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冷战的开始 教学设计 教案

合集下载

冷战开始教学设计

冷战开始教学设计

冷战开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冷战的含义和起因;
2. 掌握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
3. 分析冷战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2)麦卡锡主义;
(3)朝鲜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5)苏联解体。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一段冷战时期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那个时期的气氛。

然后让学生讨论这段影像带给他们的感受和看法,向学生简介冷战的基本含义和起因。

教师向学生简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及其原因,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是否正确,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教师向学生简介麦卡锡主义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麦卡锡主义是否正确,对社会稳定及人权的保障有何影响?
教师向学生简介朝鲜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于世界和平的影响。

教师向学生简介古巴导弹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冷战时期主要事件的时间和影响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方法:
1. 演讲法;
2. 问答法;
3. 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参与讨论;。

学案6: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案6: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知识梳理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战后美苏盟友关系破裂的原因(1)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对立。

(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为其称霸道路上的最终障碍。

2.表现(1)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2)英国前首相的——冷战的序幕(宣言书)。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冷战的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之外一切手段的对抗形式,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2.表现(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政治(标志):1947年, 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

(3)经济:1948年, 计划(欧洲援助计划),巩固资本主义秩序。

(4)军事:1949年, 建立,它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3.影响: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苏联对美国遏制政策的回应导致双方的激烈对抗,使冷战不断升级,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1.措施:政治上,1947年建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1949年成立 ;军事上,1955年缔结《华沙条约》,建立条约组织。

2.影响: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形成了。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1.第一次柏林危机(1)背景: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了德国,但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苏与美、英的矛盾激化, 成为冷战的前沿;美国出于霸权政策的需要,极力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

(2)过程:美国首先提议将美、英、法占领区合并,迈出了分裂德国的第一步;单方面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迈出了分裂德国的又一步;苏联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全面切断了柏林与西占区的水陆交通,“柏林危机”形成;美、英、法对苏占区实行了反封锁。

(3)结果: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形成了两个德国的局面。

(4)影响:德国的分裂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对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4.2《冷战的开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4.2《冷战的开始》

《冷战的开始》 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知识与能力目标】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柏林危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峙并存。

【教学重点】冷战双方的措施【教学难点】冷战的原因和评价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基础知识学习:一、盟友关系的破裂二、冷战之门的开启三、苏联的相关举措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失去战时同盟基础,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2)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膨胀。

(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

2.表现(1)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2)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冷战相关表现三、苏联的相关举措1.政治上成立情报局。

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上成立经互会。

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

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军事集团。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1.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第11课 “冷战”的开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第11课 “冷战”的开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一、“冷战”的含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二、“冷战”形成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

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材料二: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

……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结合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和课件材料了解二战刚刚结束时美国、苏联和西欧各国的的情况。

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

历史回放:出示《战后初期欧洲形势图》展示《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词》。

明确这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提取关键信息,准确表述“冷战”的含义。

阅读史料,问题探究:(1)丘吉尔演说中的“阴影”是指什么?(2)斯大林为什么说“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3)这两人的话反映出战后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资料,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盟友关系破裂的原因?(2)美国为什么要用“冷”战的方式?观察地图,分析史料,探究问题: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方?从教材中准确提取历史信息,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

准确提取历史信息,层层解疑,认识到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变化。

通过分析,学生明确美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根本原因是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图史结合,直观教学,降低了学生分析史料的难度。

第二环节:身临其境三、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落实学生归纳的史实: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史料解读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第2课 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第2课 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导学案编写人:审核人:高三年级组编写时间:2018--5--12班级____ 学习小组编号____ 姓名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学习目标】1、能记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会概括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重点难点】1.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政策。

2.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学法指导】阅读法、总结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一.创景激趣,目标呈现。

1.激趣:由“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视频导入2.出示目标二.自主学习,基础梳理1.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原因?2.“冷战”的含义?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3.美苏冷战加剧的突出表现?特点?影响?三.合作探究,难点突破材料1 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思考:材料中杜鲁门上台后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材料2 美国应尽全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思考:材料中“经济健全的常态”是指什么?美国战后初期在欧洲采取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材料3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思考:如何理解这句话?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有何关系?又有何区别?四.衔接高考,深化理解:(2014·山东文综·T48)(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图一、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冷战”的开始【省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冷战”的开始【省一等奖】

“冷战”的开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理解其实质。

通过对“冷战”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的观察,培养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实质的分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认清美国是“冷战”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苏战后发展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

通过解读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进一步掌握通过史料实证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格局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教学难点】“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课型】新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展示两幅图片:《二战中美、苏士兵的拥抱》《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的较量》。

)教师讲述: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在二战中以美苏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的联合作战起到了中流教师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当时在世界上地位。

(学生分析图表后回答,教师总结。

)美国在经济、军事上雄踞世界首位。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美国前总统胡佛教师提问:“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这意味着美国还想在哪个方面称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战后美国想要在政治上称霸。

教师讲述:然而,战后的世界还在发生着变化。

(课件展示地图。

)请看地图,有哪些变化呢(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应能答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在增加,社会主义阵营发展壮大,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教师讲述:不仅如此,大家请看图表,(课件展示《美苏二战后初期实力对比》全表)为了捍卫共产主义成果,苏联丝毫没有放松。

特别是在军事上,可以说是跟美国齐头并进。

这就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绊脚石”。

《冷战的开始》教案

《冷战的开始》教案

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破裂的原因2.冷战的序幕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杜鲁门主义2.马歇尔计划3.北大西洋公约三、苏联的对抗措施1.经互会2.华约组织四、第一次柏林危机1.柏林危机2.冷战的影响重点:美国“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难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柏林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学生已从必修1第九单元获得了一定的认识。

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努力创设认识历史问题的新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采取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生在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地认识问题。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二战中后期的有关史实,明确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由于美国在二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战后初期凭借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大力推行霸权政策,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道路。

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加上原有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逐渐走上与美国对峙的道路。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破裂的原因二战前,美苏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两国处于对立的状态。

二战中,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的共同威胁,两国握手言欢,结成盟友。

战争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已经消灭,面对如何处理法西斯和处理战后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两国的矛盾再次暴露出来,使相互关系日益紧张。

提问: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概括指出:这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因素。

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则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

苏联欲在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则要极力稳定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冷战已经变的不可避免。

2.冷战的序幕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冷战的开始导学案.doc

冷战的开始导学案.doc

第2课冷战的开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遏制战略、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经互会、柏林危机、德国分裂。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课前预习】读教材第一日,完成1.理解并标注:什么是冷战?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一依靠美国反共反苏,揭开了冷战的序幕读教材第二、三目,完成2.理解并标注:冷战之门由谁开启?其标志是什么?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3.写出并识记: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美冷战表现:苏对抗:政治经济军读教材第四目,完成4.归纳:德国分裂的背景。

5.如何评价冷战局面。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合作探究一:分析美苏同盟关系破裂走向冷战对抗的原因?既然美苏对峙选择了冷战,为什么还会在亚洲地区出现“热战”?这是否与冷战对峙相矛盾?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作总结起来说,我们而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请说出理由。

最后,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

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像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

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

要以像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

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

但我愿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旦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第2课 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2课 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了解美苏冷战的形成。

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等。

知道并理解冷战形成的因素。

记住并理解美苏冷战形成的步骤及目。

(2)分析美苏“冷战”对二战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冷战”相关材料的研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3). 探究冷战形成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初步掌握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冷战形成的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从而认识到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是使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本节课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从乔治凯南的言论导入(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化友为敌为哪般——探“冷战”之因多媒体展示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1:为什么"战"?可能性: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独占鳌头,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必然性:①二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

2、为什么要冷战?①二战的深刻教训和战后的和平思潮。

②双方势均力敌,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败俱伤)探究二:横眉冷对惹争端——寻“冷战”之策(1)含义:是指二战后(1947---1991)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2《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2《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2 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原创2: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原创2: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美苏两国势均力敌,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探究: “冷战”当中为什么又会发生热战?爆发了哪些 局部“热战” ?结果如何?它对美国的霸权地位产生了什 么影响? ⑴发生热战的原因: ①双方较量和争夺激烈,只能通过热战来解决; ②美国自认为在亚洲占有军事优势,所以敢于军事介入。 ⑵主要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⑶结果:美国失败 ⑷对美国霸权的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在此时在军事 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
材料2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说: “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就必须关 心欧洲的复兴。
实质: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脚, 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经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背景: ①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 ②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西欧资产阶级的统治; (2)目的: ①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②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③遏制共产主义,从而称霸世界。 (3)概况:1947.6 提出,1948年实施; (4)影响:恢复了西欧经济;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美国 借此控制西欧。
实质:是以维护美国安全、反苏反共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 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经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 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愿意协助完成 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 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 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 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冷战开始教学设计

冷战开始教学设计

冷战开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冷战的起因、进程和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并思考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冷战的起因及基本概念
1. 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2. 西方资本主义与东方社会主义的对峙
3. 冷战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二、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
1. 轴心国与同盟国的对峙
2. 美苏两极对抗与互相较量
3.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4. 古巴导弹危机
5. 柏林围墙的建立和倒塌
三、冷战的结束和影响
1.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
2. 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其中,分组讨论的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指定主题,让学生探讨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教学评价:
本课的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课堂测验、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

其中,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充分的表达机会,评价的侧重点在于学生对冷战的了解和思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2《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2《冷战的开始》教学设计(共1课时)
4.教师总结:“冷战时期的历史对我们今天的世界仍有很大的启示,我们要珍惜和平、追求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战略意图及政策调整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冷战政策、美苏对抗、冷战影响等关键知识点。
2.强调冷战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和立场。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客观评价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对抗和竞争,认识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5.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国际政治、美苏争霸等历史事件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冷战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仍需深化。学生对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关系、冷战政策及其影响等方面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此外,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往往局限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4.史料阅读,提高能力

教学设计5:第2课 冷战的开始

教学设计5: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目标】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4、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

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

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师:上述材料中,两大阵营首脑的确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而曾经在战火中并肩战斗、共御强敌的盟友在和平来临时却分道扬镳、反目成仇。

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话中可以看到,不乏对抗、争夺和浓重的火药味。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美苏之间可能的矛盾是什么?生: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师:除了社会制度,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之外,我们是否还能从两位领导人的语言中感受其他的含义?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受到苏联的挑战或威胁。

师:斯大林的观点是社会制度应随其军队的推进而推进;杜鲁门的观点是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看起来是社会制度的冲突,但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吧。

学案5: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案5: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课标要求]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课堂互动一、冷战的原因1.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盟友关系破裂。

2.战后,美国的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制定了针对苏联的“”。

3.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序幕。

[重点精讲]二战结束后冷战成为美苏对抗主要形式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采取冷战而非战争的对抗形式,其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社会舆论、军事对比三个方面分析:[历史比较]“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异同(1)“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立;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极权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邪恶势力;主张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

(2)两者除具有上述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外,“遏制”战略只是杜鲁门政府推行“冷战”政策的理论,并未公开,而“铁幕”演说说出了美国政府想说却又不便公开说的话,使“冷战”政策公开化。

[名师指津]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

[深化探究]材料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演说思考(1)简要指出材料中“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并说明其社会性质。

(2)丘吉尔在材料中演说的目的是什么?(3)说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关系。

答案(1)国家和地区:苏联和东欧各国。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

(2)目的是号召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3)“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

二、美苏的冷战对抗1.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1)杜鲁门主义①提出: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希腊、土耳其提供援助。

②影响: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①背景: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高涨。

学案2: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案2: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课程标准】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知识清单】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原因(1)盟友基础的丧失: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苏联和________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战后,__________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的膨胀,________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威胁。

(2)美国的战略:美国制定了“____________”,战时盟国变成了敌国,冷战变得不可避免。

2.影响(1)1946年,________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反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

(2)含义:指二战后在美、苏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____________,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授权向希腊和________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指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宣告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经济——马歇尔计划:二战后,西欧各国出现了经济困难,1947年,美国国务卿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_”,该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西欧的________________。

3.军事——组建北约组织:1949年,美、英等12国签署了《_____________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

该组织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1.成立情报局:1947年,苏联等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________的控制和影响。

2.建立经互会:1949年初,苏联等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知道冷战序幕拉开的标志——富尔敦演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

知道“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知道“北约”和“华约”是如何形成的,知道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基本情况。

结合“雅尔塔体制”及本课内容,理解“冷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征。

理解冷战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影响。

2、技能:通过理解历史事件归纳历史概念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冷战开始的诸多历史事件中提取关键要素形成“冷战”历史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史实归纳历史概念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格局对于世界整体化发展的阻碍,使学生加深对于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情感与价值观认同。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国际争端的理念与实践在进步与发展,使学生认同人类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对峙状态的理解。

3. 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冷战的开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下图是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演说是的情景。

这一演说为美国冷战发出了信号。

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原因:(1)盟友基础的丧失: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2)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为了限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制定了“遏制战略”。

2.盟友关系的破裂——冷战的实施(1)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日益强大的“红色恐怖”,这一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2)冷战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

——美联社报道(1932年)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人民对苏联的支持迅速减弱,1945年9月的一次全国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

——《美国人民》下卷第887页请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中的现象?(2)二战后,美国人民为什么迅速失去了对苏联的兴趣?答案:(1)该时期美国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而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没有受到影响,且有一定发展。

(2)①两国共同敌人—法西斯势力已被打败,维持合作的基础已经丧失,同盟关系不复存在。

②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重新显现。

③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军事力量超群,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中心。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政治---杜鲁门主义,它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2.经济---马歇尔计划,它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3.军事---成立北约组织,它的建立,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北约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问题探究】下面是对“冷战”局面形成责任的不同看法:观点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

观点二: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思考:根据你的理解,你同意哪种看法?理由是什么?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

美国负主要责任:因为“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而特意制造的。

①1947年美国以希、土受到威胁为由,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②1948年“马歇尔计划”出台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③1949年分裂德国。

④1949年建立北约,使“冷战”局面恶性发展。

苏联也有一定责任:对西方政策作出强烈反应。

①1949年导致德国分裂。

②19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北约”对抗。

③1961年,支持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三、苏联的对抗措施1、政治——成立情报局,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成立经互会,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问题探究】想一想:如何评价华沙条约组织?提示: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

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华约组织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1、原因:(1)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美苏冷战的逐渐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1948年6月美、英、法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币制改革,苏联也立即在苏占区实行了币制改革,随后又封锁柏林,全面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这一做法引发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2、影响:(1)柏林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分裂。

(2)在亚洲,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及东方。

3、对冷战形成的认识:(1)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2)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不过,双方在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并没有兵戎相见,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3)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问题探究】观察下列两幅图片:柏林空运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请思考:柏林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答案:(1)原因: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美苏冷战的逐渐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

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影响:柏林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从此,在原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德国。

小结: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但是,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美国把这一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最终导致了美苏同盟的破裂。

为此,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

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苏联。

与此相对立,苏联同东欧国家成立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便形成了。

“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这两大集团后来日益演变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重难点释疑:对“冷战”政策的全面认识1.原因(1)战后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

(2)鉴于苏联的强大,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划定的双方的势力范围。

(3)美苏双方都不愿意重燃战火。

2.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杜鲁门以维护美国安全为幌子,公然把干涉别国内政作为既定方针,这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为此,苏联及其东欧九国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为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它使西欧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为了与马歇尔计划对抗,苏联联合东欧5国成立了“经互会”。

3.性质(1)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2)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上述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而西方也绝对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就会放弃同它的争夺。

4.影响(1)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3)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如苏联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美国迫害进步人士等。

(4)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如美国借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

(5)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

(6)冷战期间,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总之,冷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典例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图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图二杜鲁门在发表演说请思考:(1)说明图一、图二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关系。

(2)图一、图二演说内容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思路分析:第(1)问图一中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公开了美苏之间的矛盾,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图二中“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则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开始。

(2)都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严重威胁,并主张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规律技巧】“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当然,“马歇尔计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产生过积极作用。

跟踪训练:杜鲁门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