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并举例
![物质的分类并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2ef6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c.png)
物质的分类并举例
1、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没有可分解的小分子,元素可以组合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元素有氢、氦、锂、铁、钙、铜等。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组成,以特定比例在原子键中化合而成的物质。
它是拥有固定化学式,具有固定物理性质的组分。
常见的化合物有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钾等。
3、复合物:复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通过晶体结构或分子互相结合形成的物质,每一种物质在晶体结构或分子中都有独立的存在特性。
常见的复合物有水、石油和陶瓷等。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每一种混入物质在整体结构中都能够独立被辨识,并可以经过收缩或聚焦等物理化学处理程序可以使混合物分离出来。
混合物有有机混合物、无机混合物等,其中常见的有水溶液、铁锈和冰淇淋等。
5、聚合物:聚合物是由一定数量的同类单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它们关系密切,组成大分子结构。
它们有很多特性,例如熔点、气味、折光率等。
常见的聚合物有塑料、纤维素、橡胶等。
物质的分类(共37张PPT)
![物质的分类(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63896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7.png)
混合物
不同物质
物 (不同分子)
质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如CO2
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同种物质
(同种分子) 单
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如O2.C60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Fe.Hg.Al). 可石墨能是混混合合,氧物气稀,和如非有臭金金气氧刚属体混石单单合和质质((CH.eS..NHe可2物.)A能.,r如)是空混气合
于( D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B )
A.金刚石 B.氨气 C.氮气
D.氯气
10.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
用,臭氧的化学式为O3,有关臭氧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由氧元素组成
(D)
B.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注意事项: 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碳的氧化 物(CO、CO2)、H2CO3、 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
▪ (3)有机化合物 A.定义: 含碳的化合物。
B.组成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 C.化学性质:
①具可燃性,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②加热时易炭化:加热或不完全燃烧时
有黑色的炭生成。
大多难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
里,各物质间的不同之处?
1.CO2 和 CO
CO2不能燃烧 CO可以燃烧
2.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使紫色石蕊变红 使紫色石蕊变蓝
3.NaCl和Na2CO3 4.氧气和空气
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
或滴加醋无变化
点燃的火柴燃烧更旺
使无色酚酞变红或滴 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9fa3555284ac850ac024234.png)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同素异形体。
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同素异形体(1)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02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3)举例:O 203O 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4石墨与C 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Ⅰ.Na 2CO 3⎩⎪⎨⎪⎧01钠盐02碳酸盐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氧化物⎩⎪⎨⎪⎧01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等与碱反应生成02盐和水03碱性氧化物:如CaO 、04Fe 2O 3等与酸反应生成05盐和水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等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1)01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02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03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04分散剂。
(3)分类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5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1)Fe(OH)3胶体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制备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1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2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03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04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05溶液。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71935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b.png)
A
C
课堂训练
1.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酸雨雨水 D.石灰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液氧 B.保宁牌食醋 C.38度的郎酒 D.合江“五比一”酱油
3.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调味用的食醋 B.加碘的食盐 C.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D.炒菜用的铁锅
常温下呈气态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
含有氧元素
氧气、水、一氧化碳
、S、Na这6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 一种可去铁锈的酸 一种溶于水的碱 一种可做杀菌剂的盐 一种可做氮肥的盐
Fe
H2
Na2CO3
Ca(OH)2
NaCl
Fe 、H2 、
NaCl 、 Na2CO3 、Ca(OH)2
一种元素
KNO3
SO2
是
不同种元素
KNO3 、SO2
单质和化合物
讨论2
请先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它们的元素组成特点,并进行归纳总结规律。 水 氧化钙 四氧化三铁 氧化镁 五氧化二磷 总结:这些物质都是 (化合物、混合物), 它们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都含有一种相 同的 元素,所以它们都属于
同一种物质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②③④⑤⑦
①⑥⑧
属于混合物的有
你的判断依据:纯净物由 组成,
组成的
混合物则是由
不同种的物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
讨论1:
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你能找出其中的单质和化合物吗? 铁 氯化钠 氢气 碳酸钠 氢氧化钙 二氧化硫 硝酸钾 (1)上述物质都是纯净物吗? (2)属于单质的有 , 化合物的有 。 (3)怎样区别一种纯净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单质是由 组成的; 化合物是由 组成的。
物质的分类标准
![物质的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5914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9.png)
物质的分类标准物质的分类是指根据物质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化学类型、晶体结构、溶解性、电化学性质、组成方式、物理状态和元素组成等。
准确地了解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1.物质的化学类型化学类型是指物质分子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的类型。
根据原子间共享电子的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是指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键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离子化合物是指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的物质,如食盐、氢氧化钠等;金属化合物是指由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金属键的物质,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2.物质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中排列的规律性。
根据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指具有高度规律性的原子或离子排列的物质,如石英、金属等;非晶体是指没有明显规律性的原子或离子排列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晶体中原子的种类和结合方式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3.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溶解性对物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溶解性分类标准包括水溶性和有机溶性。
水溶性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将物质分为可溶、微溶和不溶等;有机溶性是指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和难溶等。
此外,也可以根据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等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
4.物质的电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和反应。
根据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可以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是指能够自由导电的物质,如金属;半导体是指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锗等元素;绝缘体是指几乎不导电的物质,如橡胶、玻璃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氧化还原性质等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的分类标准
![物质的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fe84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1.png)
物质的分类标准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物质的分类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组成成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物质的分类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物质。
一、按化学性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例如氧气、金属铜等;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元素和化合物是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划分。
二、按物理性质分类。
按照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固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其分子间距较小,分子排列紧密;液体是指没有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其分子间距比固体大,分子间排列较为紧密;气体是指既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其分子间距最大,分子间排列最为稀疏。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物质的物理状态和分子间距离来进行划分的。
三、按组成成分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一种原子或同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例如金属铜、氧气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海水等。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来进行划分的,可以更好地区分物质的组成结构。
四、按来源分类。
按照物质的来源,可以将物质分为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两大类。
天然物质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例如水、空气、石头等;人工合成物质是指人类通过化学合成或其他方法制造的物质,例如塑料、合成纤维等。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物质的来源和制备方式来进行划分的,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产生过程。
五、按用途分类。
根据物质的用途,可以将物质分为生活用品、工业原料、医药用品等多个类别。
生活用品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质,例如食品、衣物、家具等;工业原料是指工业生产中所需的物质,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医药用品是指医疗保健中所需的物质,例如药品、医疗器械等。
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9d43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e.png)
物质分类的方法一、按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 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单质有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等。
金属是指一类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金属可以进一步分为贵金属和常金属。
非金属是指那些不具备金属特性的物质,如碳、氧、硫等。
非金属物质通常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惰性气体是指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的气体,如氦、氖等。
它们具有极低的反应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无机化合物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等。
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用途。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如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等。
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按物质的状态分类根据物质的状态,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1. 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常见的固体有金属、矿石、岩石等。
固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由具有规则排列的晶格结构的固体,如钻石、盐等。
晶体具有明确的几何形状和独特的物理性质。
非晶体是由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固体,如玻璃、橡胶等。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晶体有所不同。
2. 液体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流动性和固定的体积。
常见的液体有水、酒精、石油等。
液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溶液和悬浊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如盐水、糖水等。
溶液是一种均匀透明的液体。
悬浊液是由悬浮物和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如牛奶、果汁等。
悬浊液中的悬浮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
3.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可压缩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常见的气体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0c5c3b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f.png)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它们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被分类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一、物质的分类1. 无机物质无机物质是由非生物过程形成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无机元素。
无机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的物质,如铁、铜和铝等。
(2) 非金属:不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如氧气、氮气和碳等。
(3) 水合物:由水分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如硫酸铜和硝酸铵等。
(4) 矿物质: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无机物质,如石英、方解石和石膏等。
2.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是由生物过程形成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有机元素(碳、氢、氧、氮、磷和硫等)。
有机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2) 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合成聚合物、染料和药物等。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物质,其组成和性质可以发生改变,但各组分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混合物可以根据其形态和物理性质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透明均匀体,如盐水和糖水等。
(2) 悬浮液:由颗粒状溶质悬浮于溶剂中而形成的不透明体,如沙水和液体草莓奶等。
(3) 凝胶:由固体颗粒分散于液体中而形成的半固体体,如果冻和胶原蛋白凝胶等。
二、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观察和测量得到的性质,而不改变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1) 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 溶解度:物质在溶剂中能溶解的程度。
(3) 熔点: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4) 沸点: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2. 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1) 可燃性:物质能被点燃并产生火焰。
(2) 氧化性:物质能与氧气反应并产生氧化物。
高三化学课件《物质的分类》
![高三化学课件《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b94b1b6f90f76c661371a83.png)
你
• 夏天
•四
• 冬天 • 七
的 记
• 数学
忆
•三
• 液体
• 物理
• 秋天
力
•六
看看你能说出多少内容???
• 气体 • 液体 • 固体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三
•四
•五 •六
•七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新知讲解
知识点1、分类及分类的意义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到一起; 2、意义:能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
固
固 钙 有)色玻璃、合金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分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分
胶体
浊Hale Waihona Puke 1n溶m100n m
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液
可以通过滤纸
三者本质特征比较: 胶体是以粒子直径的大小为本质特征的
酸与碱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酸与某些盐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HNO3
新课讲解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碱可以与酸反应 ③碱可以与某些盐反应 ④碱可以使酚酞试剂变红,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反应
注:“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 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知识点2、分类方法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500f5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1.png)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在化学中,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物质分类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及不同分类下物质的性质特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 根据物质的组成根据物质的组成,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种物质构成的,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其化学组成和性质可以变化。
2. 根据物质的形态根据物质的形态,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力较强;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可变的形状,分子之间的力较固体较弱;气体具有可变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力较弱。
3. 根据物质的组织结构根据物质的组织结构,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由有序排列的分子、离子或原子构成,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平面对称性;非晶体则是由无序排列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组成,形状不规则。
4.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等;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特点1. 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性质。
例如,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这些性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
2. 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通过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引起化学变化。
3. 密度和比重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通常用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表示。
比重则是指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无单位。
密度和比重是物质的重要性质,可以用来辨别物质的纯度和成分。
4. 热性质物质的热性质包括热容、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等。
热容是指物质吸收或释放单位质量的热量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热导率是指物质在温度梯度下传导热量的能力;热膨胀系数是指物质在升高1度温度时单位长度的变化量。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031943831126edb6f1a1046.png)
第1节物质的分类知识回顾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常常要用到分类法,利用分类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常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将物质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可以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去确定。
1.物质简单分类如下:2材料又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例1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每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填化学式)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红棕色、有毒)、水、碳。
分类标准一,包括物质分类标准二,包括物质例2请你仔细研读下列表格中的例子:现其他的规律:(1)(2)例3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入门衔接一、按物质种类分类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如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对酸碱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四类。
(1)酸性氧化物(又称酸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2CO 、2SO 、3SO ,其对应的酸分别是32CO H 、32SO H 、42SO H 。
(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O Na 2、MgO 、CaO ,其对应的碱分别为NaOH 、2)(OH Mg 、2)(OH Ca(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32O Al 、2)(OH ZnO H AlCl HCl OH Al 23333)(+=+ 23)(N a A l O N a O H OH Al =+(偏铝酸钠)+ O H 22(4)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NO 。
说明: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等;也不是所有的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72O Mn 是酸性氧化物,但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ebb39234b73f242336c5fd4.png)
一、物质的分类:二、单质:1、金属:钠 Na 、镁Mg 、铝Al 、钾K 、钙Ca 、钛Ti 、锰Mn 、铁Fe 、铜Cu 、锌Zn 、银Ag 、钡Ba 、汞Hg 、铅Pb2、非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碳C 、硅Si 、磷P 、硫S 、碘I 2液态非金属单质:溴Br 2气态非金属单质:氢气H 2、氮气N 2、氧气O 2、氟气F 2、氯气Cl 2、臭氧O 33、稀有气体: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混合物 物质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三、化合物:1、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镁MgO、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钙CaO、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锰MnO2黑色、氧化亚铁FeO、三氧化二铁Fe2O3红棕色、四氧化三铁Fe3O4黑色、氧化铜CuO黑色、氧化锌ZnO、氧化汞HgO红色非金属氧化物:水H2O液体、过氧化氢H2O2液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红棕色、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固体、二氧化硅SiO2固体、五氧化二磷P2O5固体2、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3、碱:氨水NH3•H2O、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铜Cu(OH)2蓝色、氢氧化铝Al(OH)3白色、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4、盐:氯化物: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铵NH4Cl、氯化银AgCl、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氯化锰MnCl2、氯化铜CuCl2、氯化锌ZnCl2、氯化钡BaCl2、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铁FeCl3、氯化铝AlCl3硫酸盐:硫酸钠Na2SO4、硫酸钾K2SO4、硫酸铵(NH4)2SO4、硫酸镁MgSO4、硫酸钙CaSO4、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钡BaSO4、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铝Al2(SO4)3碳酸盐: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铵(NH4)2CO3、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钙CaCO3、碳酸铜CuCO3、碳酸钡BaCO3其它盐: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5、几种有机物:甲烷CH4 (俗名:沼气、瓦斯、坑道气)、乙醇C2H5OH (俗名:酒精)、乙酸CH3COOH。
物质分类的标准
![物质分类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b178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e.png)
物质分类的标准物质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状态、用途、制备方法和热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的科学分类方法。
以下是物质分类的详细标准:1. 化学组成化学组成是物质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主要涉及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化学键特征。
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等;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氢氧化钠等;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合金等。
2. 化学结构化学结构是物质分子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的排列方式。
不同的化学结构会导致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链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交联化合物等。
链状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具有线性结构的大型分子,如脂肪酸、聚乙烯等;环状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具有环状结构的大型分子,如苯环、环氧乙烷等;交联化合物则是指分子之间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的网状结构物质,如橡胶、树脂等。
3. 物理状态物理状态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聚集状态,如固态、液态和气态等。
不同的物理状态会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产生影响。
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等。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流动性和表面张力,气体则具有弥散性和扩散性。
4. 用途用途是物质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主要涉及物质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根据用途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食品添加剂、药品原料、建筑材料等。
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保鲜性能,药品原料可以用于制备药品,建筑材料则可以用于建造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
5. 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指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工艺。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对物质的纯度、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
合成物质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制备得到的物质,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天然物质则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如石油、煤炭等。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70b01c6a1c7aa00b52acb7b.png)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复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3.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知识要点梳理】 1.物质的分类2.根据所含物质种类是否单一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3.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是否单一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注解】:①辨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可以从物质种类入手,也可以从有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入手,当给出的是某物质的化学式,则该物质是纯净物,当给出的是某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则该物质是混合物。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纯净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混合物、O 2和O 3组成的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也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如CO 和CO 2; 4.根据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和酸、碱、盐。
(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5.有机物与无机物: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蛋白质等。
【注解】CO 、CO 2、H 2CO 3及碳酸盐等,虽也含有碳元素,但因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因此它们是无机物。
【应用示例】例1.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解析】该题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查物质分类。
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氢元素;碱在溶液中电离时阴离子完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一定含有氧元素;有机物指的是含碳化合物,所以一定含有碳元素;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可以不含碳和氢元素。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8b77f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1.png)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的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实践活动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
用简图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 转化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盐
酸性氧化物
碱
酸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有关概念 ⑴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或多 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⑵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FeCl3+3H2O(沸)△==Fe(OH)3胶体+3HCl
Fe(OH)3胶体 CuSO4 溶 液
红褐色,澄清透明 蓝 色,澄清透明
泥
水
浑 浊,不 透 明
科学探究2
⒉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氯化钠固体 Na+
氯化钠水溶液
H2O
蔗糖晶体
⑵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
的大小来分:
溶液
胶体
1nm
100nm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可以通过滤纸
树状分类法 分散系 稳定性: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均径一大、小稳在定1―、1透00明nm 之间 的分浊散液系(即胶体区别不于均其一他、分不散稳系定的本、质不特透征明)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图2 图书馆陈图列1 的实图验书室陈放的图试3剂商场摆放的商品
2
《开心辞典》
考考你的记忆力
• 生物
• 五 • 气体
• 春天
• 英语
• 语文
• 化学 • 固体
• 夏天 •四
• 冬天 • 七 • 数学
• 三 • 液体
• 物理
• 秋天 •六
• 气体 • 液体 • 固体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使HC我l 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无氧酸
HNO3
一元酸
H2SO3
二元酸
2.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按不同的属性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氧化物 盐
树
状 分
碱 酸
类
法
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混合物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 化学物质 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
酸:除水外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全为H+的化合物
见在胶体里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它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应用—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和溶液是一种 的常用物理方法。
查阅资料: 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当光 直射到粒子上时可以发生两种情况:⒈当粒子直 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时,发生光的反射;
d>>λ
⒉当粒子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发生光的散 射。散射光的强度,随着粒子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粒子太小时,对于入射光的散射很微弱。
无 机 化 合 物
碱:除水外溶于水解离出的阴离子全为OH-的化合物
按解离出的OH-多少:一元碱、二元碱和多元碱
盐:由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CO2、Mn2O7等 成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等
①酸性酸氧氧性化氧物化不;物成盐非不氧金一化属定物氧是:两化非C性O物金、氧也属N化O、不氧物N一化2:O定物等Al是,2O3酸如等性Mn氧2O7化是 物②,碱化物如性氧CO化、过物N氧O化一是物定不:是成N金盐a2O属氧2、氧化H2化物O2等物;,但金属氧化物 不一定是碱其性它氧氧化化物物:,Fe如3OA4、l2POb33是O4两;N性O2氧等 化物.
胶体胶是体以粒子直径的大均小一为、本较质稳特定征、的透明
常见的胶体
液溶胶
常见的胶体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常见的胶体 气溶胶
雾
烟
白云
⒊胶体的性质:
科学探究1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⒈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 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 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d<<λ
粒子直径大小在1nm~100 nm时,光的散射最明显, 粒子就好象一个个发光体,无数发光体散射的结 果,就形成了光的通路 。 这就是著名的丁达尔 现象。
d略小于λ 或接近于λ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树林都中市的的丁美达丽尔夜效空应
⑵⑶ 布电朗泳运动 胶在体外粒加子电不场停的作地用、下作,无胶秩体序粒的子运在动分,散是剂胶里体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没有光亮的通路现象产生
科学探究3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⒊将Fe(OH)3胶体和泥水过分滤别后进的行现过象滤,观察并 记Fe录(OH实)3验胶现体 象全。部透过滤纸,没有滤渣,滤液呈红褐色
泥
滤纸上有滤渣,滤液澄清透明
⑴丁达尔效应: 胶体的光学性质-Tyndall现象 当一束光线照射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可看
•三 •四 •五 •六 •七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看看你能说出多少内容????
对于多达三千多万种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 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 分类的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的定义、意义及方法
⑴定义:分类就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 一起的方法 ⑵意义: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便于 发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提高工作和办事 的效率,迅速和便捷地达到目的。
⑶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⒉分散系的分类
⑴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
分,
分散质
分散剂
交叉分类法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9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实
例
空气 云、雾
Hale Waihona Puke 烟、灰尘泡沫牛奶、酒精 糖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H2O Cl-
ClNa+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 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常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对事 物进行分类,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⑶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对同一事物采用多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特用H交2点SO叉4:分物类法质对类下别列物间质有进相行交分类叉含的氧部酸 分
能向稳阴定极存或在阳的极一作个定原向因移。动的现象。
能相 应各互吸用种排这由附氨—斥于是医离基作同因疗子酸用一为卫而和,种胶生带蛋.胶...体:正 白.体.这粒血电 质的是子胶清荷 。胶体具纸或冶体粒有上负金稳子相定电工电带的对泳荷业同主较、。利种要大利用电原的荷用电因,表电泳。具面泳原有积理分静,选离电 矿,原油脱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