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 PPT
合集下载
人类学概论.ppt
![人类学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85f35a783e0912a2162aef.png)
人类学概论
7
1、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观察当地的自然地理、人工建筑和人文环境 •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
行细致的观察 • 长期坚持 • 深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 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 “历史追踪法”
人类学概论
8
2、访谈(interview)
人类学概论
3
人类学概论
图片由邓启耀老师提供 4
一、田野调查前
1. 项目的选择: 专题调查/全面调查 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实际意义 必要性/创新性/可行性
2. 田野点的选择
3. 准备工作: ①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 ②调查队伍的组成 ③装备、物品的购置
人类学概论
5
二、在田野调查中
人类学概论
21
季节图
• 步骤 • 例子:四川省美姑县井叶特西乡TX村(彝族)农户农作物、畜牧和农事
用工季节历
农事月份 洋竽 荞子 燕麦
莲花白 圆根箩卜
牛 山羊 绵羊 马 猪 农事用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播种
管理
收获
播种
管理
收获
播种
管理
收获
育苗
种植
管理
收获
种植 管理
收获
一年四季放养
一年四季圈养
一年四季放养
一年四季放养
圈养
高峰期
12月
人类学概论
22
三、排序
• 目的
• 排序是将事物按一定次序进行优先排列的工具。在大致 了解调查点概况的基础上,这一工具可以帮助调查者就 他所关心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的工具。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二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649e9a1b770bf78a6429549e.png)
随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逐渐普及和引申 ,进化演变成为一个带有“进步”或“发展”意义的概念。
(二)进化论
进化论(evolutionism)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1801年,法 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先明确地提出生物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其生物进化理 论,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第一,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 变化的;第二,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 性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 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物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奥地利天主教神甫施密特在格雷布纳的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之 上,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有 意思的是,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相当明显的进化论色彩,被人 称为“文化圈进化论”。
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圈的顺序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它们在这个 或那个地理区域内出现的顺序,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依次阶段,从 狩猎、采集到园艺种植、畜牧,再到农业文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 进化图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密特与摩尔根进化模式之间的唯 一区别,就是前者认为重要事件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而后者则 认为曾多次发生”。
涂尔干对人类学研究的贡献集中体现于《宗教生活的 初级形式》这一名著。在该书中,他运用社会整体观、社 会决定论以及跨文化比较方法,对早期澳大利亚原始宗教 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仪式进行了严密而细致的分析。
(二)社会决定论要点
概括来说,涂尔干等人的社会决定论范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1)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简化到心 理和生物层次。 (2)社会先在、外在和独立于个体并大于个体之和,因而能对个体形成 强制力。 (3)社会的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而以圣/ 俗分类为基础的宗教则是社会的核心形式。 (4)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二元 对立原理。 (5)上述所有社会现象都有现实功能,因而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 究。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
(二)进化论
进化论(evolutionism)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1801年,法 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先明确地提出生物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其生物进化理 论,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第一,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 变化的;第二,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 性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 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物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奥地利天主教神甫施密特在格雷布纳的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之 上,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有 意思的是,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相当明显的进化论色彩,被人 称为“文化圈进化论”。
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圈的顺序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它们在这个 或那个地理区域内出现的顺序,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依次阶段,从 狩猎、采集到园艺种植、畜牧,再到农业文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 进化图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密特与摩尔根进化模式之间的唯 一区别,就是前者认为重要事件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而后者则 认为曾多次发生”。
涂尔干对人类学研究的贡献集中体现于《宗教生活的 初级形式》这一名著。在该书中,他运用社会整体观、社 会决定论以及跨文化比较方法,对早期澳大利亚原始宗教 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仪式进行了严密而细致的分析。
(二)社会决定论要点
概括来说,涂尔干等人的社会决定论范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1)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简化到心 理和生物层次。 (2)社会先在、外在和独立于个体并大于个体之和,因而能对个体形成 强制力。 (3)社会的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而以圣/ 俗分类为基础的宗教则是社会的核心形式。 (4)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二元 对立原理。 (5)上述所有社会现象都有现实功能,因而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 究。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c0f26fbceb19e8b9f6ba05.png)
2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 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 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 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这种研究 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 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除 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 以及传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 两性关系、或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 决定因素。
格尔兹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采取阐释人类 学的观点,因此他将文化界定为:“是指 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 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 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 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之树的树叶——多元文化的视野
体质人类学
是研究人本身的体质,与生物学不同,主要研究人 类起源、 人种、和人体形态等三个部分。体质人类 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界人口的基 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我不=同人区??域? 人们的肤色和形 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 都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 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 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 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 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 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这种研究 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 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除 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 以及传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 两性关系、或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 决定因素。
格尔兹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采取阐释人类 学的观点,因此他将文化界定为:“是指 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 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 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 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之树的树叶——多元文化的视野
体质人类学
是研究人本身的体质,与生物学不同,主要研究人 类起源、 人种、和人体形态等三个部分。体质人类 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界人口的基 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我不=同人区??域? 人们的肤色和形 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 都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 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 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四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5f6c5c2192e45361166f5b7.png)
(三)变异的含义
我们现有的研究这样归纳变异的根源和形式: 重组: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重组及两性基因在形成受精 卵时的重组。 突变:突变是遗传密码在复制和传递时发生的意外错误。它能增 加种群基因库中的遗传物质。 基因流动:指遗传物质加入或离开某一种群基因库的结果。 基因漂变:指前述原因之外的偶然小变动导致的种群基因库内容 的变化。
在治疗方面,医学界正在努力研制新药,试图阻断HIV进入宿主细胞、减少 HIV在宿主细胞中的进一步复制和破坏。
(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
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的一“免” 政策是指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 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 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对艾滋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各地治疗专家小组在判断某个个体是否有必要接受治疗时,一个很 重要的指标就是测量其CD4细胞绝对数是否已经低于200个/毫升 。
一物理隔绝和医药阻断三生物性差异与人类政策实践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的一免政策是指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对艾滋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二)进化的含义
进化和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在达尔文时代,它是指事 物由低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的过程。但是 ,达尔文也认为将进化等同于进步是错误的。
在进化上,物种是一个连续和独立的进化单位。它是生物存在 的基本形式,也是生物中最基本的分类等级。物种差异的本质是遗 传差异,正是不同种之间存在着的这种遗传差异,保证了物种在自 然界中的相对稳定。进化论的中心问题是物种的形成。在这一问题 上,目前有两种理论:线系渐变论和断续平衡论。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ppt课件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f50411b9d528ea80c77951.png)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 比较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精选
14
(3)按数据搜集人的不同进行的比较: 基于田野调查建立的初始数据 从他人研究中获取的二手数据两种类型;
精选
15
(4)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 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的横向分析 历时性比较: 在较长时间里进行的纵向比较
精选
33
语言人类学家与语言学家不同: 他们的技术性语言分析只是达到一个目的的
手段,以此作为数据和根据,从中推导出进 一步的人类学问题 人类学家在“语言与文化”这样的题目下研 究诸如世界观之间的关系、语法类型与语义 场、话语对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 语言与社区的互动 语言人类学有别于探讨语言内部结构的语言 学研究,它侧重把语言纳入更广阔的社会文 化视野中考
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美国通行使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在日本:历史上仿照德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 划分,人类学一般指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 学两个领域,前者有日本人类学会,后者有 日本民族学会
精选
24
中国: 20世纪初: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内地的
使用并存 50年代:民族学称谓在曾有广泛的使 8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人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 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 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
精选
32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雅格布逊音位学理论的影响下, 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
人类学家格尔兹关于社会文化的阐释亦 有助于语言学者思考理解语境和意义
今日语言人类学肇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 语言和文化研究
精选
27
体质人类学可以认为包括两个主要的方 面:
精选
14
(3)按数据搜集人的不同进行的比较: 基于田野调查建立的初始数据 从他人研究中获取的二手数据两种类型;
精选
15
(4)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 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的横向分析 历时性比较: 在较长时间里进行的纵向比较
精选
33
语言人类学家与语言学家不同: 他们的技术性语言分析只是达到一个目的的
手段,以此作为数据和根据,从中推导出进 一步的人类学问题 人类学家在“语言与文化”这样的题目下研 究诸如世界观之间的关系、语法类型与语义 场、话语对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 语言与社区的互动 语言人类学有别于探讨语言内部结构的语言 学研究,它侧重把语言纳入更广阔的社会文 化视野中考
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美国通行使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在日本:历史上仿照德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 划分,人类学一般指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 学两个领域,前者有日本人类学会,后者有 日本民族学会
精选
24
中国: 20世纪初: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内地的
使用并存 50年代:民族学称谓在曾有广泛的使 8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人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 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 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
精选
32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雅格布逊音位学理论的影响下, 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
人类学家格尔兹关于社会文化的阐释亦 有助于语言学者思考理解语境和意义
今日语言人类学肇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 语言和文化研究
精选
27
体质人类学可以认为包括两个主要的方 面: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7588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7.png)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疾病的传播方式和影响,从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医疗保健服务的文化差异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 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尊重
。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 制定社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财富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化遗 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这些宝贵的资源。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人类的心理和行 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
02
文化人类学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共享的、习得的、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行为、信仰、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文化 具有传承性、共享性、适应性、多样性等特性。
文化适应与变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社会人类学
社会结构的定义与特性
社会结构定义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相对固定的关系,包括家庭、组织、 社区、地区、国家等。
社会结构特性
稳定性、复杂性、动态性、适应性。
社会制度与功能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规则 、习俗和惯例,它们规定了人们的行 为方式和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功能
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 域。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医疗保健服务的文化差异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 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尊重
。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 制定社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财富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化遗 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这些宝贵的资源。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人类的心理和行 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
02
文化人类学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共享的、习得的、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行为、信仰、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文化 具有传承性、共享性、适应性、多样性等特性。
文化适应与变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社会人类学
社会结构的定义与特性
社会结构定义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相对固定的关系,包括家庭、组织、 社区、地区、国家等。
社会结构特性
稳定性、复杂性、动态性、适应性。
社会制度与功能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规则 、习俗和惯例,它们规定了人们的行 为方式和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功能
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 域。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人类学PPT
![人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4d1cacdd3383c4bb4cd237.png)
人类学概论 24
•“库拉”交易圈
1918年马林诺夫斯基在超卜连群岛上与土著访谈的情形。
人类学概论 25
拉德克利夫. 布朗
英国人,功能学派的另一创建人
主要著作: 《安达曼岛民》、《澳大利亚部落 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结构 与功能 》、《社会人类学方法》等。 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 提出 “结构一功能主义” 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 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18
人类学概论
19
更多的分支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考古人类学:试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 文化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女性 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视觉人类学 第五个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20
第二节 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向
人类学
Anthropology
政管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 高海虹
sss_gaohh@
人类学概论
1
这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介绍人类学基本知识以及探索问题的不同 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方式,并将人类学的 “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基本态度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 大美”的文化自觉精神,以及“反思性” 的学科特点运用到各类研究中。
13
四、人类学的领域
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14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也称为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 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 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 的等问题。体质人类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 我=人??? 界人口的基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不同区域人们的肤色和 形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都关 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质人类学研究 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 境的关联。
•“库拉”交易圈
1918年马林诺夫斯基在超卜连群岛上与土著访谈的情形。
人类学概论 25
拉德克利夫. 布朗
英国人,功能学派的另一创建人
主要著作: 《安达曼岛民》、《澳大利亚部落 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结构 与功能 》、《社会人类学方法》等。 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 提出 “结构一功能主义” 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 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18
人类学概论
19
更多的分支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考古人类学:试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 文化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女性 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视觉人类学 第五个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20
第二节 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向
人类学
Anthropology
政管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 高海虹
sss_gaohh@
人类学概论
1
这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介绍人类学基本知识以及探索问题的不同 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方式,并将人类学的 “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基本态度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 大美”的文化自觉精神,以及“反思性” 的学科特点运用到各类研究中。
13
四、人类学的领域
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14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也称为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 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 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 的等问题。体质人类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 我=人??? 界人口的基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不同区域人们的肤色和 形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都关 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质人类学研究 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 境的关联。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六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f6ecdf5727a5e9846a619e.png)
第六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目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录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一、田野工作的确立
(一)早期进化论的田野工作
19世纪的地质学家通过田野工作发现地壳运动漫长、均衡而渐 进演变的证据,由此判断地球的年龄应该是数百万年,而不是宗教 典籍上的数千年(根据19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 而在其影响下的生物科学也大放异彩。
这种大规模社会研究针对的是那些位于世界体系中较为复杂的 社会。和小规模社会相比,它们所处的地理范围较大,文化的同质 性减弱,出现职业多元、社会分层与人口流动,内外关系联系增加 ,已卷入国家与世界一体的市场经济之中。
在现代国家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做社区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 一个在当代世界与历史向度中的经济文化适应性和参与程度的 样本,因此仍然需要基于民族志原则的个人的、直接的以及带 有情感的观察。这一样本对于比较都市生活和多样性区域文化 显然是必要的。
考察世界各地土著具有认识人类进化线路上的阶段类比意义; 人类学家到异地民族中做田野考察有益于获知自身文化的往昔历史 ;早期人类学家田野考察的发现明显带有民族文化优越感的烙印。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到了19世纪后期,人类学及其田野工作方 法成为一门专业。
(三)确立驻在式田野工作
功能主义者抛开了进化论和传播论, 密集地开展田野工作,特别是马林诺斯基 在特罗布里恩群岛为期三年之久的调查是 人类学早期田野工作的典范。
然而,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种种批评,主要是和各种理论视角 的缺陷与不足相关,但这些至今都未能改变早期人类学家开创的、 由马林诺斯基等人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
二、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目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录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一、田野工作的确立
(一)早期进化论的田野工作
19世纪的地质学家通过田野工作发现地壳运动漫长、均衡而渐 进演变的证据,由此判断地球的年龄应该是数百万年,而不是宗教 典籍上的数千年(根据19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 而在其影响下的生物科学也大放异彩。
这种大规模社会研究针对的是那些位于世界体系中较为复杂的 社会。和小规模社会相比,它们所处的地理范围较大,文化的同质 性减弱,出现职业多元、社会分层与人口流动,内外关系联系增加 ,已卷入国家与世界一体的市场经济之中。
在现代国家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做社区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 一个在当代世界与历史向度中的经济文化适应性和参与程度的 样本,因此仍然需要基于民族志原则的个人的、直接的以及带 有情感的观察。这一样本对于比较都市生活和多样性区域文化 显然是必要的。
考察世界各地土著具有认识人类进化线路上的阶段类比意义; 人类学家到异地民族中做田野考察有益于获知自身文化的往昔历史 ;早期人类学家田野考察的发现明显带有民族文化优越感的烙印。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到了19世纪后期,人类学及其田野工作方 法成为一门专业。
(三)确立驻在式田野工作
功能主义者抛开了进化论和传播论, 密集地开展田野工作,特别是马林诺斯基 在特罗布里恩群岛为期三年之久的调查是 人类学早期田野工作的典范。
然而,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种种批评,主要是和各种理论视角 的缺陷与不足相关,但这些至今都未能改变早期人类学家开创的、 由马林诺斯基等人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
二、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
【PPT】人类学概论.
![【PPT】人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e0754edf90f76c661371af5.png)
人类学概论 10
一、关于民族性研究的争议
• 民族性研究,可以说是传统人类学向当代人类 学迈进的标志之一。 • 把“民族性”作为研究主题引起不少争议。 • 关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的疑问 • 民族性研究所基于的不同假定
人类学概论
11
二、许烺光的研究
• “轴”的概念。 主轴 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特 性,乃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动的型态,个人 也就根据这个型态,发展出对体系内其他轴的 相对关系的反应,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15
一、文化差异与精神异常
• 心理人类学家一般认为:现代文明社会比那些 简单的原始社会有更多的精神异常者。 • 一个社会可能有文化制约的特定的精神异常。 • 大部分的文化都有某些偏差行为的传统形式。 • 不同的文化群体的人,在行为和疾病的特征上 也可能会有变异性。
人类学概论 16
二、精神异常的社会分布 • 社会阶层 职业 性别 人种 • 民族 年龄 民族集团的差异 三、迁移与精神异常
人类学概论
3
人格的定义
• 个人所以异于他人的气质、习惯、动机、态度、价 值、情操、取向、定型、观念等行为倾向的有机的 统一体。
人类学概论
4
人格的成长
• 人格的形成也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有着时 间性、不可逆转性与持久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人格是一个时间流程中由社会文化铸造的。 • 幼儿时期(点击查看) • 儿童成长期 • 青春期
人类学概论
13
日本民族性的研究
•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 这些研究集中探讨日本人儿童训练方式 • 日本儿童发育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母子之间非常紧密 的关系 • 人格的某些压抑 • 很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以及成就需要 • 一些批评
一、关于民族性研究的争议
• 民族性研究,可以说是传统人类学向当代人类 学迈进的标志之一。 • 把“民族性”作为研究主题引起不少争议。 • 关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的疑问 • 民族性研究所基于的不同假定
人类学概论
11
二、许烺光的研究
• “轴”的概念。 主轴 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特 性,乃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动的型态,个人 也就根据这个型态,发展出对体系内其他轴的 相对关系的反应,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
15
一、文化差异与精神异常
• 心理人类学家一般认为:现代文明社会比那些 简单的原始社会有更多的精神异常者。 • 一个社会可能有文化制约的特定的精神异常。 • 大部分的文化都有某些偏差行为的传统形式。 • 不同的文化群体的人,在行为和疾病的特征上 也可能会有变异性。
人类学概论 16
二、精神异常的社会分布 • 社会阶层 职业 性别 人种 • 民族 年龄 民族集团的差异 三、迁移与精神异常
人类学概论
3
人格的定义
• 个人所以异于他人的气质、习惯、动机、态度、价 值、情操、取向、定型、观念等行为倾向的有机的 统一体。
人类学概论
4
人格的成长
• 人格的形成也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有着时 间性、不可逆转性与持久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人格是一个时间流程中由社会文化铸造的。 • 幼儿时期(点击查看) • 儿童成长期 • 青春期
人类学概论
13
日本民族性的研究
•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 这些研究集中探讨日本人儿童训练方式 • 日本儿童发育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母子之间非常紧密 的关系 • 人格的某些压抑 • 很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以及成就需要 • 一些批评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要义](https://img.taocdn.com/s3/m/1293d3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f.png)
族群中间住下来,考察其社会文化旳方方面 面,诸如生计与经济行为、政治、信仰、宗 教、习俗等,经过他(她)旳组织、描写、 转述和分析,提供一种“族群图景” 这一工 作成果构成了比较民族志(comparative e人类学意义上旳资料搜集还 扩展到历史文件、考古发掘等跨学科旳 知识,目旳是为了重建某一种过去到目 前旳社会文化体系
三、考古人类学
(一)围绕考古旳学问 考古人类学旳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旳过去 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研究 经过跨越时空考察文化旳连续性来了解人类本身 考古史(archaeological history)涉及建构人类文化
发展历史,陈说区域文化发展史、地域分布特征等, 以及对社会文化系统发展变化旳来龙去脉作出解释 考古学由史前考古学(prehistoric archaeology)、历 史考古学(historic archaeology
41
文化人类学不断积累旳主要知识内涵中,不 论从人本旳出发点,还是从不同地理区域旳 族群生活方式旳了解考虑,人类学都处于探 索世界各地人类将来发展旳基础理念旳重心 之中。
它旳某些理念与原则能够构成一种潜在旳知 识贮备,提升每一种人旳文化素养,提议人 性与文化将来转换旳方向,随时发挥对人类 社会有益旳作用;这门知识能够使每一种社 会组员增强文化学习与了解旳自信力,提供 不同民族之间旳友好交往之道;
37
进化理论(分为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两种) 传播理论 功能理论 文化与人格理论 构造理论 文化唯物论 象征理论 解释理论 实践理论 反思人类学
38
文化人类学旳研究一般经过田野工作和 撰写民族志旳措施取得资料与结论。
田野民族志研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旳学 术老式。
39
(二)文化人类学知识积累旳意义 老式上,人类学家要到一种特定旳、较小旳
三、考古人类学
(一)围绕考古旳学问 考古人类学旳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旳过去 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研究 经过跨越时空考察文化旳连续性来了解人类本身 考古史(archaeological history)涉及建构人类文化
发展历史,陈说区域文化发展史、地域分布特征等, 以及对社会文化系统发展变化旳来龙去脉作出解释 考古学由史前考古学(prehistoric archaeology)、历 史考古学(historic archaeology
41
文化人类学不断积累旳主要知识内涵中,不 论从人本旳出发点,还是从不同地理区域旳 族群生活方式旳了解考虑,人类学都处于探 索世界各地人类将来发展旳基础理念旳重心 之中。
它旳某些理念与原则能够构成一种潜在旳知 识贮备,提升每一种人旳文化素养,提议人 性与文化将来转换旳方向,随时发挥对人类 社会有益旳作用;这门知识能够使每一种社 会组员增强文化学习与了解旳自信力,提供 不同民族之间旳友好交往之道;
37
进化理论(分为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两种) 传播理论 功能理论 文化与人格理论 构造理论 文化唯物论 象征理论 解释理论 实践理论 反思人类学
38
文化人类学旳研究一般经过田野工作和 撰写民族志旳措施取得资料与结论。
田野民族志研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旳学 术老式。
39
(二)文化人类学知识积累旳意义 老式上,人类学家要到一种特定旳、较小旳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aa8d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7.png)
人类的演化和多样性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人类的生物学多样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多样性
人类文化
1 文化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和习俗等,是人类社会的核心。
2 文化的传播和变迁
文化通过语言、教育和传统等方式在社会中传递,同时也会在不同历史和环境条件下发 生变化。
3 文化与身份认同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介绍人类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对象,以及人类的演化 和多样性、人类文化、社会组织和制度等内容,帮助您深入了解人类学的意 义和价值。
什么是人类学
• 从什么角度看待人类 • 研究人类的自然和社会属性 • 涉及对人类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人类学的历史
1. 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2. 经历了不同学派和理论的发展 3. 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
文化是个体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社会组织和制度
社会组织和关系
• 家庭、社群和组织 • 社会角色和互动 • 权力和社会地位
社会制度和规范
• 政治制度和法律 • 经济制度和交换 • 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
社会控制和权力
• 社会规范的维持和执行 • 权力结构和社会控制机制 • 社会正义和社会变革
2 未来发展和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人类社会的新问题和挑战。
应用人类学
1应用人类ຫໍສະໝຸດ 的领域应用人类学在医学、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社会实践和问题解决
应用人类学的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跨文化交流、社会问题和冲突。
3
良好的民族关系和跨文化沟通
应用人类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十三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十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94c7356a6529647d262852a8.png)
第一,政治调适使某族群感到与其他族群的社会平等感,不会 认为本族群的语言或文化制度正受到他族群的威胁或侵蚀。政治上, 他们相信集体政治权利是有保障的。
第二,政治调适使族群之间不存在经济福利受到遏制或剥削的 情况。族群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和不平衡,但任何族群不能达到威胁 其他族群的程度,并且所有的族群都相信政治统一相互有利。
分层的标准通常包括体质外表、年龄、性别、族属、职业、家庭 背景、意识形态、经济或政治角色等。不过,人类学界最流行的还 是韦伯提出的分层标准。韦伯描述了财富、权力、声望三种基本指 标,作为衡量社会不平等的维度。
在弗瑞德的倡导下,根据社会不平等的层次,大多数人类学家依 据他提出的分类方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社会:平权社会、等级社会
另一种更加广泛接受的原生论强调,共同血缘、语言以及宗 教感情在濡化过程中是根深蒂固的。根据这一观点,濡化促成他 们对其所在族群的深层情感依恋,这一原生情感有时是通过使族 群相互区别的族界标志展示出来的。
原生论将族性作为族群的基本组织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路径 过度强调了族性的原生维度,难以理解族群认同的灵活性与工具 性。因而,原生论被认为是一种静止的、自然主义的族性观。
某一族群成员觉察到彼此共享这些和那些特征,这样,族性意味着 认同一个族群,并自觉为一个族群的部分,又因这一归属感而排斥其 他族群。
族性又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概念,表明它是变项而非恒定项。虽然族 性具有原生或先赋品性,但族群认同也是历史经验模塑的。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认同的产生
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族群 认同存在着将社会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 或情感成分。通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1)族群认同 的情境性;(2)族群特质;(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4)族群类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 同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 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 性与差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 通则的研究方法
前提: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 相对性的特征
还需相信 :
“通过习得当地人的语言,民族志工作 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当地文化的 理解(即诸种视野的融会),同时承认 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
研究 通过跨越时空考察文化的连续性来理解人类本身 考古史(archaeological history)涉及建构人类文化
发展历史,陈述区域文化发展史、地域分布特征等, 以及对社会文化系统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作出解释 考古学由史前考古学(prehistoric archaeology)、历 史考古学(historic archaeology
文化人类学不断积累的重要知识内涵中,无 论从人本的出发点,还是从不同地理区域的 族群生活方式的理解考虑,人类学都处在探 索世界各地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础理念的重心 之中。
它的一些理念与原则可以构成一种潜在的知 识储备,提高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建议人 性与文化未来转换的方向,随时发挥对人类 社会有益的作用;这门知识可以使每一个社 会成员增强文化学习与理解的自信力,提供 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之道;
中国: 20世纪初: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内地的
使用并存 50年代:民族学称谓在曾有广泛的使 8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人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和社会人类学)和建立人类学研究机构
新兴的人类学(侧重文化人类学)刚刚立足之时,考 古学、语言学和归属于自然科学的人类学(侧重体质 与生物性,而分子遗传学等新学是后来的事)已经有 强大的学科实力而独立在,以往它们和历史学、自然 科学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同人类学的关系则处在因 缺少跨学科知识而难于联姻的状态中。
体质人类学可以认为包括两个主要的方 面:
研究人类演化与进化的过程及现代人类 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对人类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生命 现象的文化诠释,形成为今日人类谋福 利的应用性的创造
三、考古人类学
(一)围绕考古的学问 考古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 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雅格布逊音位学理论的影响下, 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
人类学家格尔兹关于社会文化的阐释亦 有助于语言学者思考理解语境和意义
今日语言人类学肇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 语言和文化研究
语言人类学家与语言学家不同: 他们的技术性语言分析只是达到一个目的的
手段,以此作为数据和根据,从中推导出进 一步的人类学问题 人类学家在“语言与文化”这样的题目下研 究诸如世界观之间的关系、语法类型与语义 场、话语对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 语言与社区的互动 语言人类学有别于探讨语言内部结构的语言 学研究,它侧重把语言纳入更广阔的社会文 化视野中考
(一)culture和文化词源 文化(culture): 源于拉丁文的“耕耘/种植”之意,而且“耕
耘/种植”除了含有照料土地、饲养家畜之意 以外,还有照料家庭和培养道德和心智之意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culture逐渐指道德完美与 心智或艺术成就 18世纪的欧洲:文化的集合意义强调了精神观 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
米德观察萨摩亚: 思考美国少女青春期的经历上的差异 在人类及其文化的性质方面作出理论建构
2
两元文化比较法需要对两种不同文化里的相 似实践加以系统地对照和比较,以识别出其 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目的:识别出作为两种文化共同基础的恒定要 素,并离析出导致两者间差别的可能因素
因果环节一旦建立,研究者就能提出解释这 些差别的各种理论。
话语分析关注社会文化知识和语法之间 的关系,其重点是会话推理 (conversational inferences),而会话 推理则有赖于对语境的解释。
话语/交际民族志是人类学家研究语言现 象时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交际民族志学者认为,特定的文化模式 决定谈话的内容和形式,因而该领域注 重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 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对“现存社会”进行考古研的分支学科——
民族考古学,
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民族志研 究对前工业社会的物质遗存进行研究,进而 理解该社会的文化和行为
70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出现“行为考古学”、 “后过程考古学”等新思想和新流派
80
语言人类学认为: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 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 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
埃文斯普理查德:东非阿赞德人和特罗布里恩 德岛人:巫术上的形态差别“可以通过指出两 个社会在结构上的变异而得到解释
3
方式不尽相同
刘易斯墨:从西哥和美国四个不同的文化 场景加以对比和归纳的方法,提出贫困文 化理论
怀廷:对童年期文化实践可能投射于个人 成年生活的田野研究,是派了6个研究 小组分赴世界各个不同的地区
汉字“文化”对译各类西文中culture的 同义语,意指不动用权力或刑罚,而是 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19世纪和20世纪初,culture成了人类学 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 起来
(二)文化诸定义举要
泰勒对文化的整体性看法是: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 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马林诺斯: 基首创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种特 质的功能,就在于满足该群体成员的基本需 要和次生需要” 这些基本需要大致有三种层次:生物需要、工 具需要以及整合需要
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
(一)文化人类学及其相关称谓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于1901年在《美国国立博物馆的报
告》中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一术语 旨在强调人类学中研究人类文化的部分,指代研究与
人的生物特性相区别的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 它所关注的人类文化现象,侧重描述、分析、解释人
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 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 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传统上,人类学家要到一个特定的、较小的 族群中间住下来,考察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 面,诸如生计与经济行为、政治、信仰、宗 教、习俗等,经过他(她)的组织、描写、 转述和分析,提供一个“族群图景” 这一工 作成果构成了比较民族志(comparative
ethnography
区域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资料收集还 扩展到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等跨学科的 知识,目的是为了重建某一个过去到现 在的社会文化体系
早期人类家的田野工作:
试图解决本文化与他文化接触时出现的 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
晚近以来的人类学家: 运用他文化和对他文化的研究成果——
“他者性”来反观、诠释与重 构本文化。
人类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区分:
(1)按地理区域进行的比较:如把世 界按板块结构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 比较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人类学具备的认识人、族群、文化与社 会的理论,如人性转换与文化传递、伦 理观念、文化唯物论、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进化、交换理论、仪式与信仰、象 征系统、情感与意义、整体论与文化区 域观察等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独立性与价 值,它的基本原则至今没有发生根本的
人类学从发生期就包含了对人类两大基本特 性即生物性和文化性的整体性探讨,人性之 模塑与(他者)文化的关注是其研究重点。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四大分支,包括:
第一章
第一节 何为人类学?
人类学的原初概念 culture和文化是关键术语 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 学科对象:文化的他者与自我 通向跨文化比较
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 源于希腊 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
人类学这门学问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 的特征
二、culture
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狭 义研究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欧洲:人类学侧重体质与人性的研究,而民 族学则是另外的一门学问。
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美国通行使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在日本:历史上仿照德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 划分,人类学一般指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 学两个领域,前者有日本人类学会,后者有 日本民族学会
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 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 现今的形态与行为问题
包括人的体质特征,特别是人类的进化 和变异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人的体质 (生物性)与文化的关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新生的分子生物学更 新了早已存在的遗传学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与 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这样的体质人 类学关心人类形态与结构,因而既有学 术上的意义,也有应用性的价值
(3)按数据搜集人的不同进行的比较: 基于田野调查建立的初始数据 从他人研究中获取的二手数据两种类型;
(4)按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行的比较: 共时性比较: 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的横向分析 历时性比较: 在较长时间里进行的纵向比较
1
人类学家在田野工作中,当他们看到目标文 化的某种实践活动时,总会不时地反思自身 文化的相似实践
(二)一个世纪的中国考古地位
20世纪20年代兴起
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的考古学研究一直是
在历史学的框架内进行的。
一方面,我国的考古学与宋代以来的金石学传统有密 切的关系,而金石学主要以“证经补史”为目标,也 与考据学的传统相契合
另一方面,考古学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已经肩负起 “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因而成为历史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进化理论(分为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两种) 传播理论 功能理论 文化与人格理论 结构理论 文化唯物论 象征理论 解释理论 实践理论 反思人类学
文化人与结论。
田野民族志研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学 术传统。
(二)文化人类学知识积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