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物理化学性能计算

合集下载

95玻璃与33玻璃参数

95玻璃与33玻璃参数

GG-17料玻璃与95料玻璃参数区别
点击次数:652 发布时间:2010-6-27
GG-17料玻璃与95料玻璃参数区别
1:GG-17号耐高温玻璃
GG-17耐高温玻璃性能完全符合ISO3583国际标准,是一种高硼硅玻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它的硅含量在80%以上,玻璃的内部结构稳定性极为良好,因而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由于他的低热膨胀系数,能更好地承受较高的温差,并具有良好的灯焰加工性能,是制造加热器皿和各种结构复杂的玻璃仪器的优良材料。

具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下:
2:九五耐高温玻璃:
九五料玻璃是一种低碱高硼硅玻璃,不含钙、镁、锌及铅元素,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用于制造各种玻璃仪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如下:。

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实验三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1 目的意义1.1 意义配方计算是根据原料化学成分和所制备的玻璃成分等计算各种原料的需要料。

配合料制备就是按照配方配制并加工原料,使之符合材料高温烧制要求。

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是玻璃乃至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品种研制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

配方计算也是对后续玻璃熔制工艺参数的预测,配合料制备则直接影响玻璃的熔制效果和成品性能。

1.2 目的(1) 进一步掌握配方计算的方法;(2) 初步掌握配合料的制备方法和步骤;(3) 了解影响配合料均一性的因素。

2 实验原理2.1 玻璃成分的设计首先,要确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并依此选择能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系统,确定决定玻璃主要性质的氧化物,然后确定各氧化物的含量。

玻璃系统一般为三组分或四组分,其主要氧化物的总量往往要达到90%(质量)。

此外,为了改善玻璃某些性能还要适当加人一些既不使玻璃的主要性质变坏而同时使玻璃具有其他必要性质的氧化物。

因此,大部分工业玻璃都是五六个组分以上。

相图和玻璃形成区域图可作为确定玻璃成分的依据或参考。

在应用相图时,如果查阅三元相图,为使玻璃有较小的析晶倾向,或使玻璃的熔制温度降低,成分上就应当趋向于取多组分,应选取的成分应尽量接近相图的共熔点或相界线。

在应用玻璃形成区域图时,应当选择离开析晶区与玻璃形成区分界线较远的组成点,使成分具有较低的析晶倾向。

为使设计的玻璃成分能在工艺实践中实施,即能进行熔制、成型等工序,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促进熔制,调整料性的氧化物。

这些氧化物用量不多,但工艺上却不可少。

同时还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澄清剂。

在制造有色玻璃时,还须考虑基础玻璃对着色的影响。

以上各点是相互联系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

当然,要确定一种优良配方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实际上,为成功地设计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符合预定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的玻璃成分,必须经过多次熔制实践和性能测定,对成分进行多次校正。

表2-1给出两种易熔的Na2O-CaO-SiO2系统玻璃配方,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修改。

玻璃质量评估标准

玻璃质量评估标准

玻璃质量评估标准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玻璃的复杂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缺乏,有些玻璃制品的质量可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玻璃质量评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玻璃质量的物理性能评估标准1. 抗冲击性能:玻璃制品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外力冲击是评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可以根据玻璃制品的种类和使用场景确定,并采用一定的冲击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

2. 抗风压性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高楼大厦的外墙幕墙玻璃,抗风压性能成为了玻璃质量的重要指标。

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特定需求设定,通常需要考虑到玻璃的尺寸、安装方式等因素。

3. 抗热性能:考虑到玻璃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其抗热性能对于保证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评估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耐热性等指标来确定玻璃的质量。

4. 光学性能:对于玻璃制品来说,光学性能是玻璃质量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评估玻璃的透光性、反射率、折射率等指标来评估玻璃的光学性能。

二、玻璃质量的化学性能评估标准1. 酸碱性:玻璃作为一种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材料,其酸碱性能直接关系到玻璃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效果。

通过浸泡实验等方法来评估玻璃的酸碱性。

2. 耐候性:考虑到玻璃的长期使用环境,其耐候性也是评估玻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特定需求制定,通常需要考虑到玻璃的使用寿命、抗紫外线能力等因素。

三、玻璃质量的外观评估标准1. 表面平整度:玻璃制品的表面平整度直接关系到其装饰效果和观感质量。

通过视觉检查和测量等方法来评估玻璃的表面平整度。

2. 涂层附着力:对于一些涂层玻璃制品来说,其涂层附着力是评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可以根据涂层种类和特定需求确定,通常采用划格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3. 气泡和瑕疵:评估玻璃制品的质量时,气泡和瑕疵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视觉检查和显微镜等方法来评估玻璃的气泡和瑕疵情况。

什么是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

玻璃黏度是指玻璃在一定温度下的流动性能,是玻璃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中,对玻璃黏度的准确计算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公式来进行计算。

斯托克斯-爱因斯坦公式是描述玻璃黏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其表达式为:η = A exp(B/T)。

其中,η表示玻璃的黏度,A和B为常数,T为温度(单位为K)。

A和B是与玻璃化学成分和结构有关的常数,它们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公式中的指数函数exp表示自然对数的底e的幂函数。

在这个公式中,温度T是玻璃黏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的黏度会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玻璃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使得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降低了玻璃的黏度。

因此,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玻璃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除了斯托克斯-爱因斯坦公式,还有其他一些描述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如沃格尔-弗洛伊德公式、阿伦尼乌斯公式等。

这些公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玻璃黏度的计算不仅仅依靠公式,还需要考虑玻璃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加工工艺等因素。

一般来说,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黏度数据更为准确可靠。

实验测定可以通过旋转粘度计、旋转圆盘粘度计、振荡粘度计等仪器来进行。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并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玻璃黏度是非常重要的。

玻璃黏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玻璃的流动性能、成型工艺和产品质量。

因此,通过准确计算和控制玻璃黏度,可以提高玻璃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总之,玻璃黏度的计算公式是描述玻璃黏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斯托克斯-爱因斯坦公式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玻璃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玻璃工艺学玻璃的物理化学特性

玻璃工艺学玻璃的物理化学特性
结束
3 热历史对密度、粘度、热膨胀的影响
• T提高未达到Tg ~Tf区时,快冷玻璃的热膨 胀系数和慢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变化相同, 快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大;
• 当通过Tg ~Tf区时,快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变化较小,慢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产生了突 变;
• T继续提高时,快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先升 后降,慢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继续升高或下 降。
• 2二元系统玻璃生成规律 1 形成范围与R的半径、电价、极化率、场
强、配位数等有关
结束
2 RmOn-B2O3系统玻璃的生成规律
①同价R半径越大成 玻范围越大。
②半径相近,电荷越 小成玻范围越大。 Li+>Mg2+>Zr4+
成 玻 区 50 域 40
30
Pb
2+
Na
K
mol%
20 10
+ Li
2+
结束
要掌握的玻璃结构
• 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R2O-SiO2 系统玻璃和R2O- RO- SiO2系统玻 璃
• 硼酸盐玻璃:B2O3玻璃、碱硼酸盐 玻璃和钠硼硅玻璃
• 磷酸盐玻璃: P2O5玻璃
结束
1.1.4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与作用 1 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
• 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是依据元 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的大小和能否 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为:网络生成 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中间 体氧化物。相应的阳离子分别称为 网络生成离子、网络外离子、中间 离子。
1 硅酸盐熔体的结构 硅酸盐熔体倾向形成形状不规则、
短程有序的大离子聚集体
2 硅酸盐熔体的结构特点
①熔体中有许多聚合程度不同的负离子团平衡共存,

第二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 2.3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 2.3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澄清 均化
表面张力的影响
气泡的内压力与玻璃液的表面张力有关 不均体能否溶解扩散取决于不均体与周围玻璃液之 间的表面张力差 表面张力使玻璃液成型时具有自发收缩的趋势
成型 热加工 封接 耐火材料侵蚀
借助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光滑表面
玻璃液滴与金属的润湿角小于90°,有利于玻璃与 金属的良好封接
玻璃液浸润耐火材料,加剧其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N/m2(13 GPa)。 实验测得的玻璃强度要比上述数值低2~3 个数量级。 一般玻璃的实际强度为50~200MPa。
玻璃的宏观和微观缺陷与玻璃的熔化过程密切相关, 二、影响玻璃强度的因素 设计合理的组成,减少玻璃的分相发生,提高熔化 质量,获取组成均匀、缺陷少的玻璃是提高玻璃强 影响玻璃强度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 从常温下开始升温,玻璃的强度先呈下降趋 度的重要手段。 方面。 势,当温度升至100℃以上,玻璃的强度又开始增 大。 内因主要有:玻璃的组成、玻璃的宏观与 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玻璃的强度增加。 微观缺陷;
(2) 温度的影响 对于一般玻璃,在温度低于玻璃的转变温 度时,n一般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Δn=0.1~ 12.08×10-6)。 温度进一步升高,玻璃的折射率急剧下降。
(3) 波长对n的影响 光波波长不同,n不同,此即色散观象。 总趋势: λ 增大,n减小。(因λ增大, 频率减小,电磁场交变变慢,光损失减小, co/c中c增大,n减小)
玻璃热膨胀系数的确定: 当温度低于玻 璃的Tg点时,热膨 胀随温度的升高呈 线形增长,温度高 于Tg点时,玻璃的 热膨胀急剧增大。 由温度低于玻 璃的Tg点时的热膨 胀量来确定玻璃的 热膨胀系数。
Tg
图2-3-4 玻璃热膨胀曲线
影响膨胀系数的因素: 组成——玻璃中非桥氧越少,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越小。 碱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导致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 大,且从Li2O→Na2O→K2O,阳离子半径增大,离子 场强减小,热振动加剧,热膨胀系数增大越多。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作用与此类似,但因其离子 场强较碱金属阳离子大,对玻璃网络骨架有一定的 积聚作用,故其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也较小。

各种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各种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Ⅰ.GG17耐高温玻璃GG17耐高温玻璃性能完全符合ISO3583国际标准,是一种高硼硅玻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它的含硅量在80%以上,玻璃的内部结构稳定性极为良好,因而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由于它的低热膨胀系数,能更好的耐受较高的温差,并具有良好的灯焰加工性能,是制造实验室用各种加热器皿、结构复杂的玻璃仪器、化工设备和压力水表玻璃等的良好玻璃材料。

具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下:含硅量80%以上应变温度520℃退火温度560℃软化温度820℃折射率 1.47透光率(2mm) 92%弹性模量67KNmm-2抗张强度40-120Nmm-2玻璃应力光学常数 3.8×10-6mm2 /N加工温度(104dpas) 1220℃线膨胀系数(20-300℃) 3.3×10-6K-1密度(20℃) 2.23gcm-1比热0.9Jg-1K-1导热率 1.2Wm-1K-1耐水性能(ISO 719) 1级耐酸性能(ISO 195) 1级耐碱性能(ISO 695) 2级耐热急变玻棒法玻棒Φ6×30mm 300℃关于GG17玻璃的几点说明a.GG17玻璃制造的仪器如需长期加热和加压,它的最高安全操作温度不应超过应变温度(520℃)。

它在加热到退火温度时,不易变形,如放在适当支架上,且内部不受压力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加热到600℃,在此情况下,应使仪器缓慢冷却,藉以减少产生永久应力的程度。

b.GG17玻璃管(在25℃时)的安全工作压力可根据下式计算:P=140T/D P为安全工作压力单位为kg/cm2T为玻璃管壁厚D为玻璃管内径单位为mm上式公式不适用于具有平底的玻璃管c.GG17玻璃化学组成:(%)SiO2 B2O3 Al2O3 Na2O K2O80.5 12.8 2 4 0.4Ⅱ.“九五”耐高温玻璃九五料玻璃是一种低碱高硼硅玻璃,不含钙镁锌及铂元素,具有较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用于制造各种玻璃仪器。

玻璃导热系数

玻璃导热系数

06
玻璃导热系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玻璃导热系数的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 目前对玻璃导热系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对玻璃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对玻璃导热系数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 • 对玻璃导热系数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研究还需加强
玻璃导热系数研究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玻璃导热系数的研究将更加深 入 •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型玻璃材料、复合材料等问世, 提高玻璃的导热系数
发展的方向
• 加强玻璃导热系数的理论研究,完善测量方法 • 深入研究玻璃导热系数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为实际工 程提供指导
玻璃导热系数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 玻璃导热系数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玻璃导热系数的研究需要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相互配合
02
玻璃导热系数的分类与特点
不同种类玻璃的导热系数特点
钠钙硅玻璃
• 常见的建筑玻璃,导热系数较低 • 导热系数在0.8~1.2 W/(m·K)之间
硼硅玻璃
• 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导热系数较高 • 导热系数在1.5~2.0 W/(m·K)之间
铅晶质玻璃
• 常见的防护玻璃,导热系数较低 • 导热系数在0.3~0.5 W/(m·K)之间
• 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厚度和单位面积内的玻璃材料传 递的热量 • 导热系数越大,表示玻璃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热量传 递越快
03 导热系数的单位
• W/(m·K):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导热系数单位 • BTU/(h·ft·°F):英制单位中常用的导热系数单位
玻璃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玻璃温度
• 玻璃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大

玻璃物理强化和化学强化的原理及区别

玻璃物理强化和化学强化的原理及区别

强化效果
物理强化
物理强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玻璃表面的应力分布和应力值的大小,可以提高玻璃 的抗机械应力和抗冲击性能,但不易提高其抗化学腐蚀能力。
化学强化
化学强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离子交换的程度和压应力层的厚度,可以显著提高玻 璃的抗机械应力和抗化学腐蚀能力,但不易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应用领域
物理强化
适用于需要提高玻璃抗机械应力和抗 冲击性能的领域,如建筑、汽车、家 电等。
纳米增强材料
纳米增强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玻璃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是未来玻璃物理强化和化学强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型强化工艺
随着对玻璃强化机理的深入理解,新型 强化工艺如离子注入、激光熔融、等离 子体处理等不断涌现,这些新工艺能够 进一步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韧性。
VS
智能化强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玻璃 强化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强化质量和 效率。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建筑行业
强化玻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如幕墙、隔断等,提高了建筑的安全 性和美观度,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意。
家居装饰行业
强化玻璃在家庭装修和家具制作中的应用,如餐桌、茶几等,不仅 增加了家居的美观度,还提高了家居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电子行业
强化玻璃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提高了产品的 质量和用户体验。
化学强化
适用于需要提高玻璃抗机械应力和抗 化学腐蚀能力的领域,如电子产品、 光学仪器、医疗器械等。
04
物理强化和化学强化的发展 趋势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玻璃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玻璃材料如石英玻璃、硼酸盐玻璃、金属玻璃等不断涌现,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耐 热性和耐腐蚀性,为物理和化学强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玻璃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

玻璃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

玻璃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电子、光学等领域。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使得它在不同的应用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本文将重点探讨玻璃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

一、物理特性1.光学性能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均匀性,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也有独特的特性。

通过控制玻璃的成分、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以得到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玻璃材料。

例如,光学玻璃可以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具有高透明度和低散射率,因此常用于光学仪器和镜头制造中。

2.力学性能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同时也容易破碎。

研究玻璃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断裂强度等,对于提高玻璃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玻璃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3.热学性能玻璃的热胀和导热性能对于应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玻璃的热膨胀和导热性能可能会导致应力集中和材料破裂。

因此,研究玻璃的热学性能可以为制造高温环境下的玻璃器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4.介电性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电介质材料,玻璃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损耗。

通过改变玻璃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可以调节其介电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例如,高介电常数玻璃可用于电容器和电子设备中。

二、化学特性1.化学稳定性玻璃对化学物质的稳定性是其应用的重要保障。

研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评估其在各种环境中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

例如,镁铝硅酸盐玻璃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对高浓度强酸或碱性溶液的容器和管道中。

2.生物相容性玻璃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是医学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因为玻璃可以作为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材料。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改变玻璃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和降低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3.光催化性能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治理、水处理、能源转换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改变玻璃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可以调节其光催化性能。

2 玻璃性质

2 玻璃性质

无规则网络学说:强调了玻璃中多面体相互间排列 的连续性、均匀性和无序性方面。(宏观)
晶子学说:强调玻璃的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 性方面。 (微观)
结论
玻璃物质的结构特点是:短程有序和长程
无序。宏观上玻璃主要表现为无序、均匀 和连续性;而微观上以体现出有序、微不 均匀和不连续性。
2.2.4 影响玻璃性能的结构因素
普通硅酸盐工艺学
第二章
2.1 2.2 2.3 2.4 2.5 玻璃的定义与通性 玻璃的结构 粘度 表面张力 密度
玻璃性质
2.6 机械强度 2.7 热学性质 2.8 化学稳定性 2.9 导电性质 2.10 光学性质 2.11 玻璃的着色与脱色
2.1 玻璃的定义与通性
2.1.1 玻璃的定义(理解)
玻璃态 玻璃材料 玻璃制品 指物质的一种结构 用作结构、功能和新材料的玻璃 指玻璃器皿、玻璃瓶罐等
♥ 硅氧骨架联接程度
♥ 阳离子的配位状态
♥ 离子的极化 ♥ 离子堆集紧密程度 ♥ 双碱效应和压制效应
2.3 粘度
2.3.1 粘度概念 1 定义
黏滞流动:在外力作用下,玻璃液中的结构组 元(离子或离子基团)发生流动,如 该流动以占据结构空位的方式来进 行的,称~ 发生黏滞流动的条件:外力>内磨擦阻力 黏度又称黏滞系数,是流体抵抗流动的量度。
102 103 104 105.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22.87 -17.49 -15.37 -12.19 -10.36 -8.71 -9.19 -8.75 -8.47 -7.46 -7.32 -6.29
-16.10 -9.92 -6.25 -2.19 -1.18 0.47 1.57 1.92 2.27 3.21 3.49 5.24

石英玻璃中羟基对其性能的影响

石英玻璃中羟基对其性能的影响

(3)
Shelby 在相同条件下用氢气处理Ⅳ类石英玻璃
也产生大量羟基,但 SiH 含量很低,他分析认为羟
基是由Ⅳ类石英玻璃中的过氧缺陷与氢气反应生成 的 [4]。
Si − O − O − Si + H2 =2SiOH
(4)
石英玻璃的结构缺陷是 [SiO4] 四面体网络结构
自身缺陷,包括氧移位引起的氧缺陷和 Si-O 键断裂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19,№ 8
石英玻璃中羟基对其性能的影响
符博,王慧,贾亚男,王蕾,邵竹锋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摘要: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石英玻璃中羟基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孤立羟基、相邻羟基和强氢键羟 基。由于羟基存在结构形式不同,它对石英玻璃理化性能的影响作用也不同。本文主要概述了均化 工艺对合成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的影响,以及羟基存在结构形式对石英玻璃物理化学性能、光学性 能、激光损伤阈值等特性的影响。
类缺陷。氧移位发生在非氧化气氛下 SiO2 熔体的热 分解,O2- 在平衡位置热振动的能量达到某一程度 后,移动到其他位置,Si-O-Si 网络连接中缺少氧, 形成氧空位缺陷(≡ Si-Si ≡)[5,6],同时也可能形成 过氧缺陷(≡ Si-O-O-Si ≡)[4]。
Si-O 键断裂产生两类缺陷,一类是与一个 Si 配 位的氧(- O˙),称为非桥氧缺陷 [7]。另一类是与 三个氧配位的硅(≡ Si˙),称为 E’心缺陷 [8]。石
0 引言
石英玻璃是 SiO2 单一组分玻璃,具有纯度高、 光 谱 透 过 宽、 化 学 稳 定、 耐 射 线 辐 照 等 优 良 的 物
理、化学性能。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石英玻璃是四氯
化硅气体在氢氧焰下发生水解形成 SiO2,从而制得 羟基含量高于 1000ppm、金属杂质含量低于 1ppm,

玻璃的粘度,表面性质,力学和热学性质

玻璃的粘度,表面性质,力学和热学性质

C 玻璃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和结构,还与温度和 D 热处理历史有关。对玻璃冷加工影响非常大。 S
抗冲击强度
测量方法:落球法,压痕破坏法
5.1.4
玻璃的密度
密度主要取决于构成玻璃原子的质量, 也与原子的堆积紧密程度及配位数有关。
网络形成体
体积: [BO4]<[SiO4]<[AlO4]
影响热导率因素:
玻璃内部的导热包括:热传导,热辐射
低温时,热传导占主要地位,其大小主要取决 于玻璃的化学组成:键强越大,热传导性能越 好
高温时,热辐射占主要地位,温度越高,传导 性能越高。玻璃的颜色越深,导热性越差。
5.2.4
玻璃的热稳定性
玻璃经受剧烈的温度变化而不破坏的性能。
P K E cd
第4章
玻璃的粘度和表面性质
4.1
玻璃的粘度
定义 粘度是指面积为S的两平行液面,以一定的速 度梯度dV/dx移动时所需克服的内摩擦阻力f。 f=ηS dV
dx
粘度在玻璃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在熔制过程中,原料的溶解、气泡的排除、各组分的扩散均化
影响粘度的因素:化学组成、温度、热处理时间 在成形过程中,不同的成型方法与成形速度要求不同的粘度和料性
4.1.3
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有利于形成大阴离子基团的组成使粘度增大(SiO2、 Al2O3、ZrO2等)
提供游离氧,破坏网络结构的,则使粘度减小;场 氧硅比较大,意味着大型的[SO4] 强较大的可能产生复杂的作用:高温降粘,低温增 群分解为小型[SO4]群,粘滞活化能降 粘 氧硅比 键强、离子的极化(R2O-SiO2) 结构的对称性(B2O3、P2O5、SiO2) 配位数(B2O3、Al2O3) 总体来说,键强大,则粘度大

玻璃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玻璃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玻璃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玻璃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它具有不同于普通固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深入了解这种材料背后的科学和技术原理。

一、物理性质1.1 折射率折射率是玻璃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它决定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透明度和光学效果。

折射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光线发生折射时,经过不同介质后径线偏转的程度。

玻璃的折射率通常在1.5左右,但具体数值取决于玻璃的成分和制备工艺。

1.2 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是材料在受热时体积扩张的程度,它是玻璃热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低,通常在5×10^-6~10×10^-6之间,这意味着玻璃不容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显著的形变和损伤。

1.3 硬度玻璃是一种相当硬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摩擦、碰撞和其他力作用下,玻璃表面不容易受到划痕和磨损。

1.4 耐拉伸性玻璃的耐拉伸性也是非常突出的,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

这种性质使得玻璃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器件和装置,例如窗户、饰品、容器等。

二、化学性质2.1 耐腐蚀性相对于金属和塑料等其他材料,玻璃的耐腐蚀性更好,可以在多种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

这是因为玻璃本身就是一种非晶质材料,没有晶体结构的缺陷和裂缝,因此不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和损伤。

2.2 生物惰性玻璃是一种完全无机的材料,不含任何有机物质。

这使玻璃具有生物惰性,也就是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或生物附着。

因此,玻璃可以用于医疗和实验室等需要高卫生和洁净度要求的领域。

2.3 色彩稳定性玻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暴露于光、气或其他物质而发生显著的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玻璃的成分和结构都非常稳定,在不受热、光或化学腐蚀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持原有色彩。

这也使得玻璃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艺术领域的材料。

三、玻璃的应用玻璃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3.1 建筑和装饰玻璃在建筑和装饰领域中用于制造窗户、玻璃门、隔断、墙面、楼梯等。

玻璃的维尔德常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的维尔德常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的维尔德常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均匀无定形的结构,具有透明、硬度高、抗腐蚀、绝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维尔德常数是描述玻璃的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研究维尔德常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玻璃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玻璃的特性、维尔德常数的定义和应用,探讨玻璃工业的发展前景。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玻璃的基本特性,包括其制备过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随后,我们将详细探讨维尔德常数的定义及其在玻璃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玻璃工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玻璃的维尔德常数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玻璃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推动玻璃工业的发展和创新。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玻璃的维尔德常数,阐明其在玻璃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介绍维尔德常数的定义以及相关特性,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概念,并对玻璃材料的特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分析维尔德常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展示其对玻璃工业发展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最终,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玻璃的维尔德常数的详尽介绍,以促进对玻璃材料及其工业应用的理解和进步。

2.正文2.1 玻璃的特性玻璃作为一种非晶固体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使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首先,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让光线能够穿透并被人们看到。

这使得玻璃成为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如窗户、墙面等。

其次,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形或破损。

这种特性使玻璃在制造化学仪器、光学器具等精密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玻璃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酸碱等化学腐蚀的影响。

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玻璃容器来存放化学药品和稀释液。

除了以上特性,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隔音性,使其成为保温和隔音材料的理想选择。

在现代建筑中,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被广泛应用于窗户和墙面,有效地隔绝了室外温度和噪音的影响。

玻璃强化

玻璃强化

物理强化
通过一定的加热冷却制度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的过程称为 物理强化。经过物理强化所能获得的强度约为一般退火玻璃的 二至三倍 ,最高可达2000--2500公斤/平方厘米按所采用的冷却 介质状态的不同,物理强化又可分为风钢化和液钢化两种。
化学强化
化学强化的基本原理是, 利用离子交换的方法使玻璃表面的 某些阳离子与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以改变玻璃表面的组成和结 构, 形成较高的表面压应力,从而达到增强的目的。 离子交换一般是采用将玻璃浸渍在熔融盐浴中的方式来进 行的。考虑到盐浴处理的预热和冷却工艺比较复杂,另外还存在 盐浴的挥发和杂质的污染等问题即, 因此也有采用在玻璃表面喷 涂钾盐水溶液 或涂覆盐糊, 然后再进行适当热处理的方法来进 行的。借助于电场的作用进行离子交换,除能获得均匀的高压应 力( 10000公斤/ 平方厘米左右) 外, 离子交换时间可比单纯靠扩 散进行的短2--3 个数量级。
玻璃强化方法
汇报人:黄星烨 汇报人:
玻璃的强度
玻璃的强度是指玻璃在受到外加弯曲、冲击等载荷时抵 抗破坏的能力,它是玻璃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力学性能。对于结 构复杂的玻璃体,要精确地进行理论强度的计算还十分困难。 在一般情况下, 可近似地按σ=Ex计算 , 式中E为杨氏弹性模量, x与物质结构及其化学键的类型有关, 一般取0.1—0.2。按此式 计算, 石英玻璃的理论强度可达70000公斤/ 平方厘米。然而经 , 70000 / 退火后的玻璃的实际强度大致只有700公斤/ 厘米, , 仅为理论 强度的百分之一,这说明提高玻璃强度的潜力是很大的。为了 解释玻璃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的差异, Griffith提出了著名的微 裂纹理论,他认为玻璃表面上大量的、细小的微裂纹是造成玻 璃实际强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指出, 材料的断裂强度 不取决于裂纹的数量, 而取决于它的大小。

玻璃重量密度计算公式

玻璃重量密度计算公式

玻璃重量密度计算公式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透明、坚硬、脆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器皿、光学器材等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玻璃的重量密度进行计算,以便进行材料选择、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玻璃重量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玻璃的重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玻璃材料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重量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材料物理性质,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质量、强度、热传导性能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玻璃,其重量密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普通玻璃的重量密度在2500-2700kg/m³之间。

玻璃的重量密度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其化学成分和密度计算得出。

一般来说,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等成分组成,其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ρ = (m/V)。

其中,ρ为玻璃的重量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m为玻璃的质量,单位为千克;V为玻璃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测量玻璃的质量和尺寸来计算其重量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玻璃的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或者其他称重设备来进行测量;其次,我们需要测量玻璃的体积,可以通过尺子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

将测得的质量和体积代入上述公式中,即可得到玻璃的重量密度。

知道了玻璃的重量密度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来进行材料选择和设计。

例如,在建筑领域,我们需要根据玻璃的重量密度来计算其承重能力,从而确定合适的玻璃厚度和支撑结构;在家具制造领域,我们需要根据玻璃的重量密度来计算其运输成本和安装方法,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除了计算公式外,玻璃的重量密度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玻璃重量密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总之,玻璃的重量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材料物理性质,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玻璃重量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化学强度性质

物理化学强度性质

物理化学强度性质由于普通玻璃的抗压强度只有2Mpa左右,因此,当被推或被压在两个极限值之间时(其值应小于最大抗压强度,而不能超过该值),其最终强度还会下降,这是正常现象。

1、抗拉强度,主要受玻璃种类影响,因为同样的材料(主要指硅酸盐)在加工中变形,材料表面呈波纹状或破碎,抗拉强度就降低。

2、抗弯强度,在抗弯曲试验中,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力学性质发生了突然变化,其抗弯强度反而增高,这种现象叫做玻璃的“自锐”,这也是玻璃及其制品断裂时的一种特殊现象。

玻璃自锐性质用α表示,式中R--玻璃的屈服极限(mpa),α=R/2,材料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出现明显开裂并伴随着显著的形状改变时的最小应力值。

3、抗冲击强度,主要受玻璃种类影响,与钢化玻璃相比,普通玻璃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但对重物的冲击则容易破损,这种现象称为“自爆”。

3。

对于一般硬木家具来说,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宜放在阳光直射处,宜放在光线较暗、湿度低的地方,以防干裂变形。

2。

油漆涂饰时应先刷清漆封底,干燥后再刷二遍色漆,第一遍色漆干透后再刷第二遍。

3。

漆好的家具,切忌用硬物磨擦,以免损伤漆膜,也不宜用碱水或肥皂水洗刷。

4。

新买的红木家具,应先用湿布揩去表面浮尘,然后再用干净的湿布揩擦一遍,不宜直接用自来水冲洗。

5。

若是美耐板材质的家具,切忌放在朝南的大玻璃窗前,阳光长期直射会使家具局部褪色,木料容易干裂变形,影响外观。

对于一般硬木家具来说,其内部结构越简单越好,要尽量避免弯曲、镂空等太复杂的工艺。

比如,餐桌和椅子腿,应选用实木而不宜用金属;复杂的花纹、雕饰既不实用,也不雅观。

硬木家具一般表面都是采用纯实木制成,所以整体性能比较好。

实木家具保养起来很简单,一般就是保持干净整洁就可以了。

要想保养得好,平时一定要勤加保养。

比如,经常用微湿柔软的布擦拭灰尘,以防止尘土长期堆积而难以清除;定期打蜡,每隔6-12个月,为了保持家具漆膜的光亮度,应为家具上一层蜡;避免用酒精、汽油或其他化学溶剂除污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物理化学性能计算一、玻璃的粘度计算...1.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玻璃组成对温度的作用...3.粘度参考算点及在生产中的应用...4.粘度的计二、玻璃的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质...1.玻璃表面张力的物理与工艺意义...2.玻璃表面张力与组成及温度的关系...3.玻璃的表面性质...4.玻璃的密度计算三、玻璃的热学性质和化学稳定性...(一)玻璃的热学性能...(二)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三)玻璃的光学性质一、玻璃粘度和温度的关系粘度是玻璃的重要性质之一。

它贯穿着玻璃生产整个阶段,从熔制、澄清、均化、成型、加工、直到退火都与粘度密切相关。

在成型和退火方面年度起着控制性的作用。

在高速成型机的生产中,粘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成型机的速度决定与粘度随温度的递增速度。

此外玻璃的析晶和一些机械性能也与粘度有关。

所有实用硅酸盐玻璃,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都属于同一类型,只是粘度随温度变化的速度以及对应某给定温度的有所不同。

在10怕.秒(或者更低)至约1011怕.秒的粘度范围内,玻璃的粘度由玻璃化学成分所决定的,而在从约1011怕.秒(1015泊,或者更高)的范围内,粘度又是时间的函数。

这些现象可由图来说明:Na2O---CaO---SiO2玻璃的弹性、粘度与温度的关系上图的三个区。

在A区温度较高。

玻璃表现为典型的粘度液体,他的弹性性质近于消失。

在这一温度去中粘度仅决定于玻璃的组成和温度。

当温度近于B 区时,粘度随温度下降而迅速增大,弹性模量也迅速增大。

在这一温度区的粘度去决定于组成和温度外,还与时间有关。

当温度进入C区,温度继续下降,弹性模量继续增大,粘滞留东变得非常小。

在这一温度区,玻璃的粘度和其它性质又决定于组成和温度而与时间无关。

图中所市的粘度和弹性随温度的变化现象,可以从玻璃的热历史说明。

钠钙硅玻璃的粘度—温度数据二、玻璃的组成对粘度的作用玻璃成分与玻璃粘度之间存在卓复杂的关系,一般可以从硅氧比、离子的极化、键强、结构对称性以及配位数等方面来说明。

现分述于如:2.1氧硅比当氧硅比增大(例如熔体中碱含量增大),使大型四面体群分成为小型四面体群,自由体空间随之增大,导致熔体粘度下降,一些钠钙硅酸盐在1400℃的粘度在玻璃中一氟化物代替氧化物时(如以CaF2取代CaO),由于阴离子与硅之比值增大,也有降低粘度的作用。

2.2化学键的强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粘度随阳离子与氧的键力增大而增大。

在两元(R2O-SiO2)玻璃中,当O/Si比值很高时(即R2O含量较高),硅氧四面体间连接较少,已接近遇岛状结构,四面体很大程度上依靠键力R-O相联接,因此键力量的Li+具有最高的粘度,粘度按Li2O-Na2O-K2O顺序递减。

但当O/Si比值很低时,它们的粘度大小顺序由于此相反。

在加入配位数相同的阳离子情况下,各氧化物取代SiO2后年度的变化取决于R-O键力的大小。

因此n Al2O3>n Ga2O3何n SiO2>n GeO2.2.3离子的极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极化对粘度有明显的影响。

阳离子的极化力大,对于硅氧键的氧离子极化、变形大,减弱对氧键的作用大,表现在粘度下降。

一般来说非惰性气体性阳离子的极化力大于惰性气体型氧离子,故前者减弱硅氧键的作用较大,具有较低的粘度。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取代也有粘度的作用如图所示。

00.230.500.751.00 1.25在碱硅二元玻璃中,当O/Si比很低时,对粘度其主要作用的是硅氧四面体[SiO4]间的键力。

极化力最大的Li+是减弱Si-O-Si键的作用最大,故粘度按Li2O-Na2O-K2O顺序递增。

2.4结构的对称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结构的对称性对粘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结构不对称就可能在结构中存在缺陷和弱点,因此使粘度下降。

例如,硅氧键和硼氧键的键强属于同一数量级的,然而石英玻璃的粘度却比硼氧玻璃大的多,这正是由于二者结构的对称程度不同所致。

又如磷氧键和硅氧键键强也属于同一数量级的,但是磷氧玻璃的粘度比石英玻璃的小的多。

主要磷氧玻璃四面体中又一带双键氧、结构不对称的缘故。

∪|[—P==O ]|∩2.5配位数配位状态对玻璃的粘度也有重要的影响,氧化硼在这方面特别明显。

在电荷相同的条件下,随氧离子配位数N的升高,增加了对硅氧集团的积聚紧密,粘度上升。

综上所述,各常见氧化物对玻璃粘度的作用,大致归纳如下:一、SiO2、Al2O3、ZrO2等提高粘度。

二、碱金属氧化物降低粘度。

三、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粘度的作用较为复杂。

对增加粘度顺序一般为:Mg2+>Ca2+>Sr2+>Ba2+其中CaO在低温时增加粘度,在高温时当含量10—12%时降低粘度,当含量10—12%时增大粘度。

四、PbO、CdO、Bi2O3、SnO等降低粘度。

此外、Li2O、ZnO、B2O3等都有增加低温年度,降低高温年度的作用。

2、玻璃粘度与成分的关系各种常见氧化物对玻璃粘度的作用大致归纳如下:(1)SiO2、Al2O3、ZrO2等提高玻璃粘度。

(2)碱金属氧化物R2O降低玻璃粘度。

(3)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粘度的作用较为复杂。

一方面类似于碱金属氧化物,能使大型的四面体群解聚,引起粘度减小;另一方面这些阳离子电价较高,离子半径又不大,故键力较碱金属离子大,有可能夺取小型四面体群的氧离子于自己的周围,使粘度增大。

前一效果在高温时是主要的,而后一效果主要表现在低温。

碱土金属引起粘度增加能力的排序为:Mg2+>Ca2+>Sr2+>Ba2 +其中CaO在低温时增加粘度;在高温时,当含量小于10%—12%.时降低粘度,当含量大于10%—12%时增加粘度。

(4)PbO、CdO、BiO、SnO2等降低玻璃粘度。

此外,Li2O、ZnO、B2O3等都有增加低温粘度,降低高温粘度的作用。

3、玻璃粘度参考点在玻璃生产上常用的粘度参考点如下:(1)应变点:应力能在几小时内消除的温度,大致相当于粘度为1013.6Pa.s,时的温度。

(2)转变点:相当一粘度为, 1012.4Pa.s时的温度,通常用T表示。

(3)退火点:应力能在几分钟内消除的温度,大致相当于粘度为,1012Pa.s 时的温度。

(4)变形点:相当于粘度为,1010—1011Pa.s时的温度范围。

(5)软化温度:它与玻璃的密度和表面张力有关,相当于粘度为,106.6Pa.s 时的温度,通常用T f表示。

(6)操作范围:相当于成型玻璃表面的温度范围。

T上限指准备成型操作的温度,相当于粘度为,102—103Pa.s时的温度;T下限限相当于成型时能保持制品形状的温度,相当于粘>105Pa.s时的温度。

操作范围的粘度一般为103—106Pa.s (7)熔化温度:相当于粘度为,10Pa.s时的温度,在此温度下玻璃能以一般要求的速度熔化。

常用Tm表示。

(8)自动供料机供料的粘度:102—103Pa.s(9)人工挑料粘度:102.2 Pa.s。

4、玻璃粘度的计算玻璃粘度的计算方法很多,但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奥霍琴法本方法适用于含有CaO、MgO的钢钙硅系统玻璃。

当Na2O在12%—16%,CaO+MgO在5%—12%,Al2O3在0—5%,SiO2在64%—80%范围时,可用下式计算。

T=Ax+By+Cz+D式中T——某粘度值对应的温度;X、y、z——分别是Na2O、CaO+MgO、Al2O3的质量分数(%);A、B、C、D——分别是Na2O、CaO+MgO、Al2O3的特性常数,随粘度值而变化。

如果玻璃成分中MgO含量不等于5%,则T值必须校正。

例如,某玻璃成分为SiO2 74%,Na2O 14%, CaO 7%,MgO 4%,Al2O31%,求粘度为103Pa.s时的温度。

查表得知n=103Pa.s时的温度为:Tn=103=-1739*14-9.95*(7+4)+5.9*1+1381.4 =1033℃进行校正:MgO实际含量为4%,4%—3% =1%,查表得知,粘度为103Pa.s时,以1% MgO置换CaO,温度将提高6℃,因此Tn=103=1033℃+6℃=1039℃(2)富尔切尔法玻璃的温度与粘度的关系也可用富尔切尔方程求算,即-A + BIgn= —————T - To 式中,A、B、To 可从下式中求出:A=-1.4788 Na2O+0.8350K2O+1.6030 CaO+5.4936 MgO-1.5183Al2O3+1.4550.B=6039.7 Na2O-1439.6 K2O-3919.3 CaO+6285.3 MgO+2253.4Al2O3+5736.4To=-25.07 Na2O-312.0 K2O+544.3 CaO+384.0 MgO+294.4Al2O3+198.1式中,Na2O、K2O……表示各组分相对含量,即SiO2的摩尔数为1时,各组分的摩尔数与SiO2之比(RmOn/ SiO2),各项数字的系数从实验结果计算得出。

实验温度范围为500—1400℃。

该实验所算出的温度,其标准偏差为2.3—2.5℃。

该方法的适用范围:SiO2=1mol; Na2O=0.15—0.2mol;CaO=0.12—0.2mol; MgO=0——0.051mol;Al2O3=0.015——0.073mol;n=1012Pa.s。

二、玻璃的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质1.玻璃表面张力的物理与工艺意义玻璃表面张力指玻璃与另一相接触的相分界面上(一般指空气),在恒温、恒容下增加一个单位表面时所做的功,单位为N/m和J/m2。

硅酸盐玻璃的表面张力为(200—380)*10-3N/m。

玻璃的表面张力在玻璃的澄清、均化、成型、玻璃液与耐火材料相互作用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玻璃表面张力与组成及温度的关系各种氧化物对玻璃的表面张力有不同的影响,如Al2O3、La2O3、CaO、MgO、能提高表面张力。

K2O、PbO、B2O3、Sb2O3等如加入量较大,则能大大降低表面张力。

同时,Cr2O3、V2O3、Mo2O3、WO3用量不多时也能降低表面张力。

组成氧化物对玻璃熔体与空气界面上表面张力的影响可分为三类。

第"类组成氧化物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关系,符合加和性法则,一般可用下式计算:∑σ1αmσ= —————∑σm式中σ———玻璃的表面张力;σ1———各种氧化物的表面张力因数(常数);σm———氧化物的含量,以分子份数或分子百分数表示。

第Ⅱ类和第Ⅲ类组成氧化物对熔体的表面张力的关系是组成的复合函数,不符合加和性法则。

由于这些组成的吸附作用,表面层的组成与蒋体内的组成是不同的。

氰化物如Na2SiF6、Na3AlF6,硫酸盐如芒硝,氯化物如NaCl等都能显著地降低玻璃的表面张力,因此,这些化合物的加入,均有利于玻璃的澄清和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