.实际操作与演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课堂讨论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过程1. 拓展预习(5分钟)1.教师出示若干物体。
2.学生自选一件物品,并测量出它的长度。
3.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测量出的长度,并解释自己的测量方法。
2. 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解释什么是长度单位。
2.教师讲解不同长度单位的名称及其相关概念。
3.教师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3. 学习新知(20分钟)1.教师讲解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测量自己所选的物品的长度,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3.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测量出的长度,并解释自己的测量方法。
4. 讲解关键知识点(15分钟)1.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复习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教师解答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5. 进一步练习和巩固(30分钟)1.教师提出若干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解决。
2.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解答。
3.当组内问题解决完毕后,组间进行交流和辩论。
6. 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七、作业布置在课后练习册上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关键知识点和进一步练习和巩固这两个环节,因为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米尺测量日常中物体的长度。
2.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重点1.利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理解长度比较。
三、教学难点1.实现用米尺精确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简单的长度比较与判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猜词游戏,在课前激发学生对长度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对长度单位“米”进行自然引导。
2. 学习活动(1)认识米尺教师通过米尺的外形,样式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米尺。
(2)测量物品长度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物品(比如钢笔、教科书等)在现场进行实物测量,让学生猜测物品长度后,教师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教师可以结合“比较”、“相等”等概念,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大小并加深印象。
(3)实战演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使用米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4)总结与归纳教师与学生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和学习感受,让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体验和领悟。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自选日常物品进行米尺测量,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测量水平。
4.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并在明天提交数据。
五、教学要点1.教师应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讲解米尺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生应注意米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测量精确性。
3.学生应在家中积极参与作业,全面掌握米尺测量日常物品长度的方法。
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式和细节。
六、教学反思教学此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使用米尺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精确度,避免过多的误差。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长度的比较,并通过实际测量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实际测量活动以及日常物品测量的练习。
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必要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米尺和长度比较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长度,成为一个掌握基本测量技巧并具备应用能力的学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具体是第6.2课《课桌有多长》。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课桌的长度,来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够进行基本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尺子、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比如书本、铅笔等等,以及一些白纸和彩笔,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我会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课桌,然后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接着,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比如手指、脚丫,来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
然后,我会让学生尝试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把1米换算成厘米,或者把1厘米换算成毫米。
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长度单位的概念,加深他们对长度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你家客厅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把你测量到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和毫米,并在纸上画出你家客厅的平面图。
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客厅长度可能不同,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
但是,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测量和换算,画出自己客厅的平面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我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们尝试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比如测量自己的身高、测量书本的长度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长度单位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6.2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2.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
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我们要在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科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机会。
教师应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从而不断增进学生对厘米单位的理解。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难点:能正确地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三、教学过程师: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测量课桌有多长?学生1:我用铅笔来测量。
学生2:我用尺子来测量。
学生3:我用手来测量。
……师:选择一种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独自选用工具测量,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测量结果?学生1:课桌有6拃长。
学生2:课桌有4支铅笔长。
……师: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学生:测量工具不一样。
师:看来在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
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体验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为后面认识厘米做准备。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同学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二:认识厘米师:为了统一测量的标准,我们一般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尺子吧!课件出示:师:观察尺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长度单位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学会用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并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 桌子有多长 6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
√
√
√
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
√
√
√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实际测量铅笔、课桌的长度,体会不同的测量方法,懂得统一长度单位
的必要性。
实际通过操作,认识测量方法,知道厘米的实际意义。
认识0刻度及尺子上的各个数值。
②尺子上的“㎝”表示什么呢?
字母㎝表示厘米的意思。
③学生书写
教师板书:厘米、㎝
④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刻度尺每10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尺子上0到1是1厘
米、5到6是1厘米。
2.量一量
量铅笔、文具盒、课本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践应用
1.完成练一练1,先估计有多长,在量一量。
2.完成练一练2、3。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听一听
想一想
比一比
思考
说一说
动手测量
看一看
说一说
思考
回答
量一量
同桌交流
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
自我总结
1.桌子有多长?
①估计活动
请大家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②实际测量
除了用手比,还可以用身边的什么东西来量。用铅笔、文具盒
桌子长:几枝铅笔长几个文具盒长
2.引导统一长度单位
①同学们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结果都不一样,能比较出课桌的长短
吗?
②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课桌呢?
用尺子
三、启思导疑
1.认识刻度尺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交流,了解课桌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交流的习惯,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 学习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
3. 交流和分享测量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
难点:准确地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准备:1. 每组准备一把尺子和一张课桌。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长度单位的图片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些长度单位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自己的课桌长度。
3.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交流。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教室里的其他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测量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长度单位的兴趣。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尺子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测量课桌长度时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尺子。
2. 关注学生在交流分享时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3.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测量方法进行指导。
2. 在交流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3. 在实践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长度单位的使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如课桌、书本、铅笔等。
2.准备尺子、剪刀、胶带等测量工具。
3.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我们每天用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物品长度,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准备好的物品,如课桌、书本、铅笔等,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的长度一样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受长度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尺子、剪刀、胶带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然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哪个小组测量的长度最准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并解释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测量结果最准确。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刚才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如厘米、米、千米等。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课题:课桌有多长教学目的:1、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局部作为测量的长度单位。
快看!〔播放古时候人们测量长度的视频〕师:同样的一匹布,为什么两个人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现了测量标准不统一是没有准确和公平可言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统一了长度单位。
总结:也就是说测量之前我们要统一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拟准确吗?如今就让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在尺子上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预设: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ppt:介绍0刻度,表示起点〔开场〕;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刻度线〕师:这些数字、线有什么规律吗?生1:3种长度的线都叫刻度线。
生2: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3:cm就是厘米。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一般用来测量较短的物体,是较短的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课件演示1cm〕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
师:请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是1cm的小棒,用大拇指和食指这样夹住,手指不动,让我们轻轻撤出小棒,看,这个长度就是1cm,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用手比一比,感受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生操作。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完成过程,协助孩子进行测量,共同探讨长度知识。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长度测量问题,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互动。
-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课桌长度,使学生亲身体验长度单位的使用。
2.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索长度单位的奥秘。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知识讲解:结合课本内容,系统地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突破教学难点。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强调测量准确性及记录方法的规范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测量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3.教师强调长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通过对长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
1.导入:以学生身边的课桌为例,引发学生对长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通过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掌握长度概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用直尺测量课桌、课本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利用直尺、测量工具等教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2《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教的是6.2《课桌有多长》,这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个章节。
这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米、厘米、毫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且理解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能够用这些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章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估计课桌的长度,并尝试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然后,我会让学生拿出尺子,实际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理解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比如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为了这节课,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毫米纸条、厘米卡片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写上“长度单位换算”的,然后列出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
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同时也希望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6.2《课桌有多长》这一节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尺子、毫米纸条、厘米卡片等。
通过实际测量和记录课桌的长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估计其长度,并尝试用米、厘米、毫米来表示。
然后,我会让学生拿出尺子,实际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6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概念,学习使用标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测量长度的技能。
2.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节新课,学生对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掌握,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图示等教具进行讲解和操作,加强对长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思维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该可以:1.掌握长度的概念,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为“厘米”;2.熟练使用标尺测量长度,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在测量时要注意规范;3.能够分辨物体大小的长短,并学会用“大”、“小”、“相等”等词语表达物体长度的差别;4.培养细心、仔细、认真的态度,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1.使用标尺正确测量长度;2.较准确地比较物体的长度,发现物体长度的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度的概念;2.标尺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在测量长度时,常常容易出现标尺不对准、测量不准确等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培养良好的测量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首先放一张展示图片,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长度的物品,引导学生谈论它们是什么,长度有什么不同。
2.教师讲解长度概念,并以具体的实物为例,解释“厘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2. 讲授主要内容1.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标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并提醒注意标尺与物品要平行放置,测量时注意用眼准确看位置,不可含糊、马虎。
2.请学生拿起标尺,进行测量演示,并提醒学生多练习,以便更好的掌握标尺的使用技巧。
3.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3. 巩固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课本和练习册上的题目;2.布置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1. 总体板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2. 关键板书•长度的概念•厘米:长度的基本单位•标尺的使用方法:平行摆放,准确看位置,不含糊、马虎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将抽象的长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和标尺的测量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选择长、宽、高等词语对物体进行描述。
2.能够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标准长度单位(厘米)表示。
3.能够理解课桌长宽高的概念,并能够用标准长度单位描述。
4.能够解决简单长度问题,并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表示。
二、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计时器、尺子、 PPT。
3.学生:本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物体的长、宽、高等基本概念,同时知道了标准长度单位。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PPT 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并带领学生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课桌有多长。
问题:这是一个课桌,粗细不一的笔可以垂直地放在上面,那你知道这个课桌有多长吗?2. 讲解(10分钟)1.课桌的长、宽、高:通过 PPT、实物等进行讲解,用标准长度单位表示:长80 厘米,宽 60 厘米,高 70 厘米。
2.测量课桌长度:教师拿出尺子,带领学生进行测量,并让学生回答课桌的长度。
3.比较长度:将课桌的长度和其他物体进行比较,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它的长度。
3.操作(15 分钟)1.游戏 1:摸一摸——让学生探究用手怎样去感受长度,能不能用手的长度去表示课桌的长度,家里的孩子可以让家长配合参与。
2.游戏 2:测量比大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物品,并对它们进行测量,再用标准长度单位表示。
3.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谁还记得我们刚才和小伙伴们玩的游戏是什么?2)你在测量物品时,除了测量长度,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3)如果你的尺子的刻度没有对准物品的一端,你能得到正确的长度吗?为什么?4. 拓展(10分钟)1.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一些特殊的物品,来学习测量长度。
2.看一段视频,学习更多有关物品长度的知识。
5.纠错(5分钟)针对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强调和补充,让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并改正错误。
四、小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得到长、宽、高等词语对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标准长度单位(厘米)表示去描述课桌的长宽高以及进行长度的问题解决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在长度单位学习环节,让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会长度单位的?有哪些困难和收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评价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概念、换算方法和测量技巧。
2.总结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3.强调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室的长度,并写出测量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讲述“小蚂蚁找家”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教案三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优秀精选教案一【学习目标】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
(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
(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
(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观念。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提高学生的测量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进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尺子,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讲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培养长度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比较题目,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的宽度是多少米?”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常用的有厘米和米。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测量身高、距离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我们能够了解如何使用尺子和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度单位和尺子使用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长度的认识,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米,并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2.长度单位的换算,让学生掌握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3.测量课桌长度,运用所学知识,分组合作测量课桌长度,并进行数据记录和计算。
(2)使用尺子进行测量: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包括尺子的放置、读取数值等。
举例:演示如何将尺子紧贴被测物体,从0刻度线开始读取数值,注意尺子的正反面。
(3)长度单位的换算:让学生掌握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举例:讲解1米=100厘米,可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1米线段,换算成厘米表示。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度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即测量课桌的长度。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测量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分组讨论等,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六 测量课桌有多长优秀教案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行知杨竺佳学习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整厘米〕。
一.触发〔1〕明确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视频:两生量的课桌长度不一样,为什么呢?标准不一样,要建立统一标准。
总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
古时候的人们也是这样想的,古代西方建立的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出示长尺子〕,较短的就用这个测量〔分米〕,再短点就用这个〔厘米〕来测量。
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厘米〞〔板书〕,它是我们的长度单位〔板书〕,也可以用cm来表示,它读作厘米。
二.探究(一)感知1厘米长度。
〔1〕观察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现在请你们拿出袋子里的小棒,这就是1厘米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2〕用手比一比我们现在用手来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
举起你的右手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注意轻轻的夹住小棒,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实例我们生活中和身体上有什么物体长一厘米吗?(二)创立尺子(1)用小棒测量我们就用1厘米这个标准长度来量一量书P51的这条线,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用这根小棒来量一量,如果小组合作可以怎样量?杨老师把这个也请到了屏幕上。
(2)创立尺子如果用小棒量,一条线有5厘米长,我们就要1根1根地去搭几次?7厘米呢?50厘米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10根10根地去搭。
〔课件展示〕我们把这些小棒一根一根粘起来,再画个框,标上数字,这是什么?〔尺子〕(三)认识尺子〔1〕认识尺子师:我们给这些数字取了一个名字:刻度〔板书〕,这个叫0刻度〔起点〕。
尺子上还有很多线,叫刻度线,线有长有短,最长的叫长刻度线,每个数字对应一个长刻度线。
观察自己的尺子。
(2)找长度师:每相邻两个长刻度线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比方:刻度0-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刻度1-刻度2之间的长度是····还有那些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哪些是2厘米〔为什么?因为有2个1厘米〕哪些是3厘米?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三.提升(一)动手实践估一估:铅笔有多长?测量铅笔:我们来量一量铅笔有多长,小组交流,你们是怎么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看到你们测量的这么热闹,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但是这个时候老师的直尺出现了一点问题,它不小心被弄断了,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用这把尺子测量出铅笔的长度吗?
14.这样一直写,写得完吗?那你能用一句话把它说完吗?怎么样就是1厘米?
15.你这么厉的?
16.真厉害,直尺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我们一起来把这个秘密读一读。(一大格就是一厘米)
17.0-1是1厘米,那1-0也是一厘米吗?
18.我们知道了1大格就是1厘米,还知道了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那你知道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现在就请你从刚才找到的1厘米中选一段用手在你的直尺上比一比,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
10.那好,我们任意选一个刻度作为起点,将直尺紧靠物体边缘,铅笔的一端对齐10刻度,另一端对齐几?那我怎么知道铅笔的长度呢?
11.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果然是5厘米,原来,从直尺上的任意刻度开始,作为起点,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12.刚才大家用了数格子的方法测量出铅笔的长度,那老师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你们想不想听啊?
19.其实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1厘米,这些小棒就是1厘米,把小棒卡在两只之间,然后抽出小棒,现在这段距离就是1厘米,赶快感受一下吧。
20.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你能找出来吗?
21.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哪些物品大约是1厘米。高高得举起来给全班小朋友看一看,哪部分大约是1厘米,用手比一比。你们看,他找到的这个物品大约是1厘米吗?
5.你是怎么测量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6.刚才测量的时候都是这样测量的吗?有不同的吗?是怎么测量的?
正确示范:0刻度对齐物体一端,直尺紧靠物体边缘,另一端对着几,就读作几厘米。
从头开始测量: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改正?
斜着测量:直尺紧靠物体边缘。
7.这两位同学都测量正确了,那他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怎么做的?物体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说一说准确测量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吗?)
课桌有多长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问题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小结
一、测量课桌
1.同学们,课前老师跟大家一起做了一个有趣的小活动,请你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课桌有多长,你们测量过了吗?
2.谁来分享一下你测量的结果?你是用什么测量的?测量结果是什么呢?(让学生演示用什么量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3.这些小朋友都分享了自己测量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淘气和笑笑也加入了大家的测量,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笑笑的测量结果是?淘气的测量结果是?
2.其实啊,关于直尺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先学到这儿,以后我们再接着慢慢学习。
课前调整(手写)
板书设计
2.读题,听老师要求,先独立测量,测量完成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和方法。说一说你第一步怎么做的?第二步怎么做的?第三步怎么做的?1.直尺紧靠物体边缘。2.一段对齐0刻度。2.另一端对齐几就读作几厘米。
3.你们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4.有这么多不同答案,你是怎么测量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更好、更准确。
27.他说得真好,我们全班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我找的是0-2,一大格就是一厘米,两大格就是两厘米。
28.你们看,我们学会了好的方法,就能在尺子上找出不同的长度。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几厘米就是几大格。
三、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1.你们都太厉害了,用会观察的眼睛,会思考的脑袋发现了这多尺子的小秘密,那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要来看看这个小帮手能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了,请把题单拿出来。
5.画线时,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提醒大家的吗?
6.对了,在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为了让大家明白你画的有多长,画完后要标出长度。
7.请用刚才的方法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他画得4厘米正确吗?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知道了直尺上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16.选13刻度作为起点,一端对齐13刻度,另一端对齐18刻度,然后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前面小的刻度数,那就是18-13=5,看来,从直尺上的任意刻度开始作为起点,都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而且,我们还有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用后面打的刻度数减前面小的刻度数,等于几就读作厘米。
17.现在,我们有2种测量方法了,一种是:物体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另一种测量方法是:从直尺上的任意刻度开始,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前面小的刻度,等于几就读作几厘米。
6.那这些线又表示什么意思啊?
7.尺子上有很多线,这些线就是刻度线。
8.这些线之间有什么区别?有长有短。长线之间就是大格,短线之间就是小格。
9.尺子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呢?数字就可以表示长度,其实直尺上的这些数字就是帮我们认识物体的长度。
10.那这个数字0又有什么用啊?我们又没有0厘米。0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吗?
18.这两种测量方法都学会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19.既然大家都没有疑问,那小熊就要来考考你了。(小熊看到大家测量地这么热闹,也想参与进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这样量对吗?)
20.从第一只小熊开始观察,他这样测量对吗?错在什么地方?
21.第3只小熊,他没有对齐0刻度,对齐的是几呢?从1到6是几厘米?你看,虽然他没有对齐0刻度,但是从任意刻度开始我们依然可以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读出长度,所以这只小熊错在什么地方呢?读错长度了。
22.这两种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请你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呢?所以,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时,我们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3.你们帮小熊检查出这么多错误,那大家肯定已经掌握准确测量物体的方法了,那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小挑战吧,看出答案就马上举手,看看哪些小朋友小眼睛最亮,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第一块石头的长度是?
22.太好了,你找到了身边的1厘米,感谢你的分享。还有小朋友想要分享的吗?
23.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也找到了1厘米有多长,那么就下来老师就要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挑战了,准备好了吗?
24.老师的挑战是,你能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吗?
25.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26.你是怎么找2厘米的?你怎么找到这个2厘米的?你的2厘米是怎么找到的?你怎么知道他就是2厘米?把你找的2厘米展示给全班看。
4.那老师现在就有一个疑问了,你来帮老师解答一下,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却这么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
5.对了,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标准不一样,结果就会不同,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我们常用到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呢?
二、认识尺子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尺子。
13.你们看,我们把10刻度作为起点,那么铅笔的一端对齐10刻度,另一端对齐15刻度,就可以用15-10=5来计算出铅笔的长度。
14.所以,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了,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前面小的刻度,等于几就读作几厘米。
15.既然从直尺上的任意刻度都可以测量出铅笔的长度,那我们再选一个刻度作为起点,量一量铅笔的长度吧。
11.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我们把它叫做0刻度,当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0刻度。表示从这里开始测量。
12.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直尺的知识,那么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请你在这把直尺上找一找从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13.他们说的这些1厘米对不对呢?你赞成吗?你是怎么找出1厘米的?你怎么知道它是1厘米?为什么这些是1厘米?这些1厘米都有什么特征?
2.尺子我们都很熟悉了,昨天,老师让你提前观察了尺子,那现在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观察到了直尺上有什么?你都了解了直尺上的哪些知识?(cm,线,数字)
3.大家看,你们在直尺上发现了这些信息,那你们知道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有什么作用呢?
4.这个字母cm表示什么意思啊?
5.这就是我们的长度单位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厘米。
四、量一量,画一画
1.看来这个小小的挑战一点都难不倒大家,那么接下来老师带来一个超级大挑战,你们敢挑战吗?
2.我们刚刚测量的是铅笔的长度,那现在如果把铅笔换成一条线你还能测量吗?
3.把题单请出来,读题,根据刚才测量铅笔的经验,你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提醒大家的吗?
4.既然量一量难不倒大家,那我们来试试画一画吧,你能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