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

合集下载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天文望远镜入门知识

天文望远镜入门知识

天文望远镜入门知识目录一、基础知识 (3)1.1 天文学概述 (4)1.2 望远镜的定义与分类 (5)1.3 光学望远镜的原理 (6)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7)2.1 放大系统 (8)2.2 反射镜与透镜 (9)2.3 镜筒与支架 (10)2.4 电源与控制系统 (11)三、天文观测准备 (13)3.1 天气与月相 (14)3.2 观测时间的选择 (15)3.3 天文坐标与方向 (16)3.4 地平线与视宁度 (17)四、天文观测技巧 (18)4.1 相机与镜头选择 (20)4.2 曝光控制 (21)4.3 对焦与景深 (22)4.4 天体测量与定位 (24)五、常见天文现象与天体 (25)5.1 日食与月食 (26)5.2 星团与星系 (27)5.3 双星与变星 (29)5.4 天文摄影技巧 (30)六、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维护 (32)6.1 选购合适的望远镜 (33)6.2 安装与调试 (34)6.3 清洁与保养 (35)6.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6)七、进阶天文观测与技术 (37)7.1 天文望远镜的升级与改造 (38)7.2 使用GPS进行天文定位 (40)7.3 数码成像与数据处理 (42)7.4 参与国际天文观测活动 (43)八、天文望远镜的未来发展 (44)8.1 新型望远镜技术 (46)8.2 天文望远镜在教育中的应用 (47)8.3 天文望远镜对宇宙探索的贡献 (48)一、基础知识天文学定义: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及其组成的天体,如行星、恒星、星系、星云等,以及宇宙中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科学。

天文望远镜的定义: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研究天体的光学或射电望远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观测目标: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目标非常广泛,包括恒星、行星、星系、星云、星团、星系际物质等。

观测方法: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方法主要有目镜直接观测和望远镜记录观测两种。

目镜直接观测是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直接观察目标,而望远镜记录观测则是将观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获取观测结果。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1,惠更斯目镜2,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

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

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焦距: 8mm ~ 25mm, 出瞳距离5~10 mm,视场25~40度接目镜的放大倍率 k=250mm/f mm2,冉斯登目镜于1783年设计成功,也是两片两组结构,由凸面相对,焦距相同的两个平凸透镜组成。

间距为两者焦距和的2/3-3/4,其色差略大,场曲显著减小,视场约为30-45度,目前已很少采用。

焦距: 4mm ~ 30mm, 出瞳距离0~ 5 mm,视场25~40度3,凯尔纳目镜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

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

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焦距: 6mm ~ 25mm, 出瞳距离5~14 mm,视场40~52度4,普罗素目镜又称为对称目镜。

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焦距: 3mm ~ 55mm, 出瞳距离5~46 mm,视场42~52度5,阿贝无畸变目镜(简称OR目镜)1880年由德国蔡司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阿贝设计,为四片两组结构,其中场镜为三胶合透镜,接目镜为平凸透镜,该目镜成功的控制了色差和球差,并把鬼像和场曲降低到难以察觉的程度,它还具有40-50度的平坦视场和足够的出瞳距离,在各倍率都有良好表现,一直被广泛采用。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结构望远镜按光学结构主要分三大类型:折射式、反射式、及折反射式。

折射式望远镜十七世纪初由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是最早出现的望远镜。

当时的折射镜十分简单,镜筒上端是单片凸透镜片,另一端焦点位置则用一片凹透镜片作为目镜把成像放大,所以成像出现很大色差,极影响成像的清晰度,直至后期消色差物镜被发明,望远的质素才大为改善。

消色差物镜基本上由两片不同折射率的玻璃透镜组成,达到消除色差效果。

现代的折射镜都是采用消色差物镜组合低品质或玩具的例外,更高要求的则采用三镜片物镜,或使用低色散玻璃,如萤石玻璃等来制造物镜,但这类望远镜售价十分高昂。

目前,技术水平较高的厂家以传统标准光学玻璃制造的消色差物镜己达到颇理想效果,近年由于技术提高和产量增加,供应业余爱好者的商品售价更较多年前便宜。

反射式望远镜折射镜出现后约半个世纪 1668年, 科学家牛顿发明了反射镜,所以这类望远镜一直以牛顿式反射镜Newtonian 称呼。

当时牛顿认为折射镜的透镜做成色差,影响成像的清晰度,所以发明了反射镜,因为反射镜不会做成色差现象。

牛顿式反射镜是由一块凹反射主镜及一块平面副镜组成,平面副镜放置在镜筒前端成 45 度角,光线进入镜筒后,经主镜反射回前端的副镜再屈折 90 度至镜筒外侧聚焦成像,再经目镜放大。

所以牛顿式反射镜是在镜筒上端外侧观看。

牛顿当年的反射镜采用铜材料制成主镜,后来才发展至采用玻璃并披上金属银作反射膜,现今的主镜和副镜都是镀上铝金属膜和加上保护膜,望远镜可使用很长时间而无须重镀反射膜。

牛顿式反射镜是三类型望远镜中最易制造的一种,所以业余者自制天文镜也造反这款型式,对于家生产来说,牛顿式反射镜自然是售价最便宜,所以亦较多入门者选用。

折反射式望远镜是二十世纪才发明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有两类开式,一类是施密特卡式zSchmidt Cassegrain,另一类是马克苏托夫式zMaksutov,但大多数厂制望远镜都以施密特式为主,原因是施密特式的矫正透镜较易生产大口径,所以这类望远镜在口径上有很多选择,而大口径的马克苏托夫望远镜生产困难及售价非常昂贵,所以商品都以小口径为多。

天文望远镜介绍

天文望远镜介绍

•光学望远镜天文光学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镜头及其它配件组成。

通常按照物镜的不同,可把光学望远镜分为三类: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

一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的物镜由透镜组成折射系统。

早期的望远镜物镜由一块单透镜制成。

由于物点发射的光线与透镜主轴有较大的夹角,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会造成球差和色差,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发现近轴光线几乎没有球差和色差,于是尽量制造长焦距透镜,促使望远镜向长镜身发展。

1722年希拉德雷测定金星直径的望远镜,物镜焦距长达65m,用起来非常不便,跟踪天体时甚至需很多人推动。

为解决上述缺点,后来人们用不同玻璃制成的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成复合物镜。

所以,现代的折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由两片或多片透镜组成折射系统(双透镜组或三合透镜组等)这样,可使望远镜口径增大,镜身缩短。

1897年安装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折射望远镜,口径 1.02m,焦距19.4m,仅物镜就重达230kg,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

从理论上说,望远镜越大,收集到的光越多,自然威力也越大。

但巨大物镜对光学玻璃的质量要求极高,制作困难。

镜身太大,支撑结构的刚性难保,大气抖动影响明显,其观测效果反倒不佳。

这就限制了折射望远镜向更大口径发展。

现在天文学家们发展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在望远镜镜面背后加上一套微调装置,根据大气的抖动情况,随时调整望远镜的镜面,把大气的抖动影响矫正过来,这套技术叫做主动光学,这样一来,望远镜口径问题有望突破。

二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的物镜,不需笨重的玻璃透镜,而是制成抛物面反射镜。

其光学性能,既没有色差,又消弱了球差。

反射望远镜物镜表面有一层金属反光膜,通常用铝或银,反光性能相当理想,且镜筒大大缩短。

由于抛物面反射可作得很轻薄,于是就可以增大望远镜的口径。

现代世界上大型光学望远镜都是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需在镜筒里面装有口径较小的反射镜,叫作副镜,以改变由主镜反射后,光线行进方向和焦平面的位置。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它的基本构造包括物镜、目镜、支架和调焦装置等部分。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光学部件之一,它负责收集和聚焦光线。

物镜通常由凸透镜或反射镜构成。

凸透镜物镜通过折射将光线聚焦到焦点上,而反射镜物镜则通过反射将光线聚焦到焦点上。

物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和光收集能力,直径越大,分辨率越高,能够看到更细微的细节。

接下来是目镜,它是用于放大物镜所聚焦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天体。

目镜通常由凸透镜组成,其焦距决定了放大倍数。

目镜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色差和像差,以保证观察者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一些高端望远镜中,也会采用多个目镜组合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观测效果。

望远镜的支架是用于支撑和调整望远镜各个部件的结构。

常见的支架形式有赤道仪和方位仪。

赤道仪通过一个平行于地球赤道的轴来旋转,使望远镜能够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方便观察者跟踪目标。

而方位仪则通过两个垂直轴来调整望远镜的方向,适用于观察天空中的任意方向。

调焦装置是望远镜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使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装置通常通过旋转或移动物镜或目镜来实现。

在一些高端望远镜中,还会配备自动调焦系统,以确保观察者在不同观测条件下都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除了上述基本构造,现代天文望远镜还常常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如电脑控制系统和图像记录设备。

电脑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望远镜的自动跟踪和定位,使观察者能够更方便地观测目标。

图像记录设备可以将观测到的图像记录下来,便于后期分析和研究。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包括物镜、目镜、支架和调焦装置等部分。

这些部件的设计和组合决定了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和使用便捷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目录一、天文望远镜概述 (2)1.1 望远镜的定义与分类 (3)1.2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1.3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5)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6)2.1 主要部件介绍 (7)2.2 望远镜的类型 (9)三、天文望远镜的选择与使用 (10)3.1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望远镜 (11)3.2 望远镜的使用与保养 (12)3.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四、观测技巧与实践 (14)4.1 观测前的准备 (16)4.2 实际观测案例分享 (17)4.3 提升观测效果的技巧 (19)五、天文望远镜的辅助工具 (20)5.1 星图与星表 (21)5.2 天气预报与观测计划 (22)5.3 其他辅助设备 (23)六、天文望远镜的科学研究价值 (24)6.1 对恒星与行星的研究 (25)6.2 对星系与宇宙学的研究 (27)6.3 天文望远镜在教育中的应用 (29)七、望远镜技术的未来展望 (30)7.1 新型望远镜技术介绍 (32)7.2 天文望远镜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 (34)7.3 科技发展对望远镜的影响 (35)一、天文望远镜概述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观测天体的特殊仪器,其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和用途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供更清晰和放大的天体图像,以便科学家和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

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

镜子在折射望远镜中并不直接用于成像,而是用于引导光线进入望远镜并反射回透镜中。

这种望远镜在观测弥散和星云时非常有效。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主要使用表面非常平整的金属或玻璃制成的镜子来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光线。

大型反射望远镜通常放置在海拔较高或干燥地区,以减小大气扰动,提高观测质量。

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合了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特点,通常使用一个透镜在前端聚集光线,然后用一个大型镜子在望远镜的后端将光线反射到目镜中,这样可以在保持清晰度的同时提供更大的视场。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科普一、望远镜基本原理与天文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是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仪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是望远镜的一种,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

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下面是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图,不是说每一款望远镜都是这样的。

有的天文望远镜没有寻星镜,有的在镜筒上还安装了中垂来调节平衡。

还有会赠送很多其他的天文配件,比如太阳滤镜、增倍镜(巴洛镜)、更多倍数的目镜。

天文望远镜重要部位的作用:1.主镜筒:观测星星的主要部件。

2. 寻星镜:快速寻找星星。

主镜筒通常都以数十倍以上的倍率观测星体。

在找星星时,如果使用数十倍来找,因为视野小,要用主镜筒将星星找出来,可没那麼简单,因此我们就使用一支只有放大数倍的小望远镜,利用它具有较大视野的功能,先将要观测的星星位置找出来,如此就可以在主镜筒,以中低倍率直接观测到该星星。

3. 目镜:人肉眼直接观看的必要部件。

目镜起放大作用。

通常一部望远镜都要配备低、中和高倍率三种目镜。

4.天顶镜:把光线全反射成90°的角,便于观察。

5. 三脚架:固定望远镜观察时保持稳定。

三、天文望远镜的性能指标评价一架望远镜的好坏首先看它的光学性能,然后看它的机械性能的指向精度和跟踪精度是否优良。

光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1.口径:物镜的有效口径,在理论上决定望远镜的性能。

口径越大,聚光本领越强,分辨率越高,可用放大倍数越大。

2.集光力:聚光本领,望远镜接收光量与肉眼接收光量的比值。

人的瞳孔在完全开放时,直径约7mm。

70mm口径的望远镜,集光力是70/7=10倍。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遥感科学等领域。

一、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成天文望远镜一般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构成,其中光学系统由望远镜主镜(或物镜)、目镜、支架和调焦装置等组成,而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支架、电子等控制系统以及机械部件等。

1.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一般由一块高质量玻璃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天体发出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2.目镜目镜是望远镜的辅助光学装置,用于观察望远镜主镜形成的像。

一般来说,目镜的倍率比较小,一般在10-100倍之间。

3.支架望远镜的支架是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望远镜主镜和目镜,并使之能够动态地跟随天体的运动。

4.调焦装置调焦装置是望远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二、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使得从天体发出的光线被望远镜主镜(或物镜)反射或屈折,最终形成清晰的像。

1.反射望远镜原理反射望远镜主要利用反射原理,即将天体发出的光线反射到一个聚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反射望远镜中,望远镜主镜一般为一个拱面形状,在此拱面上反射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要得到清晰的图像,目镜也需要调焦。

2.折射望远镜原理折射望远镜主要是利用屈折原理,将从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的折射后,聚焦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折射望远镜中,物镜一般为一个双凸面镜,在该镜面上折射过去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三、天文望远镜的应用天文望远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天文学研究、遥感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在天文学研究中,天文望远镜主要用来观测各种天体,例如恒星、行星、星系、星云等。

通过观测这些天体的光谱、亮度、形状等信息,可以得出诸如天体运动、性质等信息,对于研究宇宙发展历史等宏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天文望远镜介绍范文

天文望远镜介绍范文

天文望远镜介绍范文导语:按结构不同,光学天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透镜作为物镜的,称为折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称为反射望远镜;既包含透镜,又有反射镜的,称为折反射望远镜。

其中,折射天文望远镜用途较广,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做天文普及工作。

此外,又有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等,专供科研使用。

性能1、倍率透过天文望远镜看地上的风景或月亮,物体好像变得好近了,同时,也可以看见月亮表面许许多多的坑洞,这是因为望远镜有放大的功能。

望远镜的倍率是如何计算的呢?倍率是由物镜的焦距除以目镜的焦距。

在倍率的计算中,通常物镜的焦距是固定的,而变换不同的目镜,就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倍率观测星星季节。

放大倍率越大,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2、集光力望远镜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性能是集光力。

集光力是表示望远镜收集光线的能力。

聚光能力的大小,是由天文望远镜的口径大小来决定,口俓越大,集光能力就越强,可以看到更暗的星星。

3、解析力解析力是分辨物体清楚与否的能力,它跟口径大小有关。

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解析力就越好。

4、极限星等星等越大,代表星星越暗,一台天文望远镜能看到多暗的星星是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每台天文望远镜都有极限星等。

譬如说,一台望远镜只能看到13等的星星,它就看不到15等的星星。

5、物镜物镜直径越大,就能看到更暗的星等,小直径的物镜适合观测行星,对于不同的星体需采用不同口径的天文望远镜主镜筒主镜筒是观测星星的主角,藉著不同的目镜,我们可以尽情将星星看个够。

寻星镜主镜筒通常都以数十倍以上的倍率观测星体。

在找星星时,如果使用数十倍来找,因为视野小,上海天文台要用主镜筒将星星找出来,可没那麼简单,因此我们就使用一支只有放大数倍的小望远镜,利用它具有较大视野的功能,先将要观测的星星位置找出来,如此就可以在主镜筒,以中低倍率直接观测到该星星。

目镜如果一部天文望远镜缺少了目镜,就没有办法看星星。

目镜的功用在於放大之用.通常一部望远镜都要配备低,中和高倍率奇观三种目镜。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1.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最常见的一种天文望远镜。

它使用透镜聚焦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将光线传递到观测者的眼睛或者其他仪器上。

折射望远镜通常由目镜、目镜架、前物镜(目镜所在的端)、准直镜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光线进入望远镜后,首先通过前物镜折射,并在焦点位置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然后,通过准直镜将这个实像的光线传递给目镜,最终通过目镜观测到的是一个放大后的、正立的虚像。

2.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而不是透镜来聚焦光线。

它由主镜、次镜、准直镜和目镜等部分组成。

反射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线由主镜聚焦在主焦面上,并通过准直镜反射到次镜上,再一次聚焦在焦点位置上。

最后,通过目镜观测到的是一个放大后的、正立的虚像。

相比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由于没有色差问题,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宽的视场。

3.红外望远镜红外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天空中的红外辐射的一种望远镜。

它可以感测到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并将其转换成可供观测者观察的图像。

红外望远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红外辐射的特点,将红外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镜聚焦,并使用红外探测器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通过电子设备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最终转化为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图像。

4.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天空中的射电波的一种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利用射电波的特点,使用折射和反射镜等结构对射电波进行接收和聚焦,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供分析和观察的图像。

射电望远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天体物质产生的射电辐射信号,通过射电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然后通过放大、滤波等技术处理,最终转化为可观察的图像。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种类的望远镜,如X射线望远镜和伽玛射线望远镜,用于观测X射线和伽玛射线等高能辐射。

总之,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多种多样,每种类型的望远镜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望远镜进行观测研究。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其主要结构包括光学系统、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

光学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核心部分,它由物镜、目镜、反射镜等组成。

物镜是天文望远镜的主光学元件,它的作用是将星光聚焦在焦面上,形成像。

目镜是观测者观测天体时所用的镜头,它的作用是将物镜成像的焦面放大,使观测者能够清
晰地观测天体。

机械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支撑结构,它主要由支架、赤道仪、驱动系统等组成。

支架是天文望远镜的主体结构,它的作用是支撑光学系统,并使其与地面保持稳定的位置和方向。

赤道仪是天文望远镜的定位仪器,它能够将天体的赤道坐标转化为地平坐标,并使望远镜的光轴指向所观测的天体。

驱动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动力系统,它能够使望远镜跟随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观测。

电子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控制系统,它主要由计算机、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等组成。

计算机是天文望远镜的核心控制单元,它能够控制望远镜的运动和观测模式,并将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控制器是天文望远镜的控制接口,它能够将计算机的指令转化为望远镜的动作。

数据采集器是天文望远镜的数据采集设备,它能够
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

天文望远镜的组成

天文望远镜的组成

天文望远镜的组成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那么它的组成是什么呢?
1. 主镜
主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分,决定了望远镜的视野和分辨率。

主镜一般由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形状为凸面镜,可以通过反射光线将天体的图像投射到望远镜的焦点上。

2. 辅助镜
辅助镜是为了改善望远镜的像质而设计的。

辅助镜一般位于主镜的中央或者侧面,可以反射或者折射光线,使得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和稳定。

3. 支架
支架是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支撑望远镜的主体,使其不会晃动或者颤动。

支架的设计可以根据望远镜的用途和形状进行调整。

4. 望远镜底座
望远镜底座是望远镜的基础,可以将望远镜固定在地面上。

底座的设计可以根据望远镜的重量和形状进行调整。

5. 对焦机构
对焦机构可以调整主镜的位置,使得天体的图像可以聚焦到适当的位置。

对焦机构的设计可以根据望远镜的用途和形状进行调整。

6. 光学罩
光学罩是望远镜的保护罩,可以遮挡周围的光线和灰尘,保护望远镜的光学部件。

光学罩的设计可以根据望远镜的用途和形状进行调整。

7.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望远镜的运动和操作,包括望远镜的转动、对焦、拍摄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根据望远镜的用途和形状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的组成部分,还有望远镜的电子部件、数据处理系统、图像传输系统等。

这些部件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观测和数据处理能力。

天文望远镜的知识

天文望远镜的知识

天文望远镜的知识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那么你对天文望远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天文望远镜的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天文望远镜的结构1,主镜由物镜(最前面的镜片组)、调焦系统和目镜(末端的镜组)组成,在镜筒上会标注主镜的焦距,以F表示,F600就是主镜的焦距是600毫米,主镜上会标注主镜的口径,80mm说明口径是80毫米,请注意,口径是决定望远镜性能的第一标准,口径越大越好。

目镜是单独的个体,是决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镜上都会有F值,这是目镜的焦距,用主镜的F值除以当前使用的目镜的F值,就是当前的放大倍率,记住,放大倍率是标准,6厘米口径的望远镜的极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右,8厘米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超过这个范围就会看不清楚物体,所以市面上放大几百倍的望远镜都是水货,也不可能放大到那个倍率,大家不要相信。

另外,天文望远镜的视野不会像双筒望远镜那么宽广,如果想看的面积广一点,可以选购F值大的目镜(如20mm,25mm,40mm),反之,看到的范围就会缩小(如8mm,12mm,4mm)。

一般的家用天文望远镜所配备的目镜视野为1度(两个满月直径,就是说你的视场里能放进去两个满月)。

调焦系统是调节清晰度的设备。

2,寻星镜是一件重要的附件,特别对新手而言,因为它的作用是寻找目标。

那么为什么它能够寻找目标呢,这是相对而言的,上面我们说过,一般的望远镜视野为1度,而寻星镜则可以达到6-10度,所以大视场的寻星镜比主镜更容易寻找目标。

我们从寻星镜的目镜看,能够看见视野中有一个十字丝,这就是定位的装置,怎么使用下面会讲到。

寻星镜还有一个装备就是有三个螺丝,这是为了调节寻星镜的指向所用,下面会讲到。

3,手控器,极大方便了我们认识和寻找星体,输入当地的经纬度,让望远镜镜筒指北并水平。

然后找一星,二星或者多星定位后,可以根据内置星体名称寻找恒星,行星,星云,星团,星座等、并且找到星体后能跟着星体移动、天文望远镜的操作流程如果望远镜带有赤道仪,则必须调节望远镜赤经和赤纬轴平衡。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一般来说,目镜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结构:折射目镜和反射目镜。

1.折射目镜:折射目镜是最常见的类型,采用透镜的折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折射目镜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正直口径目镜和倒反口径目镜。

-正直口径目镜:正直口径目镜也称为直接口径目镜,是较为简单的设计。

它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其中凸透镜负责将光线靠近光轴聚焦,凹透镜则将光线散开。

这样一来,目镜便能够放大虚像,使得观察者能够直接看到天体。

-倒反口径目镜:倒反口径目镜也称为倒反目镜,与正直口径目镜相比,它使用了两个透镜和一个棱镜组件。

光线首先会先经过第一个凸透镜,然后经过一个中间棱镜会翻转光路方向,最后再经过第二个凸透镜,形成正立的图像。

这种目镜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由于光线要经过多个透镜和棱镜,会有一定的光线损失。

2.反射目镜:反射目镜采用了反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牛顿目镜和卡塞格林目镜。

-牛顿目镜:牛顿目镜由凹面镜和平面镜组成,其中凹面镜负责将光线聚焦在一个焦点上,然后通过平面镜的反射使得光线改变方向。

观察者通过侧面的入口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

牛顿目镜有一个优点,就是它不会形成色差,即不会出现色彩偏差。

-卡塞格林目镜:卡塞格林目镜的光路设计更为复杂,它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小的次反射镜构成。

通过这一设计,光线将被反射多次,从而形成放大的图像。

卡塞格林目镜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便于携带。

除了上述主要的目镜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目镜类型,如光纤目镜和数字目镜等。

光纤目镜通过将光线传输到远离主镜的位置,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观察天体。

数字目镜采用了摄像机和显示屏的组合,通过数字方式来显示和放大观察图像。

总的来说,目镜种类繁多,结构也各有不同,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放大观察天体的图像。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根据物镜的结构不同,天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透镜作为物镜的,称为折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称为反射望远镜;既包含透镜,又有反射镜的,称为折反射望远镜。

往往有的天文爱好者买了一块透镜,以为这就解决了望远镜的物镜问题。

其实,一块透镜成像会产生象差,现在,正规的折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大都由2~4块透镜组成。

相比之下,折射天文望远镜用途较广,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做天文普及工作。

反射望远镜的光路可分为牛顿系统和卡塞格林系统等。

一般说来,对天文普及工作,特别是对观测经验不足的爱好者来说,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其物镜又需经常镀膜,维护起来也麻烦。

折反射望远镜是由透镜和反射镜组成。

天体的光线要受到折射和反射。

这类望远镜具有光力强,视场大和能消除几种主要像差的优点。

这类望远镜又分施密特系统、马克苏托夫系统和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等。

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的经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120折射天文望远镜对于天文普及工作和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仪器。

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在天文观测的对象中,有的天体有视面,有的没有可分辨的视面;有的天体光极强,有的又特微弱;有的是自己发光,有的是反射光。

观测者应根据观测目的,选用不同的望远镜,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测;一般说来,普及性的天文观测多属于综合性的,要考虑“一镜多用”。

选择天文望远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光学性能。

口径--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常用D来表示;相对口径--指物镜的有效口径和它的焦距之比,也称为焦比,常用A表示;即A=D/F。

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1/15~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大,通常在1/3.5~1/5。

观测有一定视面的天体时,其视面的线大小和F成正比,其面积与F2成正比。

象的光度与收集到的光量成正比,即与D2成正比,和象的面积成反比,即与F2成反比。

天文望远镜结构与使用

天文望远镜结构与使用

天文望远镜结构与使用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其主要功能是放大远处的天体,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各种现象。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中略有不同,下面将着重介绍分光镜望远镜和反射型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

分光镜望远镜是一种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结构,由物镜、目镜和分光镜组成。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镜,也是最大的那个镜片,其作用是收集远处天体的光线并形成尽可能清晰的像。

目镜是望远镜的眼镜,用于将物镜收集到的光线再次放大,使观测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天体的细节。

分光镜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通常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其作用是将光束分成两个独立的光路,一个用于观测天体,另一个用于定位天体。

使用分光镜望远镜时,首先需要将望远镜放置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架上,以确保望远镜的稳定性。

然后,需要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使光路能够正常传输。

接下来,使用定位功能,在目镜中寻找到感兴趣的天体,并将其置于视野中心。

最后,通过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反射型望远镜是另一种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结构,与分光镜望远镜相比,其原理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反射型望远镜主要由凹面主镜、凸面副镜和目镜组成。

凹面主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聚焦天体的光线。

凸面副镜则位于主镜的前方,主要用于将聚焦的光线反射到侧方,然后再通过目镜进行观测。

目镜在反射型望远镜中的作用与分光镜望远镜中的作用相似。

使用反射型望远镜时,首先需要将望远镜放置在稳定的支架上,并调整主镜和副镜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光线能够正常传输。

然后,通过调整目镜的位置和焦距,能够观察到不同放大倍数的图像。

与分光镜望远镜不同的是,反射型望远镜常常需要进行反射镜的反射面清洁和定期校准的工作,以保证望远镜的观测质量。

总的来说,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因具体类型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利用光学原理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天体。

无论是分光镜望远镜还是反射型望远镜,都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观测,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校准,以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深入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深入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深入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在使用天文望远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一、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天文望远镜可以根据其观测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天文望远镜主要包括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利用透镜将光线折射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镜,负责将光线聚焦到焦平面上,而目镜则用于放大焦平面上的图像。

折射望远镜具有色差小、成像清晰等优点,常用于观测行星、恒星和星团等天体。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利用反射镜将光线反射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主镜和目镜。

主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光线聚焦到焦平面上,而目镜则用于放大焦平面上的图像。

反射望远镜具有无色差、光学系统简单等优点,常用于观测星系、星云和星际尘埃等天体。

3. 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是利用接收射电波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抛物面反射器和接收器。

抛物面反射器用于将射电波聚焦到接收器上,接收器则用于接收和放大射电波信号。

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其他类型望远镜无法观测到的天体现象,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等。

二、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使用天文望远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观测地点观测地点的选择对于天文观测非常重要。

应选择远离城市光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地方,以确保观测到更清晰的图像。

此外,观测地点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观测效果。

2. 调整望远镜在使用望远镜之前,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首先,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和焦点位置,使其与观测目标保持一致。

其次,调整望远镜的对焦,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最后,根据观测目标的亮度和大小,调整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以获得最佳的观测效果。

3. 使用辅助设备为了提高观测效果,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设备。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们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收集到更多远处宇宙中的信息。

它们有多种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天文学家的需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文望远镜结构包括:环形望远镜、单反射望远镜、双反射望远镜和多反射望远镜。

环形望远镜是最常用的一种望远镜结构,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一个或多个带有反光面的圆环组成,其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可见光。

环形望远镜具有视场角和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它常用于远距离的宇宙观测,尤其是恒星和星系的观测。

单反射望远镜是一种典型的反射望远镜,它由一个圆锥形的反射面和一个聚光镜组成,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微弱的光线,尤其是收集到更多的远处宇宙中的辐射。

它的视场角较大,分辨率较高,是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之
一。

双反射望远镜是一种常见的望远镜结构,它由一个圆锥形的反射面和两个聚光镜组成,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微弱的光线,尤其是收集到更多远处宇宙中的辐射。

它的视场角较大,分辨率较高,可以探测到更远的宇宙物质,是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之
一。

多反射望远镜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望远镜结构,它由多个圆锥形的反射面和多个聚光镜组成,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微弱的光线,尤其是收集到更多远处宇宙中的辐射。

它的视场角较大,分辨率较高,可以探测到更远的宇宙物质,是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之
一。

总之,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能,不同的望远镜结构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天文学家的需求。

环形望远镜、单反射望远镜、双反射望远镜和多反射望远镜是最常用的望远镜结构,它们可以收集到更多远处宇宙中的信息,是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及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折射望远镜所谓折射望远镜是以会聚远方物体的光而现出实象的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它会使从远方来的光折射集中在焦点,折射望远镜的好处就是使用方便,稍微忽略了保养也不会看不清楚,因为镜筒内部由物镜和目镜封着,空气不会流动,所以比较安定,此外,由于光轴的错开所引起的像恶化的情形也比反射望远镜好,而口径不大透镜皆为球面,所以可以机械研磨大量生产,故价格较便宜。

(1)伽利略型望远镜人类第一只望远镜,使用凹透镜当目镜,透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像与实际用眼睛直接看的一样是正立像,地表观物很方便但不能扩大视野,目前天文观测已不再使用此型设计。

(2)开普勒型望远镜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样对我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一组而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差除却色差。

反射式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不用物镜而用叫主镜的凹面的反射镜。

另外有一面叫做次要镜的小镜将主镜所收集的光反射出镜筒外面,由次要镜反射出来的光像再用目镜放大来看,反射式最大的长处是由于主镜是镜子,光不需通过玻璃内,所以完全不会有色差,也不太会吸收紫外光或红光,因此非常适合分光等物理观测,虽无色差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差。

如将反射凹面磨成拋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差。

因为镜筒不能密封,所以主镜很易受烟尘影响,故难于保养,同时受气温与镜筒内气流的影响较大,搬运时又很易移动了主镜与副镜的位置,而校正光轴亦相当繁复,带起来不甚方便。

此外副镜座的衍射作用会使较光恒星的星像出现十字或星形的衍射纹,亦使影像反差降低,另外像的稳定度也不及折射式望远镜。

目前知名反射望远镜的设计大致分为五种..我只列举两种市售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1)牛顿式 (Newtonian)一六六八年由牛顿发明设计,由抛物面的主镜和平面次要镜所构成,以对着光轴45度的角度将平面次要镜装在从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的焦点的稍微前方(如上图)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影像反差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及折反射望远镜
三大类....
折射望远镜
所谓折射望远镜是以会聚远方物体的光而现出实象的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它会
使从远
方来的光折射集中在焦点,折射望远镜的好处就是使用方便,稍微忽略了保养也不会看
不清楚,因为镜筒内部由物镜和目镜封着,空气不会流动,所以比较安定,此外,由于
光轴的
错开所引起的像恶化的情形也比反射望远镜好,而口径不大透镜皆为球面,所以可以机械
研磨大量生产,故价格较便宜。

(1)伽利略型望远镜
人类第一只望远镜,使用凹透镜当目镜,透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像与实际用眼睛直接看的一
样是正立像,地表观物很方便但不能扩大视野,目前天文观测已不再使用此型设计。

(2)开普勒型望远镜
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
样对我
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
一组而
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差除却色差。

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不用物镜而用叫主镜的凹面的反射镜。

另外有一面叫做次要镜的小镜将主
镜所收集的光反射出镜筒外面,由次要镜反射出来的光像再用目镜放大来看,反射式最大
的长处是由于主镜是镜子,光不需通过玻璃内,所以完全不会有色差,也不太会吸收紫外
光或红光,因此非常适合分光等物理观测,虽无色差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差。

如将反射凹面
磨成抛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差。

因为镜筒不能密封,所以主镜很易受烟尘影
响,故难于保养,同时受气温与镜筒内气流的影响较大,搬运时又很易移动了主镜与副镜
的位置,而校正光轴亦相当繁复,带起来不甚方便。

此外副镜座的衍射作用会使较光恒星
的星像出现十字或星形的衍射纹,亦使影像反差降低,另外像的稳定度也不及折射式望远
镜。

目前知名反射望远镜的设计大致分为五种..我只列举两种市售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
(1)牛顿式(Newtonian)
一六六八年由牛顿发明设计,由抛物面的主镜和平面次要镜所构成,以对着光轴45度的角
度将平面次要镜装在从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的焦点的稍微前方(如上图)这种结构最为简
单,影像反差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2)卡赛格林式或简称卡式(Cassegrain)
利用一块双曲面凸镜(Convex hyperboloid)作为副镜,在主竞焦点前将光线聚集,穿过主镜
一个圆孔而聚焦在主镜之后。

因为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镜筒可以缩短,但视场较窄,像散
较牛顿式严重,同时有少许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折反射望远镜(Catadioptric telescope)
采反射和折射的长处之型式,基本上和反射一样,也有反射式望远镜的缺点,为了消除偏离光轴的视野的慧星像差使用着透镜,且主镜为球面镜,比反射型容易研磨..
只介绍其中一种最为被广泛运用的折反射望远镜
施密特卡式
是1930 年由施密特(Schmidt)发明用作天文摄影。

主要是利用一球面凹镜作为主镜以消
除彗形像差,同时利用一非球面透镜(Aspheric Iens)放于主镜前适当位置作为矫正镜
(Corrector)以矫正主镜的球面差。

这样可以得出一个阔角(可达40一50度)的视场而没有
一般反射镜常有的球面差与彗形像差,只有矫正镜做成的轻微色差而已。

摄影用的施
密特望远镜,焦比方面可以做到很小(通常在f1至f3间,最小可达〃0.6),因此很适宜于
星野及星云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