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博结题论文:红木类木材组织构造及材性的比较研究
红木学习总结2

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丝楠主要出自桢楠属的桢楠,金丝楠木中的结晶体显著多于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有一种至尊至贵的高雅气息,只要显现金丝明显的均可确定为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性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再加上它性温和、冬暖夏凉,香气清新宜人。
所以,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少数的建筑和,金丝楠乌木(金丝楠阴沉木),是里的种。
它是指楠木科里的桢楠木在历史上经过上千年而形成的,有的进埋在土里,而有的则是沉在水里。
我们常说的乌木范围太广了,这里所说的只是金丝楠这个木材所形成的乌木。
金丝楠乌木也可以制作成家具和摆件等。
在市场上大受人们的欢迎。
金丝楠乌木在价值上也高于金丝楠木了,也不是普通的木头能够比拟的。
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具体价格是需要看树的大小之分,要去衡量的话就按重量去算,好的每公斤价值近千元,其中最为贵重的是树皮,如果是盆栽的话还需要看它的树形,一般2年苗便宜的也需要两百多块,5年苗可以去到500-10000元,檀木檀,梵语是布施的意思,因其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称圣檀。
世界上仅存有沈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等,而且数量极其有限。
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之一绿檀“绿檀”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名称,市场俗称而已。
所谓的绿檀多为源于的,除西印度群岛及外,南美洲其它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的基本特征为边材浅黄白色,心材绿或浅绿。
径切面显深浅不同的绿色,有细长的深绿色或深褐色条纹;如果为,由年轮组成的轮廓纹理十分明显。
绿色沉积物在心材部分的管孔及中均有分布。
木质工程材料在木结构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木质工程材料在木结构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发达国家的木结构建筑使用的是以工业速生林木为原料的现代重组型结构用木质材料,而我国的木结构建筑却仍然袭用传统的优质天然原木或以优质天然原木为原料的实木:为了迎合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需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用木质工程材料性能的分析,取莱特“流水别墅”的建筑外观,对木结构建筑局部结构的屋盖、楼盖和外墙体系作出研究设计,同时提出了竹大片刨花板、木质工字梁等现代主要建筑材料在木结构中的应用模式。
木质工程材料包括胶合木、结构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单板条层积材、定向刨花板、木质工字梁、木桁架。
这些材料属于重组型木质材料,剔除了木材原有缺陷,力学强度高,一般通用北美APA或CSA标准。
今后木质工程板材和预制件将成为木结构建筑用材料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1引言木质工程材料在木结构中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木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无法充分满足木结构建筑行业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木质工程材料的设计应用研究,明确木质工程材料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设计应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进一步提高木质工程材料的应用效率和应用价值。
2木质工程材料概述2.1木质工程材料的类型根据木质工程材料的加工处理特点,可以将木质工程材料分为胶合木结构、胶合板、大片刨花板等多种类型。
工程木质材料保持了原有木材的无辐射、减震、调湿的优势,且能够有效解决木材易发生火灾、易被虫蛀以及容易变形的缺陷,也是当前建筑行业进行新型木结构建设的首选材料。
胶合木主要是采用小方材或者板材,按照木纤维的平行方向在长度、宽度以及厚度方面通过胶合而制备成的木材产品。
胶合木制造的构件尺寸可以打破树木尺寸的限制。
胶合板普遍应用于轻型木结构房屋的墙面板、屋面板以及楼面板"。
大片刨花板指的是长度为7cm,宽度为2cm、厚度约为0.8mm的大片刨花。
平面结构上随机铺装制成工程用单板层积材也被称之为切片,胶合木质量轻、强度高、耐候性好,在工程建设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7种黄檀属藤本或攀援植物的木材解剖学研究

7种黄檀属藤本或攀援植物的木材解剖学研究作者:王露露刘欣怡王辉王军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4年第06期摘要:黃檀属(Dalbergia L. f.)大部分树种的木材都具有世界高知名度,有关木材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为针对乔木树种,而对藤本或攀援植物树种研究甚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7种黄檀属藤本或攀援植物的木材宏观、微观构造,系统地归纳总结,并与乔木树种降香黄檀进行比较分析,为黄檀属植物的木材识别、物种鉴定及其保护、繁育、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宏观构造均表现为心边材区别不明显,几无光泽;富含树胶时气芳香,显油性。
生长轮不明显;管孔明显,常含丰富的树胶,初生木质部的管孔较小且分布稀疏,次生木质部的管孔较大且分布密集;内含韧皮部呈圆形。
微观构造显示均为散孔材,单管孔、径列复管孔,管孔排列分散,单穿孔,管间纹孔互列,系附物纹孔,椭圆形至近圆形,弦切面上明显;轴向薄壁组织量较多,叠生,主为傍管带状、环管状;木射线非叠生、较细密。
与乔木树种降香黄檀的比较发现,降香黄檀为散孔材至似半环孔材;内含韧皮部无;髓心较小;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傍管型以翼状、聚翼状,离管型为极小的带状;管孔密度较小。
综上所述,7种黄檀属藤本或攀援植物的木材解剖构造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在于:(1)木射线。
红果黄檀和滇黔黄檀相同,以同形多列为主,偶见同形单列;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相似,同形单列或多列,而前者为稀异形Ⅲ型;藤黄檀和白沙黄檀相似,以异形单列为主,偶见异形Ⅰ型,而前者极少异形Ⅲ型;弯枝黄檀以异形Ⅱ型为主,其次异形Ⅰ型、异形单列。
(2)木射线宽度。
藤黄檀和白沙黄檀1~2个细胞;斜叶黄檀、两粤黄檀和弯枝黄檀1~3个细胞;滇黔黄檀1~4个细胞、多数2~3个;红果黄檀1~5个细胞、多数3~4个。
(3)髓心内含物。
以金黄色为主,但红果黄檀为银白色,斜叶黄檀无或不明显。
关键词:黄檀属;藤本植物;攀援植物;木材;解剖学特征中图分类号:S781.1 文献标志码:AWood Anatomy of Seven Species of Vine or Climbing Plant of Dalbergia L. f.WANG Lulu1,2, LIU Xinyi2, WANG Hui1,2, WANG Jun1,2*1.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from Li Folk Medicine /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Resources of Tropical Crops, Ministry of Agricultural & Rural Affairs /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2. Hainan Institute for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Abstract: The wood of most tree species of Dalbergia L. f. is well-known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n wood anatomy mainly focus on tree species, while the research on vine or climbing plant species is ra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wood structures of seven species of vines or climbing plants of Dalbergia L. f., and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ee species of D. odorifera,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wood identificatio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protection, breeding,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genus. The macrostructure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rtwood and sapwood was not obvious, and had little glossy, aromatic and oily when rich in gum. The growth ring was not obvious. The pores were obvious and common rich in gum, which were smaller and sparsely distributed in primary xylem, larger and densely distributed in secondary xylem. Included phloem was round. The microstructures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all diffuse-porous wood, single pores,radial multiple pores, pores arrangement dispersed, single perforation, inter-vessel pitting alternate, vestured pitting, elliptical to nearly round, and obvious on the tangential section. Axial parenchyma was abundant and overlapped, paratubular banded, annular tubular. The wood rays were non overlapping, more fine and dense. D. odorifera was diffuse-porous wood to near semi-ring-porous wood, included phloem was absent, pith was smaller, axial parenchyma was mainly winged and polymerized-winged (paratubular banded type) or minimal banding (off tube type), low pores density. To sum up,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wood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the seven vines or climbing plants of Dalbergia L. f., but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mainly in wood rays, wood rays width and pith core inclusions. Wood rays were mainly homotypic multiple columns, occasionally homotypic uniseriate of D. tsoi and D. yunnanensis. D. pinnata and D. benthamii were similar with homotypic single or multiple columns, while the former also had heterogeneous Ⅲ typerarely. D. hancei and D. peishaensis were similar with mainly heterogeneous uniseriate,occasionally heterogeneousⅠ type, while the former also had heterogeneous Ⅲ type rarely. D. candenatensis was mainly heterogeneous Ⅱ type, followed by heterogeneousⅠtype and heterogeneous uniseriate. The wood rays width of D. hanei and D. peishaensiswas 1-2 cells, that of D. pinnata, D. benthamii and D. candenatensis was 1-3 cells, that of D. yunnanensis was 1-4 (mostly 2-3) cells. that of D. tsoi was 1-5 (mostly 3-4) cells. The pith core inclusions was mainly golden yellow, but that of D. tsoi was silver white, and that of D. pinnata was absent or not obvious.Keywords: Dalbergia; vine; climbing plants; wood;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4.06.012黄檀属(Dalbergia L. f.)是豆科(Fabaceae)[原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的一个属,包含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1],全世界约有269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我国拥有29种,产自西南部、南部至中部[2]。
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

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一、引言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杰作,其榫卯结构设计更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家居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现代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也面临着创新设计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的意义、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的意义1. 传统与现代融合传统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设计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红木家具的设计也需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2. 提升产品品质现代人对家居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红木家具的质量和功能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能够提升红木家具的品质,使产品更加稳固耐用,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3. 促进文化传承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能够提升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红木家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的现状1. 技术手段不足传统的榫卯结构设计虽然经久耐用,但与现代家具相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组装不方便、维修困难等问题。
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2. 设计理念陈旧部分红木家具品牌在榫卯结构设计上仍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缺乏对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深刻理解,导致产品设计略显陈旧,无法与时俱进。
3. 市场竞争激烈红木家具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价格、品质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的榫卯结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创新设计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四、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1. 结合现代科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可以利用CAD、CAM 等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榫卯结构的精密设计和生产,提高产品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木材的渗透性研究(自写论文)

木材的渗透性研究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木材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常用的木材结构模型, 简述了学者们在木材渗透性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木材渗透性,理论,模型,影响因子,趋势Review of Research on Wood PermeabilityAbstract: Based on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research on wood permeabilit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imary theories and models for studying wood permeability. The achievements in this area of study made by the researchers were also reviewed. Key words: Wood permeability,theory,model,Influence factors,trend前言木材渗透性是描述气体或液体(统称“流体”)在木材中渗透难易程度的物理量,是木材的一个重要性质指标[1]。
流体在木材中的渗透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纹孔系统,其二是细胞壁毛细管系统。
木材渗透性研究主要包括:探索木材流体渗透性的特点及其渗透机制,及寻求控制木材流体渗透性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木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木材加工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木材非机械加工处理过程中,无论将流体注入木材如防腐、阻燃、浸提、改性、油漆和染色处理,或将流体自木材内排出如木材干燥和真空处理,都与木材流体渗透性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木材的渗透性理论和改善难浸注木材渗透性的各种处理方法及其影响机理,一直被视为当今国际上木材流体关系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本综述的目的是,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等方面入手,试图最清晰完整地呈现有关木材渗透性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
木材产品的结构性能控制及应用研究

木材产品的结构性能控制及应用研究作为人类优质资源之一,木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木材材质及其局部性质不均匀性,其结构性能也难以在制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木材产品的发展及其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控制木材产品的结构性能,是目前木材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木材的结构性能包括:密度、强度、弹性模量等。
然而,直接控制木材结构性能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由于木材结构复杂,木材物理化学特性影响因素多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对木材的特性、结构以及制造加工参数等进行深入分析与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的木材结构性能控制研究方法。
首先,控制浸染参数以调整木材结构性能。
木材的化学加工,在改变木材性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木材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如防腐、染色、树脂浸渍等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木材抗热、抗紫外线、耐水和抗腐蚀等性能。
此外,浸渍时的温度、时间、药剂种类、药剂浓度等参数均能够影响到木材的结构性能,因此,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木材的结构性能。
其次,优化木材干燥过程,以调整木材结构性能。
木材干燥后,含水率下降,木材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影响着其结构性能的控制。
然而,干燥的时间和温度、空气流速、湿度等条件会对干燥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木材性质。
因此,在实际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木材干燥的过程条件进行优化,如控制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而控制木材的结构性能。
此外,更进一步的方法,可通过增加木材的结构性能控制剂进行处理。
这类控制剂可以在木材加工和生产过程中添加,可起到增强木材结构强度、耐磨性能等优化效果。
在木材生产加工过程中,如加工前处理,可在木材中添加一定量的粘结剂以提高木材在加工过程中的强度和直观性,同时也有助于木材的稳定性提高。
在制造过程中,还需要将使用不同的加工及纤维方向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结构性能控制技术能进一步激发木材产品的多样性、高质量和高性能,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附录E(标准的附录)红酸枝木类树种的木材构造特征

附录E(标准的附录)红酸枝木类树种的木材构造特征2009-5-30E1 巴里黄檀Dalbergin bariensis Pierre散孔材。
生长轮明显。
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
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弦向直径最大326μm,平均144μm;数甚少至略少0~1 2个/mm2。
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细线状(宽1~3细胞),与射线交叉大部呈网状。
木纤维壁甚厚。
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在放大镜下未见或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3列)。
酸香气无或很微弱;结构细;纹理交错;气干密度1.07~1.09 g/cm3。
E2 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ts Ducke散孔材。
生长轮明显。
心材粉红褐、深紫褐或金黄褐,常带颇密和规则的紫褐或黑褐色细条纹(明暗对比较强烈)。
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径列复管孔(2~4)较其他种多;弦向直径最大250μm,平均77μm;数略少至略多:1 2~39个/mm2。
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为环管束状,稀短聚翼状、细线状及星散聚合。
木纤维壁甚厚。
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有异形Ⅲ型倾向。
酸香气无或很微弱;结构甚细;纹理常斜;气干密度1.20 g/cm3。
E3 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散孔材。
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
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常带黑褐或栗褐色深条纹。
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含黑色树胶;弦向直径最大244μm,平均1 04μm;数甚少至略少,2~1 3个/mm2。
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同心层式细线状(宽1~4细胞,与射线交叉局部略呈网状或梯状),稀翼状。
木纤维壁甚厚。
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较多或甚多)及多列(2列成对或2~3列)。
有酸香气或微弱;结构细;纹理通常直;气干密度1.01~1.09 g/cm3。
E4 绒毛黄檀Dalbergia fulescens var.tomentosa Tndl.散孔材至半环孔材。
冠以“紫檀”名称的红木类木材研究

中 国 自古 以来 就崇 尚紫檀 ,是 最早 认识 和 开 发紫檀 的国家 。 “ 紫 ”寓意着 祥瑞 之兆 ,紫 气 东
来; “ 檀 ”在梵 语 中是布 施的意 思 ,意指上 天赐 1 木材名 称 的 由 来
1 . 1“ 紫檀 ”
史书 中有关 “ 紫檀 ”的记载有:晋 ・ 崔豹 《 古
语 中S a n d e r 和s a n d a 1 意 为 檀 香 。因 此 把 紫 檀
考 》 中说 :紫檀在 中 国人 中 间被 普遍 认为是 最上 P s a n t a l i n u s 中文名定为檀香紫檀 。
徐永 吉教授 《 红木 的种 类及 其识 别》有 :紫
檀 … … 至今 一致 公认 为 产 印度 等 地 的檀 香 紫 檀
绌 L 1 J。市场上有关 “ 紫檀 ”的木材名称较为混乱, 人们疑惑颇多, 然而不同的木材其价格相差甚远。目前
国,……。”;唐 ・ 张彦远 《 历代名画记 ・ 论装背 裸轴》 : “ 贞观 ,…… ,紫檀 首,紫罗襟织成带 , 以为 官画之 标 。”;唐 ・王建 “ 黄 金捍 拨 紫檀 槽 ,弦索初张调更 高”; 唐・ 孟浩然 “ 浑成紫檀
给 人类 的宝 贵礼 物 。紫檀 木质 紧密 坚硬 ,香 气芬
芳 永恒 ,色 彩沉 古绚 丽 多变 。紫檀 神秘 、沉 稳 、
今注 》: “ 紫 檀 木 , 出扶 南 ,色 紫 ;亦 谓 之 紫
檀 。”;唐 《 唐本草》 : “ 紫真檀木,出 昆仑盘盘
端 庄 、典雅 、含 蓄 、尊贵 ,代 表 了 中国人最 深层 的文化底蕴 ,体现 了中国人最 高的审美 取 向。 紫檀木是非常名贵 的红木 。与在历史上 的独尊 与 显 赫 相 比 ,对 “ 紫 檀 ” 的 研 究 就 显 得 相 形 见
冠以-花梨-名称的红木类木材研究的研究报告

冠以-花梨-名称的红木类木材研究的研究报告花梨(Dalbergia odorifera)为豆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红木类木材,被广泛用于工艺品、家具和音乐器材等领域。
本文主要研究花梨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其品质的因素。
一、物理力学性能1. 密度通过样本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测定,花梨的平均密度为0.75g/cm3。
这表明花梨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红木类木材,与紫檀等相比密度较低。
2. 强度花梨的强度系数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在密度相似的木材中,花梨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较高。
3. 硬度花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合用于制作地板、楼梯等经常使用的木制品。
二、结构特征1. 纹理花梨的纹理清晰,质地致密。
其高雅的纹理和光泽使其非常受欢迎。
同时,花梨的红色、深褐色等颜色变化丰富,这也是其广泛用于工艺品和家具制作的原因之一。
2. 组成花梨主要由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其中纤维素比例较高,这也是其坚韧和强度高的原因。
三、品质影响因素1. 生长环境花梨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长在山区、海拔较高的花梨色泽较好,即颜色较深且均匀。
而生长在平原地区的花梨色泽多为浅黄色。
2. 采伐时间花梨的采伐时间也对其品质有影响。
采伐后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木材的质量,发生龟裂、枯裂等现象。
3. 后处理方法花梨采伐后需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去除树皮、水分,防止虫害和霉变。
后处理的方法会影响其干燥程度和色泽,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总之,花梨作为红木类木材,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高雅的纹理和颜色。
对其生长环境和采伐后处理方法的合理控制和科学实践能够保证花梨的优质品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木制品的需求。
对于花梨这种红木类木材,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结构特征是备受重视的。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获得相关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花梨的平均密度为0.75g/cm3。
这个数字相对较低,表明花梨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红木类木材。
红木家具研究报告

红木家具研究报告研究背景红木家具作为一种高档、珍贵的家具材料,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红木家具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本研究报告将综合对红木家具的来源、特点、制作工艺、保养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红木家具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1.了解红木家具的来源和种类;2.分析红木家具的特点和制作工艺;3.探讨红木家具的保养方法;4.预测红木家具的市场前景。
红木家具的来源和种类红木的来源红木是指材质稳定、质地坚硬的木材。
在中国,红木指的是由红豆杉、红木树和紫檀树等热带木材制成的家具。
红木的主要产地有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红木家具的种类红木家具种类繁多,包括床、桌、椅、柜等多种家具。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风格,红木家具可以分为宫殿式、田园式、折叠式等多种类型。
红木家具的特点和制作工艺红木家具的特点红木家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稀有珍贵:红木是一种稀有的木材资源,因为其生长速度较慢,所以较为稀缺,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2.质地坚硬:红木的纤维结构紧密,质地坚硬耐用,可以使用很长时间。
3.纹理美观:红木具有独特的纹理,色泽丰富,质感细腻,显示出高雅的艺术品味。
4.可雕刻性强:红木具有良好的可雕刻性,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求进行各种雕刻和装饰。
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红木原材料,进行晒干和防腐处理。
2.设计与加工:根据需求和设计制定家具的尺寸和形状,使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和现代的机械工具进行加工和雕刻。
3.细节加工:对家具进行表面处理和装饰,如刨花、雕刻等,以增加红木家具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4.上漆和打磨:对家具进行上漆和打磨,以保护家具表面和提高光泽度。
5.组装和修整:将不同部件组装在一起,进行最后的修整和检查。
红木家具的保养方法红木家具的保养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阳光直射:将红木家具放置在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以防木材变色和褪色。
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

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摘要】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在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分析了传统榫卯结构设计,并探讨了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应用现状。
随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一些创新设计的实例,并探讨了其中的设计理念。
进一步探讨了新型榫卯结构在红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并就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结论部分重点强调了创新设计带来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为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传统设计、应用现状、设计案例、设计理念、发展趋势、实际效果、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被人们所喜爱。
在红木家具中,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连接方式,通过榫头和卯眼的榫卯榫的精密搭配,实现家具的拼接和固定。
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榫卯结构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家具设计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意义重大。
通过对传统榫卯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为现代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探讨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应用现状和创新设计案例,可以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和借鉴,推动红木家具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1.2 研究意义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推动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传统的榫卯结构设计在红木家具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现代红木家具的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
研究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不仅可以为工匠提供创新的设计理念,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具个性化和创意性的家具产品。
通过研究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可以探讨如何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促进红木家具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略谈木材的多层次结构与加工、使用性能之间的诸多关系

含量等方面总会和原本木素有所不同,加上它本身结构
物质结构泛指组成物质的不 同尺度的结构单元在空 的庞大和复杂 ,使得对木素研究存在一定 的困难 ,人们
间的相对排列 ,这种相对排列及其运动 ,是物质具有各 对木素的结构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现在已经 比较确 种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 人 扳 2 2 42 国 造 》 0 / 3 10
木糖、D甘露糖 、D 葡萄糖 、叫 L 、D 阿拉伯糖 、 - 一 糖 -
固, 并已证实确有化学联接存在 ,但尚不清楚的是这种化
D 氧一 _ 甲基一 _ D 葡萄糖尾酸、叫 乳醣尾酸、D 葡萄糖尾 学联接的频率究竟有多大?木材制品及人造板的力学行为 _ 酸等,半纤维素是一群不均聚糖 的总和,有时也称 “ 木聚 和抗湿抗水浸的能力及随之而发生的变形等 ,均从宏观现
壁的骨架。原细纤维即是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其 在半互溶的情况下形成分相而不分离的区域结构时,性
结构 ,三次结构 以上又可称高次结构。这些不同层次的 即开始软化 ,当温度达10 8 6 —10o ,被充分软化 ,软 C时 结构总称为高聚物的微观结构。 化实际上是大分子链段内旋而呈现的柔性 ,由此可以推
对单一组分的高聚物来说 ,高分子链结构是决定其 断 ,木素大分子分支之间的交联是轻微的。木素大分子 基本性质的主要 因素 ,聚集态结构则是确定其使用性能 上存在多种功能基 ,如甲氧基 、羟基 、羰基等。除少量 的主要因素 。如果将两种以上性质不 同的高聚物混合起 亲水性木素外 ,木素大分子主要表现为疏水性 ,特别是 来 ,组成多组分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将同时具有 当木素和半纤维素形成高次结构时更是这样 。这些结构 各组分高聚物的原有挣 j 生。这种复合材料在高分子材料 特征对木材 和人造板高分子合金”,木材和各种类型的人造板 的作用 。 都可以称为 “ 高分子合金”。
“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研究的研究报告

“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研究的研究报告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研究报告引言近年来,红木行业逐渐兴起,红木家具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在红木家具制造中,木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因此研究和认识不同类型的红木木材就势在必行。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酸枝木类红木木材。
一、酸枝木类红木概述酸枝木类属于樟科植物,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其木材较为坚硬,质地密实,具有易加工、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因此在红木家具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的物理性质1.密度酸枝木类红木的密度为0.75-0.8g/cm³,较为坚实。
2. 干缩系数酸枝木类红木干缩系数较小,在横向与切向干缩率分别为0.21%~0.22%,纵向干缩率为0.44%~0.52%之间。
3. 湿润度酸枝木类红木的湿润度较高,湿度为12%时为7.1%~11.5%,18%时为5.5%~9.9%。
三、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物理性质1. 拉伸强度酸枝木类红木的抗拉强度为89~110MPa,较为坚实。
2. 压缩强度酸枝木类红木的抗压强度为74-105MPa,较为坚实。
四、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的加工性能酸枝木类红木易于加工,切削力较小,表面光润,木材容易上色。
五、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的用途由于酸枝木类红木材质坚硬,密实,且易于加工和上色,因此在红木家具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合制作椅子等需要承受重压的家具,同时还可制作地面装饰板,电视墙等。
结论酸枝木类红木木材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加工性能上都具有优异的表现,并且应用广泛。
因此,在红木家具制造中,酸枝木类红木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以对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的密度数据为基础,比较其实际应用的优势和局限,进行整理与分析。
首先,通过研究表明,酸枝木类红木的平均密度在0.75g/cm³~ 0.8g/cm³之间,这意味着与其他木材相比,它比较堅實。
由于其较高的密度,因此红木家具制造时会相对困难,需要熟练的木匠进行加工。
但是,在亚洲和欧洲等地,酸枝木类红木家具一直以来都是极为受欢迎的,其美学和文化价值引人注目。
红木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红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具有优良的质地和纹理,被广泛用于家具、地板和建筑装饰等领域。
然而,由于红木的生长周期长、资源稀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等因素,红木资源供应日益短缺,市场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对红木资源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红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对提高红木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地球资源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红木资源现状分析1. 红木资源的特点红木是一种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珍贵木材,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
其优良的质地和纹理,使得红木成为了广受欢迎的木材品种。
然而,红木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慢,加上人为砍伐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红木资源的供应日益短缺。
2. 红木资源的供需状况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品质家具和建筑装饰的需求不断增加,红木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由于红木资源的有限性,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严重,红木资源的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
3. 红木资源的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红木资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加强。
红木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砍伐过度将导致雨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红木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红木资源的可行性研究1. 红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尽管红木资源的供应日益短缺,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通过人工培育、人工林培育、林下经济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红木资源的供应。
另外,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对红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延长红木资源的利用周期,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为红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红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通过对红木资源的深入研究,可以探索出更多的开发利用模式,如建立红木保护林和红木人工林,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促进红木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生产红木替代品,如红木复合地板、红木仿古家具等,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方式。
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

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创新设计研究
红木家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然而,其
传统的榫卯结构设计却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容易变形、结构松散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
一些现代红木家具设计师开始探索新的榫卯结构设计,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首先,现代红木家具设计师在榫卯结构中引入了钢材或铝材等现代材料,使家具的结
构更加稳固牢固,不易变形,同时借助强度大、避免木材因年龄的增大而产生开裂现象。
在制作过程之中,钢材和红木粘合特有的结构能够通过相互的物理作用而实现完美地结合,使得家具的结构符合现代人对于家具稳装的要求。
其次,现代红木家具设计师在榫卯结构设计中尝试将传统榫卯结构与现代材料通过结
合的方式来达到更为完美的效果。
比如说,用创新的方式来拼接家具,摒弃了传统中传统
榫卯结构层层叠加方法和才开始由手工制造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调整。
击中咀嚼后,将通
过蒸汽热茧的方式,通过成型而成的图文后压在一起,从而增加使用角度以及寿命,使红
木家具更加实用耐用。
最后,现代红木家具设计师在榫卯结构设计中注重家具的使用体验和美感。
设计师在
选材上,注重与室内环境的搭配,以及用色和纹理更加考虑材质的特性和家具结构。
通过
设计不同的纹路或者弧度,打造出更加高贵优雅而与众不同的家具作品。
总之,现代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家具的资质、使用寿命,同时实
现了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和谐,让红木家具焕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它将不仅为人
们提供更加高贵、优雅而舒适的生活方式,也将延续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之道。
几种红树植物的木材解剖学研究

几种红树植物的木材解剖学研究本文研究了海桑科海桑属、使君子科榄李属、红树科木榄属、角果木属、秋茄属、红树属等15种红树植物的木材解剖特征。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成像显微镜的观察,详细描述了研究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管孔)、射线、纤维、轴向薄壁组织等结构的形态特征。
应用Lasersharp软件测量了研究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管孔)、射线、纤维数量特征的24项指标。
根据观测结果,讨论了15种研究植物的系统学、分类学、生态学意义。
同时,应用Lasersharp甲软件,测量了红海榄、海莲、海桑、秋茄等4种植物导管(管孔)数量特征在河口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内变动。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种内导管数量特征的不同与土壤盐份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关系。
1.首次系统报道了中国现有海桑属所有种的木材解剖特征。
结果表明: A) 海桑属植物木材结构的特化与潮间带生境是相适应的,能在水分胁迫的生境中,有效地协调水分输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特化结构包括:(1)宽、窄导管并存;(2)管孔密度较大,复孔率高;(3)存在纤维状导管和少量环管管胞;(4)螺旋雕纹、附物纹孔、管壁具疣等许多导管壁的微观结构有利于水分输导的安全性;(5)射线细胞和分隔木纤维内的淀粉粒是渗透调节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促进水分上升;(6)纤维壁的厚度较薄和纤维腔径较宽,这有利于水分的贮存。
B) 某些海桑属植物木材结构具有种类鉴定意义。
杯萼海桑和无瓣海桑具硬化侵填体,可区别于海桑属其余4种。
卵叶海桑的射线高度和射线宽度远大于其余海桑属种类,由于射线的数量特征与个体发育时间有关,这一特征可作为卵叶海桑区别于其它种类的辅助特征。
C) 木材比较解剖的结果表明海桑属可以归入千屈菜科。
因为海桑属和紫薇属的木材结构中,与木质部进化的主要趋势相关的木材结构异常相似(除木薄壁组织类型不同外)。
D) 导管数量特征的聚类分析可以把海桑属聚成两类:(1)海桑和拟海桑:(2)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无瓣海桑、海南海桑。
木材

树种和类别
•
•
1 木材结构
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导管(管孔)弦向直径丌大于200um。
• •
2 木材密度(重量) 含水率12%时的气干密度大于0.76g/cm3。
• •
3 材色(指心材,丌含边材) 上述5个属树种的心材,是经过大气变深的材色,分为紫檀木类为红紫色 ,花梨木类为红褐色,香枝木类为红褐色,黑酸枝类为黑紫色,红酸枝类为 红褐色,乌木类为乌黑色,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主要为黑色。
早材、晚材
• 维管形成层的活 动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有明显冷暖季节交替的温带 ,或有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 形成层的活动随季节更替,表 现出明显的节奏性变化。形成 层的活动有强有弱,形成的细 胞有大有小,壁有厚有薄,颜 色有深有浅,从而在次生木质部的形态结构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在温带春季 ,气候条件逐渐变暖,形成层活动也随之增强,结果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细胞 多,其中导管和管胞的直径大而壁薄,木材颜色较浅,木材质地较疏松,称 之为早材(early wood)。在夏末秋初,气候条件逐渐丌适宜于树木生长,形 成层活动随之减弱,形成的细胞数目减少,其中导管和管胞径小而壁厚,木 材颜色深,木材质地较紧密,称之为晚材(late wood)。
•
•
木材的心材,材色粟褐色,常带黑条纹。
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属(Dalbergia)树种。
红酸枝木类
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丌大于 200um. 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 木材的心材,材色红褐色至紫红
乌木类
• 柿属(Diospyros)树种。
•
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丌大于 150um. 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90g/cm3。 木材的心材,材色乌色。
红木木材的材性与干燥关系的研究

红木木材的材性与干燥关系的研究红木家具源于明式家具,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
自明末以来,特别是清代雍正、乾隆以后,我国的优质硬木家具主要采用红木制造。
故红木家具名扬四海,更被我国各阶层人士所熟知。
“红木家具”也就成了我国高级家具的一种代称。
红木主要采用中国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红木家具的造型和工艺中明显的民族性是对许多收藏者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很多人称红木家具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家具越来越深受国人的喜爱,人们在享受和使用红木家具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因红木家具存在质量问题而出现苦恼,红木家具质量问题主要有开裂、变形和油漆附着力不牢固,其实这些质量问题主要是在生产时木材的含水率控制不达标准所导致的,很多生产企业在生产红木家具时也进行了干燥处理,但由于干燥方法不当和技术水平有限,红木干燥处理不到位,木材的水分含量还是过高。
要很好地解决干燥技术问题,首先要了解红木木材的构造和材性,才能运用合理的干燥工艺和技术,才能保证红木家具的生产质量。
一、红木木材的主要宏观构造特征按照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红木标准中所规定的树种和类别为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5属,树种分别是紫檀、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红酸枝、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8类33个树种。
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只有以心材木材为原料生产的家具才能称为红木家具。
紫檀木(紫檀属树种)木材结构甚细至细,管孔在肉眼下几乎不得见,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160μm。
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或略带波浪形的细线(宽1~2列细胞),薄壁细胞内含丰富树胶,分室含晶细胞可见,叠生。
木纤维细胞壁甚厚。
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偶成或两列),叠生,高5-9细胞。
香气无或很微弱。
导管横断面卵圆形至圆形,单管孔,少数短径列复管孔,管孔内常含树胶。
导管分子叠生,单穿孔;管间纹孔互列,系附物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木类木材组织构造及材性的比较研究王攀博徐青徐魁梧摘要:本文运用传统的方法,从木材宏观及微观构造、荧光反应三个方面,对常见红木类木材进行比较研究并实现初步分类。
在此基础上,使用X-Rite公司分光仪采集试样表面视觉物理量,基于L*a*b*均匀颜色空间对木材表面颜色进行比较研究,利用Ava公司的AvaSpec-2048型光谱仪采集试样表面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木材分类的研究。
关键字:红木类木材、比较研究Abstrac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Rosewood species were conducted in traditional ways including macro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and fluorescence reaction. Wood surface visual parameters measured by X-Rite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L*a*b* uniform color space. Near infrared spectra parameters were also mearsured by AvaSpec-2048. The wood identification was studied combined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Key words: Rosewood species、comparative studies红木,根据国家标准定义,是当前国内家具用材约定俗成的名称。
共有33个树种,归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8类,隶属于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
本文概述了红木资源的分布情况。
运用传统的方法,从木材宏观及微观构造、荧光反应三个方面,对常见红木类木材进行比较研究并实现初步分类。
运用现代方法,从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近红外光谱两个角度比较研究了常见红木类木材。
1 红木类木材资源分布概述我国有天然分布的红木树种仅有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orifera) 、黑黄檀( Dalbergia fusca) 2 个种。
降香黄檀为我国海南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蝶形花科黄檀属,半落叶乔木[2 3] , 主要零星分布于海南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的东方、昌江、乐东、白沙及崖县等地;黑黄檀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蝶形花科黄檀属,落叶乔木[4 ,5] ,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州、思茅地区,海拔为700~1 700m 的山地,此外绿春、元江也有零星分布。
目前,我国已引种并开展过人工栽培的红木树种主要有铁刀木( Cassia siamea) 和印度紫檀( Pterocarpus i nducus) 2 个种。
我国引种栽培铁刀木的历史悠久,目前我国的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均有种植。
印度紫檀于20 世纪初期引入我国,现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均有少量栽培。
其它引种红木树种 ,如囊状紫檀( Pterocarpus marsupium) 、檀香紫檀( P.santalinus) 、阔叶黄檀( tif olia) 、东非黑黄檀( D.melanoxylon) 、巴西黑黄檀( D.nigra) 、乌木( Diospyros ebenum) [6~10],现主要种植于华南地区各热带树木园、植物园,但尚未扩大栽培。
国标规定的33种红木类木材在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南亚地区、热带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区。
2 传统研究方法2.1宏观特征比较研究共采集了八种常见红木类木材的宏观构造图像,包括刺猬紫檀、大果紫檀、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交趾黄檀、卢氏黑黄檀、赛州黄檀、微凹黄檀。
研究了八种红木类木材的宏观构造。
2.2微观特征比较研究共制作了刺猬紫檀、赛州黄檀、交趾黄檀三种红木类木材的三切面切片,采集了其横切面、弦切面、径切面微观构造图片。
研究了三种红木类木材的微观构造。
2.3 荧光反应以市场上常见的红木类木材作为研究对象,材料部分来源于木材工业学院木材标本室,部分从市场采购。
实验红木种类:鸟足紫檀、大果紫檀、印度紫檀、刺猬紫檀、奥氏黄檀、卢氏黑黄檀、赛州黄檀、交趾黄檀、巴厘黄檀、铁豆木。
实验得到,在所有实验样本中,木屑浸泡液出现荧光的为鸟足紫檀、大果紫檀、印度紫檀、刺猬紫檀,皆为花梨木类,其中印度紫檀出现荧光反映用时较短,相对明显,刺猬紫檀最不明显,且实验过程中发现,刺猬紫檀的荧光分散在溶液中,而其余三种红木的荧光聚集在溶液的上部。
其余六种试样,奥氏黄檀、卢氏黑黄檀、赛州黄檀、交趾黄檀、巴厘黄檀、铁豆木没有观察到荧光。
2.4 部分红木类木材检索表木材的材性是木材鉴别的依据。
通过采集常见红木类木材的宏观构造图片、微观构造图片,观察其主要特征并进行比较研究,以及通过观察其荧光反应,可以实现对以下12种红木的初步分类与鉴别。
编制检索表如下:1木射线组织同形 (2)1木射线组织异形 (8)2木屑浸出液有荧光 (3)2木屑浸出液未见荧光 (4)3木材几无香气..............................................................................刺猬紫檀3木材香气显著..............................................................................大果紫檀4心材主为红褐色及紫黑色............................................................卢氏黑黄檀4心材新切面暗红褐色、橘红褐色至红褐色 (5)5散孔材,半环孔材或倾向不明显......................................................微凹黄檀5散孔材,半环孔材或倾向明显 (6)6轴向薄壁组织主为翼状及/或傍管带状………………………………………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6轴向薄壁组织主为细线及/或窄带状 (7)7有异形Ⅲ型射线组织倾向;气干密度>1.0g/c m3……………………………赛州黄檀7无异形Ⅲ型射线组织倾向;气干密度<1.0g/c m3……………………………印度黄檀8心材全部乌黑,浅色条纹稀见……………………………………………………乌木,厚瓣乌木8心材黑或栗褐色,带黑色及栗褐色条纹…………………………………苏拉威西乌木,菲律宾乌木3 现代研究方法3.1 基于L﹡a﹡b﹡颜色空间对木材表面的比较研究以市场上常见的红木类木材作为研究对象,试样经长期室温条件下气干,被测面使用压刨床精刨加工平整。
实验仪器为美国爱色丽(X-Rite)公司生产的分光仪。
实验结果如下表:表1 L、a、b、△E测量值CIE (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是由国际照明委员会在CIE(1931)基础上制定的,它在三维色空间的各个坐标轴方向上均具有视感知觉的等距性,而且细分了明度指数和色品指数的级差[11]。
表格中,L*的标准偏差表示颜色深浅的差异;a*的标准偏差表示黄-蓝通道上色调的差异、b*的标准偏差表示红-绿通道上色调的差异。
而△E为色差,表示色知觉差异,是L*a*b*三项偏差综合的结果。
由表3数据可知,刺猬紫檀、大果紫檀照度L主要分布在47至51,它们都是花梨木类,木材表面较亮;白花崖豆木、非洲崖豆木照度L主要分布在35至43,它们都是鸡翅木类,木材表面次亮;交趾黄檀、赛州黄檀、微凹黄檀、卢氏黑黄檀照度L主要分布在31至34,它们都属于黄檀属黑酸枝类或红酸枝类,木材表面最暗。
可见,由L值得到的木材表面亮度与肉眼观察的相一致,并且将亮度数值化,测得花梨木类、鸡翅木类、酸枝类的L数值分布区间,有助于红木的分类。
所有实验样本的a和b的数值均大于0,表明红木木材颜色分布在红黄色系,其中刺猬紫檀、大果紫檀、非洲崖豆木b值明显大于其余实验样本,表明其木材表面偏黄色。
由表数据可知,卢氏黑黄檀的△E值最小,表明卢氏黑黄檀木材表面颜色分布均匀,而刺猬紫檀、大果紫檀的△E值最大,表明其木材表面颜色分布差异较大。
3.2 基于近红外光谱对木材的比较研究以市场上常见且较易收集的红木类木材(大果紫檀、刺猬紫檀、东南亚鸡翅、非洲黄鸡翅)作为研究对象,试样经长期室温条件下气干,被测面使用压刨床精刨加工平整。
实验仪器为AvaSpec-2048型光纤光谱仪、DK-S24电热恒温水浴锅。
3.2.1木材心边材光谱比较分析交趾黄檀心材交趾黄檀边材图1交趾黄檀心边材光谱图3.2.1木材心边材光谱比较分析交趾黄檀心边材谱图见图1。
通过比较以上交趾黄檀的心边材光谱图,心边材光谱图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同一种木材中心边材最大的差异是丰富而又具有内涵的抽提物,因此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木材抽提物。
3.2.2木材抽提前后光谱的比较分析对微凹黄檀、交趾黄檀、刺猬紫檀热水抽提前后的光谱图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抽提前后的谱图在1500~3500cm-1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抽提前后木材化学成分相差较大的即为抽提物,因此这些差异反映了木材抽提物。
同时将抽提后光谱作纵向比较,抽提后谱图之间的差异较小,明显没有抽提前光谱差异大。
这也说明木材特征光谱的区别,反映木材抽提物。
3.2.3大果紫檀和刺猬紫檀的鉴别图2和图3为大果紫檀和刺猬紫檀的光谱图。
依据以上分析的结论(光谱之间的差异反映丰富而具内涵的抽提物)和图中分析可以看出,样本的指纹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650~900nm波段内。
因此选择650~900nm波段的数据进行判别分析。
图2 大果紫檀光谱图图3 刺猬紫檀光谱图对所选波段的光谱数据选用了标准化转换,欧式平方距离,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树形见图4,其中1~30为大果紫檀,31~60为刺猬紫檀,从树形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大果紫檀与刺猬紫檀有明显的聚类效果,当欧式平方距离在17~60范围内时,所有的树种被清晰地分为两类,具体的统计结果见表2。
图4 大果紫檀与刺猬紫檀聚类分析树形图表2大果紫檀与刺猬紫檀分类结果满意的判别分类结果。
4 结果与讨论1)通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献,了解了红木类木材的资源分布情况。
2)采集了常见红木类木材的宏观及微观构造图像,深入研究了其构造特征,对常见树种进行了荧光反应,观察其是否发生荧光反应,并记录了发生荧光反应所需时间,较好地实现了对部分红木类木材的分类。
3)通过采集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基于L*a*b*均匀颜色空间对木材表面颜色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常见红木类木材表面颜色的照度、色调、色差,为从木材颜色角度识别木材提供了数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