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83142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方向:东(E)、西(W )、南(S )、北(N )。
①一般定向法 ②指向标定向 ③经纬网定向。
(1)一般地图判断方向。
规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步骤:①确定中心地点 ②对中心地点做出东西南北。
③判断中心地点与各点位置关系。
举例:A 在B 的什么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判断方向。
右图指向标: 规律: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N ) 方法: 指向标平移法。
步骤:① 确定中心地点②将指向标平移到中心地点,补全指向标。
③判断中心地点与各点的位置关系。
注意:指向标只能平移,不能旋转。
(3)经纬网判断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野外辨别方向:①指南针定向 ②太阳定向③北极星定向 ④植物定向(年轮、树枝的疏密程度) 2.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应用注意事项:①统一单位,图上距离常用厘米(cm )做单位,实地距离常用千米(km )做单位。
(1km=100000cm km →cm 加5个零) ②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③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变型公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数字式 线段式表 示 方 法文字式110 000 000 或1:10 000 000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比例尺规律总结: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①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②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应用规律:大范围地区地图多用较小比例尺(如世界地图),小范围地区地图多用较大比例尺(如学校平面图)。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地理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分:数字式、文字式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要比比例尺较小的地图精确一些。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2.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3. 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6.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7. 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29图2-28)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8、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9.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0.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11.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从赤道向两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的分布规律 17
南北纬 30°—40°大陆西部,地 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 带落叶 阔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
叶林
同期
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
较均匀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14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 200 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记住世界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资料.地图1、地图三要素(1)方向确定方向:①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指针方法:指针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定义:图形上的距离与地面上的距离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量表阅读技巧:记住:1公里=100000厘米=100000厘米(1后5个零)。
表达式:A.数字,如1:100000或1/100000b、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c、当线段公式01234km的标度范围和内容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范围越大,内容越小。
当简单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范围越小,内容越大,越详细(在地图上测量距离时,比例尺大的地图比比例尺小的地图更准确)② 音阶大小、音域大小和内容细节之间的关系: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大规模→ 小范围→ 详细内容(3)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图例=符号注释=文本和数字标识图1.24一些常见图例地球1.提供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随纬度而变化;(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专业.整理.word格式信息2.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1)形状:不规则球体,两极稍平,赤道稍凸(2)大小: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公里;赤道周长:40000公里;面积:5.1亿平方公里2。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
线段式: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表示范围表示内容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2、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情和现象: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④船靠岸,先看到桅杆,船离开,桅杆最后消失、⑤登高望远4、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5、课本P19图2-7地球仪图片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北极:90°N;南极:90°S6、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7、纬线特点:形状—圆(两极除外);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8、纬度:赤道的度数是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向北、向南各有9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地球与地图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麦哲伦环球航行; (6)卫星照片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A 自转与公转的比较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 ,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二、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赤道低纬中纬中纬高纬高纬60o30o 30o 60oS90oN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B 五带的划分:(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
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世界的地形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 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 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 地面坦荡, 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 海拔不高, 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 中间低。
4、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 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5、世界之最:①世界上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位于非洲;②世界上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位于南美洲;③世界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位于南美洲。
世界上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4米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位于太平洋。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山脉组成。
7、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部分。
学看地形图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2、如何画和判读等高线图?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 单位为米, 数值越大, 即海拔越高说明: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 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
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 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
向两侧流的是山脊, 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
3、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缓坡, 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陡坡。
4、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②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③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④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200多个(1)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三种表示: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3、㈠确定地图上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㈡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或雪融化的程度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如:世界地图)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 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气温高);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气温低)。
7、经纬网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七年级的地理课是非常有趣的,地理知识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点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进地理1.荷兰以风车闻名,其国花为郁金香。
2.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传统打扮为身着宽松白色长袍和头巾,因为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4.地图上有八个方向。
5.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可以描述为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河流可以描述为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可以通过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或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
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有三种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9.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如1:1000比1:2000的比例尺较大。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有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
11.画某学校或乡镇地图时,选用适当的比例尺;画中国或世界地图时,要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12.地图中的符号表示地理事物,称为图例。
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称为注记。
13.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4.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
地球的真实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5.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有卫星图片、环球航行、月食、船靠岸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登高XXX。
16.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17.地球仪图片上赤道为0°,北回归线为23.5°N,南回归线为23.5°S,北极圈为66.5°N,南极圈为66.5°S,北极为90°N,南极为90°S。
18.当站在北极时,四周都是南方;当站在南极时,四周都是北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1—6页)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经·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电子地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共八个方向。
4.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6.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现有1:1000和1:2019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1:1000,较小比例尺是1:20190。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注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将比例尺化成统一表示形式再比较。
另注意单位换算,1km=100000cm。
7.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8. 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他的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附图版)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用来抵挡风沙,反射阳光。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5、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7、比例尺的三种方式: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
线段式: 10千米8、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9、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表示内容中国地图小大略北京市地图大小详10__较大____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较小___的比例尺。
11、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2、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情和现象: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④大海归航,先看到桅杆⑤登高望远。
4、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5、课本P19图2-7地球仪图片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北极:90°N;南极:90°S6、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7、纬线特点:形状—圆(两极除外);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8、纬度:赤道的度数是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向北、向南各有9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pdf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解开地理之迷: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荷兰的风车:荷兰地势低洼,湖泊沼泽众多,发明抽水风车。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民居(墙体厚实,窗户双层:适应寒冷的气候)、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宽大长袍、头巾、白色:透气、阻挡风沙、反射阳光)、威尼斯传统交通工具是船(受威尼斯水城地理环境影响)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3、地图的概念: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的相应位置,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二、地图的相关知识1、地图的基本要素(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表示方式: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地图大小相等)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图幅大内容详细比例尺小图幅小内容简略D、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2)方向a、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身边的地理知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中。
2.古希腊学者XXX是西方第一位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
3.荷兰是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怎样学地理1.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现在还有电子地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西南共有八个方向。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4.确定方向的方法有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5.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方式。
6.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7.需要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认识地球1.葡萄牙的XXX是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XXX家,他的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真实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也叫0°纬线。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包括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
4.经度和纬度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经度是指通过某一点的子午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纬度是指通过某一点的纬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
度数划分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划分方式,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位置的经纬度。
经度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分别递增180度,最大值为360度,而纬度是从赤道向南或向北分别递增90度,最大值为180度。
赤道是纬度为0度的纬线,同时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度西经和160度东经。
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中找到方向,用箭头标出该点所在经度和纬度度数递增的方向,向哪个方向增就是哪个方向的经或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2)麦哲伦环球航行。
(3)卫星照片。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6)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地球仪(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赤道0低纬中纬中纬高纬高纬60ºN30º30ºS 60ºS90ºN90ºS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最大到两极为90°。
(3)经纬网A 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a )确定度数。
(横纬纵经)(b )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
(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 ,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 ,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 ,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 ) B 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
(4)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二、地球的运动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五带划分(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从B—D(3月21日到9月23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这半年中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从D到B(9月23日到第二年3月21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在C达到最北,过了这一天开始向南移,到A达到最南点,过了A又开始向北移。
二分二至日期太阳直射纬度季节地理现象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季昼夜等长五带的划分:(a)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北寒带(66.5°N-90°N )、北温带(23.5°N-66.5°N )、热带(23.5°N-23.5°S )、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 )。
三、地图三要素(1)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赤道(0°) 北温带热 带 南温带南寒带(2)比例尺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表示方式:a、数字式如1:100 000或1/100 000b、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0 1 2 3 4千米c、线段式(3)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
(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4)运用地图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四、世界的海陆分布和世界的地形(一)海洋与陆地1、世界海陆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各大洲的分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其他几个海峡或运河也要注意)亚洲跨纬度最广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第二大洋,呈“S”型(二)世界地形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种地形的比较(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是死海。
)世界两大山系:(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2、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上所标示的数字就是这些地方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计算公式:相对高度=高处的高度—低处的高度(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4)地形类型:山顶(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弯曲部分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峰中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三)海陆变迁1、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他认为地球上原本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一块大洋“泛大洋”,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分裂,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海陆轮廓。
3、板块构造学说:(1)内容:A、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B、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几乎全部位于海洋,其余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C、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2)六大板块名称与分布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五、世界的居民(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2、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总人口数(人)/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的问题:(1)社会方面: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人均教育经费减少(2)资源方面: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减少、人均耕地减少等。
(3)环境方面:环境污染、、噪声干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4、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此类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三)语言和宗教1、语言(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宗教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四)聚落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水源充足④气候适宜⑤交通便利⑥自然资源丰富宗教发源地时间分布教徒建筑物及经书基督教巴勒斯坦公元1世纪欧美、南北美洲、大洋洲20亿教堂《圣经》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公元7世纪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15亿穆斯林清真寺《古兰经》佛教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东亚、东南亚及斯里兰卡3亿善男信女庙宇《藏经》六、世界的气候1、天气与气候项目定义不同点常用词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短时间、时刻变化着特点:多变晴、雨、气温高、风力大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长时间,一般变化不大特点:相对的稳定性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注意:风和日丽、狂风暴雨等是描述天气,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是描述气候)常用的天气符号:雷雨北风六级阴雪台风及其中心霜雾2、气温和降水(1)、气温和降水是两大气候要素。
(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测量仪器:温度计)①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②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a、从低纬(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b、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陆地温差大,海洋温差小。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c、同纬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除南极洲以外,亚洲是最冷的大陆)③等温线:同一水平面内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温线越密集,代表气温变化越大。
(3)降水①降水的条件:足够的水汽;气温下降至水汽凝结;有凝结核②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③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南美洲是最湿润的大洲,非洲是最干旱的大洲。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不同纬度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异。
①气温情况: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降水情况: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2)海陆因素: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