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1-6 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小学奥数2018-08-25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 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
0 和 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 1,最小的自然数是 0。
三、零上 4 摄氏度记作+4℃;零下 4 摄氏度记作-4 ℃。
“ +4”读作正四。
“ -4”读作负四。
+4 也可以写成 4。
四、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 万”或“ 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 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 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 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小学1-6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大汇总

小学1-6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大汇总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π×半径、 C=πd=2πr(2)面积=半径×半径×π、s=π2r9、圆柱体(v:体积、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πr或π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一 概念(一)整数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全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1-6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1-6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数字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0 - 9这些数字,就像认识新朋友一样。
0就像一个大鸭蛋,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用它表示。
1像小棍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叫,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能盛饭。
- 会数1 - 100的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都得会哦。
- 比大小- 知道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比如5比3大,就像5个苹果比3个苹果多一样。
“>”是大于号,开口朝着大的数;“<”是小于号,尖尖朝着小的数;“=”是等于号,两边的数一样大的时候就用它。
- 加减法- 1 + 1 = 2,这是最基础的加法啦。
可以用手指头来算,一个手指头加上一个手指头就是两个手指头。
减法呢,3 - 1 = 2,就像有3个糖果,吃了1个,还剩下2个。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表内乘法和除法- 乘法就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像2 + 2 + 2 = 6,写成乘法就是2×3 = 6或者3×2 = 6,读作“二乘三等于六”或者“三乘二等于六”。
乘法口诀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这可是计算的法宝呢。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2 = 3,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就像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3个苹果。
- 长度单位- 要认识厘米和米。
厘米很短,我们的小拇指的宽度大概就是1厘米;米就比较长了,我们张开双臂,大概就是1米的长度。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像三角尺上就有三个角。
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就是直角,它的两条边是直直的,像个小正方形的角。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者减起。
如果个位相加满十了,就要向十位进一;如果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一当十。
1-6年级所有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1数学法则知识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A.B.C.9.A.B.C.10.A.B.C.11.A.B.C.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16.如果除到17.18.A.B.C.19.A.B.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C.解方程;D.检验、写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1.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22.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2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最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学习内容

最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学习内容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材的不断修订,最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成为了广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最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的学习内容。
一年级数学学习内容概述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基础的算数概念和操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1. 数的认识和计数:通过各种游戏和实物进行,使学生对数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计数。
2. 数的加减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掌握简单的加减法概念和基本运算技巧。
3. 数的排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排序思维和比较能力,学会对数字进行大小排序和比较。
4. 图形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将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平面图形,并学会简单的图形画法。
5. 时间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刻,并学会简单的时间概念和时间计算。
6. 空间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思维和方向感。
二年级数学学习内容概述二年级数学学习内容进一步延伸和巩固一年级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1. 数的扩展和拆分:学生将学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认识和表达方式,以及拆分和合并数字的技巧。
2. 数的计算: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算和运算能力。
3. 分数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简单的分数概念,并学习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二维图形的认识: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和描述平面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并学会简单的图形变换。
5. 时、长和重量的认识:学习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计算,以及长短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6.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学生将学会如何整理和统计简单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图表分析。
三年级数学学习内容概述三年级数学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其中主要内容包括:1. 乘法和除法概念的引入:学生将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数的整数和负数: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整数和负数的概念,并学习简单的正负数计算。
1-6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

1-6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1-6年级的数学课程涵盖了广泛的基础数学概念,这些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基础的算术到更复杂的数学思维,每个年级都有其特定的学习重点。
以下是1-6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概述: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数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
他们学习如何数数,认识数字0-10,并开始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初步概念。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属性。
进入二年级,学生开始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并引入乘法的初步概念。
他们学习基本的分数,如1/2和1/4,并开始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多个步骤。
同时,学生也会进一步探索几何形状,并开始学习测量,如长度和重量。
三年级的数学课程更加深入,学生开始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及更复杂的乘法和除法。
他们开始接触时间的计算,包括小时、分钟和秒,并学习如何阅读钟表。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面积和周长的基本概念,并开始解决涉及这些概念的问题。
四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小数和分数的更复杂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他们开始理解方程的概念,并学习如何解简单的方程。
在几何方面,学生将学习更复杂的形状,如多边形,并开始探索对称性的概念。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概率的初步概念。
五年级的数学课程进一步扩展,学生开始学习更复杂的分数和小数运算,以及更高级的几何概念,如体积和表面积。
他们还会学习如何使用代数表达式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开始探索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最后,在六年级,学生将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正负数的加减乘除。
他们将深入学习代数,包括解更复杂的方程和不等式。
在几何方面,学生将学习更高级的概念,如相似图形和三角学的基础。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更复杂的统计学概念,如标准差和概率分布。
通过这些年级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学数学1--6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上册知识点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数一数:2.比一比:草莓比香蕉多(1)个。
比长短:比高矮:戴眼镜穿蓝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镜穿黄色上衣的叔叔高。
3.第几:4.几和几:5.比大小:5>3 3<46.加法:7.减法:8.认识物体和图形:9.分类:10.6的认识和加减法:11.7的认识和加减法:12.8和9的认识:13.7、8、9的比较:14.9和10的比较:15.连加:16.连减:17.加减混合运算:18.认识钟表: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2.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3.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4.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5.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6.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7.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8.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6年级所有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1数学法则知识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 b 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 b 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 a 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 h=2πr 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 h+2s=c h+2πr 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 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 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复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1第四部分基本概念------------------------------2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2第二章度量衡--------------------------------------8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9第四章空间与图形----------------------------------11第五章简单的统计---------------------------------1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知识一(上)1.数数2.比较:“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 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 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 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
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
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 整理和复。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
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六年级全

一、学习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2.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3.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5.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这几个数字,会读、会写,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二、重难点:1.知道“多”、“少”的含义;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4.关概念的意义;5.学会分类的方法;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7.初步建立时间概念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数一数:2.比一比:草莓比香蕉多(1)个。
比长短:比高矮:戴眼镜穿蓝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镜穿黄色上衣的叔叔高。
4.几和几:5>3 3<46.加法:7.减法:8.认识物体和图形:9.分类:10.6的认识和加减法:11.7的认识和加减法:12.8和9的认识:13.7、8、9的比较:14.9和10的比较:15.连加:16.连减:17.加减混合运算:18.认识钟表:一、学习目标: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1年级:在1年级数学教材中,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展开教学。
学生需要学习自然数的概念,认识和书写数字0-9,并学会将数字进行横竖排列。
另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的由少到多的顺序,学会数数的方法和听数的方法。
2年级:在2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
他们学会了写有两位数的数,并能够用绵竹牌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
此外,他们还学会了利用数轴和计算器进行数的比较、排序和计算。
二、数的乘除法与多位数的运算3年级:在3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数的乘除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学会了书写三位数,并能够利用数线和计算器进行数的整除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此外,他们还学会了使用面积表达式,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4年级:在4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进一步学习了数的乘除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学会了书写四位数,并能够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他们还学会了使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分数和小数的运算问题。
5年级:在5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数的乘方和开方,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还学习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并进行了基于图形的数学推理和证明。
6年级:在6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继续学习数的乘方和开方,并能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他们开始学习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并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此外,他们还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并进行了有关比例和百分数的学习。
三、几何图形和图形变换1-6年级: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年级中,都涉及了几何图形和图形变换的学习。
学生需要认识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和三维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并学会进行图形的放大、缩小、平移、旋转等变换操作。
四、数据和统计1-6年级: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年级中,都涉及了数据和统计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和收集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他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能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问题解决。
人教版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第一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数的基本认识1.2 数的顺序与排序1.3 数的前后顺序1.4 数的数量关系2. 加法与减法的认识2.1 加法口诀与加法表达式2.2 减法口诀与减法表达式2.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法3.2 数的组成法3.3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4. 计量与度量4.1 长度的比较与计量4.2 重量的比较与计量4.3 容量的比较与计量5. 图形与图形的认识5.1 点、线、线段和射线5.2 两点之间的直线与曲线 5.3 线段上的点第二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多位数的认识1.2 数的顺序与排序1.3 数的前后顺序1.4 数的数量关系2. 加法与减法的计算2.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加法和减法的性质与应用2.3 进位与退位的概念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法3.2 数的组成法3.3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4. 二维几何图形4.1 正方形与长方形4.2 三角形和四边形4.3 圆的认识与性质5. 时间与日历5.1 时间的认识和读表5.2 天、星期和月份的认识 5.3 使用日历进行计算第三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多位数的读写1.2 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1.3 数的前后顺序1.4 数的数量关系2. 加法与减法的计算2.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加法和减法的性质与应用2.3 进位与退位的应用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法3.2 数的组成法3.3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4.1 分数的基本概念4.2 分数的读写和比较4.3 分数的加减法5. 三维几何图形5.1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5.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5.3 体积的认识与计算第四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数的读写与数的大小比较 1.2 数的顺序与前后关系1.3 数的数量比较与换算1.4 数的整体与部分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2.1 加法与减法的应用2.2 进位与退位的应用2.3 乘法的认识与计算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 3.2 数的最大与最小值3.3 向下保留,向上调整4. 分数与小数4.1 分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4.2 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4.3 分数与小数的加减运算5. 长度与周长5.1 长度的认识和计算5.2 周长的认识和计算5.3 问题解决中的周长应用第五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实数与分数的认识1.2 分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1.3 排队与分数的关系1.4 数轴来认识实数2. 加法与减法的计算2.1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2.2 进位与退位的应用2.3 乘法和除法的认识与计算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 3.2 数的整数因子与倍数3.3 带余除法的应用4. 数的比较与计算4.1 数的近似与数的比较 4.2 除法的近似与验证4.3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5. 面积与面积单位5.1 面积的认识和计算5.2 平方厘米和平方米5.3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第六年级1. 数与量的认识与运用1.1 分数的表示与运用1.2 数轴与分数的关系1.3 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1.4 负数的认识和运算2. 加、减、乘、除的应用2.1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2.2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2.3 运算法则与实际问题3. 数与式的代换和移项3.1 简单的数字代换3.2 数与式的运算3.3 移项与整式的简化4. 图形的认识和运用4.1 三角形的认识和性质4.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4.3 长方体的认识和表面积5. 统计与概率的认识5.1 数据的统计与表示5.2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5.3 排列与组合的概率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的知识点汇总,涵盖了各年级的数的认识、加减法、数的分解与组成、几何图形、时间与日历、分数与小数、长度与周长、面积与面积单位、有理数与代数式、图形的认识与运用、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一年级上册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一年级下册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二年级上册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二年级下册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除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⑩总复习三年级上册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三年级下册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③统计④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四年级上册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四年级下册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五年级上册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物体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五年级下册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级上册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级下册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数与代数⑦空间与图形⑧统计与概率⑨综合应用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干货 | 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个字,全!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 ……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3.555 ……0.0333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 ……的循环节是“9 ”,0.5454 ……的循环节是“54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3.111 ……0.5656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0.03333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例如:3.777 ……简写作0.5302302 ……简写作。
(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方法(一)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
省略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4、大小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