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动态监测的探讨

合集下载

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最新】

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最新】

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持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各医疗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切实落实管理责任。

现就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持续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一)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

各地要落实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有关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按照规定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并在2020年底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

要将收治主要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能力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强化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培训,使其全面、深入掌握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

(二)提高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要以感染性疾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感染性疾病科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

通过制订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开展疑难感染性疾病会诊等,推进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提升。

要重视做好使用新上市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出现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的病例的会诊工作。

二、落实药事管理相关要求(三)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医疗机构要结合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制订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时,除按规定保证品种规格数以外,遴选同类药物时应当选用安全、有效、经济和循证证据充分的品种。

(四)提高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要加强药学学科建设,提高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参与度和参与水平。

充分发挥其在感染性疾病多学科会诊、制订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

浅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

浅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摘要:目的:改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合理使用。

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8年4月、2018年5月全部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依照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与分析。

结果:2018年3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61%,发现不合理处方239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及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2018年4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40%,发现不合理处方103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及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为主;2018年5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发现不合理处方46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及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

结论:对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可促进合理使用,改善处方质量。

关键词:门诊;急诊;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为门急诊常用药物之一。

抗菌药物的滥用及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门急诊尤为重要。

门急诊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此之前,我院缺乏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系统点评。

为改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合理使用提供参考,笔者对我院2018年3月、2018年4月、2018年5月全部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系统点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8年4月、2018年5月全部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

1.2方法:设计点评工作表格并在Excel软件上建立,由一名医生负责将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对应信息录入工作表格,无对应信息则录入“无”,由另一名医生负责检查与验证。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处方管理办法》以及药品说明书的标准、要求和解析对2018年3月、2018年4月、2018年5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门急诊医生。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新型“超级细菌”的出现,为滥用抗菌药物再次敲响了警钟。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院20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住院患者的病历。

运用电子病例系统,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我院病历内科200份、外科200份。

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方案”填写相关项目。

内科填写项目有:患者性别、年龄、诊断、有无感染性疾病、有无手术、有无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目的、疗效,抗菌药物通用名称、使用时间,有无病原学检查,有无药物敏感试验等。

外科填写项目有:除内科填写项外有手术名称、手术切口等级、手术时间、术前中后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等。

2结果2.1基本信息男192例、女208例;年龄29天~81岁。

2.2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2.2.1基本情况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94份,使用率为48.5%;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76份,用于预防感染118份;其中,内科有应用抗菌药明确指征57份,无明确指征19份;外科有预防用药指征98份,无预防用药指征21份。

使用特殊抗菌药51份,使用非特殊抗菌药143份。

送细菌药物敏感试验22份,送检阴性19份,未送细菌学检查35份。

2.2.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单一用药10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54.64%;二联用药58例,占29.90%;三联用药18例,占9.29%;四联及以上用药12例,占6.19%。

2.2.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4小时24例;25~48小时58例;49~72小时70例;74小时及以上42例。

3讨论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使致病菌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许多抗菌药物对致病菌的敏感性不足20%。

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出警告,全球耐抗菌药物感染发病率上升,使一度可以治疗的疾病难以治愈,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

第21卷第4期河南医学研究Vol.21No.42012年12月HENANMEDICALRESEARCHDecember 2012收稿日期:2012-10-12;修订日期:2012-11-07作者简介:王娟(198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文章编号:1004-437X (2012)04-0432-02·临床研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王娟,陶华,张慧芝,张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务科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动态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利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动态监测系统并结合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特点,实现对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动态监测及实时干预。

结果:本系统从医院药学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较好地实现了对全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控。

结论:本法高效、科学和实用性强,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动态监测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2.04.017Application of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ystem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sWANG Juan ,TAO Hua ,ZHANG Hui-zhi ,ZHANG Ying(Medicine Department ,The People ’s Second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actice real time monitoring for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n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Methods :The monitoring system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clinical pharmacy ,carried out the real time monitoring to antibacterial agents reasonable use in the hospital.Results :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adapted for the need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with 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s resource.Conclusion :It appears to be a rapid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can raise reasonable in the hospital to use medicine ,bring service bet-ter.Keywords :antibacterial agents ;rational use of drugs ;real time monitoring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综合性医院管理评估和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考评依据,同时,也是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院药品使用管理的重中之重。

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3篇)

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3篇)

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管理,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禁止不合理用药现象在我院发生。

特制定抗生素用量监测及预警制度。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小组每月对用量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实施监控并公示,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金额、生产厂家、供应商。

二、对公示药品,各临床科室用量每月进行统计排名,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进行通报。

三、医院计算机系统每月对门诊医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对使用了被公示药品的医师,要按照其用药数量进行排序,临床应用小组结合其专业特点和工作量进行综合评价,对超常使用的给予警告。

四、每月不定期抽查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时,提出纠正及整改意见。

五、对使用异常和用量超常增长的的药品,对不能合理解释增长原因的药品,药事委员会通过决议可分别采取限制使用、暂停使用、停止使用等措施。

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2)是指在医院药房和医疗部门建立一套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药品的进销存情况,分析和统计药品的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药品使用量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医院药品的供应和消耗的平衡,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药品的库存水平,避免药品过量库存或缺货的情况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该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的进销存数据实时监测:通过电子管理系统对药品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药品用量的分析和统计:将药品的消耗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比对历史数据和设定的标准,判断药品使用量是否超过正常范围。

3. 药品用量超常预警:当系统检测到某种药品的使用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4. 药品使用量调整和管理:根据预警信息,医院药房和医疗部门可以及时调整药品的供应量和库存水平,合理安排药品的采购和配置,避免过量或缺货现象。

关于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办法根据《2021国家医疗质量平安改进目标》及国卫医研函[2021]19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供临床、院感、检验、药事、质控等各科室参考。

一、工作目标(一)病原学送检率达标1.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应≥50%。

2.发生院感的,与院感诊断相关的病原学送检率应≥90%。

3.使用两联或多联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应达到100%。

(二)实施微生物耐药性动态监测每季度向临床发布更新病原学检测及耐药警示信息。

(三)药学部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抗菌药物处方点评≥25%。

2.发生院感的,指导率应≥50%。

3.使用两联或多联抗菌药物的,指导率应≥75%。

二、责任分工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参照以下分工,明确各科室职责,细化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工作制度,建立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一)院感办1.对本院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至少每半年向临床科室发布更新病原学检测及耐药警示信息。

2.合理设定本院的干预目标和策略。

3.基于循证依据的干预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减少院感发生。

(二)医务科1.负责牵头落实病原学送检率达标工作。

2.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理论及实践培训,强化医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意识,规范经验性用药、减少无指征用药。

3.结合本地及本院病原体种类及耐药特点,科学引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三)检验科1.制定并执行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细菌及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流程规范。

2.加强微生物专业能力建设,定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相关知识与技术应用宣教。

3.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提升检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

(四)药学部1.协调建立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定期对目录进行评估和优化调整。

2.定期维护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药品属性,确保药品字典中抗菌药物的标记正确。

3.监督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目的(治疗/预防)选择是否合理,落实临床病例用药指导,确保指导工作达标。

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是指医院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实施旨在促使医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

1.制定背景: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同时,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也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医院有必要建立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

2.制度内容:(1)建立监测指标: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监测指标,如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长等。

(2)建立监测机制:设立专门的监测小组,负责定期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并及时向医生和管理者汇报。

监测机制应该包括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

(3)建立监测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实践,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标准。

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根据标准进行评估和决策。

(4)建立监测宣传与培训:通过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促使医生按照规定的标准使用抗菌药物。

(5)建立惩罚机制:对违反抗菌药物使用标准的行为,医院应该建立惩罚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纪律处分,并记录在案。

3.实施方法:(1)数据收集:医院采用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提供的模块或软件,收集和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2)数据分析:监测小组定期对收集到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报告与汇报:监测小组将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向医生、护士长和医院管理者进行汇报,讨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4)培训与宣传:医院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5)评估与奖惩:医院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科室和医生进行奖励,对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的人员进行处罚。

2024年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范本关于费用控制方面,我院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所有费用支出均符合相关规定。

特别地,我们针对高值耗材和药品支出进行了严格把控,通过实施“阳光采购”政策,严格按照卫生部招标价格进行收费,并积极配合上海市医保局的相关改革措施,统一采用新医保代码进行高值耗材的采购和收费。

我们还加强了药品管理,实行“一品两规”,即同一通用名称的药品,其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均不得超过两种,以控制药品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同时,我们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并严格执行新药论证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通过信息手段,我们对特殊使用的抗菌药、抗肿瘤药、高价药、异常用量药等药品进行重点监控,以控制其使用数量和总金额。

临床药师也积极参与患者治疗,实施不合理处方点评和整改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医疗服务的优化方面,我院积极推广日间手术模式,制定了详细的试点方案,并明确了试点科室和病种。

同时,我们严格把控手术医师的资质准入,确保日间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我们还建立了术后电话随访制度,以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医疗安全。

在服务模式上,我们开展了普通门诊分时段预约制,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并实行“自助挂号”和“银医合作一站式预储值自助收费”,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在门诊大厅,我们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报告查询、检查预约等服务,并借助上海信息预约平台,每周提供一定数量的专家号源。

我们还开展了急诊分级分诊管理,以畅通诊疗通道,提高救治效率。

第三,在医疗服务的拓展方面,我院积极实施肿瘤规范化治疗,并推广开展“日间化疗”。

同时,我们开设了以疾病、器官为纽带的多学科联合门诊,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诊疗服务。

我们还积极参与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与一、二级医院施行双向转诊、转检,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构建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然而,尽管我们在医保改革和医疗服务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抗菌药物制度管理

抗菌药物制度管理
二十三、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患者教育
1.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和依从性。
2.通过患者教育,纠正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误解,减少不必要的药物需求。
3.加强对患者用药咨询服务的支持,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抗菌药物。
二十四、抗菌药物使用应急预案
1.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情况。
2.处方权认定应考虑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抗菌药物应用知识和经验等因素。
3.医院应对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处方权。
十、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无适应症使用和药物滥用。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剂量、疗程等。
1.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回顾和总结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使用改进项目,分享成功经验和改进成果。
3.通过质量改进活动,不断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十一、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分析
1.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使用规律和问题所在。
抗菌药物制度管理
一、总则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
1.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
2.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员,负责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日常管理。
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1.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效学、药动学等特点,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动态监测实践与用药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动态监测实践与用药分析
【 键 词 1 茵 药 物 ; 态 监 测 ; 药 分 析 关 抗 动 用
【 中图分 类号】R9 4 5
【 文献标 识 码】A
【 文章 编 号】1 7 — 2 0 2 0 O { ) I 9 0 6 3 7 1 ( 0 8) O a - 1 — 2
表 2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不 合 理 类 型 罡 发 生 睾 张 数 占不 合 理 抗 菌 药 物 使 占调 查 抗 菌 药 物 处
无指 征滥用 抗菌 药 物 、 药不 合理 、 选 联合 用药 不合 理 ( 2 。 表 )
表 1每 月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不 合 理 使用 率 表 ( J %
类 别 1月 2月 3月 4月
抗 菌药 物 不 合 理 使 用 率
3 6
3 2
2 7
2 3
对提 高病 案 质量 非 常 重 视 , 门成 立 了质检 部 , 施 病 案 质 专 实 量 的全程控 制 , 视运 行病 案 质量 监 控 , 好环 节 质 量管 理 , 重 抓 将缺 陷消灭 在病 案 的形 成之 中 。从 根本 上 提高 了病 案质 量 。 其次 是加强 医务 人员 书 写病 历 的责 任 心和 法律 意 识 . 强 新 加 毕 业医师 上 岗教育 ; 强质 量 意识 、 增 组织 “ 基 ” 核 , 与 晋 三 考 并 升职称 挂 钩 , 施 奖罚 制 度 , 院病 案 委 员会 定 期 对 病 历 书 实 医 写质量进 行监 督 、 考核 、 评定 和 奖罚 , 因而 我 院病 历质 量 得 到 了逐年 的提 高 , 适应 了 当前 医疗 形 势 的要 求 , 上 医 院 信 息 跟 化 管理和 步伐 。我 院实 施病 历质 量 的全 程 控制 , 加强 质 控 人

儿童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体会

儿童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体会

儿童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体会目的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保护儿童健康。

方法根据卫生部、云南省卫生厅及昆明市卫生局《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我院的专项整治工作。

结果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成效,2012年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56.34%,对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至18.11%,呈直线下降趋势,并且达标后未反弹。

结论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的高度重视,周密组织;需要职能部门有效协助、监督。

信息系统的跟进及处方点评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此项工程的持续改进。

标签: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我院自2011年以来,针对长期以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按卫生部、云南省卫生厅及昆明市卫生局《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1],结合我院儿童专科特点,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改进,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保护了儿童健康。

但专项整治活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1 加强行政管理,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追究责任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院长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主任作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主要责任人。

结合各科室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情况,具体分析细化指标,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职能部门深入科室对整治活动的必要性进行宣传讲解,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

每月统计科室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通过院周会进行反馈,未达标者与绩效考核挂钩。

结果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8.85%下降至56.34%,下降幅度为42.51%(见表1),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25%下降至18.11%(见表2),下降幅度为78.14%,呈直线下降趋势,且未发生反弹,得到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督导检查组专家的好评。

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为保证临床治疗的需要,提高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临床用药及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一、通过医院网络信息系统,药学部每季度统计出全院使用金额前二十位药品及使用金额前二十位抗菌药物排名,对用药金额前二十位及抗菌素前二十位药品进行监控,随时掌握用药动态,并将相关资料分别由合理用药评价与管理小组和抗菌药物工作组讨论,将会议结果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并进行合理用药的最终评价与处理。

二、根据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每季度全院药品使用金额前二十位及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二十位的评价结果,连续排在前三位的药品,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直至停用;对用量出现猛增的品种,实行限量采购;若药事会认定为明显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品种,将予以淘汰或采取更换厂家等处理措施。

三、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尤其针对排名前列的抗菌药物作重点关注,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或医生,医院质管部门及时予以干预,并将抗菌药物的调查情况、分析评价及处理结果向全院通报。

四、合理用药评价与管理小组每季度对门诊普通处方、麻精处方进行处方抽查、点评,依据《XX市人民医院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和《XX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处方书写合格率、
抗菌素使用率、抗菌药分级执行率、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项目,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并根据《XX市人民医院奖惩制度》,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五、严格执行新药引起审批制度。

为防止药品品种的过多过滥,对拟引起的新品种统一通过药事会会议讨论审查,从源头上加大对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动态监测的探讨发表时间:2012-11-23T16:14:51.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陶华王娟张慧芝张颖梁全洋单清华杨洪鑫
[导读] 因此应及时与医院信息科及各临床科室合作,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功能,以适应药学实际工作的需要。

陶华王娟张慧芝张颖梁全洋单清华杨洪鑫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动态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Visual Foxpro和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开发语言,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系统。

本系统采用药物利用研究的分析方法及部分有关的WHO合理用药调研国际指标,结合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特点,实现了对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动态监测。

结果本系统从医院药学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较好地实现了对全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控。

结论本法高效、科学和实用性强,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用药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77-02 【Abstract】Objective:To practice real time monitoring for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an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 Methods:The monitoring system was programmed with Visual Foxpro and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and ran in Windows XP environment.Th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under the methods of drug utilization research and several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 indicators for rational drug use approved by WHO,combine the actual work of clinical pharmacy, carried out the real time monitoring to antibacterial agents reasonable use in the hospital. Results: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adapted for the need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with 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resource. Conclusion:It appears to be a rapid,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can raise reasonable in the hospital to use medicine, betterly bring service.
【Key words】antibacterial agents rational use of drugs real time monitoring 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管理年”活动和行业监管部门检查考评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1],以药品DDD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的医院逐年增加。

本项目拟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门急诊处方和病房医嘱用药电子数据为数据源,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工作要求和WHO合理用药调研国际指标,结合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特点,探索和建立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分析系统”,为临床药学人员充分利用HIS的现有数据资源开展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动态监测工作进行有益的探讨。

1 数据分析项目和指标
影响临床用药的因素很多,除患者的病情外,还有药品价格、患者经济能力、医保类型、医生的用药偏好等。

选择适当的分析项目和指标是准确进行合理用药评价的关键。

本研究依据药物利用研究的分析方法[2-3],并参考WHO合理用药调研国际指标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工作要求,进行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该系统可统计出某一时间段内门诊或住院患者关于抗菌药物用药的基础数据,如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数、人均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人均使用抗菌药物的费用、全院及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全院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所有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所有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占总抗菌药物的比例、手术患者为预防感染接受抗菌药物百分率及为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等用药指标,并且将指标细化到每个临床科室。

2 优点
2.1把临床药学人员从繁重的人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监测效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学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调研分析中的药学专业特长,每月的监测工作只要在微机中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全院及各科室的临床合理用药的动态监测,简便、快捷。

2.2监测方法科学规范,数据确切,避免人为因素可能引起的偏差,提高了监测质量。

2.3监测结果时效性强,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可及时干预。

2.4在动态监测的过程中,促使医生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思维,帮助医生梳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给药疗程等,促进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3 不足之处
本系统目前主要针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综合数据统计分析,为合理用药评价提供数据参考,但电脑并不能完全代替人脑,这是由于合理用药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对于用药的合理性判断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历或病史及病情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

因此应及时与医院信息科及各临床科室合作,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功能,以适应药学实际工作的需要。

4 展望
本项目目前主要用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但同时也为其他类别药物的合理用药研究打下了基础,为全院药物利用评审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
[2]马嘉,陈盛新,裘雪友.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6.
[3]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 1996,7(5):215-217.基金项目: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