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程序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描述产品质量检测程序,以确保所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该程序将涵盖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整个生产过程。
2. 质量标准和要求在制定产品质量检测程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这些标准和要求应基于行业规范、客户需求以及公司内部的质量目标。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这些标准和要求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3. 原材料采购在原材料采购阶段,我们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检测程序:-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确保其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
- 进行样品检测:从供应商处获取样品,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样品符合质量标准。
- 签订合格供应协议:与供应商签订合格供应协议,明确质量标准和要求,并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 生产过程控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程序:- 设立质量控制点:在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的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
- 进行过程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 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自动化的质量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 建立纠正措施: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及时采取。
5. 产品测试和验证在产品生产完成后,我们将进行产品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产品测试和验证的质量检测程序:- 进行样品测试:从生产批次中抽取样品进行质量测试,确保样品符合标准。
- 进行功能测试: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
- 进行可靠性测试:对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验证其在预期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进行认证和验证:根据产品的特定要求,进行相关的认证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4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三、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客户满意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质量检验管理职责一、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监督和组织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其所属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并向质量检验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三、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质量检验方案和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第三章质量检验流程一、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检验方案对产品进行拆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二、若产品经检验合格,质量检验部门出具检验报告,并将产品交由仓库管理。
三、若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质量检验部门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调整或修复,并进行重新检验。
四、若产品经多次检验仍不合格,质量检验部门向负责人汇报,并进行相应处理措施。
第四章质量检验方法一、质量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类型和相关标准确定。
二、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
三、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采用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第五章质量不合格处理一、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对于轻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进行修复或重新加工,并重新进行检验。
三、对于严重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报废处理,并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质量检验记录与归档一、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每次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
二、质量检验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
三、质量检验记录应按规定时间进行归档,并保存一定的历史记录。
第七章质量评估与改进一、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并制定改进计划。
二、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评估工作,并按照改进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三、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质量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产品质量检验的程序,包括质量检验的目的、流程、方法和结果评估等方面。
一、质量检验的目的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通过检验,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质量检验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二、质量检验的流程质量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取样、测试、评估和记录等步骤。
1. 取样: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从生产线上随机选取代表性样品。
2. 测试:对取样的产品进行相关的物理、化学、机械等测试,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3. 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和预设的质量标准,判断产品的合格性,并记录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4. 记录:将检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检验员等。
三、质量检验的方法产品质量检验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产品的外观,检查是否有瑕疵、变色、变形等表面缺陷。
2. 功能性检验: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如电器产品的电流、电压测试,机械产品的运转试验等。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其他专业的检验方法,如X射线检测、声波检测、拉力测试等。
四、质量检验结果评估在质量检验中,根据检验结果的合格与否,可以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1. 合格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出货或投入市场。
2. 不合格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修复、重新制造或报废等。
对于不合格品,企业需要追溯其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质量检验的重要性质量检验在产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和排除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2. 提高客户满意度:优质的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度。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引导语: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的生命,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方针政策。
下面为你带来的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行本企业质量方针、政策、目标以及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检验程序:1.1检验程序主要有原材料、工序(过程检验)、成品、三个环节进行检验。
1.2各流程环节检验,用检验报告单和其它相关表单进行严格记录,交品检部备案存档。
1.3工作程序:1.3.1原材料检验:1.3.1.1材料进厂时,应对材料的供货厂家、材料名称、型号、等级、数量、日期、价格等进行核查,并按发布的检验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
1.3.1.2检验结果应书面记录,填写原材料《入库检验记录表》详细注明检验情况。
1.3.1.4仓库保管员依据《入库检验记录表》确定是否进仓,物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仓管员必须对入库检验做好汇总记录,对物品做好标识,分类放置,妥善保管。
1.3.2工序检验(过程检验):1.3.2.1生产员工接受到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要了解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设计图纸以及工艺要求,按要求生产。
不能随便改变流程和要求。
1.3.2.2生产人员领取材料时,注意观察材料是否合格。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车间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并及时反馈。
1.3.2.3机具车间主要原材料上总装线前必须100%全检。
1.3.2.4制造部、产品检测部负责对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按照产品工序质量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和监督。
对各工序进行巡查和抽样检查,并作好记录。
1.3.2.5各工序生产人员严格进行首检、自检、交接检,如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生产,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进行检验隔离,作好工序检验记录,保证各工序生产质量。
1.3.3成品检验1.3.3.1产品组装完成后,将成品放至待检验区,质检员按照成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检验。
品检部随着成品的生产批次,随出随检。
1.3.3.2成品全部检验,检验结果要求书面记录,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并出具检验结论。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简介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工作流程。
它包括规定各种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目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和保证。
通过运行这个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主要步骤1. 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要求,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内容和标准。
2. 设定质量检验标准:制定一套适用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3. 风险评估:对生产和交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4. 实施质量检验:按照制定的质量检验计划和标准,对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现场检验、实验室测试等。
5. 记录和分析检验结果:将质量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6. 收集用户反馈: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表现和改进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7. 持续改进:根据质量检验的结果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质量检验程序和标准,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注意事项1.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法规要求。
2.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必须由专业人员制定和执行,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应与其他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4.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是一个关键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才能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货的全过程,并包括了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要求。
二、原材料采购1. 原材料供应商评估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应对其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和稳定性2. 原材料接收检验在原材料到货后,应进行接收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外观检查- 尺寸和分量检测- 化学成份分析- 物理性能测试三、生产过程控制1. 设备校验和维护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2.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监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温度和湿度监测- 生产速度和压力监测- 原材料投入量和混合比例监测3. 抽样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产品的质量。
抽样检验的频率和标准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要求确定。
四、成品检验1. 成品外观检查成品应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其外观符合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 功能性能测试成品应进行功能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满足产品设计和客户的要求。
3. 包装检验成品的包装应进行检验,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1. 质量记录所有的质量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应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原材料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监控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进行再加工或者修复- 进行退货或者报废- 进行供应商追责3. 质量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提交质量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质量检测结果统计- 不合格品处理情况- 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六、培训和改进1. 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ISO9001-2015质量检验管理程序A0
质量检验管理程序(ISO9001:2015)1.目的:1.1为确保本公司进料、制程、成品过程监视和测量,确保未经检验和不符合质量、HSF产品要求不投入使用、加工和流出,提供检验者在执行检验作业时遵循的依据,并及时发现质量、HSF异常,降低成本,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客户需求。
2.范围:2.1此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检验与测试作业要求。
3.职责:3.1品质部:3.1.1 IQC负责进货物料的检验、来料异常的处理。
3.1.2 IPQC按品质规划要求,对在制品进行首件和制程5M1E确认,对外发表面处理半成品的品质确认和对不良品的跟踪处理,制程异常的分析及后续的追踪工作。
3.1.3 FQC负责装配,成品的检验及出具相关检验记录。
3.1.4 OQC负责包装出货检验并记录。
3.2 生产部:督导所属人员做好三检工作,及对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挑选处理;生产部负责通知IPQC/FQC对产品进行首件、转序、成品检验。
3.3 PMC部:3.3.1仓库负责通知IQC对来料产品进行检验;半成品、成品入库、出货安排。
3.3.2 计划负责提出MRB物料评审。
3.4 采购部:负责对来料不合格的退货处理,改善报告发出、跟进。
4.定义:4.1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4.2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巡检4.3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成品检验4.4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5.内容:5.1来料检验5.1.1进货物料入仓时,仓库收货员对进货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内容进行确认,将待检物料摆放在待检区,提交“供应商送货单”交IQC检验。
5.1.2 IQC根据仓管提供的“供应商送货单”,于货仓“待检区”对进货物料进行抽检。
A.环保物料要查核供应商是否是提供材质报告,SGS测式报告等。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5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确保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
2 适用范围确保适用于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
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了解产品特性,熟悉标准、规程等检验依据,掌握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 检验规程技术部组织制定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生产部和检验人员。
6 进货检验或验证6.1采购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仓库管理员作好待检标识,填写申检单交检验人员。
6.2检验人员按进货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填写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出具进货检验或验证报告。
6.3检验或验证合格的物资,由市场部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在不影响产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经总经理批准后,作降价处理,若协商不成的,由市场部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
6.4市场部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对辅料、包装材料作好检验状态标识。
6.5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时,由使用部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准予紧急放行。
紧急放行时必须留下样品进行检验,并对已放行的物资做好标识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由生产部门负责及时追回或更换。
6.6对随货提供检验报告的产品,检验员须查验报告的符合性。
对在供方检验合格的产品,仓库管理员依据技术部检验员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直接入库。
6.7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由技术部归档保管。
7 过程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依据过程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的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合格的由操作者及时返工或报废。
8 出厂检验产品加工完毕,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技术部;技术部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合格产品准予入库、出厂,不合格产品进行报废。
产品检验和试验管理程序
6.1.3采购处负责采购料品和发包外协件。
6.1.4管理部负责培训或鉴定有资格的检验和试验人员。
6.1.5生产部负责生产半成品、最终产品。
6.2过程输出:生产部和品保部负责提供各阶段的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合格的产品。
6.3过程绩效指标:
项目
频次
责任部门
本程序适用于企业范围内已经首批产品认可的外购料品、外协件和顾客提供的料品及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全尺寸检验和性能试验、出货检验﹐适用于通过CCC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检验/验证。
3.参考文件:
3.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3.2《供应商管理程序》。
3.3《采购管理程序》。
3.4《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6.4.5.1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包括顾客的后果和制造/装配后果,当缺陷导致最终顾客和/或一个制造/装配厂产生缺陷时便得出相应的定级结果(即CR、MA、MI)。最终顾客永远是要首先考虑的。如果两种可能都存在的,采用两个严重度值中的较高者来判定。
A.CR(严重缺陷):可能会危害使用者生命或安全,存在安全风险,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漏电、电源短路引起之高温着火)及产品功能丧失(无输出、输出时有时无),一定会造成顾客索赔或退货。严重不良品: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严重缺陷,同时,将可能会有主要及(或)次要缺陷。
4.3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和最终产品的首件确认及100%检验/试验(即各检测站的全数检验);对本车间加工产品质量负责,并隔离不合格品及负责异常问题的处理。
4.4生产工程部负责生产车间需用的作业指导书(SOP)的编制和维护,治具、辅具的提供,技术指导,异常问题的处理和首件确认等(制六、七课由本单位负责)。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来料、生产过程及成品各环节实施必要的检验与验证活动,获取产品特性符合性信息,对产品质量全面分析及改进,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最终使客户满意。
本程序特规定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紧急放行等环节的要求与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
3 职责3.1品质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流程等检验文件;实施对各阶段产品的检验或验证,放行产品;并负责记录、统计、保存检测数据,以及物资检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控制与管理。
3.2物管部负责接收采购的物资,到货后及时向检验员报检。
需验证尺寸、功能特性的物资,相关部门应提供产品图样、技术规范或技术协议要求等验收依据。
3.3营销中心负责接收顾客财产,验收后及时向检验员报检。
需验证尺寸、功能特性的物资,需对接顾客提供检验依据。
3.4 技术部负责指导、分析、处理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3.5制造部负责制造过程中各工序的自检和互检以及合格后按程序提交检验。
4 工作程序4.1来料检验来料检验是指对进货物资做品质确认和查核,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
4.1.1 来料检验方法a)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进行验证;b)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三坐标等量具验证;c)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硬度计验证;d)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4.1.2来料检验方式a)全检:适用于检验过程简单、数量少、价值高、检验不会对产品破坏、关键的性能要求高的、不良品对后道工序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b)抽检:适用于质量较稳定,批量太大、检验成本昂贵、检验会对产品会造成破坏的、非关键件的物料。
c)免检:供应商送货连续十批次完全合格收货的可以考虑免检。
适用于数控系统、光栅尺、线轨等产品。
4.1.3来料检验的流程a)采购员提前通知物管部来料情况以及明细,物资到厂后,应立即通知物管部一起进行来料核对,确认来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外观等,无误后,物管部将物料置于待检区或做好待检标识,与采购部做好交接,填写入库单连同有关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记录,向品质部报检。
医疗器械公司产品质量检验流程管理程序
医疗器械公司产品质量检验流程管理程序一、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所有产品的质量检验流程管理。
三、定义1.产品质量:指产品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程度。
2.质量检验:指对产品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检验流程:指从接收原材料或零部件到最终产品的检验以及相关记录和处理的全过程。
四、要求1.公司应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流程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2.产品质量检验流程应包括以下内容:a.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接收检验;b.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检验;c.最终产品的成品检验;d.非标产品的特殊检验要求。
3.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接收检验要求:a.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检验的部门应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b.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c.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d.检验结果应真实、可靠,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4.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检验要求:a.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检验项目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确定;b.检验项目应在相应的生产环节进行,并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c.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5.最终产品的成品检验要求:a.成品检验应包括外观检验、物理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测等;b.检验项目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定,并进行适当的抽样检验;c.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适当的处置,包括返工、报废等,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6.非标产品的特殊检验要求:a.对于非标产品,如设备定制等,应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特点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b.特殊检验项目应在合同中明确,并进行相应的确认和记录。
五、程序流程1.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接收检验流程:a.接收部门在收到原材料或零部件后,将进行外观检验,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b.检验人员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归档;c.不合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将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该程序旨在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一、程序概述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采取一系列检测控制措施的规定和流程。
该程序包括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频率、检测标准、不合格品处理等关键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程序内容1. 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首先需要明确使用的检测方法。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检测方法,如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份分析、外观检查等。
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产品的质量。
2. 检测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明确使用的检测设备。
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如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
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能够正确执行检测工作。
3. 检测频率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确定检测的频率。
根据产品特性、生产能力和客户要求,确定检测的频率,包括每批次、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等。
确保检测的频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4. 检测标准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明确检测的标准。
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适合的检测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
确保检测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产品的合格性。
5. 不合格品处理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当产品未能通过检测时,需要明确采取的处理措施,如报废、返工、退货等。
确保不合格品的及时处理,以避免对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检测记录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检测记录的要求。
对于每次检测,需要记录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等相关信息。
确保检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能够进行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
7. 质量培训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包括质量培训的内容。
ISO9001-程序文件-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外协件、外购件、半成品、成品、顾客提供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控制要求,保证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品转下道工序或交付客户。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和顾客提供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职责3.1质量部职责负责本程序的起草,修订、培训。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换版等工作。
负责编制检验标准,以及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工作。
3.2生产部职责负责产品生产工序的自检、互检工作。
3.3相关检验人员职责检验人员需经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4体系管理负责人职责负责本程序的批准。
4.定义无5.工作程序5.1进货检验5.1.1进货检验范围进货包括采购的物料(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及顾客提供的产品。
5.1.2进货检验的依据进货检验规范、产品图纸等。
5.1.3进货检验工作QC接到仓库通知后,凭供应商“送货单”,按进货检验规范、图纸等要求进行检验,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或者将进货检验结果录入ERP系统,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识,通知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经检验不合格的,由检验员贴上“不合格”标识并予以隔离存放,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1.4待验产品对于待验产品,因生产急需而放行使用时,应对该批产品办理《紧急放行单》,明确地进行标识和记录,并做好《紧急放行登记表》,以便在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但必须执行以下原则:(1)后续工序须客观地评价其质量状况,不会导致交付不合格产品;(2)一旦发现不合格,在技术上可予以纠正,并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邻、相关或相配的部、组件的质量;(3)这种紧急放行并不意味可以免于进货检验和试验;(4)为避免不合适放行,并能有效地追溯这些产品,质量部负责人有权按本程序规定建立和保持审批和追回这些产品。
5.2过程检验和试验(1)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者按工艺要求及图纸要求进行自检,并作好自检记录,自检合格后,填写《工序流转跟踪卡》转下道工序。
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目标本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如下:1. 确定适用的质量验证标准和要求。
2. 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制造或提供之前经过充分的质量验证。
3. 确保所采用的质量验证方法和工具有效可靠。
4. 监控和记录质量验证活动的结果和数据。
5. 确保及时处理质量验证中发现的非合格产品或服务。
6. 完善质量验证过程,并持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质量验证流程下面是本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的流程:1. 确定质量验证标准和要求:- 分析产品或服务所需的质量验证标准和要求,并确认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2. 制定质量验证计划:-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验证计划,包括验证方法、验证步骤和验证时间表。
- 确定质量验证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人力资源,并进行相应的安排。
3. 进行质量验证:- 按照质量验证计划执行质量验证活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 使用适当的质量验证方法和工具进行检测和评估。
- 在质量验证过程中及时记录结果和数据。
4. 处理非合格产品或服务:- 对质量验证中发现的非合格产品或服务进行分类和记录。
- 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非合格的根本原因。
-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和修复非合格产品或服务。
5. 监控和改进:- 定期检查和监控质量验证过程的执行情况。
- 分析质量验证结果和数据,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 持续改进质量验证方法和工具,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质量验证管理责任本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阶段应由相应的责任人负责执行和监督,并确保质量验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责任人包括但不限于:- 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质量验证策略、计划和目标。
- 质量经理: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并监督质量验证活动的执行。
- 质量验证专员:负责具体的质量验证活动和记录相关数据。
结论通过制定和执行本质量验证管理控制程序,我们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优质产品或服务。
产品质量检验流程
产品质量检验流程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公司和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产品质量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帮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减少缺陷和投诉,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
2.检验前准备在进行产品质量检验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了解产品的规格要求和检验标准;确定检验的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的需求,确定检验的项目和方法;准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工具和材料;建立合适的检验环境和工作区域。
3.检验过程产品质量检验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准备产品样本从批次中随机抽样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样本进行检验。
样本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以反映整个批次的质量状况。
3.2 检验项目和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确定合适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耐久性试验等。
针对不同的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如目视检查、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等。
3.3 进行检验按照预定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对样本进行检验。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记录和分析检验结果对每一次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本的标识、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
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分析和处理不合格品,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3.5 完成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生成检验报告,报告应清晰、简洁、准确地反映产品质量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样本情况、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改进建议等。
4.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结果是对产品质量的客观评价和监控。
根据检验结果,应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减少缺陷和不合格品的出现,并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
5.结论通过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流程,可以帮助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质量检验是产品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1. 引言产品检验和试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可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为了确保检验和试验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需要建立适当的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本文档旨在介绍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关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程序制定制定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应遵循以下步骤:2.1 确定检验和试验的目标在制定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之前,需要明确检验和试验的目标。
目标应具体明确,并且与产品质量要求相一致。
2.2 确定检验和试验内容和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确定应进行的检验和试验内容。
同时,选择适当的检验和试验方法,确保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估产品的质量。
2.3 制定检验和试验控制计划制定检验和试验控制计划,包括检验和试验的时间安排、责任人、检验和试验的方法和要求等。
确保检验和试验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并能够准确记录和追踪检验和试验的结果。
2.4 建立检验和试验记录和报告系统建立检验和试验记录和报告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汇报检验和试验的结果。
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检验和试验的时间、方法、结果以及处理措施等。
2.5 制定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计划如果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产品不符合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建立纠正措施的跟踪和监控系统。
同时,应定期评估检验和试验的效果,并制定持续改进计划,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3. 程序实施在实施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培训和培训记录对参与产品检验和试验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程序要求和操作方法。
并建立相应的培训记录,记录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参与人员等信息。
3.2 设备和工具的校准和维护建立设备和工具的校准和维护计划,定期对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维护。
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验和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抽样方法和样本数量的确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确定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数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文件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文件1. 简介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产品检验管理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文件的要求。
2. 检验标准和要求2.1 检验标准的确定- 产品检验标准应由质量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确定,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
- 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的要求。
2.2 检验要求的明确- 检验要求包括产品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功能性检验等内容。
- 检验要求应在产品规格书或检验指南中明确定义。
2.3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 检验部门应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3. 检验程序3.1 检验准备- 检验人员应在检验前准备好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核对其准确性和可用性。
- 检验人员应熟悉检验标准和要求,了解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3.2 检验操作- 检验人员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如发现不合格项,应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3 检验报告- 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检验报告,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
- 检验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呈现检验结果,并保存在适当的档案中。
4. 检验记录和分析4.1 检验记录- 所有的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应进行记录,包括合格项和不合格项。
- 检验记录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归档和保存,便于追溯和分析。
4.2 检验分析- 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记录进行分析,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和不良趋势,并提出改进措施。
- 检验分析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报告,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5. 变更管理和持续改进5.1 变更管理- 如需对检验标准、要求或程序进行变更,应按照变更管理程序执行,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所有的变更应进行记录和控制,避免不可控的影响和负面后果。
5.2 持续改进- 检验部门应持续改进检验过程和方法,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产品质量合格管理流程
1 qcc:品质保障圈。
包括iqc,ipqc,fqc,oqc,qa,qe,tqc等。
2 iqc:进料品质检验。
企业在物料需求订单下达后,对供应商供应之产品进行验收检验。
iqc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它的作用是保障企业物料库存的良性。
视企业对物料检验标准的不同,这个部门的人数也会有所不同,可设立课,组,班,也可单独一个(规模标准决定)(全检,抽检)。
3 ipqc/pqc:制程检验。
在物料验收后,由于批次抽检及库区存放等原因,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品质问题的产品,故在产品上线时要求对产品的首件进行品质确定,而pqc的职能就是进行首件的确认及批次生产过程中的品质规范及督导。
从而提高制程品的成材率,降低成本。
4 fqc:这是一个全面的单位。
叫入库检验,也叫终检(制程)。
在完成生产后,产品流到下线,即包装入库。
在这个过程中,fqc 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品质检查,包括包装,性能,外观等。
保证入库品的性能,外观,包装良好且符合要求。
视客户的需求及生产管控的必要可以设定全检并包装工作。
说白了就是一批经过品质训练后从事包装检验入库工作的生产人员,属下线制程。
亦可由生产单位来完成,fqc进行抽检入库。
5 qa:品质保障工程师。
这是一个职位说明,应该说是品质保障组。
它是公司内部对客诉调查改善的一个单位,进行提出制程优化方案,提高产品品质。
6 qe:品质客诉处理工程师。
这是一个对外进行品质说明,处理,协调的一个单位,它是直接与业务端及客户端进行协调,说明,处理的一个单位。
包括系统文件控管,客诉8d回复,程序文件制订等。
7 tqc:全面品质管理。
它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是把品质深入到成本,交期等领域的一个新概念。
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更多领域做出了要求,从而提高企业信誉进而更全面的对品质进行控管。
对于品质:品质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制造的而不是检验的品质第一品质实行:1 建立品质管理系统,系统人数可视规模和检验收要求进行合理设定。
2 建立品质管理手册,(我有手本,没有电子档不能给你了,你可以到网上搜下,应该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程序
概念:控制三大环节(自检、互检、专检),实现一个目标(产品检验率达到100% )。
1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和外购、外协各类产品、零部件(以下统称产品)。
2职责
2.1技术质检部负责公司生产及外协的产品、配件生产过程及终端质量检验控制、监督管理,并对生产或外协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负责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完整准确的检验资料(含生产表、图纸、特殊工艺卡等);完成新产品试制方面质量检验。
2.2生产部、车间负责对公司自产成品及零部件的自检、互检和报检,协助技术质检部完成质量检查工作。
2.3物管中心负责外购产成品、配套件及外协加工产品的报检,提供报检相关资料。
2.4财务部负责对各种检验合格产品及时入库、按计划发放,对不合格品按规定分类分堆存放。
2.5销售部负责各类产品、配件质量信息反馈,便于后续工作的完善与改进。
2.6企管中心负责质量检验制度审核监督,协助技术质检部完成不合格品的处置。
3.程序
3.1自检
3.1.1范围:所有工件制作、加工完成后或某工序完成后均需自检。
3.1.2操作者须按生产计划、图纸或工艺要求自检;自检不合格的产品应分开存放,并向检验员报告,产品自检合格后应口头向检验员报检。
3.1.3技术质检部检验员对操作者自检程序进行检查、监督,对不按规定自检,出现不合格品未反馈的操作者进行考核。
3.1.4生产部主管协助监查操作者自检程序。
3.2互检
3.2.1下道工序操作者必须检查上道工序产品检验标识,发现无检验合格标识产品应向技术质检部检验员报告。
3.2.2机械加工操作者应对铸造毛坯件、复杂件重要加工尺寸加工量进行复检。
3.2.3零部件装配时,操作者必须对上道工序重要零件(如主轴、头尾轮等)装配尺寸复检。
如不具备复检条件的,必须核准重要零部件是否有检验合格标识。
3.2.4班长对本班组作业中生产的在制品互检执行情况不定时进行抽查。
3.2.5技术质检部检验员对操作者互检程序进行检查、监督,对不按规定互检,出现不合格品未反馈的操作者及班组进行考核。
3.3专检
331分类:专检分为首检、巡检、终检三类。
3.3. 2内容:技术质检部负责规定产品首检项目、巡检抽检比例;完成产品的首检、巡检、零部件入库和出厂前最终检验等产品质量检验;标识、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按要求处置不合格品。
3.3. 3专检过程中所需质量检验依据:生产表、配件合同由销售公司负责提供,图纸、工艺卡、更改通知单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外购及外协合同由物管中心负责提供。
3.3.4首检
3.3.
4.1对公司批量机械加工件、焊接结构件、热处理件和新产品零件等有可能出现批量不合格的加工项次应首检;批量外购物资(如叶轮、套管、走料筒等)、批量外加工物资(如十字滑块、销轴等)、供方第一次进入我公司的产品等均应检验。
3.342生产过程中需要首检的产品由生产人员负责申报,并提供生产计划表、急件和加班生产信息,技术质检部落实检验。
3.3.
4.3对外购、外协加工产品首次及首批检验由物管中心外协主管负责申报,并提供合同及到货信息,技术质检部落实检验。
3.344规定首检项目的产品,必须有检验员的首检签字认可后才能继续生产。
3.345技术质检部必须及时向计划下达部门报告外购件、新产品试制首检信息。
3.3.5巡检
3.3.5.1由技术质检部根据各加工工序所涉及工件的批量、重要程度和产生批量不合格的风险性确定产品巡检项目的抽检比例,重要零件和成品必须全检。
检验员在工件制作、加工的过程中,应按规定巡视抽检产品质量,及时掌握、记录和报告产品不合格信息。
3.3.5.2操作者须配合检验员对各种产品的抽查检验。
3.3.6终检
3.3.6.1技术质检部工序检验员应保证所有自产及外购外协产品出厂前均检验合格。
3.3.6.2工序检验员负责按生产计划、图纸及工艺要求对需入库的所有产成品进行最终质量检验。
3.3.6.3 技术质检部出厂检验员根据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对准备出厂所有成品进行综合检验,具体内容为产品的符合性、完整性、有关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产品外观质量、油漆质量、产品编号、产品铭牌正确性等检验。
3.3.6.4产品型式试验由技术部组织完成,必要时通知技术质检部参与。
3.4检验记录及信息反馈
3.4.1检验员必须据实记录各种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表格填写检验记录。
3.4.2记录表格:《质量检验报告》《不合格品报告》《装配检验记录表》《机械加工检验记录表》《进货验证记录》《产品料废记录表》《零部件热处理检验记录表》等。
343检验员发现不合格品后,应作好标识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及时按规定向上级反馈信息,由技术质检部牵头拿出不合格品处理方案。
344各种检验记录完整性由技术质检部负责定期抽查,企管中心不定期审核。
3.5不合格项判定、不合格品处置
3.5.1对不合格品按各级不同权限进行判定。
原则上质量损失不超过200元或以往有处置范例的小质量事故由技术质检部负责判定;其它由质量主管负责判定。
3.5.2技术质检部将《不合格品报告单》分送至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按《不合格品报告》意见完成处置,具体处置情况:技术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财务部仓库负责分类存放和按规定发放;物管中心负责外购及外协产品调换或理赔;生产部负责自产产品返工、返修或重下计划生产;企管中心督办不合格品处置方案的落实,并负责《不合格品报告单》存档。
3.6错检、漏检考核
3.6.1对检验员未按质量标准规定或质量管理文件规定数量检验,造成错检和漏检的,由企管中心不定期审核考核。
3.6.2自产产品未报检造成漏检下转的生产部为第一责任部门;外购及外协加工产品未报检造成漏检的物管中心为第一责任部门,财务部仓库为第二责任部门,由技术质检部负责考核。
3.7奖励
对质量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反馈不合格项信息的员工及相关人员,由技术质检部按PDC阳常激励机制进行奖励。
4本程序由质量监管系统负责解释、考核,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5附件:
附件1:《不合格品报告》
附件2:《质量检验报告》
附件1:
不合格品报告
编号:
附件2:
质量检验报告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