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江西中考试题答案

2017江西中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A。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我们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为A。
这是因为……(详细解释)(2)B。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词……(详细解释)(3)C。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比选项,我们可以得出C是正确答案。
……(详细解释)(4)D。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通过分析题目和选项,我们可以确定D是正确答案。
……(详细解释)(5)A。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A选项是正确的。
……(详细解释)(6)B。
此题需要我们对……有一定的了解,B选项是正确的。
……(详细解释)(7)C。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C选项是正确答案。
……(详细解释)(8)D。
通过分析题目和选项,我们可以得出D是正确答案。
……(详细解释)(9)A。
这个问题考查的是……,A选项是正确的。
……(详细解释)(10)B。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到……,B选项是正确答案。
……(详细解释)二、填空题(1)……。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来填写正确的答案。
……(详细解释)(2)……。
此题需要我们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填写出正确的答案。
……(详细解释)(3)……。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才能正确填写。
……(详细解释)(4)……。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才能填写出正确的答案。
……(详细解释)(5)……。
此题考查的是……,需要我们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来填写。
……(详细解释)三、解答题(1)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详细解答)(2)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详细解答)(3)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运用……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详细解答)(4)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答。
……(详细解答)(5)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注意条理清晰。
江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2.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诞生在我国隋朝。
从题文材料的“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ABD不能正确解读材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学习西方,故A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故B 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故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是九一八事变。
故C正确;日本投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故D错误。
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血肉筑长城4. 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江西省吉安市2017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2017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
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
这个故事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以下是某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是A.明太祖加强皇权B.明成祖加强皇权C.明朝的君主专制D.清朝的君主专制3.“以清晰、精确的白话取代言约义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运思方式。
这种取代既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
”材料评述的是A.维新变法B.科举制废除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4.根据所学判断,下列各项对右图所述形势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抗日 C.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D.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5.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
……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该事件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6.(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二十五)“要分地了,他们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洒满他们汗水的田里,等着乡政干部的到来。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这段农民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掀起了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C.初步建立了新中国工业基础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8.右图中传播路线应属于 A.佛教 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儒学9.“由此,可以划分出三个职业集团的基础,这三个职业集团是:做工的,打仗的,祈祷的。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7 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答案】 B【分析】题干有效信息“提升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主要重申的是人的道德质量。
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首创人,以为全部事物都拥有对峙面,且能够互相转变;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墨子是墨家学派首创人,主张“兼爱”“非攻”。
孔子是偶家学派的首创人,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并主张克已复礼,故 B 项正确。
2.【答案】 C【分析】依据题干资料可知,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了欧洲文艺中兴运动盛行,故 A 项错误; B 项中“直接推进”的说法错误,故 B 项清除; D 项的表述与题干要旨不符。
3.【答案】 C【分析】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了《马关合约》;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标记。
故 C 项正确。
此题考察对“中国近代化探究”中重要事件的识记。
4.【答案】 B【分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初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清除 A 项;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清除C项;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而非“民主”和“自由”,清除 D 项。
5.【答案】 A【分析】 1950 年,我国大多数地域进行土地改革,推行农民土地全部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故 A 项符合题意。
6.【答案】 C【分析】解答此题的要点是要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对照。
经过最后一行的“增加率”能够确定 A 说法正确;由原煤、钢、布的增加率高于粮食的增加率,可知 B 说法正确;联合表格标题可知,1957 年我国超额达成了“一五”计划,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此可知 D 说法正确。
“一五”计划的达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伍的相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 C 说法错误,切合题意。
7.【答案】 A【分析】依据要点信息“民族自治”可知这与我国推行的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相关,B、 C、D 三项均与题干资料不符。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欧洲(英法德)(含答案)

欧洲(英法德)专题一、选择题◆(2017·山东德州陵城区)13.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D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7·山东日照)14.“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
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C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2017·贵州六盘水)31.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到:“当这些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超越其他各国”请问这些革命指的是()A①光荣革命②第一次工业革命③第二次工业革命④科技革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7·河北)17.“在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
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
因此。
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弱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弱”是由于()DA.政治民主改革的滞后 B.科学技术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教育制度的落后◆(2017·湖北孝感)18.有学青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C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③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④创立了经典力学和生物进化论学说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017·江西)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7江西中考真题·历史(正文)

' !!(
( %增长率持续上升 %增长率持续下降
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 , 小题 每小题 # 分 共 *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原煤 万吨 钢 万吨 布 亿米 粮 万吨 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 2 错误的涂 3
年份和增长率!!!!!
"+-# 年 "+-/ 年 **$+ ",... +* ",-,#+* ,0% , -.% ,# "*,+#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相继灭掉西夏-金和南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封建王朝% "+-."+
增长率 1
"$%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
' !!(
现了
&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 %! 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 *%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 "+-# 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
"#%右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 -. 年代至 /. 年代 & %曲折发展 ' %高速发展
"*%! $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 ! "..$ 4 "../ $ " 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成书 % 景德 年制& "故改称景德镇# 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 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 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 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 景德镇后来 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江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及解析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D.墨子【分析】本题以提高素质为切入点,考查孔子.【解答】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己所不人欲,勿使于人”.符合材料的表述.故选B.【点评】本题以孔子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 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分析】本题考查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考查对科举制度影响的掌握.【解答】据题干材料“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与英国的文官制度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这说明科举制度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官,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对西方近现代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掌握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解答】A.大化改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不是明治维新.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是《马关条约》,不是《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不是日本投降.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2017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中考模拟历史

2017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中考模拟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内。
)1.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A.废分封B.颁布推恩令C.焚书坑儒D.八股取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焚书坑儒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后又在咸阳郊外活埋一批书生,所以对于儒家学说不是推行而是钳制。
故答案为C。
答案:C2.如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权力的强化的认识。
从图一到图三,由君臣坐着论道,到臣站着议政,再到臣跪受笔录,反映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ABC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D。
答案:D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准确识记。
解题的关键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B项面食的营养价值高,这个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C项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D项南方人口增多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A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强’,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017江西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7江西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江西的描述,错误的是:A. 江西简称赣B. 江西的省会是南昌C. 江西位于中国的西北部D. 江西是中国的内陆省份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江西的著名景点?A. 庐山B. 井冈山C. 婺源D. 张家界答案:D3. 江西的省花是什么?A. 杜鹃花B. 牡丹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A4. 江西的省鸟是?A. 燕子B. 黄鹂C. 麻雀D. 喜鹊答案:B5. 江西的省树是?A. 松树B. 樟树C. 柳树D. 柏树答案:B6. 江西的省会南昌,下列哪项是其著名地标?A. 东方明珠B. 滕王阁C. 黄鹤楼D. 广州塔答案:B7. 江西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B8. 江西的人口数量在2017年大约是多少?A. 4000万B. 4500万C. 5000万D. 5500万答案:B9. 江西的地理位置是?A. 位于中国的东北部B. 位于中国的西北部C. 位于中国的东南部D. 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答案:C10. 江西的省会南昌的别称是什么?A. 春城B. 江城C. 榕城D. 蓉城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西的省会是________。
答案:南昌2. 江西的省花是________。
答案:杜鹃花3. 江西的省鸟是________。
答案:黄鹂4. 江西的省树是________。
答案:樟树5. 江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6. 江西的人口数量在2017年大约是________万。
答案:45007. 江西的地理位置是位于中国的________部。
答案:东南8. 江西的省会南昌的别称是________。
答案:江城9. 江西的著名景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庐山、井冈山、婺源10. 江西的简称是________。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解答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017·江西)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 )A .老子B .孔子C .韩非子D .墨子(2017·江西)2.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题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 .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 .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 .对西方文明讲程产生了一定影响D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2017·江西)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 .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 .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 .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2017·江西)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江西)5. 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017·江西)6.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1952年 6649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535 50.5 19505 增长率(%)96 296 32 19 项 目 年 份 和 增 长 率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2017·江西)7.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闭卷)(解析版)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建造干栏式房屋 B.种植粟C.铸造司母戊鼎D.使用甲骨文2.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C.交子D.银元4.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A.推动经济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5.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6.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改进B.印刷技术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对外交流的发展7.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如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A.史学B.农学C.建筑学D.医药学9.1684年,清政府设立﹣﹣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该机构是()A.辽东郡B.伊犁将军C.军机处D.台湾府10.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
“他”是()A.林则徐B.左宗棠C.康有为D.严复11.“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A.背景B.目的C.性质D.作用12.19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D.公元1920年14.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
“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15.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A.北平B.锦州C.沈阳D.天津16.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2.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6.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7.“……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8.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D.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9.“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2.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对西方文明讲程产牛一宁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 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6.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7.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8.右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 D.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9.“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B.亚历山大征服迪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征服迪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场地中海10. “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的科学家是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本茨11. 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12.右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至70年代A.曲折发展 B.高速发展 C.增长率持续上升 D.增长率持续下降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请在答颐卡上涂“T”,错误的涂“F”。
)13.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相继灭掉西夏、金和南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封建王朝。
14.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15.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地方和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莫定了物质基础。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布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富兰克林·罗斯福材料二到2000年3月,一个新的记录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这就是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一时期经济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
(2分)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玻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
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
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
(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
(2分)18.(10分)赣鄱人杰地亦灵,古往今来重创新。
红色文化励后人,绿色崛起家国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瓷都美名扬天下】材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
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
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
由荷兰人从泉州饭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l)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2分)【革命道路新开辟】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摘编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2)依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
(1分)【枪杆子里出政权】材料三右图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不同的影晌?(2分)【绿色崛起谱新篇】材料四 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
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幸福江西”的建议。
(3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B2.C3.C4.B5.A6.C7.A8.B9.D 10.A 11.D 12.B二、判断顺(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 F 14.T 15. F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6.(4分)(1)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2分)(2)主要原因: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2 分)(有其它吉之有理的答案,参照给分)17.(6分)(1)原因: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著名的法典。
(2分)(2)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传播。
(2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有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参照给分)(3)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等。
(2分)(只要答出其中两例即可得2分)18.(10分)(l)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
(2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2)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l分)(3)历史事件:①南昌起义(1分)②渡江战役(l分)影响: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l分)②渡红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l分)(4)评分标准:本题为探究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
例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分)(有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参照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