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个案案例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一一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贵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一、案例背景:1.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男,今年42岁,患有精神残疾二级,属于低保家庭。
2010年服务对象投资失败,从而引发了精神疾病,与前妻离异后,现又组建了家庭。
服务对象因身体原因,很难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处于无业、无经济来源。
2.家庭情况:服务对象父亲,患有肢体残疾三级,右眼失明,腿部有严重的关节炎。
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二级,骨瘦如柴,拄着拐杖还会经常摔倒,其母亲还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打胰岛素,早中晚以及半夜需各打一针,有时生理上不受控制会大小便失禁。
服务对象女儿目前在上高中,到今年9月份升读大专,其性格较开朗活泼,与家人之间相处和谐。
服务对象妻子在外地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较辛苦。
3.社会支持:服务对象的正式支持网络是镇民政办以及所在村委会,帮助其申请低保,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服务对象家庭能够维持日常生活。
村委会对于服务对象一家的情况较为关注,会定期进行探访。
服务对象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其家属、亲戚、邻居,不仅在生活上对其照顾有加,还在精神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一)经济层面:服务对象因患有精神疾病,从2022年12月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常开销以及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一直都是靠其父亲在维持。
服务对象希望社工可以协助链接到合适的工作资源和残疾人员相关福利,从而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
(二)心理层面:服务对象父亲除了要维持家庭生计外,还要长期照顾服务对象及其母亲,对于父亲的付出和辛苦,服务对象心里非常愧疚和无奈,他认为“都是因为我,家庭才变成这样”。
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为服务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
(三)社会支持层面: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以及严重的糖尿病,25年以来一直都是由服务对象父亲在尽心照料,多年前腿部因多次摔跤不能正常行走,需要拄拐支撑。
服务对象希望能够为母亲链接长护资源,缓解其父亲的照顾压力。
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个案是社会工作者常常面对的工作内容之一。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了解和干预,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社工个案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
小明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他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情绪,成绩一落千丈,经常缺课,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也变得困难。
在与小明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他父母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在家庭中,小明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
针对小明的个案,我首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心理沟通,了解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我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和关怀,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在此基础上,我帮助他建立了自我调节情绪的技能,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和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了抑郁情绪,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同时,我还与小明的家人进行了沟通和干预。
我帮助他父母了解到他们的争吵对小明的影响有多大,教育他们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关爱孩子。
通过家庭访谈和家庭治疗,小明的家庭关系得到了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
在学校方面,我与小明的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进行了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了针对小明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学校为小明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老师们也更加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小明的学业和生活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对小明个案的干预和帮助,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干预,我们可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有需要的个体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社工个案案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社会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独居老人个案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独居老人个案一、案例背景:服务对象72岁,妻子于2008年因病去世,唯一的儿子也接连生病,几年后因车祸离世,儿媳和孙女在甲地生活,服务对象独自一人居住。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服务对象深受打击,把自己封在家里,不外出与人交流,不愿意接触身边人,常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阳台里看向窗外发呆,身体状况愈发下降,许多病症都接踵而来。
二、分析预估:1.心理方面:服务对象在妻子和独子的去世后遭受到很大的打击,心理非常悲痛,不愿意出门面对别人,也不愿意跟外人交谈,需要得到心理的疏导。
2.家庭环境:服务对象的儿媳和孙女住在了太仓,离他居住地较远,因为孩子的学业繁忙,不能经常来探望他。
3.生活方面:因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太好,导致各方面都很不便利,例如测血压、检查煤气表、查看药品的使用说明、分类药品、标注药品信息等,需要有人帮助,但又不想麻烦他人。
三、理论支持: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人造物质环境包括房屋、道路、活动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它们对使用者构成了行动的外部环境,纯社会环境可简称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社工通过社会环境理论,帮助服务对象缓解悲伤情绪,教服务对象使用血压监测,帮助服务对象查看药品日期、将药品分类等日常生活问题。
四、服务目标:1.总目标:提供心理需求、生活照顾等服务,逐步改善缓解服务对象悲伤的情绪,打开自己的内心,培养其积极乐观的态度,建立对生活的信心,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2.分目标:①陪伴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沟通聊天,缓解其悲伤情绪。
②倾听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经历,更进一步的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关怀与支持,减轻服务对象的孤独感。
③教授服务对象如何使用血压监测,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查看药品日期、药品分类、标注药品信息等生活的部分难题。
社工开展的个案案例
社工开展的个案案例社会工作是专门协助个人,团体,或社区在处理社会,人际的问题时提供帮助的专业。
让我们来看一个社工可能遇到的个案案例:案例:小明,一名16岁的高中生,最近在学习和个人情绪方面遇到了挑战。
小明的老师们注意到他的成绩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急剧下滑,他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也有所降低。
他的父母也向学校报告说他最近的行为有所改变,变得更加孤僻和沉默。
小明被引荐给学校的社工。
社工与小明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发现他最近的学习压力加大,而且他最好的朋友最近刚搬家离开,这使他感到孤独和迷茫。
通过与小明的谈话,社工发现小明可能正在经历抑郁症的症状。
解决方案:社工制定了一项包括多种干预措施的计划来帮助小明。
这包括:1. 心理健康支持:社工引荐小明接受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服务,以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处理抑郁的症状。
2. 学习支持:社工和小明的老师合作,帮助小明制定一个更实际和可管理的学习计划。
3. 社会支持:社工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比如加入他感兴趣的社团,以便他能有机会结交新的朋友,增加社交活动。
4. 家庭参与:社工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沟通,让他们理解小明目前的状态,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支持小明的情况。
社工将继续监测小明的情况,确保他得到足够的支持,并适时调整帮助计划。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社工定期与小明和他的父母进行沟通,监测小明的情况,确保他得到的支持符合他的需要。
小明也开始定期接受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辅导。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小明逐渐学习到了处理压力和情绪的一些方法,例如正念冥想和深呼吸技巧。
这些方法让他在遇到压力时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学习方面,小明的老师们开始按照新的学习计划为他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额外的学习时间和更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这些措施帮助小明在学业上获得了一些进步,他的成绩开始逐渐提高。
在社交方面,小明决定加入了学校的艺术俱乐部,开始了解和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通过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他结交了新的朋友,对生活也恢复了一些热情。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小明,男,15岁,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工作很忙,对小明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上。
小明在学校里表现得比较叛逆。
他上课经常走神,还时不时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作业也总是敷衍了事。
在最近一次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下游水平。
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而且,他还经常和学校里一些同样成绩不太好、比较调皮的同学混在一起,有时候会参与一些小恶作剧,比如在同学的凳子上涂胶水之类的。
二、接案过程我第一次见到小明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的校服,头发乱乱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满不在乎的神情。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小明,我是来跟你做朋友的社工姐姐/哥哥哦。
”他看了我一眼,哼了一声,说:“又来一个管我的,有什么好聊的。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生气,反而打趣地说:“我可不像那些只知道唠叨的人。
我就想听听你这个小大人的想法,说不定你能给我不少新鲜的点子呢。
”他有点好奇地看了我一眼,这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引起了他的一点兴趣。
三、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父母忙于工作,缺乏与小明深入的情感交流和正面的引导。
小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只能通过一些叛逆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家庭对学习成绩过度关注,让小明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一旦成绩不好,就好像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
2. 学校因素在学校里,因为成绩不好,小明可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异样眼光,这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
为了掩盖这种自卑,他就故意表现得很叛逆,通过做恶作剧等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结交的那些调皮的同学,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小团体氛围,进一步影响了他的行为和价值观。
3. 个人因素小明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又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
他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能用叛逆来对抗周围的世界。
四、服务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第1 2周)每周至少与小明见面两次,地点可以选择在学校的操场或者附近的公园等比较轻松的环境。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某市开展了一项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项目,通过提供心理辅导、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多种帮助形式,帮助他们重建家庭、找到工作以及解决法律问题。
以下是该项目中的一个个案:小明,今年32岁,是一名失去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失独家庭成员。
在失去家人之后,小明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和自闭的状态。
他没有高中学历,无法找到较好的工作,只能在一些低收入职位上勉强维持生计。
他曾尝试过寻找社会支持,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
在项目的社工的关注下,小明参加了心理辅导课程。
在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能够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慢慢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
同时,社工还在就业方面为小明提供了一些资源,包括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和帮助他制定就业计划。
小明积极参与培训,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并通过社工的帮助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工作。
但是,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小明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问题。
他的合同中存在着不合理的条款,工资未按时发放,他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工为他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他了解劳动法规并指导他维权。
小明向用人单位提出了合法要求,成功地争取到了自己的权益。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帮助失独家庭重建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摆脱心理困扰,重新找回自信;就业帮扶提供了他获得更好工作机会的途径;法律援助帮助他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项目的帮助,小明逐渐重建了自己的家庭,与他人建立了良好的社交关系。
他的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社会工作能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重塑自己的生活,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与条件。
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个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个别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到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分析、干预和解决。
以下将以一个真实的社工个案案例为例,来介绍社会工作中的具体操作和实践经验。
小明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他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情绪。
经过社会工作者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小明的父母离异,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因为长期患病无法工作,家庭经济困难。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小明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缺乏朋友。
社会工作者首先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倾听和理解,让小明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与学校老师和心理辅导员进行了沟通,共同制定了针对小明的个性化帮助方案。
学校加强了对小明的关爱和照顾,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予了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在学校中逐渐融入集体生活。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当地的社会福利机构,为小明和他的母亲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援助和精神慰藉。
通过社会福利机构的帮助,小明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母亲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顾,减轻了小明的后顾之忧。
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情感疏导,帮助小明逐渐面对和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树立自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积极引导小明参与各种社交和兴趣活动,帮助他建立自信、拓展交友圈子,逐渐走出自闭的状态。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干预和帮助,小明的情绪逐渐好转,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这个社工个案案例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社工个案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通过与个案对象的深入交流和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个性化的帮助方案。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能够与学校、家庭、社会福利机构等多方合作,为个案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为了帮助老年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通过一个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来介绍相关参考内容。
案例:李奶奶是一位80岁的老人,她的子女都已经搬到了其他城市工作,生活上无法给予她太多的照顾。
李奶奶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行动不便,也感到孤独无助。
社区工作者决定对她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1. 综合评估:社区工作者首先对李奶奶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她的生活状态、身体状况、社会关系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她的主要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2. 确认需求:在评估的基础上,社区工作者确认了李奶奶的主要需求是生活照料和社交需求。
老年人常常面临着生活照料、情感支持、社交参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需求对于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 制定计划:社区工作者与李奶奶及其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份个人计划。
计划包括每天上门帮助李奶奶做家务、购物等生活照料工作,并且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帮助李奶奶扩大社交圈子。
4. 行动实施:社区工作者开始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每天按时上门给李奶奶提供帮助,做家务、购物等。
此外,社区工作者还联系了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李奶奶参加活动,结识其他老年人,增加社交。
5. 监督和跟进:社区工作者定期与李奶奶和家人见面,了解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服务计划。
同时,社区工作者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必要的康复和医疗服务,确保李奶奶的健康状况得到关注。
6. 资源整合:社区工作者会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包括志愿者、老年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临时庇护等。
7. 长期计划:除了当前的需求,社区工作者还要与老人及其家人讨论长期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老人的住房问题、养老院选择、护理等重大决策。
社区工作者可以帮助老人和家人了解各种选项,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通过以上个案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老年社会工作不仅仅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关注老人的心理和社交需求。
社工实务案例:老年人个案工作
一、案例背景介绍“怡和家园”小区作为“四房合一”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残疾、低保、高龄独居等困难弱势群体比例众多,能否在社区中开展好这部分人群的工作,会很大的影响到怡和家园整体社区工作的推进。
我们小区公共租赁房20幢16楼住着一位徐阿姨,平时经常能看到她在小区的各个垃圾桶里收那些有用的垃圾。
而且她还把收来的垃圾堆到地下自行车库,这就造成了很多居民出行的不便,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发出阵阵臭味,而且这么多易燃物品堆放着,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0幢的居民多次找物业公司问责,为什么小区的地下自行车库像个垃圾场?为什么多次反应后垃圾还是没有清理干净?!有些居民为此打了“12345”市长热线,还有居民到居委会,抱怨说“交了物业费,物业公司从不作为,还不如不交!”而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却多次向居委会诉苦,说他们已经多次劝说徐阿姨尽快将堆放的垃圾卖掉,徐阿姨每次都会表现的很为难,但也从不反映家庭上有什么困难,而是默默将垃圾清理一部分,事后,垃圾又堆了一大堆,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19幢和20幢两幢公共租赁房共有1160户一方面,困难弱势群体高度集中,这部分人群因心理上的不平衡,对小区的一些管理规定和措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偏见;另一方面,其他许多居民都密切关注着居委会和物业将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规范小区环境卫生管理。
我们社区工作者认识到,如果此类问题处理不当,将在居民中间造成很不利的影响,那以后居委会和物业开展工作将十分被动。
二、实施过程第一步,建立信任关系当我们想要上门直接问徐阿姨随意堆放垃圾原因的时候,我想到了社工最基本的工作伦理应该是: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
所以我们并没有让徐阿姨丝毫的认为居委会专门因为她乱放垃圾的问题“找上门”,而是让她认为我们是在挨家挨户走访居民过程中正巧“敲她门”。
来到她家以后,我们始终带着“微笑”,用“唠家常的口吻”与她聊天,认真倾听她说的每一件事并给予一定回应,在不断交流过程中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将谈话引向深入。
社会工作实务漏水案例
社会工作实务漏水案例对于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打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背景介绍赵大娘,72岁,家住物资局小区(该单位已于2006年破产,属无人管小区),来到社区就开始哭诉担心墙内的电线长期浸在水里会不会漏电,便找了维修人员到家中查看修理,维修人员说楼下没有漏水的地方,应该是楼上的原因,想到二楼的住户家中看一下到底是哪个地方漏水,但二楼业主因与他们家有矛盾不让看。
为这件事她家和楼上住户吵架多次,到最后楼上业主直接躲着不见他们。
现在漏水越来越严重,客厅的墙壁也出现了渗水。
服务对象曾多次到相关的房管局、街办反映过,但因为该小区早已经破产,无管理单位,房管局、街办也没办法协调此事,拖延至今仍没有说法。
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服务对象找到了社区居委会。
到居委会后,赵大娘直接说要是不给我们解决,就在你们居委会住下不走了。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情况后,决定介入。
二、案例分析(一)理论应用1、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社会资源分为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
正式的社会资源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
非正式的社会资源主要来自家庭、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社会工作者希望为案主提供正式及非正式的资源,帮助案主解决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
2.增强权能理论。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个人的无力感是由环境的压迫造成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受助人是由价值、有能力的;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是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在本案中,赵大娘虽然对漏水事件感到无能为力,但在社会工作者看来,赵大娘曾多次到邻居家房管局、彻等处协调,说明她是有能力处理该事件的,只是因为在与邻居及相关单位互动过程中的方法不当,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社会工作师吸毒人员个案
后续跟进计划
定期随访
社会工作师会定期对吸毒人员进行随访,了解他 们的治疗情况和生活状况。
提供支持
在随访过程中,为吸毒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 助,如提供药物咨询、心理辅导等。
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吸毒人员的治疗进展和成效,对治疗方案进 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05
案例总结与反思
案例总结
社会工作师吸毒人员个案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案例背景介绍 • 吸毒人员的诊断与评估 • 社会工作师的治疗介入 • 治疗进展与成效 • 案例总结与反思
01
案例背景介绍
吸毒人员的个人情况
姓名:张先生 年龄:32岁
性别:男性
吸毒人员的个人情况
01
婚姻状况:已婚
02
03
04
教育程度:高中毕业
心理治疗方法
针对吸毒人员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 治疗和支持,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
吸毒人员的社会功能评估
社会适应能力
吸毒人员可能面临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社交圈子缩小等问题,需要对其社会功 能进行全面评估。
社会支持网络
为吸毒人员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区支持等,有助 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背景介绍
小王,28岁,男性,有吸毒史,曾因贩毒被判刑,出狱后回到社 区。
介入过程
社会工作师小杨通过社区资源整合,为小王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 助、职业培训等支持。
干预效果
小王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重拾生活信心,并成功找到工作。
案例反思
经验总结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师小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吸毒人员 小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社区社会工作是指在社区中进行的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社区社会工作的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
在某个城市的社区中,有一名社工接触到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由一对父母和两个孩子组成。
父母因为失业和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社工首先进行了家庭访谈,了解到了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在分析了家庭的情况后,社工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首先,社工帮助父母寻找了临时工作,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其次,社工联系了当地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
同时,社工还组织了社区志愿者,为这个家庭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发现了这个家庭的一些内部问题,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和情绪管理问题。
于是,社工开展了家庭内部的辅导和训练,帮助他们改善了家庭关系,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这个家庭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父母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家庭的氛围也变得和谐温馨。
这个案例充分展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意义,通过专业的服务和关怀,帮助了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更需要有真诚的关怀和耐心的付出。
只有通过真正的关怀和服务,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社区社会工作中,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服务都是一次真挚的关怀。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工作的行列,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失独老人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失独老人一、案例背景:服务对象今年64岁,属于独居的失独老人,儿子在29岁时突患肺结核医治无效身亡,服务对象的老伴在19年查出患有肠癌,在21年的时候开过刀,去年3月又复发,之后转移病情变严重,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刚去世。
因家庭的变故,服务对象心理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心理上的创伤久久不能愈合。
目前,服务对象独自居住,身边无人陪伴,缺少倾诉对象,缺乏安全感。
二、问题预估/需求评估:(一)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
1、家庭支持:由于服务对象一人居住,没有人陪伴,感到孤独。
服务对象儿子、丈夫去世,没有第三代,无人赡养,生病时没人照顾。
2、社会支持:生活单调、乏味,服务对象的生活仅限于在家做手工、织毛线,其他时间基本不外出活动,害怕被其他人指点。
3、经济需求:服务对象现在退休,日常要定期吃药,每个月都需要医药费支出。
服务对象的生活费用支出也较大,电话卡一月话费200元,超出自己的支付预算。
(二)服务对象的需求预估。
1、心理支持与陪伴,服务对象的内心能够得到关注,有倾诉对象,舒缓心理,获得更多的陪伴。
2、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区融入。
三、服务目标:1、扩大社会交往,鼓励服务对象多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人际交往,拓宽朋辈系统。
2、心理支持与陪伴,使服务对象感受对她的关爱和给予服务对象情绪支持,减轻服务对象的孤独和落寞感。
3、链接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物资,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电话卡问题,使其感受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4、提升服务对象的健康意识,普及慢性病的健康知识和预防。
四、服务过程:(一)了解服务需求,建立关系。
社工通过入户探访的方式,与服务对象经过多次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的关系,社工前期主要是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辅导,社工以专业的工作技巧和价值观,对服务对象面临的困扰给予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并在服务过程中鼓励和帮助服务对象一起面对困难。
(二)扩大社会交往,拓宽朋辈系统,提升健康意识。
社工认真地去聆听服务对象说的每一句话,时常以服务对象的视角去观察感受,运用同理心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尊重。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困境家庭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困境家庭一、个案背景:案主是一位农村妇女,早年丈夫因病离世,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并帮助其成家立业,婚后育有一双儿女。
一家人原本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
可是案主儿子不幸身患脑部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患病后便卧床不起,日常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案主24小时全程进行照顾。
案主看到儿子的身体状况以及每月支出的大额医药费用,心理压力非常大,经常偷偷抹眼泪。
案主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婆婆和重病的儿子,三个人住在乡下老旧的房子里生活,她与亲朋邻里的交往变的少了。
儿媳妇在某地上班,还要照顾小孙女,大孙子在甲地读大学,他们只能在周末回来帮案主一起照顾。
二、服务目标:1、邀请心理咨询师上门对案主进行心理慰藉,提高案主生活自信心,缓解焦虑和悲观情绪。
2、协助案主为其儿子申请残疾证。
3、链接社会资源,协助案主获得物资支持。
三、服务过程:01.温暖相伴纾解情绪。
案主因照顾患病的儿子使得自己身心疲惫,产生了负面情绪,社工邀请了社工总站的心理咨询师一起和案主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引导案主释放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耐心、认真地听着案主的叙述,安慰和开导案主放平心态,调适好自己的情绪。
02.两站联动爱心接力。
案主儿子的户口在市区,社工站在社工总站的协助下,联系了乙地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了解到案主家的情况是符合上门办理残疾证的条件。
社工将办理残疾证所需的材料列成清单交给案主。
材料齐全后,社工陪同案主一起到她儿子户口所在地办理“残疾证上门评估”的申请。
两个月后,案主顺利拿到了儿子的残疾证。
案主说:“有了残疾证,儿子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政策了。
”03.结对帮扶建立希望。
社工在了解到案主儿子有轮椅需求的时候,积极调动案主家庭的自身资源,联系了案主儿媳妇的同学,组成了爱心团队,由他们出资为案主送去了新的轮椅。
社工了解到案主患有高血压,还送去了血压仪,让案主不定期可以监测血压情况,守护自己的健康。
爱心团队自发为案主家庭筹集了善款1万多元,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老年人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着身体健康、心理需求、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社工人员,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个体情况,提供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
李奶奶,78岁,是一位独居老人。
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有人来看望她。
李奶奶身体虽然健康,但因为年龄的增长,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
她曾经是一名教师,退休后生活比较孤独,情绪也比较低落。
在社工人员的介入下,我们对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首先,我们帮助李奶奶建立了一个社交支持网络。
我们联系了当地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她加入了一些兴趣小组,让她有机会结识新的朋友,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减轻她的孤独感。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志愿者团队,定期为她提供一些家庭帮助,比如购物、清洁等,让她的生活更加便利。
其次,我们帮助李奶奶建立了健康管理计划。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她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为她制定了健康管理方案。
我们还为她安排了定期的康复训练课程,帮助她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状态。
通过这些措施,李奶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最后,我们还帮助李奶奶进行心理支持。
我们安排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她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她排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态,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还鼓励她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她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通过以上的社会工作服务,李奶奶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在社交、健康和心理方面都得到了支持和帮助,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这个案例也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过上幸福、健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总而言之,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
练习,我们所制定的一些行动步骤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我和小马认为 此次个案辅导完善和提高了他解决寝室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可以比较 好的处理好和室友的关系以及发生的矛盾,并且可以比较好的处理相似的问题以 及在压力状态下运用自我放松的技巧。整个介入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七、个案总结及心得
二、接案
在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就是很好的同学,当时小马还没有表达自己不适应新 的研究生生活,在入学后一个星期以后,小马就表达自己很不想回寝室,一回到 寝室心理很不舒服。每次和他接触,他都会表达这种情绪,并且很想和我交流这 方面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却欲言又止。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敏感,我 猜测他并不是因为寝室的环境令自己不满意,而是和他的室友关系不佳。于是我 耐心询问他和他室友的关系如何,结果我一提到他室友,他就表现出极度的反感, 一直很抵触,接着我运用同理心表达了我和我室友关系也不是很好,进行了自我 袒露。他听我讲了这方面的同样的苦恼,终于和我谈论他和他室友目前的关系情 况。他说他和室友之间有很大的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很小的一个事情,两个 人就开始争执起来。比如,因为自己没带钥匙,室友正好把门锁着在寝室里面打 游戏,小马回寝室时敲门,敲了很久都没人回答,等了十分钟左右室友终于来开 门了,并且抱怨小马没自己带上钥匙,影响他打游戏。小马就很生气,说了很多 反击的话语,结果两个人就吵起来。他也讲到自己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抱怨对 方的不是。认为他们两个人就不应该在同一个寝室,很不注意对方的感受。相互 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并且他讲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解决:他经常很晚才 才睡觉,并且睡觉前要洗澡,经常吵到室友,室友睡觉睡得比较早,所以因为这 个事情他们不知吵了多少次架。通过与他一个小时的深入的交谈,我发现对他开 展个案工作非常必要,于是询问他是否接受我的帮助,并且初步的总结了他的问
六、评估
评估是贯穿个案的辅导过程的,在整个过程中根据实际的辅导效果以及发展 阶段,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辅导完成之后,我发现案主与室 友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改善,因此顺势组织一个寝室联谊活动,进一步改善了案 主以及案主与室友之间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几次会谈的辅导,我认为案主已经能够掌握一些技巧进行自我放松
第2页
题,他表示很愿意同我一道来解决他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并且 很难投入到学习中,上课时无精打采,心理焦虑,精神压力大。他有解决这个问 题的意愿,表明他是自愿的,这是我能够很好的和他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保障。
随后,我们又初步的订立了口头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角色期望,我表示能够 尽我所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他也表示要对我接下来的工作的支持,在以解决小 马问题为目标的基础之上,尊重我的专业权威,对我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介入方案 进行全面的支持,如果在介入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小马随时可以提出来, 并积极的解决。另外,确定在 10 月 15 日进行一次面谈,讨论具体的服务内容和 方案,并初步确定工作时间为一个月,可根据问题解决的程度、目标达成程度和 其他突发事故调整工作时间长度。
四、计划
根据之前所收集到的案主的资料和对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10 月 15 日我与 案主的第二次面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此次面谈的目的是与案主讨论、确定服 务协议,于是我和案主一起讨论了案主认识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诊断的问题, 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目的、目标,行动计划以及双方的任务,在与案主一起建 立目标时,主要使用了 SMART 方法,以便建立清晰具体、现实、及时并且是可完 可测量的目标。
1、目的:帮助服务对象改善与寝室室友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缓 解甚至消除心理压力,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状态。
2、目标 我和小马将以一下几点作为工作目标: 1)一个星期之内内,将自己与室友发生矛盾的次数控制在至多两次 2)两个星期之内,将抑郁的次数降到至多两次 3)两个星期之内,将心理压力的程度降低到 50% 4)四个星期之内,共同确定及执行一次在苏州当地的短途旅行 3、行动计划 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小马和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小马和我将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会见四次,每次 50-60 分钟。我们的目的是共 同寻求所确立目标的实现。我们将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我将作为协调者、 引导者和鼓励者。采用认知行为模式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运用优势视角发掘案 主的潜能,其中有几次要邀请案主的老乡和好朋友加入我们的治疗。在接下来的 两个星期内,我要对事情的进展程度进行监督。一个月后,我们将共同决定是否 结案,,或者继续我们的协议以更大程度地解决问题。 具体计划步骤如下 第一次介入:教授案主运用具体的放松技巧,帮助其学会处理自己紧张的情
第6页
随后让他回忆之前与室友发生矛盾的场景,他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没有考虑 对方,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与对方接触,从而导致了矛盾的发生。于是我顺势的引 导案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室友相处。
此次辅导到达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案主以前没有从室友 的立场来思考寝室交往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他认识到了这点。
第二次辅导之后,我通过与案主的交流,发现案主与室友关系有了一定的改 善,他们之间逐渐出现了共同语言,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一个寝室间的联 谊活动,参与的寝室室友都需要共同参与,刚开始他们两个都有一点犹豫,但是 通过发动其他寝室同学对他们的劝说,他们最后答应了。联谊中主要的环节是互 动游戏环节,特别是“寻找共同点”和“信任墙”的游戏让他们走得更近。活动 最后我专门设置了一个分享活动感受环节,让他们总结在活动中的收获,特别是 与同寝室同学配合的愉快感受。案主与室友对彼此的合作都相当的满意,并且表 示意想不到。
根据之前所共同制定的服务协议,在轻松、优雅的环境下我首先和案主重新 梳理了我们彼此的期望、目标以及服务内容。然后通过示范的方式教授案主学会 放松训练,比如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冥想法。通过学会这些方法能够帮 助案主在紧张焦虑的时候较好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使其处于轻松的状态,促进问 题的解决。接着让案主尽量发泄自己的抑郁的感受,运用同感表达有过和他有同 样的的感受,并在这次会谈中引导案主主动思考自己与室友关系紧张的原因和解 决方案。
通过此次面谈,案主较好的熟悉了放松训练法,并表示这些方法有很好的效 果,在第二次面谈之前,他感觉自己压力有一定的缓解。
第二次辅导:时间:10 月 23 日 12:00--13:00 地点:男生宿舍 1401 室 第二次辅导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案主提高交往技能,并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交 往技巧。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角色扮演,首先设定一个寝室环境,模拟同寝室同 学发生矛盾的情景,找一个同学扮演他的室友,让他先本色展示自己,然后扮演 他的室友。前后两次不同的感受让案主深刻的体会到了同寝室同学应该站在别人 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对方的感受。
第5页
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第二次介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案主掌握交往技能,澄清在实际交往
过程中对室友的正确认识。 第三次介入:运用一个互动活动,巩固服务所取得的成果。 第四次介入:强化案主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探讨在与室友交往过程中还可
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 第五介入:总结和巩固案主在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以及展望未来案主
三、预估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我采取了询问、采访其他同学以及角色 扮演的方法,收集到了我所不了解的有关小马的情况。特别是通过模拟他和室友 在寝室的交往情况,更深入的了解了他和室友关系恶劣的原因。为了更好清晰的 展示他与室友及其他系统的关系情况,我将勾勒出小马的社会生态系统图(如图 1),以便清晰的展示案主的关系情况。
与室友的良好关系。
五、个案辅导及服务过程
在进行个案辅导之前,我和案主商议达成共识后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和行动步 骤。按照之前的计划的行动步骤,我在接下来的四周内对案主进行个案辅导及服 务。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对案主一对一的辅导、运用活动等方式进行。
第一次辅导:时间:10 月 17 日 12:00--13: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后花园 亭子里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级社会工作实务期末作业
个 案 工 作 报 告
姓名:李笙瑾 学号:2013102658 班级:社会工作硕士 1 班 日期:2013 年 11 月 20 日
第1页
个案工作报告
一、案主基本资料
小马,今年 24 岁,男,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九 月份入学的他一直不适应学校生活,认为学校同学和他之间没有太多的共同语 言。特别是和同寝室(寝室为两人间)的同学经常发生摩擦,寝室关系较差,严 重影响课程学业,学习兴趣度较低,心理压力较大,他也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但 是总是没有勇气找到解决方案去和寝室同学更好地相处,于是我与他开始慢慢地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