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分布

合集下载

降水及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降水的分布

03
城市气象条件影响降水分布
城市中气象条件的改变,如风向、风速等,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例如
在城市中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可能会改变原有的风向和风速,进而影响
降水的分布。
04
CATALOGUE
降水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1
02
03
供水
降水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 主要供水来源,能够满足 人类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 。
交通
降水对交通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道路湿滑和能见度降 低,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 风险。
能源
雨水可以用于发电、灌溉 等能源利用,但同时也可 能引发洪涝灾害,对能源 设施造成威胁。
对农业的影响
灌溉
降水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 源,尤其在缺水地区,降 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作物 的生长。
土壤质量
适量的降水有助于改善土 壤质量,促进土壤有机质 的形成和分解。
05
CATALOGUE
降水与气候变化
降水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1 2 3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格局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地区降水量增加,而另 一些地区则减少,导致降水分布不均。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 洪涝、干旱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
降水与气温的相互作用
降水的重要性
要点一
总结词
降水对地球的水循环、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活等方 面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降水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通过降水将水从地表和地 下输送到大气中,形成水汽循环。同时,降水也是影响气 候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节地表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来影 响气候变化。此外,降水对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如影 响土壤湿度、植被生长等。对于人类生活而言,适量的降 水是农业、工业、城市供水等不可或缺的资源。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
一、季节性变化
我国降水量在季节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春季(3月至5月)和夏季(6月至8月)是降水的主要季节,尤其是夏季。

这两个季节受到季风的影响,大量水汽从海洋输送到内陆,导致降水量显著增加。

相比之下,秋季(9月至11月)和冬季(12月至2月)的降水量较少,主要是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水汽输送减少。

二、降水带分布
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降水量逐渐减少。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而西北内陆地区则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几十毫米。

这种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是受到地形和季风的影响。

三、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是我国东部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

这个时期,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内
陆的冷空气在我国东部地区交汇,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梅雨季节的降水量约占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台风影响
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每年夏季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台风带来的暴雨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洪涝、泥石流等。

因此,防范台风带来的灾害是我国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受到季风、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国的气候预测、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5月登陆6长江, 7、8华北、东北汪, 9月南撤冬风下,
10月锋消雨季亡。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形 成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 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 一场暴风骤雨。
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 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的夏季午后也常出现。例如: 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常会出现。
读图回答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 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气温/℃
30
15
600 500 4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1 4 7
300
200
100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规律: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原因:中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到秦岭--淮河附近减少至800毫米,再向西北方向到大兴安岭--阴山--兰州--青藏高原东南部减少为400毫米,再向西北到贺兰山--青藏高原中部减少为200毫米,再向西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时间规律:全国大部分地区在20°C以上,气温南高北低。

青藏高原和一些高海拔地区气温明显低。

形成原因:夏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是白昼比南方长。

因此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温差不大。

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影响气温低。

扩展资料:
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0935毫米,据记载,在1861年曾达到20447毫米,被称为世界的“雨极”或“湿极”。

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是位于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到1971年为止,那里已有400年没有下一场雨。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藏南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9000毫米以上。

我国最干旱少雨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是5.9毫米。

降水量分布规律

降水量分布规律

降水量分布规律
降水量是支配区域气候环境形成的重要因子,因此,研究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对了解
区域气候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降水量的分布具有季节性,在多雨季节,降水量会比其它季节高,而在旱
季节,降水量则低于其它季节。

此外,还存在区域性的分布特征。

一般而言,中国大陆是
偏湿型气候,南部东南部是雨量较多的地区,西部和北部则雨量较少。

此外,地理地形也
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

例如,靠近高原地区的地区,降水量比海拔较低的地区要多。

原因
是当空气流上升到高原地区,空气的比湿度增加,导致降水量增多。

此外,近海性气候地区会有较高的降水量,这是由于近海性气候会有较强的海风,从
而产生较多的潮汐和蒸发,促进水分的循环,形成更多的海上降水,进而提高近海地区的
降水量。

除了地理、季节等因素外,还有其他潜在因素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

例如,极端天气、低压系统、季风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都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

总的来说,降水量的分布受到季节性、区域性、地形性、近海性和极端天气等若干因
素的影响,而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具体情况具有所区别。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9
已知下列四地都位于北半球,读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 12、13 题。
12.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均匀的是(
)
A.新加坡、罗马 B.新加坡、伦敦
C.伦敦、北京
D.罗马、北京
13.通过降水季节变化可知,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新加坡和北京
B.北京和伦敦
3/9
通常情况下,沿海与内陆相比降水比较多,但必须是在其他条件相 当的前提下,比如风向、气压、地形地势等。比如赤道地区的内陆就比回 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更多。
1.一般来说下列地区降水最多的是(

A.赤道附近地区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两极地区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东岸多,西岸和内陆少
B.西岸多,东岸和内陆少
C.东岸和西岸都多,内陆少
D.东岸、西岸和内陆都少
3.全球降水量最少的纬度地带是( )
4/9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中纬度地带
D.南北极附近
读等降水量图完成 4—6 题
4.b 地的降水量可能为( )
A.600 毫米
B.750 毫米
C.900 毫米
D.1 200 毫米
5.关于图中 a、b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的降水量一定大于 b
B.a 的降水量不一定大于 b
C.b 地一定位于沿海地区
D.a 地一定位于沿海地区
6.a、b 之间的降水量差值 c 为( )
A.200 毫米<c<650 毫米 B.c=400 毫米
5/9
C.c = 50 毫米Fra bibliotek9/9降水的形式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因为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2、两极地区降水少。

因为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因为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因为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从时间分布看:
全年多雨区:赤道两侧
全年少雨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
全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从空间分布看:
与纬度位置的关系: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
与海陆位置的关系: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与地形的关系: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如新加坡。

全年太少雨区——洪涝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例如开罗。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如北京。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例如罗马。

常年潮湿区——南、北纬40°~60°附近的大陆西岸,常年潮湿,如伦敦。

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太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猛烈,多对流雨。

两极地区热,空气下陷,降水太少);受到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太少(沿海波浪地区,受到海洋影响小,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离,降水太少);回归线沿着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太少,东岸降水多。

世界四大降水带的分布

世界四大降水带的分布

世界四大降水带的分布一、世界年降水量大致呈带状分布。

其基本特点是,年降水量最大值的地带位于赤道地带,高纬度地带年降水量最小,中纬度地带年降水量较多。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大气的运动、气团和锋面的活动以及海陆分布等有密切的关系。

在高纬度和冬季大陆内部年降水量少,气温对大气最大水汽含量的限制,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信风系统控制的地带和多气旋的西风带的年降水量分布,大气水平运动纬向水汽输送,起着重要的影响。

南半球中纬地带的降水量比北半球年降水量平均值多(如南纬45°比北纬50°年降水量的平均值约多1/3),海陆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年降水量较多,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

此外,山区的分布对局部地区盛行风的影响,也制约着年降水量的分布。

二、从降水量的纬度分布来看,世界上可分为四个降水带。

(一)赤道多雨带位于赤道及其两侧,宽度略偏于北半球。

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以上升气流为主,年降水量一般为2000~3000毫米,至少在15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

降水类型以对流雨为主。

其中,在具有一定高度山地的迎风坡上,由于湿润气流受地形阻挡,可以形成大量的地形雨,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都集中在赤道多雨带中山地的迎风坡,如北纬40°附近非洲喀麦隆山地西坡,年降水量高达10470毫米。

(二)副热带少雨带位于南北纬15°~30°。

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0毫米,不少地方只有100~300毫米,是世界上年降水量稀少的地带,荒漠集中分布。

但在副热带少雨带内,有些地方由于受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也很丰富。

世界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就出现在这一带内受热带季风和地形影响的北纬25°处,喜马拉雅南坡、印度境内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为12665毫米。

1860年8月~1861年7月的一年内,竟高达26461毫米。

地球降水分布规律是什么

地球降水分布规律是什么

地球降水分布规律是什么地球降水与气温分布都是很多学习地理的同学都会想要知道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降水有什么规律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地球降水分布规律,来欣赏一下吧。

地球降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结合气压带、风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2.大气环流(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降水多。

从内陆吹向海洋的降水少。

3.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海陆位置即距海的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到海洋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降水量分布也就会产生差异,从而产生自沿海向内陆递变(如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

同时降水分布还具有以下规律:副热带少雨带的大陆东部出现多雨区,温带多雨带的大陆内部出现少雨区(结合季风和海陆因素)4.下垫面条件对降水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海拔的高低,森林覆盖和人类活动因素影响)5.各种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

世界气温的分布范围等温线特征: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为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分布地区,它以终年高温多雨为特征,没有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º,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

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大致到南、北纬15°的地带,属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分布。

这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有密切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这里处于东北信风带,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信风带相应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吹来自赤道海面的西南风,降水显著增加。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欧洲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还受到地形的影响。例如,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 山脉等山区由于地形抬升,水汽受到地形阻挡而形成大量降水,因此这些地区的 降水量较高。而平原地区的降水量则相对较少。
美洲地区
美洲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 例如美国东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年降水量可达到1000-2000毫米。而在美洲西部地区,受到地中海 气候的影响,夏季干燥少雨,冬季多雨。
副热带少雨带
总结词
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形式多为锋面雨
详细描述
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 下。该地区的降水形式多为锋面雨,即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降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带
总结词
年降水量适中,降水形式多样
详细描述
温带海洋性气候带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由于受到海洋的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适中,一般在 700-1000毫米左右。降水形式多样,包括锋面雨、地形雨和对流雨等。
大洋洲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也受到地形的 影响。例如,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 沙漠地区由于地形和水汽条件的不同,导致
降水量差异较大。
03 世界年降水量的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赤道附近降水多
由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形 成降水,因此赤道地区年降水量较大 。
回归线附近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总结词
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形式多为锋面雨和地形雨
详细描述
温带大陆性气候带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内部,由于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一般在300-600 毫米左右。降水形式多为锋面雨和地形雨,即冷暖气团相遇或地形抬升形成的降雨。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单位:毫米。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降水量柱状图表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4.降水的年际变化
二、降水的分布
1.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同一条等降水量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2、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纬度因素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
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地形因素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大致如下:
1. 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来看,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北—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 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

中国东南部有些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

2. 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的暖湿空气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地理资料或咨询地理学家。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 请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世界“雨极”。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树桥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 请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沙漠
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课堂小结
降水
地区
赤道地区
极地地区
南北回归线 东岸
附近大陆
西岸
பைடு நூலகம்
中纬度大陆
沿海 内陆
年降水量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7、8、9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2、1、2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大约700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观察北半球A、B两地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比较均匀
季节差异大
大陆东岸大约1000mm以上, 大陆西岸大约在200mm以下。
5.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 量有什么差别?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60°N 30°N
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6.在中纬度地区,从沿 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 么差别?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A.集中在冬季
B.集中在夏季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4.甲、乙两地在北半球,根据两地的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读图,
(1)甲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10 月;乙地降水最多的是 8 月。 (2)甲地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 12 个月;说明该地 降水丰富 。 乙地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 2 个月,说明该地降水的季 节变化是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

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

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降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球的不同纬度上,降水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与地球自转和地球形状有关。

赤道附近的纬度带是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大,加之地球自转速度快,使得空气在这一区域上升形成对流,形成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降水量很大。

中纬度带的降水量相对较低。

在中纬度带,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空气上升形成的对流相对较弱,降水量也相对较少。

此外,中纬度带降水量还受到地形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中纬度带的沿海地区受到海洋影响,降水量相对较高,而内陆地区由于受到山脉的阻挡,降水量相对较低。

第三,极地地区的降水量也相对较低。

极地地区气温极低,水汽含量较少,加之地球自转速度极慢,使得空气上升形成的对流很弱,降水量非常有限。

极地地区的降水主要以雪和冰形式存在。

纬度带上的降水量还受到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

例如,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带来的风向和气压变化,会对降水量产生影响。

副热带高压带使得热带地区降水充沛,而副极地低压带则使得中高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

季节变化也会对降水的纬度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赤道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到地球公转带来的季风气候影响,季风气候会导致赤道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总结起来,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地球形状的影响。

赤道附近的纬度带降水量较高,中纬度带降水量较低,极地地区降水量也较低。

此外,大气环流系统和季节变化也会对降水的纬度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降水成因及其分布优质课件.ppt

降水成因及其分布优质课件.ppt

4、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 深居内陆
5、判断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 降水减少
6、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 降水更多;
岛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加上地形抬升,
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而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特选课件
54
(2011 年 福 建 文 综)图14为R河流 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
120°
105°





⊙⊙ ☉☉



R ⊙
大峡谷

⊙☉
☉⊙

4301
列问题。
30°
2000-3000 1000-2000 500-1000 200-500 0-200 0~-200 -200~-1000 季节河 沙漠
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 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特苍选翠课;件 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55稀少。
原 材 料
特选课件
56
五、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 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 3、判断地形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 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特;选课件山脉背风坡,降水量57 小。

简述降水的分布规律

简述降水的分布规律

简述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是地球上水循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分布规律与地球的气候、地形、洋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降水的分布规律,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受太阳辐射能的影响,该地区常年高温多雨。

与此同时,两极地区因常年冰雪覆盖,反射太阳辐射能,气温较低,降水也相对较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回归线附近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空气干燥,降水概率低。

其中,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因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更少。

而东岸地区因有暖湿空气影响,降水相对较多。

3.中纬度地区,受大陆气团控制时,降水稀少
中纬度地区夏季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导致降水概率高。

但冬季受冷高压控制,降水概率降低。

不过,在一些地形特殊或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带,如山脉迎风坡或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的地区,仍有可能形成丰富的降水。

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因受暖湿空气影响,降水概率高。

而背风坡因受冷空气控制,降水概率较低。

这种地形因素导致的降水分布差异在山脉的两侧非常明显。

5.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因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

其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685毫米,是世界上唯一超过10000毫米的地区。

6.世界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智利北部,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该地区年降水量仅为0.76毫米,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

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分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阅读世界年均降水量分布图,知道纬度、 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会根据世界年均降水量分布图总结世界降水 量的分布规律。
降水的分布
自学教材P60及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回答下列问题: 1、等降水量线概念:降水量 (1)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 降水 。 的各点的连线。 。 大陆西岸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3)在温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 地区降水 。
(4)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最少的地区是 。
,沿海
,世界降水
活动一:降水的分布
读P60 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 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量 上,原因是 ,年降水量在 。 mm以 。降 ,大陆
两极地区降水量 ,原因是 水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小结: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例如:在同纬度上,日本比西安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因素 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
1、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2、亚欧大陆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 ) A、多 少 B、少 多 C、多 少 多 D、少 多 少 3、我国新疆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偏高、气温低 B、深居内陆,距海远 C、海拔高、不容易形成降水 D、距海不远、但受山 脉阻挡
4、赤道地区全年多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5、造成喜马拉雅山南侧降水丰沛,北侧降水稀少 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6、下列地区位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 A、北京 B、开罗 C、伦敦 D、新加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温带地区(中纬度)大陆内部与沿Fra bibliotek年降水量的特点? 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沿海降水多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3,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降水量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阅读教材P60页内容,小组合作完成P61页活动中的 问题并概括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自学提示: 1 、 自 主 阅 读 P60-61 并 完 成 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时间4分钟!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降水量分布情况用 等降水量线图 表示; 等降水量线概念: 降水量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降 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处,降 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不同纬度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在山地地区: 迎风山坡降水多, 背风山坡降水少。
1、十堰的降水集中在( C )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D .秋季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分布在哪里?
最丰富的地区: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 :阿塔卡马沙漠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 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暴雨连绵雾罩山,千溪急哮汇江间。
茫茫一派黄泥色,多少青苗浪下翻。 •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第二课时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降水的是( D )
A.降雨 B.冰雹 C.降雪 D.沙尘暴
3、一般用(A )来表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A.降水量柱状图 B.降水量折线图 C.降水量扇形图 D.降水量波线图
4、通常用( C )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A.等高线图 B.等深线图 C.等降水量图 D.等温线图
5、世界的“雨极”是在 (A )
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
水量大多在 200
毫米以下。
(2) A地比B地降水 多 (多、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
岸比大陆西岸降水 多
(3) C、E两地比D地降水 部比沿海地区降水 少
(多、少)。 多 (多、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
(多、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降水量特点?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大陆西岸降水少
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体是多少毫米? 2000毫米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附近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1,不同纬度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分布(共21张PPT)
A.乞拉朋齐 B.北京 C.伦敦 D.火烧寮 6、赤道地区降水量在( B )毫米以上 A.100 B.2000 C.300 D.400
下面是北半球几个地点的降水柱状图,请与 对应的降水类型连线
全年湿润型 全年少雨型 夏季多雨型 全年多雨型 冬季多雨型
ED
C
B
A
(1)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在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