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寄畅园导游词
无锡导游词
无锡导游词无锡导游词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锡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无锡导游词1鼋头渚是太湖北部的一处半岛,形似浮鼋翘首而得名。
在这里你可以游览庞大的园林群,坐船感受太湖的烟波浩渺,登太湖仙岛一探秘境,也可以在春日来此品赏樱花,体会郭沫若先生所赞“太湖佳绝处、毕竟鼋头渚”的意境。
鼋头渚位于无锡市区西南,这里三面环水,既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美景,又有小桥流水的山乡田园风光,是太湖山水景色最美之处。
太湖仙岛是鼋头渚必游之处,岛上有道教仙宫和道、佛两教石窟塑像,登顶岛上小山可环望四周,天气晴好时能看到湖面上的翩翩舟影,感受到太湖的浩淼之美。
每年春季的.樱花齐放是这里的一大奇观,更有热闹的樱花节。
登临鼋头渚半岛上的鹿顶山可环顾湖滨翠色,鼋头渚还有诸多古迹和旧时的名流显贵所建的私家园林,比如包含了“太湖佳绝处”门楼和长春桥的横云山庄、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广福寺等。
而细细品味随处可见的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等遗存,也是游鼋头渚的一大乐趣。
另外,若有时间还可去万浪桥看看,这里是观赏太湖落日的好地方。
鼋头渚风景区的充山大门(正大门,景区东南部)可进可出,犊山大门(景区北部)只出不进,整个景区主要由鼋头渚半岛、太湖仙岛、中犊山组成。
所有景点游览下来,大约需要一整天。
对于大多数游客,一般推荐精华游法:游船码头—太湖仙岛—太湖佳绝处—横云山庄—鼋渚春涛—广福寺—鹿顶山。
无锡导游词2寄畅园位于无锡惠山东麓、锡惠公园之内,是无锡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寄畅园引惠山泉水成为园中水景,巧妙地利用借景手法,在园内可以见到远处锡山上的龙光塔倒影在池塘的景象,布置相当别致。
寄畅园曾是明朝归乡官员的私人园林,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园内以假山池塘为中心,有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环绕池水。
寄畅园 导游讲解词
寄畅园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锡惠山麓,别称秦园,为宋代词人秦观的后裔秦金创建明正德年间,原名“凤谷行窝”;后经第三代园主秦耀及秦氏后裔的改造,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
作为山麓别墅式园林的典范,寄畅园强调“山林野趣”,以巧妙的借景、神秘的引泉、精美的理水、自然的叠山等造园手法,创造出自然和谐的山林胜景,寄托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穿过门厅,眼前看到的是“凤谷行窝”大厅。
堂前两侧分别有“侵云”、“碍月”两个门洞。
“侵云”指的是锡山龙光塔影,“碍月”则框出了惠山西岭月色。
大家请看,前面这座假山就是八音涧的入口了。
“八音”指的是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合奏出“高山流水”的天然乐章。
眼前这座硬山式厅堂式建筑是嘉树堂。
在嘉树堂前有一幅抱柱楹联:瑶台倒影参差树,玉镜平开远近山。
这对联说得正是堂前的美景。
您看,池水倒映着园中的知鱼槛、郁盘亭等建筑,远处的锡山和山顶上的龙光塔也被借景入园,相映成趣,小中见大,形成了“山池塔影”的景象。
继续向前,这座深入水中的方亭,叫做“知鱼槛”。
它三面环水,是当年秦耀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
知鱼槛的名字从何而来呢?在《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哲学对话——庄子说:“水中那从容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
”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今天,这对话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悬挂在知鱼槛的粉壁上。
秦耀年少得志,平步青云,不料却在壮年时被同僚排挤,罢官回锡,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无奈的选择。
他在心灰意冷之际便只好放逐自我,寄情山水。
他曾为此景点赋诗一首感慨道:“槛外秋水足,策策复堂堂;焉知我非鱼,此乐思蒙庄”,秦耀感悟到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淡看荣辱,冷眼繁华,处事淡定,身处世而心逍遥,山水与你融合在了一起,做一回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何妨呢?知鱼槛还是欣赏寄畅园“借景”造园的绝佳之处。
寄畅园导游词 路线
寄畅园各位朋友,大家好!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14.85亩。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
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
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民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
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
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七次到寄畅园游览。
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
乾隆也题写了“玉嘎金枞”,他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因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路线:南门厅—凤谷行窝—秉礼堂—碑廊—含贞斋—九狮台—八音涧—锦汇漪(鹤步滩)—七星桥—曲廊—知鱼槛—郁盘亭—美人石—御碑亭—卧云堂—邻梵阁—南门厅朋友们,我们现在是在寄畅园的南门厅,进入南门厅看到的是“凤谷行窝”大厅,穿过凤谷行窝左边的“碍月”门洞,眼前看到的一组小庭院,院子的南面便是秉礼堂了,庭院中的另一个建筑就是碑廊,朋友们请跟好,别掉队了,下面我们从北面出小院看到的建筑便是含贞斋,穿过树林看到的是九狮台,下面我们从案墩假山西入口进入的是八音涧,出了八音涧便是锦汇漪了,然后我们看到便是七星桥,走过桥我们来到了曲廊,自嘉树堂沿廊向前,只见有一方亭伸入水中,此亭名叫知鱼槛,大家随我一起沿长廊向北,看到的一座六角小亭,这便是郁盘亭了,朋友们,我们继续往东走,快到尽头的高墙前,我们看到的美人石,又名介如峰,石前便是乾隆御笔的御碑亭,来,大家这边集合一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卧云堂,大家向前走,看到的是邻梵阁,最后我们又回到南门厅来了。
寄畅园钱氏家祠的导游词
寄畅园钱氏家祠的导游词各位游客,我们所在的就是已有将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寄畅园。
它属于江南园林,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面积不大,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入围内,以有限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的总体布局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势若相连。
东为亭榭曲廊,相互对映。
园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锡山龙光塔为借景,近览如深山大泽,远眺山林隐约。
山外山,楼外楼,空间序列无穷尽。
今天我们游览的路线是这样的:首先游览凤谷行窝,穿过左边的“碍月”门洞,就来到了寄畅园的钱氏家祠,再巡曲廊而行,来到了含贞斋,穿过树林就能看到九狮台,然后沿着小径来到八音涧,出来后,我们看到的是嘉树堂,过七星桥,前往知鱼槛游览,出知鱼槛后,往前走,就能看到的是郁盘亭,接下来就是先月榭,然后看到一片水面,就是锦汇漪,卧云堂,接下来欣赏美人石,最后回到凤谷行窝。
今天我们游览的重点是知鱼槛。
各位游客,接下来我们所到达的是知鱼槛。
知鱼槛为方形亭式水榭,歇山顶,三面临水,是当年秦耀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
这三面有坐身栏板的栏杆叫吴王靠,游人可以舒服地坐倚于此,欣赏快乐的`游鱼。
这也点名了“知鱼槛”名字的出典。
在《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哲学对话——庄子说:“水中那从容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
”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呢?”今天,两者对话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悬挂在知鱼槛的粉壁上。
知鱼槛非但能知道鱼的快乐,更能知道寄畅园造园艺术的美妙。
先看假山山脚和水池结合部位的鹤步滩,充分展现出自然山水的意境。
再看假山本身,他堆叠的就像惠山余脉一样,虽人作,宛若天开。
既丰富了山的风景层次,又是将惠山借景入园的过渡点。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往南便是三层的“凌虚阁”高出林梢,可俯瞰全园之景。再折而西,跨润过桥 登假山上的“卧云堂”,旁有小楼“邻梵”,“登之可数(惠山)寺中游人”。 循径往西北为“含贞斋”,阶下一古松。出含贞斋循山径至“鹤景”和“栖元 堂”,“堂前层石为台,种园的总面积为9900平方米,园内的山水骨架构成了园景的核心。水池偏东, 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形成了山水骨架的主体。据统计,假山约占全园面积 的23%,水面占17%,两者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总结:
寄畅园这座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艺术特征吸引了无数游客 的眼球。从总体布局到山水骨架、建筑格局以及园内景点等方面,寄畅园都展 现出了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 美丽景观和宁静和谐的氛围。
通过对寄畅园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园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寄畅园: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
当提到寄畅园,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这个位于 无锡市惠山脚下的古典园林,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深 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1、环境特色
寄畅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它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巧妙地 利用地形,将湖光山色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亭台楼阁、 廊榭轩馆错落有致,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五、植物配置
寄畅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园内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更有 假山、水池等元素相互映衬。植物配置与园内建筑、山水等元素相互融合,形 成了一个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丽景观。
六、借景艺术
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巧妙地运用了借景艺术。通过借景,将园外的锡山龙光塔 等景观引入园内,使园内景色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借景艺术的运用,不仅增强 了园林的空间层次感,也使得园内景色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寄畅园导游词
寄畅园【景点概况】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寄畅园游览,作为一座江南名园,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利用原惠山寺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官场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间,构景二十,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不仅多次游览寄畅园,而且还以寄畅为蓝本,在北京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艺术,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各位游客朋友,寄畅园的概况就介绍到这里,今天的游览线路是这样安排的,从我们所在的凤谷行窝开始,经过秉礼堂,含贞斋,然后走过八音涧,横跨“七星桥”,经过鹤步滩,就看见著名的知鱼槛了,经过郁盘亭先月榭凌虚阁、介如峰,最后到达卧云堂,回到凤谷行窝。
【凤谷行窝】我们现在所站的就是“凤谷行窝”大厅,三门敞厅正中悬挂朱屺瞻所题写的匾额。
凤谷行窝是寄畅园最早的名字。
现在的大厅是清雍正年间改建的,厅前柱子上挂着翁同龢的楹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凤泽洁畅,气爽节和。
”走廊东门叫“侵云”门,“侵云”为锡峰塔的别名。
西门为“碍月”门,因九龙峰高阻碍月色,故名“碍月”。
【秉礼堂】从“碍月”门出来,是一座苏式小庭院,院子南面的“秉礼堂”,古朴典雅,是寄畅园中的园中园。
【含贞斋】从北面出小院,就是“含贞斋”,这里原是明代园主秦耀读书处,这位官场失意的园主喜欢吟咏“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的诗句,借陶渊明直抒胸臆。
清代,这里改作“宸翰堂”,用来珍藏康、乾二帝赐给秦家的墨宝。
穿过树林,看到的是“九狮台”。
九狮台是根据《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的大型假山,整座假山看上去像九只用太湖石叠成的巨大的雄狮。
寄畅园导游词--word范文资料
寄畅园导游词寄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秦金死后,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以下是关于寄畅园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寄畅园导游词各位游客: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I4.85亩。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1988年寄畅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历史沿革和得名由来】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
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
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民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
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
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畅园游览。
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
无锡寄畅园简介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其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全园虽小,但因布局巧妙,造园手法精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是寄畅园的简介:寄畅园是中国江南古代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位于惠山古镇4A景区惠山东麓,前临溪流,后倚竹冈。
全园以巧妙的借景、因地制宜、精巧玲珑等建筑手法和别致的建筑布局将园外美不胜收的惠山寺众山之景和园内潺潺流水的锦砾山和狭长土地联系起来,使园内外的山光水色和园林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园内古木众多且都经过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有“古惠山名园”之美誉。
整个园林以山水为主,园中建筑以廊桥、亭子为主,融和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廊桥和亭子在园中错落有致,让人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建筑之美。
此外,寄畅园的四季景色也非常迷人。
春天,园中的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夏天,园中的竹林和芭蕉给人以清凉之感;秋天,园中的桂花、菊花争奇斗艳;冬天,园中的蜡梅和翠竹为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寄畅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变迁是清康熙年间,园归侍郎王兰治所有,他在园中建书楼藏书,取《兰亭序》所言“寄畅山水之间”句,把园林题名“寄畅”,并列入无锡“五园林”。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园主将此园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寄畅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无锡寄畅园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它以山水为主,建筑布局巧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它的历史悠久,曾被列为无锡“五园林”,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皇帝的称赞。
总之,无论是对于古典园林爱好者还是对于只是想欣赏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锡寄畅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寄畅园如今已成为惠山古镇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解说导游
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解说导游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无锡的寄畅园。
我将担任您今天的导游,为大家讲解寄畅园的历史和景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寄畅园的背景。
寄畅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清代文人茅盾的故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也被誉为“茅盾故居”。
园内的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结合了江南园林的特点,布局合理、风景优美。
园内主要分为前部花园和后部住宅两大区域。
首先,我们首先来到前部花园。
前部花园以水景为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园内的两个池塘,分别命名为“碧水”和“春潮”。
碧水池占地宽广,水面清澈,四周栽有各种水生植物,非常美丽。
春潮池则以人工瀑布为特色,从顶部流下的水柱仿佛春潮涌动,景色十分壮观。
在花园的其他角落,你还可以看到精心种植的各种花草树木,例如桃花、牡丹、梅花等。
在春季和秋季,这里的花朵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接下来,我们来到寄畅园的后部住宅区。
这里是茅盾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创作伟大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
园内的建筑按照传统的四合院风格设计,布局合理,环境宜人。
在茅盾的原居室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书桌、书架和一些个人物品。
据说,茅盾在这里度过了他创作非常著名的小说《子夜》和《春树细雨》等作品的岁月。
总的来说,寄畅园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与文学价值于一身的园林。
它既有独特的江南园林风格,又富有茅盾的文化底蕴,是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和自然景观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感谢您选择来寄畅园参观游览,希望您能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
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寄畅园
寄畅园各位游客: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寄畅园。
寄畅园是锡惠公园的园中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间。
第一代的主人秦金,号凤山,因园子建在惠山的山谷里,因此,取名“凤谷行窝”。
第三代园主秦耀因蒙受不白之冤,被革职回乡,于是他寄抑郁之情于山水间,并用了8年时间对园子进行改造,并取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荫”的诗句,将祖辈的“凤谷行窝”改名寄畅园,一直沿用至今。
寄畅园属于江南园林,但与苏州园林的精巧雅致相比,寄畅园总体给人一种“山林野趣、苍凉寥阔、古朴清旷”的风格,属山麓别墅园林。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约15亩,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风光揽入园中,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所以,康熙,乾隆两帝对寄畅园十分垂青,多次到寄畅园游览,乾隆更在颐和园仿建此园,就是今天的谐趣园。
寄畅园不仅体现了无锡园林的精髓,而且代表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线路:凤谷行窝──秉礼堂──含贞斋──八音涧──嘉树堂──七星桥──知鱼槛──郁盘──先月榭──锦汇漪──卧云堂──美人石──邻梵阁──凤谷行窝。
各位游客朋友,寄畅园的概况就介绍到这里,今天的游览线路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从我们所在的凤谷行窝开始,经过秉礼堂,含贞斋我们来到的是九狮台,然后走过八音溅,经过鹤步滩,横跨“锦汇漪”的“七星桥”,就看见著名的知鱼监了,经过郁盘亭、美人石,最后到达邻梵阁,回到凤谷行窝。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著名的“知鱼槛”了,园林中建筑的名字常含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知鱼槛”名字正源于《庄子.秋水》篇中庄子和惠子之间关于“鱼之乐”的对话,请抬头看这块匾额: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康乾最喜爱的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
康乾最喜爱的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寄畅园位于无锡滨湖区锡惠公园内,坐落在海拔329米的“江南第一山”惠山的东麓,属山麓型别墅园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寄畅园池景“寄畅”二字源自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寄畅园又名“秦园”,为北宋词人秦观的后裔、曾任兵部尚书的秦金建于明嘉靖初年(约1527年前后)。
寄畅园历岁500年,是故事最多的江南名园。
其盛衰兴废如一首历史长歌,吟唱着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命运变迁。
1952年,秦氏后人、末代园主秦亮工将其献给了国家。
亭廊寄畅园是康熙、乾隆最喜爱的,没有之一的江南园林。
自康熙23年(1684年)到乾隆49年(1784年)的一百年间,康乾各南巡6次,二人每次必游此园,并留下了许多题赞文字。
寄畅园的园名为乾隆御书。
康爱寄畅园的“山色溪光”,乾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故“爱其幽致”。
在寄畅园的白墙上可以看到“山色溪光”和“玉戛金枞”两块石匾,分别是康熙和乾隆的御笔,戛指流泉,枞指假山。
以寄畅园为范本,康在颐和园修“畅春园”,乾在圆明园修“廓然大公”(也称双鹤斋),又在颐和园修“惠山园”。
廓然大公如诗如画,尤以叠石为著,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嘉庆帝也极为喜爱,他凑趣诗赞曰: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
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
毁于战火的廓然大公寄畅园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各种景观绕水而建,以建筑凝练、古木参天,尤以借景巧妙、理水高致、叠石精彩而闻名天下,在江南园林中凤立鹤群。
寄畅园的水来自园外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
惠山泉大名鼎鼎,被唐代茶圣陆羽封为“天下第二”,被中唐诗人李绅赞为“人间灵液”,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因此被简称为“二泉”,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二泉映月”和二胡大师瞎子阿炳。
惠山泉“锦汇漪”濒临水池,位于寄畅园的中心,池北的土山则与高高在上的惠山浑为一体,因其集汇众多美景而得名。
锦汇漪的池水明亮如镜,将山影、塔影、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揽池中。
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4篇
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4篇Wuxi Jichang Garden guide words编订:JinTai College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2、篇章2: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3、篇章3: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4、篇章4: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无锡寄畅园是一个优美的风景旅游景点,有很多游客被吸引来参观,导游要做好无锡寄畅园的解说词,介绍无锡寄畅园景点特色给游客知道。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欢迎参考!篇章1: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寄畅园位于无锡惠山东麓、锡惠公园之内,是无锡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寄畅园引惠山泉水成为园中水景,巧妙地利用借景手法,在园内可以见到远处锡山上的龙光塔倒影在池塘的景象,布置相当别致。
寄畅园曾是明朝归乡官员的私人园林,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园内以假山池塘为中心,有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环绕池水。
还引“二泉”(惠山泉)水注入沟涧,因潺潺有声,被称作“八音涧”。
园内另有园中园“秉礼堂”、园主曾经的书斋“含贞斋”等建筑。
寄畅园深受清朝康熙、乾隆二帝的喜爱,他们南巡数次必游此园,如今还能看到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枞”御书石匾额各一方。
就连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以及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已毁于战火),也是仿寄畅园而建。
此外,园内大树参天,还是消夏小憩的好去处,而秋季来更可见到绚彩的红枫与银杏。
篇章2: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无锡寄畅园景点介绍
无锡寄畅园景点介绍无锡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后期园林式古典建筑。
它始建于南宋,历经宋、元、明、清,并在民国初年重修,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造。
它的总面积有3000多亩,以“寄畅园”为主体,由一大片翠竹林,一大片湖泊,一大片庭院构成,有长江、淮河、江海三大景观,以及精巧的琼楼、花林、喷泉、小桥流水等景观,整个园林非常漂亮。
无锡寄畅园景点颇多,如门楼、凤翔楼、湖心楼、碧海楼、新馆、春江楼、古堤、古树、古桥等,特别有凤翔楼和湖心楼,此两者为南宋建筑,也是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凤翔楼共有三层,楼身为石砌的建筑,四周有护城河,楼前广场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湖心楼为六层砖木结构,楼前湖上有石雕岛,古树参天,景色宜人。
无锡寄畅园还有很多古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梅花林,位于园内的湖心岛上,梅花林有300多株,每年2月将会盛开,满园素雅的梅花,醉人的芳香,让人不禁感叹其神奇之处,梅花林也成为了无锡寄畅园的一大特色。
无锡寄畅园还有一处独特的景点,那就是古堤。
古堤分为三段,每段有一条河,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河水清澈,草木苍翠,整条河道160多米,直径3米,河水深1.5米,两侧有石桥,桥上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水,有水草,鱼儿游动,景色宜人。
无锡寄畅园的另一特色是喷泉。
园内有11座喷泉,位于池塘边,花园里,山坡上,景观广场上,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高达24米的“孤翁喷泉”,它位于园内中心位置,池水面积1000多平方米,喷泉高度24米,犹如一支玉竿,排列成一个组合而成,灯光照明,晚间更是壮观。
无锡寄畅园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它历经千年变迁,经历了多次改造,古老的建筑,葱郁的植物,洁白的池塘和碧绿的湖泊,整个园林非常美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景点,也是一座特殊而又宁静的景点,值得一游。
【最新】无锡导游词范文3篇-范文word版 (2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无锡导游词范文3篇本文目录1.无锡导游词范文2.无锡环城古运河导游词3.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的主题园区,以传承历史、彰显时代的特色,将传统的佛教文化与科技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
随着灵山三期开园,灵山胜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佛”是展现了佛祖四相成道的过程:出生、降魔、说法、涅槃;“法”代表佛法,是佛教中的精髓,以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梵宫广场等景观展现。
“僧”是以灵山禅修中心、慈恩宝塔、灵山佛学院等禅修为代表;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构成了三大奇观。
刚刚我们了解了佛的一生,现在看到的就是佛法的展现,有金色梵宫、红色坛城、绿色广场、蓝色圣海。
灵山梵宫是灵山胜境三期工程的核心建筑,因世界级佛教盛会应运而生。
站在世界的高度,灵山梵宫不仅是一座全新地标式的会址建筑,更以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建筑形态、品类繁多的艺术瑰宝以及感触心灵的全新体验带给人们太多的感叹与震撼。
走近她,以一种始终仰视的姿态。
站在梵宫广场,佛教三大语系的汉传、南传、藏传的特色建筑鲜艳夺目。
在梵宫的正南面,与梵宫遥相呼应的建筑就是“五印坛城”。
坛城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藏传佛教风格的建筑,“五印”代表五方五佛,也代表佛的五种手印相,分别为:施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触地印、定印。
坛城代表佛的世界,我们在这建造五印坛城就是让大家感觉到佛的完美世界,登上坛城大家可以根据地面所画的标志绕着坛城走一圈,代表对佛的尊敬。
东南面是南传佛教中代表建筑---曼飞龙塔。
屹立于曼飞龙塔基座上的主塔与子塔的整体造型,都是多层葫芦相垒形成的圆锥形体。
主塔居于塔基中央,8座小塔分布在主塔周围,形成八角之状。
无锡寄畅园导游词
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无锡寄畅园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无锡寄畅园导游词1各位游客: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I4.85亩。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1988年寄畅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历史沿革和得名由来】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
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
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民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
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
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畅园游览。
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
乾隆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因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寄畅园导游词范文
【寄畅园导游词】寄畅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德胜门街道兴隆巷8号,是一座集园林、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江南园林。
园内建筑分布密集,种类繁多,有池塘、小桥、流水、落花、假山,景色优美,气氛恬静。
历史沿革寄畅园建造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最初叫做宣和公园。
在清朝末年,园内曾经被皇族购买为私家花园。
后来,它被一个民营企业家收购,改名为寄畅庭。
在1949年以后,该园成为一个公园,并正式更名为寄畅园。
园林景观寄畅园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除了仿古建筑群外,还有曲水流觞、花草树木、水池小桥,营造出了江南园林的传统氛围。
园内的古建筑群建筑风格独特,以洛阳建筑为主,巧妙融入了南北园林的元素。
如“小三义”是一组台阶阶梯式建筑,是园内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园内还有一座比较古老的石香亭,建于明朝时期。
游花草树木区游客在游览寄畅园时无论不论季节都能欣赏到不同的花和树。
春季有樱花和都是花开可以让人欣赏。
夏天有海棠花、荷花等,秋季有菊花、映山红,冬季有香樟、梅花,四季开花,香气四溢,让游客在花海中尽情享受五感的感知,回归自然。
游水景区寄畅园园内有两个泉池,分别是东泉池和西泉池。
其中东泉池原本是明代的一个“浴池”,现在是一个清澈见底带着幽深之味之池。
而西泉池则是园内最大的池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水景区,周围种植着参天大树,凉爽怡人,人们可以在这里观赏水上景色,垂钓钓鱼,或者乘船漫游水上。
既是一种休闲娱乐,又是一种品味生活的体现。
特色文化寄畅园是一个具有南京特色的江南园林,同时也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园内展出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品,包括瓷器、陶器、书画、青铜器等。
这些文化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
寄畅园作为南京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无论是审美还是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意义。
如果有机会,您不妨来一次寄畅园之旅。
【2018最新】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1页)
【2018最新】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苏无锡寄畅园导游词,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各位游客: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I4.85亩。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1988年寄畅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
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
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民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
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
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畅园游览。
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
乾隆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因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寄畅园讲解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无锡的一座著名园林。
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私家园林,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下面是对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1. 寄畅园的历史:寄畅园始建于明代,原名"南院"。
清代时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风貌。
在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和清代的不同风格。
2. 寄畅园的布局:寄畅园的布局十分精致,园林分为三个部分:中园、东园和西园。
中园是园林的主体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建筑和景观。
东园和西园则是中园的延伸,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和层次感。
3. 寄畅园的建筑:寄畅园内的建筑主要有水榭、亭子、廊桥等,这些建筑都巧妙地融入了园林的景观中,使得园林的整体感更强。
4. 寄畅园的植物:寄畅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使得园林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尤其是园林中的古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为园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5. 寄畅园的文化价值:寄畅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植物都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上就是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寄畅园导游词各位游客:在无锡有一座近500年历史的名园,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游览的寄畅园。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约15亩。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入园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1988年寄畅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麓(lù):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寄畅园历史沿革和得名由来】关于寄畅园的创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故名“秦园”。
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1467-1544年),字国声、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1049-1100年)的第1 7代孙。
秦金在明正德、嘉靖年间,经历两都(北京、南京)出任了五个部的尚书(南京礼部、北京户部、南京户部、北京工部、南京兵部)。
时称“九转三朝太保,两京五部尚书”。
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秦金辞官告老还乡。
归休4年间(嘉靖十年,朝廷复起用他为南京户部尚书),利用原惠山寺的“南隐”和“沤ōu寓”两僧舍建造一座别墅,因秦金号“凤山”,故初名“凤谷行窝”,初步奠定了园林的雏形。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邦宪(1907-1946)是秦观的第32代孙。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燿(1544-1604年)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从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凤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
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lài,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后以“仁智乐”指遨游山水的乐趣。
濑,一般是指激流。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秦燿的曾孙秦德藻(1617-1701年)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涟(字南垣yuán)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鉽(shì)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
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寄畅园游览。
两个皇帝14次巡游江南,每次都住这里,为什么呢?高宗乾隆说出了原委,他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深爱其幽致”,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
乾隆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园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各位游客:寄畅园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随我到园中去参观。
【凤谷行窝---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各位:在进入门厅后,左侧墙壁上,嵌刻的是明代石刻《寄畅园记》。
过门厅,天井里有两块刻石,右边是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概括园内景色;左边是乾隆题写的“玉戛jiá金枞cōng”(玉戛指流泉,金枞指假山),“戛”和“枞”,都有敲击之意。
“玉戛金枞”,出自“枞金戛玉,水乐琅然”。
大意是,敲击金属和玉石做的各种乐器,发出清朗的声音,赞美园内八音涧的美妙泉声。
凤谷行窝往前是“凤谷行窝”大厅,三门敞厅正中悬挂朱屺瞻所题写的匾额。
凤谷行窝是寄畅园最早的名字。
寄畅园第一代主人秦金,号“凤山”,惠山俗称龙山,以“凤谷”相对,指出此地是“凤藏龙山”的风水宝地。
现在的大厅是清雍正年间改建的,厅前柱子上挂着无锡金石家高石农篆书翁同龢的楹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凤泽洁畅,气爽节和。
”走廊东门叫“侵云”门,透过此门可眺望龙光塔影,塔身仿佛高耸入云,故名“侵云”。
西门为“碍月” 门,穿过此门可眺望九龙山峰(惠山),因峰高阻碍月色,故名“碍月”。
秉礼堂从“碍月”门出来,是一座苏式小庭院,中间是小水池,用太湖石围砌。
周围红柱回廊连接整个庭院,廊的两端各有一个月洞门,分别叫“含翠”和“凝秀”。
在廊壁上嵌有一部分《寄畅园法帖》石刻。
院子南面的“秉礼堂”,古朴典雅,装饰扇木格子落地长窗,共有18扇。
这里是执掌礼仪的场所,据说此堂题名是为纪念关公。
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
曹操为此佩服至极。
园主人更是敬佩关公,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含贞斋、九狮台从北面出小院,坐西朝东的三门古屋,是“含贞斋”,这里原是明代园主秦燿读书处,这位官场失意的园主喜欢吟咏“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的诗句,因此斋名也就叫作“含贞斋”。
屋前两棵银杏树,高大挺拔,在它的后面种植着大片桂花树。
穿过树林,看到的是“九狮台”。
九狮台是座大型假山,整座假山看上去像九只用太湖石叠成的巨大雄狮。
据说这是根据元代无锡大画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的。
【八音涧---嘉树堂---锦汇漪---七星桥---涵碧亭】八音涧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前面便到了“八音涧”。
此涧是根据晋代左思“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名句而命名的。
八音涧是选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黄石,堆砌了一条前高后低、三曲四弯的石涧,长36米。
同时,沟通惠山“天下第二泉”,引进泉水,流经石涧。
泉水充沛时涧内泉水潺潺,叮咚作响,顿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枞金戛玉的交响乐,就回荡在山水之间,人行其中如行幽谷中。
八音涧边假山群中的这些古树,都是有二三百年树龄的古樟,它们枝繁叶茂,最大的胸围有4米。
我国古代造园学说,不仅注重因地借景,还注重因地借声,来丰富园景。
八音涧就是采取因地借声的造园艺术,从流水中引出声响,用清水自然的声音,替代丝竹管弦之声。
这样,就能从流水的天籁之音中,静静地悟通人生哲理。
我国古人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既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为之八音。
《乐记》中曾记载为:“土曰埙,竹曰管,革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乐器大部分已经失传。
直到1978年,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国宝编钟及编磬及其他失传的乐器,随着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而重放异彩。
人们才有机会见到这些几千年来只有文献不见实物的精美的宫廷乐器,重新聆听他们的声音。
嘉树堂嘉树堂是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1993年全面翻修,恢复明代硬山式建筑风格。
游客站在堂前,南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鱼槛、郁盘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地塔影”的奇妙景象。
这是寄畅园小中见大建园风格的体现。
嘉树堂东面是“浣绿”廊门,而出西边“闻韵”廊门。
锦汇漪嘉树堂前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是“锦汇漪”,因为它汇集全园锦绣景色而得名。
而整个寄畅园的风景正是围绕着这一流池水为中心而展开的。
“锦汇漪”南北长,东西狭,面积仅有2.5亩,却显得开阔明朗。
东面是临水亭廊,西面地势高处造假山,水面上筑有石桥,使水面成为不规则的巨大镜面,把周围的山影、塔影、廊影、亭影、树影、花影和人影汇集在池中。
七星桥、涵碧亭这“锦汇漪”上的石桥,用7条石板直铺而成,因名“七星桥”。
七星桥东面临水的是飞檐翘角的“涵碧亭”,亭后的古樟已有400多年历史。
【知鱼槛---鹤步滩---郁盘亭---凌虚阁---美人石---卧云堂---邻梵阁】知鱼槛、鹤步滩过了七星桥顺路往前,只见有一方亭伸入水中,此亭名叫“知鱼槛”。
它三面环水,是当年秦燿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
建成以后园主人常常在此凭槛观鱼,怡然自得。
亭中的匾额是张辛稼所书,中间悬挂着吴永康画的观鱼图。
在《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哲学对话——庄子说:“水中那从容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
”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今天,这对话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悬挂在知鱼槛的粉壁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古同“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知鱼槛”对面是“鹤步滩”。
它是园中的主山,用当地山石围叠,并用土夯实。
造园者把这里的假山当作惠山余脉来处理,使它们气势相连,假山脚下有弯曲谷道,洞水顺流而下,水石相谐,情趣盎然,好似成群白鹤栖息漫步,因此取名“鹤步滩”。
郁盘亭从“锦汇漪”东岸沿长廊向南,再往前看到的是一座六角小亭,亭名“郁盘”,取自王维《辅川园记》中“郁郁盘盘,云水飞动”之句。
亭中青石圆台和石鼓凳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秦氏旧物。
郁盘亭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清朝惠山寺有位老和尚,棋艺高超。
乾隆游惠山时,便和他在青石圆台上对弈。
结果,乾隆连连得胜、他想:我的棋艺远不如老僧,为何反而连连得胜?无非我是皇帝,他不敢取胜罢了。
后查明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因此乾隆虽然获胜,仍郁郁不欢,后人就把此石台取名“郁盘”,亭就叫“郁盘亭”了。
由郁盘亭向北的长廊叫“郁盘长廊”,为秦燿改造园林时所建。
旧廊前后古木成荫,郁郁葱葱,墙上漏窗外竹石花木若隐若现。
游客仔细看会发现,这里的廊柱特别高,这条长廊也特别高敞。
因此在廊内举目四望,“锦汇漪”对面的高大树木,以及雄伟的惠山也能一览无遗。
凌虚阁顺着郁盘亭走到南端,到达寄畅园的东南部,这座园内最高的古建叫“凌虚阁”。
此处是俯视园内外景色,近看惠山街景,远眺惠山、锡山的最佳之处。
凌虚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屡毁屡建,现在的凌虚阁是2000年重建的。
阁上悬两块横匾,上匾为阁名,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1924~2004年)书,下匾“江南胜迹”,为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07~2000年)题。
两教的会长在这里和谐相处,携手为寄畅园“做广告”,十分罕见。
美人石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向南走,在快到尽头的高墙前,这座三米多高的湖石,它倚墙而立,像窈窕淑女,在方池前以水为镜,梳理发妆。
所以人们都叫她“美人石”。
石前这个长方形的池塘,叫“镜池”。
游客欣赏“美人石”一定要站在方池的西南角,少女楚楚动人的神态才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您的面前。
石前的御碑亭里有乾隆的御笔。
乾隆来此游览时,认为此石巍然昂首,有大丈夫气魄,将它改名为“介如峰”。
园主人为此特意把乾隆的题字和题诗刻成石碑,立在镜池前面。
各位游客,大家看一下石的南墙角,有一块不显眼的石头,好像一只癫蛤蟆,对着美人石张口垂涎,真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卧云堂顺凌虚阁前向西,即为寄畅园的主体建筑之一的卧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