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郑大远程题库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教育史》







作者:王献玲
06年10 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远古教育的起源;
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3.了解学校的产生;
(二)本章重点、要点
1.理解: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3.文字的产生对教育的新的要求,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那些?
3.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说明:各章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包含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是非判断、问答题四部分。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可参考教学课件中的每章的自测题。

本指导书每章只列出问答题部分。

问答题答案学员自己整理。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奴隶制社会的教育的发展兴衰过程;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三代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西周教育的特点和“六艺”教育内容;了解西周的教育制度;孔丘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
1.了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2.了解官学的衰败原因;
3.了解私学在中国兴起的过程、原因和特点;
4.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六艺的教育内容是什么?
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
3.孔子在教育史上有那些贡献?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
2.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的教育状况;
3.了解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
4.了解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
5.掌握《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
重在对教育、学校、私学起源和先秦诸子各派教育思想基本特点的了解上,打好学习教育史的基础。

可以运用对照和比较的方法加深理解,如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孟子和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的异同等。

对于教材中所引用的史料原文要尽可能读懂,至少在涉及教育的领域能够准确理解。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2.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3.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从确立发展到完备的时期。

应了解封建文教政策的探索和确立过程,特别要掌握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构建和有关制度措施,掌握其中重要举措,如太学的招生和考试制度、文翁兴学、私学的次相授受制度,各种专门学校的兴办等。

了解选士制度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线索,特别要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另外要了解、掌握这个时期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

要点有:(二)本章重点、要点
1.了解封建文教政策的确立过程。

2.掌握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3.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制度措施。

4.了解选士制度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线索。

5.掌握董仲舒有关封建教育政策和目的观点。

6.掌握王充的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观点。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试述秦朝在文教方面采取的措施。

2.试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学校设置上的新举措: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专门学校的设置。

2.“九品中正”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

此时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统治者不得不依靠他们的支持才能生存,于是形成了门阀世族集团。

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二)本章重点、要点
1.傅玄的教育思想:振兴国家,人才是关键,道德修养要注重“内省法”。

2.掌握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要爱与教相结合、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试述魏晋时期教育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2.比较南北朝学校教育的异同。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

2.了解唐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3.掌握隋朝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以及中国封建教育的产生的重大影响。

4.掌握韩愈的师道之说。

(二)本章重点、要点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崇儒兴学思想的重新确立、兼重佛老。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2.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和学习建议
1.掌握宋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创新举措
2.理解宋代的三次兴学和三舍法
3.了解书院的产生,重点掌握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4.掌握蒙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5.全面掌握朱熹的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
注意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和理学的产生是宋代教育发展演变的主要背景,制度上更趋于健全化,思想上更趋于理论化和系统化。

对于辽、金、元教育,则应从其吸收汉族文化和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及政治特权两个方面加以归纳。

朱熹的教育思想,则应放在理学的学术背景上去分析。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简述宋初三次兴学的内容及其影响
2.简述宋朝书院的特点?
第八章明朝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文教政策的特点
2.了解明朝时期封建官学的衰落。

3.全面掌握王守仁、王廷相的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
注意极端的封建专制是明清教育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科举和官学融为一体导致学校教育的高度发展,同时又沦为科举的预备场所。

蒙学教育集中在本章叙述,应注意联系前代的蒙学及蒙养教材。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可与朱熹教育思想相比较。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述评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

2.明朝官学制度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的文教政策: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广兴学校,严订学规;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2.了解清朝的官学制度:清朝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旧制,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
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算学和俄罗斯文馆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和卫学,统称为儒学,此外还有社学、义学和井学等。

3.了解清朝书院的发展,前后分为两个时期。

(二)本章重点、要点
1.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2.颜元的教育思想
3.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述评清朝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其具体表现。

2.简述清朝书院的发展及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封建教育的衰败和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和早期“西学东渐”中止;封建教育的病态发展,由于缺乏对外的文化教育交流,自身也不注意变革,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依然保持传统封建教育的特点,甚至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2.了解太平天国的教育情况,文化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措施,从反儒到容儒,对文字、文风与科举制度的改革,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二)本章重点、要点
早期的教会学校,从英华书院到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评述早期教会学校的特征和影响。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学堂的创建。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培
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西艺”为主。

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它们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逐渐开办的。

大致上可以分为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2.了解洋务运动留学教育。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运动开展已近十个年头,也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新式学堂,洋务派人士在实践中已认识到,国内办新式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

于是,决定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两个方面。

(二)本章重点、要点
1.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张之洞及《劝学篇》。

2. 基督教教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要认清教会学校的性质,基督教教会为实现自己的目的,把教育作为重要手段,作为教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教士是为了基督教的利益而办教育的。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简要介绍洋务学堂的发展概括,并评析其特点。

2.评价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早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早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4.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废科举、兴学堂,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二)本章重点、要点
留学教育的勃兴。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评价其历史地位。

2.如何认识清末学制的性质和特点?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1912年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教育部成立后的当务之急,是敦促各地迅速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并在革除清末教育封建性的前提下,为全国教育提供指导意见。

主要有文献《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2.着重掌握1912-1913年学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本章重点、要点
辛亥革命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有力推动,掌握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握蔡元培的主要教育理论观点。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评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2.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哪些重要方面?分别予以评述。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勤工俭学运动,工读互助运动。

3.掌握五四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潮的内容、作用和影响。

4.了解党的教育纲领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
5.熟悉党领导和创办的革命干部学校
(二)本章重点、要点
收回教育权运动和反封建复古主义教育的斗争;1922年学制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新文化运动促使教育观念发生哪些变化?
2.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历史意义何在?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国民党统治时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解国民党三民主义教育方针及相应的政策规定,及教育立法和课程建设,掌握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教育行政变革举措。

2. 了解乡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民主教育运动。

3.了解杨贤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的教育观念。

4.了解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掌握其“三大教育”和“四大方式”的教育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予以恰当的评价。

5.掌握梁漱溟乡村教育的实施方式。

6.掌握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理解其师范教育思想和幼稚教育思想。

7.掌握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思想。

8.掌握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和活教育理论。

9.了解日本殖民主义教育方针
(二)本章重点、要点
国民党教育方针及实施举措;陶行知、黄炎培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2.试评述黄炎培职业教育实践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3.评述陶行知“生话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一)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根据地教育的实施状况
2.了解党在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教育政策
3.了解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
4.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概况
(二)本章重点、要点
要对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及各个阶段的革命形势及根据地状况有基本了解,并着眼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紧密为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宗旨,来掌握和理解其教育政策、制度、设施及内容、方式等。

又可以按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归类,进行纵向的考察和分析,着重学习老区教育中有重要影响或具有突出特色的东西,把握住历史的恰当评价。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1.评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育有哪些基本经验?
中国教育史课程试题(考试样题)
合分人:复查人: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
内)
1.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取火技术的是() A.伏羲
仓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提出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曹魏
3.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

考试制
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师说》 B《春秋繁露》C.《五经正义》D.《非国语》
5.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
A.经学
B.心学
C.玄学
D.理学
6.颜元在教育方法上认为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是()。

A.习行
B.“因人而进”
C.“施之有序”
D.学思“相资以为功”
7.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颜元 D.龚自珍
8.181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地点在()。

A.香港
B.广州
C.马六甲
D.澳门
8. 1834年,伦敦会女传教士郭士立夫人办有女塾一所,地点在()。

A.澳门
B.上海
C.天津 D新加波
10.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
B.京师同文馆
C.广州同文馆
D.新疆同文馆
11.186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

A.圣芳济书院
B.蒙养学堂
C.贝满女学
D.崇实馆
12.万木草堂的创始人是()。

A.康有为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胡适
13.壬子学制公布实行于()。

A.1910年
B.1911年
C.1915年
D.1912年
14.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

A.湖南自修大学
B.上海大学
C.黄埔军
校 D.劳动学院
16.到1926年,全国各种教会学校共有学生约()。

A.30万
B.50万
C.80万
D.120万
17.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徐特立
B.陶行知
C.陈鹤琴
D.雷沛鸿
18.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终告形成是在()。

A.1927年
B.1929年
C.1931年
D.1935年
1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是()。

A.干部教育
B.成人教育
C.军事教育
D.普通教育
20.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A.1937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5年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而的括号
内)
1.清朝国子监在发展中,以下数端是值得注意的(
A.设置学官
B.实行监生历事制度
C.实行积分法
D.设置管理监事大臣
E.实施分斋教学制度
2.清朝国子监的学生因其资格不同分为贡生和监生,贡生主要有()。

A.岁贡
B.恩贡
C.拔贡
D.优贡
E.副贡和例贡
3.太平天国很重视军队的纪律教育、太平天国颁行的军律有()。

A.《太平规定》
B.《定营规条十要》
C.《天命诏旨书》
D.《行军总要》
E.《天朝田亩制度》
4.洋务教育的性质是()。

A.官僚性
B.封建性
C.腐朽性
D.买办性
E.保守性
5.下列不属于教会大学的有()。

A.岭南大学
B.清华大学
C.协和大学
D.燕京大学
E.格致书院
6.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王韬
B.容闳
C.薛福成
D.郑观应
E.马建忠
7. 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有()。

A.全面学习西学
B.改革科举制度
C.建立近代学制
D.倡导女子教育
E.提倡职业教育
8.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省:各地高等以上学校教学内容要删除()。

A.《大清会典》
B.《大清律例》
C.《皇朝掌故》
D.《国朝事实》
E.《颁定教育要旨》
9.鲁迅深刻揭露控诉以君权、夫权、父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文章有()。

A.《狂人日记》
B.《我的节烈观》
C. 《风波》
D.《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E.《故乡》
10.陈独秀指出:中国教育模仿西洋学校数十年,而成效毫无,原因是()。

A.远离西方近代教育的“真精神”
B.科举制度没有完全废除
C.简单模仿,食洋不化
D.所实行的新教育依旧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E.引进西学不彻底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打“×”)
1.清代学政直接对本省最高行政长官总督和巡抚负责。


2.明清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叫童试,考生不管年龄有多大,都叫童生。

()
3.对封建传统教育空疏腐朽的批判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

()
4.中体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5.张之洞认为,学习西学之前必先通中学。

()
6.“癸卯学制”中的初级师范学堂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校。

()
7.百日维新期间,科举废止八股文,增设经济特科。

()
8.北大教学改革后,只有学科的课程考试,而没有传统的班级课程考试。

()
9.1915年,18个省区的教育会成立联合组织,名叫全国教育联合会。

()
10.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主要领导人是黄炎培。

()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早期教会学校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3.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收回教育权运动意义何在?
5.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论述题:(20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育有哪些基本经验?
附考试样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A
4.A
5.D
6.A
7.A
8.C
9.A 10.B
11.B
12.A 13.D 14.B 15.C 16.C 17.B 18.B 19.A 20.C
二、多选题:
1. BCDE
2. ABCDE
3.AD
4. ABCDE
5.BD
6. ABCDE
7. ABCDE
8. ABCDE
9. ABD 10. ACD 11. ABCDE
12. ABCD 13. ABCD 14. ABC 15. ABCDE
三、是非题:
1.否
2. 是
3.否
4. 是
5. 是
6.否
7. 是
8. 是
9.否10. 是
四、简答题:
1. 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一)官学教育有名无实(二)教育内容不切实用(三)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2. 集中在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招生对象以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主;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

在当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尚未设立的情况下,他们对中西文化交往、西学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3. 洋务留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不再有比留学更彻底的途径。

归国留学生献其所学,在事业上作出突出成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改变着人们的科举正途观念。

洋务留学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之功不可磨灭。

4. 收回教育权运动使中国人民对教会学校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使教会教育的发展势头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遏制,也迫使传教士们重新思考他们所办理的教育事业,使教会学校的宗教色彩较以前有所淡化,而真正的教育职能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

5.从四个方面论述:1.“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2.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3.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4.实行毕业会考制度
五、论述题:
从三个方面论述:1.教育为政治服务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依靠群众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