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摆的秘密(3)》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 课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通过实验发现摆运动的规律,知道影响摆的快慢的因数。
2、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摆,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对比试验,了解影响摆运动快慢的因数;掌握对比试验的方法和建立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为获得一个精确实验结果不断进行研究的意志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体会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乐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摆,知道摆运动的规律及影响摆运动快慢的规律。
教学难点:制定研究计划,掌握对比试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铁架台、细线、钩码、电子表、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师: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户外活动?生回答。
师:猜一猜,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户外活动?生猜测。
(答案是荡秋千)师:荡秋千是很多人喜欢的户外活动,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荡秋千的现象?生举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1、展示图片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资料,类似荡秋千的现象,请大家仔细观察。
(播放课件,出示海盗船、吊床、摆钟)学生观察画面并互相交流。
师:你能用手模仿这类物体的运动吗?学生模仿。
师总结:像荡秋千、海盗船、钟摆这样摆来摆去的运动,我们叫摆动。
2、揭示课题请同学们根据小组内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装置,让它摆动起来,看哪个小组制作的又快又牢固。
同学们已经制作了摆,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的研究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摆的秘密”。
弐、探究体验,架构新知1、认识摆师:(出示课件)我们把悬挂重物的细线叫做摆线,下面的重物叫做摆锤。
摆在摆动的时候,摆线与竖直的方向形成了一个夹角,叫做“摆角”。
2、演示操作师:如何让摆摆动起来呢?我拉动摆锤,拉直摆线,这时候摆线与竖直方向形成了摆角,我自然松手,不要推,摆就摆动起来。
3、认识摆动一次师:怎样才叫摆动一次?(出示课件)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摆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摆的秘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摆的运动规律,探索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摆的运动规律2. 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3.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摆的运动规律,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摆的运动规律。
2.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摆的运动规律和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摆、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2. 教学课件:摆的运动规律和振动与时间的关系的图片和动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摆的运动特点。
2. 讲解:讲解摆的运动规律和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摆的运动规律。
4. 数据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 反思: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学生数据分析的合理性。
3. 学生总结和反思的质量。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反思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摆的运动规律和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2.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3. 思考题: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摆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拓展:1. 探究不同摆长对摆的运动规律的影响。
2. 了解摆的振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3. 参观物理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摆的运动规律实验。
小学五年级《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摆的秘密》的内容和主题。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探索一些简单的力学原理。
教学时间:1节课(40分钟)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或猜测什么是“摆”。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或猜测。
2. 观看关于摆的一些视频,学生观察和描述摆的特点和运动过程。
Step 2: 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阅读故事《摆的秘密》。
2. 学生回答问题:主要角色有谁?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情节是什么?Step 3: 分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关于故事的问题,如:为什么小女孩想要解开摆的秘密?她是如何解开秘密的?你觉得故事中摆的秘密是什么?等等。
2. 各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观点。
Step 4: 实践探究(10分钟)1. 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摆钟或其他类型的摆,思考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2. 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如改变摆的长度或质量,观察它们的摆动情况。
学生可以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结果,并进行总结。
3. 学生思考摆的秘密是什么,为什么变化摆的长度或质量会改变摆动的速度或方式。
Step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故事《摆的秘密》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老师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考。
拓展活动:1. 学生在家中或课堂再次读故事《摆的秘密》并思考问题。
2. 学生寻找其他关于摆的实例,进行观察和实践,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3. 学生可以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摆,观察和实践摆的运动特点,探索力学原理。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小学 科学常识(说课试讲).doc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认识摆,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因素的实验。
3、愿意用学过的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设计简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铁架台、秒表、、钩码、细线、锁、磁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谈话:春天来了,天气变暖,许多小朋友来到草地上玩耍,你看,远处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活动?(课件:出示一幅小朋友荡秋千的情境图)。
生答:荡秋千师:你们玩过吗?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像秋千一样运动呢?生:答师:看来同学们都说生活上的有心人,发现了这么多。
这种运动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
(出示课件)我们把这些摆来摆去的运动,叫做摆动,这时秋千等摆动的物体就可以看作成一个“摆”(板书摆)。
师:其实,很早以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注意摆的现象,还发现了“摆”的秘密(出示课件)生:读师:伽利略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摆的秘密(板书:摆的秘密)(上课)二、认识摆,制作摆师:(直接拿出摆),老师手中就是一个摆,仔细观察一下,摆有几部分构成?生:答(线、钩码)教师明确摆线,摆锤生:答师板书师:谁来让这个摆摆动起来?生:摆动摆(师纠正或明确演示:拿起摆锤,摆线要直,不要超过水平线;听到开始实验时,将手自然松开,不要用力推。
)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正确的使摆摆动起来,思考一下: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学生答教师课件明确)师:三、猜想师:想不想知道你们组制作的摆10S 内摆动的次数(老师计时,小组内合作)各组汇报,教师板书师:观察这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答:(数据不同或摆动的次数不同)师引导:也就说是相同时间内,每一个小组的制作摆,摆动的快慢不同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不同吗?你们大胆猜一猜,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摆的秘密》青岛版(五四学制 )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单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单摆摆动的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难点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
(出示课件,并讲述故事内容)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教师小结:今后我们就要做一个像伽利略一样的敢于探索的少年。
(二)实验探究A、了解摆1.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摆钟(投影片)。
2.谈话同学们认识它吗,它是什么呢?它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呢?对,摆动。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摆,整个的这样一个装置叫做摆,它是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的同学们看屏幕介绍摆锤、摆线、摆角、摆动一次等概念。
垂在下面的比较重的物体是摆锤;连接摆锤的这条线是摆线;摆线与支架形成的夹角叫做摆角,由于摆角的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摆幅。
B、制作一个简单的摆1、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摆锤、摆线、摆角之后,我们就要制作一个摆。
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快速的制作一个摆。
(教师巡视,并指导)C、测量摆动的次数1、摆我们好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搞清楚,那就是怎样才算是摆动一次?同学们你是怎样认为的呢?教师小结:摆摆出去又摆回来,才算是一次。
2、测一测你制作的摆10秒钟能摆动多少次?3、要想获得准确的数据,测量一次行吗?4、在这里老师有几点小的提示:各小组的成员要有分工、有合作;在测量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数数的同学要仔细看好。
5、开始试验——教师巡视6、汇报交流D、探究摆摆动的速度与什么有关1、从刚才我们获得的数据来看,你有什么问题?2、为什么摆在同一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一样呢?这跟什么有关系呢?找同学谈一谈你的想法?3、教师小结:你们真棒,真是一个当代的小伽利略?4、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
小学科学《摆的秘密》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的摆幅、摆锤的轻重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中摆的现象认识摆的形状。
2.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能从摆的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3.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志趣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能从摆的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摆的资料,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铁架台,长短不一(20CM、40CM、10CM)、粗细相同的线绳三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线绳2根,量角器,螺丝帽、小铁锁,计时秒表,橡皮泥,科学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物体。
他们都是运动的,运动的方式又是各种各样的。
如:汽车轮子在路上滚动;游乐场的小朋友在跑动;红旗在空中飘动;星星在天空移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请看看视频中的钟摆在怎样运动?教师播放视频《钟摆》。
提问:我们在大屏幕中看到钟摆在做怎样的运动?学生回答。
揭示课题:钟摆在不停地摆动,摆动有什么规律吗?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科学家,名叫伽利略。
在观察吊灯的摆动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而且是一个与当时的书上写的结论不同的秘密。
那么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摆的秘密》吧!(板书课题《摆的秘密》)(二)找一找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教师出示一个做好摆。
小学科学《摆的秘密》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的摆幅、摆锤的轻重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中摆的现象认识摆的形状。
2.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能从摆的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3.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志趣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能从摆的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摆的资料,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铁架台,长短不一(20CM、40CM、10CM)、粗细相同的线绳三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线绳2根,量角器,螺丝帽、小铁锁,计时秒表,橡皮泥,科学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物体。
他们都是运动的,运动的方式又是各种各样的。
如:汽车轮子在路上滚动;游乐场的小朋友在跑动;红旗在空中飘动;星星在天空移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请看看视频中的钟摆在怎样运动?教师播放视频《钟摆》。
提问:我们在大屏幕中看到钟摆在做怎样的运动?学生回答。
揭示课题:钟摆在不停地摆动,摆动有什么规律吗?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科学家,名叫伽利略。
在观察吊灯的摆动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而且是一个与当时的书上写的结论不同的秘密。
那么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摆的秘密》吧!(板书课题《摆的秘密》)(二)找一找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教师出示一个做好摆。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摆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摆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摆和摆的特点;2.了解摆的种类和应用;3.运用所学知识做摆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4.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摆的种类和特点;2.摆的应用;3.摆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记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自己的结论;2.帮助学生把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预制的摆;3.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4.实验用的计时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根据摆的定义,介绍摆的种类及应用;2.利用幻灯片展示摆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第二步:实验操作1.给每组学生发放预制的摆,让学生进行观察;2.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发现摆的特点;3.引导学生一步步搭建出摆的实验模型,并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步:学习归纳1.将学生所记录下的数据展示在课件上;2.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3.引导学生从所学内容入手,解答一些常识问题。
第四步: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2.分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路;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化知识点。
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摆的内容;2.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将实验结果进行图表展示;3.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一个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参考资料1.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摆的研究》(方恩民等著);3.《探索摆的奥秘》(王兴声等著)。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6.《摆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等环节。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表达交流等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缜密思考、严谨实验的科学研究态度。
2.培养学生多元、开放、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精神。
3.培养学生注重建立融洽人际关系、注重加强团队合作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乐于和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在研究摆的活动中能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难点: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三、课前准备铁架台、摆线、砝码(其中两个重量相同)、夹子、秒表,分组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课件出示视频资料)然后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也象伽利略一样,来揭开摆的秘密。
出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摆。
师生谈话:看到老师的这个装置,你们说说在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物体也像它一样运动?(学生自由发言,比如:玩过的秋千;在奶奶家见过的钟摆;邻居家小孩躺的摇篮……)(二)探究活动1.制作摆(1)教师讲述:把细线挂在一个支架上,在细线下面栓一个重物,用手拉起重物,再放手,它就会像吊灯一样摆动起来,这个装置就叫做摆。
利用这个装置就可以研究摆动的一些现象。
(教师板书课题:摆的秘密)(2)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操作摆,用铁架台底盘的支架作为起摆的装置,师生共同数摆动次数。
(教师再次强调,来回一次为一个摆动次数。
师生共同合作,做好自主探究的准备。
)(3)师生谈话:每组同学可以任选实验材料制作一个摆,并会规范的操作摆和计数。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初步认识机械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描述:一、情景导入:1.播放音像资料。
出示一幅小朋友荡秋千的情境图,让学生明白荡秋千就是一种摆的现象,从而引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摆的秘密二、学习能本学习目标三、交流预学案1.出示预学案:(1)认识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谁能说一下你在哪里见过这种现象。
2.出示交流要求3.学生分组交流4.集体交流多媒体出示荡秋千图、荡船图和教室班级牌等图片,请观察图片,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摆的现象,谁能描述他们是怎样摆动的?(学生简单交流)5.认识摆的基本结构。
同学们都玩过秋千,谁能说一下秋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自由交流)老师告诉同学们,秋千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摆,像秋千的底座就是摆的摆锤,秋千的绳子就是摆的摆线。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摆的现象,那摆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想不想知道?四、导学案:进行“摆”的探究实验活动活动一:做一个摆。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摆。
现在,老师观察了一下你们自己制作的摆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充分体现你们无穷的智慧。
下面,请同学们互相评价一下哪个小组制作的摆新颖,哪个小组制作的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学生自己评价、互相评价)你们的摆都制作完成了,怎样数摆摆动的次数呢?(学生自由回答)请看老师制作的摆,我让它摆动起来,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活动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赶快让你们自己制作的摆动起来来吧!(学生动手实验自己制作的摆)如果我限定30秒的时间,你们的摆能摆动几次?每个组一名同学摆动摆,其余同学数次数,摆动摆的同学先拿好摆锤,我喊“开始”就松手,我喊“停”的时候,数次数的同学就停下来。
摆的秘密 教案

摆的秘密教案教案标题:摆的秘密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学生将了解物体在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下的摆动规律。
2. 学生将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3. 学生将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摆线(如绳子、线、链等)2. 不同重量和形状的物体(如小球、石头、玩具等)3. 实验记录表格4. 计时器5. 记录工具(如笔和纸)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观察过摆动的物体?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摆动,而另一些物体则不能?2. 引入“摆”的概念:解释什么是摆动,提供一些例子,如钟摆、秋千等。
实验探究:3.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组摆线和不同的物体。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将其绑在摆线的一端。
4. 观察和记录:学生观察物体的摆动情况,并记录下摆动的时间和幅度。
5. 分享和讨论: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不同物体的摆动规律和差异。
归纳总结:6. 整合知识: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讨论哪些物体容易摆动,哪些物体不容易摆动。
7. 讨论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摆动,引导他们提出可能的解释,并与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
拓展活动:8.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另一个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摆动的影响,如摆线长度、物体形状等。
9. 实施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10. 分享结果: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讨论不同因素对摆动的影响。
评估方式:1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12.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物理规律,如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模型或展示来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学习成果。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危险的物体。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发展。
《摆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11、摆的秘密一、教材分析《摆的秘密》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中的第11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自主探究摆的摆动规律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学做科学,了解科学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当学生在经历和体验探究摆动的活动之后,能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
如:观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获取收集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等。
本课以摆为切入点,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
同时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它会有很大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
3.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其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设计比较实验,验证摆线长短、摆锤轻重与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摆实验器、单摆。
分组实验材料:单摆实验器、单摆、记录单、伽利略故事资料卡六、教法、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出示钟摆、荡秋千图片。
谈话:(1)这是什么?(钟摆)小朋友正在干什么?(荡秋千)(2)你荡过秋千吗?能用手模拟一下秋千的运动吗?(3)你还见过什么物体像荡秋千一样摆动?(荡船、班牌等)(4)像荡秋千、钟摆、荡船等这样摆来摆去的装置就是摆。
摆的摆动究竟有什么规律呢?今天,就让我们像很多科学家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来揭开这个秘密。
板书:11、摆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一)制作认识摆1、我们先利用单摆实验器制作一个简单的摆,并自由玩自己的摆。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摆的秘密》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摆的秘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摆的秘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探究式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在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式了解的基础上知道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但他们不一定清楚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
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考虑四年级学生已有对比实验的基础,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不变量以及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对于变量控制的有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本节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经历“观察与预测—设计与实验—整理与分析—表达与交流”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同时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到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和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并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中坚持“以以‘思’导‘做’,‘做’促‘思’的原则,学生在对摆的研究前对结果的假设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突出了以“思”导“做”;对摆在一定时间内的摆动的次数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中以“做”促“思”体现得更为明显。
整节课学生真实地经历在“做思共生”理念下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科学探究全过程。
教学流程一、以实物引发思考,导出研究话题师:(出示摆钟PPT)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钟。
师:这是一个摆钟,摆的快慢会影响时间的.快慢,如果家里摆钟快了或者慢了,都会影响我们的作息时间。
你想知道如何来调整摆的快慢吗?生:想(齐答)。
师:要想调整摆钟的快慢,我们就得先弄清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摆的秘密。
《摆的秘密》教案

《摆的秘密》教案《摆的奥秘》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认识摆曳,知道单摆摆曳的规律——同一个摆摆曳的快慢是肯定的;摆曳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曳得快。
2.培育同学的试验技能〔应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讨论单摆摆曳的规律〕和归纳概括技能〔从反复试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单摆摆曳的规律〕。
3.使同学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教学预备1.分组试验材料:〔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2〕单摆:3个。
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
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帽〕;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3.挂图或投影片:摆钟、杂技演员荡秋千。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出示摆钟〔或挂图、投影片〕。
2.谈话:〔1〕这是什么?〔2〕这〔指钟摆〕叫什么?〔板书“摆”〕〔3〕钟摆是怎样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讲解并板书“摆曳”〕〔4〕你还看见过什么物体像钟摆一样摆曳?〔5〕关于钟摆,你有什么问题?3.讲解并描述: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关于摆的奥秘。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讲解并描述伽利略讨论摆的故事〔1〕讲解并描述:摆曳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早在400多年前,就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讨论。
〔2〕看课文中伽利略讨论吊灯摆曳的插图。
〔3〕讲解并描述:有一天,伽利略来到了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在不停地摆曳。
这件事引起了他的爱好,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曳,这种摆曳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膊计算时间,认真观测吊灯的摆曳。
过了一段时间,他究竟发觉了吊灯摆曳的规律。
吊灯的`摆曳到底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通过观测、试验来揭开这个奥秘。
2.指导同学认识同一个摆摆曳的快慢是肯定的〔1〕讲解并描述:怎样试验呢?〔出示试验装置——单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摆的秘密》教案
一、教材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变化的能量》第11课的内容。
能量是科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它渗透与科学的各个分支。
能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
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初步认识,知道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材编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能容标准,选择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这一单元作为学生研究的课题。
本单元有四课组成,主要研究能量的表现形式及能量的转化等相关内容。
本单元中的第一课《摆的秘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使学生初步意识到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本课就以摆为切入点,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
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志趣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设计简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
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重点难点:通过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铁架台、绳子、螺母、小磁铁、计时表、自制量角器实验记录表、本课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法和学法
《科学课程标准》上指出:“他们(学生)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
”基于小学生有这样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师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实验探究法,即:提出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学会思维、合作、交流、倾听、记录等科学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荡船、健身器材、摇篮和动画钟摆。
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会摆动。
师:说的很好,这些都是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研究摆的秘密。
(板书课题)
探究活动:
1、认识摆
教师演示制作一个摆,讲解注意事项,强调绳子系紧,接触点在圆柱的最下方。
师:摆有几部分构成?
生:摆有摆线、摆锤组成。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摆的结构:摆线、摆锤。
摆摆动还要有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就叫做摆角。
请看大屏幕,师课件演示摆角,讲述:摆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叫做摆角。
摆角大于零度小于等于90度。
2、做一个摆
师讲述摆摆动注意事项,现在请同学们做一个摆。
学生制作摆,并让摆摆动,记录10秒摆动次数。
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摆10秒摆动了多少次?
生:我们的摆10秒摆动了18下。
师:请你到前面来,让摆摆动,数一数。
生操作数数。
师:停!摆动了多少次?
生:8下。
师:同学们和他的结果一样吗?
生:摆过去再摆回来是一下,应当是4下。
师:问题来了,什么是摆动一次呢?请看大屏幕。
师课件演示并讲述什么是摆动一次。
教师明确:摆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摆锤,慢慢摆动一次,让学生数一数,使每个学生知道摆摆动一次是怎么回事。
认识清楚摆动一次,对以后探究实验中数据的准确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的引导、示范是关键,教育学生向科学家那样,认认真真的做科学。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得到深化。
3、10秒摆动几次
找一名同学计时,数你们小组制作的摆,10秒钟摆动几次?各小组搜集数据,并汇报交流。
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数据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师:同学们,研究你们的摆10秒摆动几次,每组相同条件下做两次。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摆10秒摆动了多少次?
生:8次(9次、10次……)
4、探究摆摆动的规律:
(1)猜想假设,设计实验
师:同学们,有的摆摆得快,有的摆摆得慢,那么摆摆得快慢和谁有关系呀?请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记录前半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猜想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十分重要的,猜想包括多种可能性,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重要的是无论哪种猜想,都应该留下痕迹,以便在探究过程中去验证。
学生意见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摆角、摆重、摆长,教师板书。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在实物投影仪展示记录表:我们认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有关,保持不变的是:摆角、摆长,需要改变的是:摆重。
(板书:摆重)师:还有小组认为和摆重有关吗?
生:我们认为和摆重有关,不过我们认为摆锤轻摆得快,摆锤重摆得慢。
师:好,一会我们通过实验验证哪个想法正确。
我们实验方法是对比试验,你们想怎样实验?
生:我们想用两个磁铁来改变摆重。
师:老师给你们两个磁铁。
还有其他猜想的同学吗?
生:我们认为和摆角有关,摆角大摆得快,摆角小摆得慢。
我们也是对比实验,保持不变的是:摆重、摆长,需要改变的是:摆角。
(板书:摆角)
师:还有小组认为和摆角有关吗?想法一样吗?
生:我们也认为和摆角有关,度数大摆得快,度数小摆得快,用的也是对比实验,保持不变的是:摆重、摆长,需要改变的是:摆角。
师:还有其他猜想的同学吗?
生:我们认为和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摆得快,摆线长小摆得慢。
我们也是对比实验,保持不变的是:摆重、摆角,需要改变的是:摆长。
(板书:摆长)
师:还有小组认为和摆角有关吗?想法一样吗?
生:我们的实验方法和他们的一样。
师:好,我们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需要合作,组长要分工,要做好实验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实验过程中手不能碰到摆,要不实验就不准确了。
生:实验时只能改变一项,其他两项不能改变。
生:计时员和操作员要保持一致。
师:好,我们看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结论。
开始。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指导。
实验记录表
【由于学生目标明确,探究活动有了确定的指向性,所以各小组能专注于自己小组的实验,能密切注意实验中的细节,并搜集、记录数据,因为学生在实验中学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所以提醒学生每一次实验做三次,求平均值的方法搜集数据。
通过对数据
的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是要通过分析数据才能得出来,同时也知道怎样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
】(2)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学生汇报、师生交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5、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
师: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们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课件展示摆摆动、停止)学生汇报交流。
师讲述:摆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摆动,摆动过程中能量是在不断转化的,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自由活动:做一个听话的摆
教师让每小组做一个听话的摆(一分钟50次或60次或80次)师:你能做一个听话的摆吗,就是让它一分钟摆动多少次就摆动多少次。
应当怎么做?
生:可以改变摆线的长短。
师:说的真好。
我想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假如第一次摆了48次,怎么改变摆长?
生:缩短。
师:要是摆了80次怎么改变摆长?
生:加长。
师:咱们做一个心目中的摆。
学生活动。
师生交流本节课收获。
拓展活动:课后继续研究摆。
五、板书设计
摆的秘密
摆长摆重摆角
有关无关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