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作品] 毛笔书法作品行书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1.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3.颜真卿书法★《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兰竹圣手书画怪杰。
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
为人恃才傲物。
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
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
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
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
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
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
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
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6.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
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
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
天下十大行书排行榜,有你喜欢的吗?

天下十大行书排行榜,有你喜欢的吗?练习书法的朋友有很多人喜欢学习行书,因为行书书风飘逸,俊秀,灵动感十足,艺术可观赏性极强。
所以,小编今天特别为大家整理了天下十大行书作品及相关介绍,并加以深度剖析鉴赏,因为有历代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将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柳公权《蒙诏帖》、欧阳询《张翰帖》、米芾《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诗贴》和李建中《土母帖》依次排为称为天下十大行书。
它们各自独具艺术魅力,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里程碑。
《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书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风格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据传为冯承素所摹。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
《兰亭序》的书法笔法是让后世习书者望而生叹,出神入化的书法技巧之巅峰。
《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或《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书法草稿。
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
《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
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
《祭侄文稿》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也流露于字里行间。
被元人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寒食帖》《寒食帖》又名是苏轼撰诗并书,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感悟人生之作。
诗作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惆怅孤独的心情。
书法作品也正是在这种境况下,有感而书。
作品通篇起伏跌宕,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毛笔行书书法

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
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
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
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
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
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 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 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 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 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 表王氏行书的精华,堪称行书集字典范。
编辑ppt
39
清康熙 豇豆红釉印盒
佳士得2013年春拍 287万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印盒
编辑ppt
40
清乾隆 粉彩仿石纹镂雕金钱纹墨床
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 44万
编辑ppt
41
民国 铜墨盒 盒
民国 “和合二仙”铜墨
北京保利2014春拍 2.3万编辑ppt
42
汉 铜鎏金螭龙形镇
苏富比2013春拍 15万
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
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编”辑ppt
45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 ,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到达印
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苦取经的伟 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 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 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 来。《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昭示天下,永垂后世,太宗乃令人筹备 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 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 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 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 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 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 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惠风和畅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流畅舒展而著称。
今天,我们将欣赏并赏析他的30幅作品。
1. 《行书临字》:这是一幅非常传统的行书作品,用墨画简放自然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精湛技艺。
2. 《楷书临字》:这幅楷书作品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展示了作者对楷书的理解。
字体规范,布局合理,给人以简洁大气之感。
3. 《草书临字》:这幅草书作品以潇洒自然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草书的独特理解。
字迹深深浅浅,虽然草书本就是以潇洒自由为特点,但作者在细节处理上依然恪守规范,使整幅作品更加和谐。
4. 《隶书临字》:这幅隶书作品以方正、稳重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隶书的熟练掌握。
字体方正,布局舒展,让人感受到文字的肃穆之美。
5. 《篆书临字》:这幅篆书作品以端庄、古拙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篆书的理解。
字体粗犷,笔画简练,传递着千年文字的沧桑感。
简约的线条流畅展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7. 《楷草行书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楷书、草书和行书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字体和线条展示了作者对书法技法的多样处理。
8. 《行草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和草书的特点,以潇洒自然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自由与规范的独特见解。
9. 《大篆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以粗犷大气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大篆的独特理解。
字体硕大,笔画浑厚,给人以力量感和肃穆感。
10. 《小楷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以细腻精致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小楷的精湛技艺。
字体工整,笔画细腻,给人以平和温婉之感。
11. 《行隶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和隶书的特点,以流畅的线条和方正的字体展示了作者对书法严谨与自由的和谐结合。
12. 《草隶行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草书、隶书和行书的特点,以潇洒自然、方正稳重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书法多样性的处理。
以简洁流畅、潇洒自然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个性与规范的和谐追求。
14. 《行楷隶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楷书和隶书的特点,通过不同字体的组合展示了作者对书法多样性的探索。
军海沁园春雪行书作品

军海沁园春雪行书作品军海沁园春雪行书作品是一幅以春雪为主题的行书作品,它展现了军海沁园的壮丽景色和雪的美丽与纯洁。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对大自然的致敬和对生命的赞美。
军海沁园,位于中国的北方,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它以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而春雪,则是军海沁园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它以笔画的形态表现文字的美感。
军海沁园春雪行书作品的笔画流畅而有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行书的形式,艺术家将军海沁园的美景和春雪的纯洁与美丽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这幅作品以军海沁园为背景,以雪为主题。
整幅作品以军海沁园的山水为背景,画面中的山峦连绵起伏,犹如蜿蜒的巨龙,给人一种壮丽和厚重的感觉。
而画面的主体,则是飘落的春雪。
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如同一朵朵洁白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纯净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军海沁园的雪海之中。
通过行书的形式,艺术家将军海沁园的美景和雪的纯洁与美丽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行书的笔画流畅而有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家运用了丰富的技法,如用笔轻重的变化,以及线条的粗细和曲直的变化,使得整幅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通过这些技法的运用,艺术家成功地表现出了军海沁园的壮丽景色和雪的美丽与纯洁。
军海沁园春雪行书作品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对大自然的致敬和对生命的赞美。
它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同时也让人们对生命的纯洁和美好产生了深深的感悟。
这幅作品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军海沁园春雪行书作品是一幅具有深刻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纯洁,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致敬和对生命的赞美。
军海最美的十幅行书作品

军海最美的十幅行书作品简介行书作为中国书法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一直备受推崇。
在军海,也有许多优秀的行书作品,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豪情。
本文将介绍军海最美的十幅行书作品,并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1. 《将军的豪情》这幅行书作品表现了将军的英勇和豪情。
行书的特点是激情四溢的笔划,线条简洁而有力。
字体熠熠生辉,令人赞叹。
这幅作品展现了将军舍我其谁的勇气和壮志凌云的气概。
2. 《战火中的信仰》这幅行书作品描绘了军人在战火中的信仰之光。
行书笔画秀丽流畅,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作品中的文字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让人感受到军人的坚定和奋斗精神。
2.1 军人的信仰这篇章将探讨军人在战争中的信仰。
军人在面对战争、困难和危险时,常常会依靠信仰来坚守内心的坚定。
他们相信自己的使命,相信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这种信仰成为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2.2 行书的表现方式行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字体的形状和笔划的运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这幅作品中,行书字体的流畅和力量,成为了表现军人信仰的一种方式。
3. 《忠诚的军魂》这幅行书作品表现了军人的忠诚和军魂。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饱满、有力,字迹端庄稳重,笔势挺拔有力。
作品展现了军人无私奉献和对祖国忠诚的精神。
忠诚是军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军人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是他们从事军人工作的基础。
他们无私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忠诚是军人矢志不渝的信仰。
3.2 行书的表现手法行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通过字体和笔势的运用,可以表达出军人忠诚的气魄和精神状态。
字体饱满有力,笔势挺拔有力,正是通过这些特点,表现了作品中军人的忠诚和军魂。
4. 《烽火烈烈》这幅行书作品把战争的烽火和生命的激情相结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
行书的笔触洒脱而有力,字体舒展而有韵律。
作品中的字字都透露出军人在战火中的坚定和决心。
4.1 战争的残酷战争是残酷的,军人在战争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伤害。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
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遗址犹存。
中文名:王羲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书法代表作品:《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所处时代:东晋称号:书圣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于江南(今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着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着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各体皆精,被奉为“”。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 书法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行书海纳百川书法欣赏

行书海纳百川书法欣赏
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常见书体,因其流畅、自然的笔画而备
受喜爱。
行书的特点在于“天下文章一大抄”,即字形的相似性,形
成大量连笔,整体呈现出流畅自然,纵横有度的特点。
海纳百川是中国的一种优良传统,追求开放、包容、包罗万象,
和行书的特点不谋而合。
行书不讲究规矩条条,讲究随变随化,因此
很好地表达了海纳百川的精神。
从构图上看,行书重视端正规整,注重笔画有度,轻重缓急的变
化清晰,可以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笔触的处理来表达出文化的意义。
例如:“天垠太虚”、“崇严凝重”等,都是行书常用的造型。
从字形上看,行书从笔画的出发点就考虑到整体美感,注重笔画
的长度、粗细、曲度等方面。
常见的行书字有“行、书、奏、笔”,
都是形态完整,笔画起伏有致的字体。
在欣赏行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字体的装饰性
和文化内涵;二是关注字形的整体性和笔画的连通性;三是关注字的
韵律和节奏感。
总之,行书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书体,在欣赏时,我们不仅需要关
注其字形的美感,还需要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艺术的精髓,
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海纳百川的精神和行书的特点都是我
们追求和继承的宝贵财富,希望更多人能够喜爱和传承中国书法艺术。
行书书法获奖作品

行书书法获奖作品中国书法文化历史悠久,一直以来被誉为“翰墨国度”,中国书法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字体千姿百态,技艺精湛,足以赢得世人的赞赏与掌声。
最近,一项在江苏省的中国书法比赛的活动即将结束,行书书法获奖作品依次为:《梅子黄时雨》由刘老师授权获得一等奖,《祈年鼠》由徐老师领取二等奖,《桃花节》由李老师称号获得三等奖。
《梅子黄时雨》是以梅花为主题,采用竹穗行书书体来书写的书法作品,其书体粗中带细,气势苍凉,字迹流畅,节奏优美,表达出梅花寓意深远的气质,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刘老师全心投入,贯彻始终,其作品的出类拔萃,赢得主办方的高度评价,依据其出色的表现,自然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祈年鼠》是以鼠年为题材,采用瘦金体书写的书法作品,展现出让人开怀大笑的丰富神韵,书写出一只鼠在四时四季活力四射的样子,表现出对于新年的热切期盼,犹如门神祈年,惹得评委赞叹不已,最终受到了二等奖的授予。
此外,《桃花节》以桃花为素材,以草书书写,书体活泼潇洒,把桃花的优美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其作者李老师把握书写的技巧,让书法作品彰显清新脱俗的气质,欣赏者看到的也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书法画作,深获点评委的良心之书,最终得到三等奖的殊荣。
今年的比赛,有多位书法家云集而来,竞争激烈,但最终评出三等奖,却让不少书法家倍感鼓舞,他们无不心中都有着一份自信,坚定了追求艺术高峰的信念,并勇往直前,相信书法的艺术美感会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它的博大精深。
中国书法文化传承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不论是传统文化中的“翰墨国度”还是新时期中的“艺术殿堂”,中国书法文化历久弥新,不断膨胀,书法家无不致力于书写精美的书法作品,传承古老的文化,传播给下一代。
今年比赛,看到了许多出色的书法作品,由此可见,中国书法文化仍在发扬光大,在艺术世界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放眼当今社会,手把朱笔的身影在艺术的宇宙中升腾,书法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赞叹与推崇,书法师傅也会继续努力,不断地前行,追求书法精湛的技艺,真情流露,让更多的美丽的中国书法图案走出去,永远在书法的历史中蔚为壮丽的一页。
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观山潇洒行书走一波

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观山潇洒行书走一波喜欢收藏书法作品的藏友们势必都清楚这一点,一切值得收藏的艺术作品,都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折射出审美的光芒。
因此,行书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娴熟的技法、完美的章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作者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
书法作为汉字行为艺术,在书画收藏界,一直占据着很大空间。
行楷隶篆,各有千秋。
而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
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
而作为当代传承者中的精英,书法家观山的行书书法真迹作品,已经成为国内外收藏家们的抢手货。
观山毛笔行书书法欣赏一: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人气书法国宾礼书法家观山新品行书《和》(作品来源:易从网)观山书法《和》--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
此副行书书法技法娴熟,章法完美,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细腻的情感,是行书的精品力作。
无论是装饰还是送礼,有这样一幅艺术思想俱佳的作品,是不错的选择。
观山毛笔行书书法欣赏二:能舍者,天地不弃;既得者,无愧于心国宾礼书法家观山斗方书法《舍得》(作品来源:易从网)观山老师的这幅《舍得》斗方书法,包含:“能舍者天地不弃既得者无愧于心”这幅《舍得》间架结构合理,字与字之间的留白为字体之间的个性展示,留下了标准的空间,整体看起来堪称完美。
观山毛笔行书书法欣赏三: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作品《天道酬勤》(作品来源:易从网)华罗庚教授曾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与其把成功归结在“运气”这样虚幻的东西上,倒不如把它建立在我们可以驾驭的东西上,比如勤奋,比如努力。
观山这幅作品布局严谨,墨色浓淡相映,书写流畅自如,一气呵成,韵味无穷。
整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品味。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
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遗址犹存。
中文名:王羲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书法代表作品:《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所处时代:东晋称号:书圣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于江南(今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着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着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各体皆精,被奉为“”。
中国十大行书(附图)

中国十大行书(附图)一、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二、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原作纸本,纵28.8厘米。
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
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
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
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
一时形势好转。
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
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
王想冒功,拥兵不救。
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
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
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
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
田英章书法作品大全4

田英章书法作品大全42013-4-5 9:18:59字帖下载《田英章毛笔楷书千字文》字帖下载《田英章毛笔楷书千字文》人民美术出版社;高清晰放大书法字帖图片85张。
... 阅读全文>>标签:字帖字帖下载毛笔楷书千字文2013-3-311:41:44《田英章虞恭公碑技法精解》楷书字帖下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田英章虞恭公碑技法精解》.pdf楷书字帖免费下载;全书扫描书法字帖图片226张。
文件大小:79.45MB下载:田英章虞恭公碑技法精解.pdf... 阅读全文>>标签:楷书字帖字帖下载楷书字帖下载楷书字帖免费下载2013-3-2 15:32:38田英章书法楷书兰亭记田英章书法欣赏楷书兰亭记;放大高清晰图片7张。
... 阅读全文>>标签:书法楷书兰亭2013-3-1 13:22:02田英章书法2字作品欣赏第三辑田英章书法2字作品欣赏第三辑;行草书法作品图片40幅... 阅读全文>>标签:书法2字作品作品欣赏2013-2-28 9:15:56田英章2字行草书法作品第二辑田英章2字行草书法作品第二辑;书法作品图片40幅... 阅读全文>>标签:行草书书法作品2字行草书法2013-2-27 10:06:52 田英章2字书法行书作品第一辑田英章2字书法行书作品第一辑,放大书法作品图片42幅。
... 阅读全文>>标签:2字书法行书行书作品2013-2-24 14:48:21田英章字帖欣赏《毛笔行书笔法教程》2田英章书法字帖欣赏《毛笔行书笔法标准教程》第三部分间架结构书法图片65张... 阅读全文>>标签:字帖字帖欣赏毛笔行书笔法2013-2-23 20:12:33 田英章字帖《毛笔行书笔法标准教程》1田英章书法字帖欣赏《毛笔行书笔法标准教程》第一部分基本笔画+第二部分偏旁部首书法图片48张... 阅读全文>>标签:字帖毛笔行书笔法2013-2-23 10:39:26书法图书下载《田英章墨迹选》.pdf书法图书下载《田英章墨迹选》.pdf;中国字帖著名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名家行书书法真迹欣赏 一气呵成的行书 超养眼

书法,讲究笔断意连,手法尤为重要。
写好行书书法需要掌握良好的楷书基本功,建议:多注意横细竖粗,撇画书写,由重到轻,捺画书写,由轻到重再出锋。
要想写好字,写字又快又漂亮,等你你把楷书学好了,就可以开始练习行书了。
在书法写作时,由于发力方法的不同,而导致锋变的不同,又由于锋变的不同,而导致点画的形状不同。
故而才成了“楷书笔法”、“篆书笔法”、“隶书笔法”、行书笔法”、“草书笔法”的五种笔法分类。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笔法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连绵”等既是。
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刻画,或者说在发力方法和锋变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今天咱们就着重讲讲行书书法的写作技巧,然后在为大家展示一下当代知名书法家的行书书法作品。
一、当代行书书法家——观山行书书法欣赏——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舍得》(作品来源:易从网)品观山的书法作品,如同读那豁达豪放与优雅清新同存的诗作一样,既不缺少文人的温润典雅,又不失苍劲雄健、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概。
有评论家说“观山书法带有柔情与豪迈,且章法讲究,有时如连绵不断之峻岭,有时似一泻千里之江河,常有涓涓溪流之恬静,更如雄关漫道之巍峨”。
事实正是如此,他的作品行笔流畅、墨透纸背,似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轻快,又有醉舞狂歌般的洒脱,笔锋所指之处透射出一个中国文人博大雄壮内在气魄和淡泊高雅的灵魂追求,两者相辅相间。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就会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行书,就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楷书又可以使行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增加灵动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展开全文前言: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文征明书法特征介绍: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
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
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原文品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主要成就: 书法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代: 东晋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
“文革”期间,墨池遭毁。
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硬笔行楷书法作品欣赏
![[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硬笔行楷书法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e5cb015770bf78a64295462.png)
[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硬笔行楷书法作品欣赏精美的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样的书法作品吧,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图片1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图片2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图片3行楷毛笔字书法作品图片4行书用笔五要素行书书法的用笔方法很多,具有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
所以,我们掌握行书行书的用笔特点是有助于我们书写行书书法,有利于我们的进步,行书书法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
第一、行书书法用笔,要挥毫得当。
行书书法要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若用小毫写行书书法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
其实,行书书法字体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行书书法用笔毫太过,则行书书法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第二、行书书法用笔,要笔笔送到,行书书法是很饱满的书法艺术作品。
所谓行书书法用笔要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行书书法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
这是行书书法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我们对楷书书法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行书的笔笔送到是缓和了书法艺术鼓噪的力道。
第三、行书书法用笔,要欲横先竖、欲竖先横,还要做到牵丝不粗。
行书书法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
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在行书书法写作时,如果是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
第四、行书书法用笔,要注意书写时的转锋如筋、纵笔展放、搭锋变化。
行书书法的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在书写的时候,可以做洒脱,大胆的创作,尽情挥洒纵横,这样的行书书法就会呈现出了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
我们说的搭锋变化,就要说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笔书法作品] 毛笔书法作品行书欣赏
毛笔书法在我国许多书体,它们各有特色。
那么,关于毛笔书写的书法字体,你欣赏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毛笔书法作品图片。
毛笔书法的作品图片欣赏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1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2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3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4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5
毛笔书法的介绍
毛笔书法现在一共有六种书体,即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和马书体六种书体书法。
判断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通过字体的线条,流畅性,还有整体性。
中国是书法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使用毛笔的国家。
我国毛笔书法家层出不穷,像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王铎,柳公权,以及近代的沙孟海,启功,刘惠浦(在世)等,这些文学雅士都是功力高深的书法大家。
毛笔书法艺术需要我们后一辈发
扬光大,我们需要努力。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
古往今来,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
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已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
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日常工具等种类繁多。
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
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
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
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
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
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猜你感兴趣:
1.励志毛笔书法
2.楷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3.毛笔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4.励志书法毛笔字图片大全
5.毛笔经典大楷书法作品欣赏
6.楷书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