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2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2课时(教案)

《搭石》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训练“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方法。

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的书写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咱们班的“书法家”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书写作品吧!(可结合拍照功能)2.出示上节课的作业,指名读,检查识记情况。

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汛期、山洪、暴发、间隔、唯独、懒惰、平稳、保持、平衡、协调、美感、示意、家常、假如、理所当然、联结3.课文回顾: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板书:搭石)预设:通过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和赞搭石,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其对生字书写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生字书写的重视。

通过课文回顾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二)问题探究过渡:同学们,通过初步阅读《搭石》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家乡十分美丽,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画面之美和情感之美吧!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阅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象画面,品味语言,体会美好的情感。

2.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象画面。

(2)小组合作,圈画关键语句,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2)小组代表在展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1)品味第2自然段的语言,体会美好情感。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搭石》教案+反思(2课时15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搭石》教案+反思(2课时15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搭石》教案+反思(2课时15页)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搭石的形成、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文语言生动,贴近生活,插图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搭石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搭石的概念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搭石的介绍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搭石的种类、形成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搭石的种类及其形成过程。

2.搭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搭石的特点和应用。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的能力。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直观展示搭石的特点和应用。

2.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搭石的了解程度,为教学提供依据。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搭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搭石的特点和应用。

教师简要介绍搭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搭石的种类、形成和应用。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总结搭石的特点和应用。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搭石教案及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搭石教案及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搭石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搭石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投影设备;2.碎石材料和其他搭石道具;3.完整的搭石模型(展示给学生参考);4.讲台和黑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完整的搭石模型,鼓励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这个搭石模型是如何搭建的?•你们觉得搭石需要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搭石有什么应用场景?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板书向学生详细讲解搭石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以下内容:•什么是搭石?•搭石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搭石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3.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定数量的碎石材料和其他搭石道具,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一个稳定的石塔。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要求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4. 学生展示与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搭建后,教师要求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明自己的搭建思路和遇到的问题。

全班同学可以就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

5. 总结反思(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总结搭石的技巧和常见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搭石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如果让你们重新搭建这个石塔,你们会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四、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搭建的石塔稳定度;2.学生展示和讨论时的表现;3.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记录的思考和发现。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搭石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搭石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另外,也可以将搭石与其他科目进行跨学科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阅读教学策略第2课时说课稿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阅读教学策略第2课时说课稿

年秋统编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阅读教学策略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农村生活中的一种习俗——搭石。

课文通过讲述人们在溪流上搭石过河的故事,展现了农村人民勤劳、互助、团结的精神风貌。

本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朗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农村生活和习俗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习俗及其背后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农村人民勤劳、互助、团结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习俗及其背后的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情感,感受农村人民勤劳、互助、团结的精神风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感受农村生活。

2.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主动交流、合作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农村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搭石》。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语气,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农村人民的精神风貌。

《搭石》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搭石》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搭石,;
搭石,。

预设1:联结你我之间的友好感情。

预设2:是你我与家乡互通的桥梁。

(3)教师小结:简单的事情、平凡的场景却折射出人与自然
的和谐之美、人性之美。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搭石”那
样无私奉献的人,也要做一个像作者一样去发现美、感受美、体
验美的人。

教师板书(无私奉献)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要通过朗读、品悟语言文
字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通过品悟语言文字能够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文本,升华情感;通过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
态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主题概括。

2.课堂演练。

结束语:一排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排搭
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姿态婀娜;一排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
诗,娓娓动听;一排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

希望
同学们课下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继续品味搭石的深
意。

3.布置作业。

搜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读一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搭石》作为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落实“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

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主要做到: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5.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

谁来为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A.宽裕,缓B.舒缓柔美C.外号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2)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展开学习,理解课文,体会乡亲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展开学习,理解课文,体会乡亲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指名朗读)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道风景?(第2~4自然段)3.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出示课件: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的风景?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设计意图:构建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

本课时围绕中心句展开学习,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目的。

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想象拓展。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分为几个板块展开学习)1.课件出示:出示课件: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质疑: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相机板书:善良)(2)理解“踏”:师:(走到一名学生跟前)假设你现在就是这位大叔,您今年高寿啊?您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刚才已经从搭石上过去了,怎么又回来了呢?我还发现您在这块搭石上踏了几个来回,您这是——(学生回答)师: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生答)师:是啊!正是这个小心的“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搭石》第二课时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上)《搭石》第二课时教案完整版

课题: 5 搭石第 2、3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3.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感受家乡的景色美以及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心灵美,并受到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搭石,那看似普通的搭石,还是村里一道风景呢!那它到底美在哪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旧知,重点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品味“搭石美”1.文章哪些语句体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小组内轮流品读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三、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学习2-4自然段)课文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写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人们的细心,和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板书:善良美)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此段。

“无论怎样”、“只要”、“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肯离去”生动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胃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板书:协调有序)(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让学生模仿走搭石的样子,从而体会“走石图”的美。

(4)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整齐的节奏和韵律,来体现和谐之美。

5《搭石》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5《搭石》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5《搭石》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5.《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刘章爷爷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2.介绍作者。

二、精讲课文,把握主旨(一)讲解第一段。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搭石吗?齐读第一自然段,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齐读并展示直观图片。

)2.提问:搭石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脱鞋挽裤。

)3.引导: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人们收工就必须( )人们赶集就必须( )人们访友就必须(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4.思考: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什么(挽:卷)不便、很麻烦、甚至很辛苦,所以要不要有搭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搭石对乡亲们的作用非常大,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4部分中心句)那么到底有哪些美景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讲解第二-四段。

1.指生朗读,读错,其他同学帮忙纠正,并边听边画出描写搭石的句子,想一想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导交流:我们一起看看第二自然的写了哪些画面?家乡的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摆搭石的?(秋凉以后)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这里作者描写了家乡的人们干什么的画面?(摆搭石)从这个“早早地”你能感受到乡亲们什么样的品质呢?(勤劳质朴)(板书:勤劳质朴摆搭石)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

3.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集中注意力,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

【教学难点】理解“记下所用的时间”是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这篇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并能正确实施。

【教学过程】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重点1.自读单元导读,提取关键信息,做好批注。

2.交流反馈,明确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第5课《搭石》,我们将学到提高阅读速度的什么方法呢?自读课前学习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做上批注。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关键一:集中注意力;关键二:不要回读。

(板书: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二、方法运用,检查阅读效果1.第一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录时间。

2.检测阅读效果。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三、巩固方法,整体感知1.说一说刚才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是否有回读?有没有被其他人打扰,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2.汇报答题情况。

小结:“记下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指自己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这篇课文的时间,而不是自己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

要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的时间。

通过刚刚的检测,发现还有同学没有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

3.第二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从文中提取关键词。

4.检测阅读效果。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归纳小标题,并板书:摆搭石、踏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赞搭石5.回顾两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时,不懂的词语有哪一些?这些词语我们将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

6.小结:在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时,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7.第三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关注生字词。

看看需要多长时间读准屏幕上的词语和多音字“间”,学会“隔挽衡”这几个易错字的写法。

部编版五级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级上册5.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级上册 5.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搭石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搭石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对手工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搭石技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搭石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搭石技法的基本要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搭石所需的材料,如小石子、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搭石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搭石的理解和想法。

第二步:讲解搭石的基本原理(15分钟)教师讲解搭石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重点介绍平衡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第三步:示范操作(20分钟)教师进行搭石的示范操作,让学生跟随操作并实践,指导他们如何选择合适的石子并搭建作品。

第四步: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自行进行搭石作品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提供帮助。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搭石作品,互相欣赏并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发表感想。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搭石技法,完成一份小作品,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教学,发现学生在搭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高。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搭石技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快速读文,抓住中心句。

(1)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指名读出课文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交流)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幅幅画面,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相机板书:摆搭石走搭石)2.回顾课文,想象画面。

(1)思考: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小组内学生交流。

预设:乡亲们摆放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都让我印象深刻。

3.全班交流,体会情感。

学生交流预设:(1)交流画面一:心有他人摆搭石。

课件出示: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从“无论……只要……一定……”“合适”“踏上几个来回”“直到”等词语中,体会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调整、摆放搭石非常用心、细致,心里想的是他人。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快速阅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等多种方式展开学习,理解课文,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情感,并从中获得启示。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同学间相互交流上节课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谈谈自己运用了这一方法后在阅读方面有怎样的提高。

3.学生概括上节课所学内容,谈谈哪个内容让自己印象深刻。

4.过渡: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展现了哪些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板块二聚焦画面,关注表达1.学生迅速地默读第2自然段。

(1)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出示任务。

①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了哪个画面?②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怎样的风景?(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①摆搭石——早早摆好、及时调整。

②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和谐的风景。

2.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的画面展示,课件出示下面的语段,师生共读共悟。

句段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

(自由讨论,指名答)(2)体会关键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关键词:风景。

②这里的“风景”不仅指家乡人过搭石的画面美构成的自然风景,更指搭石体现的心灵美构成的人文风景。

句段2: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质疑: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自由讨论,指名答)(2)找出重点描写的人物,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人物的什么品格。

(3)创设情境,理解“踏”字。

引导学生假设自己看到一位急着赶路的老大爷,然后上前询问。

从对话中理解“踏”字——正是这个小心的“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出了这位老大爷的善良。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学习重、难点: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四、课型新授课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读讲结合法、2、学法:读议结合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出示情境动画)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2、板书课题 21、《搭石》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呢?4、原来这就是搭石,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一些石块。

这么普通,这么平凡,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搭石呢?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自读,寻找“美”。

师:的确,搭石在作者眼中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再想一想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三)欣赏美,品味美师:好的,我看到同学们的书本上都已经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痕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搭石》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搭石》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搭石》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领会课文的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悟生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和勤劳劳动的尊重,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导读,课文教学,课文赏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提炼课文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利用图片或道具预习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复习巩固•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点,回顾生字词。

•通过口语练习、游戏等方式复习学生前面所学内容。

3. 新课呈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整体氛围。

•解释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梳理课文•导读课文结构,理清主线和分支,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

5. 课文解析•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6. 课文赏析•分析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和价值,发表个人见解和感想。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或个人心得体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搭石》•生字词•课文主题•感悟智慧五、教学反思•分析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为《搭石》第2课时的教学教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对古代民间智慧和劳动的尊重与热爱。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搭石》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搭石》教案(含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读一下课题,并说出你们的问题。
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是搭石吗?它有什么用呢?搭石承载了哪些美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搭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复习、质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文章,同学们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
二、新授课。
1.师: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的搭石。就是这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搭石的美,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师:读段落,想象:上了岁数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抓住重点词语“无论、只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板书:无私奉献换搭石)
①欣赏第二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每当上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真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谈谈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美?你能把这美感读出来吗?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生读,师总结:
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好好体会家乡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我们下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

5《搭石》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5《搭石》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5《搭石》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搭石》教材分析《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

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搭石正是乡亲们质朴、善良、无私的化身,正是乡亲们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见证。

学生要在反复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人性美。

学情分析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

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计划课时2课时(2/2)教学目标抓住关键句,感知课文,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美、感受美。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们默默无闻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感知课文,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难点感受人们默默无闻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准备PPT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阅读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min)复习1.复习上节课的重难点生字词。

(指名生读)2.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是搭石,感受了搭石的意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

(板书课题:搭石)1.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明确学生上节课学习情况。

2.深入课文,体会感情(min)一、深入课文1.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的2至4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语句,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再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已经走进了大家的心里。

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都找到了哪些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的呢是的,老人无论多急,只要发现,一定会放下东西,直到满意,才肯离去。

《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优秀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优秀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作者的家乡,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尤其让作者难忘的,是小溪里那一排排,一块块的搭石。

3、前面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生词。

现在来回顾一下,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是如何出行的?二、研读课文,品读词句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2、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摆搭石、写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交流。

先说说第二自然段你划出来的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上了点年岁的人,这么急着赶路,肯定有什么急事,大家想想可能会是什么急事呢?(2)尽管事情紧急,但是,一旦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人们是怎么做的呢?(3)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4、精读第三自然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想想一下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3)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4)现在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来场接力读,老师读前面的,你们马上接上后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的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刘章爷爷的家乡,领略了那里的风景。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最美的就是这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搭石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搭石》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

(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发现美1、师导: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那里的景美,人更美。

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

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美师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1)预设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预设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引:从哪可以看出来呢?预设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

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评:有理有据,说的不错。

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预设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

(板书:善良)师引:理由呢?预设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

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引: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师引: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预设生:第一句话更合适。

师引:为什么?预设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师引:“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设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评: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

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师引: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预设生评:我觉得他读得一般。

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师引:哦?那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生读)师评:读得确实不错。

师小结: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2)师导: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并感受到了美?预设生:我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发现了美。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这句话中的“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说明人们走搭石时都想着后面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家乡人的一种美。

师评:对,心中有他人也是一种美。

谁还愿意说一说你找到的美?(3)预设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预设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协调有序的美。

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他们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

师评:对,这是一种和谐的美。

(板书:和谐)从这句话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预设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声音美。

师引:声音美?声音美在哪?预设生: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师引:你能模仿一下过搭石的声音吗?(学生模仿,师评价)师小结:踏踏的声音,真象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

师引:你还能感受到这句话中蕴涵的其他美吗?预设生:还有画面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引: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范读句子)师引:谁愿意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预设生1: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上工,下工的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的情景。

他们走得很整齐。

预设生2:我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荡漾,人影绰绰的那副很美的画面。

师引:谁愿意把大家带到那美好的画面中?(指名读)师评:你读得太美了。

谁还愿意试一试?生读(4)同学们仿佛已经陶醉其中了。

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了美?预设生:我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发现了美。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这句话是说两人同时过桥的时候,谁也不会抢着过,而是让对方先走。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

师评:对,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

(板书“谦让”)预设生:“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从这句话中我感到家乡的人彼此都非常友善。

(5)师评:有道理。

或许,乡亲们的友情就在这彼此相遇时的拉家常中形成了。

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预设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预设生:理所当然师:理所当然?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预设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师引: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呢?预设生: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

师导: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预设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的家乡只要年轻人遇见老人过搭石,就一定会背老人过去,人人都这么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师导: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预设生:刚才说的那几件事,老人摆搭石,人们过搭石时互相谦让,这些在家乡可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事情呢?想象一下。

预设生1: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预设生2: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预设生3:即使俩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对,正是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在搭石这道风景中,我看到了老人躬身搭石,你看到了什么呢?预设生1:我看到了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预设生2:我看到了年轻人伏身背老人过搭石预设生3:我看到了两人相遇过搭石时互相礼让师小结:所以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引读,生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拓展延伸,表达美1、师引:这一桩桩,一幕幕,事虽小,情却浓。

搭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搭石无语心有情”,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那搭石对年轻人说()搭石对大家说()预设生1:搭石对年轻人说,你们背老人过搭石,谢谢你们!预设生2:搭石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2、师导:同学们说的真好。

是啊,就是因为家乡人具有了(指板书)善良,无私,尊老,谦让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才会有家乡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民情。

我想,这种美,不仅感动着搭石,也感动着你,感动着我。

在作者刘章的家乡,美就是秋天里溪水中那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搭石,美就是乡亲们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美就是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的那一瞬间。

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美呢?预设生1:美是妈妈的微笑预设生2:美是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预设生3:美是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预设生4:美是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预设生5:美是献给老师的一杯热茶预设生6:美是和同学闹矛盾后彼此握手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预设生7:美是老师的微笑…………………………..师总结:是的,美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

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四、作业小练笔身边的美板书设计:搭石和谐善良无私尊老谦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