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下列画横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2.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B.梦游天姥/吟留别C.梦游/天姥吟留别D.梦游天姥吟/留别3.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关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B.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清澈C.迷花倚石忽已暝.暝:昏暗D.忽魂悸.以魄动悸:因惊惧而心跳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5.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中,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
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C.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
D.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
6.李东阳曾经在《怀麓堂诗话》中评价李白的诗“虽千变万化,如珠之走盘,自不越乎法度之外”。
请你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给这句话写一段评点。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7月17日,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李白》在首都剧场上演,演出将持续至7月26日。
这部首演于1991年的作品,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演绎,如今已成为北京人艺的当家大戏之一。
二十多年间,每逢《李白》上演,便一票难求。
有人开玩笑称:“《李白》这部‘人气之作’也有‘气人之处’,那就是——买票难。
”《李白》的导演之一唐烨认为,《李白》二十多年久演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李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知名度和感召力,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首要原因。
除此之外,话剧剧本赋予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吸引和感染着观众。
“郭启宏先生的本子,不只是在说历史。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一必修上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B.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待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联系所学课文,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本题C项,“我欲因之梦吴越”中“因:于是”解释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因”在这里解释为“顺着,根据”。
故选C。
2.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青云梯”,在这里指上天的阶梯,在这里诗人将高峻入云的山路比喻成“青云梯”;B项,“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人就是以霓为衣,以风为马,此处并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C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里将“古来万事”比作“东流水”;D项,“指如削葱根”,将“指”比作“削葱根”。
A、C、D三句为比喻。
所以选B项。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①春水碧于天②取之于蓝【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联系所学课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性和意思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A项,均为副词,解释为“有时”。
B项,依据,沿袭,介词;接续,副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一作《别东鲁诸公》,选自《李太白全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下面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信(实在)难求语(谈论)天姥掩(遮掩)赤城魂悸(受惊心跳)B.向天横(遮断)欲倒(拜倒)殷(震动)岩泉渌(绿水)水C.势拔(超出)五岳鸾回(驾)车因(因为)之向来(原来)D.海客(航海的人)清(凄清)猿啼脚著(穿)中(中间)开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忽魂悸以魄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B.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吾尝终日而思矣C.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D.迷花倚石忽已暝儿已薄禄相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渌水荡漾清猿啼B.失向来之烟霞C.古来万事东流水D.使我不得开心颜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C.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D.四弦一声如裂帛5.作者极写洞天之内晴空万里,日月双悬,仙人如麻,其乐融融的景象,其作用是()A.寻找虚无缥缈的仙境,表示厌恶世间生活。
B.表达诗人向往乐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战栗(lì) 澹然(dàn) 剡溪(shàn) 青冥(mín)B.木屐(jī) 渌水(lù) 訇然(hōnɡ) 天姥(lǎo)C.霓红(ní) 石扉(fēi) 瀛洲(yínɡ) 长嗟(jiē)D.鸾鸟(luán) 悸动(jì) 霹雳(lì) 恍然(ɡuā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崩摧荡漾折腰啼叫B.层颠列缺丘峦枕席C.吴越浩荡倾倒半璧D.照耀微茫青涯龙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横亘C.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D.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虎鼓瑟兮鸾回车B.云青青兮欲雨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对此欲倒东南倾5.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代词,指代前面越人的话)B.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助词,的)C.失向来之烟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无实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余因得遍观群书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年且九十D.①迷花倚石忽已暝②是亦不可以已乎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与之相似的有“歌”“行"。
B.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一作《别东鲁诸公》,选自《李太白全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1、下列字形、字序与原文都相同的一项是( )A、迷花绮石忽已暝,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B、洞天石菲,訇然中开。
清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李白的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通过奇特的构思来表现,诗中构思出一场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的生动形象,极富浪漫色彩。
B、主要是通过丑恶的现实与光明的梦幻进行鲜明对比来表现的。
C、全诗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D、主要通过它形式的灵活多姿,不拘一格,句型多变,节奏缓急有度等方面来表现的。
3、下列有关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
B、诗歌的源头在《诗经》和《楚辞》,它们也代表了诗歌创作的两种不同的风格。
C、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中国诗歌两种风格的高峰。
D、"楚辞"的用韵比《诗经》中的诗歌要宽松、自由得多,有散文诗化的倾向。
4、从文学常识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不同的诗歌( )A、《游子吟》(孟郊)B、《卜算子.咏梅》(陆游)C、《望天门山》(李白)D、《乌衣巷》(刘禹锡)E、《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第一次筛选:( )第二次筛选:( )5、读这首唐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便交代了入梦之由。
以瀛洲、天台、五岳、赤城作为天姥山的反衬,写出天姥山峭拔的雄姿。
B、诗人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两句过渡。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天姥.(mǔ) 訇.(hōnɡ)然千岩万转.(zhuǎn)B.霓.(ní)裳剡.(shàn)溪熊咆.(páo)龙吟C.渌.(lǜ)水瀛.(yíng)洲著.(zhuó)谢公屐D.木屐.(jī)鸾.(luán)鸟恍.(huǎng)惊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D.须.行即骑访名山须:必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B.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C.惟觉.时之枕席.觉:醒,睡醒D.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4.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A.栗.深林兮惊层巅B.云青青兮欲雨.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虎鼓.瑟兮鸾回车5.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身登青云梯B.天姥连天向天横C.古来万事东流水D.仙之人兮列如麻。
6.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仙之人兮列如麻(衬音助词)B.失向来之烟霞(结构助词,的)C.惟觉时之枕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我欲因之梦吴越(代词,指代前边越人的话)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近体诗在句式、字数、平仄、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又称为格律诗。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近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题及答案【必修上册】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①脚著___:穿着___走路。
②列缺霹雳:缺口像打雷一样响。
③须行即骑访名山:必须走路或骑马去游名山。
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为了追求官位而卑躬屈膝是何必要的呢?2、判断加点字文言现象并解释:①烟涛微茫信难求:烟雾和波涛微弱,很难确认方向。
②___灭或___:___灭变幻,有时能看到。
③势拔五岳掩赤城:高耸的天姥山势如拔起五岳,掩盖了赤城山。
④湖月照我影:湖中的月光照亮了我的身影。
⑤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的水面荡漾着,___在岸边啼叫。
⑥身登青云梯:身体登上了通往天上的梯子。
⑦千岩万转路不定:千峰万壑蜿蜒曲折,路线难以确定。
⑧迷花倚石忽已暝:沉浸在花丛和岩石之中,转眼之间天色已暗。
⑨熊咆龙吟___:熊熊烈火和龙吟声在岩石间回荡。
⑩栗深林兮惊层巅:深深的栗树林令人惊叹不已。
⑪水澹澹兮生烟:水面平静,升起了水雾。
___不见底:苍茫的天空浩瀚无垠,看不到底部。
⑬日月照耀金银台:太阳和月亮照耀着金银台。
___兮纷纷而来下:云之精灵纷纷降临。
⑮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声如虎啸,琴声如鸾鸟之鸣,车马奔驰。
___去兮何时还:你离开了,何时才能回来呢?___摧眉折腰事权贵:为了追求官位而屈膝谄媚,何必呢?⑱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无法开心。
___:对天姥山说话。
⑳云青青兮欲雨: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了。
___兮纷纷而来下:云之精灵纷纷降临。
㉒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声如虎啸,琴声如鸾鸟之鸣,车马奔驰。
㉓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无法开心。
___对此欲倒东南倾:看到这一幕,想要向东南倒下。
㉕一夜飞度镜湖月:整整一夜,月光照耀着镜湖。
㉖半壁颓山前,___在水中:山体倾斜,石亭半在水中。
㉗空中闻天鸡:在空中听到天鸡的鸣叫。
___然中开:突然打开。
㉙古来万事东流水:古往今来,万事如水一样东流。
㉚栗深林兮惊层巅:深深的栗树林令人惊叹不已。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教师版)一.挖空训练海客淡瀛(yíng)洲【瀛洲:古代神话中的仙山】,烟涛微茫信【信:确实】难求。
越人【越人:指今浙江一带的人】语天姥【天姥:山名】,云霞明灭或【或:有时】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势拔【拔:超出】五岳掩赤城【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而且赋予强烈的气势和动态感,为第二段的梦游作了铺垫】天台【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承上启下,由醒境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月。
【一个“飞”字,形容历程之快,显示游山之心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剡溪:河流名,在今浙江嵊县西南】。
谢公【谢公:谢灵运】宿处今尚在,渌(lù)【渌:清澈】水荡漾清【清:凄清】猿啼。
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著”、“登”动作的连写,可看出诗人迫不及待登山的轻捷情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míng)。
熊咆龙吟殷【殷:震动】岩泉,栗【栗:使……战栗】深林兮惊【惊:使……震惊】层巅【层巅:层层山峰】。
云青青【青青:黑沉沉】兮欲雨,水澹(dàn)澹【澹澹:动荡不定】兮生烟。
列缺【列缺:闪电】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
青冥【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处】。
诗人把幻想推向高峰,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神仙世界:天空广阔,无边无际,日月高照,楼台辉煌,仙人们霓霞为衣,以风为马,纷纷飞下。
老虎弹瑟,鸾鸟驾车,神仙之多,犹如乱麻。
这是梦游的高潮。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云之君:泛指乘云霓下降的神仙】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悸:因惊惧而心跳】以魄动,恍【恍:猛然惊醒的样子】惊起而长嗟。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三套)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一【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翻译画波浪线的诗句,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①(确实,实在)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 ②(暗淡)或.·③(有时)可睹。
④(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连天向天横.⑤(遮蔽),势拔.⑥(超出)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⑦(名词作状语,向东南)倾。
我欲因.⑧(依据)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⑨(清澈)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⑩(天黑、夜晚)。
⑪(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咆龙吟殷.·⑫(震响)岩泉,栗.·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战栗)深林兮惊.·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惊)层巅。
⑮(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使深林战栗,使山峰震惊。
)云青青兮欲雨.⑯(名词作动词,下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⑰(通“裂”,分裂)缺.⑱(指云的缝隙)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⑲(门扇),訇然..⑳(形容声音很大)中开。
青冥..○21(天空)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22(弹奏)瑟兮鸾回.○23(转动,运转)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24(醒)时之枕席,失向.·来· ○25(原来)之烟霞。
○26(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27(等待)行即骑访名山。
【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内基础练1.(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连天向天横.”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两句中的“横”字含义不同。
B.“势拔.五岳掩赤城”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两句中的“拔”字含义不同。
C.“失向.来之烟霞”与“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中的“向”字含义不同。
D.“云霞明灭或.可睹”与“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或”字含义不同。
2.(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栗.深林兮惊层巅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虎鼓.瑟兮鸾回车D.别君去兮何时还.3.(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奇幻色彩。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饱含李白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感慨。
在这首诗中,李白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因听了他人的述说而概写梦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宋]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迢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此时31岁的诗人担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的妹夫。
②迢峣(tiáo yáo):高峻貌。
③分:甘愿。
4.(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8.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mǔ)殷岩泉(yǐn)猿啼(dì)B.剡溪(shàn)木屐(jī)倚石(qí)C.澹澹(dàn)渌水(lù)鼓瑟(bì)D.恍然(huǎng)訇然(hōng)霓裳(ní)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须行即骑访名山(需要)B.失向来之烟霞(原来)訇然中开(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于是)C.使快弹数曲(快速)颜色故(哀老)击节碎(节拍)低眉信手(随便)D.声声思(深长的情思)漂沦憔悴(流落)小弦切切(形容声音轻细急促)歌以赠之(作歌)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
B.我欲因之梦吴越秦军解,因大破之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春水碧于天青,取之于蓝4.下列不存在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虎鼓瑟兮鸾回车B.遂命酒C.舟中夜弹琵琶声D.杜鹃啼血猿哀鸣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转徙于江湖间A.妆成每被秋娘妒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诗人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并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C.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
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忽已暝.(mínɡ)水澹.(dàn)澹天姥.(mǔ)天台.(tái)B.脚著.(zhuó)谢公屐.(jī)渌.(lù)水訇.(hōnɡ)然C.长嗟.(jiē)殷.(yīn)岩泉宿.(sù)处恍.(huǎnɡ)惊起D.青冥.(mínɡ)熊咆.(páo)剡.(tán)溪倚.(yǐ)石2.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关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B.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清澈C.迷花倚石忽已暝.暝:昏暗D.忽魂悸.以魄动悸:因惊惧而心跳3.下列加点词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能摧.(低)眉折腰事权贵B.失向来..(原来)之烟霞C.天姥连天向天横.(耸立)D.须.(等到)行即骑访名山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栗.深林兮惊层巅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虎鼓.瑟兮鸾回车D.别君去兮何时还.5.下列对教材中的诗歌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写面对天姥山,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反衬天姥山之高。
B.“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是说杜甫一生饱经艰难,鬓发如霜却志业未成,常常抱恨于心。
C.“主人下马客在船”是写诗人与主人江边分别的情景,一人在岸,一人在船,挥手作别,为下文诗人单独召见琵琶女做好了铀垫。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词人遭遇了国破家亡之痛,江湖飘泊之苦,如今孑然一身,面容变得暗淡憔悴,却无人理会。
二、情景默写6.(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诗歌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练习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mǔ)殷岩泉(yǐn)漂白(piāo)刨床(po)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mǔ)殷岩泉(yǐn)染料(piāo)刨床(páo)b.剡溪(shàn)木屐(jī)威吓(xià)呼号(hc.澹澹(dàn)渌水(lù)台下(hōn)泡货(pāo)d.恍然(huǎn)訇然(hōn)伎俩(liǎn)拘泥(nì)解析:a.“江边”读pi,“滚”读bào;b.“吓”读hè;c.“哄”读hòn。
答案:d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渌水飘荡清猿啼渌:清澈b.失向来之烟霞一向: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候c.洞天石扉,訇然中上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解析:c.因:依据。
答案:c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文明繁盛,经济活动也曾跻身世界的前茅。
b.统一指挥掌控台上,统一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紧密地高度关注着升空前的各种状态和异常声音。
c.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不仅并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同时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化解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备重大意义。
d.《城南旧事》的作者就是林海音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而撰写的自传体小说。
解析:a.“活动……跻身于……前茅”配搭不当;b.“状态”包括“声音”;d.句式揉合,改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就是作者根据……”。
答案:c写作下列诗段,回答4~5题。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回去兮何时还?且摆白鹿青崖间,须行及即为骑访名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 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 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解题⑴梦游:⑵天姥:⑶吟:⑷留别:⑸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二、整体感知1、试读全诗( 读出声来) 。
2、字音识记①渌.水()②澹.澹( )③魂悸.( )④石扉.()⑤訇.然( )⑥天姥.( )⑦剡.溪()⑧木屐.( )3、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感流动,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
三、分析课文(一) 研习第一节( 入梦缘由)1、解释下列加点词①越人语.天姥。
( ) ② 烟涛微茫信.难求。
( ③ 云霞明灭.或.可睹。
( ④天姥连天向天横.。
( ⑤ 势拔.五岳掩赤城。
( ⑥ 对此欲倒东.南.倾。
(2、朗读思考:天姥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发作者去游历呢?用一、二词语概括。
3、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姥山的特点))( ) )))(二)、研读第二段(梦游历程)1、解释下列加点词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③迷花倚石忽已暝.()④ 栗.森林兮惊.层巅()()()⑥水澹.澹.兮生烟()⑤ 云青青兮欲雨.。
⑦ 列.缺霹雳。
()⑧ 訇然中.开.。
()()⑨虎鼓.瑟兮鸾回车。
()2、思考: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提示: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3、思考: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4、我们再一次诵读梦游历程,注意诵读过程同时,在脑海再现几副画面。
“能生活在梦境中的人是幸福的。
————鲁迅先生如是说。
然而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5、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提示:抓关键字眼6、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第二课时(三)、研读第三段(惊梦长叹)1、解释下列加点词①须.行即骑访名山。
()② 古来万事.东.流水。
()()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概括内容梦后感慨(1)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2)“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六)、请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
七)、诗句“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不是流露出作者消极的思想?(八)名句默写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令人叹为观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 , 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____ ,。
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⑤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⑥《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七、小结李白“梦游” 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
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
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的内心要求,诗人蔑视权贵,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这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 栗.(l ì) 澹.(d àn) 剡.(sh àn)溪暝.(mínɡ )B. 屐.(j ī) 渌.水(l ù) 訇.(nōnɡ)天姥.(l ǎ o)C.霓.(n í) .扉(f ēi) 瀛.洲(y ínɡ) 长.嗟(ji ē)D. 鸾.(lu án) 悸.(j ì)青崖.(y á) .恍然(hu ǎnɡ)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水澹澹谢公屐3.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4. 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 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 C. 恍惊起而 长嗟而:表顺承D. 云霞明灭或 可睹或:有的人7.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 B. 栗.深林兮惊层巅 D. 虎鼓.瑟兮鸾回车8. 第一段运用了衬托手法,下列各句运用的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 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9.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 只是极言其高; 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 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 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A. 瀛洲 剡溪 渌水 荡漾 青云梯B. 层颠 列缺 丘栾 石扉C. 倚石青冥 訇然 魂悸 忽已瞑 D. 长嗟 浩荡 霹雳 崩崔A. 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B. 忽魂悸以魄动 (惊动) 势拔.五岳掩赤城 ( 超出 ) 失向.来.之烟霞 ( 原来)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旋,运转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熊咆龙吟殷.岩泉 ( 震响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5.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 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③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 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 (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课内精读 (16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答 6~ 10 题。
A.云青青兮欲雨 C. 越人语.天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 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10. 《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4 分)三、课外拓展(29 分)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回答11~14 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1. 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见到明星仙女。
B. 二、三联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
C. 第四、五联是诗人想象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遨游于太空。
D. 最后两联描写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当了官员。
1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相同的。
B. 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不事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C. 在这首古诗中,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对照表现出来的。
D. 作者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情调从悠扬到悲壮,风格从飘逸到沉郁。
13. 与课文比较,这两首诗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6 分)14. 体会这首诗的意境,说说末四句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6 分)首唐诗,回答15~16 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苷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5. 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
B. 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