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资本外逃问题及其启示
卢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卢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启示作者:向洁等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第4期向洁何伦志新疆大学胡青江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2013年11月底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仍持续发酵,俄罗斯与欧美国家上演了一场制裁与反制裁的“拉锯战”,受制裁影响,俄罗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2014年以来,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卢布大幅贬值,特别是到2014年6月以后,下滑趋势愈加明显。
2014年10月-12月间连续突破40、50、60关口,2015年1月30日已跌破70关口,即美元兑卢布汇率达到1∶70.371,之后一直徘徊在1∶65左右,截止2015年3月4日美元兑卢布为1∶61.697。
卢布究竟为何贬值?卢布贬值对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影响有哪些?对当前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又有何启示?这一系列热点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同时对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布贬值的原因分析(一)俄罗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石油资源,内生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畸形,产业过于单一,无论经济增长还是财政收入都高度依赖能源出口(俄罗斯能源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70%),这种能源独大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系统性风险。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跌,使俄罗斯经济大幅受损,经济增长缓慢对卢布汇率造成负面影响,也是卢布急跌的重要原因,充分显现了这种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和风险。
据俄罗斯央行2015年1月3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为709756亿卢布(约合1.0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6%,较2013年增幅下降0.7%,这是该国自2009年10月以来的首次萎缩。
从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居民实际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其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2014年1~12月俄罗斯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了0.3%,这是1999年以来首次下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也导致其它经济指标下滑,比如,2014年1~10月电力消耗下降0.1%,铁路货运下降5%,石油开采仅增加了0.5%,天然气下降0.6%,从这些指标来看,俄罗斯经济滞涨已经比较明显。
谈谈俄罗斯境外移民潮
谈谈俄罗斯境外移民潮茂跌俄罗斯冼外穆民搠.齐齐哈尔大学苏晓棠■摘要:移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大量迁出会减少人口和劳动力,出现人口危机,而人口危机会导致社会发展危机.历史上俄罗斯有几次大的境外移民潮,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俄罗斯政府十分棘手的问题.■关键词:境外移民潮;人口危机;国家对策俄罗斯的向境外移民潮(BOJIHa3Mi4rpaHTOB)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尤其在苏联解体以后,移民潮导致了人口危机(~eMorpaqbHqeCKHfiKpH3HC),已经影响到了俄罗斯的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也危及到了俄罗斯作为大国的军事地位的前景.俄罗斯政府也十分重视移民潮问题.2000年,当时的总统普京曾经在联邦会议的咨文中首次将人口危机提到了战略高度.2001年9月24日俄政府通过了《俄罗斯联邦至2015年人口政策的构想》(KoHue ⅡuAeMorpadpH—qeCKOfiHO~THKHHanepHo~且02015rosa),从国家层面上保护公民的权利和生活,避免境外移民潮的出现.一,移民浪潮的回顾与发展历史上俄罗斯有几次向境外大的移民潮,每一次移民潮的发生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休戚相关.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OKTH6pbCKa~tpeBoaiotu~)和之后爆发的俄国国内战争(OTeqecTBeHHaflBOfiHa)期问,大批白军军官,作家,艺术家等惧怕无产阶级专政和所谓的"红色恐怖",在政治上不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新政权的政治和文化政策,主动离开俄罗斯避难国外,或身不由己裹挟在白军退却的洪流中背井离乡.据统计,当时约有400万人逃离革命后的俄罗斯而选择出国定居,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第二次移民潮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占领区数以百万计的居民,苏联官吏,苏联战俘趁战乱之机逃往国外,还有一些人遭受2O世纪2O,3O年代苏联政府极左政策的迫害,纷纷出逃,约有1000万人定居国外,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又一次大迁移.第三次移民潮始于2O世纪6O年代后半期,苏联实行"政治查禁"(3anpeuleHHeHO~HTHKH)和"肃反"运动(ⅡBHeHHe3aHCK0peHeHHeKOHTpeBoJnoI~tlH),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因不满政治控制和压抑,害怕遭到杀戮和流放,纷纷逃亡境外,超过100万人逃离苏联,又一次出现了较大的移民潮.第四次移民潮始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推行出入境自由政策,大批犹太侨民返回以色列,而居住在俄罗斯的"非俄罗斯人"遭受不平等待遇,他们纷纷出境,寻找生活出路.事实上这一浪潮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其数据每日都在更新.如果说在前三次移民潮中出走的侨民是出于政治原因,那么在第四次移民潮中离开俄罗斯的侨民则多数是出于局势动荡或经济原因,故有人称之为"动荡逃亡者"(HecTa6HJIBHBIe5erab~m).2011年l1月俄罗斯审计署审计长(HaqaabHHKrocy~apCTBeHHOrOpeBH3HOHHOFOynpaBneHi,mPC)谢尔盖?斯捷帕申(Cep—refi?CTenam~H)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过去10年里,已经有125万俄罗斯人离开了俄罗22斯.审计署是通过税收来跟踪移民状况的.斯捷帕申说,这一轮对外移民的规模非常大,从人数上讲能够和十月革命之后的时期相比.不过,现在的俄罗斯人在出国时并不像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前辈们那样怀着一去不复返的信念.现在的人们不会卖掉公寓,别墅和汽车.他们只是锁上门,前往机场,然后安静地离开.离去的理由多种多样.有些人不满普京统治下的生活,鉴于这位总理有望明年重返总统宝座,他的统治几乎铁定会维持下去.但对其他许多人来说,经济困难才是促使他们出国的主要原因.由于通货膨胀加剧(ycHaeH~eHH@I~ttMH),国内生产总值(BaaOBOflBHyTpeHHHfirlpo~%yKT)增速连续三年深陷39/6的水平(在全球经济危机前是7到8),俄罗斯人因此感觉手头拮据.移民潮中包括了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人.对于一个拥有1.42亿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的国家来说,汹涌的外流潮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专家警告说,现在每年有1O万到15万俄罗斯人离开俄罗斯,这股外流潮在最近三年里已经发展到相当危险的程度.二,移民潮所带来的严重后果1)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俄罗斯国家杜马(Pocy~apCTBeHHaa且yMaPeP)保护健康委员会副主席格拉西缅科说:"俄罗斯每天要减少两个村子的人口,每年要减少将近一个州的人口."此外,俄罗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女性比男性多1000万.俄罗斯人口学家警告说,如果照目前的递减速度发展下去,俄罗斯民族将成为世界上的"少数民族"(MaJIaHHaKHOHa~bHOCTb),到24世纪时,俄罗斯民族甚至有从地球上消失的可能.为完成总统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任务,俄罗斯还缺少数百万劳动力.2)人才外流导致科学水平明显下降.俄罗斯人才外流(yIIeqKayMOBH3cTpasbI)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它是由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专门人才外流改变了俄国内劳动力结构,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水平,尤其是降低了劳动力中的复杂劳动成分.在某些生产部门由于大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外流,整个技术工艺服务系统脱节,直接影响生产,而且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另外人才外流也造成了科技成果利用率很低,知识分子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逐年下降.大批知识分子流失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3)兵员不足影响国防建设.由于俄罗斯出现了人口危机,青壮年人口减少,俄罗斯出现了征兵(npnabma'rbHaBoenilylOcnV一>K6y)难的现象,一些地方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征招青年人当兵,国家也通过提高军人的各种待遇,增加军队吸引力,同时也适当征召外国人(主要是独联体国家青年)在俄罗斯服兵役.俄国防部采取一年征兵两次的措施,春季一次,秋季一次.从2008年起,义务兵役制的兵役期由2年削减为1年,并且对已征召的青年逃避服兵役者追究刑事责任(yroaoBHa~IOTBeTCTBeHHOCTb),即使这样,征兵仍是一个大难题.目前在俄罗斯的军队中有2/3是职业合同军人;各地兵役部门为完成征兵指标,将不合格的兵员送入兵营,从而导致兵员的质量下降,影响国防安全.4)人口下降影响俄罗斯的民族构成目前,俄罗斯全国穆斯林人口(Hacea]eHHeMycyoIbgaH)约占总人口的12一18.有预测说,到本世纪中叶,俄穆斯林人口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1/4.2002年俄罗斯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时,人们都认为经过两次车臣战争,车臣人口将大大减少.统计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车臣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数万人.目前,在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沿岸,甚至莫斯科地区,穆斯林居民已提出相应的政治要求,不稳定因素和民族矛盾在不断加深,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5)资本外流,影响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从俄向境外移民一般都伴随着资本外逃和汇出,会严重影响俄罗斯本国的资本管理,对外经济和财政地位,扰乱了经济秩序,为"影子经济"(TeHeBa~tDKOHOMHKa)提供了温床,使经济犯罪活动不断加剧.三,针对境外移民潮的国家对策1)建立行之有效的鼓励生育机制,为生育多胎的妇女提供更多补贴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为多子女家庭加大补贴力度,颁布法律,鼓励生育,努力提高人口出生率(nOBbmleH~epO且aeMocTH),降低人口死亡率(cHHeHHecMepTHOCTH).2006年普京要求政府详细制定一项为期10年的庞大的财政补贴计划,并把逐步稳定人口数量作为工作重心.2)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中止种群退化贫困是俄罗斯国家人口和社会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研究证明多子女家庭最为贫困,因此解决他们的贫困和失业问题是俄罗斯政府的基本任务之一.另外为了消除种群退化趋势,俄杜马在2002年通过了《联邦家庭法}(3aKOS0CeMbe)修正案,把公民结婚年龄限制降低到14周岁,并规定在特殊情况(已怀孕或已生子)下,1416周岁的公民可以结婚.3)吸引外来移民俄政府制定调节劳动力的政策,从俄罗斯出现劳动力严重匮乏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吸引外来移民(npHB皿eIIeHHeHMMIIrpaHTOB)的政策,尤其是吸引独联体国家人民来俄罗斯工作,补充人口的自然损失.同时不断规范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移民,改善国内居住环境,努力保护本国公民的就业渠道畅通,避免外流移民潮.移民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但倘若人口出现危机不加以遏制,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俄罗斯将衰落下去,后果将难以估量.参考文献:[1]戴桂菊.当代俄罗斯E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庞昌伟.俄罗斯人LI危机与移民政策透视EJ].西伯利亚研究,2006(2)E3]中国国防报.2011.11.22i∞作者单位囊齐齐哈尔大学夕语学院ii孵通信地址16lO06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文化大街42号(责任编辑:周小成)。
俄罗斯外汇政策研究及启示
俄罗斯外汇政策研究及启示俄罗斯外汇政策研究及启示一、俄罗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历程俄罗斯与中国相似,经历了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汇率和外汇严格管制向市场化逐步转变的过程。
苏联解体前,为提高企业外贸出口积极性,卢布实行贸易结算汇率和非贸易结算汇率双重汇率。
1992年初俄开始推行以经济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为目标的“休克疗法”式经济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改革组成部分,经历了“放、乱、治、再放”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至1994年):实行内部可兑换,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制度。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下,1992年俄罗斯实行卢布内部可兑换制度,即只要不涉及跨境资本流动,本国居民均可将卢布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
为配合该项改革,俄前期先行推出外汇指定银行制度,并成立了第一家外汇交易所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内部可兑换均通过外汇指定银行、交易所进行。
1992年7月,俄罗斯宣布实行单一的汇率制度,由交易所形成的美元对卢布汇率作为统一的汇率,并可自由浮动。
激进的经济改革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恶性通货膨胀,一次性实现可兑换更加剧了资本外逃的便利性,卢布被迫大幅贬值。
1993年9月23日一天内卢布贬值25%,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卢布对美元贬值97%,达到1美元可兑换4553卢布。
第二阶段(1995年至1998年8月):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外汇走廊”时期。
为了遏制货币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1995年7月俄罗斯确定了“外汇走廊”制度,卢布汇率不再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央行规定美元对卢布爬行浮动区间,最初区间为4300至4900:1之间,1996年1月1日放宽至4550至5150:1之间。
由于交易所日交易量不到国内外汇市场的2-3%,通过交易所形成的官方汇率并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996年5月,俄罗斯央行在原规定的走廊基础上,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供求、通货膨胀变动、主要储备货币走势以及黄金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确定卢布与美元的核心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和交易所外汇市场的外汇交易在央行每天公布的核心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5%。
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卢布之殇——2014年俄罗斯经济危机院系专业: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班级: 081142班报告人:张帅奇段兰庭指导老师: 倪琳报告时间: 2016年11月20日卢布之殇——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探究摘要:2014年,俄罗斯再一次爆发金融危机,卢布在短期快速下跌,使得俄罗斯国家外汇收入大幅缩减,国内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且产品不足。
而面对这样的困境,俄罗斯民众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就形成了对外贸易高度依赖石油的经济结构,这也带来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200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
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背景、影响等,联系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和200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提出我们的解决措施。
一.背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被我们称为“战斗的民族”,性格虽然强悍,但仍不可避免遇上“成长的烦恼”。
我们研究俄罗斯的经济社会情况,往往要延伸到前苏联解体之前,因为今日俄罗斯遇到的问题,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埋下了伏笔。
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苏联拒绝和OPEC限产报价相配合,反而大幅增加石油产量,并加强西欧市场的争夺。
然而在全球经济大萧条之中,苏联并未逃脱经济停滞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厄运。
苏联解体之后,面对俄罗斯的经济乱局,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开出了“休克疗法”的“药方”,即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以及经济自由化。
然而休克还未醒来,危机却已经开始。
1997年10月,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股市和债市价格连续下跌。
1998年1月底,俄罗斯再度爆发金融危机,这一次的危机起因与2014年俄罗斯所面临的困境极为相似,同样是因为世界石油价格的下跌造成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俄罗斯国家发债规模急剧膨胀,致使股市和债市引发又一轮的下跌行情。
当年8月26号,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卢布汇率狂泻,美元供不应求被迫停盘,俄罗斯中央银行当即宣布当日交易无效。
俄罗斯经济私有化教训与启示
在反垄断方面,“反垄断”的旗 号被用来当作利益均沾、你争我夺的 掩护。由于某些反垄断措施“操之过 急”,结果破坏了原有的经济联系,特 别是对农工综合体、森林工业和冶金工 业等部门的负面影响巨大。一些有利可 图的石油工业、航空运输和原料部门等 分离出不少公司,例如原统一的“苏联 航空”分成420家大小航空公司。俄罗斯 一些原料和燃料部门被特大型金融-工 业集团或私人财团所控制。
俄罗斯私有化政策的特点与偏颇
观察俄罗斯国有资产私有化进
程,可以发现俄罗斯私有化有以下几 个特点:
私有化更多的出自政治上动因,而 非经济上的考虑。私有化成为新政权摧 毁原制度经济基础的工具,必须抓住政 治机会,迅速将国有财产分配下去。丘 拜斯在电视节目中宣称:“私有化的目 的,就是在俄罗斯建成资本主义”。以 至于西方经济学家也认为,俄罗斯私有 化操之过急,“只算政治账,不算经 济账”,是另一种形式的“斯大林主 义”。
私有化恶化了社会局势,导致社会 两极分化严重。1994年6月底,叶利钦 总统宣布俄罗斯已有70%的工业企业实 行了私有化,俄罗斯社会4000万人成 为股票持有者。然而,社会学调查结果 表明,大多数人并不认为私有化使自己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真正在 私有化中分得好处的只有70万人到90万 人,最后能够分抢到最大蛋糕的只是极 少数,这就是金字塔顶尖上那不足2000 人。俄罗斯学者认为,私有化的推行, 使得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差别不仅表现在 工资收入上,而更多地体现在占有财富 和资产的多寡上。随着资本收益几何级 数的增长,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分化严 重,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私有化过 程中,企业改组、破产数量增多,使得 俄罗斯社会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 恶化,特别是在一些工业企业较多的地 区和城市,失业人口增长。1996年俄罗 斯失业人数为670万人,约占整个社会有 劳动能力人口的9.1% 。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 长、研究员)
卢布之殇——2014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卢布价格走势
• 新兴经济体发展减缓——需求下降 • 美国页岩气技术商业化——需求下降& 供给增加 • 原输出国为维持市场份额不愿减产—— 供给过剩 • 华尔街各大投行不再持有石油期货,反 而抛售石油期货
2 、西方国家的制裁
证券投资组 合净流入 2013 2014
-7625046259
外商直接投 资净流入 69218898709
数据来源: Win d资讯
54000 52000 50000 48000 46000 44000 42000 40000 38000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54000 52000 50000 48000 46000 44000 42000 40000 38000
12-Q3 12-Q4 13-Q1 13-Q2 13-Q3 13-Q4 14-Q1 14-Q2 14-Q3 14-Q4 15-Q1 15-Q2 15-Q3 俄罗斯:官方储备资产:黄金
14- 05- 31
14- 07- 31 14- 08- 31
14- 10- 31
14- 12- 31
俄罗斯:即期:卢布兑美元:包含居民
数 据 来 源 : Win d资 讯
2 、动用外汇储备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4600 4400 4200 4000 3800 3600 3400
4600 4400 4200 4000 3800 3600 3400
2013-01
2013-03
2015-05
2013-07
2012-01
2012-03
2014-01
俄罗斯:出口金额:当月值:第9类 木及制品;木 炭;软木;编结品 千美元
4 、加强对战略性银行与企业的资金支持。 如购买回购协议:
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的启示:保房价还是保汇率
方正证券任泽平房价和汇率的理论关系1)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某地区的房价应该与另一国相似地区按照汇率换算后的房价相去不大。
因此理论上来说,房价和汇率是反向变动的。
2)资产组合理论。
马克威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在本国货币、本国资产、以及国际资产之间配置资产、构建投资组合。
在这一过程中,汇率的作用在于平衡各种资产的供给与需求。
当一国货币具有升值预期或持续升值时,境外投机资本流入国内寻找投资对象。
在房地产供给没有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涌入的境外资本推高房地产价格,高涨的房价吸引更多的境外投机资本,进一步助推汇率升值。
间接联动路径。
汇率变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系统性的,货币持续升值通过经济传导,可能会引起货币工资下降、生产成本下降、货币供应紧张、物价下跌,导致国内经济的紧缩。
一方面,物价下跌带来了居民财富效应。
另一方面,政府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应对紧缩的经济。
这将有可能促使利率下降,吸引更多资金流进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上涨。
3)不可能三角理论。
“不可能三角”即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俄罗斯模式”:弃汇率、保房价2006年6月30日,卢布实现了完全可自由兑换。
理论上讲,货币的可自由兑换是一国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然而俄罗斯的这一过程是在申请加入WTO的背景下应国际组织的要求与政府行政命令的推动下实现了形式上的可自由兑换。
俄罗斯有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俄联邦财政收入的一半依赖油气出口的税收。
正是对资源的严重依赖,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会造成汇率的震荡。
在汇率波动风险尚未消除的情况下而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这无疑加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
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马航MH17被击落事件之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逐步升级,对俄罗斯能源、金融和军事三大关键领域实行制裁。
国际资本外逃问题
国际资本外逃问题1.趋利避险。
当存在利差、汇差、收益差的情况下,为获取高收益,也会引起违规资本外流。
(1)汇率因素:主要是指汇率高估,使人们产生对未来汇率贬值的预期,促使人们将本币资产转化为外币资产导致资本外逃。
(2)利差:金融压制环境中资本的相对价格差异将产生套利的机会,特别是在汇率机制缺乏灵活性的情况下,会引发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无风险套利。
(3)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靠印发货币弥补,等于向国内居民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赤字即使靠发行债券或借外债来维持,也使居民产生政府将债务货币化或增加税收还债的预期,从而减少其持有的本币资产。
2.逃避管制。
比较突出的是规避投资管理和外汇管理。
如对境外投资实行严格的审批制,一些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未经批准转移或截留境外,企图投资获益;实施数量控制型的外汇管制意味着居民会丧失用汇的灵活性,使居民不愿将外汇汇回或留在国内;国内金融资产的交易成本高于国际交易成本,居民有强烈的动机将资产转移到国外。
3.非法收入、灰色收入和私人资本安全转移的需要。
(1)转移从事走私、贩毒、诈骗、偷漏税等非法所得,或贪污、受贿、寻租形成的“灰色收入”。
(2)实现化公为私。
一些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国家,国有企业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将国有资产转移到境外的私人账户。
(3)转移个人财产。
出于安全性和保密性,拥有巨额财产者为避免引起社会的非议,一些私营企业主担心私人合法资本被侵占,将资本转向所谓“避风港”国家。
(二)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
从宏观角度看,资本外逃主要表现为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宏观政策与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宏观经济的失衡。
80年代资本外逃严重的拉美国家普遍存在严重的宏观失衡,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的严重经济衰退、汇率高估、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并存,使国内投资风险加大,形成资本外逃、举昔外债、宏观失衡的互相刺激和不断强化的恶性循不。
转轨时期的俄罗斯也是陷入“全面的综合危机”之中,经济严重衰退,在财政巨额赤字、债台高筑、通胀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外逃。
卢布危机原因、影响和我国对策建议
卢布危机原因、影响及我国对策建议内容摘要:受国际油价变化影响,2014年11月份以来俄罗斯卢布出现急剧贬值,为应对卢布危机,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收效甚微,2015年以来卢布再次步入贬值轨道,再度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尽管俄罗斯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较小,但银行和企业违约风险较大,并可能冲击国际金融市场。
如果俄罗斯向我国求助,建议采取如下原则:一是积极准备,被动响应;二是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三是多边介入,避免与西方冲突;四是双轨接触,企业主导。
一、俄罗斯资本外流与卢布危机过程分析1、乌克兰危机导致资本快速外逃但并未导致卢布贬值2013年11月21日,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与欧盟联合协议的准备工作,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由此引起了欧洲一体化支持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从此拉开乌克兰危机的序幕。
2014年2月22日,“亲欧派”占领了总统府,亚努科维奇逃离总统府,随后去俄罗斯避难,乌克兰危机骤然升温。
受地缘政治危机影响,2014年一季度俄罗斯资本外流约700亿美元,超过2013年全年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油价居于100美元/桶左右高位,卢布有所贬值但幅度很小,卢布兑美元汇率在33:1与37:1之间徘徊。
2、西方制裁并未加剧资本外流和卢布贬值2014年3月份之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导致俄企业无法获得西方银行贷款。
但二、三季度资本外流不到100亿美元,外逃速度明显放缓。
二季度,国际油价处于上升阶段,卢布不仅没有贬值,而且保持小幅升值的态势。
三季度,随着油价的高位回落,卢布才出现缓慢贬值现象,但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也没有突破40:1。
这说明西方制裁对俄罗斯资本外流和卢布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3、油价暴跌诱发卢布危机并加剧资本外逃11月6日,纽约期货原油价格跌破每桶80美元的心理价位,之后卢布出现急剧贬值,兑美元汇率12月2日突破50:1,12月18日达到67.8:1,卢布出现严重危机。
论俄罗斯的资本外逃与洗钱
论俄罗斯的资本外逃与洗钱时映梅(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哈尔滨150080)【摘要】洗钱可分为分配资金、疏散资金和实际利用资金三个阶段,资本外逃即跨国境洗钱是洗钱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形式。
俄罗斯的资本外逃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给俄罗斯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国内过度的税收政策、不良的投资环境及留在国外的石油天然气款项。
针对资本外逃,俄罗斯政府颁布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措施。
2005年,俄政府颁布了《税收赦免令》,对唤回外逃资本、扩大政府收人将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资本外逃;洗钱;治理【作者简介】时映梅,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副教授,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俄罗斯经济。
【中图分类号】Dl;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1一5574(2006)04一0094一0620世纪末,金融资本的跨国运动空前活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常常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地理意义。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通过金融机制被分割成不等的份额,其中一部分留在生产者手中,另一部分被消费或被跨国集团所积累。
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对于那些市场经济关系仅具雏形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对这些国家来说,资金的大量流人和流出,即使是短期的,也会对其国内经济产生强烈的影响,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或使经济体系瞬间崩溃、陷于混乱。
在世界生产和金融服务国际化的背景下,许多金融资本不是按照合法的渠道进行周转,而是进人地下流通领域。
据美国政府统计,地下资本流通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资金周转中占40%的份额,其中资本外逃的比重较大。
据估计,在1992一1997年期间,资本外逃导致的俄罗斯财政和社会基金损失达几千万美金。
[1](PP27-34)该数字与俄政府1998年8月不能偿还的那部分外债数目相等。
这足以说明资本外逃对俄罗斯经济的巨大危害性。
在资本外逃的各种形式中,跨国洗钱对国家经济的危害最大。
俄私有化过程几大教训
俄私有化过程几大教训有俄罗斯问题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回过头看,俄罗斯人的悲剧在于:他们一夜间告别了过去,却不知道今后路在何方;他们向往西方,却不知道如何从此岸到达彼岸。
当时代表社会主流的“改革派”盲目地以为,只要照搬西方的自由市场模式,就能够在短时间(比如说“500天”)内实现俄罗斯民族的快速振兴。
他们认为,激进的改革虽然会带来经济下降,但下降将是短暂的,长痛不如短痛。
结果,“休克疗法”把俄罗斯推向了经济崩溃的边缘。
普京曾指出,沉痛的教训证明,“将外国课本上的抽象模式和公式照搬到俄罗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改革”。
“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说明脱离本国国情、盲目仿效西方的经济模式和理论,是无法医治俄罗斯经济顽症的,俄罗斯必须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改革之路。
首先,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据统计,俄在私有化期间的损失总计为9500万亿卢布,约合1.7万亿美元,其中经济损失为1万亿美元,社会损失为 0.7万亿美元。
这相当于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2倍,相当于二战期间损失的2.5倍。
有专家估算,由于低价出售国有资产,国家损失至少1万亿美元。
据俄权威人士披露,价值2000亿美元的500家大企业实现私有化的收入只有72亿美元。
例如,拥有3.4万多名职工的大型国有机器制造企业乌拉尔机械制造厂仅卖了372万美元,拥有5万多名职工的车里亚宾斯克拖拉机厂只卖了220万美元,而欧洲国家一个中型面包厂价值就达200万美元。
此外,经济转轨后,流到国外的资金至少有300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国有资产转化而成的。
其次,经济长期衰退。
伴随着私有化及其他一系列改革,俄经济出现了连续7年的雪崩式滑坡。
据统计,俄经济转轨10年中,有7年经济是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近40%,工业下降46%,农业下降40%,国内生产总值降幅超过俄历史上降幅最大的三个时期。
俄相当多的人士批评丘拜斯等人的私有化政策,“为了私有化而私有化”,“完全不顾经济效益和社会后果”。
俄罗斯资本外逃问题探析
20 0 2年 4月
西 伯 利 亚 研 究
S BERI S 1 A TUDI ES
p 2 0 r 0 2 Vo 2 l 9 No 2
第2 9卷 第 2期
俄 罗斯 资本 外逃 问题 探 析
黄 飞 ,孔祥 顺
( 黑龙江大学 俄语系 , 1 黑龙 江 喑 尔 滨 10 8 : 50 0 2 黑 龙 江 省 医 药保 健 品进 出 口公 司 黑 河 公 司 . 龙 江 黑 河 14 0 . 黑 6 30
资本 外 逃 , 为一 种世 界性 的 、 作 全球 普遍 存在 的常 见经 济 现象 , 直 困扰 着 许 多经 济转 型 国家 和发 一 展 中国家 。俄罗斯 的 资本外 逃问题 较 为突 出 . 引起 了国际 经济界 和金 融界 的广 泛关 注 , 就相 关 问题 展 并 开 了讨 论 。 对一个 国家来说 , 资本外 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 ; 削弱经 济增 长的应 有潜力 、 侵蚀税基 、 扰货 干 币当局对 于货币总量 的有效控制 、 增大对 国内公众 的负担 、 影响政策的实施 等等 。同时 , 资本外逃既 可能是 非 法活动的反 映 , 也可能为非法活动刨造条件 , 研究表 明 , 俄罗斯 的资本外逃行为兼具 这两 个方面的特性… 。另 外, 俄罗斯 的资本外逃之所 特别引起 国际经济界的关注 , 是由于俄罗斯 近年来 引入 的外 资中 . 当比 主要 有相 例是 国际金 融组织 ( 如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 、 世界银行) 提供的 , 而调查发现 , 有些组织提供的资金有相 当一部 分 被通过某种 途径转至 国外 + 更有甚 者 , 的直接成 为某些 俄罗斯个人境外账户上 的“ 有 存款” 了。
一
、
资本 外 逃 的额 度
俄罗斯的经济安全问题浅析
俄罗斯的经济安全问题浅析作者:余鑫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8期摘要:本文简述了21世纪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的新的经济威胁以及其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分类,以及俄罗斯经济的状况特别是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实施限制性措施情况下的应对情况。
由于俄罗斯联邦政府采取了有效的经济政策,俄罗斯联邦经济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安全威胁经济制裁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中图分类号:F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230-02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子系统。
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能损害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国内外安全、宪法权利和公民自由。
国家经济安全水平涉及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利益,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所有部门以及运输基础设施的生产力,确保社会正义的经济自由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防止各种灾害,包括生态、技术和生产灾害。
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和所有行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也是破坏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风险。
当前,特别是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实施限制性措施的情况下,俄罗斯面临着新的威胁和危险,这些威胁和危险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破坏俄罗斯的经济和生产能力。
俄罗斯经济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危机进程加剧,直接影响到俄罗斯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当前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既有内部威胁,也有外部威胁。
国内威胁主要来自对民间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某些因素:金融和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恶化、国家间冲突以及国内犯罪率。
由于俄罗斯经济高度美元化和对本国货币的不信任以及国民经济部门间平衡的破坏等因素,信贷和银行系统以及金融和货币流通的不稳定状况;国家管理制度薄弱俄罗斯经济腐败程度很高;俄罗斯国民收入水平低,造成贫困人口人数相当多,从而为犯罪行为提供了社会基础;发生灾害和技术事故的风险增加,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通货膨胀率相当高;俄罗斯股票市场严重依赖世界天然气和石油市场。
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刘申有一、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与教训1992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然而事与愿违,改革的措施却迅速把俄罗斯从一流国家抛向了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在缺乏真正市场环境的情况下,突然实行全面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引起了一和系列负面效应。
其一,在没有消除垄断、商品短缺的情况下,全面放开价格,不仅不能达到刺激生产、增加供给的目的,反而使物价飞涨,卢布贬值,导致生产持续下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其二,全面放开国内市场,实行外贸自由,致使外国商品占领俄国市场,国内生产受阻,财政收入减少,财政债务增加。
其三,由于国家放弃了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经济秩序混乱、市场投机行为盛行,甚至部分非国有企业落入黑社会的掌握之中。
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诸多负面效应把俄罗斯经济带入了灾难的深渊,导致了三个严重的后果:一是长期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贫困化,造成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二是少数人在私有化中暴富,扩大了贫富差距;三是大量资金集中到工业集团,形成了金融垄断寡头。
据美国记者朱克曼报道:“90年代俄罗斯的生产衰落比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严重。
在俄罗斯,实际人均收入下降8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5%以上。
俄罗斯政府一年的收入还不到美国财政部一周的收入。
”(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9年2月8日。
)这意味着前苏联人民几十年的血汗已付诸东流。
总结俄罗斯改革失败的原因,其教训是惨痛的。
1.俄罗斯改革的实质是“改向”众所周知,以俄罗斯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前苏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历史形成的。
这个结构和体制曾经创造过惊人的经济奇迹,把俄国这样一个十月革命前欧洲生产力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推上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原有体制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成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欧美制裁俄罗斯对相关国家的影响
当前,欧美联手制裁俄罗斯正在使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受欧美制裁影响,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外资出逃严重,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国际油价连续下降,也使得俄罗斯的对外贸易结构出现显著变化。
总体而言,欧美制裁俄罗斯有可能导致全球的经济冷战氛围再次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一次重大打击。
欧美对俄制裁的历程2014年4月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后,欧美发起对俄罗斯的制裁。
3月,美国冻结了11名俄罗斯官员在美国的资产,并把为受制裁人士服务的俄罗斯银行列入制裁名单。
欧盟则对21名俄罗斯和乌克兰人实施制裁,拒绝为其发放签证,并冻结其境外资产。
随着俄乌局势恶化,欧美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危机展开博弈也愈发激烈。
但在马航事件发生前,欧美制裁仍局限在特定个人或组织,只是在制裁范围和力度上有所增加。
4月底,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
制裁对象包括7名俄罗斯官员和17家与俄政府关系密切的俄罗斯企业,并拒绝向俄罗斯出口有军事用途的高科技产品。
同期,欧盟也增加了制裁人员名单,对俄制裁人数增至46人。
欧美制裁俄罗斯对相关国家的影响□ 张建平 聂 伟 /文马航空难发生后,欧美对俄制裁进一步升级,新一轮制裁以打击俄罗斯经济为主要目标,主要涉及金融、军事和能源行业。
7月29日,欧盟各成员国外长齐聚布鲁塞尔,商讨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内容主要有:禁止欧盟成员国与俄进行武器贸易,停止向俄石油产业提供高科技设备,限制俄国有银行进入欧盟市场融资。
8月1日,欧盟宣布对俄罗斯新一轮的经济制裁正式生效。
俄罗斯的反击措施面对欧美的制裁措施,俄罗斯表现出强硬态度,采取了多种针锋相对的反制裁措施。
3月4日,俄罗斯曾称,如果美国因乌克兰问题对俄进行制裁,莫斯科或被迫放弃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拒绝偿还对美国银行的任何贷款;如果美国冻结俄罗斯公司和个人账户,俄罗斯或建议所有投资者清空美国国债。
然而,受限于经济实力,俄罗斯的反击目前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
针对美国4月宣布的拒绝对俄罗斯发放有军事用途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许可证,俄罗斯从国际空间站、美国卫星定位系统、火箭发动机等三个项目上进行了反击。
俄罗斯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与中国是两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国家,因此无法直接将俄罗斯的经验或做法应用于中国。
然而,通过观察俄罗斯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启示: 1. 经济多元化: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这使其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外部制裁的影响。
中国可以从中学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减少对特定行业或资源的依赖,发展其他支柱产业,以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 外交政策: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其国家利益。
中国可以借鉴俄罗斯在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的经验,制定适合自身的外交战略。
3. 科技创新:俄罗斯在某些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如航天、核能等。
中国可以从俄罗斯的科技发展中得到启示,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
4. 地区稳定与合作:俄罗斯在处理周边地区的稳定和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中国可以借鉴俄罗斯在地区事务中的参与方式,推动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国情和发展道路,中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资本外逃问题及其启示李晓峰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出现国内资本大量流向国外的现象。
而资本外逃反过来又使俄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本资源,使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各项经济改革步履维艰,偿还外债的能力大大减弱,并直接影响到俄罗斯政治经济的稳定。
那么造成俄资本外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资本外逃将对俄经济发展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如何摆脱资本外逃的困扰?一、俄罗斯资本外逃的现状资本外逃是为了逃避一国异常的风险或管制,这就导致资本外逃必然是隐蔽而难以监测的。
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统计数据的质量低下,要精确掌握一国的资本外逃规模就更是困难。
本文借鉴国际上常采用的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并加以适当的调整,对俄罗斯的资本外逃规模进行测算,同时根据不同方法的估测值加以平均,从而获得对俄罗斯资本外逃规模的一个基本估计(见表1)。
表1 俄资本外逃额的估计(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月报》2000年3月,世界银行各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表中可以看出,从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的资本外逃问题日趋严重(除了1995年有所减轻外),1998年的资本外逃约占GDP的9%。
二、俄资本外逃的深层原因俄罗斯的资本外逃是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连串问题引发的。
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局动荡不安苏联在发生政治巨变后,原先的一党制垮台,但政治多元化的条件尚不具备。
由于法制的不完备、政治文化的不成熟,又使社会共识难以形成,秩序和纪律难以维护,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和混乱。
随着改革的推进,各派政治力量的斗争更加尖锐,政府、议会与总统之间难以协调,各种政治事件频繁发生。
在这种条件下,领导阶层无法推行统一的、有效的经济政策,无法集中力量抓经济,经济状况日趋恶化。
而经济状况的恶化反过来又加深了政治斗争,二者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结果政治经济局势动荡不安。
(二)经济转轨模式选择的失误由于急于求成,想一步迈入市场经济轨道,因而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结果经济形势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
如不顾国情,迅速、全面地推行私有化,使许多企业陷入严重亏损、濒临倒闭。
同时对国有资产未加强管理,导致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犯罪与腐败现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形成了资本外逃的资金来源。
此外,在各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推行价格自由化、外贸自由化以及货币的自由兑换,一次性大范围地放开各种商品的价格,取消对外经济活动的各种限制,取消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限制,迅速实现货币的国内自由兑换,使本币一次性地大幅度贬值,并实行浮动汇率制,结果给国家带来经济倒退、商品短缺、物价猛涨、外汇储备减少和政局不稳等困难,人们对经济发展失去了信心,大量抽逃资金。
(三)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经济改革政策特别是90年代初激进改革政策的失误,宏观决策机制及相关配套机制尚不完善,宏观调控能力低下,使物价总水平急剧飚升,通货恶性膨胀。
投资者为了避免风险,必然转向持有国外资产,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本外逃。
从表2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在1992年通货膨胀率高达4位数,其后虽然有所下降,但在1993—1995年间仍高达二位数,可见其通货膨胀之严重,因此产生大量的资本外逃也就不足为奇了。
表2 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状况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3年10月,1998年3月*1998年为估计数(四)沉重的内外债务负担由于企业逃税现象严重,极大地削弱了财政收入基础,俄罗斯连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不得不靠举借内外债来弥补财政赤字。
结果国家债台高筑,陷入了深重的债务危机之中。
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连年发行国债,至1998年国债余额已占GDP的44%[1],应偿付的公债本息估计占预算支出的30%以上[2]。
外债总额达1300亿美元。
此外,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企业间的三角债、商业银行间的欠款、国家拖欠企业的财政拨款等等债务。
整个国民经济的债务链条环环紧扣,从国家到企业都没有资金活动余地。
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使经济发展更加举步维艰,而且使国家的偿债能力大大削弱,国家信用严重受损。
因此私人资本出于安全动机,大量抽逃。
表3 俄罗斯的外债状况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各年《世界发展报告》(五)金融体系危机四伏金融体系也存在着诸多隐患。
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银行涉及广泛的呆帐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动摇了投资者对本国金融机构的信心,从而导致资本的大量外流。
二是国家对银行的监控不力,大量银行非法经营。
因缺乏调节资本流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办法,许多银行利用居民存款非法“倒帐”。
[3]三是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育不良,存在大量的非法发行和流通,各种丑闻时有发生。
四是对本币贬值的预期。
如卢布的可兑换是在国内生产全面下跌、通货膨胀加剧和国家财政不平衡的条件下实行的,从一开始基础就非常脆弱,加之俄中央银行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没有外汇风险保险制度使企业和银行免遭汇率波动的影响等,使卢布不断贬值。
而卢布贬值又加剧了通货膨胀预期,稍有风吹草动,持币人就在外汇市场上迅速抛出卢布,造成卢布汇率的进一步下跌。
而卢布贬值又促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货币投机泛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从而导致资金的大量抽逃。
(六)腐败现象严重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监管制度存在许多漏洞,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利用职权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行为。
为了防止“黑财产”被曝光,腐败分子必然要将不法所得的“黑财产”转移至国外以求安全。
例如,1999年8月,西方媒体披露的涉及不少俄政界高级官员的洗钱事件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三、资本外逃对俄罗斯的影响大量的资本外逃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投资资金大量减少。
大规模的资本外逃造成国内储蓄下降,投资和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二)对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持续大量的资本外逃导致了国际收支的逆差,汇率不稳,国家外汇储备减少。
而外汇储备的急剧减少,又使本国的信用评价降低,投资者对本国货币贬值的预期进一步加强,从而加速资本的外逃,加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汇率的不稳定。
(三)加大了债务风险。
大量的资本外逃,阻碍了国内存款的增加,侵蚀了投资资本,使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而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必然增加对内对外借款,使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而且在资本外逃日趋恶化的情形下,一方面政府对外借债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借入的外汇资金可能又以资本外逃的形式流出,或是被资本外逃部分所抵消,降低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削弱偿债能力。
这势必加大债务偿还风险,加剧人们对通货膨胀和无力偿付危机的预期,从而进一步促使资本的外逃和投资市场的萎缩。
(四)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国际经验表明,持续性的资本外逃必然影响公众信心,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爆发金融危机。
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俄罗斯遭受了三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本已困难重重的经济雪上加霜,步履难艰。
四、应采取的对策(一)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和稳定,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安全、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资金和外逃资金的回流。
(二)进一步完善对经常项目的管理,提高对国际贸易和外汇控制的效率。
经常项目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提供了方便,但一些违规资本却千方百计通过经常项目下的各种渠道流向国外。
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经常项目的管理,防范资本的外逃。
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1、简化管理机构,变多头管理为单一权威机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俄罗斯对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和操作由俄罗斯银行的外汇管理总局、联邦外汇和出口控制服务机构、税务监察部、财政部、经济部、国有投资公司及私人商业银行等多个机构负责,易产生权力重叠、效率低下的弊病。
因此必须简化管理机构,建立一个以外汇管理总局为主、其他部门参与的权威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对于出口交易,按照不同的交易特点,确定最长的允许收汇期限,对于超过收汇期限收汇者课以罚金。
(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企业的内控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管,并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规,严惩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
(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换和国际合作,以便更好地跟踪俄罗斯人在国外的资产。
尤为重要的是,俄罗斯可利用已签定的一些国际税收协定,分享外国税务当局所掌握的有关俄罗斯人在国外的资产情况。
还可以和存在类似问题的国家(如拉美国家)分享信息交流的好处,以便和其他国家携手对付资本外逃问题。
(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外逃资本回流。
可在对投资者和联邦预算都有利的情况下,将一部分俄罗斯的债务出售给外逃资本的所有者,从而将这部分俄罗斯的债务转化成俄私人企业的股份。
此外,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对非法外流的资本实行“经济大赦”,从法律上承认其合法性,保证回流资金不被没收、不予征税,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外逃资金回流,以解决国内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该方法的实行尚不具备实际的操作条件。
五、启示通过对俄罗斯资本外逃的状况及其背景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几点有益的启示:(一)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转轨国家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保持政局和社会环境的稳定,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经济健康发展。
此外,应保持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步推进国内各项经济改革,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依靠安全、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资金并留住国内资本,抑制资本外逃。
(二)应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
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所取得的效果较好,经济震荡较小,因此资本外逃的现象不突出。
而俄、波采取的“激进式”的改革模式,给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由此导致资本大量的外逃。
可见转轨国家的各项改革宜循序渐进,有步骤地推进。
(三)积极有效地改革国有企业,构建充满活力的微观机制。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改革国有企业,不仅要明晰企业的产权,更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构建充满活力的微观机制。
(四)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对经济活动的监控。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应重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完善外汇管理制度,严惩侵吞国有资产和各种逃税、逃汇的行为。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一是要促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使利率和汇率水平能够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消除或减轻汇率高估及其带来的贬值预期。
二是要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形式多样的投融资和避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