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原材料进料检验是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后续的生产中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主要包括进料样品的采集、仪器设备的校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检验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的具体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首先,进料样品的采集是原材料进料检验的重要环节。
采集样品时,应根据生产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样品污染和变质。
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手工接触,采用无菌采样器具或自动取样系统。
采样前应对采样容器进行洗净和消毒,确保容器内无杂质。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氧化、水解和挥发等影响样品质量的因素。
其次,仪器设备的校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并有相应的校准记录。
校准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仪器设备的使用也应符合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对进料样品的检验方法应根据具体的原材料特点和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和残留物检测等。
在选择检验方法时,应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同时,还应考虑检验方法的费用和检验周期,避免因检验周期过长而影响生产进度。
在进行原材料进料检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同时,还应保存样品的备样,以备日后需要进行复检。
综上所述,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能有效应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
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原材料入厂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是最基本的检验环节,通过肉眼观察原材料的色泽、形状、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污染等情况,以此来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对于金属原材料,需要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氧化、锈蚀等情况;对于塑料原材料,需要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和污渍。
其次,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根据不同的原材料特性,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例如拉伸强度、硬度、密度、熔点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判断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以此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再者,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金属、化工原材料等,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了解原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判断原材料的纯度和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进行微生物检验。
对于食品、药品等原材料,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以确保原材料不受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检验是保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执行。
最后,进行环境保护检验。
对于环保型原材料,需要检验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其可降解性、是否含有有害物质等。
环境保护检验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
总之,原材料入厂检验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安全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因此,各生产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并加强执行,确保每一批原材料的质量可控。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2)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 对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污染、变质、受损等情况;3.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例如颜色、纯度、含水量、PH值等;4. 检查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是否有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5.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产品要求;6.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进行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无污染、无损伤等;2. 进行产品尺寸、重量等量化指标的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检查产品是否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要求;4. 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5. 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 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规定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规定一、总则原材料进厂检验是指对厂家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安全、外观等方面的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并且不对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本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的程序和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二、检验范围1.原材料的外观检验,包括外观色泽、形状、气味等;2.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包括含水量、密度、粗度、PH值等;3.原材料的安全性检验,包括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4.原材料的适用性检验,即对原材料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适用于特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
三、检验人员进厂检验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进厂检验工作。
他们应该严格遵守检验管理规定,并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
四、检验过程1.厂家送货前应提前通知公司的进厂检验人员,以保证能够及时安排检验工作。
2.原材料到达公司后,进厂检验人员应及时查验送货单和货物标识,以确认货物和送货单是否一致。
3.进厂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验、质量检验、安全性检验和适用性检验。
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要与厂家进行沟通,并及时记录检验结果。
5.检验完成后,应填写检验报告,并将其存档备查。
五、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如果原材料经过检验发现质量不合格,应立即通知厂家,并要求其进行整改或替换。
2.公司应与厂家协商解决不合格原材料的问题,并妥善处理退货和赔偿事宜。
3.不合格原材料应进行隔离,确保其不会被误用或混入到生产中去。
六、记录和报告1.进厂检验人员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并填写检验报告。
2.检验报告应包括原材料的详细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评价等内容。
3.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七、监督和改进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改进机制,定期对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1.定期评估进厂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1、机制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
(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下雨天为16%左右)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2、黄砂、尾矿砂、混合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
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3、0-5石屑(俗称石粉)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颜色发白发青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4.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小于90%),含水率超过5%,按超过值的实测值扣除。
4、5-10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0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2%。
5、10-15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5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6%。
6、10-20mm石灰岩(1-2碎石)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要求
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要求一、前言原材料入厂检验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要求,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关键控制点1. 样品采集在原材料入厂检验中,样品采集是第一个关键控制点。
检验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和相关标准,从不同批次中随机采样,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原材料入厂检验中的重要环节。
检验人员应对原材料的表面质量、颜色、气味等进行仔细观察,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 化学成分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材料,检验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成分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防止原材料质量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4. 检测技术要求在原材料入厂检验中,检验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检测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熟悉各类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信息记录与处理入厂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合理处理,建立完善的检验档案,为后续的质量跟踪提供可靠依据。
三、标准要求1. 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原材料入厂检验应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2. 遵循国家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原材料,检验人员应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 坚持零容忍原则在原材料入厂检验中,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坚决采取退货或淘汰处理等措施,坚持零容忍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 持续改进原材料入厂检验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检验方法,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
结语原材料入厂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键控制点和标准要求的合理执行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加强对原材料入厂检验的重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一、总则
1.1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是指在电气元件、原材料投入使用前,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由检验部门对其质量和规格进行检验。
1.2本检验规程适用于电气元件、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1.3本检验规程对供方要求:
(1)供方必须严格按照甲方的技术要求;
(2)供方所供应的电气元件、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3)供方应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技术和质量资料,以便核实和检验。
二、电气元件、原材料的检验项目
2.1入厂抽样检验
2.1.1规格符合性检验
对比产品标准规格,检验产品尺寸、外形、接头布置、介质等是否符合验收要求。
2.1.2抗拉强度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检验产品的抗拉强度,确保其耐用性。
2.1.3电气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检验产品的电气特性,确保安全可靠。
2.2产品全检
2.2.1抽样检验
依据样品检验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样品外观、尺寸、性能等。
2.2.2功能检验
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要求,检验产品的真实功能,以确保运行质量。
2.2.3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
入厂原材料验收标准
入厂原料质量验收及储存标准
1,技术人员负责对入厂原材料的品质进行确认,以确保原材料符合公司设备使用要求;
2,保管员负责对入厂原材料的采购计划、检斤、出入库核准登记等事宜进行确认;
3,入厂原材料的检验标准:
(1)入厂原材料如木材板皮,板块、木屑等,要求其中不得混有大量泥土、砂石等杂质;
(2)入厂原材料须经公司破碎机二次加工破碎后方能使用的,必须由技术人员确认;
(3)入厂原材料的含水率须≤20%,技术员负责对含水率进行检测,并保留相关数据存档备查;
(4)入厂原材料外观上不得有发霉、腐朽、长毛、变质等现象;(5)入厂原材料不符合公司需求标准时,车间主管领导负责让步接收的审批并保留相关数据,存档备查;
(6)入厂原材料让步接收时,采购负责人负责对采购成本进行评审、评估;
4,入库原材料的储存
(1)入库原材料应存放在原料库中指定区域内,严禁阻碍消防通道及作业车辆通道;
(2)入库原材料须干湿分离存放,并按批次,原料种类等有序合理
摆放;
(3)入库原材料的存放区域须做好防护及通风工作,防止原料出现发霉、变质、虫咬、鼠盗现象而造成损失;
(4)原材料的存放区域内须严禁烟火,并保证消防设施齐全;。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编制:审核:审批:公司1 范围本检验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设备用原材料..原材料包括型钢、条钢圆钢、矩形钢、六角钢、钢板、钢管等..2 检验人员必备标准GB/T 2975 钢及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 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222 弹簧钢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3077 合金结构钢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9787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_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1126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228 拉伸试验GB/T 232 弯曲试验GB/T 229 金属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法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的规定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光谱分析方法3 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根据零部件材料在产品结构上的重要性;将原材料分成A级和B级..详见表1 A级产品钢材一览表 ..A级: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人身安全或最终产品的主要使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如振动器固定架、筛箱侧板等部件的原材料..B级: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原材料;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表1 A级产品钢材一览表未列入此表的为B级4 原材料的检验规程原材料进厂后;库房管理人员首先依据订货合同进行包装质量、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材料数量、重量检查验收;然后填写“进货报检通知单”..检验人员在接到“进货报检通知单”后;应核查质量证明文件、订货合同等文件资料;按照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检验并做记录..B级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几何尺寸的测量;大型钢材全检;大批量小型材料每批抽检不少于5件;A级材料按照其质量特性按批进行检验;必要时委托第三方进行检验..参考表2 原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对不同钢材进行不同项目的理化性能试验;并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2 原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5 试样制备及送检要求原材料的理化性能取样由检验中心负责;严格按照相应材料标准规定进行;包括取样项目、数量和试样截取的位置、方向、加工余量及组批的正确性和取样的代表性等;送交试验室作理化性能试验..质检中心要把原材料制造方提供的检验资料和进厂后的检验资料存档保存..5.1 试验制备;参考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a)取样位置依照GB/T 2975要求;对型钢、条钢、钢板采用严格的取样部位规定..如圆钢的拉伸或冲击试验在1/4倍直径处;钢板的拉伸或冲击试验在1/4钢板宽度处..b)取样时;试料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保证有足够尺寸加工试样..c)气割方法取样;防止过烧、加工硬化而影响力学性能..试块边缘外至少留20毫米的加工余量..d)取样方向一般为钢材长度方向;也可根据产品标准规定..5.2 试验加工和检验5.2.1 金相和化学成分试块2件;参考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光谱分析方法和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进行试样的准备和试验..试块高度为25毫米;便于夹持;允许方形横截面或圆形横截面;方截面尺寸为20x20;圆截面直径为20毫米..上下两个面表面粗糙度小于Ra 0.8;便于试验前表面抛光..5.2.2 冲击试验试块3件;参考GB/T 229 金属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法进行试样的准备和试验..试料准备:从抽样产品上气割切取足够量的材料试料;长宽尺寸为100毫米;料坯加工:将试料进行机械加工;长宽均为80毫米;试样加工:最后磨削加工并加工成最终55毫米长;截面10×10毫米的最终试样..如果原材料厚度小于10毫米;可以制作截面10x5毫米的试样..5.2.3 弯曲试样3件;参考GB/T 232 弯曲试验准备试样和进行试验..试样厚度的规定:钢材厚度不大于25毫米时;试样厚度应为原产品厚度;否则;可机加工减薄至25毫米;并保留一侧原表面;试样长度= 1.57×板厚+弯心直径+140mm;弯心直径一般情况下等于板厚;选择时查相应原材料标准;如GB/T 700 碳素结构钢..试样宽度为20-50毫米;当钢板厚度超过10毫米;则试样宽度为2倍板厚..试样弯曲到180度以后;其拉伸面上沿任何方向不得有单条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5.2.4 拉伸试样2件;参考GB/T 228 拉伸试验准备试样和进行试验..矩形试样的拉伸标距:30×板厚开方后乘以5.6+10 mm拉伸标距截面处的宽度:30mm夹持部分宽度45mm原材料厚度超过25毫米;可以采用圆截面拉伸试样..5.3试样送检;首先准备好以下用于材料检测报告用的数据和内容:a)样品/项目名称:填写原材料类型、材质b)委托单位名称和地址c)原材料类型、材质、规格尺寸、数量d)检测依据材料国家标准e)检测项目如夏比冲击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化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f)试验方法针对检测项目的试验国家标准g)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温度等。
进厂原辅料质量判定标准
水份(%)
每天抽查同一个合同号进货量的20%,合成一个综合样做一个分析。
Mn (%)
每天抽查同一个合同号进货量的20%,合成一个综合样做一个分析。
Fe (%)
每天抽查同一个合同号进货量的20%,合成一个综合样做一个分析。
SiO2(%)
根据每天的取样作为综合样每周出具一个全分析,并且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做全分析一次。
≥83
79 - 83
≤79
粒度(10 - 30mm)(%)
同一厂家每车取样,然后综合为一个样进行筛分
≥90
80 - 90
<80
硫含量(%)
每天抽查检验一次。
<1
0.8–1.2
>1.2
2
兰炭
水份(%)
同一厂家每一车取样一个,每两车取的样做一个综合样进行分析。
对于粒度分析,如果现场取样时发现粒度偏大或偏小,或者有大量杂质存在,则单独取样进行分析。
≥97
92 - 97
≤92
1、合格产品表面不得带有泥土等杂质;2、让步接收产品表面有不超过1%的泥土;
3、超过1%的泥土为不合格产品。
粒度(20 ~ 60mm)(%)
同一厂家每一车取样一个,每两车取的样做一个综合样进行分析。
≥90
80 - 90
<80
4
铁矿石(球状)
Fe(%)
每天同一厂家进货量为一批,取样一个
CaO(%)
根据每天的取样作为综合样每周出具一个全分析,并且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做全分析一次。
MgO(%)
根据每天的取样作为综合样每周出具一个全分析,并且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做全分析一次。
Al2O3(%)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各种原材料每批进货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复印件,并进行以下检查:一、无缝钢管1、材料牌号:20钢2、.执行标准::GB/T699-19993、化学成分:C 0.17~0.24.、Si 0.17~0.37、Mn 0.35~0.65、P≤0.035、S≤0.035、Cr≤0.25委托化验室化验.4、检验执行标准:GB/T17395-1998随机每批抽一件取样.5、检查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二、圆钢和方钢的检查项目1、材料牌号:45钢。
2、执行标准.GB/699-1999。
3、化学成分: C0.42~0.50 Si 0.17~0.37 Mn 0.50~0.80S ≤0.035 P≤0.035 Cr≤0.25。
4、化验项目:C 0.42~0.50 S ≤0.035如有需要可按委托做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等成分分析。
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三、热轧钢板1、材料牌号:Q345B Q235A2、执行标准:GB/T1591-1994。
3、化学成分:Q345B:C≤0.2. Mn 1.00~1.60 S≤0.40 Si≤0.55P≤0.045 Q235A:C0.14~0.22 Mn 0.30~0.65 S≤0.0502 Si≤0.3 P≤0.0454、检查项目: . Q345B尺寸检查厚度.8~16mm. 最大允许-0.2mm,检查厚度25~35mm. 允许-0.6mm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原材料进厂检验标准
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复合材料原材料检测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垂直轴风力发电机(200W、600W、1KW、4KW、10KW 等)原材料的质量及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3961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3、目的本标准是为员工及质检员提供的质量标准,以提高叶片质量,保证生产的叶片合格,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1、玻璃、碳纤维及其丝织物400g/m2玻璃纤维多轴向布及单向布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 质量 400g ±20g/m2具体依据各厂家标准为准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1% 均匀度 小于10% 起毛 轻微 蛛网 无 泡泡纱 无 浸润剂含量 小于1%30g/m2玻璃纤维表面毡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质量 30g ±2g/m2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5%破洞 无 起毛 无 浸润剂含量小于1%200g/m2玻璃纤维方格布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 质量 200g ±10g/m2具体依据各厂家标准为准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1% 均匀度 小于10% 起毛 轻微 蛛网 无 泡泡纱 无 浸润剂含量 小于1%2、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真空导入工艺聚酯树脂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颜色 透明为红色液体 密度 1.1-1.2g/cm3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 无 粘度80-120厘泊 25摄氏度 非挥发性物质含量 61%-67% CVKT-B-005 凝胶时间57-63分钟25℃-100g+MEKP1.5%200g or 400g/m2玻璃纤维短切毡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质量 200g or 400g ±20g/m2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5%破洞 无 起毛 无 浸润剂含量 小于1%手糊环氧树脂(无锡阿科利)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棕红色液态 密度 请查看产品说明书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 无 粘度 500-1500厘泊 25℃ 不可挥发性物质含量 75%±1% 环氧当量 310-370g/eq凝胶时间 30-90分钟 依据不同的固化体系而定后固化时间 7小时 50摄氏度 树脂浇注体硬度55巴氏硬度400g /m2碳纤维方格布 名称 标准范围说明 质量 400g ±20g /m2 各个厂家差异很大杂质无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1% 起毛 无 蛛网 无 泡泡纱 无 浸润剂含量 不详 碳纤维原纱K 数6K 3K 质量更好,但价格昂贵厚度0.42mm放热峰温度 70-110°C 25℃ 苯乙烯含量 20%-40%树脂浇注体巴氏硬度 40纤维制品强度略高手糊工艺聚酯树脂196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颜色 透明淡黄色 密度 1.23g/cm3杂质无油污无 沉淀物无粘度650-1150厘泊25摄氏度非挥发性物质含量61%-67% CVKT-B-005凝胶时间 8-20分钟25℃-100g+MEKP1.5% 放热峰温度 70-110°C 25℃ 苯乙烯含量 20%-40% 吸水率 0.17树脂浇注体巴氏硬度44 纤维制品强度略高3、溶剂及其它原材料丙酮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无色透明叶片 气味 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性 易溶于水、甲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物密度 0.788g/cm325℃ 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无4、真空导入辅助材料喷胶(GL 认证)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白雾状 25℃ 重量根据标签为准苯乙烯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无色透明油状液态 气味 强刺激性气味易溶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多数有机溶剂密度 0.91g/cm3 25℃ 可燃性 易燃 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无密封胶条名称 标准范围说明 粘接性能 粘接性能以实际工作工人经验为主25℃ 密度 1.4g/cm3 25℃ 剪切强度 不低于0.07MPa耐热性 经4小时处理,胶带不流散、不脆裂、保持原厚度高温剥离强度经4小时处理后其剥离强度小于1.5kg/m2能从金属面上剥光脱模布名称标准范围说明质量不超过200g/m2杂质无油污无稳定性高温状态下形态稳定依据不同种类温度不同撕裂性良好的撕裂性能渗透性面孔密度适中依据工艺而定Ω导流管、螺旋管、注胶座名称标准范围说明强度手提起后不折断即可杂质无油污无二、外协加工件进厂检验标准1.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原材料进厂检验准则
原材料进厂检验准则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协铸件、外协锻件、外协焊接件、外购标准件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三)表面质量及尺寸和外形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a. 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b. 切削加工用钢材表面质量(1)公称尺寸V 100伽时,局部缺陷允许深度不大于钢材公称尺寸的负偏差。
(2)公称尺寸》100伽时,局部缺陷允许深度不大于钢材尺寸的公差。
2.尺寸与外形检验a.棒料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热轧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允许偏差(伽)热轧圆(方)钢弯曲、圆度、脱方允许偏差(伽)(四)检验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检验内容和方法外观质量1、外观质量形状、裂纹、伤痕、重皮、平整、过烧1、目测2、磁粉探伤3、着色4、超声波2、几何形状、尺寸外形、尺寸、余量、壁厚、错移、偏心、弯曲、翘曲、垂直1、量快量2、样板检3、壁厚仪4、平板测5、V型垫铁内部质量1、低倍检验缺陷10~30倍放大镜2、酸射法检验2、流线、枝晶、缩孔痕迹、容洞、夹杂、裂纹横向或纵向断面检查3、硫印法检验金属偏折(硫分布不均)取样分析4、断口检验过热、过烧、白点、分层、萘状、石状、层状、内裂、疏松、气泡、白斑、折断检验5、咼倍检验非金属夹杂物1、显微镜2、材质分析金相组织检验项目条件检测方法和允差硬度(HB )同钢号同热处理炉次1、每批次抽检5%,少于5件性能检验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量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1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
折叠型:通常由一片瓦楞纸板组成,折叠而成箱的底,不用钉合或粘合。
B、缺陷类别定义
A类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பைடு நூலகம்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B类重缺陷(Major Defect):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
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2)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3)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
4)包装存在可能危及产品形象的缺陷。
C类次要缺陷(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C、外观检验标准要求
制定:审核:批准:
公司名称
文件名称
文件类别
作业指导
安徽禾恒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尺寸在工程设计规格内
卡尺、卷尺
按10%抽取样本检验
2
配合不良
按图纸要求,把需装配物全部按规定位置置于包装箱内
松紧适中
相关配件
9.可靠性检验
9.1 IQC常规可靠性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接受标准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1
耐折度
纸箱摇盖开、合90°,往复10次
箱面两层各里层都不得有裂缝
人手
按10%抽取样本检验
Φ276±1
Φ189±1
57±1
制定:审核:批准:
公司名称
文件名称
文件类别
作业指导
安徽禾恒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HH-08-CZ-01
文件版本
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
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因此,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入厂检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进行探讨,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障产品质量。
1. 外观检查首先,进行原材料的外观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外观检查可以直观地初步了解原材料的质量状况。
例如,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明显异物、有无变质迹象等。
若外观有明显异样,可能会影响后续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因此外观检查是原材料入厂检验的第一步。
2. 规格参数检测其次,对原材料的规格参数进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具体的原材料类型,确认其参数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比如,对于金属材料,需检查其强度、硬度等参数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对于化工原料,则需要检测其含量、纯度等指标。
只有通过规格参数检测,才能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生产需要。
3. 化学成分测试在原材料入厂检验中,对于一些化学成分较为关键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保其含有的各种元素和成分符合生产标准要求,避免因化学成分不符合规定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4. 环境微生物检测除了常规的外观检查和化学成分测试,对于一些易受微生物影响的原材料,还需要进行环境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原材料的质量和产品的稳定性。
因此,在原材料入厂检验中,对微生物的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5. 合格证明查验最后,为了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可靠,还需对原材料的合格证明进行查验。
通过查验合格证明,可以确认原材料的生产商、生产日期、质量标准等信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原材料入厂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关键控制点与标准的把控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入厂检验,企业才能保证生产的原材料符合标准,从而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读者在原材料入厂检验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范
序号品名碳 C : 0.42~0.50硅 Si: 0.17~0.37锰 Mn: 0.50~0.80硫 S : ≤0.035磷 P : ≤0.035铬 Cr: ≤0.25镍 Ni: ≤0.25铜 Cu: ≤0.25抗拉强度 σb (MPa):≥600(61)屈服强度 σs (MPa):≥355(36)伸长率 δ5 (%):≥16断面收缩率 ψ (%):≥40硬度:未热处理,≤229HB;退火钢,≤197HB碳 C : 0.37~0.44硅 Si: 0.17~0.37锰 Mn: 0.50~0.80硫 S : 允许残余含量≤0.035磷 P : 允许残余含量≤0.035铬 Cr: 0.80~1.10镍 Ni: 允许残余含量≤0.030铜 Cu: 允许残余含量≤0.030抗拉强度 σb (MPa):≥980(100)屈服强度 σs (MPa):≥785(80)伸长率 δ5 (%):≥9断面收缩率 ψ (%):≥45硬度 :≤207HB碳 C : 0.38~0.45硅 Si: 0.17~0.37锰 Mn: 0.50~0.80硫 S : 允许残余含量≤0.035磷 P : 允许残余含量≤0.035铬 Cr: 0.90~1.20镍 Ni: 允许残余含量≤0.030铜 Cu: 允许残余含量≤0.030钼 Mo: 0.15~0.25抗拉强度 σb (MPa):≥1080(110)屈服强度 σs (MPa):≥930(95)伸长率 δ5 (%):≥12断面收缩率 ψ (%):≥45硬度 :≤217HB碳 C : 0.17~0.23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力学性能45#1检验项目及其要求化学成分240Cr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342CrMo 力学性能化学成分。
原材料入厂检验程序及要求
原材料入厂检验程序及要求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虽然听上去有点枯燥,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话题——原材料入厂检验。
你知道吗?这就像给你最爱的食材过一道“安检”,确保它们都是健康、美味、无害的。
想象一下,假如你每天做饭,结果菜市场的蔬菜都没检查,那可真是“见鬼去吧”的大问题!所以,咱们的第一步就是先搞清楚什么是入厂检验。
2. 入厂检验的意义2.1 安全第一首先,咱们要明确,检验的意义可大了去了。
原材料入厂检验就像是给食品安全上了一道保护锁。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想想看,如果进厂的材料有问题,那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影响到顾客的健康,真是“自掘坟墓”啊!所以,检验环节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
2.2 提高效率然后,检验还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试想一下,如果入厂的材料都是优质的,咱们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就能省不少事,省时又省力。
就好比你去买菜,挑选新鲜的,总能做出好菜来。
要是那些蔫蔫的菜,估计就只能做成“老母鸡”的下场,没啥食欲可言。
3. 检验程序3.1 资料审核说完了意义,咱们接下来得聊聊具体的检验程序。
首先是资料审核。
这一步就像是在看身份证,确认一下这些材料的来源、生产批次、质检报告啥的。
记得有个小故事,一个供应商因为疏忽,资料没准备齐全,结果被拒绝入厂,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啊!所以,资料审核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
3.2 现场检查接下来,咱们要进行现场检查。
这就像是考察旅游团的行程安排,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检验员会亲自去仓库,目测材料的外观、气味,还有那些小细节,比如有没有霉变、虫害等等。
就算是小问题,也得引起重视,毕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嘛。
每个环节都得严谨,别给后续生产留了隐患。
3.3 取样检测然后,我们还得进行取样检测。
这个过程有点像做科学实验,取个样本去实验室检测一下。
无论是化学成分、微生物含量,还是物理性能,样样都不能少。
想象一下,你的材料有问题,结果一做实验,吓得你一跳,原来这东西根本不能用,那可真是“哭笑不得”了。
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参数与标准要求解读
原材料入厂检验的关键参数与标准要求解读原材料入厂检验是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原材料入厂检验时,需要关注一些关键参数与标准要求,以确保所购进的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同时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原材料入厂检验的第一步,通常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查。
外观检查可以直观地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例如颜色应与标准相符,表面应无明显瑕疵等。
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原材料的质量状况,为后续的检验提供参考。
2. 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是影响原材料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化学成分检验中,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对原材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来说,需要检测其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是另一个影响原材料质量的重要参数。
在入厂检验中,通常需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强度、密度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物理性能测试可以了解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为后续的生产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4. 杂质检测杂质是影响原材料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入厂检验中,需要检测原材料中是否存在有害杂质,如铅、镉等。
杂质检测可以确保原材料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5. 外观尺寸测量外观尺寸是影响产品装配和使用的重要参数。
在入厂检验中,通常需要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进行测量,以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
外观尺寸测量可以有效避免因尺寸不合格而导致的装配困难和产品质量问题。
总之,原材料入厂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关注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检验、物理性能测试、杂质检测和外观尺寸测量等关键参数与标准要求,可以有效保障原材料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只有严格执行入厂检验标准,才能确保生产过程中出现最低的风险,生产出更加符合要求的产品。
原材料进厂检验
原材料进厂检验
1、凡进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须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检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通知供应处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作好记录。
2、凡不具有合格证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人员应拒签入库单,财务处则不予结算。
3、凡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供应处应向供货向单位索赔,若需让步,须办理让步手续,在未办妥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4、外购件、外协件在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案作为供需双方生产、验收的依据。
5、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代用,应由供应处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会签,研究所长签字批准后,方可投产使用,代用单位在投入使用前递交各有关部门。
关键零件的代用须经研究所长批准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
审核:
批准:
标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
文件管制章:
版本/版次A/01
共页第页
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
一原材料检验制度
1.1凡进厂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原材料经检验方可入库。
1.2辅助材料如保护膜、胶带等入库时应由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核对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发货单相符。
1.3检验员填写原材料入厂检验单,合格的原材料按手续入库,不合格的由仓库通知办公室联系供方处理。
二、PVC颗粒的检验
检验标准如下表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器具及方法
外观
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亮、清洁无杂质、杂色
目测
邵氏A硬度
大于等于80
硬度计
颜色
按色样
色样
ROHS
见检测报告
见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