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化工基本知识第二版上册答案解析

化工基本知识第二版上册答案解析

绪 论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 ·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1000 g ,1 m=100 cm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4⋅⨯=⋅⨯=⎥⎦⎤⎢⎣⎡⎥⎦⎤⎢⎣⎡⎥⎦⎤⎢⎣⎡⋅=--μ(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f=9.81 N ,1 N=1 kg ·m/s 2则 3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1.055 kJ ,l b=0.4536 kg o o 51F C 9=则()C kg kJ 005.1C 9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h=3600 s ,1 atm=101.33 kPa则()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52G ⋅⋅⨯=⎥⎦⎤⎢⎣⎡⎥⎦⎤⎢⎣⎡⎥⎦⎤⎢⎣⎡⋅⋅=-K(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dyn=1×10–5 N 1 m=100 cm则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5--⨯=⎥⎦⎤⎢⎣⎡⎥⎦⎤⎢⎣⎡⨯⎥⎦⎤⎢⎣⎡=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则()()C m W 163.1C s m J 163.13600s 1h 1kcal J 104.1868C h m kcall 132︒⋅=︒⋅⋅=⎥⎦⎤⎢⎣⎡⎥⎦⎤⎢⎣⎡⨯⎥⎦⎤⎢⎣⎡︒⋅⋅=λ 2. 乱堆25c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LL10CB4E 3048.001.121078.29.3ραμZ D G A H -⨯=式中 H E —等板高度,ft ;G —气相质量速度,lb/(ft 2·h); D —塔径,ft ;Z 0—每段(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填料层高度,ft ;α—相对挥发度,量纲为一; μL —液相黏度,cP ; ρL —液相密度,lb/ft 3A 、B 、C 为常数,对25 mm 的拉西环,其数值分别为0.57、-0.1及1.24。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传质过程1. 压强为 1.013×105Pa 、温度为 25℃的系统中,N 2和O 2的混合气发生定常态扩散过程。

已知相距 5.00×10-3m 的两截面上,氧气的分压分别为 1.25×104Pa 、7.5×103Pa ;0℃时氧气在氮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1.818×10-5 m 2·s -1。

求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1)氧气的扩散通量; (2)氮气的扩散通量;(3)与分压为 1.25×104Pa 的截面相距 2.5×10-3m 处氧气的分压。

解:(1)首先将 273K 时的扩散系数换算为 298K 时的值:P 0 T 1.75D = D 0P ( T 0) 5273 + 25 = 1.818×10-5 × 1.013×10 1.013×105 × ( 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氧的扩散通量为:N A= RTD l = ( p A,1– p A,2)2.119×10-51.75 =2.119×10-5 m 2·s -1273 )= 8.314 × 298 ×5.00×10-3 × (1.25×104 - 7.5×103 ) = 8.553×10-3 mol· m 2·s -1(2)由于该扩散过程为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过程,所以 - N A= N B,即氮气的扩散通 量也为 8.553×10-3 mol· m 2·s -1。

(3)因为系统中的扩散过程为定常态,所以为定值,则:/p A,2/ = p A,1- N ARTl1.52×(1014)Pa 和反向扩散与单向扩散的传(2)H 质通量大小。

解:(1)当NH 3和H 2作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N A= RTD l = ( p A,1– p A,2)1p B,m = p B.2- p B.1 = 9.65×104 - 8.614 ×104-27 = 9.12×104Pa㏑p B.2 ㏑ 9.65×10 p B.17.83×10-5 8.61×1041.013×105N A= 8.314 × 298 × 0.02 × 9.12×104 × (1.52×104 - 4.80×103)= 1.825 ×10-2 mol· m 2·s -1计算结果表明,单向扩散时的传质通量比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的传质通量大,前者是后者的 PPN A-5= 5.29×10l mol· m -2·s -1根据扩散量等于蒸发量,得:N A· A · dt = MρAA · A · dl23t = 995.7 × 10l 2p B,m = p B.1 - p B.2 = 9.624×104 - 1.0046×105-13 = 9.84×104Pa㏑ p B.1 p B.㏑ 9.624×10 1.006×105-51.0 =2.4×10 1.013×1058.314 × 293l G· 9.84×104( 5065 - 660)l G= 4.47×10-5m武汉大学3。

化工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附答案)1、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固体颗粒的运动形式可以近似看作( )A、理想置换B、平推流C、理想混合D、活塞流答案:C2、化工生产过程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间歇、连续、半间歇操作。

其中属于稳定操作是( )A、连续操作B、间歇操作C、半间歇操作答案:A3、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涉及的基本规律有( )A、热量衡算和平衡关系B、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过程速率C、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和过程速率D、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答案:C4、碱洗塔水洗段的主要作用是( )A、洗涤裂解气中二氧化碳B、涤裂解气中夹带的碱液C、洗涤裂解气中的硫化氢D、洗涤裂解气中的苯答案:B5、下列聚合物中最易发生解聚反应的是( )A、PPB、PEC、PSD、PMMA答案:D6、加热炉烟气中CO 含量随过剩空气量的变化规律是:过剩空气从大变小时,CO 含量从()变(),当过剩空气量较大时,CO 的含量变化较()。

以下合适的是( )A、高低B、低高C、高低D、低高答案:B7、分子筛再生适合在( )状态下进行。

A、低温,低压B、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答案:D8、可逆反应2NO2 N2O4+Q,50℃时平衡常数K1,0℃ 时平衡常数K2,100℃时平衡常数K3,则K1,K2,K3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K1<K2<K3B、K2>K1>K3C、K1=K2=K3D、K3>K2>K1答案:B9、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 )。

A、乙烯B、苯乙烯C、石油D、丁二烯答案:A10、已知环氧乙烷合成反应器生产能力为144t/d,年工作时间8000h,按乙烯原料计算,生成环氧乙烷的选择性为71%,通入反应器的乙烯为43720kg/h,下列生产指标正确的是(原子量:C-12,H-1,O-16) ( )A、反应器年生产能力为48kt/a,乙烯转化率为12.3%B、反应器年生产能力为52.56kt/a,乙烯转化率为12.3%;C、反应器年生产能力为48kt/a,乙烯的转化率为8.73%D、反应器年生产能力为52.56kt/a,乙烯的转化率为8.73%答案:A11、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提高反应过程的目的产物的单程收率,宜采用以下措施( )新版取消A、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B、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C、选择合适的反应时间和空速,从而使转化率与选择性的乘积即单程收率达最大D、选择适宜的反应器类型,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答案:C12、以下对硫酸生产中二氧化硫催化氧化采用“两转两吸”流程叙述正确的是( )A、最终转化率高,尾气中二氧化硫低B、进转化器中的炉气中二氧化硫的起始浓度高C、催化剂利用系数高D、用于该流程的投资较其他流程的投资少答案:D13、降低( )可以在不改变反应压力和温度的前题下使加氢和裂化的深度均增大。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流体流动和输送1、液体高度:, 器底所受的力:压强: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2、人孔面积:压力:槽壁面积:槽壁所受压力:3、 4、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体积流量:(2)求质量流量表压:绝压: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当时温度:空气密度:∴质量流量:7**、对容器A 孔口流速:体积流量:流出的总体积: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对于容B由于B下端有短管,管内流体在流动中有下拉液体的作用,故需时间短。

8、以水平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1,,2-2,间列柏式,在操作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水柱压差计读数:9、10、对孔板流量计:流量与流速度关系:,即,(1)当读数为80mmHg时,,即误差=1.2%(2)读数为20mmHg时,,即误差=4.9%(3)指示液为四氯化碳时,∴流量的相对误差与以上相同。

11、体积流量:质量流量:导管中苯的流速:12、忽略阻力,,,,将数据代入,得体积流量:13、,,, , ∴=,空气流量:质量流量:,∵,,,解得,,体积流量:14、当量直径:流速:湍流15、相对粗糙度:,查图得16、,,查图得H1=0,H2=10,v1=0,v2=2.2,P2=0,17、用试差法求流量,∵λ=f(Re),Re=f(v),难以直接求解。

由Re~λ图可见,对ε=0.001的无缝钢管而言,Re在2×104~1×107之间,λ值在0.02~0.028之间,设λ=0.025,H1=5,H2=0,P1=P2=0(表压),v1=0,查图得λ=0.0235,苯的体积流量:qv=1.47×0.785×0.0282=0.91L/S(若设λ=0.024,qv=0.92L/S)校核:基本相符。

18、强烈湍流时,λ可看作常数。

,,10=1.2764×10-6/d5d5=1.2764×10-7,∴d=42mm19、(1)、(2)、(3)、20、(1)、,增加3倍(2)、(3)、,增加1倍21、(1)、, ,,,∴(2)、,,,,22、,查图,λ=0.034,∵ P1=P2=0,H1=0,动压头可忽略有效功率:轴功率:23、,H1=0,v1=0,H2=15,v2=0.74,P1=P2=0(表压)∴理论功率:轴功率:24、,∴主管中水的流量:支管中流量:25、支路管道26、40mm水柱=0.4kPa(表压),绝对压:101.3+0.4=101.4kPa 50℃空气密度:空气在导管中流速:, , 查图λ=0.026输送功率:效率:27、(1)、更换后,输出量为:扬程:(2)、两台并联两台并联后输出水量最多能达到20m3/h,但是在6.3m的扬程下,而不是25m。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a?550a30.230.240.0412?????1a?2a?3a1.1630.58150.07 ?t1720?t2?a?550a,t2?611.210.23 1.163?1a ?t3t?70?3a?550a,30.04 0.07?3a3.平壁炉是用内层为120mm厚的耐火砖和外层为230mm的普通砖砌成。

两种砖的导热系数均为未知。

测得炉内壁温度为800℃,炉外侧壁面温度为113℃。

为减少热损失,后又在普通砖外包一层厚度为50mm、导热系数为0.2 w/(m?℃)的石棉。

包扎后测得各层温度为:炉内壁温度为800℃,耐火砖和普通砖界面温度为686℃,普通砖和石棉界面温度为405℃,石棉外侧温度为77℃。

试求包扎后热损失较原来热损失减小的百分数?3-1-1= 0.07) 。

问:该保温材料的厚度应为多少?解:⑴管线的热损失ri+1 1=r2 r31 1①管线各层半径12③管线的热损失3140 25 55 1 10.22 ?25 163140 0.014 + 3.584q/l ==②求r441?ln55 0.07314041 ?ln0.07移项整理有:ln(r4/55) =(3140 - 1256.4)/4990 = 0.377 l4 = 0.377 + ln55 = 0.377 + 4.007 = 4.384 即:r4 = arcln4.384 = 80(mm) ③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r4 - r3 = 80 - 55 = 25(mm)= 0.025m3140r4k?2 d2h,121?? h1d1d1h21-2-1k2??310w?m?k251.5?10?3?251??1000?202010000【篇二: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液体高度:,器底所受的力:压强: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2、人孔面积:压力:槽壁面积:槽壁所受压力:3、4、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体积流量:(2)求质量流量表压:绝压: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当时温度:空气密度:∴质量流量:7**、对容器a孔口流速:体积流量:流出的总体积: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对于容b由于b下端有短管,管内流体在流动中有下拉液体的作用,故需时间短。

化工基础第四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五章吸收

化工基础第四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五章吸收

化工基础第四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五章吸收吸收1、30℃水的饱和蒸气压=4.24kPa, (p268, 表五(一))求湿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042.03.10124.4==x 求水蒸气的质量分数:0265.029958.018042.018042.0=?+??=m x 求湿空气的密度:315.1302732734.2229958.018042.0m kg =+??+?=ρ 2、亨利定律为Ex p =* %0515.018100028600==x ,MPa x p E 1971015.53.1014*=?==-相平衡常数;19453.101197000===p E m3、根据,Ex p =*,**=Py p %0232.018800043.03.101*=?==E p x (mol%)质量分数:%057.0189768.9944%0232.044%0232.0=?+??=x 4、%28.22676.20203.0*=?==E p x (m o l %) 质量分数:%2.21872.971728.21728.2=?+??=x5、进入水的最高含氧量水的最高含氧量是空气中氧(21%)相平衡的含氧量。

69*1024.51006.410130021.0-?=??==E p x32266632.91032.918321024.51024.5m gO kgH kgO =?=??=?---脱氧后的最低含氧量:脱氧后水的最低含氧量是与吹扫地氮气中含氧相平衡的含氧量。

69*10499.01006.410130002.0-?=??==E p x36887.0183210499.0m g =??- 6、136.012.0112.011=-=-=y y Y ,0101.001.0101.02=-=Y被吸收到氨量:1000(1-0.12)(0.136-0.0101)=110.8m 3kg 03.77172982734.228.110=??出口气体体积:V=1000-110.8=889.2m 37、kPax p E 55003.016500*===对于稀溶液,Pa m kmolH M E S .1001.15500001181000134-?===ρmx x p E y ==,∴p E m = 43.5101300550000==m8、p Em =43.5101300550000== 147043.5008.0===m y x kg 59.3147044181000=??,(环氧乙烷分子量=44)12、稳态下通过气膜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的斯蒂芬定律))(21p p p p RT D A N B-=δS m mol .2 p 1=20℃水的蒸汽压=2330Pa1≈Bp p ,因为气膜中水蒸气分压小。

化工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催化裂化反应温度提高后,下述反应速度增加最多的是()oA、原料一焦炭的反应B、原料一汽油的反应C、汽油一气体的反应D、以上反应速度增加一样多正确答案:A2、热泵的定义是指()oA、输送高温流体的泵B、通过做功将热量由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供热系统C、通过作功将热量由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的供热系统D、输送热流体的泵正确答案:B3、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与下列因素中的()无关。

A、活化能B、温度C、浓度D、反应物特性正确答案:C4、以高聚物为基础,加入某些助剂和填料混炼而成的可塑性材料,主要用作结构材料,该材料称为()oA、塑料B、合成树脂C、橡胶D、纤维正确答案:A5、工业乙烘与氯化氢合成氯乙烯的化学反应器是()oA、管式反应器B、釜式反应器C、固定床反应器D、流化床反应器正确答案:C6、裂解炉紧急停车时,为了保护炉管不被损坏,应该保证()的供给。

A、高压蒸汽B、稀释蒸汽C、燃料D、原料正确答案:B7、能适用于不同工况范围最广的搅拌器形式为()。

A、框式B、桨式C、锚式D、涡轮式正确答案:D8、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oA、阴离子聚合B、自由基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正确答案:B9、卡普隆又称尼龙6,是聚酰胺纤维之一种,它的单体是己内酰胺和()oA、蔡B、对苯二甲酸二甲酯C、氨基乙酸D、环己醇正确答案:C10、氨合成塔一般是由内件和外筒两部分组成,其主要目的是()oA、便于制造B、有利于反应C、便于维修D、防止腐蚀正确答案:D11、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 (气)+3H2 (气)=2NH3 (气),30s内有0.6mol氨生成,表示这30s内的反应速度不正确的是()。

A、VH2=0. 015mol∕ (L ∙ s)B、VNH3=0. Olmol/ (L ∙ s)C、VN2=0. 005mol∕ (L ∙ s)D、VNH3=0. 02mol∕ (L ∙ s)正确答案:D12、关于原料配比,叙述不正确的是()oA、恰当的原料配比可以避开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B、使价廉易得的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经济合理C、原料配比严格按化学计量系数比就能保证原料100%转化D、多数条件下,原料的配比不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正确答案:D13、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提高反应过程的目的产物的单程收率,宜采用以下措施()oA、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B、选择合适的反应时间和空速,从而使转化率与选择性的乘积即单程收率达最大C、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D、选择适宜的反应器类型,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正确答案:B14、关于乙烯装置设置火炬系统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A、乙烯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液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B、保护装置的安全C、乙烯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大量气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D、防止环境污染正确答案:A15、在乙烯装置工艺管道的吹扫方法中不包括()oA、分段吹扫法B、贯通吹扫法C、逆式吹扫法D、爆破吹扫法正确答案:C16、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碳B、钙C、硅D、氧正确答案:D17、纯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采用联碱法生产纯碱所需的原料没有()。

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第二版规范标准答案

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第二版规范标准答案

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第二版规范标准答案第二章习题1. 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 m 3/h 时,泵出口处压强表和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分别为152 kPa 和24.7 kPa ,轴功率为 2.45 kW ,转速为2900 r/min 。

若真空表和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 ,泵的进、出口管径相同,两测压口间管路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

试计算该泵的效率,并列出该效率下泵的性能。

解:在真空表和压强表测压口处所在的截面11'-和22'-间列柏努利方程,得22112212,1222e f p u p u z H z H g g g g ρρ-+++=+++∑其中:210.4z z m -=41 2.4710()p Pa =-?表压 52 1.5210p Pa =?(表压) 12u u = ,120f H -=∑则泵的有效压头为:521213(1.520.247)10()0.418.41109.81e p p H z z m g ρ-+?=-+=+=? 泵的效率32618.4110100%53.2%1023600102 2.45e e Q H N ρη??==?=??该效率下泵的性能为:326/Q m h = 18.14H m =53.2%η= 2.45N kW =3. 常压贮槽内盛有石油产品,其密度为760 kg/m 3,黏度小于20 cSt ,在贮存条件下饱和蒸气压为80kPa ,现拟用65Y-60B 型油泵将此油品以15 m 3/h 的流量送往表压强为177 kPa 的设备内。

贮槽液面恒定,设备的油品入口比贮槽液面高5 m ,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的全部压头损失分别为1 m 和4 m 。

试核算该泵是否合用。

若油泵位于贮槽液面以下1.2m 处,问此泵能否正常操作?当地大气压按101.33kPa 计。

解:要核算此泵是否合用,应根据题给条件计算在输送任务下管路所需压头,e e H Q 的值,然后与泵能提供的压头数值比较。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 (陈林根 方文军 著)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 (陈林根 方文军 著)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见教材 193~194 页. 8. 见教材 197~198 页. 第三节 1. 见教材 199 页. 2. 见教材 201~202 页. 3.水解反应:…NH-(CH2)6 -NHCO-(CH2)8-CO… + HOH →…NH-(CH2)6-NH2 + HOOC-(CH2)8-CO…
酸解反应: …NH-(CH2)6 -NHCO-(CH2)8-CO… + RCOOH →…NH-(CH2)6-NHCOR + HOOC-(CH2)8-CO… 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触盐酸会酸解,为化学现象;接触乙酸乙酯会溶解,属物理现象. 5.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能被水解,且水解产物乳酸,羟乙酸均无毒,能被人体吸收. 聚乳酸 乳 酸 聚羟基乙酸 羟乙酸 第四节 1.低;小;小;易加工;老化;燃;溶于有机溶剂. 2.见教材 205 页. 3.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的 LOI 值分别为 95,42,18,LOI 值越大越难燃,∴聚四氟乙烯最 难燃,聚丙烯最易燃. 4.见教材 208 页. 5. 见教材 208~210 页. 6.(1)聚乙烯,聚四氟乙烯;(2)聚对羟基苯甲酸酯;(3)聚已内酰胺; (4)聚对羟基苯甲酸酯(喷气式发动机部件的密封材料),有机硅橡胶(飞机门,窗的等密封件,垫 圈及火箭发动机喷口处的烧蚀材料).
3.不会有 AgBr 沉淀生成.(提示:分别计算出 Ag+的浓度和加入的 Br-浓度,再由溶度积规则判 断.) 4.(1)有 AgI 沉淀生成.(2)没有 AgI 沉淀生成 . 5.(1)nSCN-+Fe3+ [Fe(SCN)n]3-n (2)3[Fe(CN)6]4-+4Fe3+Fe4[Fe(CN)6]3(s) (3)CuSO4+4NH3 [Cu(NH3)4]SO4 第四节 1.按 GB3838-88 规定,一般鱼类保护区属Ⅲ类水域,六价格≤0.05mg/l,总 锰 ≤0.1mg/l,溶解氧 ≥5mg/l,CODcr≤15mg/l.( 此题可由教师把 GB8338-88 复印给大家,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 2.不对.理由略. 3.不对.化学需氧量 CODcr 表示水体中可能化学氧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量,五日生化需氧 量,BODs 表示可用生物氧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量,用生物降解与用 K2CrO7 降解不一定有 一致的变化规律. 4. 略. 5.教材 169 页. 第五章 第一节 1. rGm(298.15) = -409.3 kJ.mol-1, rGm(975.15)=-397.5 kJ.mol-1 ∵ rGm(298.15)3mm>8nm.金属表面上水膜厚度为 10~106nm 时腐蚀速度率最大.当水膜过 厚(超过 106nm)会阻碍氧分子通过;水膜太薄(小于 10nm)则电解质溶液不充分,腐蚀几乎不发 生. 第二节 1. 见教材 188 页. 2. 见教材 188 页. 3.应注意其颜色的变化,当含 CoCl2 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粉红,表明其已无吸水能力,需重新 加热除去水份. 4. 电池种类 两极名称 电极反应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精馏部分的参考答案9、解:(1)回收率以质量分数表示,并已知:Wf=0.15, Wd=0.90, Ww=0.01 %4.94)01.090.0(15.0)01.015.0(90.0=-⨯-⨯=--•=•w d w f f d F D f d W W W W W W M M W W (2) 回收率以摩尔分数表示,先求f χ,d χ,w χ.以100g 计,则:21046.6188546154615-⨯=+=f χ11079.7181046904690-⨯=+=d χ 31041899461461-⨯=+=w χ ∴%4.941041079.71041046.61046.61079.7313221=⨯-⨯⨯-⨯•⨯⨯=••------F D f d χχ 即回收率相同。

13、解:qd q d M M y R R χχχ--=+1(1) qq q y χααχ)1(1-+=(2) 其中(q χ,y q )为q 线与相平衡线的交点。

当q=1时,q χ=f χ,代入以上(1),(2)两式得:y q =0.62,R M =1.5 当q=0时,y q =f χ,再代入(1),(2)两式得:q χ=0.214,R M =3.019、解:由723.01=+R R 得回流比R =2.61 又由263.01=+R dχ 得塔顶组成d χ=0.95∵q=1,∴两线交点的横坐标χ=f χ即0.723f χ+0.263=1.25f χ-0.0187解得f χ=0.535根据y=1.25x-0.0187,经(x w , x w ),即x w =1.25 x w -0.0187解得x w =0.07521.解:y 1=x d =0.90 然后交替使用n n n x x y )1(1-+=αα 和111+++=+R x x R R y d n n 求得:x 3=0.78532.解:a)回流比略b)求q联立:361.063.0+=x y 和00966.0805.1-=x y得交点(x,y )=(0.3155,0.560) 代入11---=q x x q q y f 得:q =0.65534.解:(1)方法一∵全回流∴41.01==-n n x y ,28.01==+n n x y若用气相表示则:中间一层板n 的板效率1*1++--=n n n n mvn y y y y E 其中:*n y 与n x =0.28成相平衡,由平衡数据表:0.28与0.26很接近。

《化工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化学反应工程、典型化工生产工艺。

2.大,小3.上升,下降4.挥发度,提馏段。

5.混合,浓度差6.固体燃料气化法,烃类蒸汽转化法7.宏观,直管;8.轴向,0.5;9.甲烷,氢气;10.气体,溶解度;11.减少,靠近;12.边界层,薄;13.黏度,吸收速率或传质系数;14.五氧化二钒,转化塔;15.64/Re,管路粗糙度;16.轻组分(易挥发),重组分(难挥发);17.利税总额,总投资。

18.返混,相等;19.混合物,泛点;20.总吸收系数,气膜;21.中间试验,工业化装置;22.硫铁矿,含硫废物。

23.阻力系数法,当量长度法;24. 轴向,2;25. 一氧化碳,氢气;26. 吸收剂,惰性组分;27. 增大,远离;28. 热量传递,质量传递;29. 叶轮,静压能;30. 气相传质分系数,气膜层;31. 天然气,生物质;32. 返混,相等;33. 边界层,薄;34. 98.3%,40—50℃;35.3:1,2.7—2.9;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25.×;26.∨;27.×;28. ∨;29.×;30.×;31. ×;32.∨;33. ×;34.×;35.∨36. ×;37. ∨;38. ∨;39.∨;三选择题1.B 2.A 3.D 4. C 5. B 6. C 7. D 8. A9.C; 10.B; 11.A;12.C;13.D;14.B;15.C;16.B;17.A;18.C; 19.D;20.C;21.A;22.A;23.B;24.D25.D;26.A; 27.D;28.B;29.D;30.C;31.C;32.A;33.C;34.B;35.A;36. A;37.D;38. D;39.C;40.B;41.D;42.C;43.C;44. A;45.B;46.B;47.D;48.C;49.C;50.D;51.C;52.A;53.C;54.B;55.D;四简答题1.流型有两种。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教版)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教版)
流体流动和输送
1、液体高度: , 器底所受的力: 压强: 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
2、人孔面积: 压力: 槽壁面积: 槽壁所受压力:
3、 4、
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 体积流量: (2)求质量流量表压: 绝压:
空气的平均分子量: 当时温度:
空气密度: ∴质量流量:
7**、对容器A孔口流速: 体积流量: 流出的总体积: 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 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 对于容B

31、(1)、
(2)、 ,
(3)、
传 热
1、a、散热速率:
交界面温度:
b、
2、根据, 炉气温度:
外界温度:
4、设交界面温度为t

6、设饱和蒸汽的 ,304kPa饱和蒸汽温度=134℃
∵ ,∴ 不保温时:
保温时:
7、(1)、 , ,∴
(2)、
,∴
8、(1)、设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t
,解得t=110℃
(2)、 用试探法求得δ=0.02m=20mm
化学反应器
0、k的单位: ,浓度=
0级反应: 1级反应:
2级反应:
0级反应: 1级反应: 2级反应:
对于气相反应, , 的单位= ,pA的单位= ,
kp的单位=
kp与kc的关系: ,p=CRT,∴
, ,或
1、化学计量式:
t=0时,nA0=0.14,nB0=0.2,nZ0=0.08,t=t时,nA=0.08,
(若设λ=0.024,qv=0.92L/S)
校核: 基本相符。
18、强烈湍流时,λ可看作常数。
,
,
10=1.2764×10-6/d5
d5=1.2764×10-7,∴d=42mm

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第二版规范标准答案

化工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第二版规范标准答案

第四章 习题2. 燃烧炉的内层为460mm 厚的耐火砖,外层为230mm 厚的绝缘砖。

若炉的内表面温度t 1为1400℃,外表面温度t 3为100℃。

试求导热的热通量及两砖间的界面温度。

设两层砖接触良好,已知耐火砖的导热系数为t 0007.09.01+=λ,绝缘砖的导热系数为t 0003.03.02+=λ。

两式中t 可分别取为各层材料的平均温度,单位为℃,λ单位为W/(m·℃)。

解:设两砖之间的界面温度为2t ,由23121212t t t t b b λλ--=,得222331223140010094946010/(0.90.000723010/(0.30.0003)22t t t C t t t t ----=⇒=++⨯+⨯⨯+⨯o 热通量2121689/14009490.40/0.970.00072t t q W m -==+⎛⎫+⨯ ⎪⎝⎭3.直径为mm mm 360⨯φ,钢管用30mm 厚的软木包扎,其外又用100mm 厚的保温灰包扎,以作为绝热层。

现测得钢管外壁面温度为-110℃,绝热层外表面温度10℃。

已知软木和保温灰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043和0.07W/(m ·℃),试求每米管长的冷量损失量。

解:每半管长的热损失,可由通过两层圆筒壁的传热速率方程求出:1332112211ln ln 22t t Q r r L r r πλπλ-=+1100101601160ln ln 2 3.140.043302 3.140.000760--=+⨯⨯⨯⨯25/W m =-负号表示由外界向体系传递的热量,即为冷量损失。

4.蒸汽管道外包扎有两层导热系数不同而厚度相同的绝热层,设外层的平均直径为内层的两倍。

其导热系数也为内层的两倍。

若将二层材料互换位置,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试问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将改变多少?说明在本题情况下,哪一种材料包扎在内层较为适合?解:设外层的平均直径为2m d ,内层平均直径为1m d ,则212m m d d =且212λλ=。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5章习题答案】xt>5.2气体的吸收1.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和摩尔比y各为多少?解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y?0.2摩尔分数摩尔比 y?y0.20.25 1?y1?0.22. 20℃的l00g水中溶解lgnh3, nh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浓度c及摩尔比x表示时,各为多少?解摩尔分数x?1/17=0.01051/17?100/18浓度c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s?998.2kg/m3代替。

溶液中nh3的量为 n?1?10?3/17kmol 溶液的体积v?101?10?3/998.2 m3n1?10?3/17溶液中nh3的浓度c?==0.581kmol/m3 ?3v101?10/998.299.82csx0.010?5.0kmol582/m3 或ms18nh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x?1/170.0106100/18x0.0105??0.0106 1?x1?0.0105或 x?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3的组成,以摩尔比y和摩尔分数y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y被吸收的溶质量y1?y21?2原料气中溶质量 y1 y1解原料气中nh3的摩尔分数y?0.1 摩尔比 y1?y10.10.111 1?y11?0.1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3的摩尔比为y2?(1??)y1?(1?0.9)?0.111?0.0111摩尔分数 y2?y20.0111=?0.01098 1?y21?0.01114.l00g水中溶解lg nh3,查得20℃时溶液上方nh3的平衡分压为798pa。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3?kpa)]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为100kpa。

解液相中nh3的摩尔分数x?1/170.01051/17?100/180.798 kpa 气相中nh3的平衡分压 p*=亨利系数 e?p*/x?0.798/0.0105?76n1?10?3/17液相中nh3的浓度c0.581 kmol/m3 ?3v101?10/998.23*?05.81/0.79?8.0k7m28ol/(m?溶解度系数 h?c/pkpa液相中nh3的摩尔分数 x?1/170.01051/17?100/18/p?07.9/81 00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 y*?p*相平衡常数 m?y*0.798??0.76 x100?0.0105.0 76或 m?e/p?76/1005. 1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p*?3.313?106x,式中p*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单位为kpa;x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化工基础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化工教材,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后习题往往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后习题,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的详细答案。

第一章:化工概述1. 化工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研究化学原理和工程实践的结合,旨在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2. 化工过程包括物质的变化、传递和分离等基本操作,如反应、传热、传质和分离等。

3. 化工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工程计算和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和状态1.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可观测特征,如颜色、密度和熔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特性。

2. 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分子间距离紧密,分子振动受限;液态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振动自由;气态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运动自由。

3. 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升华、凝固、融化、汽化和凝结等过程。

这些过程涉及到物质的能量转移和分子间力的变化。

第三章:质量和物质平衡1.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原理,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2. 物质平衡是指在化工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物质量需要保持平衡。

可以通过编写物质平衡方程来解决物质平衡问题。

3. 物质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输入物质量=输出物质量+积累物质量。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物质量的测量,可以求解未知的积累物质量。

第四章:能量平衡1.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能量平衡是化工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

2. 能量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积累能量。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能量的测量,可以求解未知的积累能量。

3. 能量平衡方程中的能量包括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热能平衡方程来解决能量平衡问题。

第五章:流体力学基础1.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学科。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一个工程大气压是 9.81⋅104Pa ,一个工程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汞柱?相当于多少 米水柱?相当于密度为 850kg ⊕ m 3的液体多少米液柱?解:已知:〉Hg = 13600 kg ⊕ m 3〉 3H 2O = 1000 kg ⊕ m〉料 = 850 kg ⊕ m 3求:h Hg 、 h H 2O 、h 料〉 = 9.81⋅104Pa 因;P = 〉Hg ⊕ g ⊕ h Hg = 〉 ⊕ g ⊕h H 2O = 〉料 ⊕ g ⊕ h 料PH 2O ⋅ 4 所以:h Hg =〉 ⊕g= 9.81 10 ⋅ = 0.735mHg = 735mmHg Hg13600 9.81⋅4 h = P = 9.81 10 = 10.0mH OH 2O 〉 ⊕ ⋅ 2 H 2Og 1000 9.81⋅ 4h 料 = P = 9.81 10 = 11.8m 液柱〉 ⊕g⋅ 料 850 9.812、一个物理大气压是 760 毫米汞柱,问其相当于多少 Pa ?相当于多少米水柱? 解:因P = 〉Hg ⊕ g ⊕ h Hg = 〉H 2O ⊕ g ⊕ 〉 ⊕h h H 2O⋅所以: h H 2O = -13Hg Hg 〉 = -1313600 0.760 = 10.33mH 2OH O-131000 2P = h Hg ⊕ 〉Hg ⊕ g = 13600 ⋅ 0.760 ⋅ 9.81 = 1.013 ⋅ 105Pa3、在附图所示的气柜内盛有密度为0.80kg ⊕ m 3的气体,气柜与开口U 形管压差计相连, 指示液水银面的读数R 为 0.4m ,开口支管水银面上灌有一段高度R 2为 0.01m 的清水。

左侧水 银面与侧压口中心 线垂 直距离,试求测压口中心截面 处的绝对压强。

(当地大气压m强为 3,水银密度解:设大气因1.01 Pm33PP mn武汉大学取水的密度〉H2O = 1000kg ⊕P A = Pa + R2 〉H2O g + R〉Hg g h〉气g (3)= 1.0133 ⋅ 105 + 0.01 ⋅ 1000 ⋅ 9.81 + 0.4 ⋅ 13600 ⋅ 9.81 0.76 ⋅ 0.8 ⋅ 9.81= 154788.5PaH 1.55 ⋅ 105Pa由于〉气 < 〉Hg 及〉气 < 〉H 2O ,且R 2值很小,故在工程计算中往往略去式(3)中R 2 〉H 2O g及h 〉气g 两项,即将式(3)简化为:P A = Pa + R 〉Hg g= 1.0133 ⋅ 105+ 0.4 ⋅ 13600 ⋅ 9.81= 154696.4 H 1.55 ⋅ 105Pa4、用 U 形管压力计测容器内的压力(如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流动和输送1、液体高度:, 器底所受的力:压强: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2、人孔面积:压力:槽壁面积:槽壁所受压力:3、 4、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体积流量:(2)求质量流量表压:绝压: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当时温度:空气密度:∴质量流量:7**、对容器A 孔口流速:体积流量:流出的总体积: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对于容B由于B下端有短管,管内流体在流动中有下拉液体的作用,故需时间短。

8、以水平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1,,2-2,间列柏式,在操作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水柱压差计读数:9、10、对孔板流量计:流量与流速度关系:,即,(1)当读数为80mmHg时,,即误差=1.2%(2)读数为20mmHg时,,即误差=4.9%(3)指示液为四氯化碳时,∴流量的相对误差与以上相同。

11、体积流量:质量流量:导管中苯的流速:12、忽略阻力,,,,将数据代入,得体积流量:13、,,, , ∴=,空气流量:质量流量:,∵,,,解得,,体积流量:14、当量直径:流速:湍流15、相对粗糙度:,查图得16、,,查图得H1=0,H2=10,v1=0,v2=2.2,P2=0,17、用试差法求流量,∵λ=f(Re),Re=f(v),难以直接求解。

由Re~λ图可见,对ε=0.001的无缝钢管而言,Re在2×104~1×107之间,λ值在0.02~0.028之间,设λ=0.025,H1=5,H2=0,P1=P2=0(表压),v1=0,查图得λ=0.0235,苯的体积流量:qv=1.47×0.785×0.0282=0.91L/S(若设λ=0.024,qv=0.92L/S)校核:基本相符。

18、强烈湍流时,λ可看作常数。

,,10=1.2764×10-6/d5d5=1.2764×10-7,∴d=42mm19、(1)、(2)、(3)、20、(1)、,增加3倍(2)、(3)、,增加1倍21、(1)、, ,,,∴(2)、,,,,22、,查图,λ=0.034,∵ P1=P2=0,H1=0,动压头可忽略有效功率:轴功率:23、,H1=0,v1=0,H2=15,v2=0.74,P1=P2=0(表压)∴理论功率:轴功率:24、,∴主管中水的流量:支管中流量:25、支路管道26、40mm水柱=0.4kPa(表压),绝对压:101.3+0.4=101.4kPa 50℃空气密度:空气在导管中流速:, , 查图λ=0.026输送功率:效率:27、(1)、更换后,输出量为:扬程:(2)、两台并联两台并联后输出水量最多能达到20m3/h,但是在6.3m的扬程下,而不是25m。

实际并联两台的输出水量总小于20m3/h。

两台串联的水泵扬程最多为12.5m,但是在流量为10m3/h时,实际串联两台的扬程总小于12.5m。

28、30℃时水的蒸汽压:当地大气压:允许安装高度:现安装在水源上3m处,不能正常运转。

29、允许安装高度=允许吸上高度-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折算的压头-水蒸气压高于20℃水蒸气压折算的压头-阻力-动压头50℃水蒸气压:12.23kPa,20℃为2.33kPa蒸汽压之差=12.23-2.33=9.9kPa=1.01mH2O大气压之差=101.3-100=1.3kPa=0.13mH2O(1)、当流量为20m3/h时,允许安装高度:Hg=7.2-0.13-1.01-2-0.32=3.74m(2)、流量为30m3/h,允许安装高度:Hg=5.7-0.13-1.01-2-0.73=1.83m30、流动型态由Re决定,要使流动型态相似,则两种情况下Re应相等。

设1为设备条件,2为模型条件,31、(1)、(2)、,(3)、传 热1、a 、散热速率:29606.024.09.024.060700m W t A =+-=∆=Φ∑λδ交界面温度:℃44424.09.0960700/1112=-=Φ-=δλAt tb 、23606.024.009.01.09.024.060700m W t A =++-=∆=Φ∑λδ2、根据,()t t A -'=Φ1α 炉气温度:℃73230960700/1=+=Φ+='αA t t 外界温度:℃122096060/233=-=Φ-='αA t t3、各层砖的热阻:24.00.124.0111===λδR 22222667.615.0δδλδ===R267.09.024.0333===λδR3343221131λδλδλδt t t t -=+-,267.060150667.624.01507002-=+-δ632.190267.0550667.624.02==+δ,∴m 21.02=δ 4、设交界面温度为t()()30803021-=-=Φδλδλt ∴℃230305050200305021=+⨯=+⨯=δδt5、求散热速率()mWdd t lnn n 49088.0128.0ln 05.01048.0088.0ln 15.01042.0048.0ln 4513012014.32ln 121=++-⨯⨯=∆=Φ∑+λπ求界面温度,设管外壁温度仍=30℃不变。

℃1201097.2249120ln 1231212≈⨯⨯-=Φ-=-πλπd d l t t ℃+(5.88)04.41097.2(249120)ln 1ln 12323212113=+⨯-=Φ-=-πλλπd d d d l t t 求散热速率, (只包石棉40mm ,管外壁温度仍=30℃不变。

)()()m W d d t t l nn n 4.86048.0128.0ln 15.01042.0048.0ln 4513012014.32ln 12141=+-⨯⨯=-=Φ∑+λπ求散热速率, (只包软木40mm ,管外壁温度仍=30℃不变)。

mWl8.28048.0128.0ln05.011097.25.5653=+⨯=Φ-6、设饱和蒸汽的K m W.100002=α,304kPa 饱和蒸汽温度=134℃∵2212412<=r r ,∴mm r m 5.2222124=+=不保温时:()()m Wr r r t t l m 257024.01510225.045003.0021.01000012013414.32112221121=⨯+⨯+⨯-⨯⨯=++-=Φαλδαπ保温时:()()mWr r r r t t lm m 7.107024.0151037.015.003.00225.045003.0021.01000012013414.32112222221111121=⨯+⨯+⨯+⨯-⨯⨯=+++-=Φαλδλδαπ7、(1)、12ln 12r r t l λπ∆=Φ, 57.13060ln 3090ln ln ln 1212==⎪⎪⎭⎫ ⎝⎛⎪⎪⎭⎫ ⎝⎛''=Φ'Φr r r r ,∴Φ=Φ'63.0(2)、22121ln 12r r r tl αλπ+∆=Φ342.106.01013060ln 15.0109.01013090ln 15.011ln 11ln122122212=⨯+⨯+='+'+=Φ'Φr r r r r r αλαλ,∴Φ=Φ'746.08、(1)、设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t()()045.0121202025.0045.0ln15.013002⨯-=-t l t l ππ,解得t=110℃(2)、()())045.0(121202045.0045.0ln 10.01025.0045.0ln 15.013002δπδπ+⨯-=++-t l t l 用试探法求得δ=0.02m=20mm℃10417520025300ln)175200()25300(=-----=∆m t9、(1)、并流(2)、逆流℃14917530025200ln)175300()25200(=-----=∆m t10、用狄丢斯公式计算11220002.08502.1022.0Re =⨯⨯=7.4112.0002.010005.2Pr =⨯⨯=,符合应用范围(Re>10000,0.7<Pr<120) ∵流体被加热∴Km Wd.2.9697.4111220022.012.0023.0Pr Re 023.024.08.04.08.0=⨯⨯==λα11、()1023323223105.14)105.1(1201501018002.181.9⨯=⨯-⨯⨯⨯⨯=∆=--μβρtgl Gr2215.0105.1102.2Pr 33=⨯⨯⨯==-λμC7101010210319105.1422Pr ⨯>⨯=⨯⨯=⨯Gr ,为湍流∴Km W Gr d.2316.372Pr)(135.0==λα釜壁温度认为=蒸汽温度,主要是因为新器壁的导热系数很大,即钢的导热系数大。

12、定性温度:℃5028020=+='∆t ,定性尺寸=0.02m该温度下的物性参数:31.988m kg =ρ,S m kg .10549.03-⨯=μ,54.3Pr =Kkg kJCp .175.4=,K m W .648.0=λ. 40001440010549.01.9884.002.0Re 3>=⨯⨯⨯=-,为湍流Km W.262254.31440002.0648.0023.024.08.0==α13、∵7910210Pr ⨯>=⨯Gr,属于自然对流中的湍流传热。

31Pr)(135.0Gr dλα=,其中223μβρtgl Gr ∆=,小管下标为1,大管为2,则3122231223212//⎪⎪⎭⎫ ⎝⎛=∆∆=l l t gl t gl Gr Gr μβρμβρ,1012123112===⎪⎪⎭⎫ ⎝⎛d d l l Gr Gr ,1//Pr Pr 12==λμλμC C因为温度和物系相同,λ、d 、C 、μ、ρ、β、Δt 均不变,因小管传热时7102Pr ⨯>⨯Gr,则大管7102Pr ⨯>>⨯Gr ,10Pr Pr 31112212=⎪⎪⎭⎫⎝⎛=Gr Gr αα,∵t A ∆=Φα,对单位面积而言,101212==ΦΦαα∴1210Φ=Φ,即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不同,比值为10。

14、2212111ln 112r r r r t L αλαπ++∆=Φ初始时,令分母=P105335.00125.0150001011.00125.0ln 501011.0200011=⨯++⨯=p积垢后,令分母=P21532.00125.0150001011.00125.0ln 501010.0011.0ln 11010.0200011ln 1ln 112221122122111112=⨯+++⨯=+++=r r r r r r p αλλα∴%8.341532.005335.0111212===ΦΦp p 传热量为原来的34.8%15、mt KA ∆=Φ,274.103840225.014.3m n dl A =⨯⨯⨯=⨯=π℃4524050=+=∆m t ,381⨯=ρvA q m()SJt C vA t C q m 6443286090300012003802.0785.05.03821=-⨯⨯⨯⨯⨯=∆⨯⨯=∆=ΦρKm Jt A K m 213334574.10644328=⨯=∆Φ=冷流体的质量流量:()S kgt C q m 7.1020403000644328=-=∆Φ=16、mm t A K t KA '∆''=∆=Φ 600×2×(121-t )=10×5(t-20) 解得t=117℃17、并流:()()℃6.114180220100350ln1802201003501=-----=∆m t逆流:()()℃6.143100220180350ln1002201803502=-----=∆m t2211m m t KA t KA ∆=∆=Φ25.16.1146.1431221==∆∆=m m t t A A18、(1)、稳定传热21Φ=Φ,冷热流体qm 、ρ、C 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